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技术说课稿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188812784 上传时间:2023-02-20 格式:PDF 页数:15 大小:533.64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网络技术说课稿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网络技术说课稿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网络技术说课稿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资源描述:

《网络技术说课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网络技术说课稿(1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 网络技术说课稿“网络技术应用”模块介绍网络的基本功能和因特网的主要应用,是选修模块。本模块由因特网应用、网络技术基础和网站设计与评价等三个主题组成。通过本模块的学习,学生应掌握网络的基础知识和基本应用技能;掌握网站设计、制作的基本技术与评价方法;体验网络给人们的生活、学习带来的变化。本模块的教学,要注重激发学生对网络技术和参与创造性活动的兴趣;要结合实际条件,把网络技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整合到学生的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去,避免技术与应用、理论与实践相脱节;要充分展示网络技术发展的指导思想,展示网络技术与现代社会生活的相互作用。注重学习过程中学生信息意识、协作精神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信

2、息素养。一、编写体例: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内容的撰写,采用“内容标准”、“活动建议”相结合并附以例子的形式。内容标准是主体,首先坚持灵活性,既给出每一部分的基本要求,又给教材编写、教学活动和工具的选用等留有多样化的发挥空间;其次注重时效性,以保证在本标准实施期间对信息技术教学的有效指导。例子是对内容的具体诠释。活动建议是对教学活动的引导。教材呈现方式的设计 14 本教材的呈现方式充分体现教学过程,以发挥教材对教学和学习活动的引导和组织作用。教材呈现主要方式:知识体系+实践活动。具体方式有:(1)知识引领,活动跟进。内容如:多媒体作品的制作、网站的开发、数据库应用系统的开发等。(2)活动引领,知

3、识跟进。内容如:信息资源管理、网络的组建与运行、因特网的接入、管理与应用、人工智能中的知识表示等。什么情况下用“知识引领,活动跟进”,什么情况下用“活动引领,知识跟进”?选择的原则是根据教材具体内容特点和教学效率进行考虑。如网络技术应用中,网站的开发用了第一种方式,网络技术基础和因特网应用用了第二种方式。(3)综合主题活动方式。如:设计一个旅行计划、世界文化遗产之旅、心算练习程序设计、“跨时空的因特网服务”专项调查、“校运会资料管理系统”的开发、“植物分类专家系统”的建造等。教材体例:(1)章首页:呈现学习本章的意义、作用;本章学习目标;本章学习内容。14(2)正文:情景引入,以“知识体系+实

4、践活动”方式呈现学习内容及过程。设置如下一些活动栏目:任务、交流、实践、探究、评价、练习、拓展等。(3)旁注:表示解释、提示、建议。(4)总结评价:设有“本章扼要回顾”和“本章学习评价”。评价、练习等方面的设计 教材非常重视评价活动在促进学生发展中的作用。评价方式有: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自评、互评、点评等多种方式相结合、“本章扼要回顾”和“本章学习评价”。教材各章节配置具有一定巩固和评价功能的练习题。二、课程目标:(一)因特网应用 1内容标准 (1)通过使用因特网,了解因特网服务的基本类型、特点与应用领域;了解因特网服务组织的类型、提供的服务与服务特点。例 1 因特网服务通过信息交流

5、、信息获取、资源共享等功能来实现。例 2 因特网服务的应用领域包括:电子商务、远程医疗、远程教育、网上娱乐等。例 3 ASP(应用服务提供商)和 ISP(因特网接入服务商)有不同的服务 14 内容和服务特点。(2)通过尝试与分析,了解因特网信息检索工具的类型与特点;知道搜索引擎、元搜索引擎(又称集成搜索引擎)等因特网信息检索工具的产生背景、工作原理与发展趋势;掌握常用因特网信息检索工具的使用方法,能熟练使用检索工具获取所需信息。(3)通过使用或演示,了解与人们学习、生活密切相关的因特网应用技术的基本使用方法,初步了解其基本工作思想。例 1 基于流媒体的因特网音频、视频技术目前已经广泛应用于远程

6、教育、网上娱乐等方面。例 2 ICQ 不仅可用于网络寻呼,还有聊天、文件传输等功能。(4)能够根据实际需求选择恰当的方式方法,利用因特网获取所需信息、实现信息交流;体验因特网在跨时空、跨文化交流中的优势,分析其局限性。例 因特网较好地支持了人们的交流,但语言壁垒对网上跨文化交流有阻碍作用。2教学设想 以小组为单位,通过网络浏览,了解不同类型网站(如政府网站、商业网站、教育网站、新闻网站、娱乐网站等)在内容、呈现方式以及所发挥作用等方面的差别。进一步就某一类因特网服务的一个专题进行网络调查研究,如浏览商业网站,就因特网在商务活动中的应用价值、存在的问题与发展前景开展调查和讨论。(二)网络技术基础

7、 14 1内容标准 (1)了解计算机网络的主要功能、分类与拓扑结构。(2)理解网络协议的基本概念,能描述网络的开放系统互联协议(OSI)分层模型的基本思想,能描述因特网 TCP/IP 协议的基本概念、思想与功能。例 了解因特网协议 IPv6 的产生背景,比较 IPv6 与 IPv4 的优劣。(3)能列举并解释网络通信中常用的信息交换技术及其用途。例 IP 电话采用的是分组交换技术,传统电话采用的是电路交换技术。(4)能描述浏览器/服务器(B/S)结构、客户机/服务器(C/S)结构的概念与特点。(5)理解 IP 地址的格式与分类;知道域名的概念和域名解释的基本过程。(6)知道因特网 IP 地址、

8、域名的管理办法及相应的重要管理机构。例 1 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的主要任务包括注册服务(域名注册、IP 地址分配等)、目录数据库服务、信息服务、网站访问流量认证等。例 2 国际性的因特网组织包括因特网协会(Internet Society,简称ISOC,网址 http:/www.isoc.org/)、因特网域名与地址管理机构(Internet Corporation for Assigned Names and Numbers,简称 ICANN,网址http:/www.icann.org/,中文相关网址 http:/ 14 (1)选择校园网或当地的计算机网络系统,画出网络拓扑图,对该网络应用情况

9、进行调查,并就如何进一步提高网络使用效率展开讨论。(2)有条件的学校可以让学生分组合作搭建简单的局域网,安装代理服务器软件,使多台计算机同时联入因特网。(三)网站设计与评价 1内容标准 (1)知道 WWW、网页、主页、网站的基本概念及其相互关系。(2)理解动态网页的概念,能解释其工作过程。(3)能够根据表达任务的需求,使用常用的网页制作软件制作与发布动态网页。(4)通过开发实践,学会规划、设计、制作、发布与管理简单网站的基本方法。(5)能够根据网站主题要求设计评价指标,对常见网站的建设质量与运行状况进行评价。2教学设想 对于给定的主题,以小组合作方式制订网站开发计划、设计网页结构、确定制作方案

10、,并通过比较与评价,选出最佳方案,根据方案完成网站建设。例如,围绕“家乡旅游资源”或者其他科目学习的主题进行网站设计。三、知识树:14 单元 知识与技能要点 一、网络技术基础 1计算机网络的功能 2计算机网络的分类 3计算机网络的组成 4网络通信原理 5局域网的组建与设置 二、因特网的接入与使用 6域名及其管理 7因特网的接入 8因特网的服务 9因特网的使用 三、网站设计与评价 10网站的概念 11网站的规划与设计 12网页制作 13HTML 语言的基本应用 14CSS 样式表的简单使用 15JavaScript 的简单使用 16ASP 工作流程 17网站的发布与管理 18网站的评价 14 四

11、、与高考紧密联系的知识点:1.网络的功能 2.网络的分类 3.网络的组成 4.通信原理 5.局域网的组建与设置 6域名及其管理 7因特网的接入 8因特网的服务 9因特网的使用 10网站的概念 14 11网站的规划与设计 12网页制作 13HTML 语言的基本应用 14 CSS 样式表的简单使用 15JavaScript 的简单使用 16ASP 工作流程 17网站的发布与管理 18网站的评价 五、教学方法:信息技术教学方法 1.讲授法 网络同步讲授、网络异步讲授 能保证教师传授知识的系统性,主动性与连贯性,易于控制课堂教学,充分利用时间 2.演示法 各种直观教具、实物或示范性实验与操作 3.实验

12、法 教师指导下学生完成 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 观察能力 14 4.任务驱动法 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相对独立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激发学习兴趣 强化主体意识 5协作型教学法 以“学”为“主”,同时积极为学生创建协作学习环境。创设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开放、互助、协作式的学习环境,既解决了教师难以面面俱到的问题,同时也增强了学生之间的友谊,提高了学习兴趣,也就提高的教学质量。6练习法 简介:1.课堂练习。比如,写命令的练习,建立自动批处理文件的练习,编写程序的练习。2.上机实践。这是信息技术学科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也是学生形成计算机操作技能的主要途径。注意事项:明确上机目的与要求。上机前,教师必须事先布

13、置好上机内容、说明目的和要求。学生应事先做好准备,以充分利用上机时间,提高上机效率;精选上机内容。上机内容要根据上机目的、学生实际情况及学习上的实际需要加以选择。要加强基本技能训练,注意创造性练习;14 正确的上机方法。上机练习要按确定的步骤进行。教师应事先发给学生上机报告单,表上应有“目的要求”、“操作步骤”、“达到效果”等,要求学生及时填写;加强指导。上机时,教师要有重点地进行指导,对于大部分学生不懂的问题,可由教师示范操作;要对学生进行遵纪守法、爱护公物、注意公共卫生和互相协作精神的教育。上机结束后,要求学生整理机房、关闭电源,教师要做好机房安全检查工作。7游戏引导法 简介:通过游戏教学

14、法,训练和培养学生操作计算机的技能技巧。培养学生的计算机操作能力是信息技术学科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而操作经验实际上就是认识各种类型的软件,并熟悉掌握该操作方法。每种软件的界面千变万化绝不雷同,但是组成界面的各种“界面元素”却是完全一样的,不外乎下拉式菜单、弹出式菜单、各种窗口、图标、组合框、对话框等等。益智性游戏软件的界面设计是最精良的,它几乎囊括了各种类型的“界面元素”。教师只要在操作中适时引导、分析、归纳、总结,学生就可以在玩的过程中不断积累操作经验,提高操作的熟悉程度。注意事项:14 教师要引导学生合理安排时间,有目的、有节制地进行一些益智性游戏操作。即在教学中,适当引入有益的游戏,却不

15、能以游戏为目的,而是将其作为一种引导学生提高计算机操作水平的一种手段;选择游戏要有利于身心健康,有利于帮助学生扩大视野、丰富知识、增强技能和科幻意识。加强学生的科幻意识被认为是培养创造力的重要途径之一。要引导学生有目的进行游戏软件的安装、解压、合理分配内存等计算机知识的探索实践,寓基础知识的学习于娱乐之中;要把握好引入游戏的尺度,不能以玩代教,因玩误教。同时更不能忽视游戏的负面影响,要绝对禁止在一切学习时间玩游戏(包括在信息技术课上机时)。对学有余力的学生,可利用课外活动、节假日,选择政治观点正确、思想内容健康、知识丰富的游戏,安排一定时间进行操作,但一定要教育学生有自我控制能力和自我约束能力

16、;教师要提高自己的文化修养。采用游戏引导教学法获得成效的关键,是教师如何把握契机在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找到益智性游戏软件中这些教育“热点”和精华。8研究型教学法 简介:所谓研究性学习,是以学生的自主性、探索性学习为基础,从学生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主要以个人或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通过亲身实践获取直接经验,养成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提高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14 9讨论法 简介:所谓小组讨论法就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小组成员围绕某个问题发表各自的意见,通过互相讨论、辩论,对问题获得新的理解和认识、形成个人见解的一种教学方法。小组学习在信息技术课教学中也是

17、一种比较常用的学习形式。考虑到目前学生的信息技术水平参差不齐,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往往都会按分组原则,把学生分成学习小组,然后根据小组安排机房座位。因此,小组讨论法在信息技术课中实施是水到渠成。小组讨论法比较适合于没有固定或唯一答案的知识性论题的教学,例如,信息技术课中的多媒体作品制作、信息社会伦理道德、信息文化等内容的教学就可以使用这种方法。10资源型教学法 特点:教学软件一般具有界面生动活泼、形式新颖、直观效果强、个别化学习特点突出、操作性和交互性强等特点。利用这种软件辅助教学,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他们在多种感官刺激中获得认知的意义建构。教学软件中内容的组织方式也多种多样,有

18、专业公司针对某一模块内容专门制作的学科教学软件,如打字练习软件、单词学习软件、益智游戏等;还有教材出版社制作的与教师用书配套的教学软件等等。11.自由辅导法 简介:它是教师根据学生个人实际需要,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辅导的一种教学方法。这种指导一般以“师生”双向的交流为主,包括学习内容的指导、学习方法的指导、学习心理的指导等,该方法除了可以提高教学效果,对增进师生间的了解也有很重要的意义。个别指导法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要求教师更大范围地把握每个学生的认知心理和认知需求,并根据教学内容准备好各种指导方案,同时还要求教师有充分的时间和精力,因为个别指导还经常发生在课堂教学之外的学生自学的过程中。12虚拟型教学法 14 简介:就是指在教师指导下,学生模拟扮演某一角色进行技能训练的一种教学方法。模拟教学能在很大程度上弥补客观条件的不足,为学生提供近似真实的训练环境,提高学生职业技能。特点:模拟教学能在很大程度上弥补客观条件的不足,为学生提供近似真实的训练环境。注意事项:1、搜集相关资料,做好知识准备 2、从实际出发,大胆处理好教材 3、以学生兴趣为起点,创设情境,吸引学生主动参与 4、发挥教师的导引作用,强调师生共同参与 5、促进学生间合作与竞争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