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动态电路电感电容充放电分析

上传人:gao****ang 文档编号:189045592 上传时间:2023-02-21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657.96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常见动态电路电感电容充放电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常见动态电路电感电容充放电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常见动态电路电感电容充放电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资源描述:

《常见动态电路电感电容充放电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常见动态电路电感电容充放电分析(1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1. 电荷泵充放电方案1.1 原理介绍如上图,动态电路方案的工作步骤如下所示:1. PWM1和PWM2信号控制MOS管给电容充电(PMW1和PWM2单片机锁频)。2. 电容和二极管组成单向电荷泵,将充电为负压。3. 电阻对充放电电流进行限制。4. 保险丝对系统工作电流进行保护。5. MOS管对单片器驱动信号进行转换,而后驱动MOS管。1.2 工作过程分析当输入波形为高时(绿色),电容C3左侧为电源电压V1,右侧电荷通过D5释放掉,最终右侧电压维持在 0.7V。当输入波形变为低时,电容两侧电压差不会突变,由于左侧电压变为0,右侧电压则突变为-(V1-0.7V)(即维持了电容之前的压差),此时电容

2、C1充电,电流由C1流向C3,同时导致 C3的电压上升,最后假如忽略二极管D1,则C1和C2将平分电压-(V1-0.7V),但是由于二极 管的存在,C3的电平将会比C1高0.7V。当输出波形在此变为高时,电容C左侧变为V1,右侧电平由于被C1中和掉一部分,故 右侧电平将大于0.7V,此时通过D5放电,将右侧电平再次放电为0.7V。如上步骤重复若干次,最终C1处电压将变为-(V1-0.7V-0.7V),由于上述仿真,V1为3.3V 故, C1 处电平最终稳定在 1.9V 左右。1.3 方案仿真1.3.1 参数计算电容电压和充电时间关系:vt-电容电压,V0-初始电压,Vmax-电源电压,R-充电

3、阻抗,C-电容,t-时间,E-电源电压。V二 V + V一V )x(1 e 一亘RCtomax ok丿当 V0=0 时有:丄E 1V 二 E1 一 e - rcn t 二 RC x lntE k一 V( 丿t丿此时有:当t = RC时,电容电压=0.63E ; 当t = 2 RC时,电容电压=0.86 E; 当t = 3RC时,电容电压=0.96E ; 当t = 4 RC时,电容电压=0.98E; 当t = 5RC时,电容电压=0.99E; 具体充电曲线如下: 电容电压和放电时间关系:Vt-电容电压,E-电容初始电压,R-放电阻抗,C-电容,t-时间。_tEV 二 E x e rc n t 二

4、 RC x ln 一tVt 参数计算对于当前设计,有以下参数,电容100uF负载600R,电源电压24V,假如允许电源电压在 20V22V 摆动,则有放电时间:22=5. 7mS=600 x 100 x 10-6 x ln = 5.7 x 10-3S20对于充电从20V22V即从0.83E充电到0.91E,对照上文,大致有:t冲二 RC假如按50%充电比率,则充电时间按放电时间一般,代入t冲=2.85mS, C=100uF,可得:2. 85 x 10-3S100 x 10-6二 28. 5即充电电阻大致在28.5R左右。 综上可得,在600R放电电阻,电容100uF,输出电压在20V22V范围

5、内变化情况下,电路应做如下配置: 充电电阻为28.5R左右 PWM周期在175Hz左右 1.3.2 波形仿真根据上述参数做仿真如下丄”如上图,仿真结果基本与结算吻合。然后引入动态电路,二极管按理想二极管,压降设为0,仿真结果如下c:tiE阿1 血F.R-V(V)V17辿 g -HF-?仿真结果如上,由于双电容增加的容抗和延时,电压略有下降,基本也在-20V左右。用双 MOS 控制上下电,仿真结果如下所示:E-却MtmuF将二极管回调至0.7V压降,仿真结果如下:将充电电阻调至10R,频率提高到10KHZ,仿真结果如下:综上,在电容100uF,充电电阻28.5R,操作频率175Hz的情况下,基本

6、上能保证负载 600R 在 20V 左右电平工作。假如需要提升电荷泵性能,可从充电电阻和操作频率两方面做调节。 电感2. 电感充放电方案(开关电源方案)2.1 方案介绍此方案可视为变压器隔离方案的变形,将变压器隔离方案中的变压器使用一个电感代替 利用电感的续流功能工作,此方案的工作流程如下:1. PWM1控制光耦隔离,周期性通断。2. 电感在断开时,进入续流模式,通过二极管,将电容充电为负压。3. V1+和V1-给第二级电路供电,第二级电路工作原理同第一级电路。4. 在OUT端生成电压V2+和V2-驱动外部继电器。2.2 方案仿真如上图所示,采用R3,4R将系统限流到6A,电感采样采用22uH

7、常用电感,设置系统工 作频率为25KHZ,第一级工作波形如下如所示:馳F叮q敬网罠鬲亦阳爲屁不”密1 - 0* Qpvti*.ErfbrE Ufidhw 申3-| xa IB 牯we x t 疋耳金直煜輕蛭右曾屯 m a i4銅0啣I K-畑卜 *ki如上图,在MOS管关闭(蓝色为低时),流经电感的电流不会马上消失(红色部分),而是 转由二极管续流,此时V2电压被瞬间拉低为负压,随着续流电流减小,V2页逐渐趋近于0, 这个过程V3被充电,由于没有释放路径电压逐渐增加。在MOS打开时(蓝色为高时),电流急剧增加,由于电感的存在,给V2提供一个瞬间的 感应电压,随着电流趋于稳定,V2电压逐渐被拉低

8、,趋近于0。通过上述分析,第一级在工作时,会不断给V3即C1充电,故第二级电路可用此作供电 电源。第二级的工作状态如下:同第一级的工作原理类似,V6会被不断充电,并提供给模拟负载R6使用100R内阻。将整个采样时间加长,得到仿真波形如下:如上图所示,系统最后能提供20V左右压降。 将系统工作频率调节为1KHz,仿真波形如下:II|1111lin:lilRflbU4.r m I亘皿皿r*W.E上出V总岛尸訂必J&修啦名T E A如上图,在低频情况下,系统无法正常工作。3. 变压器隔离方案3.1 方案简介方案的功能示意图如下所示如上图,此电路的工作流程如下:1. PWM1驱动光耦隔离器,进而驱动继

9、电器周期性导通。2. 继电器周期性导通,会有交流信号进入整流桥。3. 交流信号经过整流桥,变为直流信号进入电容,电容将直流信号蓄能。4. PWM2驱动光耦隔离器,使用电容储存的能量,通过电阻转化为电压信号 进而驱动 MOS 管。5. MOS管周期性导通,步骤同3,最后电容蓄能。6. 电容驱动外部的继电器。3.2 仿真与分析变压器工作原理+ uZL单相变压器如上图:u1-电源电压;i1-初级线圈工作电流;r1-初级线圈内阻;e1-初级线圈反向电动势;N1-初级线圈匝数;L1 -初级线圈电感。u2-输出电压;i2-输出电流;r2-次级线圈内阻;e2-次级线圈感应电动势;N2-次级线圈匝数;L2-次

10、级线圈电动势。-磁通,I-初级线圈总电流,R-次级线圈负载。其工作过程如下所示:u n i n n u n i11 2 21:初级线圈增加电源 U1;2:U1 产生逐渐增大的电流 i1;3:逐渐增大的i1产生变化的磁通;4:变化的磁通在次级线圈产生感应电压U2;5: U2产生感应电流i2,i2又产生磁通叠加到; 6:新增磁通在初级线圈产生感应电流;变压器工作频率问题 根据如上工作过程,可得变压器要想正常工作,初级线圈必须产生变化的电流。对于初 级线圈,是一个经典的RL充放电过程:RIRL在这个过程中,有:t=L/R电路充电,i=lo1-eU-t/t ), lo是最终稳定电流。电路放电,i=Io

11、XeU-t/T), lo是短路前L中电流。对于初级线圈,lo=U/R, U是电源电压,R是线圈内阻,如此可计算得充放电时间t,则 对于变压器,工作频率应小于1/t,否则变压器将工作在直流模式下,失去效果。搭建仿真电路,U=1OOV, L=1OH, R=1OOR, t=L/R=0.1,最终电流 Io=1A,电流=0.5A则有:0.5=1 1-e*t/0.1) t=0.06931s变压器工作电流问题对于如上变压器,我们假设N1=N2, L1=L2,且不考虑饱和问题,则其等效电路如下:Lr2r1e2i2u2对于次级线圈右侧,刚上电时, e2=u1,随着变化率的变慢,e2逐渐减小,故:i2max=U1

12、/(r1+r2+R)对于初级线圈,I=i1+i2,有如下过程:1) 刚上电,L相当于断路,11=0, I=i22) 电流变化中,i2减小,i1增加,I=i1+i23) 直流时, L 相当于短路, i1 最大, i2=0, I=i1=U/R1如上仿真,设置r1=r2=R=115, N1=N2, L=3.8H,初始状态有:I=i2=24/(115+115+115)=0.069A随后i2逐渐减小,i1逐渐增大,i1可用上面的充电方程计算,或将次级线圈断路,即 i2=0 仿真,这个过程满足:I=i1+i2最大达到直流时,u2变为0,i2=0,且有I=i1=24/115=0.208A 变压器性能特点1 忽略漏磁等问题,对变压器有:=U/(4.44fN)可见磁通和频率f,匝数N成反比。频率越高,磁通越少,磁通越少输出功率越少,故 高频信号在低频变压器中会出现输出输出功率不足问题。 变压器性能特点 2 由于变压器工作在线圈充放电状态,充放电时间越长,电流越大(见上文公式),故低频信号在高频变压器(一般电感L较小)中容易出现电流过大,甚至烧毁现象。 变压器性能特点 3 对变压器次级线圈有:i2=U/(r1+r2+R) 可见,线圈内阻越大将直接影响变压器的带载能力,过大内阻也会导致变压器发热严重, 故变压器一般将内阻做的很小。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