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入生活事件,在道德情境中学法

上传人:痛*** 文档编号:188839991 上传时间:2023-02-20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187.56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引入生活事件,在道德情境中学法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引入生活事件,在道德情境中学法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引入生活事件,在道德情境中学法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资源描述:

《引入生活事件,在道德情境中学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引入生活事件,在道德情境中学法(3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 .引入生活事件,在道德情境中学法 苏州市吴江区莘塔小学 袁云美 道德与法治 六年级上册为法治教育专册,是以提高小学生的法律素养为目的编写的。然而法律概念抽象严谨、法律条文晦涩难懂、小学生生活经验相对缺乏、法律知识储备不足等现实,使一线教师明显感受到教学的难度与压力。为了避免小学生在学习法律过程中出现枯燥无味、单纯说教等现象,教师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引入一些真实的生活事件,创设一个个道德情境,以增强学习的趣味性和针对性。实践证明,“引入生活事件,在道德情境中学法”架起了学生理解法律知识、树立法治意识的桥梁,成为小学生学习法律的有效方式之一。因此,精心选择生活事件,创设道德情境在法治教学的过程中显得

2、尤为重要。教师只有选择与学生生活紧密关联的生活事件,创设符合生活需求的道德情境,我们的教学才能入脑入心。例如在教学中小学衔接课用好法律 维护权利这一课时,我引入了小苏休业式那天及假期里的一些生活事件,创设了“校门口课间回家路上骑车去公园玩为好友解难维护自己权利”等多个道德情境,让学生结合生活经验及已有知识加以分析、判断,在一个个案例剖析中学法、用法,树立法治观念,养成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的思维习惯,学会运用相应的法律维护自身权利,并在权利的边界内寻求法律的支持。小苏的生活案例的分析,促使学生进行主动探究,学会分析,增强法治意识。引入生活事件,让学生在多个道德情境中学习,比起反复背诵

3、枯燥的知识内容,更加注重对道德与法治认知观念的塑造,让其在潜意识里进行认同和感知。由于情境创设是以学生的实际生活为素材的,因此学生有更强的代入感,从而深入拓展了课本知识的深度与广度,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学科核心素养。那么如何来精心选择生活事件,创设合适的道德情境,让学生在情境探究中得到最真实的认知与体验,从而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从而实现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的最佳效果。我认为重点要落实好以下四方面的教学:一是课前调查,选择真实有效事件。课前调查的开展是否成功,一个重要的因素取决于学生是否懂得如何去调查,去操作。而我们教师要根据学习需要,让学生课前或课后搜集、调查访问、实地观察等获得与活动有关的生活事件

4、,让学生带着收获和问题进入课堂,为事件的引入,内容的选择、学生的体验做好准备。如在执教中小学衔接课用好法律 维护权利一课前,我布置学生课前搜集了解未成年人及公民的权利,以及小学阶段学生所有学到的法律知识。指导学生有针对性地作好调查,为下节课的教学作铺垫。老师同样成为有心人,搜集并呈现了学生平日课间的聊天话题我们现在这么小,用不到法律,等长大了 .再学;这些法律跟我关系不大,我又不去犯法,要知道那么多干嘛?课始设疑,问题来自于学生的生活实际、真实事件,学生解决问题的情绪高涨,较好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欲望。二是创境入情,引导表达真情实感。道德与法治这一课程的组织方式上,知识是以概念的形式存在的,但往

5、往隐含于“事件”之中,不是教师告知,而是学生自己体验感悟;不是围绕德育说道理、举例子,而是呈现疑难情境,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达成共识。在课堂上,我通过多媒体手段引入了孩子们的同龄人小苏休业式那天以及假期生活中的一系列生活事件,创设一个个道德情境:校门口,家长不能随意进入,保护我们的生命健康权;教室里,给他人起绰号,侵范了人格尊严权;放假了,玩游戏,骑自行车,也要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预防犯罪法等规定;外出购物要学会运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等等。课堂上,老师运用视频呈现,通过师生对话式的、动态的情境方式来实现法律条文与学生生

6、活的联系,学生不再是脱离具体的生活来学习抽象的法律,而是基于现实生活的真实需求而进行的法律教育。这种法律教育更容易唤起学生在生活中维护自己权利,从而实现法治精神的培养。在我们的 道德与法治 学科教学中,我们发现孩子们的情感是非常丰富的,而情感又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的,所以如果能设计真实、有趣又有启发性的情境,使学生身临其境,集中注意力,就可以在不知不觉中把学生引入学习的殿堂。三是悟境导行,形成正确行为习惯。教学本课,我们不仅要教会学生维权,还要让学生在法律范围内行使和保护权利,而不能超越法律范围滥用权利,懂得超越法律的诉求是得不到法律支持的。在这一课教学中,课尾,我创设了AB 剧,为学生提供

7、了真实的道德情境,引导学生讨论合法、智慧、有效的维权方式,学生在情境中很快找到了解决实际问题的途径,紧接着播放一段学校同学采访律师的视频,通过专业的解答来进一步强化生活中以正确方式维权的方法和重要性,教师的教学目的也就达到了。此刻,及时进行迁移,让学生谈自己平时遇到的侵权事件以及今后的做法,学生自然而然会将其方法运用到自己生活中的侵权事例上,学以致用,真正学会依法维权。再真实的情境,还是要回归现实,引发学生在现实生活中的思考。所以在道德与法治课堂的“悟境践行”这一环节,教师一定要为学生提供一个更高层次的情境,让学生在此情境中反思现实生活中的种种现象,以指导学生在现实生活中以身作则,真正用“所学

8、”来指导“所为”,从而形成正确的行为习惯。四是出境践行,实现知与行的统一。.课堂上所学的知识,是用来指导学生生活的,真正落实到行动中去的。只沉浸在情境中是不行的,必须有更高的现实指导意义。因此,如何指导学生走出情境,回归生活,“引”学生实现知与行的统一呢?本节课上,在学完了这一课后,让学生运用所学法律知识,去留意身边的侵权事例,用上合法的维权方式来为自已、为家人、为朋友一起来维权。布置学生课后调查校园严重的欺凌行为对应的刑法罪名,为今后的学习生活作铺垫。这样地设计较好地引导学生做到了“出境践行”,即回归生活。当我们的学生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后,作为教师必须要及时向他们提供真实场景,引导他们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去践行课堂所学知识。道德与法治课程倡导“回归生活”,注重将法治知识教育与儿童的行为实践相结合,根据法治教育内容创设情境,将学生带入到一定的情境中,让学生学习与反思,也可以通过布置课后延伸实践作业,让学生在生活中践行法律。课堂教学向课外的有效延伸,促进了学生道德内化并外显为良好的行为习惯,更好地实现知识与践行的统一。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