影像学复习题库单选

上传人:沈*** 文档编号:189097220 上传时间:2023-02-21 格式:PDF 页数:75 大小:2.41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影像学复习题库单选_第1页
第1页 / 共75页
影像学复习题库单选_第2页
第2页 / 共75页
影像学复习题库单选_第3页
第3页 / 共75页
资源描述:

《影像学复习题库单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影像学复习题库单选(7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1/75 1对影像模糊度的叙述,哪项正确:(D )A模糊与管电压有直接关系 B被照体放大,即为模糊度 C一张优质片,模糊度为零 D半影越大,模糊度越高 E被照体失真即为模糊度 19X-CT 机诞生于 20 世纪的:(C )A 50 年代 B 60 年代 C 70 年代 D 80 年代 E 90年代 20X 线的发现时间为:(A )A 1895年 B 1896年 C 1897年 D 1917年 E 1930年 21发现磁共振现象是 20 世纪的:(A )A 1946年 B 1942年 C 1964年 D 1917年 E 1938年 22 在超声诊断仪中,哪类采用切面显示方式:(B )AA 型 B

2、B 型 CC 型 DM 型 EP 型 23 目 前 惟 一 能 提 供 神 经 活 动 信 息 的 医 学 仪 器 为:(C )AX-CT BUS CPET DDSA EMRI 24软 X 线管的最高管电压不能超过:(D )A2030kV B3040kV C4050kV D6080kV E100110kV 27CR 影像板(IP)具有哪种特性:(E )2/75 A具有很好的时间响应特征 BIP 的动态范围比屏/片组合宽得多 C具有存储信息消退现象 D天然辐射的影响 E以上都是 34 下 述 均 为 螺 旋CT扫 描 的 缺 点,但 需 除 外:(B )A诊视床运动产生伪影 B扫描时间短 C受到

3、最大扫描容积的限制 D图像处理时间较长 E图像噪声较传统 CT者高 38 观 察X线 照 片 影 像 的 先 决 条 件 是 照 片 的:(A )A密度 B对比度 C锐利度 D分辨率 E层次 46CT 设备的基本构成不包括(B )A扫描系统 B影像增强系统 C计算机系统 D图像显示系统 E图像存储系统 49 关于 CT 图像的特点,哪项是错误的(C )ACT 图像系灰度图像 BCT 图像由像素按矩阵排列构成 C像素越大,数目越多,空间分辨力越高 D像素反映的是相应体素的 x 线吸收系数 ECT 图像与 X 线图像所示的黑白影像一致 50 CT 与 X 线图像相比,哪项是错误的(E )ACT 与

4、 X 线图像的形成均需要 X 线 BCT 与 X 线图像均为灰度3/75 图像 CCT 图像为断面重建图像 DX 线图像为二维重叠图像 ECT 图像具有高密度分辨力和空间分辨力 51 关 于CT血 管 造 影(CTA)的 描 述,哪 项 是 正 确 的(B )A经动脉注入对比剂后,行血管造影 CT 扫描的重建技术 B经静脉注入对比剂后,行血管造影 CT 扫描的重建技术 C对小血管的显示十分理想 D创伤较大 E不能立体观察 55 关 于 病 变 密 度 的 描 述,哪 项 是 错 误 的(E )A病变区与邻近组织有足够的密度差,则可显影 B病变密度高于所在器官密度,即称高密度病变 C病变密度等于

5、所在器官密度,即称等密度病变 D病变密度低于所在器官密度,即称低密度病变 E病变强化显著且不均匀,即称混杂密度病变 57伦琴发现 X 线是在(A )A 1895年 B 1795年 C 1695年 D 1885年 E 1875年 58 影像诊断的主要依据和信息来源是(C )A病史 B体征 C图像 D病理结果 E检验结果 59不属于 X 线装置的是(E )AX 线管 B变压器 C操作台 D检查床 E光学照相机 4/75 61在 X 线管内产生 X 线时,大部分转换为热能,其中转换为 X 线者仅为(A )A1以下 B2以下 C3以下 D4以下 E5以下 63不属于低密度的组织结构是(E )A脂肪组织

6、 B呼吸道腔 C胃肠道气体 D乳突气房 E膀胱尿液 66 下列关于对比剂的表述,哪项是错误的(D )A分高、低密度对比剂两类 B钡剂为常用造影剂 C碘剂为常用造影剂 D水溶性碘对比剂只有离子型 E低密度对比剂多为气体,如二氧化碳 69x 线成像的基础基于(E )A荧光效应 B感光效应 C电离效应 D生物效应 E穿透性 70透视检查的基础基于(A )A荧光效应 B感光效应 C电离效应 D生物效应 E穿透性 71X 线摄影的基础基于(B )A荧光效应 B感光效应 C电离效应 D生物效应 E穿透性 76骨皮质(A )A 密度高,X 线照片呈白影 B 密度低,X 线照片呈黑影 C 两5/75 者均是

7、D两者均否 77脂肪组织(B )A 密度高,X 线照片呈白影 B 密度低,X 线照片呈黑影 C 两者均是 D两者均否 78钙化灶(A )A 密度高,X 线照片呈白影 B 密度低,X 线照片呈黑影 C 两者均是 D两者均否 79鼻旁窦气体(B )A 密度高,X 线照片呈白影 B 密度低,X 线照片呈黑影 C 两者均是 D两者均否 84 关 于MRI成 像 基 本 原 理 的 表 述,哪 项 不 准 确(C )A沿着外磁场纵轴(Z 轴)方向的磁化,称为纵向磁化 B在纵向磁化的基础上,向患者发射射频脉冲(RF),如 RF、脉冲与质子进动频率相同 C进动频率至今尚无可靠的方程计算出来,但可以估计 D质

8、子吸收 RF、脉冲的能量,由低能级跃迁到高能级 E质子处于同相位后,磁矢量叠加而出现横向磁化 121 肺 内 直 径 小 于2cm病 灶 的 最 佳 检 查 方 法 是:(A )AHRCT B透视 C胸部摄片 DMRI E螺旋CT 6/75 122 胸 部 增 强CT有 利 于 以 下 病 变 的 诊 断:(A )A 纵隔淋巴结肿大 B 肺炎 C 胸水性质的判断 D 粟粒型肺结核 E肺挫伤 123 胸 部 增 强CT不 用 于 以 下 病 变 的 诊 断:(E )A发现肺门淋巴结 B纵隔淋巴结肿大 C肺内结节性病变的区别 D肺血管性病变 E胸水性质的判断 124 CT纵 隔 淋 巴 结 肿 大

9、 的 标 准 为 其 短 径 大 于:(E )A1mm B0.5mm C8mm D10mm E15mm 125构成肺门阴影最主要的结构是:(A )A 肺动、静脉 B 神经 C 主支气管 D 肺组织 E 淋巴结 126 CT肺 门 淋 巴 结 肿 大 的 标 准 为 其 短 径 大 于:(D )A1mm B5mm C8mm D10mm E15mm 127肺部空腔性病变常见于:(D )A肺癌 B结核厚壁空洞 C虫蚀样空洞 D支气管扩张 E气胸 128 下 列 关 于 病 变 空 洞 的 描 述,错 误 的 是:(A )7/75 A肺气囊:薄壁空洞 B肺脓肿:均匀厚壁空洞 C浸润性肺结核:薄壁空洞,

10、有卫星灶 D肺癌:偏心空洞,有壁结节 E慢性纤维空洞性肺结核:纤维厚壁空洞 129 下 列 支 气 管 扩 张 的 影 像 特 点,不 正 确 的 是:(E )A局部肺纹理增多 B环状或蜂窝状影 C斑片状、索条样影 D可有葡萄征、手套征 E普通胸片正常可除外本病 130 大 叶 性 肺 炎 的 典 型 影 像 学 变 化 见 于 病 变 的:(B )A充血期 B实变期 C消散期 D消散期之初 E病变全程 131 肺 部 肿 块 内 有-90 50HU密 度 区,常 见 于:(D )A结核球 B外围型肺癌伴坏死 C炎性假瘤 D错构瘤 E肺囊肿 133 肺 内 球 形 病 灶 称 为 肿 块 的

11、直 径 应 大 于:(A )A2cm B3cm C4cm D5cm E6cm 8/75 135无壁空洞最常见于:(B )A周围性肺癌 B干酪性肺炎 C肺转移瘤 D肺脓肿 E浸润性肺结核 136粟粒型肺结核是指:(E )A原发性肺结核 B浸润性肺结核 C慢性纤维空洞型肺结核 D结核性胸膜炎 E血行播散型肺结核 137 急性血行播散型肺结核的特点为:(B )A渗出病灶为主 B增殖性病灶为主 C纤维性病灶为主 D钙化病灶为主 E混合性病灶为主 138 下 列 关 于 结 核 瘤 的 特 点。错 误 的 是:(E )A较高密度,可有钙化 B为 2cm 以下球形影 C常有卫星灶 D可有小空洞形成 E边缘

12、不清晰有分叶 148厚壁空洞的洞壁厚度超过:(A )A3mm B5mm C7mm D9mm E10mm 149早期中央型肺癌常表现为:(C )A肺门淋巴结肿大 B肺门部肿块 C支气管腔内结节 D胸水 E肾上腺转移 152中央型肺癌的直接征象不包括:(C )A肺门增大 B肺门肿块 C阻塞性肺不张 D支气管壁增厚 E支气管狭窄 157纵隔畸胎瘤的 CT、MRI 表现特点如下,其中错误的是:9/75(E )A囊性病灶 B圆形、椭圆形或不规则形 C其中可有脂肪、骨骼 D囊壁可有钙化 EMRI 不仅可显示囊变、脂肪,而且可显示钙化 158 下 列 关 于 纵 隔 神 经 源 性 肿 瘤 的 描 述,错

13、误 的 是:(E )A多位于后纵隔,以良性肿瘤为主 BMRI 对显示伴椎管内的肿瘤更好 CCT 呈边缘清楚光滑的肿块,有寸可见椎间孔扩大 DMRI 上信号复杂,可有不同信号强度 E有明显钙化 159 纵 隔 囊 肿 常 见 的 有 以 下 几 种,错 误 的 是:(E )A淋巴管囊肿 B支气管囊肿 C心包囊肿 D食管囊肿 E假性动脉瘤 168构成肺门阴影最主要的结构是:(A )A 肺动、静脉 B 神经 C 主支气管 D 肺组织 E 淋巴结 173 大 叶 性 肺 炎 的 典 型 影 像 学 变 化 见 于 病 变 的:(B )A充血期 B实变期 C消散期 D消散期之初 E病变全程 175 继发

14、性肺结核影像的特点,除了:(D )10/75 A纤维灶 B增殖灶 C钙化 D肺门淋巴结肿大 E肺内病灶新旧不一 176 下 列 有 关 周 围 性 肺 癌 的 胸 片 影 像,错 误 的 是:(B )A病变早期与炎症有时难以鉴别 B反“S”征 C短小毛刺 D癌性空洞,少有液平面 E合并炎症时,其周缘模糊 179 下列关于气胸的描述,正确的是:(B )A气胸区域可见到肺纹理 B张力性气胸,纵隔可向健侧移位 CMRI 对本病的诊断价值最高 D不同病因气胸的影像表现不同 E单纯性气胸:立位胸片示外高内低致密影 181 下 列 检 查 中,最 有 助 于 支 气 管 扩 张 诊 断 的 是:(C )A

15、 胸 片 B 超 声 C 高 分 辨 率CT扫描 DMRI EDSA 182 中 央 型 肺 癌 的 胸 片 表 现,最 早 出 现 的 通 常 是:(C )A 阻塞性肺炎 B 局限性肺不张 C 局限性肺气肿 D 肺门肿块影 E反“S”征 189 X 线 平 片 判 断 心 脏 增 大 的 方 法 时,心 脏 横 径 是:(A )A左、右心缘至体中线的最大距离之和 B左心缘至右心缘的11/75 距离 C左心缘至体中线的最大距离 D右心缘至体中线的最大距离 E右膈顶水平胸廓的内径 235 下 述 正 常 食 管X线 解 剖 中,错 误 的 是:(D )A 通常有 3 个生理性狭窄 B 老年人可见

16、第三收缩波 C 通常分颈段、胸段、腹段 D黏膜纹与胃相似 E钡剂检查时可见到 3 个生理压迹 236 下述胃 X 线解剖知识,错误的是:(D )A角切迹至幽门间为胃窦 B仰卧位检查,胃窦靠右侧,胃底靠左侧 C胃大弯黏膜皱襞比胃小弯黏膜皱襞粗 D胃底黏膜皱襞走向比胃窦部黏膜皱襞规则 E胃窦部胃小区显示率最高 237 正 常 胃 体 部 黏 膜 皱 襞 宽 度 一 般 不 超 过:(C )A3mm B4mm C5mm D6mm E8mm 238 下 列 关 于 胃 的 钡 剂 检 查 的 说 法,错 误 的 是:(A )A正常胃一般可同时有 34 个收缩波 B胃蠕动一般由胃体上部开始 C 胃蠕动为

17、向心性收缩 D 胃排空时间一般为1.53h E胃排空与胃张力、蠕动和幽门功能等有关 239 上 消 化 道 钡 餐 检 查,正 常 空 肠 黏 膜 皱 襞 多 呈:(C )12/75 A弹簧状 B腊肠状 C羽毛状或雪花状 D鱼骨状 E线状 240 右 侧 膈 下 游 离 气 主 要 须 相 鉴 别 的 症 状 是:(B )A胃泡 B间位结肠 C先天性巨结肠 D气胸 E气肿性胆囊炎 241 立 位 片 上,腹 部 游 离 气 体 的 典 型 影 像 为:(C )A球形 B不规则形 C新月形 D半球形,有“气液面”E与胸腔间距大于 15mm 242 下列疾病中,没有龛影表现的是:(A )A食管憩室

18、 B胃溃疡 C胃癌 D食管癌 E肠结核 243食管静脉曲张的影像学检查方法中最常应用的简便有效的方法是:(A )A 食管钡餐检查 B 食管CT检查 C 食管MRI检查 D 血管造影检查 E超声检查 244下列食管癌与食管静脉曲张的鉴别诊断中,最有价值的是:(E )A发生部位 B呕血 C男性多见 D中老年多见 E食管钡餐透视观察食管的蠕动情况 245 关 于 食 管 静 脉 曲 张 的 描 述,不 正 确 的 是:13/75(E )A是门静脉高压的主要并发症,常见于肝硬化患者 B轻度患者,病变主要局限于食管下段,黏膜皱襞稍增宽,管腔边缘稍不平整 C中度患者,病变累及食管中下段,黏膜皱襞增粗呈结节

19、状或串珠状充盈缺损 D重度患者,可累及食管全长,黏膜皱襞增粗呈结节状或串珠状充盈缺损,排空延迟 E只有中度或重度患者才能在吞钡造影时发现 246 早 期 食 管 癌 的 检 出 率 在 检 查 中 较 高 的 方 法 是:(A )AX 线 BCT CMRI D超声 EDSA 247疑有食管异物,在 X 线检查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C )A食管异物最易停留在食管的生理狭窄处 B透视可清晰显示如金属或骨类的不透 X 线异物影 C 透 X 线的异物需要用钡棉检查,无挂棉现象即可排除异物 D食管异物可引起食管周围脓肿 E食管异物可引起大血管破裂导致大出血 248 关 于 食 管 平 滑 肌 瘤,下

20、列 描 述 错 误 的 是:(C )A患者病史较长,可以有进食梗阻和胸骨后疼痛感 B肿瘤边界锐利,充盈缺损明显 C肿瘤表面钡剂涂抹不均匀,可有小的14/75 溃疡形成 D食管壁光滑柔软,食管蠕动正常 E食管黏膜皱襞无黏膜破坏,典型征象可见“环形征”249早期食管癌的描述,错误的是:(B )A指局限于黏膜和黏膜下层的病变 B不论病变范围多大,无周围及远处淋巴结转移 C吞钡检查可见黏膜有中断和破坏 D吞钡检查可见小的龛影和充盈缺损 E双对比造影和食管吞钡连续摄影检查可以提高阳性检出率 250CT 可对食管癌进行分期,对其可切除性和预后的评估有重要作用。下列叙述中恰当的是:(E )A一期:腔内肿块,

21、食管壁无增厚,无纵隔蔓延或转移,食管周围脂肪清晰 B二期:食管壁增厚超过 5mm,无纵隔蔓延或转移,食管周围脂肪清晰 C三期:食管壁增厚并累及周围组织,纵隔淋巴结转移,无远处转移 D四期:有远处转移 E 以上都对 251 反 流 性 食 管 炎,下 列 叙 述 错 误 的 是:(E )15/75 A反流性食管炎又称消化性食管炎,可以分为生理性或病理性两种 B轻度患者,仅见食管下段痉挛性收缩和黏膜皱襞增粗以及食管反流 C中度患者,食管下段痉挛明显,可见小结节样充盈缺损 D重度患者,食管狭窄明显,可呈漏斗状,食管壁毛糙并可见小的溃疡形成 E钡餐检查时,只有立位看到食管反流,才能诊断反流性食管炎 2

22、5238 岁女性患者,钡餐示食管壁张力减低,蠕动减弱,钡剂排空延迟,并在食管下段见到串珠状充盈缺损影。首先考虑:(C )A反流性食管炎 B食管下段平滑肌瘤 C食管下段静脉曲张 D食管癌 E食管裂孔疝 25326 岁女性,因进食困难,加重 1 年就诊。钡餐检查示食管重度扩张,黏膜完整,蠕动减弱,食管下段贲门开口处呈鸟嘴样狭窄,钡剂通过缓慢。最可能的诊断为:(A )A贲门失弛缓症 B贲门癌 C反流性食管炎 D食管下段静脉曲张 E食管下段憩室 254胃溃疡好发于:(C )A胃底部 B胃体部 C胃窦部小弯侧 D胃窦部大弯侧 E幽门部 16/75 255 胃 溃 疡 的 征 象 中,下 列 叙 述 最

23、为 恰 当 的 是:(E )A胃溃疡可以见到龛影,其形态可以多变,可呈乳头状、半圆形或锥形 B根据龛影周围水肿带的不同可以有黏膜线、项圈征和狭颈征 C溃疡周围黏膜可以呈放射状改变,为溃疡修复性改变 D可以引起胃的变形,幽门梗阻可导致胃扩张和胃潴留 E以上叙述都正确 256溃疡出现下列征象中,提示溃疡可能发生恶变的是:(D )A溃疡龛影形态呈半圆形突出于胃腔之外 B龛影周围发现项圈征和狭颈征 C溃疡周围胃变形或胃潴留 D溃疡周围出现充盈缺损、黏膜破坏或环堤形成 E以上都不正确 257胃癌好发于:(D )A贲门部 B胃底部 C胃体部 D胃窦部 E幽门部 258 下 列 关 于 早 期 胃 癌 的

24、描 述,错 误 的 是:(E )A病变局限于黏膜层 B病变局限于黏膜层或黏膜下17/75 层 C病变的大小与早期胃癌的定义无关 D有无周围淋巴结转移与早期胃癌的定义无关 E病变仅累及黏膜肌层 259 早 期 胃 癌,下 列 影 像 学 检 查 方 法 中 首 选 的 是:(C )A传统的钡餐检查技术 B气钡双重检查技术 C低张气钡双重检查技术 DCT EMRI 260 溃 疡 型 胃 癌 的X表 现,下 列 选 项 错 误 的 是:(C )A溃疡大而浅,位于胃轮廓之内,称为腔内龛影 B龛影周围可见环堤和指压迹样改变 C溃疡周围出现项圈征或狭颈征 D溃疡周围胃黏膜中断、破坏 E病变部位胃壁僵硬,

25、蠕动消失 261下列 X 线征象中,可作为食管静脉曲张与食管癌的鉴别要点的是:(D )A充盈缺损 B管腔边缘凹凸不平 C钡剂通过缓慢 D管壁仍见扩张与收缩现象 E纵行黏膜皱襞消失 262 食 管 贲 门 失 弛 缓 症 与 食 管 下 段 癌 的 鉴 别 要 点 是:18/75(C )A狭窄上方食管明显扩张 B食管蠕动减弱或消失 C狭窄段黏膜完整,管壁柔软 D钡剂通过缓慢 E扩张食管内出现液平 263关于胃窦炎的描述,错误的是:(A )A肩胛征 B胃窦黏膜粗大 C黏膜皱襞斜行、横行或交叉排列 D胃窦张力增高 E充盈像,胃窦轮廓呈细齿状 264 下 述 胃 溃 疡 征 象 中,提 示 为 恶 性

26、 的 是:(E )A项圈征 B狭颈征 C黏膜纠集 D腔外龛影 E局部胃壁僵硬 265 下列中晚期胃癌分型中,不包括:(B )A增生型 B表浅型 C浸润型 D溃疡型 E混合型 266 下 述 小 肠Crohn病 的 影 像,应 除 外:(A )A环肠壁对称性侵犯 B小肠多发狭窄 C鹅卵石19/75 征 D肠壁增厚 E口疮样小溃疡 267十二指肠溃疡好发于:(A )A球部 B球后部 C降部 D水平部 E升部 268 下 列 有 关 溃 疡 型 胃 癌 的X线 征 象,错 误 的 是:(A )A放射状黏膜纠集,直抵龛影口部 B不规则状黏膜纠集,杵状增粗 C腔内龛影 D指压迹 E蠕动消失 269 下

27、列 为 良 性 溃 疡 的X线 表 现,错 误 的 是:(C )A狭颈征 B项圈征 C肩胛征 D放射状黏膜纠集 E溃疡口部黏膜线 270肠道结核好发于:(C )A空肠 B回肠 C回盲部 D横结肠 E乙状结肠 271 关 于单纯 性 小肠梗 阻的 X 线表现 描述,错 误的是:(E )20/75 A阶梯状液气平面 B大跨度的襻 C鱼肋征 D透视下可见液面上下移动 E假肿瘤征 272 绞 窄 性 肠 梗 阻 的X表 现,错 误 的 是:(C )A假肿瘤征 B咖啡豆征 C大跨度的襻 D多个小跨度卷曲肠襻 E空回肠换位征 273腹部外伤,尤其是疑有实质性脏器损伤时,影像学检查应首选:(B )AX 平片

28、 B超声或 CT CMRI DDSA E同位素 274大肠癌好发于:(A )A直肠和乙状结肠 B乙状结肠和降结肠 C横结肠 D升结肠 E盲肠和回盲部 275消化道息肉最好发于:(E )A食管 B胃 C空肠和回肠 D升结肠和横结肠 E直肠和乙状结肠 276 下 列 不 同 类 型 肠 梗 阻 的 影 像 描 述,错 误 的 是:21/75(B )A不完全性肠梗阻:结肠内可见到少量气体影 B粘连性肠梗阻:假肿瘤征 C绞窄性肠梗阻:空回肠换位征 D小肠高位梗阻:消化管无明显积气、扩张 E麻痹性肠梗阻:全消化管不同程度积气、扩张 277皮革胃属于:(C )A溃疡型胃癌 B蕈伞型胃癌 C浸润型胃癌 D混

29、合型胃癌 E平坦型胃癌 278 关 于 结 肠 息 肉,下 列 描 述 中 错 误 的 是:(E )A好发于直肠和乙状结肠 B多见于儿童 C息肉病有明显的家族遗传性 D病理上是 炎性增生性病变 E双重造影时呈环形阴影,轮廓光整,密度均匀 279 下 列 关 于 结 肠 癌 的 描 述,错 误 的 是:(A )A好发于降结肠 B大多数结肠癌是腺癌 C浸润型表现为肠腔狭窄,局限于一侧或呈环形 D增生型表现为腔内充盈缺22/75 损 E混合型多是晚期表现 280 CT平 扫 时,正 常 肝 实 质 平 均CT值 为:(C )A030HU B3040HU C5070HU D75100HU E10013

30、0HU 281增强扫描动脉期,肝实质强化程度:(A )A无明显强化 B比脾脏高 C比腹主动脉高 D比肾脏高 E与脾脏强化程度相仿 282男性患者,45 岁,突发性右上腹痛,急诊 CT 平扫发现肝右叶后下段有一约 6cm6cm7cm 大小低密度病变,境界较清楚,密度不均 匀,病 变 内 尚 可 见 片 状 高 密 度 影。应 首 先 考 虑 为:(E )A 肝囊肿合并出血 B 胆管细胞癌 C 肝转移瘤 D 肝脓肿 E原发性肝癌破裂出血 284 原 发 性 肝 癌 的 影 像 检 查 描 述 中,不 正 确 的 是:(E )A病变可以单发或多发,病变密度多为低密度,但也可以是等密度或高密度 23/

31、75 B增强扫描的典型特点为“快进快出”C可有门静脉或下腔静脉瘤栓形成 D可伴有肝硬化、门脉高压、腹水以及腹腔、肝门淋巴结肿大 EMR 组织分辨率较高,对大部分肿瘤都能清楚地显示病变与正常肝组织的界限 285 CT 平扫,肝脏密度一致性减低,CT 值低于脾脏。应首先考虑为:(D )A弥漫性肝癌 B肝脓肿 C血色病 D脂肪肝 E肝淋巴瘤 287中年女性,黄疸 1 个月,实验室检查提示梗阻性黄疸,CT 扫描示肝脏一致性明显增大,肝 内 外 胆 管 无 明 显 扩 张。应 首 先 考 虑 为:(D )A肝内胆管结石 B肝门部胆管癌 C壶腹癌 D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 E胆总管结石 297 增 强 CT、

32、扫 描,转 移性肝癌 最常见 的强化类 型是:(B )A充填式强化 B环形强化 C轻到中度不均匀性强化 D明显均匀强化 E包膜征 24/75 299女性,56 岁,右上腹隐痛 3 个月就诊。腹部平片示右上腹一圆形致密影,侧位片示致密影位于脊柱前方。应首先考虑为:(B )A右肾结石 B胆囊结石 C淋巴结钙化 D右输尿管结石 E以上都不是 304 下 列 关 于 肝 转 移 癌 的 描 述 中,错 误 的 是:(E )A常见于消化道肿瘤的转移 B通常是多发 C典型的 CT征象是牛眼征或靶征 D增强扫描病变呈多样性表现 E常常有肝硬化的病变基础 305 下 列 关 于 胰 腺 炎 的 CT 检 查

33、的 描 述,错 误 的 是:(E )A胰腺多为弥漫性肿大 B胰腺密度减低 C胰腺边缘变模糊 D胰腺坏死为低密度,出血为高密度 E增强扫描胰腺肿块呈明显强化 306 43 岁男性,上腹隐痛半年就诊,ERCP 示主胰管粗细不均,扭曲,僵 硬,胆 总 管 下 端 向 内 移 位。应 首 先 考 虑 为:(B )25/75 A 急性胰腺炎 B 慢性胰腺炎 C 胰腺假性囊肿 D 胰腺癌 E先天性胆总管囊样扩张症 307典型急性出血性坏死性胰腺炎患者,CT 扫描可见到:(D )A 胰腺表面光滑 B 胰腺萎缩 C 胰腺边缘锐利 D 肾前筋膜增厚 E胰腺密度均匀 308 下 列 急 性 胰 腺 炎CT检 查

34、的 表 现,错 误 的 是:(B )A胰腺弥漫性肿大 B胰腺假性囊肿形成 C胰腺轮廓不清 D胰内、胰周出现边缘不清的低密度区 E肾前筋膜增厚 309中年男性,上腹隐痛四月余就诊。CT 示胰头肿大,密度尚均匀,肝内外胆管无明显扩张,半年后随访,病灶无明显变化。应首先考虑:(C )A胆总管结石 B胰头癌 C胰头炎症 D胆管炎 E十二指肠憩室炎 310 关 于 慢 性 胰 腺 炎CT表 现 的 描 述,错 误 的 是:(B )A胰管可呈串珠状扩张,偶可中断不连续 B胰腺明显肿大 C胰腺内可见到钙化斑 D肾周筋膜增厚 E可有26/75 胰腺假性囊肿形成 311 下 列 关 于 胰 腺 癌 的CT表 现

35、,错 误 的 是:(C )A平扫时胰腺肿块为低密度 B可伴有肝内外胆管和胰管的扩张 C增强扫描动脉期,病变由低密度肿块变为高密度肿块 D可以侵犯胰周血管 E可伴有后腹膜淋巴结转移 315 泌 尿 系 统 的 有 关 解 剖,下 列 说 法 错 误 的 是:(D )A腹部平片通常仅能显示肾脏的轮廓,而输尿管和膀胱常常不能显示 B输尿管有 3 个生理性狭窄,分别是与肾盂连接处、越过骨盆边缘处和进入膀胱处 C尿道也有 3 个生理性狭窄,分别是尿道内口、尿道膜部和尿道外口 D肾脏为腹膜后脏器,通常右侧肾脏比左侧肾脏位置稍高 12cm E肾盏可分为上、中、下三组,肾盂可分为喇叭形、分枝形和壶腹形三型 3

36、17 关 于 泌 尿 系 统 结 石,叙 述 错 误 的 是:(B )A尿路结石多位于肾脏、输尿管或尿道的生理性狭窄处 B肾脏结石表现为肾区内形态多变的高密度影,侧位片高密度影多位于脊柱的前方 C输尿管结石表现为输尿管行径上高密度影,其纵轴与输尿管的走行常常相一致 D 输尿管下端结石尿路造影可以有27/75 肾积水、肾脏延迟显影、不显影,也可以表现正常 E尿路造影时肾盂、膀胱内结石可表现为充盈缺损 318 关 于 肾 脏 结 核 的 影 像 学 检 查,下 列 叙 述 错 误 的 是:(E )A平片可发现肾脏的改变,包括肾脏体积的缩小、肾脏多发性形态不一的钙化灶 B 肾小盏正常杯口结构消失,肾

37、小盏变形或消失,可见虫蚀样破坏 C因为发生干酪样坏死形成空洞,造影可有“云朵状”、“小水潭样”改变 D晚期可形成“肾自截”,输尿管、膀胱也可受累 ECT 可较好地显示肾脏结核病变的钙化和脂肪 328上消化道检查应检查至:(C )A 食管 B 胃 C 十二指肠 D 空肠 E 回肠 329 下 列X线 征 象 中,提 示 为 恶 性 的 是:(B )A放射状黏膜纠集 B腔外龛影 C环堤 D项圈征 E狭颈征 330 下 列 消 化 道 功 能 异 常,钡 餐 不 能 检 出 的 是:(B )A张力增高 B分泌减少 C逆蠕动 D排空加快 E分泌增加 28/75 331肩胛征常见于:(B )A胃溃疡 B

38、胃窦癌 C十二指肠溃疡 D胃体部癌 E结肠癌 332 发 现 尿 路 阳 性 结 石 最 常 用 的 方 法 是:(B )AB 超检查 B腹部平片检查 C腹部 CT 检查 D静脉尿路造影检查 E逆行尿路造影检查 333自截肾常见于:(B )A慢性肾炎 B肾结核 C肾结石 D肾癌 E慢性肾盂肾炎 334诊断肾上腺疾病的最佳方法是:(C )A腹膜后充气造影检查 B腹部平片检查 C腹部薄层 CT检查 D 肾上腺血管造影检查 E 静脉肾盂造影检查 335 腹 部 平 片,对 下 列 状 况 诊 断 价 值 最 低 的 是:(D )A尿路结石 B肾结核 C肾萎缩 D膀胱肿瘤 E了解节育环位置 336尿路

39、平片不能显示:(C )A尿路结石 B腰大肌轮廓 C肾功能 D肾轮29/75 廓 E腹腔、盆腔异常钙化 337双侧肾影增大则可除外:(A )A自截肾 B双侧重复肾 C多囊肾 D肾囊肿 E双侧肾盂积水 338下述尿路结石知识,错误的是:(C )A 常有肾绞痛 B 常有肾盂积水 C 多为阴性结石 D 常有血尿 E平片检出率高 342下列不是成人长骨结构的是:(E )A骨膜 B骨皮质 C骨髓腔 D骨端 E骨骺 343下列不是儿童长骨结构的是:(B )A骨骺 B骨端 C干骺端 D骨干 E骨骺板 344骨质疏松是指:(E )A骨的有机成分减少 B骨的无机成分减少 C骨的有机成分增加 D骨的无机成分增加 E

40、骨的有机成分和无机成分都减少 345骨质软化是指:(C )A骨的有机成分增加 B骨的无机成分减少 C骨的有机30/75 成分正常,骨的无机成分减少 D骨的有机成分减少 E骨的有机成分和无机成分都减少 346 鉴 别 骨 质 软 化 与 骨 质 疏 松 的X线 表 现 是:(E )A骨小梁数目减少 B骨小梁间隙增宽 C骨小梁变细 D骨皮质变薄,骨髓腔增宽 E骨小梁骨皮质边缘模糊 347关节破坏的早期 X 线表现是:(B )A关节间隙增宽 B关节间隙变窄 C软骨下骨质破坏 D骨端松质骨破坏 E关节面糜烂 348“骨性”与“纤维 性”关节 强直 的 X 线鉴 别点是:(E )A关节间隙变窄 B关节面

41、糜烂 C关节狭窄,硬化增生 D关节狭窄,关节缘骨破坏 E骨小梁通过关节间隙 349柯雷氏(Colles)骨折是指:(D )A桡骨远端 2cm 以内的伸展型骨折 B桡骨远端 3cm 以内的伸展型骨折 C尺骨上端骨折合并桡骨小头脱位 D桡骨远端23cm 骨折断端向掌侧成角 E桡骨远端 3cm 骨折断端向背侧成角 31/75 350 急 性 化 脓 性 骨 髓 炎 最 早 出 现 的X线 征 象 为:(C )A干骺端骨质破坏 B在骨皮质旁见平行带状骨膜反应 C弥漫性软组织肿胀 D局限性骨质疏松 E死骨片形成 351脊椎结核典型 X 线表现为:(D )A 胸椎多见 B 骨质密度增高 C 椎体楔形改变

42、D 多累及相邻两个椎体,椎间隙变窄 E附件受累较多 352 下 述 作 为 良 性 骨 肿 瘤 的X线 表 现,错 误 的 是:(D )A膨胀性骨质破坏 B病变边缘有硬化 C局部骨皮质断裂 D病变边缘骨膜反应 E病变边界清楚 353 下 述骨肿瘤 的 X 线表现中,恶性 骨肿瘤的 表现为:(C )A类圆形透光区边缘增生硬化 B骨膨胀性破坏 C骨破坏区边缘模糊 D骨破坏区内有残留骨小梁 E骨破坏区边缘清晰 354 下 述 骨 巨 细 胞 瘤 的 描 述 中,不 正 确 的 是:(E )A病变骨皮质变薄并向外膨出 B可见囊状透光区向一侧生32/75 长 C起源于间充质细胞 D多见于股骨、胫骨、桡骨

43、骨端 E发生在干骺端 355 下 述 骨 肉 瘤 的 影 像 学 描 述 中,错 误 的 是:(C )A原发性恶性骨肿瘤中发病率最高 B发生在长管状骨干骺端 C溶骨性骨破坏,无肿瘤性成骨性改变 D葱皮样骨膜反应 E肿瘤内骨化和钙化 356膝关节在 X 线平片所见到的下述解剖结构,不正确的是:(E )A关节间隙 B骨性关节面 C籽骨 D关节内外脂肪层 E关节软骨和关节盘 357 骨 质 破 坏 的 影 像 学 表 现,不 正 确 的 是:(E )A局部密度减低 B骨小梁稀疏消失 C骨轮廓膨胀 D斑片状骨缺损 E骨小梁增粗,骨质增厚 358 骨 质 增 生 硬 化 的 影 像 学 表 现,不 正

44、确 的 是:(D )A骨密度增高 B骨骼增大变形 C骨刺、骨桥、骨骼缘唇样改变 D骨小梁变细减少,骨皮质变薄 EMRI Tl 和T2wI 呈低信号影 33/75 359下述不是急性化脓性骨髓炎的影像学表现的一项是:(E )A软组织肿胀 B骨质破坏与骨质疏松并存 C片状或条状死骨 D层状及花边状骨膜反应 E骨包壳形成,骨干不规则增粗 360 化 脓 性 关 节 炎 最 早 出 现 的 影 像 学 征 象 是:(C )A关节间隙增宽 B关节囊增大,密度增高 C关节周围软组织炎性肿胀 D关节软骨下骨质破坏 E局部骨质疏松 361 关 节 结 核 的 影 像 学 不 常 见 的 表 现 是:(D )A

45、关节面的骨性破坏及关节间隙不对称狭窄 B骨型关节结核以髋、肘关节多见 C滑膜型关节结核以膝、踝关节多见 D 骨质破坏与骨质增生并存伴软组织肿胀 E 关节积液,关节囊肿胀,冷脓肿形成 362下列为化脓性关节炎与关节结核所致骨质破坏的鉴别要点是:(D )A筛孔状骨质破坏 B斑片状骨质破坏 C虫蚀样骨质破坏 D承重关节面及非承重关节面的骨质破坏 E不规则溶34/75 骨性破坏 365 骨 肿 瘤 及 肿 瘤 样 病 变 的 影 像 学 首 选 方 法 是:(C )AMRI BCT CX 线平片 DECF EDSA 366多发性穿凿样骨质破坏多见于:(B )A 嗜酸性肉芽肿 B 多发性骨髓瘤 C 内生

46、软骨瘤 D 骨转移瘤 E骨肉瘤 367恶性骨肿瘤中最常见的是:(B )A骨肉瘤 B骨转移瘤 C骨髓瘤 D纤维肉瘤 E骨巨细胞瘤 368 局 部 骨 组 织 被 病 理 组 织 所 取 代 称 为:(C )A骨质疏松 B骨质软化 C骨质破坏 D骨质坏死 E骨质增生硬化 369骨组织代谢停止称为:(D )A骨质疏松 B骨质软化 C骨质破坏 D骨质坏死 E骨质增生硬化 370关节软骨及其下方的骨质为病理组织所侵犯、代替称为:35/75(B )A关节肿胀 B关节破坏 C关节退行性变 D关节强直 E关节脱位 371关节软骨变性坏死,逐渐被纤维组织取代,引起不同程度的关节间隙狭窄称为:(C )A关节肿胀

47、B关节破坏 C关节退行性变 D关节强直 E关节脱位 372 诊 断 骨 折 最 简 便 有 效 而 常 用 的 影 像 学 检 查 方 法 是:(A )AX 线平片 BCT CMRI D超声 E核素显像 373椎体骨折最常见的表现为:(D )A横形骨折 B斜形骨折 C螺旋形骨折 D压缩骨折 E凹陷骨折 374 关 于 儿 童 青 枝 骨 折 的 说 法,错 误 的 是:(E )A常见于四肢长骨干 B骨皮质发生皱褶或凹陷或隆起 C可以看不见骨折线 D发生原因是儿童骨柔韧性较大 E属于完全骨折 375 关 于 骨 骺 骨 折 的 描 述,不 正 确 的 是:36/75(B )A发生在骺板软骨 B不

48、累及干骺端 CX 线上显示骺线增宽 DX 线上显示骨骺干骺端对位异常 EMR 有助于骨骺骨折的诊断 376 关 于 脊 柱 结 核 影 像 学 表 现,叙 述 正 确 的 是:(B )A 最多见于胸椎 B 骨破坏可以开始于椎体内或终板 C 椎间隙保持正常 D骨质增生硬化明显 E椎体周围软组织正常 377 关 节 结 构MRI的 描 述,不 正 确 的 是:(C )AX 线上关节软骨不显影,MRI 上为光滑线状低信号影 B韧带MRI 上为低信号影 C膝关节半月板 T1WI 为低信号,T2WI 为高信号 D 关节囊 MRI 上为线状低信号影 E 关节内滑液 T1WI为低信号,T2WI 为高信号 3

49、78下列关节脊柱 MRI 不正确的是:(C )A骨皮质 T1WI、T2WI 均为低信号 B椎间盘髓核 T2WI 为高信号 C椎间盘在 T1WI 上能区分出纤维环和髓核 D前纵韧带和后纵韧带在 T1WI 和 T2WI 上均为低信号 E脊髓在 T2WI 上信号低于脑脊液 37/75 379 纤 维 性 骨 痂 在 骨 折 后 的 形 成 时 间 是:(A )A 23天 B 57天 C 714天 D 45周 E 23 个月 380 关 于 骨 折X线 诊 断 的 叙 述,不 正 确 的 是:(B )A 需摄正侧位片 B 摄片时至少包括邻近的 2 个关节 C 注意两侧对比 D必要时加拍特殊位置 E摄片

50、时至少包括邻近的 1 个关节 381关于脊柱骨折不正确的是:(C )A椎体压缩呈楔形 B可以不见骨折线 C上下椎间隙常有狭窄 D 常合并棘间韧带撕裂 E 横突可发生骨折 382关于脊柱骨折正确的是:(C )AX 线能够显示椎管内碎片和椎管内血肿 BCT 可显示脊髓出血和水肿 CCT 可显示韧带的撕裂 DCT 检查的重点是骨折片对脊髓和神经根的压迫 EX 线可充分显示骨折类型和骨折片移位情况 383 下 列 关 于 椎 间 盘 突 出 的 描 述,正 确 的 是:(B )AX 线常表现为椎间隙对称性狭窄 B椎体上下缘 Schmorl 结38/75 节是髓核向椎体内脱出形成的 CCT 上椎间盘的密

51、度低于硬膜囊 D常合并椎间孔扩大 E正常椎间盘 T1WI、T2WI 均为低信号 384 化 脓 性 骨 髓 炎 骨 改 变 出 现 的 时 间 是:(C )A3 天后 B1 周后 C2 周后 D1 个月后 E2周后 385 下 列 关 于 慢 性 骨 脓 肿 的 说 法,不 正 确 的 是:(E )A大多发生于长骨的干骺端 B最常见于胫骨下端和桡骨远端 C骨破坏区周围常有硬化环 D破坏区内少有死骨 E多有骨膜增生 386 化 脓 性 关 节 炎 影 像 学 表 现,错 误 的 是:(C )A可出现关节脱位或半脱位 B软骨破坏可引起关节间隙的狭窄 C骨破坏多发生在关节的非承重面 D骨修复开始后出

52、现骨质增生硬化 EMRI 显示滑膜的炎症 387 化 脓 性 关 节 炎 关 节 面 骨 质 破 坏 发 生 在 发 病 后:(A )A1 个月 B2 个月 C3 个月 D4 个月 E539/75 个月 388骨气鼓征见于:(A )A骨结核 B骨髓炎 C痛风 D类风湿关节炎 E骨巨细胞瘤 389 下 列 选 项 中,不 是 关 节 结 核 的 表 现:(D )A最常累及髋关节和膝关节 B邻近骨骼骨质疏松 C周围组织形成冷性脓肿 D关节面的破坏开始于关节的承重面 E病变愈合后可有关节强直 414 确诊早期听神经瘤的理想方法是:(E )AX 线平片 B桥小脑池空气造影 C脑池造影 CT 检查 D超

53、声检查 EMRI 检查 415头颅 CT 所示与肿瘤无关的是:(E )A 中线结构移位 B 脑水肿 C 颅骨吸收或破坏 D 脑积水 E脑沟增宽 416 脑脓肿壁形成早期,CT 表现为:(D )A 水肿最明显 B 结节样增强 C 不均匀环形增强 D 均匀环形增强 E无水肿 417神经胶质瘤又称胶质瘤,起源于神经胶质细胞,不包括:40/75(B )A星形细胞瘤 B脑膜瘤 C少突胶质细胞瘤 D室管膜瘤 E髓母细胞瘤 418新鲜出血的 CT 值为:(E )A2040HU B3050HU C4060HU D5070HU E6080HU 419 下 列 选 项 中,脑 膜 瘤 的 典 型CT表 现 是:(

54、E )A 钙化、囊变坏死 B 骨质破坏 C 明显瘤周水肿 D 占位效应明显 E多为等密度,明显均匀增强 422胶质瘤的 CT 表现为:(E )A可为不规则低密度 B可呈囊样低密度 C可强化 D可不强化 E以上都是 423 急 性 硬 膜 外 出 血 典 型 的CT表 现 是:(B )A颅骨内板下方双凸形低密度区 B颅骨内板下方双凸形高密度区 C颅骨内板下方新月形高密度区 D颅骨内板下方新月形低密度区 E颅骨内板下方双凹形高密度区 424 急 性 硬 膜 下 出 血 典 型 的CT表 现 是:(C )41/75 A颅骨内板下方双凸形低密度区 B颅骨内板下方双凸形高密度区 C颅骨内板下方新月形高密

55、度区 D颅骨内板下方新月形低密度区 E颅骨内板下方双凹形低密度区 425 下 列 选 项 中,不 是 化 脓 性 脑 脓 肿 CT 表 现 的 是:(D )A可有占位效应 B强化环完整、均匀、光滑 C可见气液平 D强化环厚薄不均 E周围可有低密度水肿 426头颅 CT 上高密度病灶可以是:(E )A室管膜瘤 B出血 C钙化 D脑膜瘤 E以上都是 427中线结构同侧移位提示同侧:(A )A脑萎缩 B胶质瘤 C脑脓肿 D脑膜瘤 E硬膜下血肿 428急性脑中风影像诊断宜选择:(D )A颅骨平片 B脑室造影 C血管造影 DCT 扫描 E超声成像 429女,30 岁,腰痛 2 年。CT 示腰 4 右侧椎

56、旁有-2cm3cm 软组织密度肿块,呈哑铃形,强化明显,腰 4、5 右侧椎间孔扩大。最可能诊断为:(A )A神经源性肿瘤 B转移瘤 C巨细胞瘤 D淋巴42/75 瘤 E椎间盘突出 430最容易损伤脊髓的外伤是:(E )A横突孔骨折伴附件骨折 B椎体压缩性骨折伴横突骨折 C胸椎骨折伴肋骨骨折 D下腰椎骨折,骨折碎片进人椎管 E胸椎附件骨折,骨折碎片进入椎管 431 最常见的椎管内神经源性肿瘤是:(A )A神经鞘瘤 B神经纤维瘤 C神经纤维肉瘤 D神经节细胞瘤 E神经节母细胞瘤 432急性颅脑损伤影像宜选择:(D )A颅骨平片 B脑室造影 C血管造影 DCT 扫描 EMRI 成像 433 当 疑

57、有 脑 转 移 瘤 时,优 先 的 影 像 检 查 方 法 是:(C )A头颅平片 B脑血管造影 CCT D脑室造影 E核素扫描 435脑挫裂伤 CT 表现为:(E )A局部呈低密度改变 B散在点片状出血 C占位表现 D可合并蛛网膜下隙出血 E以上都对 437 下 列 关 于 脑 膜 瘤 的 描 述,不 正 确 的 是:43/75(D )A女性多见 B与硬脑膜粘连紧 C多有包膜 D均为实性肿块 E多呈较高密度 438 脑内多发性硬化最常见的部位是:(A )A 侧脑室周围白质 B 视交叉及视神经 C 基底节 D 脑干 E小脑白质 439 有关腔隙性脑梗死错误的描述是:(B )A好发于大脑深部、基

58、底节区 B皮层支动脉梗死 C大小约 0.51.5cm D常多发 E可无临床症状 444脑转移瘤好发于(E )A大脑皮层 B小脑皮层 C大、小脑皮层 D脑髓质 E皮髓质交界区 446 MRI、短 T1、短 T2 信号主要见于:(D )A 胶质瘤 B 脑膜瘤 C 转移瘤 D 黑色素瘤 E 听神经瘤 447脑脓肿形成期增强扫描脓肿壁明显强化具有以下特点。除了:(D )A 完整 B 光滑 C 壁薄 D 壁厚 E 均匀 44/75 448头颅 CT 上低密度病灶常见于以下病变,错误的是:(C )A组织坏死 B脑水肿 C急性出血 D软化灶 E脂肪瘤 449常见的占位征象有以下病变:(E )A中线结构移位

59、B脑室移位 C脑室变形 D脑沟变化 E以上都是 450 星 形 细 胞 瘤 与 脑 梗 死 的 鉴 别 最 有 意 义 的 是:(E )A低密度 B不增强 C单脑叶分布 D多脑叶分布 E不按血管支配区分布 451确认小脑扁桃体延髓联合畸形,一般认为扁桃体低于枕大孔:(D )A10mm B7.5mm C6.0mm D5.0mm E4.0mm 452脑血管畸形最常见的是:(C )A静脉畸形 B烟雾病 C动静脉畸形 D海绵状血管瘤 E毛细血管扩张症 454 脑转移瘤的常见 CT 表现不包括:(E )45/75 A多发 B瘤周水肿显著 C出血、坏死 D不同形式的强化并存 E钙化 456 增 强CT扫

60、描,下 列 病 变 不 增 强 的 是:(D )A垂体腺瘤 B动脉瘤 C脑膜瘤 D蛛网膜囊肿 E髓质细胞瘤 457 由 于 血 脑 屏 障 破 坏 所 致 的 肿 瘤 增 强 是:(D )A 脑膜瘤 B 垂体瘤 C 听神经瘤 D 胶质瘤 E 三叉神经瘤 458患者男,26 岁。头颅外伤 4h。CT 轴位平扫示右颞骨骨折,头皮血肿,右颞部梭形不均匀高密度,中线结构左移。最可能的诊断为:(A )A 右颞部急性硬膜外血肿 B 右颞部急性硬膜下血肿 C 右颞叶急性脑血肿 D右颞叶脑挫裂伤伴硬膜下血肿 E右颞部亚急性硬膜外血肿 460 脊 髓 损 伤 包 括 以 下 各 项,错 误 的 是:(E )A脊

61、髓震荡 B脊髓挫裂伤 C脊髓压迫 D脊髓横46/75 断 E脊髓空洞 695多数肾盂的形态呈(B )A纺锤形 B喇叭状 C壶腹状 D分支状 E鹿角状 696 输 尿 管 生 理 狭 窄 区 中 最 窄 的 部 位 位 于(E )A 肾盂起始部 B 输尿管起始部 C 平髂动脉处 D 跨过骨盆入口处 E膀胱入口处 697有关输尿管走行的错误描述是(B )A在腹膜后沿脊椎旁向前下行 B入盆腔后,在骶髂关节外侧走行 C过骶骨水平后弯向外 D最后斜行进入膀胱 E走行柔和,可有折曲 698肾蒂的解剖顺序由前到后是(D )A肾动脉、肾静脉、肾盂 B肾盂、肾动脉、肾静脉 C肾盂、肾静脉、肾动脉 D肾静脉、肾动

62、脉、肾盂 E肾静脉、肾盂、肾动脉 699肾实质与肾盂之间可见(E )A肾髓质 B肾柱 C肾锥体 D肾乳头 E肾窦脂肪 47/75 700上尿路是指(D )A肾盂输尿管连接部以上 B输尿管腰部以上 C输尿管平髂部水平以上 D输尿管膀胱连接部以上 E膀胱尿道连接部以上 701肾窦结构中不包含下列哪项(C )A肾盏、肾盂 B肾血管及脂肪 C肾锥体及集合管 D肾动脉 E肾静脉 702 关 于 下 腔 静 脉 后 输 尿 管 的 说 法,正 确 的 是(E )A输尿管由下腔静脉外侧转到其后面而下行 B输尿管由下腔静脉内侧转到其后面而下行 C 输尿管从下腔静脉前面转至其内侧 而下行 D 输尿管 从下腔静

63、脉前面 转至其后 面而 下行 E输尿管从下腔静脉后面绕过至其内侧,再从其前面回到正常位置下行 703逆行性尿路造影时,如注射压力过高会造成对比剂的肾脏回流,常见的回流类型为(B )A集合管回流、肾窦回流、血管周围回流、淋巴管回流 B肾小管回流、肾窦回流、血管周围回流、淋巴管回流 C肾小管回流、肾窦回流、肾动脉周围回流、淋巴管回流 D肾小管回流、肾小盏回流、肾动脉周围回流、淋巴管回流 E肾小管回流、肾窦回流、血管周围回流、输尿管回流 48/75 704 有关 KUB 腹部平片的正确描述是(A )A是泌尿系统常用的初查方法 B常规摄取立位前后位片 C前后位片见肾影一般位于第十胸椎至第二腰椎之间 D

64、 侧位片上,肾影与腰椎重叠,上极较下极略偏前 E 正常输尿管可以显示 705 有 关 排 泄 性 尿 路 造 影 的 错 误 描 述 是(D )A又称静脉性肾盂造影(IVP)B可大致了解两肾的排泄功能 C碘过敏试验(+)者,禁行该项检查 D静脉注射无机碘化物的水溶液 E造影剂应于静脉内缓慢推注 706 泌 尿 系 统 疾 病 摄 取 腹 部 平 片(plainfilrn)的 目 的 在 于(A )A观察有无肾、输尿管或膀胱的阳性结石 B观察泌尿系统占位病变的性质 C在优质 x 线平片上观察肾脏轮廓有无明显变化 D 在优质平片上观察肾脏位置 E 观察腹部钙化的大小、形态 707 正 常 肾 动

65、脉 造 影 连 续 摄 片,依 次 显 示 的 是(B )A肾动脉期、肾静脉期、肾实质期 B肾动脉期、肾实质期、肾静脉期 C 肾静脉期、肾实质期、肾动脉期 D 肾静脉期、49/75 肾动脉期、肾实质期 E 肾实质期、肾动脉期、肾静脉期 708鹿角状结石多发生在(E )A膀胱 B输尿管 C肾盂 D肾盏 E肾盂与肾盏 709输尿管结石多为(B )A原发于输尿管的结石 B肾结石脱入所致 C输尿管血肿钙化所致 D肾输尿管结核钙化所致 E膀胱结石逆行所致 710 检 查 泌 尿 系 结 石 首 选 的 影 像 方 法 是(C )ACT BMRI CUSG DIVP EKUB 711 “关 于 泌 尿 系

66、 结 石 的 描 述,哪 项 不 妥(E )A较小肾结石常聚集于肾小盏 B膀胱结石可来自肾脏或发生于膀胱 C输尿管结石绝大多数来自肾脏 D输尿管结石多停留于生理狭窄处 E结石越大越易引起绞痛 712 肾 结 石 的 形 成 已 证 实 与 下 列 哪 项 因 素 无 关(A )A维生素代谢紊乱 B细菌感染 C钙盐代谢 D尿液酸碱度的改变 E以上都无关 50/75 713 腹 透 时,肾 结 石 最 具 特 征 性 的 表 现 是(C )A致密结石影随呼吸上下移动于肾影内 B侧位致密结石影与脊柱重叠 C结石呈鹿角状致密影 D结石呈圆形致密影 E肾影增大,轮廓不整 714有关肾结核的错误描述是(B )A肾实质内钙化可由于酪样病变而来 B90%肾结核系由尿路逆行感染所致 C肾乳头部见边缘模糊的低密度病灶或空洞 D实质破坏、纤维化可使肾外形缩小,表面不整 E晚期肾结核可发生全肾钙化,即肾自截 715脊柱外伤检查应首选(C )AX 线片 BMRI CCT 片 DECT E超声成像 716疑有脊髓病变,首选检查方法是(B )ACT BMRI CX 线片 D脊髓造影 E超声成像 717 对 四 肢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