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化工程技术设计方案和对策探析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188919431 上传时间:2023-02-20 格式:PDF 页数:22 大小:4.06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智能化工程技术设计方案和对策探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智能化工程技术设计方案和对策探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智能化工程技术设计方案和对策探析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资源描述:

《智能化工程技术设计方案和对策探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智能化工程技术设计方案和对策探析(22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 智能化工程技术方案实例探析 撰写:跃进 随着信息化建设,智能建筑的发展,为提升生活品质,提供居住安全等目的,住宅 项目的智能化工程建设十分重要,现结合具体项目对各系统方案进行简要探析。该项目位于经济技术开发区,毗邻大学城,周边文化底蕴浑厚,现代高层综合体建筑群众多,项目定位中高端大型文化艺术社区,总建筑面积约 60 万平方米,分为五个组团,主要业态有:住宅(E2E4E5 组团、CD 组团)、商业(E1、E3 组团)、SOHO 公寓(E1 组团)、艺术馆、酒店(E3 组团)、写字楼(E3 组团)等。第一部分 项目总体规划 业态组成 控制中心设置 管理模式规划 传输系统规划 系统优势 1业态组成

2、 安全防和信息化管理服务是智能化建设的重点。信息化服务、商业管理、设备管理、安全防是智能化的主要建设项目。E1 E3 CD 艺术馆 E2E4E5 体现安全、便捷的购物环境,为商业管理提供信息处理平台 打造新智住宅、智能化建设水平达到市中高档水平,为物业管理提供方便。2控制中心设置 总管理中心:总控制中心设置在艺术馆 B 馆一层,监控及管理各组团信息。各组团独立设置管理中心,并与总控中心联网。独立大型商业设独立系统,并由商家自行建设,不与总控中心联网。各管理中心均配置保安人员 24 小时值守。分管理中心:E1、E3、E2E4E5、CD 地块需提供约 30 平方左右管理机房,配置机柜、UPS 电源

3、,作为各组团管理中心、网络接入点及信息中转平台。3管理模式规划 第一层:管理中心控制设备 第二层:各组团控制设备及接入设备 第三层:前端执行设备 不同的控制方式 集中控制:监控、报警、发卡充值等较高一级管理系统。本地控制:监控、周界、可视对讲、广播、车辆管理、电梯对讲等对保安要求及时 响应,同时由于其敷设线缆较多,不适宜于远距离和跨地块传输的系统。总控制中心 4传输系统规划 项目难点:面积大、地块分散,各组团距离管理中心远,解决远距离信息传输是本项目设计时需解决的难点。解决方案:本项目建设核心为建立一个光纤技术为基础网络架构。a)建立一个社区光纤局域网,主要智能化系统均通过局域网进行信息交换。

4、b)采用网络技术,成本较高的系统采用电光转换,通过光端机+光纤方式传输。光纤局域网部分:系统以各组团管理中心的管理设备为接入节点建立局域网。视频、控制部分:各组团管理中心与总控制中心间铺设光纤,采用光端机+光纤传输视频、控制信号。各组团部控制部分:1、车辆管理、对讲等系统采用局域网传输方式。2、部分采用网络技术,成本较高的系统仍采用传统的模拟总线和视频总线。总控制中心 分管理中心 分管理中心 分管理中心 分管理中心 中心管理机房 各组团管理机房 5系统优势 监控系统控制端 门禁系统服务器 安防及周界控制端 信息发布端 可视对讲中心机 BA 控制端 车辆管理服务器 公共广播网络主机 核心层交换机

5、/光口 数字光机接收端光口/汇聚层交换机 数字光端机接收端 光口/汇聚层交换机 数字光端机接收端 监控摄像机 BA 现场设备 安防探头 LED 大屏 可视对讲单元设备 公共广播前端设备 车辆管理现场设备 门禁系统现场设备 监控摄像机 BA 现场设备 安防探头 LED 大屏 可视对讲单元设备 公共广播前端设备 车辆管理现场设备 门禁系统现场设备 三层集散式管理模式,最大程度的降低人力资源成本,节省社区公共用房的空间。光纤的应用,提高了系统传输的抗干扰性、防雷击,降低了远距离传输信号衰减,同时也提高了室外管网的寿命。TCP/IP 网络技术的开放性和标准化,使得各个智能化系统均可在同一平台下进行传输

6、、交换,未来升级、扩展甚至设备寿命到期后更换也都无需重新布置管线。TCP/IP 网络技术和光纤技术的应用,也大大降低工程造价,节省了传统智能化系统大量的中继设备成本,特别适用于大型社区的智能化建设,也符合未来发展的趋势。第二部分 项目需求分析 同类项目情况 设计指导思想 1同类项目情况 智能化小区典型代表 以上项目共同特点 基于 TCP/IP 网络技术,适合大规模社区的联网;提出“智能终端”和“智能家居”的概念。2设计指导思想 安防第一:智能化的投资应首先确保安全防系统;抓住眼球:提高住户直接使用设备档次,提升住宅品质;外紧松:把安全威胁阻挡在围墙外,减少小区部设备;隐蔽安装:减少涉及业主隐私

7、的安防设备,降低业主压迫感;DIY 设计:搭建智能家居平台,前端设备由业主根据自身需要 第三部分 系统方案设计 万振逍遥苑四期:三星级智能化系统 每平方造价:50 元 国际花都六期:智尊懒人每平方造价:60 元 新里海顿公馆:WEB 主动住宅 每平方造价:60 元 绿城房产项目:数字化住宅系统 每平方造价:80 元 1系统规划组成 2楼宇可视对讲系统 系统难点:户数多、联网半径大,需跨组团联网,传统的对讲总线技术难以满足要求。解决方案:1本系统联网采用 IP 数字技术,以光纤局域网为传输主干。2单元采用超五类线缆作为单元信息传输介质。主要优势:安全防范系统 弱电综合管网 中 心 机 房 家庭安

8、全防范系统 周界防范报警系统 闭路电视监控系统 电子巡更系统 物业信息服务系统 背景音乐系统 停车场管理系统 电梯对讲系统 楼宇可视对讲系统 门禁系统 信息发布系统 家居布线系统 数字架构:五类线+光纤,施工方便,材料成本低;光纤传输:传输容量大,抗干扰、抗雷击、寿命长;信道充足:32 路以上信道,有效避免占线问题;规模大:采用网络技术,理论上规模可无限扩大;技术成熟:采用成熟的网络技术,系统更稳定,结构更简单;协议开放:未来扩展升级十分容易,即使更换整个 系统,也无需重新敷设管线。单元内数字总线 光纤局域网 可视对讲 家庭安防 门禁刷卡 发布短信、公告 访客图像存储 保安巡更卡 家居智能 手

9、机报警 无线报警 传统功能 信息功能 保安巡更 扩展功能 系统功能:层间隔离设备 光纤局域网 管理电脑 系统设计:室内:设置彩色 7 寸液晶户机 梯口:设置彩色门禁式主机 梯间:层间隔离设备 室外:搭建光纤局域网 中心:管理机、管理电脑 工程后期接口:未来从各组团引入一根光纤 进入中心即可 3.单元门禁系统 系统设计:(1)单元门口机嵌入式门禁 在楼宇可视对讲系统主机安装嵌入式门禁,作为楼宇对讲系统的辅助设备,主要用于业主从地面刷卡开启单元门锁。(2)地下车库单元出入口一体化门禁 在地下车库单元入口外侧设计安装一体化门禁机,用于有车业主停车后刷卡进入单元。(3)管理中心设备 管理中心设备主要包

10、括管理电脑、一卡通管理软件、发卡器等设备组成,负责整个系统的管理等。4.家庭安防系统 系统组成:住户室:以对讲户机为报警平台,配置相应探测器;信息传输:以对讲系统建立起来的小区局域网为传输通道;管理中心:以对讲管理机为核心,配置管理电脑和管理软件。局域网 燃气报警 紧急按钮 门磁 红外幕帘 管理电脑 对讲管理机 对讲户机 管理软件:住户信息查询、报警信息记录、处理意见记录;报警电子地图显示,报警位置显示;布防情况查询,历史布防、报警情况查询。系统特色:住户刷卡布防、撤防,解决传统安防系统住户使用不方便的难题;系统未来可扩展无线探头,以满足不同用户需要;可根据业主需求增加手机远程布防、手机报警,

11、可收取一定月租,创造收益。点位设置:报警主机:对讲分机 紧急按钮:主卧床头 门磁:入户门 红外幕帘:一层、二 层、顶层的外窗,采 用方向性幕帘 燃气探测:厨房 5周界防系统 前端设计:以 E2E4E5 组团为例,该地块北、东、西 3 个方向均为商业门面,本身就是较为稳妥的实体防,故不再另外设置周界防越报警系统;南侧的部分围墙上和东北角的一处围墙布置对射;对射长度控制在 50 米以,保证报警定位精度,同时有利于联动录像的清晰度;系统和监控实现联动:管理中心录像、报警画面弹出。系统设计:报警主机与计算机连接,能记录详细的报警时间、报警位置。报警系统采用串行报警主机,系统采用 485 总线架构,手挽

12、手式布线,节省线缆和 管道,管道沿围墙设置,电源线缆和信号线缆分别敷设管道,信号线采用屏蔽双绞线联网。BA 系统兼容:各组团 BA 系统仅对水压、水位测试,只报警不反馈动作,故可以与报警系统合用。工程后期接口:E1 地块安防系统与 E2E4 地块周界防系统采用统一的安防报警平台进行管理;设计采用将 CD 地块和 E1 地块的安防报警信号接入到本地设备间的光端机上,通过光纤将信号传送至管理中心。门面:稳妥的实体防范 门面:稳妥的实体防范 门面:稳妥的实体防范 门面:稳妥的实体防范 围墙:红外对射 6闭路电视监控系统 系统难点及对策:规模大、监控区域多、路由距离长:采用光纤传输技术,提高抗干扰性和

13、降低管网复杂程度 房建种类多,监控区域多:根据不同的建筑用途及周围环境选择合适的摄像机,同时与其它安防系统有机结合。景观节点多 部景观区域在满足设计要求情况下尽可能的少设置摄像机,安装尽量隐蔽,摄像区域主要集中在道路、出入口等人员流动较大的区域,既不对景观构成影响,又降低了业主的压迫感。前端设计:周界围墙:红外一体化摄像机;门面房及中心广场:智能球形摄像机;小区出入口及地下车库出入口:强光抑制宽动态摄像机;单元出入口:彩色半球摄像机;地下车库、自行车库、小区主干道路交叉点:彩色低照度摄像机;显示系统:1.预估未来整个项目监控点位约 240 路-300 路左右,设计采用由 23 台 20 寸监视

14、器与 2台 42 寸监视器组成后端显示系统;2.为节约管理中心空间,电视墙设计全部采用液晶监视器挂墙式安装;3.20 寸监视器用于显示主要区域画面,42 寸监视器用于视频调用。控制系统:1充分考虑后期工程扩展,矩阵采用大型矩阵;2E2E4E5 组团占用 60 路左右视频图像,CD 组团预留 60 路视频通道,E1 组团预留 136 路视频通道,其他组团各预留充裕的余量回路;3、存储部分选用 16 路嵌入式硬盘录像机,采用电脑作为辅控,后期如果需增加路数可随时增加录像机数量。传输系统:1各组团部采用视频线模拟信号传输;2各组团视频集中至各分管理中心,再通过数字光端机+光纤传输至总管理中心。7电子

15、巡更系统 巡更点位 地面部分:在地面的围墙拐角、建筑外立面、景观设置巡更点。停车场部分:在地下停车场的出入口,人行入口,死角等区域设置巡更点。巡更棒 每组团分为 2 个编组。每编组共用 1 个数据控制器,备用 1 只。8背景音乐系统 设计难点:各组团均使用一个总管理中心进行管理,路由距离长;不同的业态有不同的功能需求,播放容也不相同;传统广播传输距离受限制,功能单一,不利于不同业态的分区广播。对策:以可视对讲系统建立的局域网为基础,采用 IP 数字广播,解决远距离传输;以智能广播主机为核心,实现针对不同业态不同的广播方案;每个网络节点均可独立播放不同的容。智能广播主机:编程、分区控制、节目编排

16、 音源:话筒、MP3、CD 等 监听、消防联动设备 社区局域网 前端音频线 网络接入器 合并式功放 音箱 设备组成:管理中心设备 传输线路 地块接入间设备 前端设备 E2E4E5 组团前端设计样例:中心水景设置一个区,配置 3 个音箱,选用仿真假山音箱。东西各分为一个区,各配置 3 个音箱,选用仿真树牌音箱和蘑菇音箱。9车辆进出管理系统 系统架构:系统以光纤局域网为网络传输主干;每个出入口管理电脑均与管理中心停车场管理服务器通过社区光纤局域网进行连接;因各组团分期建设,故各组团未来建设时,只要将其管理电脑接入到社区光纤局域网即可。车库出入口设计:车库管理系统设计为临时和固定车辆混停功能;车库配

17、置图像对比系统;每个出入口均为一进一出系统;每个出入口值班室设置管理电脑,用于图像对比和信息处理。小区出入口设计:由于所有车辆均停放在地下车库,且小区出入口与车库出入口相邻,故小区出入口仅设置由保安手动控制的道闸即可。10电梯对讲系统 布线方式:按照主流的电梯对讲模式采用星型布线方式:每部电梯均引出一根线至管 理中心(设备由电梯厂家提供)。中心对讲机设置:考虑到电梯对讲对保安人员及时性要求及降低室外管网压力,各组团中心 对讲机均设置在其保安值班室。11LED 信息发布系统 系统设计:在各组团的主出入口设置一块约 6 平方米的室外 LED 双基色显示屏;因各组团距离管理中心距离较远,所以采用光纤

18、传输方式传输控制信号。与后期工程接口:各组团各敷设一根光纤至总管理中心,或与监控系统共用光纤。12家居布线系统 家庭信息点布置:本次设计根据市一般模式进行设计。每户客厅、主卧及次卧设置电视插座。每户次卧设置宽带信息插座 每户主卧及客厅设置插座 家居布线箱配置:数据模块:该模块提供 2 组一进一出电脑接口,可支持 10M-100M 宽带连接。数据语音模块:该模块提供 1 组一进四出接口。电视信号模块:该模块为 5 口 F 型直插式有线电视插座,1 进 4 出。13中心机房系统 机房装饰:机房地面采用抗静电全钢通路活动地板;机房吊顶材料选用微孔铝质吊顶板。机房照明:一般照明:照明系统的灯具采用置高

19、效格栅灯组成;应急照明:由 UPS 系统供电的应急筒灯,以确保应急功能。机房配电:监控机房设置配电箱,由大楼配电房双电源切换后进行母线供电;线缆均采用阻燃铜芯线(ZRBV 系列),线缆线径留有 20%的用电冗余。防雷接地:电源设置三级防雷;做好防雷接地。公共广播机柜 消防报警机柜 42”液晶拼接屏 集中监控操作20”液晶监视器 方案设计总结:本次方案设计的核心是打造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数字社区;基于 TCP/IP 和光纤等的成熟技术,解决了远距离信息传输的问题,使得整个项目智能化系统有机的成为一体,节省了物业管理人员成本;开放式的网络协议架构,使得中环城未来二期、三期工程建设时与一期工程实现无缝对

20、接,同时也满足了未来更新换代的需求;上述方案使得智能化投资有所为、有所不为,有效的分配了智能化投资,同时也使得该项目智能化水平完全达到了中高档智能化小区水平;新工艺、新技术的采用大大降低了工程成本,降低了资本投入,使得工程造价仅相当于普通中低端住宅智能化系统水平。参考资料:住宅设计规 GB50096-1999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 GB50045-95 2005年版 建筑物设计防雷规 GB50057-94 2000年版 建筑电气工程质量验收规 GB50303-2002 智能建筑设计标准 GB/T50314-2006 安全防工程技术规 GB50348-2004 民用闭路监视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 GB50198-94 有线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 GB50200-94 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 GB50343-2004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