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体育教学策略的理论研究

上传人:h****5 文档编号:188677054 上传时间:2023-02-20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16.33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2023年体育教学策略的理论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23年体育教学策略的理论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23年体育教学策略的理论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资源描述:

《2023年体育教学策略的理论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体育教学策略的理论研究(10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2023年体育教学策略的理论研究 体育教学策略的理论研究 钱 钧1,熊正英2, 史 兵2 1.西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 ,陕西省西安市 710014 2.陕西师范大学,陕西省西安市 710068 摘要:本文采用文献综述法、专家访谈法、逻辑推理法等研究方法,对体育教学策略的概念、研究意义、建构体育教学策略的理论基础;使用自主学习、研究性学习、合作学习这三种当前新课程改革强调的学习方式,作为以创新精神为核心的教育理念的解释,建构自主学习、研究性学习、合作学习的体育教学策略体系,等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为更好的完成教学目标和提高教学质量、效益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策略 体育教学策略 学习方式 建构 1

2、 相关概念的界定 策略是人的心理活动,是人对特定环境的一种整体概括性思考,是建构在对特定情境中的问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既具有目标性、计划性,同时又具有一种类似艺术的、在其具体情景中显示直觉性特征的一系列解决问题的行为方式。 对教学的理解有广义的教学观和狭义的教学观,这就有相应的两种教学策略观: 一、视教学策略为教和学的策略; 二、视教学策略为教的策略。本文是从教的角度探讨教学策略。 教学策略属于策略的范畴,是教学实施中进行的系统决策活动的一个动态过程,是通过概括性思考对教学活动全过程进行的预先谋划,作为教学设计的有机组成部分,在特定教学情境中为适应学生学习需要和完成教学目标而对多种教学方法的整

3、合,并随情境变化而进行适时的调整。 国内学者对体育教学策略的内涵有多种见解,从整体性角度出发,体育教学策略可以定义为:在体育教学实施中进行系统决策活动的动态过程,是通过概括地思考对体育教学活动全过程进行的整体性预先谋划,是根据体育教育规律,作为体育教学设计的有机组成部分,在体育教学情境中为适应学生体育学习、活动的需要和完成体育教学目标而对多种体育教学方法的整合,并随体育教学情境变化而进行适时的调整。 2 体育教学策略的研究意义 2.1体育教学理论发展的客观需要与必然趋势 随着对体育教学认识的进一步深入和科学化,和多种新的教育理论的渗透。体育教学理论发展的趋势,在于系统探讨生物学、心理学和社会学

4、的理论与体育教育目标、教学策略、课程设计、教材之间的交互影响,建构合理的体育教学体系。体育教学中如何同时运用生物学、心理学、社会学的知识以形成更佳教学策略,必将成为体育教学理论最重要的课题之一。 2.2促进体育教学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从理论上看,体育教学策略可以帮助我们从整体上综合地认识和探讨体育教学过程中各种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多样化的表现形态,有利于从动态上把握体育教学的本质和规律;从实践上看,体育教学策略既是理论体系的具体化,又是综合了教学过程诸多要素后建立在实践经验基础上的抽象化,具备系统完整性和简明可操作的统一,便于人们理解、掌握和运用。因此,体育教学策略的研究是联系体育教学理论和

5、实践的桥梁与纽带,有助于改变体育教学理论与实践脱离的状况。 2.3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 随着教育研究的发展,对如何提高教学质量的研究内容、方向、目标都发生了巨大变化。体育教学领域内关注的范围已从运动技术特点、技术练习方法、人体生理特点,延伸到应用心理学、社会学的范围,因而以系统决策活动和动态过程为指导思想的容纳多学科理论的体育教学策略研究对于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尤为重要。美国教育学家对不同教师教学效果差别的研究,也同样证实了这一点。 1 2.4是贯彻新课标的需要 国家教育部于2000年颁布了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新课标与旧大纲在很多方面存在区别。在贯彻和落实新课标时,教师具有了相当大的选择权和决

6、定权,这必然要求体育教师转变观念,以适应新课标的要求。体育教学策略可以帮助教师综合地认识和探讨新课标的教学理论与实践的关系以及实践过程中各种要素之间关系和作用。 3 建构体育教学策略的理论基础 3.1主体性教育:体育教学策略的教育学基础 体育主体性教育思想是从对人的哲学分析入手研究教育对人良好素质的全面建构,提出了关于尊重学生主体性的思想;关于促进学生个性自由充分发展的思想;关于发展自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思想。其实质就是充分尊重、发挥受教育者的主体性,培养具有主体性的人,是当代教育培养具有开拓创新性人才的时代要求体现。 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主体性表现,可分为四个层面: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是交往

7、的主体;学生是自我生活的主体;学生是自我发展的主体。但是,受到学生自身的局限,主体地位、性质和形态,尚处于初级的软弱的阶段。 3.2学习方式:体育教学策略的学习论基础 自主学习、研究性学习、合作学习是当前以创新精神为核心教育理念下课程改革所强调的三种学习方式。这三种学习方式各自包含着不同的意义:第一,自主学习是指学生自己主宰自己的学习,具有能动性、独立性、有效性、相对性的特点。第二,研究性学习是一种以问题为载体、以主动探究为特征的学习方式,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在学习和社会生活中自主地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获得结论的过程。第三,合作学习就是在教学中运用小组学习,使学生共同开展学习活动。在实际的学习

8、情境中,这三种学习方式虽然各自强调的侧重点不同,但存在着一种相互支持、互为补充的关系。 3.3新课程观:体育教学策略的课程观基础 本次体育课程改革最根本的实质是体育课程内涵发展变化,教师的课程观必然需要发生相应转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第一,从强调体育学科内容到强调学生的经验和体验,把学生健康置于课程的核心位置,避免把课程与竞技运动等同起来,以保证学生的发展。第二,从强调体育教学目标、计划到强调体育教学过程本身的价值,把教学目标、计划整合到教学过程和教学情景中,以促进教师和学生创造性的发挥。第三,从强调单一教材因素到强调教师、学生、教材、环境四因素的整合,要求把体育课程就变为一种由四因素组

9、成的具有整合性、动态性、成长性特征的完整文化系统。第四,从强调显性课程到强调显性与隐性课程并重,谋求在宽松、自由、富有创造性的教育环境和教学情景中达到两者的和谐统一。 4 以学习方式为取向建构体育教学策略 对于教学来说,教的实质就是使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因此,使用自主学习、研究性学习、合作学习这三种当前新课程改革强调的学习方式,作为以创新精神为核心的教育理念的解释,并作为建构体育教学策略的三种取向。 4.1实施自主学习的体育教学策略体系 4.1.1内涵 在体育教学活动中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尊重学生的自主性,使学生在积极主动的体育学习过程中,获得独立处理和运用体育信息、体育资源的能力,建构完整人格

10、。 4.1.2原则与方法 以满足学生在学习内容、时间、地点、形式上的选择,赋予学生相应的权利,并使学生行使自己的权利为原则。给予自学的机会,留给学生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在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过程中,采用异步指导,做到“先学后教,先练后讲”。 2 4.2实施研究性学习的体育教学策略体系 4.2.1内涵 在体育教学中学生利用已有知识、技能、经验,去解决教材中或生活中的未知因素,通过“问、思、学、练”等方式,获得体育知识,增长体育能力,同时发展选择信息和探索问题的能力。 4.2.2原则与方法 采用以具体问题为依托,利用学生已有知识和技能,通过探究和发现的方式,习得知识和技能的原则。从体育运动或现实生活中

11、选择和确定研究主题,创设情景,通过学生发现问题、搜集处理信息、身体实践练习、表达交流等探索活动,获得直接经验,发展知识、技能、情感与态度。 4.3实施合作学习的体育教学策略体系 4.3.1内涵 在体育教学中借助体育活动团队的形式,以小组为形式,通过学生分工、合作、配合共同学习,发展个体的体育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能力。 4.3.2原则与方法 以小组或团队共同完成某一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相互配合,重点培养协作、分享精神,为其在社会性群体中的适应和发展做准备为原则。采取学生自愿组合为主,小组成员间合作性体育学习、活动,通过小组成员间的合作交流、互帮互助、取长补短来克服差异、共同进步。

12、5 结论与建议 5.1结论 体育教学策略是通过概括地思考对体育教学全过程的整体性预先谋划,是可进行适时调整的系统决策活动的动态过程。 研究体育教学策略符合体育教学理论发展需要;可以促进体育教学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是贯彻新课标的需要。 建构体育教学策略是以主体性教育思想;自主学习、研究性学习、合作学习的学习理论;以及新体育课程观为理论基础。 体育教学策略的建构必须是围绕着学生的学,新课程改革中强调的三种学习方式,是建构体育教学策略的三种取向。 5.2建议 目前对体育教学策略的研究尚处于初级阶段,加强体育教学策略的研究工作,需要广大教育研究者高度重视和各级领导大力支持。 就体育教

13、学策略理论体系而言,在教学观念与教学设计的理论指导下,着眼于整体性功能,在最优化建构其基础理论框架的同时,逐步拓展到发展性理论与应用性理论的研究。 在研究过程中从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出发,不断对教学经验予以总结、概括,通过部分与整体的有机联系,从教学实践中抽象出理论,丰富体育教学策略的内容。 对体育教学策略研究中应借鉴其他学科的教学策略研究成果,吸取经验、开拓思路,应关注、学习、了解哲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教育学的发展,使之能够符合时代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 胡捷利.关于有效教学策略思想的阐述J.教育研究与实验,1992.1.2 张华.课程与教学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23.3 李

14、康.教学策略及其类型探析J.西北师范大学学报,1994.2,75-78.4 时俊卿.教学策略当今教学改革的新热点J.教育管理社会,1995.1,34-39.5 高慎英.论教学策略的实质、生成与建构J.教育理论与实践, 2000.7, 40-43.6 徐英俊.教学设计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23.7 王文生.体育教学论方法学中学体育教材教法M.桂林:广西教育出版社,2000.8 骆秉全.论体育教学的策略J.北京体育师范学院学报,1997.9,31-35. 3 9 单炯.试论体育学科的教学策略J.体育科研,2000.2,39-41.10 邵伟德.论体育教学策略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23.

15、2,6-9.11 季浏.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解读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23.12 张天包.主体性教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13 钟启泉.基础教育改革纲要(试行)解读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23.14 王升.研究性学习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23.15 李秉德.教学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3.16 毛振明.体育教学科学化探索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17 樊临虎.体育教学论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23.18 施良方.学习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3.19 王升.主体参与教学策略的分层分析J.课程教材教法,2023.

16、1,40-44.20 张大均.试论教学策略的基本含义及其制定的依据J.课程教材教法,1996.9,6-8.21 蔡淑兰.论教学策略的结构J.内蒙古师大学报,2000.2,81-84.22 陈理宣.有效教学策略探索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6,205-208.23 焦宇锋.动作技能学习过程中两种教学策略的比较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1996.11,34-36.24 顾书明.校本课程实施中的几种适应性教学策略的选择和运用J.教育理论与实践,2023.9,40-42.25 曹成刚.学习策略与教学策略的研究比较及运用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学版,2023.5,56-59. 体育教学策略的理论研究 农村小学体育教学策略研究 中学体育教学策略 “教学做合一”理论指引下的体育教学策略 听力教学相关理论研究 学校体育管理思想理论研究论文 重视理论研究 初中体育个性化教学策略研究 翻译策略和翻译理论研究:民族的视角论文 辩论中的理论研究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