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的野生植物

上传人:ta****u 文档编号:189046486 上传时间:2023-02-21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4.89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常见的野生植物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常见的野生植物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常见的野生植物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资源描述:

《常见的野生植物》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常见的野生植物(18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常见的野生植物常见的野生植物全世界有 30 多万种植物,其中有半数是可以食用的。在遇险求生中,你 没有必要去忍饥挨饿。许多野生植物都可以为人体提供必需的营养物质。 植物的获取比打猎容易,要尽可能多地食用它。有些植物含有有毒的生物硷、配糖体、皂素、有机酸等物质,不可冒 险食用。食用不熟悉的食物时应特别小心。有毒的植物吃过后,使人全身 虚弱,皮肤发炎,眼睛失明,瘫痪,甚至死亡。以下几点提示可助你一臂 之力。?除非你陷入绝境,否则,一定要选你所熟悉的植物吃,或选那些与 你所熟悉的那种植物相似的吃。不熟悉的不可凭颜色、气味、味道来鉴别 是否能吃。?在大量食用不熟悉的植物或果子之前,应事先尝试。选取该植

2、物的 一小部分放入口中细细咀嚼,千万别咽下。然后吐出来,看看你的嘴和舌 头是否有病变的感觉。?初步尝试之后,如无不适感觉,可吃下一口,不要超过35克,这 样毒素量小,不致有严重反应。如果食用后12小时无中毒症状(腹痛、 恶心、呕吐、头晕、胃肠道紊乱、视觉模糊),表明这种食物可以食用。?为防止中毒,应煮熟后食用,因为大多数植物中的毒素经加热处理 可以分解。但有毒的蘑菇煮不掉毒素。?吃时要在嘴里慢慢嚼一嚼,味道好坏并不意味着有毒,但对烧焦的、 恶心的味和苦味要加小心。如果它的味道还行,可以接着吃下去。?大量吃后,812小时后仍无病变发生,就不会出事了。如果有中毒 症状,应立即大量喝水,引起呕吐,将

3、所食东西全部吐出来。野生植物加工方法有煮、烤、烘和炸等,下面分别介绍各类野生食物的加工方法。?淀粉食物:植物的根部有大量可食用的淀粉。但生淀粉不易消化, 含淀粉的植物都须煮熟后吃。煮的第一遍水应倒掉,再用清水煮。?海藻食物:各类海藻营养丰富,但一次吃得太多会腹泻。要拣留在 岸上的,只选那些附在岩石上的或浮在海面上的。先用水洗净,放在岩石 或木头上晒干,用石头砸平、捣碎、洒在食物上吃。?蘑菇:长在地上或长在朽木、放倒的圆木或草原上,大部分都可食 用。为了避免中毒,无把握时不吃可疑的蘑菇。不食用不新鲜或生长过熟 的蘑菇。煮、烤、炸等均可。无盐时味道不好。具体方法是,柔软的可慢 火炖10 分钟;厚的

4、、干硬的蘑菇帽和茎要炖40 分钟或把它们炸脱。鲜帽 可煮食,或在热石头、铁上焙 25分钟翻一面即可。?果实:如糖松、犁头树、胡桃树、榛子树、橡树、栗子树等,均长 有坚果。但麻栎子是苦的,须煮食,以去掉鞣酸;或者先洗掉 灰,压成小饼,然后再焙熟食用。食用松果时, 可用布包住松果或在其中穿一根木棍,往岩石上敲,松籽便可脱落。任何鸟能吃的果实人都可食用,可食用的果实多数可生食,多汁的果 实最好煮食,大个、坚韧的或硬皮的果实最好是焙或烤。?野菜:野蔬菜多数是指多汁的叶子、豆荚、种子、秸秆及非木质性 根。食用时要选择那些比较嫩的,但必须煮熟后再食。多用几次水漂清, 去掉植物的苦味和异味。怎样识别有毒植物

5、食用少量的有毒的植物(有毒的蘑菇除外),很少有生命之忧。但无 论是用图画,还是用文字,都很难清楚地描述野生植物。在以下叙述中将 尽量解释得清楚一些。?有毒蘑菇:除非能确切地辨认有毒的蘑菇,否则不要冒险食用。在 辨认蘑菇是否有毒时,颜色不是确切的依据。致命毒菇,通常都有一定的 特征。毒菇茎的上部周围均有褶边或圆环(幔),底下有个槽(外被),茎 正好长在里面,菌伞总带有鳞状物。有些没有槽的,象是可食的蘑菇,但 它的槽可能是脱落了。?断肠草(钩吻、胡蔓藤):为缠绕藤本植物。全株含钩吻碱,极毒。 我国南方各省及东南亚地区均有分布。叶对生,长712CM,开黄色小花, 蒴果卵形,多生长在山坡、路边草丛中。

6、?野漆树:为落叶灌木,高约10M,树皮平滑、暗红色。叶对生,长 1525CM,叶柄短,带红色。开黄绿色小花,核果扁平,淡黄色。我国南 方各省及东南亚一带均有分布。叶、茎、果及根均有漆酚及氢化漆酚,食 用后有呕吐、昏迷、瞳孔散大、痉挛等症状。?马钱子(番木鳖):叶对生,革质,卵形。春季开花,花绿白色。浆 果球形,熟时橘黄色,内有 35 粒圆盘形种子,种子上有银白色绒毛。 种子极毒,主要含有番木鳖碱、马钱子碱等成份。多生长于潮湿的沟谷树 林中,我国云南及东南亚一带均有分布。毒性极大,可致人死亡。?巴豆(芒子、巴果):常绿灌木或小乔木。叶卵形。夏季开花,蒴果 分三室,每室一种子,种子长卵形,长约1C

7、M。种子有大毒,可致命。种 子的稀浸出液,可作杀虫剂。我国南方各省及东南亚一带均有分布。?火麻树(树火麻):为高 25M 的乔木。树皮灰白,小树枝上有绒毛。 叶大,心脏形,长1525CM。蒴果细小,约3MM,扁平。多生长在杂木 林中,我国南方各省及东南亚均有分布。树木含蚁酸,毒性较大。可食野生植物的识别可食野生植物,包括可食的野果、野菜、藻类、地衣、蘑菇等。我国 春季有压车果、毡帽果、鼻涕果、小杨梅等野果,还有刺脑包、苦巴沟、 蕨菜等野菜。夏季有木瓜、冷饭果、乌包果、荔枝等野果,野菜有石头菜、飞花菜、马蹄菜、牛舌头菜等。秋季有大树果、算盘果、野石 榴、椎梨等野果,木耳、白参、齐头菜等野菜。冬季

8、有槟榔、野芭蕉、长 蛇果、老熊果等野果,野菜有野山药、芭蕉心等。树皮也可应急食用。三 月吃桦树皮,四月吃椴树皮,五月吃松树皮的经验,这些季节里的树皮, 不但没毒且甜。采食野生植物最大的问题是如何鉴别有毒或无毒。最简单的办法,将 采集到的植物割开一个口子,放进一小撮盐,观察这个口子是否改变原来 的颜色,变色的不能食用。中国野菜图谱总结了几种较为简便的鉴别方法:取植物幼嫩部分少许,在嘴中用前齿嚼碎后以舌尖品尝是否有苦涩、 辛辣及其他异味。如果怪味很浓则有可能有毒,应立即吐掉再漱口。涩味 表示有单宁,苦味则可能含有毒生物碱、配糖体等有害物。因一些有害物质(单宁、生物碱)可以溶于水,所以可将植物用开

9、水烫后清水浸56小时或煮熟,再品尝是否还有怪味。此时如苦涩、怪 味依然存在则不可食用。在煮后的植物汤水中加入浓茶,若产生大量沉淀,则表示内含重金 属盐或生物碱,不可食用。煮后的汤水经振摇后产生大量泡沫者,则表示 含有皂甙类物质,不可食用。一般牲畜可食用的饲料,人基本都可食用。物别是几种牲畜都喜爱 的饲料,肯定无毒。在缺乏以上一切鉴别工具及手段时,亦可少量试尝某种植物,若812 小时内身体无头晕、恶心、头痛、腹痛、腹泻等中毒症状时,再大量食 用。鉴别植物是否有毒是复杂的,最可靠的方法是根据有关部门编绘的可 食野生植物的图谱进行认真鉴别。但身处荒郊野外,则只能靠在平时掌握 的可食野生植物的种类、分

10、布及采食方法采食。常见的可食野生植物 简单介绍一些,供应急食用参考。1野果:我国南北方的山野灌木丛中都生长有许多可食的野果。夏、秋 两季这些野果都可以生食充饥。如无识别经验,可观察鸟和猴子都选择哪 些野果、干食为食。我国南北方一些常见的可食野果有:山葡萄:分布于我国东北各地,生长在山地的林缘地带。9月间果 实成熟,采取果实生食。其嫩条可解渴。蔓性灌木,树皮常成片状剥离。 叶互生,有很长的叶柄,叶片圆形,宽814CM。圆锥花序,花小而密。 浆果球形,直径约8CM,成熟后变黑色。笃斯(地果):分布于东北的长白山和大兴安岭一带。生于高山草 原、水甸子或湿润的山坡中,常成片的生长。 78月间果实成熟,

11、摘取生 食。小灌木,高 5060CM。叶互生,倒卵形或椭圆形,长13CM,下面带白 色。花13朵顶生,壶形,向下垂,绿白色。浆果呈球形或椭圆形,直 径约1CM,蓝紫色,表面有白粉。黑瞎子果(蓝锭果):分布在我国东北、华北。生于山地、湿地、 草原或沿山的河流、林间。八到九月间果实成熟,采摘果实生食。小灌木, 高达1. 5M。树皮常成片状剥落。叶对生,长圆形,长28CM,下面淡 绿色,有毛。花生于叶腋,黄白色,长715M M。浆果椭圆形,暗蓝色, 长612MM,有白粉。茅莓(悬钩子):分布全国各地。生长在山坡灌木丛中或路旁向阳 处。食用部分为果实及嫩叶。 78月果实成熟,叶酸甜,可生食。茎叶煎 水

12、,可洗痔疮。叶捣烂,可敷恶疮。攀援状灌木。在枝和叶柄上全生有毛 和钩状小刺。叶为羽状复叶,小叶多为3片,也有5片的,近圆形,顶端 一片较侧生叶片大,边缘有不整齐的深齿缺,下面呈白色,密生短绒毛。 花单生在叶腋,或由几朵聚成短圆锥花序,生在枝顶,总梗有稀疏的刺, 花瓣粉红色,倒卵形。小核果球形,红色,核有深窝孔。沙棘别名:醋柳、酸刺、海鼠李、黄醋刺(西北)。沙棘分布于我 国河北、山西、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四川、云南等地,常成 丛地生长在河岸两旁的沙地或沙滩上。在九十月间或霜后果实成熟时用刀 割下带果的小枝,再用树枝轻轻敲下果实。冬季把带果的沙棘的枝条铺在 冰上,可保藏很久,果实味微酸而

13、甜。有刺灌木。叶窄、线形或线状披针 形,长28MM,上面呈绿色,下面为银白色。花雌雄异株,雄花有两个 椭圆形的裂片,雄蕊 4个,雌花成管状。果实为核果,卵形或近圆形,多 汁,长0. 81CM,直径56MM,金黄色或橙黄色,许多个密生在一起, 紧贴树梢上。火把果别名:救军粮、赤阳子、豆金粮、红子(贵州)。分布于我 国江苏、四川、贵州、云南、广东、广西一带。多生长在山地的山脚、路 边灌木林中。910月果实成熟。灌木,高达3M,茎有刺,嫩条有锈褐色 的柔毛。叶长椭圆形或倒卵形,前端圆或微凹,有小短尖,基部逐渐狭窄, 边缘有细圆齿,上面呈深绿色,发亮,下面呈淡绿色。花白色,花瓣近圆 形。果近圆形,深红

14、色。余甘子别名:油柑(福建)、橄榄(云南)。产于我国福建、台湾、 广东、广西、云南、贵州等地。生长在比较干旱的向阳山坡稀林中或灌木 林中。1112月果实成熟,可采摘生食。果肉中含维生素C丰富,食时味 先苦涩,后发甜。灌木或小乔木,一般高 2M 左右。老枝黄色或灰褐色, 有条纹。叶互生于细弱的小枝上,排成两列,很象羽状复叶,叶柄很短,叶片是长圆形。花黄色,很小,簇生于叶腋。果实肉质,直径约1. 5CM,圆而稍带六棱,果成熟后呈黄绿色。桃金娘别名:当梨、稔子(广东)、山稔、岗稔(广州)。主要分布 于福建、台湾、广东、海南岛、广西、云南、贵州等地。生长在丘陵或旷 野间。秋后采摘,果实含糖分多。矮小灌

15、木,高 1M 多,幼枝上密生柔毛。叶有短柄,叶坚硬,呈椭圆形或倒卵形,基部有35条叶脉,下面密被 绒毛,花呈玫瑰红色,花瓣外面有灰色绒毛,常23朵聚生在一梗上, 总梗比叶短,花下部有两片小叶状苞片,有毛。果为球形浆果,成熟时呈 暗紫色。胡颓子别名:手春子(湖南)、甜棒槌(湖北)。分布于我国山东、 辽宁、河南、江苏、福建、广东、湖南、湖北、四川等地。生长在山坡及 空旷的地方。果实可治水痢。灌木,通常有刺,高24M,幼枝褐色。叶 子是椭圆形或长圆形,末端稍尖,边缘波状,常卷皱。花是银白色,长约 1CM,年13朵生于叶腋,常向下垂。果皮开始为褐色,成熟后微发红, 内包一椭圆形的硬核。乌饭树别名:乌饭

16、叶(浙江)。我国华东、华中、华南等地都有分 布。多生长于马尾松林下。夏、秋季果实成熟,可生食。常绿灌木,高约 1. 5M。分枝稠密,枝条细长,嫩枝和芽上都生有褐色细柔毛。叶互生, 叶片较硬,呈卵形或长椭圆形,先端尖,基部渐窄,边缘有尖硬的细齿, 上面叶脉上有稀疏刺毛。 9 月开花,花白色,生在叶腋,通常下垂,长2 6CM。果为球形小浆果,直径46MM,成熟后呈黑色,味甜。11野栗子、椰子、木瓜 野栗子、椰子、木瓜都易于识别,是应急 求生的上好食物。野栗子树(茅栗)生长在山野灌木丛中,可将成熟或未 成熟的栗子放在火堆的余烬中烤着吃,也可捣碎煮食。椰子树主要靠海岸 生长,在椰子果成熟时,椰汁可饮用

17、,果肉可煮食。生于树顶端上雪白的 嫩心椰菜也可生食或煮食。木瓜树生长在热带,特别是湖沼地区。成熟的 木瓜为黄色或带绿色,可生食。未成熟的木瓜果含有乳状汁液,涂在兽肉 上可使肉软化(切勿弄入眼内,它可引起强烈的刺痛甚至失明)。木瓜的 嫩叶、花、茎均可煮食,但必须换水煮两次以上。2野菜:采食野菜的加工主要是去毒和去味。有以下几种加工食用方法: 生食:如苦菜、蒲公英、小根蒜等,将野菜摘洗干净,用开水烫过即 可加调味品食用。另外,已知无毒并具有柔嫩组织的野菜,例如马齿苋、 托尔菜等,可将野菜用开水烫或煮开35分钟后,捞出挤出汁液后,加 入调味品凉拌吃,可除去一些苦涩味。炒食或蒸食:已知无毒或无怪味的野

18、菜,例如刺儿菜、荠菜、 野苋菜、扫帚菜、鸭跖草等,将嫩茎叶摘洗干净,切碎后可炒食,或加入 生食中作粥、馒头、包子馅。煮浸:适于具有苦涩味并可能具有轻微毒性的野菜。例如败酱、胭脂 麻、水芹、珍珠菜、堇菜、龙芽草、水杨梅等。采摘嫩茎叶洗净后,在开 水或盐水中煮 510 分钟,然后捞出,在清水中浸泡数小时,且不时换水, 浸泡时间随野菜的苦味大小而定,必要时可以过夜。然后即可炒食。海边 的海藻类也可用此法加工处理后食用。我国南、北方常见的野菜有:苦菜 别名:苦苣菜、山苦荬、碎骨炸(江苏)、野生菜(广东)、 苦介菜(湖北)。长于各地。生于山野和路边,易于采集。38月可采嫩 茎叶洗净生食。味微苦。茎高0.

19、 61M。叶互生,叶边大多分裂,周围 有小短刺,近根处叶身较窄,色绿,表面呈灰白色,断面有白浆,茎叶平 滑柔软。夏季开黄色头状花。蒲公英 别名:婆婆丁、黄花地丁、黄花草。分布各地。生长于田 野、路旁,易采集。 35 月可采嫩叶洗净后生食,味微苦。 58 月采花 放入汤中烹食。全株伏地丛生,高 36 寸,体内有白色乳汁。叶缘为不 规则的羽状分裂,色鲜绿。花茎数个,自叶丛基部生出,与叶等长或稍长 过一点,上部密生白色丝状毛。头状花序顶生,全为黄色舌状花。蕺菜 别名:鱼腥草。长于各地。野生于水沟边、渠岸、池边及阴 湿地。嫩幼苗可作蔬菜吃。叶含挥发油,幼苗经水煮后换水三次,加油盐 调食。全草供药用,为

20、利尿解毒药。毒蛇咬伤,可将鲜草捣烂外敷外口周 围,或煎汤熏洗患处,或单味煎服,治疗蝮蛇、竹叶青、烙铁头等毒蛇咬 伤。多年生草本,茎上部直立,下部匍匐,节上生须根并有褐色鳞片。叶 为心脏形,先端渐尖,边全缘或呈波状,上面为绿色,下面带紫色。穗状 花序生在茎的顶端,总梗细长,上部有白色总苞 4 片,倒卵形。果成熟时 顶端开裂,种子多,卵形。马齿苋 别名:马蛇子叶、蚂蚁叶(东北)、马子菜(江苏)、长寿 菜(河北)、五行草(上海)、瓜子菜(广东)。长于各地。常生于田野荒 地、路旁。全草可食,味平淡。通常在 59 月中旬采嫩茎叶,用开水烫 软,将汁轻轻挤出,加入调料即食。全草供药用,能治痢疾、退热,并有

21、 消炎和利尿作用。捣烂外敷肿毒处效果很好,也可用治毒蛇咬伤、痔疮。 肉质草本,肥嫩多汁。茎多分枝,圆形,往往带红色,通常平铺在地面。 叶互生,也有对生的。叶片肥厚肉质呈瓜子形。花小,黄色,5瓣,35 朵丛生于叶腑。花后结盖果,内有黑色种子。刺儿菜 别名:小蓟草、刺杀草(江苏)、蓟蓟菜(湖北)、刺刺菜 (甘肃)、七七芽(河南)。长于各地,生于田野。全株可食,味平淡。 4 6 月间,采其嫩叶,开水烫过,炒食或作汤。但一次多食易引起腹泻。多 年生草本,茎直立,稍带紫色,有纵横纹,被白色细毛,高 2550CM, 叶互生,无柄,叶片呈椭圆形,全缘或微齿裂,两面都有绵毛,边缘有金 黄色的小细刺。头状花序,

22、生于枝顶,全部为管状花,紫红色。荠菜 别名:地 M 菜(湖北)、菱角菜(广东)、护生草(甘肃)。 长于各地,生于田野、路边、沟旁。嫩苗可食,味平淡。 34 月采其全草, 洗净炒食、作汤,根可煮食。菜可晒干,吃时用水泡开炒食。药用可治腹 泻、痢疾(单味水煎服),也可治目赤肿痛,高血压以及各种出血症。二 年生草本,高1540CM。叶有根生叶和茎上叶两种。根生叶丛生,有柄, 叶片羽状深裂,有时浅裂或不裂,茎生叶无柄,基部抱茎,边缘有齿,嫩 叶有香气。春天抽出花茎,排列成总状花序,花穗挺立,花小,白色。野苋菜 别名:细苋、白苋、假苋菜(广州)。长于各地,主要产 于华东、华中、中南各地。生于旷野荒地或路

23、边草地中。味平淡。春季开 花前,采食其嫩茎叶,用开水浸泡一下,捞出后炒食、作汤均可。可大量 干燥供冬用。草本,高3060CM。叶有长柄,卵形,长2. 56CM,先 端钝而常凹入。近根处叶片常带红色。穗状花序顶生或腋生,花极小,密 生,绿色。扫帚菜 别名:地肤、千条子、扫帚子。长于各地,主要产于河北、 河南、山东、山西等地。生于田野、路旁,易于采集。味平淡。 57 月采 1 尺以下嫩芽作汤。开水烫后食用,可冷拌、炒食。一年生草本,高 15 尺,茎直立,分枝茂盛,绿或黄绿色,形成椭圆形或近圆形的植株,秋季 变黄色,叶互生,很密,近科无柄,为线状披针形。花小,黄绿色,在枝 上排形成穗状花序。猪牙草别

24、名:、竹鞭莱、竹节草(江苏)。长于各地。生于田野路边、 荒地及河边沙地。味平淡。 36月间采其嫩茎叶,煮或炒食、或切碎和面 粉蒸饼吃,也可晒干备冬用。药用可治小便不利,湿热淋症和痢疾。一年 生草本。茎伏卧或直立,高1040CM,绿色,微有棱。叶互生,长圆形 或线状长圆形,先端钝;花小,白绿色,从茎基部开始每 15 朵簇生于 叶腋内。小坚果呈三棱形,黑色或褐色。鸭跖草 别名、碧竹子、兰花草、竹叶菜、鸡冠菜、鸭抓菜、淡竹 叶。长于各地。生于路边,水沟边及荒野阴湿处,易于采集。味平淡。嫩 茎叶肉质多汁,可作蔬菜,56月间采集炒食或作汤,或拌面蒸食。可治各种感染发烧的病(单味水煎服),和各种出血,痢疾

25、,毒蛇咬伤等。 草本,茎斜向上,基部伏于地面,有时节上生根。叶片披针形,有绿色脉。 花呈深蓝色。花苞小,有总梗。(11)菱、莲、芦苇、青苔湖塘水生的菱、莲、芦苇、青苔都是人们 熟识的可食植物。菱(菱角、水菱)生于湖塘与河流静止处,蔓衍成片。菱生于水下, 上有浮叶。菱外壳坚硬有角,煮熟后剥食。莲浮生于湖塘与水流缓的溪流 中。莲子成熟后,可除去发苦的胚芽煮食。莲的幼茎和叶也可煮食,但在 烧煮之前,应先剥去幼茎上粗糙的外层。青苔要选长于流水中的食用。捞 取后用木棒捶打漂洗干净,拌上佐料,包上叶子放在火上烧,也可以煮食。3蘑菇:(菌)分布很广,是人们喜爱的一种食品。通常食用的有:香菇、 草菇、口蘑、猴

26、头菌等。可炒食,作汤或用火烤沾盐食用。外形特殊,易 于识别的食用蘑有:(1)猴头菌 别名:刺猬菌、发状猴头菌。产于各地,生于栎、胡 桃等阔叶树种的立木及腐木上,或生在活立木的受伤处。食前,洗净切碎, 炒食或作汤,也可晒干备用。药用能利五脏,助消化。形如猴子的头,故 名猴头。新鲜时呈白色,干燥后变为淡褐色,块状,直径 3510CM, 基部狭窄;除基部外,均布以肉质,针状的刺,刺直伸发达,下垂,长 13CM。2)鸡菌 别名:鸡肉丝菇(台湾)、伞把菇。主要分布在江苏、福建、台湾、广东、四川、贵州、云南等省。这种菌在雨季从地下白蚁窝上 生出。食法与猴头菌同。刚出土时,菌盖呈圆锥状,伸展后中央具一乳突(

27、形如鸡嘴),直径320CM或更大。潮湿时有粘性,表面平滑,呈微黄 色,乳突部门呈褐色或呈花皮状,往往辐射状地开裂。菌肉、菌褶白色, 褶宽515MM,呈不规则形。菌柄白色至灰白色,地下部分呈褐色至黑 色,表面平滑,肉质,易于开裂,长约320CM,直径12. 5CM,基部 膨大处可达 35CM。此外,外形特殊,易于识别的食用蘑还有竹荪(竹参菌),产于我国 西南各省的竹林中。为海绵状的菌柄上生有洁白的网状菌裙。采食蘑菇要特别注意识别毒蘑。民间对于识别毒蘑和可食蘑有许多说 法,诸如:毒蘑多有各种色泽,且美丽;无毒蘑则多呈白色或茶褐色。菌盖上有肉瘤,菌柄上具有菌环和菌托的有毒;反之则无毒。毒蘑多 生长在

28、肮脏潮湿、有机质丰富的地方;无毒蘑则多生于较干净的地方。 毒蘑采集后易变色,无毒蘑相反毒蘑大都柔软多汁;无毒蘑则较致密脆 弱。毒蘑的汁液浑浊似牛奶;无毒蘑则清澄如水。毒蘑的味道多辛酸苦辣;无毒蘑则很鲜美。蘑菇与灯芯草同煮,煮熟后如灯芯草变成青绿色或紫 绿色,证明有毒;如果是黄色,则无毒。煮蘑菇时,毒蘑能使银器具变黑, 如果加进牛奶,牛奶马上凝固,放进葱,葱会变成蓝色或褐色。上述据专家鉴定,没有一条是完全可靠的,因蘑菇的外形、色泽、生 态等与其毒素没有关系。至今为止,专家对于毒蘑与可食蘑的区别,尚没 有找出比较简易可行的方法。目前比较可靠的鉴别方法,除了依靠菌(蘑 菇)学的分类和生化分析的知识外

29、,只有据实际经验。没经验的人只有先 认识一些毒性较大且易识别的毒蘑,记住它们的特征,如果见到别的蘑菇 也有这些特征就不要采食,这样就不致误食中毒了。我国的毒蘑菇约有 80 余种,其中很多种能用水洗、水煮、晒干和煮 调等方法,减弱和消除毒性。极毒致命的毒蘑并不很多,有以下是 9 种:毒粉褶菌(即土生红褶菇、内绿菌):菌盖污白色,菌褶粉白色。 产于黑龙江、吉林、江苏、安微、河南、台湾,夏秋季单生或丛生于针叶 阔叶林中。毒伞(即绿帽菌、蒜叶菌、鬼笔鹅膏等):菌盖较厚,暗灰绿色, 表面有丝光。产于江苏、安徽、福建、广东、广西等省,69月单生或群 生在林中地上。白毒伞(即白罗伞、白鹅膏、白帽菌等):菌体

30、白色,较细长。多 产于吉林、河北、河南、江苏、安徽、江西、四川、广西等省, 69月间 散生在杂草林中。秋盔抱伞(即焦脚菌、秋生鳞耳):柄下部黑褐色,木生。多产于 四川省。秋季群生或丛生在阴湿的林中腐木上。残托斑毒伞:菌柄向下渐粗,基部稍膨大,菌托易消失或呈几圈不 明显的白色块斑残片。多产于广西省,五月群生在松林中。鳞柄白毒伞(即毒鹅膏):菌体白色,菌盖中央略微突起,菌柄有 鳞片。多产于河北、四川。夏秋季单生或散生在板栗树下或杂木林中。包脚黑褶伞(即黑包脚伞):菌肉厚、菌柄基部膨大,有肥大菌托。 产于河北、青海等省。夏秋季单生或散生在阔叶从中、灌木丛中或草地。褐鳞小伞:菌体小,菌盖表面密集红褐色

31、或褐色小鳞片,有菌环, 无菌托。多产于江苏、青海等省,春至秋季单生或群生于草地上或竹林内。鹿花菌:菌盖是红褐色,后变为咖啡褐色,扭曲呈脑状。多产于黑 龙江、云南等省,春秋季生在地上。误食毒蘑后,尽快排毒,可用温盐水灌肠导泻,对中毒后不呕吐的人, 还要饮大量稀盐水或用手指按咽喉引起呕吐,用 1的盐水或浓茶水反复 洗胃,以免机体继续吸收毒素。4海藻:我国漫长的海岸和岛屿生长着许多海藻,例如绿藻、红藻、褐藻。海藻易采集,但应选择那些附着在礁石上或漂浮在水中的。常见的有:红毛菜:我国东南沿海岛屿都有分布。这种藻生长于满潮线附近的 岸礁或木头上。全体均可食。采收后洗净,切碎,开水烫过,即可炒食或 作汤。

32、也可晒干保存,吃时再用开水烫过即可作菜。属红藻类。角叉菜:长于我国沿海的海水中,全体均可食。采收后洗净,开水 烫过,炒食作汤均可,或晒干保存,吃时再经开水烫过即可。属红藻类。 全体扁形,扇状,复叉状分歧,暗紫色至暗绿紫色,略带革质。四分孢子 囊群呈红色的点状。鸡冠菜(鸡脚菜):生长在我国沿海一带,海岸退潮线下的岩石上, 以台湾及附近岛屿为多。全体均可食。采收后洗净泥土,经开水烫过,切 碎即可炒食或作汤,也可晒干保存,吃时再用开水烫过。属红藻类。植物 体扁平,作不规则的叉状分歧,长约520CM,宽约12CM,膜质,新 鲜时呈鲜红色,在繁殖时期表面深红色的斑点或疣状突起。刺海松(海松):长于我国东

33、南沿海较温暖的海水中。幼嫩的植物 体可食用。采收后,洗净切碎,可炒食或作汤。属绿藻类。植物体的基部 有盘状组织,可以附着于岩石上面。在盘状组织上面有分枝繁茂的“枝干”, 与珊瑚很相象。 紫菜(甘柴菜):长在我国东南沿海一带的温暖海 水中的礁岩上,低潮时在海滩上可找到。全体可食,捞出晒干作汤或干炒 后加调料,香脆可口。属红藻类。叶状体扁平,呈卵形或披针形等种种形 状,一般长1525CM,宽712CM,基部楔形至圆形,全绿,边缘常有 明显的波状皱缩。颜色通常为红紫色或绿紫色。裙带菜(昆布):生于海岸低潮线以下的岩石上,喜生于风浪不大 的海湾内,我国沿海都有。全体可食。采捞洗净晒干,开水烫过,切碎,

34、 可炒食或作汤。多年生大型褐藻。植物全体长12M,宽达1M。最下部 的根叉状分歧,轮生。中部的柄较短,近于扁圆形,中间略隆起。上部的 片部柔革质,新鲜时棕绿色,常呈羽状分裂,全面密布有粘液腺,因此干 后用水浸软后会溶出大量的粘液,并易剥离成二层。35月间在柄的两侧 生有木耳状的物体,内有孢子囊群。海索面:生于海水中,我国沿海均有生长。全体可食。采捞后洗净, 切碎,炒食或作汤。形态:植物体为直立分枝的条状体,体长约10余CM, 直径约2CM,状如面条,有胶质,下部有盘,附着于岩石上,再由此生发 一至多根条状体,植物体在高潮地区呈绿色,低潮地区呈红色或黄红色。鹅掌菜(面其菜):生于海岸低潮线附近的岩礁上,我国沿海均有 生长,东南沿海最多。全体可食。采捞后晒干,开水烫过,洗净泥土及粘 液,切碎,炒食或作汤。多年生大型褐藻。植物体的最下部为根状固着器, 呈树枝状的叉状分歧。中部是圆柱状或略为扁圆形的柄。柄的上部为扁平 的片部,稍有皱缩,暗褐色,厚23MM。抱子囊群在片部表面形成。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