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之叶_图解三阶盲拧入门级教程_逐块消灭法OnebyOne

上传人:痛*** 文档编号:189090286 上传时间:2023-02-21 格式:PDF 页数:23 大小:3.06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风之叶_图解三阶盲拧入门级教程_逐块消灭法OnebyOne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风之叶_图解三阶盲拧入门级教程_逐块消灭法OnebyOne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风之叶_图解三阶盲拧入门级教程_逐块消灭法OnebyOne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资源描述:

《风之叶_图解三阶盲拧入门级教程_逐块消灭法OnebyOne》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风之叶_图解三阶盲拧入门级教程_逐块消灭法OnebyOne(23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风之叶_图解三阶盲拧入门级教程_逐块消灭法 One by One 图解三阶盲拧入门级教程 逐块消灭法(One by One)风之叶 据网络整理 第一章 逐块消灭法说明 第一节 概述 肓拧就是玩家先观察魔方状态并进行记忆,记住后蒙住眼睛快速还原魔方。肓拧看起来很神奇,也是魔方玩家的比较高级的玩法,更是菜鸟玩家们向往的境界。肓拧其实并不难,原理也很简单。对记忆力有一定要求,但也不是要求很高,记忆力不好,只是说可能慢一点,不过肯定是能肓拧成功的。肓拧的方法,最简单易学的是逐块消灭法(One by One),也是强烈推荐初学者要学的,这种方法的不足是步骤很多比较慢。高级的方法是一次还原多块,事半功倍,

2、所以比较快,不过在观察时对整体规划能力的要求要更高。玩家可以先学基本法,学会后再逐步过渡到高级方法。第二节 魔方特性:魔方由 26 个小块组成。8 个角块 12 个棱块 6 个中心块及支架 我们要用中心块来做定位,也就是固定某一颜色向上、某一颜色向前。就像盖房子先确定房子的的方向才能盖房子一样,在之后还原过程中我们就不用管六个中心块了。其它的 20 个块都存在有位置和方向的问题,二者都解决了才是还原了。每个角块有三种颜色,它也有三种方向:正确、需要顺时针转、需逆时针转。就像一把有靠背的椅子一样有三种情况:正确、背向右、背向左(以椅靠背为参照)。棱块只有两种颜色:正确方向和错误方向。关于位置是:

3、角只能和角换位,棱只能和棱换位。角需要顺时针转 角需逆时针转 棱方向正确 棱方向错误 第三节 逐块法肓拧原理 逐块消灭法(One by One)的宗旨是:简单易学、便于魔友尽快掌握。这个方法的“简单”表现在:1.应用公式少。2.所用公式尽量减少对“无辜”方块的影响。3.采用魔友 roundy 所说的“逐个消灭”法,不需重新记忆转动后魔方的状态。4.不需每次规划还原顺序,只是机械式的复原每一方块,有效提高还原的成功率。盲拧是和普通还原一样也是要解决各块的方向和位置问题,但肓拧是将方向和位置独立分开来解决(咱们这里说的是逐块法),分为:角方向、棱方向、角位置、棱位置四部分。在解决问题时,我们将需要

4、“加工(翻转或移位)”的块移到固定的位置(加工厂)来用公式加工,然后再送回到原来的位置上去。(送到加工厂的路线是固定的,返回的线路也是固定的,防止迷路)。在对各块进行加工(还原)之前先要观察、判断:1.哪些位置的角块需正转,哪些角块需反转,2.哪些位置的棱块需翻转 3.从 1 位角开始看,角块应该移动到哪,比如 1 位上的要去 5 位,5 位上的那个又要去哪,4.从 1 位棱开始看,棱块应该移动到哪,5.然后我们把需要加工的块送到加工厂加工,加工完了再送回原来的位置去。具体各个需要加工的块怎么移到加工厂,加工完后又怎么送回去,请看下面cube-master“三阶盲拧入门级教程逐块消灭法(One

5、 by One)。学了这个方法后,就可以学同时解决多块的方向、多块的位置交换的高级方法了,那样速度就会提高。逐块消灭法(One by One)就只需用 4 个公式,简单吧,原理也很简单吧。你也试试吧 公式 1 R U R U R U2 R L U L U L U2 L 使角在加工厂顺时针翻 公式 2 L U2 L U L U L R U2 R U R U R 使角在加工厂逆时针翻 公式 3(MU)2MU2(MU)2MU2 使棱在加工厂翻转 使 1 号(仓库)中的角(棱)装到 2 号位,公式 4 R U L U R U2 L U L U2 L 2 号位的角(棱)放入仓库 1 第二章 逐块消灭法编

6、码 将组成魔方的 20 个小方块进行数字化编码。至于怎样编码,每个人都可以有适应自己的方式,这里的编码方式如下。1.角块编码 2.棱块编码 图中蓝色面为前 位置编码列表 角 块 棱 块 前上左(ULF)1 前下左(DLF)5 前上(UF)1 后下(DB)7 后上左(ULB)2 后下左(DLB)6 左上(UL)2 右下(DR)8 后上右(URB)3 后下右(DRB)7 后上(UB)3 右前(FR)9 前上右(URF)4 前下右(DRF)8 右上(UR)4 左前(FL)0 前下(DF)5 左后(BL)A 左下(DL)6 右后(BR)B 3.加工厂的设定 翻角加工厂 换角加工厂 翻棱加工厂 换棱加工

7、厂 2 位角,作为翻角加工厂,可 2 位角,作为移角的装卸车间,13 位棱,作为翻棱加工厂 2 位棱,作为移棱的装卸车间,1 顺翻、逆翻 位作为仓库 位作为仓库 需转动的角块送到 2 位后用公将 1 号位(仓库)中的角需要到需翻转的棱块送到 3 位后用将 1 号位(仓库)中的棱需要到式 1 使角顺翻;用公式 2 使角的目标位置送到 2号,用公式 4,公式 3 使棱翻转;的目标位置送到 2 号,用公式 4,逆翻 进行装载,同时送上的来角,临进行装载,同时送上来的棱,临 时放入“仓库”时放入“仓库”在 2 位加工时,1 位的角也不对角装卸时,1、2 位棱,不断交在 3 位加工时,1 位的棱也对棱装

8、卸时,1、2 位角不断交换,断原地打转,但只要其它 7 个换,但只要公式 4 的使用次数为不断原地打转,但只要其它但只要公式 4 的使用次数为偶数角正确,这个角也就是正确偶数次时,1、2位棱的初始位置 11 个棱正确,这个棱也就是次时,1、2 位角的初始位置不变。的。不变。正确的。注:移位时不是直接移到目标位置,而是目标位置去“装卸车间”接,同时把自己位置上的块送到仓库。4.方向编码 角 块 棱 块 方向正确 0 方向正确 0 需顺时针转 1 方向不正确 1 需逆时针转 2 面的状态 色的状态 U(上)、D(下)面为高级面,可 90 度、180 度转 U(上)、D(下)面上的色为高级色 F(前

9、)、B(后)面为中级面,可 90 度、180 度转 F(前)、B(后)面上的色为中级色 R(右)、L(左)面为低级面,只可 180 度转 R(右)、L(左)面上的色为低级色 要判断每个方块的方向正确与否,要看该方块的最高级色与所在位置的最高级面 的相对位置。编码设定好后,我们就可以用一组数字来确定整个魔方的状态了。例如:2221 1001(角块方向)(提示:相加一定是 3 的倍数)8123 4675(角块位置)(提示:数字不会有重复)0100 1100 0111(棱块方向)(提示:相加一定是 2 的倍数)6 B 5 2 7 0 4 8 3 A 1 9(棱块位置)(提示:数字不会有重复)2 第三

10、章 结合实例讲解逐块消灭法 选好坐标系,按国际标准配色拿好魔方:上黄下,前蓝后緑,左橙右红。本文配色为底橙前白。先打魔方,打乱公式:F2LD(F2RBU2R)4L2RD(B2RD)5LD2UFR2或:DRB2U2BD2BUFLFU2LF2DBF2U2,如图。第一节 将上面打乱的魔方状态进行编码 1.角块方向编码:上前左(UFL)角块 高级色是红色,高级面是上面(U),该角块需要顺时针旋转 编码为:1 上后左(UBL)角块 高级色是红色,高级面是上面(U),该角块不需旋转 编码为:0 上后右(UBR)角块 高级色是红色,高级面是上面(U),该角块不需旋转 编码为:0 上前右(UFR)角块 高级色

11、是橙色,高级面是上面(U),该角块需要顺时针旋转 编码为:1 下前左(DFL)角块 高级色是橙色,高级面是下面(D),该角块不需旋转 编码为:0 下后左(DBL)角块 高级色是红色,高级面是下面(D),该角块不需旋转 编码为:0 下后右(DBR)角块 高级色是橙色,高级面是下面(D),该角块需要顺时针旋转 编码为:1 下前右(DFR)角块 高级色是橙色,高级面是下面(D),该角块不需旋转 编码为:0 得到角块方向编码是:1001 0010 由于魔方的特性,当七个角块的方向确定后,第八个角块的方向就固定不能变了,因此我们只需记忆七个角块的方向编码。在 我的方法中,角块方向的编码由第二位开始记忆,

12、由此最后得到的编码是:001 0010 2.角块位置编码:仍是从 上前左(UFL)角块开始,因此第一个编号始终是:1 再看看 上前左(UFL)角块,它需要移动到 上前右(UFR),第二个编号是:4 再看看 上前右(UFR)角块,它需要移动到 下后右(DBR),第三个编号是:7 再看看 下后右(DBR)角块,它需要移动到 下前右(DFR),第四个编号是:8 再看看 下前右(DFR)角块,它需要移动到 下前左(DFL),第五个编号是:5 再看看 下前左(DFL)角块,它需要移动到 下后左(DBL),第六个编号是:6 再看看 下后左(DBL)角块,它需要移动到 上后右(UBR),第七个编号是:3 再

13、看看 上后右(UBR)角块,它需要移动到 上后左(UBL),第八个编号是:2 得到角块位置编码是:14785632 也是由于魔方的特性,第一个编码可以不记,由此最后得到的编码是:4785632 3.棱块方向编码:上前(UF)棱块 没有高级色,中级是黄色,高级面是上面(U),该棱块方向不正确,编码为:1 上左(UL)棱块 高级色是橙色,高级面是上面(U),该棱块方向不正确,编码为:1 上后(UB)棱块 高级色是橙色,高级面是上面(U),该棱块方向正确,编码为:0 上右(UR)棱块 高级色是橙色,高级面是上面(U),该棱块方向正确,编码为:0 下前(DF)棱块 高级色红色,高级面是下面(D),该棱

14、块方向不正确,编码为:1 下左(DL)棱块 高级色是红色,高级面是下面(D),该棱块方向正确,编码为:0 下后(DB)棱块 高级色是橙色,高级面是下面(D),该棱块方向不正确,编码为:1 下右(DR)棱块 高级色是红色,高级面是下面(D),该棱块方向正确,编码为:0 前右(FR)棱块 没有高级色,中级是白色,没有高级面,中级面是前(F),该棱块方向正确,编码为:0 前左(FL)棱块 没有高级色,中级是白色,没有高级面,中级面是前(F),该棱块方向不正确,编码为:1 后左(BL)棱块 高级色是红色,没有高级面,中级面是后(B),该棱块方向正确,编码为:0 后右(BR)棱块 没有高级色,中级是黄色

15、,没有高级面,中级面是后(B),该棱块方向不正确,编码为:1 得到棱块方向编码是:1100 1010 0101 也是由于魔方的特性,第一个编码可以不记,由此最后得到的编码是:100 1010 0101 4.棱块位置编码:也是从第一位棱块 上前(UF)开始,因此第一个编号始终是:1 再看看 上前(UF)棱块,它需要移动到 后左(BL),第二个编号:A 再看看 后左(BL)棱块,它需要移动到 上右(UR),第三个编号:4 再看看 上右(UR)棱块,它需要移动到 下后(DB),第四个编号:7 再看看 下后(DB)棱块,它需要移动到 下左(DL),第五个编号:6 再看看 下左(DL)棱块,它需要移动到

16、 上左(UL),第六个编号:2 3 再看看 上左(UL)棱块,它需要移动到 下右(DR),第七个编号:8 再看看 下右(DR)棱块,它需要移动到 上后(UB),第八个编号:3 再看看 上后(UB)棱块,它需要移动到 下前(DF),第九个编号:5 再看看 下前(DF)棱块,它需要移动到 上前(UF),由于该方块回到第一位棱块 上前(UF)的位置,已经形成一个循环因 此这个编号不再需要。继续从第九位棱块 前右(FR)从新开始,得到第十个编号是:9 再看看 前右(FR)棱块,它需要移动到 前左(FL),第十一个编号是:0 再看看 前左(FL)棱块,它需要移动到 前右(FR),由于该方块回到第九位棱块

17、 前右(FR)的位置,再次形成一个循环因 此这个编号不再需要。最后剩下 后右(BR)棱块位置已经正确。得到棱块位置编码是:(1A4762835)(90)(B)同样是由于魔方的特性,第一个编码可以不记,而且最后一个编码不参与位移,由此最后得到的编码是:(A4762835)(90)我们需要记忆的四组数字分别是:角块方向:001 0010 角块位置:4785632 棱块方向:100 1010 0101 棱块位置:(A4762835)(90)第二节 复原角块方向 由于角块方向有三种状态:0、1、2,这里将用到两个公式分别解决状态 1(角块需要顺时针旋转)与状态 2(角块需要逆时针旋转)。公式一:R U

18、 R U R U2 R L U L U L U2 L 公式二:L U2 L U L U L R U2 R U R U R 通过旋转可知,上述两公式改变 1 位与 2 位上角块的方向。由于第一节说过,我们只记忆 2-8 位上的角块方向,当 2-8 位 上的角块方向复原了,1 位上的角块自然也复原了,因此上述公式我们只需要看它对 2 位上角块的影响,很显然:;公式一是将 2 位上角块顺时针旋转了一次,即可解决角块方向的状态 1 公式一是将 2 位上角块逆时针旋转了一次,即可解决角块方向的状态 2。那么,我们只要依次序将 3-8 位上的角块,按一定程序逐一调到 2 位上,然后按该角块的方向状态套用相

19、应的公式复原,再 调回原位。为了使调到 2 位上的角块复原后正确归原位而且容易记,我们有必要设定一些调动的标准方法:7、8)调至 2 位 下层角块(5、6、5(DFL)?2(UBL)转动方法是先 D2(5?7),再 B2(7?2);完成公式后,先 B2(2?7),再 D2(7?5)6(DBL)?2(UBL)转动方法是先 D(6?7),再 B2(7?2);完成公式后,先 B2(2?7),再 D(7?6)7(DBR)?2(UBL)转动方法是 B2(7?2);完成公式后,B2(7?2)8(DFR)?2(UBL)转动方法是先 D(8?7),再 B2(7?2);完成公式后,先 B2(2?7),再 D(7

20、?8)上层角块(3、4)调至 2 位 3(UBR)?2(UBL)转动方法是先 R2(3?8),再 D(8?7),再 B2(7?2);完成公式后,先 B2(2?7),再 D(7?8),再 R2(8?3)4(UFR)?2(UBL)转动方法是先 R2(4?7),再 B2(7?2);完成公式后,先 B2(2?7),再 R2(7?4)可能大家已经发现,这些调动都是很有规律的,先到 7 位,再到 2 位,复原后是先到 7 位,再回原位。好了,说了这么多枯燥的话可能大家都有点闷了,现在可以正式尝试复原角块的方向了。先回忆角块的方向编码:001 0010 首先 2 位角块(UBL)状态是 0,已经正确 然后

21、3 位角块(UBR)状态也是 0,已经正确 接着 4 位角块(UFR)状态是 1,将角块调到 2 位,按公式一还原然后回复 4 位 调到 2 位 4?7 7?2 按公式一还原 复位 2?7 7?4 R2B2 RURURU2RLULULU2L B2R2 4 接着 5 位角块(DFL)状态是 0,已经正确 接着 6 位角块(DBL)状态也是 0,已经正确 接着 7 位角块(DBR)状态是 1,将角块调到 2 位,按公式一还原然后回复 7 位 调到 2 位 7?2 按公式一还原 复位 2?7 B2 RURURU2RLULULU2L B2 最后 8 位角块(DFR)状态是 0,已经正确。至于 1 位角

22、块(UFL)状态,只要前面没出错就肯定已经复原了。现在每一个角块方向已经全部复原,而且除了角块外,其它方块不论方向或位置均未有改变。大家感觉怎样,是否并不难呢,第三节 复原棱块方向 公式三:(MR U)2 MR U2(MR U)2 MR U2 公式三是使 1 位与 3 位上的棱块同时原地旋转。为了减少记忆的量,对于棱块的方向,我们也是只记忆第 2-12 位编码。还原棱块时,将需要翻转的棱块调到 3 位,按公式 三复原,然后调回原位。为了使调到 3 位上的棱块复原后正确归原位而且容易记,我们也设定一些棱块的调动标准方法:下层棱块(5、6、7、8)调至 3 位 5(DF)?3(UB)转动方法是先

23、D2(5?7),再 B2(7?3);完成公式后,先 B2(3?7),再 D2(7?5)6(DL)?3(UB)转动方法是先 D(6?7),再 B2(7?3);完成公式后,先 B2(3?7),再 D(7?6)7(DB)?3(UB)转动方法是 7?3(B2);完成公式后,3?7(B2)8(DR)?3(UB)转动方法是先 D(8?7),再 B2(7?3);完成公式后,先 B2(3?7),再 D(7?8)中层棱块(9、0、A、B)调至 3 位 9(FR)?3(UB)转动方法是先 R2(9?B),再 B(B?3);完成公式后,先 B(3?B),再 R2(B?9)0(FL)?3(UB)转动方法是先 L2(0

24、?A),再 B(A?3);完成公式后,先 B(3?A),再 L2(A?0)A(BL)?3(UB)转动方法是 B(A?3);完成公式后,B(3?A)B(BR)?3(UB)转动方法是 B(B?3);完成公式后,B(3?B)上层棱块(2、4)调至 3 位 2(UL)?3(UB)转动方法是先 L(3?A),再 B(A?3);完成公式后,先 B(3?A),再 L(A?2)4(UR)?3(UB)转动方法是先 R(4?B),再 B(B?3);完成公式后,先 B(3?B),再 R(B?4)每次位移都按标准的方法,会减少转动过程中的出错机率。有了这些标准棱块位移方法,我们可以继续还原棱块的方向了。前面说到的棱块

25、的方向编码是:100 1010 0101 首先 2 位棱块(UL)状态是 1,将棱块调到 3 位,按公式三还原然后回复 2 位 调到 3 位 2?A A?3 按公式三还原 复位 3?A A?2 LB(MRU)2MRU2(MRU)2MRU2 BL 接着 3 位棱块(UB)状态是 0,已经正确 接着 4 位棱块(UR)状态是 0,已经正确 接着 5 位棱块(DF)状态是 1,将棱块调到 3 位,按公式三还原然后回复 5 位 调到 3 位 5?7 7?3 按公式三还原 复位 3?7 7?5 D2B2(MRU)2MRU2(MRU)2MRU2 B2D2 5 接着 6 位棱块(DL)状态是 0,已经正确

26、接着 7 位棱块(DL)状态是 1,将棱块调到 3 位,按公式三还原然后回复 7 位 调到 3 位 7?3 按公式三还原 复位 3?7 B2(MRU)2MRU2(MRU)2MRU2 B2 接着 8 位棱块(DR)状态是 0,已经正确 接着 9 位棱块(FR)状态是 0,已经正确 接着 0 位角块(FL)状态是 1,将棱块调到 3 位,按公式三还原然后回复 0 位 调到 3 位 0?A A?3 按公式三还原 复位 3?A A?0 L2B(MRU)2MRU2(MRU)2MRU2 BL2 接着 A 位棱块(BL)状态是 0,已经正确 接着 B 位角块(BR)状态是 1,将棱块调到 3 位,按公式三还

27、原然后回复 B 位 调到 3 位 B?3 按公式三还原 复位 3?B B(MRU)2MRU2(MRU)2MRU2 B 最后 1 位棱块(UF)的方向如无意外也已经正确了。到此为止,魔方 20 个小方块的最高级颜色已经处于该位置的最高级面上了。下一步将是 20 个小方块位置的还原。第四节 复原角块位置 复原角块位置只需用一个公式:公式四:R U L U R U2 L U L U2 L 通过旋转可知 公式四 使 1 位与 2 位上的角块平移互换了位置,同时也使了 1 位与 2 位上的棱块平移互换了位置。这里的所谓“平移互换”,是指方块无论怎样移动,最高级别色始终保持在该位置的最高级别面上。还记得我

28、们定义角块位置的编码方法吗,首先看 1 位的角块,固第一个编码是“1”,然后看 1 位的角块应该移到哪个位置,在本例中 1 位的角块需要移动到 4 位,因此第二个编码是“4”,如此类推,本例的角块位置编码是 14785632,这种编码方式配合公式四,可使角块的位置还原实现“逐个击破”。、具体操作是:将 4 位角块调到 2 位,然后用公式四实现 1、2 位平移互换位置,再调回 4 位;将 7 位角块调到 2 位,然后用公式四实现 1、2 位平移互换位置,再调回 7 位;将 8 位角块调到 2 位,然后用公式四实现 1、2 位平移互换位置,再调回 8 位;将 5 位角块调到 2 位,然后用公式四实

29、现 1、2 位平移互换位置,再调回 5 位;将 6 位角块调到 2 位,然后用公式四实现 1、2 位平移互换位置,再调回 6 位;将 3 位角块调到 2 位,然后用公式四实现 1、2 位平移互换位置,再调回 3 位;直接用公式四实现 1、2 位平移互换位置。但是公式四在调换 1、2 位角块的同时,也调换 1、2 位的棱块。为了使棱块保持不变,我们使用公式四的次数就必须是双数。如果完成角块位置复原所使用公式四的次数是单数,就需要在最后多用一次公式四,使 1、2 位角块位置互换,保持 1、2 位的棱块位置不变。而且将角块依次调到 2 位时,不能牵涉到 1、2 位的棱块的位置变动。那么,怎样判断角块

30、位置复原需要使用多少次公式四呢,有一个简单的判断方法:将参与循环互换的角块的数量减一,就是要使用公式四的次数。如果复原角块有多个循环,就将每个循环所使用公式的次数相加。本例中循环互换的是 14785632 八个角块,即完成互换需要使用七次公式四,因此最后要多用一次公式。6 至于由于多用一次公式而使 1、2 位角块错位,我们可暂时不管,也是因为魔方的特性,当第五节复原全部棱块位置时,这个、2 位角块的错位自然会同时复原。1 为了使依次调到 2 位上的角块复原后正确归原位而且容易记,我们还是统一采用第二节设定的调动标准方法(移动后一定要 保持角块的最高级色处于最高级面上):下层角块(5、6、7、8

31、)调至 2 位 5(DFL)?2(UBL)转动方法是先 D2(5?7),再 B2(7?2);完成公式后,先 B2(2?7),再 D2(7?5)6(DBL)?2(UBL)转动方法是先 D-(6?7),再 B2(7?2);完成公式后,先 B2(2?7),再 D+(7?6)7(DBR)?2(UBL)转动方法是 B2(7?2);完成公式后,B2(2?7)8(DFR)?2(UBL)转动方法是先 D+(8?7),再 B2(7?2);完成公式后,先 B2(2?7),再 D-(7?8)上层角块(3、4)调至 2 位 3(UBR)?2(UBL)转动方法是先 R2(3?8),再 D+(8?7),再 B2(7?2)

32、;完成公式后,先 B2(2?7),再 D-(7?8),再 R2(8?3)4(UFR)?2(UBL)转动方法是先 R2(4?7),再 B2(7?2);完成公式后,先 B2(2?7),再 R2(7?4)嗯,现在可以开始复原角块位置了 前面说到角块的位置编码:4785632(首位省略)a、4 位角块移到 2 位,按公式四转动,然后移回 4 位 移到 2 位 4?7 7?2 按公式四还原 复位 2?7 7?4 R2B2 RULURU2LULU2L B2R2 b、7 位角块移到 2 位,按公式四转动,然后移回 7 位 移到 2 位 7?2 按公式四还原 复位 2?7 B2 RULURU2LULU2L B

33、2 c、8 位角块移到 2 位,按公式四转动,然后移回 8 位 移到 2 位 8?7 7?2 按公式四还原 复位 2?7 7?8 DB2 RULURU2LULU2L B2D d、5 位角块移到 2 位,按公式四转动,然后移回 5 位 移到 2 位 5?7 7?2 按公式四还原 复位 2?7 7?5 D2B2 RULURU2LULU2L B2D2 e、6 位角块移到 2 位,按公式四转动,然后移回 6 位 移到 2 位 6?7 7?2 按公式四还原 复位 2?7 7?6 DB2 RULURU2LULU2L B2D f、3 位角块移到 2 位,按公式四转动,然后移回 3 位 7 移到 2 位 3?

34、8 8?7 7?2 按公式四还原 复位 2?7 7?8 8?3 R2DB2 RULURU2LULU2L B2DR2 g、2 位角块不用移位,直接按公式四转动 不用移位 按公式四还原 不用复位 RULURU2LULU2L 至此,角块位置已经全部复原,但由于公式四只用了七次,使棱块产生了变化,因此还要多转一次公式七,使棱块复位,以免影响下一步的棱块位置复原 h、直接按公式四转动 不用移位 按公式四还原 不用复位 RULURU2LULU2L 至此,角块位置除了 12 位有意错位外,其它均已复原 第一节 复原棱块位置 棱块位置的复原,同样是利用公式四将 1 位与 2 位的棱块平移互换,为了方便易记,这

35、一步仍然采用来完成。我们知道,公式四在调换 1 位与 2 位棱块的同时,也调换了 1 位与 2 位的角块,由于棱块位置复原已经是最后一步了,所以当棱块全部复原后,1 位与 2 位的角块自然会回到它自己的岗位,因此这一节我们不必理会 1 位与 2 位角块的变动。同样,由于公式四只是调换了 1 位与 2 位的棱块,因此要实现所有棱块完全归位,就必需逐一将需要移动的棱块调到 1 位,然后转动公式四再复位,方可达到棱块移动的目的。再回过头来回忆本实例的棱块位置编码,是:(A4762835)(90)本实例棱块的复原将由两个循环组成,即(A4762835)与(90)因此棱块复原过程是:将 A 位棱块调到

36、2 位,然后用公式四实现 1、2 位平移互换位置,再调回 A 位;将 4 位棱块调到 2 位,然后用公式四实现 1、2 位平移互换位置,再调回 4 位;将 7 位棱块调到 2 位,然后用公式四实现 1、2 位平移互换位置,再调回 7 位;将 6 位棱块调到 2 位,然后用公式四实现 1、2 位平移互换位置,再调回 6 位;将 2 位棱块调到 2 位,然后用公式四实现 1、2 位平移互换位置,再调回 2 位;将 8 位棱块调到 2 位,然后用公式四实现 1、2 位平移互换位置,再调回 8 位;将 3 位棱块调到 2 位,然后用公式四实现 1、2 位平移互换位置,再调回 3 位;将 5 位棱块调到

37、 2 位,然后用公式四实现 1、2 位平移互换位置,再调回 5 位;第一个循环(A4762835)中的棱块已经复原,但还要复原第二个循环(90)复原过程是:将 9 位棱块调到 2 位,然后用公式四实现 1、2 位平移互换位置,再调回 9 位;将 0 位棱块调到 2 位,然后用公式四实现 1、2 位平移互换位置,再调回 0 位;将 9 位棱块调到 2 位,然后用公式四实现 1、2 位平移互换位置,再调回 9 位。为了使依次调到 2 位上的棱块复原后正确归原位而且容易记,我们还要设定棱块的调动标准方法(移动后一定要保持棱块的最高级色处于最高级面上):下层棱块(5、6、7、8)调至 2 位 5(DF

38、)?2(UL)转动方法是先 D+(5?8),再 MF2(8?2);完成公式后,先 MF2(2?8),再 D-(8?5)6(DL)?2(UL)转动方法是先 D2(6?8),再 MF2(8?2);完成公式后,先 MF2(2?8),再 D2(8?6)7(DB)?2(UL)转动方法是先 D-(8?8),再 MF2(8?2);完成公式后,先 MF2(2?8),再 D+(8?7)8(DR)?2(UL)转动方法是 MF2(8?2);完成公式后,MF2(2?8)中层棱块(9、0、A、B)调至 2 位 9(FR)?2(UL)转动方法是先 R-(9?8),再 MF2(8?2);完成公式后,先 MF2(2?8),再

39、 R+(8?9)0(FL)?2(UL)转动方法是先 MU2(0?B),再 R+(B?8),再 MF2(8?2);完成公式后,先 MF2(2?8),再 R-(8?B),再 MU2(B?0)A(BL)?2(UL)转动方法是先 MU2(A?9),再 R-(9?8);再 MF2(8?2);完成公式后,先 MF2(2?8),再 R+(8?9),再 MU2(8?A)B(BR)?2(UL)转动方法是先 R+(B?8),再 MF2(8?2);完成公式后,先 MF2(2?8),再 R-(8?B)上层棱块(3、4)调至 2 位 4(UR)?2(UL)转动方法是先 R2(4?8),再 MF2(8?2);完成公式后,

40、先 MF2(2?8),再 R2(8?4)8 3(UB)?2(UL)转动方法是先 MR(3?7),再 D+(7?6),再 MR-(1 复位),再 MF(6?2);完成公式后,先 MF-(2?6),再 MR,再 D-(6?7),再 MR-(7?3)好了,可以开始复原棱块的位置了 前面说到的位置编码棱块共有两个循环:(A4762835)(90)现在先复原第一个循环(A4762835)a、A 位棱块移到 2 位,按公式四转动,然后移回 A 位 移到 2 位 A?8 8?2 按公式四还原 复位 2?8 8?A MU2RMB2 RULURU2LULU2L MF2RMU2 b、4 位棱块移到 2 位,按公式

41、四转动,然后移回 4 位 移到 2 位 4?8 8?2 按公式四还原 复位 2?8 8?4 R2MB2 RULURU2LULU2L MF2R2 c、7 位棱块移到 2 位,按公式四转动,然后移回 7 位 移到 2 位 7?8 8?2 按公式四还原 复位 2?8 8?7 DMB2 RULURU2LULU2L MF2D d、6 位棱块移到 2 位,按公式四转动,然后移回 6 位 移到 2 位 6?8 8?2 按公式四还原 复位 2?8 8?6 D2MB2 RULURU2LULU2L MF2D2 e、2 位棱块移到 2 位,按公式四转动,然后移回 2 位 不用移位 按公式四还原 不用复位 RULUR

42、U2LULU2L f、8 位棱块移到 2 位,按公式四转动,然后移回 8 位 移到 2 位 8?2 按公式四还原 复位 2?8 MB2 RULURU2LULU2L MF2 g、3 位棱块移到 2 位,按公式四转动,然后移回 3 位 移到 2 位 3?7 7?6 6?2 按公式四还原 复位 2?6 6?7 7?3 MRDMLMF RULURU2LULU2L MBMRDML 9 h、5 位棱块移到 2 位,按公式四转动,然后移回 5 位 移到 2 位 5?8 8?2 按公式四还原 复位 2?8 8?5 DMB2 RULURU2LULU2L MF2D 到这里,第一个循环的棱块已经完成,下面将继续第二

43、个循环(90)的复原 i、9 位棱块移到 2 位,按公式四转动,然后移回 9 位 移到 2 位 9?8 8?2 按公式四还原 复位 2?8 8?9 RMB2 RULURU2LULU2L MF2R j、0 位棱块移到 2 位,按公式四转动,然后移回 0 位 移到 2 位 0?B B?8 8?2 按公式四还原 复位 2?8 8?B B?0 MD2RMB2 RULURU2LULU2L MF2RMU2 k、9 位棱块移到 2 位,按公式四转动,然后移回 9 位 移到 2 位 9?8 8?2 按公式四还原 复位 2?8 8?9 RMB2 RULURU2LULU2L MF2R 好了,盲拧的基础教程至此已告一段落了,本教程并没有对还原的方法进行优化,如果有魔方想继续挑战难度,可以进一步加 入更多的公式,优化各阶段的还原方法,希望大家多多讨论。10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