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郑州市高二上学期文科综合政治期末教学质量检试卷

上传人:za****8 文档编号:18882240 上传时间:2021-01-04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416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河南省郑州市高二上学期文科综合政治期末教学质量检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河南省郑州市高二上学期文科综合政治期末教学质量检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河南省郑州市高二上学期文科综合政治期末教学质量检试卷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资源描述:

《河南省郑州市高二上学期文科综合政治期末教学质量检试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南省郑州市高二上学期文科综合政治期末教学质量检试卷(9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河南省郑州市高二上学期文科综合政治期末教学质量检试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选择题 (共12题;共28分)1. (2分) (2017高二上天水开学考) 我校2017年高考文理科共上线 人,创历史新高。( ) A . 350B . 380C . 391D . 4302. (2分) (2017高一上凉山期中) 实施结构性减税政策,减少流通环节,降低生产成本,是刺激国内需求和扩大消费的重要措施。下列图示中,能够准确反映结构性减税所带来的影响的是( )注:P为价格(为含税价),Q为需求量,C,D两项中的D1表示减税前的需求量,D2表示减税后的需求量。A . B . C . D . 3. (2

2、分) 苏东坡是宋代的文坛巨匠,在当时的政治舞台上也颇有建树。他提出通过减免零售商的赋税来刺激商业的发展,以增加政府的商税收入。苏东坡的税收思想肯定了( )税收是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税收是实现公平的有效手段税收是调节经济的重要杠杆税收应该取之于民,用之于民A . B . C . D . 4. (2分) (2015高二上包头期末) 2004-201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连续11年发布以“三农”为主题的中央一号文件,坚持实行种粮农民直接补贴、良种补贴等政策。这些补贴政策的实行有助于( )A . 缩小收入差距,实现城乡同步富裕B . 提高粮食市场价格,扩大粮食种植规模模C .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保障农民

3、的基本生活D . 增加种粮农民收入,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5. (2分) (2017高一下葫芦岛期中)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既要靠科技也要靠民主。某村依靠村民自治实现“民主促民生”,短短4年就从一个经济薄弱村变身先进村。由此可见,实行村民自治( )A . 提高了村民管理村务的积极性,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B . 保障了村民对国家事务的直接管理,开启当家作主新途径C . 保障了村民民主管理权利,完善了农村基层政权组织D . 提高了村民选举国家干部的能力,实现村民自治规范化6. (4分) (2018高一下汕头期末) 2017年,在记者会上,外交部部长就中国外交政策和对外关系回答中外记者提问。世界正朝着多极

4、化、多边主义和国际关系民主化的方向发展。与此同时,应对气候变化、能源资源安全、公共卫生安全等全球性挑战也越来越突出。越来越多的国家认识到,冷战思维不合时宜,同舟共济、互利共赢才是生存和发展之道。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1) 越来越多的国家认识到,冷战思维不合时宜,同舟共济、互利共赢才是生存和发展之道。这句话旨在强调( ) A . 冷战思维是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B .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C . 当今世界已经是多极化的世界D . 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2) 在谈到中俄关系时,外交部部长强调两国在涉及对方核心利益的问题上都支持彼此的立场,在许多重大国际和地区问题

5、上,我们持相同或者相似的观点,进行了密切的沟通与协调。两国务实合作发展的前景非常广阔。去年双方签署了在能源、石油、天然气、煤炭、电力、核能、高速铁路等各个领域的一系列重要协议,有关项目正在顺利地实施。这段话说明( ) A . 中俄之间没有利益的对立B . 经济关系是国际关系的唯一内容C . 国家之间的合作是永恒的D . 共同的国家利益是国家间合作的基础7. (2分) (2017高二下溧水期中)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在世界经济格局中影响力的增强,汉语国际化进程开始全面加速并取得重大进展,如果让你以“汉语走向世界”为标题写一篇小论文,应当运用的观点有( )文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汉语国际化是中华

6、文化的发展方向汉语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汉字国际化是世界文化繁荣的表现A . B . C . D . 8. (2分) 一个城市的魅力,不在于轰轰烈烈的“克隆”,而在于立足城市的历史积淀,保护文化遗产,挖掘人文资源,注入开放、包容、鲜活的时代元素。这一观点蕴涵的哲学道理是( )任何事物都处在前后相继的历史联系中任何事物的发展都要经历艰难曲折的过程事物是发展的,不要重复别人做的事情事物在批判与继承、学习与创新中发展A . B . C . D . 9. (2分) (2017高三下枣阳模拟) 手机发红包成为近年春节期间一种新的拜年方式。据腾讯发布的信息显示,微信红包活动最高峰是在除夕夜,期间每分钟有25万

7、个红包被领取。有人认为,抢红包为新年注入新的活力,增加了新年的喜庆气氛;也有人认为,抢红包使年轻人变成低头族,忽略了亲情。对抢红包的不同看法表明( )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因人而异人的认识随着社会实践的变化而变化A . B . C . D . 10. (2分) (2017高二上北京期中) 从“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到提出“中国梦”,从把握中国经济发展新常态到牢固树立五大发展理念蕴藏鲜明时代内涵的治国理念正总体方略与时俱进、不断发展。治国理政总体方针略的发展所体现的哲理是( )A . 人类社会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B . 真理反映的对象是客观事物及其规律C

8、 . 真理性的认识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D . 理论是否正确一定要经过实践的检验11. (2分) (2016高二上重庆月考) “少年安能长少年,海波尚变为桑田”;“死生有命,富贵在天”;“望梅止渴,心灵手巧”;“因地制宣、因势利导、因材施教”上述的观点各体现了( )A . 运动具有绝对性,客观唯心主义,主观唯心主义,一切从实际出发B . 运动具有绝对性,客观唯心主义,意识对物质的反作用,一切从实际出发C . 意识对物质的反作用,客观唯心主义,形而上学的观点,运动具有绝对性D . 形而上学的观点,意识对物质的反作用,运动具有绝对性,客观唯心主义12. (4分) (2018高三上南宁月考) 舌尖上的

9、中国(第三季)是中央电视台出品的一部大型美食文化纪录片,自开播以来受到观众好评。据此回答下列小题。(1) 舌尖上的中国(第三季)讲述了人与美食背后的温情故事,完善了故事、强化了人物和食物背后的文化,从历史演化过程中探究中国美食的迁徙与融合,深度讨论中国人与食物的关系。舌尖上的中国(第三季)受到好评的原因是( )将文化与生活相结合,给人以情感的启迪将传统与现实相结合,延续了文化的血脉将人物与食物相结合,抛弃了传统的习俗将美食与科技相结合,实现了文化的融合A . B . C . D . (2) 中国人以饮食养生来保健,发展出了独特的植物学、医学、营养学体系,创造出了具有自然哲思的养生佳肴。食养正气

10、,随手可得的平常食材,蕴含着健康的奥秘,守护着中华民族的身心平安之路。养生佳肴的创造说明,人们可以( )借助客观条件创造美好生活依据客观规律消除不良饮食习惯通过改变事物形态引发事物属性的变化透过事物现象把握事物本质和规律A . B . C . D . 二、 材料分析题 (共3题;共25分)13. (5分) (2018高三上哈尔滨月考)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党的十九大制定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动纲领和发展蓝图中,提出要建设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智慧社会。从“网络大国”到“网络强国”,一字之变,意味着我国互联网发展进入全新的时代。2018年2月7日,以“网聚正能量唱响新时代”为主题的第三届

11、“五个一百”网络正能量精品评选活动在北京正式启动。评选活动旨在凝聚共识、汇聚力量,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营造良好网上舆论氛围。运用“意识的能动作用”的知识,分析上述做法的合理性。14. (10分) (2019高二下吉林月考)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中华之光传播中华文化年度人物评选,是中央电视台继“感动中国”、“年度经济人物”、“体坛风云人物”之后全新策划推出的一项大型文化人物评选活动。2017年12月15日第六届中华之光传播中华文化年度人物颁奖典礼,在中央电视台举行。用文物沟通中日文化交流的使者陈建中、在南非为传播中

12、华文化奔走的女英豪陈玉玲、首位获得“俄罗斯功勋艺术家”称号的华人左贞观、用中国音乐与世界对话的著名作曲家赵季平等10人获个人奖。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融进去”的国家品牌“文化中国四海同春”获集体奖。在比利时传播中华文化、创刊“今日中国”杂志的姐妹丽娜与安娜和领导建立全球第一个孔子学院的美国人丹牟德获特别贡献奖。获奖者来自世界五大洲,代表了不同的文化领域,每一位都是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代表性人物。材料二:乡村文化兴盛既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动力,也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标志。A村在发展乡村文化中,坚持传承发展,提升农耕文明,动员村民参与到乡村文化共建、共管、共享的建设中去,以弘扬传统美德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

13、观为抓手,打造一个有着村民自己“乡村魂”的特色文化品牌,开发独具创意的旅游产品,并通过媒体、网络进行传播,提高本村知名度,从而使乡村充满了生机和活力。(1) 结合材料一,运用文化生活有关知识,分析开展传播中华文化年度人物评选活动的意义。 (2) 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作用和文化创新的知识总结A村文化建设的成功经验。 15. (10分) (2017高三下海南模拟)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千百年来,古诗词中的名句佳篇浩如烟海,不可胜数。那些动人的诗词,运用优美的语言、意境、艺术将人生哲理、高尚情操与正能量表现出来,那些被诗歌史列入并大力传扬的诗人、词人,通常都具有中华民

14、族的传统美德,正因为如此,他们才留下了诸如“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等名句。中国诗词大会从诗经开始,到楚辞、汉魏六朝诗、唐宋诗词、明清诗词,一直延续到当代的毛泽东诗词,时间跨度数千年。中国古诗词通过央视等媒体播出,带动全民重温那些曾经学过的古诗词,分享诗词之美,感受诗词之趣,从古人的智慧和情怀中汲取营养,涵养心灵。材料二:在经济全球化与快餐文化的今天,古诗词一度遭遇冷遇。据此专家认为对古诗词的学习不应仅靠中国诗词大会等媒体,校园教育应成为主阵地,应尊重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特点,不可拔苗助长,应通过情景剧等方式将晦涩难懂的古诗文

15、翻译成生动有趣的白话文,也可将古诗文嵌入学校宣传栏、文化走廊等,让学生在浓厚的文化氛围中,感受到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古诗词本身是一种美的语言,具有抑扬顿挫四声,富于音乐性,使得古师傅有音韵美、节奏美。通过反复诵读中体验,感受古诗词的音韵美和节奏美,激发学生身上的“诗性”, 感受古诗词的魅力,激发正能量,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构建和谐社会。(1) 结合材料一,运用文化对人影响的相关知识,谈谈中国诗词大会重温和分享古诗词之美的意义。(2) 结合材料二,运用辩证唯物论的相关知识,分析说明我们应如何从门口发展古诗词。第 9 页 共 9 页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 (共12题;共28分)1-1、2-1、3-1、4-1、5-1、6-1、6-2、7-1、8-1、9-1、10-1、11-1、12-1、12-2、二、 材料分析题 (共3题;共25分)13-1、14-1、14-2、15-1、15-2、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