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舶与海洋工程_专业博士研究生培养方(2022)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188905488 上传时间:2023-02-20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295.44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船舶与海洋工程_专业博士研究生培养方(2022)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船舶与海洋工程_专业博士研究生培养方(2022)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船舶与海洋工程_专业博士研究生培养方(2022)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资源描述:

《船舶与海洋工程_专业博士研究生培养方(202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船舶与海洋工程_专业博士研究生培养方(2022)(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 _船舶与海洋工程_专业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学科专业名称:船舶与海洋工程 专业代码:0824 学位授权类别:工学 一、学科简介(300 字左右)本学科起源于 1909 年晚清邮传部南洋公学的船(政)科,1984 年首批获得轮机工程硕士学位点授予权,2002 年获船舶与海洋工程工程硕士授予权,2006 年获轮机工程博士点授予权,2012 年获得“船舶节能减排博士生创新人才培养平台”,2018 年获船舶与海洋工程博士点授予权。目前是“高原学科”建设对象,有教育部航运仿真技术工程研究中心、海洋局深海装备材料与防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深海服役材料蚀损过程”高校重点实验室。本学科拥有轮机模拟实验室、主机

2、实验室、辅机实验室、风洞实验室、船舶综合自动化机舱实验室、海洋材料分析测试中心、海洋材料实验室、船舶冷藏运输实验室和特种(液货)船模拟教学平台,在规模和设备先进程度上均处于国内领先水平。本学科研究方向目标明确,相关性好,学科梯队稳定,已为航运业和造船业培养了大批的优秀人才,为中国航运和造船事业的发展做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二、培养目标(200 字左右)1 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遵纪守法,有献身于科学的事业心、合作和创新精神;具备船舶与海洋工程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掌握本学科的现状、发展方向和学科的前沿发展动态;2 具有较强的实验动手能力和数据分析能力,掌握必需的测试技

3、术和计算机应用技术;至少掌握一门外国语;具有较好的学术交流能力,有独立从事本学科的科学研究或解决工程重大技术问题的能力;3具有健康的体格和良好的心理素质,能主动适应社会的需求。三、主要研究方向 研究方向名称 主 要 研 究 内 容 研究生导师 船舶与海洋结构物设计制造 船舶与海洋工程结构力学 海洋水动力学和海洋内波 绿色船舶技术 船舶设计建造和智能船舶 船舶水动力学共性基础研究 船舶动力装置与系统 船舶代用燃料及新能源利用 船舶振动及噪声控制 燃气轮机设计及性能优化 机舱状态监测与智能诊断 船舶蓄能技术 船舶制冷装置自动控制 船舶冷藏及冷藏运输 轮机自动检测与遥控 船机修造与安全 现代轮机管理

4、工程 船舶再制造技术 材料表面工程 重防腐涂料开发及应用 海洋环境保护 船舶与海洋工程材料 海洋结构物腐蚀、污损与防护 海洋环境功能材料 船舶特种功能材料 新型海工材料 四、课程设置(博士)课程类别 课 程 名 称 学时 学分 开课学期 开 课 单 位 任课 教师 拟定任课 教师 学位课(修14 学分)中国与当代 32 2 一 文理学院 公共英语 A 类(免修不免考)32 1 一二 外语学院 C 类 32 1 现代数学 48 3 一 文理学院 船舶与海洋结构物设计制造学科研究前沿 32 2 二 海洋学院 轮机工程学科研究前沿 32 2 二 商船学院 海洋材料学科研究前沿 32 2 二 海洋学院

5、 船舶力学(双语)48 3 一 海洋学院 现代船舶推进装置(双语)32 2 一 商船学院 船舶辅机系统(双语)32 2 一 商船学院 深海材料腐蚀过程 32 2 一 海洋学院 海洋材料失效与防护 32 2 一 海洋学院 海洋材料及船机修造技术(双语)32 2 一 商船学院 论文写作指导(必修)16 1 二 非 学 位 课(修 8 学分)海洋环境保护 32 2 二 商船学院 现代控制理论 32 2 二 商船学院 现代燃气轮机技术与总能系统 32 2 二 商船学院 轮机监控与仿真 32 2 二 商船学院 热力学专论 32 2 二 商船学院 内燃机燃烧理论 32 2 二 商船学院 船舶机械状态监测与

6、诊断 32 2 二 商船学院 传热学专论 32 2 二 商船学院 动力装置减振降噪 32 2 二 商船学院 新型制冷及空调技术 32 2 二 商船学院 船舶能效管理 32 2 二 商船学院 工程测试与信号分析 32 2 二 商船学院 现代船舶设计理论与方法 32 2 一 海洋学院 智能控制基础(双语)32 2 一 海洋学院 海洋材料研究方法 32 2 二 海洋学院 高性能复合材料学 32 2 二 海洋学院 海洋工程材料表面防护 32 2 二 海洋学院 海洋环境材料及应用技术 32 2 二 海洋学院 其 他 必 修环节(不计学分)学术活动与专题讨论会 8 次 三四 导师 学术报告 3 次 三四

7、导师 文献综述 2 次 三四 导师 科学道德与学风建设 一 中期考核 第三学期初 科研要求 按学校有关规定执行 学位论文 按学校有关规定执行 其他要求 安排上船或船厂实习二周,每年参加一次重要学术大会议 备注:(1)博士生必须取得 22 个学分,方可进入论文阶段。完成培养计划中其他必修环节的全部内容,方可申请论文答辩。(2)公共英语分类及课程安排见非英语专业研究生公共英语课程教学管理规定(修订版)和研究生公共英语课程免修办法(修订版)。方案执笔人:学院主管院长:分委会主席:五、本学科专业文献阅读的主要书目与主要期刊目录 序号 著作和期刊名称 作者和出版单位 备注 1 内燃机学报 中国内燃机学会

8、 2 系统仿真学报 中国系统仿真学报 3 环境科学学报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4 海洋学报 中国海洋学会 5 制冷学报 中国学报学会 6 工程热物理学报 中科院工程热物理学会 7 中国造船 中国造船工程学会 8 环境工程 中冶集团建筑研究总院、中国环境科学学会 9 船舶工程 中国造船工程学会 10 内燃机工程 中国内燃机学会 11 安全与环境学报 北京理工大学 12 学报 13 大连海事大学学报 大连海事大学 14 中国航海 中国航海学会 15 机械工程学报 中国机械工程学会 16 动力工程 中国动力工程学会 发电设备成套设计研究所 17 流体机械 中国机械工程学会 18 暖通空调 亚太

9、建设科技信息研究院等 19 低温与超导 信息产业部合肥低温电子研究所 20 振动与冲击 中国振动工程学会 21 噪声与振动控制 中国声学学会 22 船舶力学 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中国造船工程学会 23 表面技术 中国兵器工业第五九研究所 24 机械工程材料 中国机械工程学会 25 腐蚀与防护 材料研究所/腐蚀科学技术学会 26 推进技术 中国宇航学会 27 腐蚀电化学研究方法 宋诗哲,化学工业出版社 28 材料腐蚀与防护 孙秋霞,冶金工业出版社 29 金属材料学 戴起勋,化学工业出版社 30 现代功能材料及其应用 郭卫红,化学工业出版社 31 环境工程材料 杨慧芬等,化学工业出版社 32 P

10、hase transformation in metals and alloys David A Porter,高等教育出版社 33 现代材料分析方法 张锐,化学工业出版社 34 生态环境材料 王天民,天津大学出版社 35 金属腐蚀显微组织图谱 韩顺昌,国防工业出版社 36 海洋工程材料学 尹衍升,科学出版社 37 深海极端环境服役材料 尹衍升,科学出版社 38 海洋腐蚀与防护 侯保荣,科学出版社 39 纳米表面工程 徐滨士,化学工业出版社 40 纳米材料制备技术 倪星元,化学工业出版社 41 海洋材料的微生物附着腐蚀 尹衍升,科学出版社 42 China Ocean Engineering

11、中国海洋工程学会/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43 水动力学研究与进展 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 44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版)武汉理工大学 45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 华中科技大学 46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大连理工大学 47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哈尔滨工程大学 48 交通大学学报 交通大学 说 明 文献阅读:研究生在校学习期间根据本学科的研究方向,结合导师的科研和自己的论文选题的需要阅读一定数量的中外文资料,掌握学科发展的研究前沿。六、本学科研究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可从学科对学生实践活动的要求以及学科为学生提供实践条件等方面来描述)(200300 字)本学科注重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的密切结合,实践环节是本学科博士研究生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使博士研究生能将理论用于实践,增强独立工作能力,各研究生必须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博士生在导师指导下应进行科学研究或承担专门技术工作的全面训练,培养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和科学创新的能力。研究生应积极参与导师承担的科研项目,选择并参与对本学科发展有重要应用价值的研究课题,参与实验室建设或实船工作实践,进行部分本科或硕士研究生辅助教学实践工作。学位论文必须体现在工程实践中所取得的新知识和新见解,确保论文质量。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