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现场应急措施

上传人:d**** 文档编号:188996840 上传时间:2023-02-20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1.6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施工现场应急措施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施工现场应急措施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施工现场应急措施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资源描述:

《施工现场应急措施》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施工现场应急措施(13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施工现场应急措施一、高处坠落专项应急措施1、当施工现场发生高处坠落事故时,目击者应高声呼救,并拨 打应急电话通报项目经理,同时通报附近的管理人员,管理人员应迅速 赶到出事地点,对事故情况迅速做出初步判断,除临时承担指挥应急 抢救工作外,应迅速通知项目经理及相关人员、现场救护员马上赶到 事发地点;电话通知时,应准确的说明事故地点、时间、受伤人数和 伤害程度。2、项目经理接到报告后应及时赶到现场或紧急授权应急小组其 它领导负责救援工作,并第一时间进行现场救治;应急救援负责人应 根据高处坠落的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应急救援措施。3、从基坑边缘坠落,高度超过3m以上的,伤势一般是较严重 的,应立即送医院抢

2、救,避免延误时间;应急负责人可依据紧急情况, 拨打120求助。4、如掉落地点抢救难度大,首先应转移至平台上才方便进行救 治。因此应急救援领导人必须召集在现场医务人员和现场抢险组一起 确定转移方案。5、如坠落高度不超过80cm的,则由医务人员视察坠落者的伤 势情况,如其本人能走动,则由二个救护人员在旁边保护的情况下, 自己走至安全地带;如不能走动或已失去意识,则应派二个身强力壮 的救护人员在医务人员的指导下把伤者抬到基坑外。6、如坠落者掉到基坑底部集水井内时,只要在坠落过程中坠落 者没有在空中碰撞或没有被同时掉下的硬物击伤,坠落者应是神志清 醒的;救援人员首先要对其高声喊话,要其不要乱动或用力挣

3、扎,必 须先保持安静,在身体强壮身系安全带的救援人员的帮助下爬到集水 井内。如果坠落者因在空中碰撞或物体打击等原因已经昏迷或神志不 时,坠落者的下部要先有防护措施,应由二人以上的救援者系上安全 带,将坠落者移出集水井到地面上进行救治。7、高处坠落现场应急救治措施(1)高处坠落事故发生后,要对当事者进行及时的必要治疗, 现场抢救的重点应放在对休克、骨折和出血等几种情形上。现场救治 困难或无效,应尽快送医院进行抢救治疗,避免延误抢救的时间。(2)首先由现场医务人员观察伤者的受伤情况、部位、伤害性 质,如伤员发生休克,应立即处理。遇呼吸、心跳停止者,应立即进 行人工呼吸,胸外心脏挤压。处于休克状态的

4、伤员要让其安静、平卧、 少动,并将下肢抬高约20度左右。(3)如高处坠落者出现颅脑外伤,如伤者神志清醒,则先想办 法止血;如处在昏迷状态,则在止血的同时必须维持昏迷者的呼吸道 畅通,要让昏迷者平卧,面部转向一侧,以防舌根下坠或分泌物、呕 吐物吸入,发生阻塞。(4)如高处坠落者出现骨折,不要盲目搬运伤者。应在骨折部 位用夹板把受伤位置临时固定,使断端不再移位或刺伤肌肉、神经或 血管。固定方法:以固定骨折处上下关节为原则,可就地取材,用木 板等,在无材料的情况下,上肢可固定在身侧,下肢与无骨折的下肢 缚在一起,然后再用硬板担架搬运。偶有凹陷骨折、严重的颅底骨折 及严重的脑损伤症状出现,创伤处用消毒

5、的纱布或清洁布等覆盖伤口, 用绷带或布条包扎后,及时送医院治疗。(5)发现脊椎受伤者,创伤处用消毒的纱布或清洁布等覆盖伤 口,用绷带或布条包扎后。搬运时,将伤者平卧放在硬板担架上,严 禁只抬伤者的两肩与两腿或单肩背运,避免受伤者的脊椎移位、断裂造成截瘫或导致死亡。(6)遇有创伤出血的伤员,应迅速包扎止血,正确的现场止血 处理措施如下: 一般止血法:先用生理盐水(0.9%NaCl溶液)冲洗伤口,涂 上红汞,然后盖上消毒纱布,用绷带较紧地包扎。 加压包扎止血法:用纱布、棉花等做成软垫,放在伤口上再加 以包扎,来增强压力而达到止血。 止血带止血法:选择弹性好的橡皮管、橡皮带或三角巾、毛巾、 带状布条

6、等,上肢出血结扎在上臂1/2处(靠近心脏位置),下肢出 血结扎在大腿上1/3处(靠近心脏位置)。结扎时,在止血带与皮肤 之间垫上消毒纱布棉纱。每隔2540分钟放松一次,每次放松0.5 1分钟。11、物体打击专项应急措施1、当施工现场发生物体打击事故时,目击者应高声呼救,并拨 打应急电话通报项目经理,同时通知附近的管理人员,管理人员应迅速 赶到出事地点,对事故情况迅速做出初步判断,除临时承担指挥应急 抢救工作外,应迅速通知项目经理及相关人员、现场救护员马上赶到 事发地点;电话通知时,应准确的说明事故地点、时间、受伤程度和 人数。2、项目经理接到报告后应及时赶到现场或紧急授权应急小组其 它领导负责

7、救援工作,并第一时间进行现场救治;应急救援负责人应 根据物体打击的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应急救援措施。3、如物体打击事故导致人员大出血、昏迷、不能行动等严重情 况时,应急负责人应拨打120,详细说明事故的地点、受伤人数、受 伤的严重程度和性质,请求120支援,避免延误救治时间。4、如物体打击事故造成的伤害程度较轻,且受伤者能自由行动 时,应急负责人应要求受伤者不能乱动,应在原地坐下由现场医疗救 护人员进行检查,如情况不严重,则由现场医疗救护人员进行必要的 治疗或由现场医疗救护人员陪同送到医院再进行进一步的治疗和观 察;如情况较重或物体打击是可能引起内伤的情况,应果断送往医院 进行全面检查和治疗。5

8、、如出现物体打击的受伤者倒在危险部位或掉到危险部位自己 不能行动等的情况时,项目应急小组要先把受伤者转移到便于救治的 地面、楼面或其它安全平台上,采用合适的方法进行救治,避免救治 过程中发生二次事故。6、当物体打击造成重伤或死亡的严重事故时,应及时指派项目 安全工程师迅速对现场进行警戒、疏散现场闲杂人员,并维持秩序。 发生物体打击的区域的所有作业要马上停止,并由相关的施工员或相 应的班组长带作业人员离开作业面,以班组为单位有序的从基坑内上 撤到地面,不得在现场围观或逗留。12、机械伤害专项应急措施1、防机械伤害事故发生,项目部成立义务小组,由项目经理担 任组长,安全工程师及安全员,各管理人员为

9、组员,主要负责紧急事 故发生时有条有理的进行抢救或处理,外施队管理人员及后勤人员, 协助救援工作的实施。2、发生机械伤害后,现场负责人应立即报告分公司应急救援小 组,应急小组应立即拨打120救护中心与医院取得联系(医院在附近 的直接送往医院),应详细说明事故地点、严重程度。在医护人员没 有到来之前,应检查受伤者的伤势。3、对被机械伤害的伤员,应迅速小心的使伤员脱离伤源,必要时,拆卸割开机器,移出受伤的肢体。4、对发生休克的伤员,应首先进行抢救,遇有呼吸、心跳停止 者,可采取人工呼吸或胸外心脏挤压法,使其恢复正常。5、对骨折的伤员,应利用木板、竹片和绳布等捆绑骨折处的上 下关节,固定骨折部位;也

10、可将其上肢固定在身侧,下肢与下肢缚在 一起。6、对伤口出血的伤员,应让其以头低脚高的姿势躺卧,使用消 毒纱布或清洁织物覆盖伤口上,用绷带较紧的包扎,以压迫止血,或 者选择弹性好的橡皮管、橡皮带或三角巾、毛巾、带状布巾等。对上 肢出血者,捆绑在其上臂1/2处,对下肢出血者,捆绑在其腿上2/3 处,并每隔2540分钟放松一次,每次放松0.51分钟。7、对剧痛难忍者,应让其服用止痛剂和镇痛剂。采取上述急救措施之后,要根据病情轻重,及时把伤员送往医院 治疗,在送往医院的途中,应尽量减少颠簸,并密切注意伤员的呼吸、 脉搏及伤口等情况。13、坍塌事故专项应急措施1、当施工人员发生坍塌事故,导致边坡失稳、塌

11、方、透水等意 外情况时,除了高声呼救外,应及时逃离到安全地带,同时高声进行 呼救,并在安全状态下进行救援,同时拨打或要求其它人员拨打应急 电话,报告事故情况,寻求应急救援。2、项目技术负责人组织在施工现场的专职安全员、施工员马上 赶到现场,检查基坑外围的电讯和供水等管线。3、基坑四周用警戒线围起来,专门安排人员进行看护,无关人 员不得进入。4、安排人员,采用1:2的水泥砂浆对基坑顶面的所有裂缝进行 封闭处理。5、当事故发生时,事故发现人员应立即高声呼叫,基坑内施工 人员往基坑中部集中,任何人不得抢道乱跑。6、人员集中后,要求大家不要乱跑乱动,要安静,不要喧哗; 要求各个班组长负责集中自已所管班

12、组的人员并清点人数,安抚自己 班组的人员的情绪,如有人员失踪,要责成其询问知情人员,确定出 失踪人员的大概位置。7、基坑内负责人临时从施工人员中抽出一部分人员对出事部位 进行警戒,每20m安排一个人,在坍塌部位的10m以内范围不准人 员进入。8、项目经理或授权的应急领导人赶到现场后,确认有人被埋压, 应马上召集各应急小组负责人开会,在最短时间内了解现场情况,宣 布启动应急救援预案。14、触电事故专项应急措施1、在工作场所发现有人触电时,要沉着冷静,首先要马上就近 切断电源,使触电人摆脱电击伤害,迅速急救。切断电源的方法如下:(1)就近迅速关掉电源开关,或拨下插销。(2)如果触电地点附近没有电源

13、开关或电源插销,可用有绝缘 柄的电工钳或用干燥木柄的斧子、锤子切断电线,断开电源。断线时 应将触电回路的导线,单根迅速切断,不可将几根导线同时断开,以 免引起相间短路,使救护人受到伤害。(3)当电线搭落在触电人身上或被压在身下时,救护人不得用 手直接牵拉或用金属棒撬,可用干燥的衣服、手套、绳索、木板、木 棒等绝缘物品作为救护工具,拉开触电者或挑开电线,使触电人脱离 电源。(4)如触电者接触的是高压电源,要立即通知有关部门停电; 或带绝缘手套,穿绝缘靴,用相应电压等级的绝缘工具按顺序拉开电 源开关;或向电源侧抛掷裸金属导体,使线路短路接地,迫使保护装 置动作,断开电源。2、触电事故现场应急措施(

14、1)如果发现触电者神志清醒,心跳、呼吸都正常,就要使触 电者就地仰面平躺,在通风处静卧、休息,并严密观察其变化。(2)发现触电者神志昏迷,心跳、呼吸都停止了,应就地仰面 平躺,且确保气道畅通,并用5秒时间,呼叫伤员或轻拍其肩部,以 判断伤员是否意识丧失,禁止摇动伤员头部呼叫伤员,应立即按心肺 复苏法中支持生命的三项基本措施进行抢救:交替采取通畅气道、人 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挤压法进行急救。(3)触电后又摔伤的人员,应就地仰面平躺,保持脊柱在伸直 状态,不得弯曲;如需搬运,应用硬模板保持仰面平躺,使伤员身体 处于平直状态。根据触电者情况,在进行现场急救的同时,要通知医 务人员到现场参与抢救或在抢救同

15、时将触电者送往医院治疗。1.5、火灾事故专项应急措施1、当火灾或紧急情况发生后,当事人或目击者应立即拨打119 报警,同时报告“应急指挥中心”。并采取初始应急措施,防止事态扩 大。2、应急指挥中心接到火灾或紧急情况报告后,应在10分钟内迅 速进入各自工作岗位,视情况同地方政府管理部门取得联系,汇报情 况。3、根据事故的性质,组织应急队伍进行抢险救援,按各自分工, 依据现场实际情形,制定临时应急处理措施,进行有效控制,防止事 故的蔓延、扩大。并视情况及时与外部相关方联系寻求外部支援,扩 大应急。(1)应急领导小组:得知火灾或紧急情况发生或接到火灾警报, 立即报警,同时负责应急工作的各项联系工作。

16、报警应详细准确报告: 出事地点、单位、电话、事态状况及报警人姓名、单位、地址、电话。 组织好应急队伍进行初始扑救。根据事态发展状况,决定扩大应急。(2)安全员:指挥现场抢险小组,利用各种灭火器材,扑灭初 起火灾,抢救贵重物资和处置易燃、易爆物品。在应急困难时,应立 即避险,请求社会支援。(3)材料员:根据现场情况,打开消防通道,对人员进行疏散 引导工作。(4)施工员:当火灾或紧急情况发生后,立即组织人员对现场 实施警戒保卫工作。严禁无关人员随意进入现场,避免不必要的伤亡 发生。守护好贵重物品和贵重物资,严防盗窃及哄抢的现象发生。(5)其他人员:负责现场伤员的搜救和紧急处理,护送至医院 进行紧急

17、治疗。4、防火、灭火的基本方法(1)消除着火源法:在危险场所,禁止吸烟、动用明火。用电设备应安装保险器,防止因电线短路或超负荷而起火。严禁私自乱接乱拉电线。严禁使用办公设备以外的电器设备。严禁在办公室放存放易燃易爆及其它危险品。下班前必须关闭计算机系统,关闭室内的照灯。彻底消除动火后 的起火隐患。(2)阻止火势蔓延法:阻止火势蔓延是将正在燃烧的物质和周围未燃烧的可燃物质隔离或移开,中断可燃物质的供给,使燃烧因缺少可燃物而停止。其原 理是不使新的燃烧条件形成,防止或限制火灾扩大。(3)冷却灭火法:这种灭火法的原理是将灭火剂直接喷射到燃烧的物体上,以降低 燃烧的温度于燃点之下,使燃烧停止。或者将灭

18、火剂喷洒在火源附近 的物质上,使其不因火焰热辐射作用而形成新的火点。冷却灭火法是 灭火的一种主要方法,常用水和二氧化碳作灭火剂冷却降温灭火。灭 火剂在灭火过程中不参与燃烧过程中的化学反应。这种方法属于物理 灭火方法。(4)窒息灭火法:窒息灭火法是阻止空气流入燃烧区或用不燃烧区或用不燃物质 冲淡空气,使燃烧物得不到足够的氧气而熄灭的灭火方法。5、根据火灾类型,选用不同的灭火器材及扑救方法(1)火灾为固体可燃材料的火灾,包括木材、布料塑料等。一 般可采用水冷却法。(2)火灾为易燃可燃液体、易燃气体和油脂类火灾。首先应切 断可燃液体的来源,同时将燃烧区容器内可燃液体排至安全地区,并 用水冷却燃烧区可

19、燃液体的容器壁,减慢蒸发速度;及时使用大剂量 泡沫灭火剂、干粉灭火剂将液体火灾扑灭。(3)火灾为带电电气设备火灾。首先应断开电源,然后选用干 粉、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6、各类灭火器的使用方法:(1)干粉灭火器灭火时,可手提或肩扛灭火器快速奔赴火场,在距燃烧处5m左 右,放下灭火器。使用手提式干粉灭火器时,应撕去头上铅封,拔去 保险销,一只手握住胶管,将喷嘴对准火焰的根部;另一只手按下压 把或提起拉环,干粉即可喷出灭火。喷粉要由近而远,向前平推,左 右横扫,不使火焰窜回。使用外挂式储压式的,操作者应一手紧握喷 枪、另一手提起储气瓶上的开启提环。如果储气瓶的开启是手轮式的, 则向逆时针方向旋开,并

20、旋到最高位置,随即提起灭火器。当干粉喷 出后,迅速对准火焰的根部扫射。使用的干粉灭火器若是内置式储气 瓶的或者是储压式的,操作者应先将开启把上的保险销拔下,然后握 住喷射软管前端喷嘴部,另一只手将开启压把压下,打开灭火器进行 灭火。有喷射软管的灭火器或储压式灭火器在使用时,一手应始终压 下压把,不能放开,否则会中断喷射。(2)二氧化碳灭火器手提式二氧化碳灭火器开启方式不同,使用方法也不同。如果是 手动开启式(即鸭嘴式)的灭火器,使用时先拔去保险销,一手持喷 筒把手,一手紧压压把,二氧化碳即自行喷出,不用时将手放松即可 关闭。如果是螺旋开启式(即手轮式)的二氧化碳灭火器,使用时, 先将铅封去掉,

21、翘起喷筒,一手提提把,一手将手轮顺时针方向旋转 开启,高压气体即自行喷出。7、现场伤员急救(1)休克的急救处理:火场休克是由于严重创伤、烧伤、触电、骨折的剧烈疼痛和大出 血等引起的一种威胁伤员生命,极危险的严重综合症。虽然有些伤不 能直接置人于死地,但如果救治不及时,其引起的严重休克常常可以 使人致命。休克的症状是口唇及面色苍白、四肢发凉、脉搏微弱、呼 吸加快、出冷汗、表情淡漠、口渴,严重者可出现反应迟钝,甚至神 志不清或昏迷,口唇肢端发绀,四肢冰凉,脉搏摸不清,血压下降, 无尿。(2)预防休克和急救的主要方法:在火场上要尽快地发现和抢救受伤人员,及时妥善地包扎伤口, 减少出血、感染和疼痛。尤

22、其对骨折、大关节伤和大块软组织伤,要 及时地进行良好的固定。一切外出血都要及时有效地止血。凡确定有 内出血的伤员,要迅速送往医院救治。对需急救的伤员,要安置在安全可靠的地方,让伤员平卧休息, 并给予亲切安慰和照顾,以消除伤员思想上的顾虑。待伤员得到短时 间的休息后,尽快送医院治疗。对没有昏迷或无内脏损伤的伤员,要多次少量给予饮料,如姜汤、 米汤、热茶水或淡盐水等。此外,冬季要注意保暖,夏季要注意防暑, 有条件时要及时更换衣服,使伤员平卧,保持呼吸通畅,必要时还应做 人工呼吸。烧伤急救处理:烧伤急救基本原则是:消除热源、灭火、自救互 救。烧伤发生时,最好的救治方法是用冷水冲洗,或将伤员自己浸入

23、附近水池浸泡,防止烧伤面积进一步扩大。衣服着火时应立即脱去用水浇灭或就地躺下,滚压灭火。冬天身 穿棉衣时,有时明火熄灭,暗火仍燃,衣服如有冒烟现象应立即脱下 或剪去以免继续烧伤。身上起火不可惊慌奔跑,以免风助火旺,也不 要站立呼叫,免得造成呼吸道烧伤。烧伤经过初步处理后,要及时将 伤员送往就近医院进一步治疗。1.6、中毒事故专项应急措施1、预防措施(1)建立健全各项食品卫生管理规章制度,并认真落实到位。(2)加强食堂卫生管理。严把索证关、验收关、消毒关。加强 索证管理,凡大宗物品,必须索证;加强环节管理,注重提高环节管 理质量;加强餐具管理,严格清洗消毒程序。(3)食堂工作人员开展经常性的食品

24、卫生教育。重点进行食品 卫生法制教育培训,提高食堂工作人员的卫生意识和法制意识。(4)重视食堂的环境卫生和食堂工作人员的个人卫生,并定期 对食堂工作人员进行体检。(5)控制细菌的污染繁殖,按照食品分类低温保藏的卫生要求 贮存食品,防止食品腐烂变质。生熟分开。(6)进行深基坑施工时,应严防硫化氢中毒。作业前要进行通 风、检测,佩戴专用防护用品,设专人监护。人吸入微量硫化氢气体(1000mg/m3),即可发生闪电式死亡,预防是关键。一旦发生硫化氢 中毒,没有防护措施,切忌盲目施救,严防群死群伤。2、应急救援措施(1)加强对食堂卫生工作的管理,一旦发生员工中毒或疑似食 物中毒事故,立即采取以下原则措

25、施:(2)食物中毒发生后,要及时采取各种方法对病人进行催吐, 并迅速将病人和疑似病人送附近医院,向医院提供饮食成份,以便尽 快应用解毒剂,消除病人体内毒物。在送往医院途中,对呼吸、心跳 停止者必须不间断地进行人工急救。发生集体中毒事件,应立即采取 措施,封闭现场,迅速报告公安机关和防疫部门,做出正确判断。做 好预防,避免类似事件发生。1.7、文物保护专项应急措施1、加强教育、提高全员的文物保护意识,增强全体职工保护文 物的自觉性和责任感。2、开工前主动和地方文物保护部门进行联系,与当地群众进行 文物保护方面的调查,对地上、地下是否有文物初步做到心中有数, 以便超前、有针对性地做好工作。3、在施工过程中,一旦发现文物,如古墓、钱币、化石等有考 古、地质研究价值的物品,或其它有价值的地下构造物,应立即停工 并立刻采取有效保护措施,防止任何人员移动或损坏任何该类物品, 尽快向建设、监理单位和文物保护部门汇报,并积极协助处理。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