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上的自然变异!!!!!!!!!!!!!!

上传人:z****2 文档编号:188669894 上传时间:2023-02-20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8.58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地球上的自然变异!!!!!!!!!!!!!!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地球上的自然变异!!!!!!!!!!!!!!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地球上的自然变异!!!!!!!!!!!!!!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资源描述:

《地球上的自然变异!!!!!!!!!!!!!!》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球上的自然变异!!!!!!!!!!!!!!(11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地球上的自然变异,包括人类活动诱发的自然变异,无时无地不在发生,当这种变异给人类 社会带来危害时,即构成自然灾害。近期我国及世界其他国家发生了多次各种各样的重大自 然灾害,2010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今年才至8月,全球就经历了太多的自然灾害:年 初中国西南大旱,1月中旬海地里氏7.0级地震,2月底智利里氏8.8级地震,4月14日青 海玉树7.1级地震,8月8日甘肃舟曲特大泥石流灾害与此同时,世界各地也在遭受着 极端天气带来的各种特大灾害,2月美国遭受三场暴风雪的侵袭。洪灾重创中国、巴基斯坦 及欧洲多国,旱灾则袭击了俄罗斯和非洲多国;中国、美国等北半球多国遭遇历史罕见酷热, 而南半球多国则面临

2、少见的低温。最近,全球各地的极端气候现象似乎成了家常便饭。在频 发的灾难面前,人的生命更是格外脆弱。专家认为,当前频发的自然灾害与气候变化有关。 虽然是自然灾害,但是这背后却有着人类行为的影子,是人类在“作茧自缚”。诚如联合国 国际减灾署宾娜德赛女士所说:“与人类行为有关的自然灾害事件数量正在上升,人类导 致的气候变化也引起了很多灾害。如果你仔细分析滑坡、洪水等灾害的情况就会发现,这些 灾害多数都不仅仅是由于自然的变化,而是由于人为对生态系统和环境的破坏、滥用和错用 土地。比如说,一个地区本来就是泛洪区,会有一些常规的洪水发生,不适合人类居住,却 还要有人在那里定居。这样的现象加剧了一些自然灾

3、害的影响。”前车已覆,后车当戒。面对自然灾害,人类应该提高警觉,滨弃忧虑,有所作为,防患 于未然,以积极的态度应对未来;虽无法控制极端天气,但至少可以减灾防灾;必须学会与 各种灾害、事故抗争,善于在灾害中生存。至少应该做好三方面的工作:一是提高对防灾减 灾的思想认识。尽量教育每一个人懂得爱护我们的大自然,提倡低碳生活,这样才能阻止像 乱砍滥伐、破坏植被,违背科学、胡修乱建等现象,最大限度地减少人为灾害,因为人类只 有一个地球。二是必须提高城市化进程中和日常工程活动中的地质灾害防治意识。一方面, 规划要考虑区域地质灾害情况,尽量选择稳定、安全的区域,避开容易遭受滑坡、泥石流等 地质灾害侵袭的区域

4、。另一方面,建设过程中要及时采取对地质灾害的防范措施,加强治理, 消除地质灾害隐患。三是积极地应对。各级党委、政府需要对自然灾害有充足的了解,明白 自己的辖区容易出现什么样的灾害,并针对这些灾害做好充分的应急准备。要认真总结近年 严重洪涝灾害的教训,在全面进行地质灾害隐患拉网式排查的基础上,加强对重特大地质灾 害隐患的工程治理和搬迁避让,不断提高对地质灾害的防治能力。切实加强地质灾害群测群 防工作,及时捕捉灾害前兆、灾体变形、活动信息,迅速发现险情,及时预警自救,组织群 众避险,更好地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面对严重的自然灾害,我们只有竭尽全力,团结一致,共同努力,用行动战胜自然灾害。 我国

5、劳动人民在长期与灾害做斗争的过程中,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解放后提出的“预防为 主,防抗结合”的方针, 就是对这些经验纲领性的总结。为了减轻自然灾害的侵袭,全国每 一个成员都必须为之做出贡献。这也是人人奉献,众志成城,既保小我,又利大我的社会公 德。概括成功的经验,面对自然灾害,每个人都应尽量按以下十个字去做:1学:学习有关各种灾害知识和减灾知识。2听:经常注意收听国家或地方政府和主管灾害部门 发布的灾害信息,不听信谣传。3备:根据面临灾害的发展,做好个人、家庭的各种行动准备和物质、技术准备,保护灾 害监测、防护设施。4察:注意观察研究周围的自然变异现象,有条件的话,也可以进行某些测试研究。5报

6、:即一旦发现某种异常的自然现象,不必惊恐。但要尽快向有关部门报告,请专业部 门判断。6抗:灾害一旦发生,首先应该发扬大无畏精神,召唤群众,组织大家和个人自卫。7避:灾前作好个人和家庭躲避和抗御灾害的行动安排,选好避灾的安全地方,一旦灾害 发生,个人和组织大家进行避灾。8断:在救灾行动中,首先要切断可能导致次生灾害的电、火、煤气等灾源。9救:要学习一定的医救知识,准备一些必备药品,以在灾害期间,医疗系统不能正常工 作的情况下,及时自救和救治他人。10保:为减少个人和家庭的经济损失,除了个人保护以外,还要充分利用社会的防灾保险。 相信随着国家减灾体制的健全,减灾能力的提高,和全民每个成员的努力,一

7、定会大幅度减 少灾害损失。俗话说水火无情,每次看到听到关于各种天灾人祸引起重大恶性事件的消 息,都让人万分揪心,唏嘘不已。是的,狂风暴雨及其引起的山洪暴发、 山体滑坡、泥石流、河道决堤,还有大雪及其造成的道路堵塞、供电遇阻、 房屋压垮、出行受阻,久旱造成的农业减产、绝收,还有各种原因造成的 矿难等安全生产事故等不胜枚举。不知这是不是文明的代价,但是人类文 明的进步问题伴随着对自然的过分掠夺这却是事实。随着现代工业的发 展,人类与大自然之间的关系正处于新的磨合、适应过程之中,人类正因 对大自然的过度索取遭受一次比一次更为严重的惩罚,其中不仅仅是数不 清的经济损失,还包括无数的生命,多年的生产积累

8、、各种公共设施等等, 如果量化的话,每一次损失都是一个天文数字。在强势的大自然面前,人 类往往显得那么渺小,那么无助,那么被动,似乎只有逆来顺受的份。因 而抛开繁华的表象,以现代的眼光,理性地看待、科学地分析和判断人类 与自然的关系,对当下更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一、要充分认识到各种自然灾害是人与自然关系不和谐的表现人乃万物之灵长。经历了成千上万年的历史演变进化至今,人类改造 自然的能力正与日俱增,这就是生产力的进步,包括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 素人类自身。我们可以看到,人类时刻在以各种各样的方式与大自然进行 着一种搏弈,在以各种各样的方式利用、改造、同时也在适应着大自然, 这种相互作用的情况随着历

9、史的发展将越来越明显,物我化一,人类与大 自然和谐相处已经成为我们必须认真面对深刻思考的一个极为现实的问 题。其实整个地球就是一个大的生态系统。百度中关于生态系统的表述是这样的:生态系统(ecosys tem)指由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构成的统一整 体。生态系统的范围可大可小,相互交错,最大的生态系统是生物圈;最 为复杂的生态系统是热带雨林生态系统,人类主要生活在以城市和农田为 主的人工生态系统中。生态系统是开放系统,为了维系自身的稳定,生态 系统需要不断输入能量,否则就有崩溃的危险;许多基础物质在生态系统 中不断循环,其中碳循环与全球温室效应密切相关,生态系统是生态学领 域的一个主要结构和功能单

10、位,属于生态学研究的最高层次。万事万物皆有联系,普遍联系正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特征。尤其 是人类与生存于其中的大自然。世世代代生于斯、长于斯、老于斯的地球 这一大的生态系统正变得越来越桀骜不驯,近来频繁暴发的台风、海啸、 暴雨、雪灾等等已经成为明证。人类文明积累到今天,上天入地探索未知 世界、劈波斩浪深入海底世界、以及各种新的科技发明正以崭新的面目不 断涌现,无论其物质基础多么强大,都是来源于大自然。文明的每一步都 是伴随着对自然的过度索取与掠夺,然而人类对于大自然的回报却鲜有问 津。如草原、树木被开垦成耕地、建设成 人类居住地而导致绿地的减少 和沙漠化的增多,导致现在“沙尘暴”的出现已经日

11、趋严重,这就是人类 与自然较量的一个简单的例证。人类取得了他想要的,但是却付出了他不 想要的更为惨痛的代价。各种自然灾害其实就是大自然对人类过度掠夺的 一种惩罚。随着现代文明的飞速前进,如果人类不能改变当前人与自然之 间这种关系的现状,人类将会为自己的行为付出更大的代价,包括经济损 失、生存环境恶化,当然更重要的是包括人类自身的生命。二、进一步加强对人和自然关系的研究和探索,牢固树立三种意识, 以积极的态度与和谐发展理念重新定位人和自然的关系在思考人类与自然的关系时,我们必须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牢固树 立忧患意识、规划意识、积极应对意识,努力弥补自身不足,尽最大努力 克制对自然的过度掠夺,尽最

12、大努力修复对自然造成的损害,从根本上努 力实现人类与自然的平衡、和谐、对等,努力改变单向的简单掠夺模式, 变为双向的互动的互补模式,唯有如此,人类与自然的真正和谐关系才能 最终建立。首先是忧患意识。人类产生之日便与大自然须臾不可分离,人类是大 自然的产物,大自然是人类的母亲,大自然不仅赋予了人以崭新的个体、 生命,还赐予了人类生生不息、繁衍进化的能力,正是在大自然的怀抱里 人类延续了成千上万年,从原始状态进化到现在的文明。然而在与自然的 相处中我们也时常因自身的错误而受到大自然的惩罚,每一次惩罚都让我 们增长见识,不断地加深对自身及自然的认知。大自然并非如太阳般心底 无私,每当人类过度的索取触

13、及到其自身运行规律,触及到其生存底线时, 她也会发怒,发威,发火,甚至给予人类以不同形式的惩罚。因此,人类 必须时刻保持忧患意识,万不可因自身力量的增长而飘飘然、自高自大、 忽视、蔑视、漠视大自然的存在和需要,她也要休养生息,也要自我修复, 也要补充能量,也要保持健康。人类要在发展自己的同时,时刻思考如何 向大自然进行回报,对自己的过度利用进行弥补、补偿,惟有如此,大自 然才会对人类始终保持温和、亲善、友好的态度。否则,大自然随时都会 对人类变脸,而且大自然对人类的惩罚将一次比一次严重,如何跳出这一生死轮回就看我们有怎样的忧患意识、有怎样的克制力和怎样的应对策 略。其次是规划意识。一万个计划比

14、不上一个科学理性的规划。这里的规 划指的是人与自然相处中的规划,而不是单纯的自我规划。要把人与自然 的和谐相处作为所有规划中的第一规划来对待,来执行,来落实,这是人 类必须面对、急需落实的重大活动、重要工作,也是对以往历史经验教训 的总结。规划是纯理性的,超越情感的,建立在对现实情况的理性分析、 科学归纳、提炼升华基础之上,对于当前、今后甚至很长时间内的各项生 产、生活及各项活动等均具有超强的宏观指导意义,尤其是在各类天灾人 祸应对方面,更需具有超强的规避灾害的预见性、可操作性和现实指导性。 在应对人为造成的灾害方面我们已经制订出台的规章制度已经为数不少, 关键是执行力的强弱问题一直在困扰着当

15、前的现实,执行力已经成为当前 应对人为灾害的又一个难题,这需要人的能力的全面提升来做为基础,更 需要强有力的教育、监督、惩戒机制来保障。对于自然灾害我们需要做的 是如何科学规避、有效预防、积极应对,而不是简单意义上的风来避风, 雨来避雨,要以超强的科学预见性、长远的眼光来设计我们的生产、生活, 尤其是对于临山依水靠海的地方,更要把规划意识上升到足够的高度。对 于战争我们有时可以躲避,但是对于各种自然灾害如果防范不到位,根本 就没有躲避的机会和可能,只能是被动的接受。已经发生的灾难给我们造 成的损失已经足够引起我们的重视了,其他的话语已经不用再多说。再次是应对意识。积极科学合理的应对机制是当前必

16、须加以面对予以 破解的现实难题。我们说灾害不可怕,可怕的是灾害到来后没有科学正确 的应对机制,那么最后受到的伤害就远不止于自然的灾害,人为应对措施 的滞后、无力造成的损失更为巨大,更为惨痛,更让人痛心。当务之急, 需要建立一整套应对各种自然灾害的应急机制,诸如地震、台风、暴雨、 雪灾等等,制订预案必不可少,预案执行中所需要的人、财、物等等一系 列的后勤保障更加必需。这需要调动足够的资源来配套完成,是一项规模 宏大的系统工程,是对国家整体实力的综合考验。诸如地震救援队、消防 救火队、水上救援队等都是随着现代文明的进步必须配套产生应急系统的 一部分,系统配套完善的应急队伍、设施、物资等等随着社会的

17、发展与变 化将显得越来越重要。1 什么是自然灾害?概念自然环境的某个或多个环境要素发生变化,破坏了自然生态的相对平衡,使人群或生物 种群受到威胁或损害的现象。形成与发展自然灾害形成的过程有长有短,有缓有急。有些自然灾害,当致灾因素的变化超过一定 强度时,就会在几天、几小时甚至几分钟、几秒钟内表现为灾害行为,像火山爆发、地震、 洪水、飓风、风暴潮、冰雹、雪灾、暴雨等,这类灾害称为突发性自然灾害。旱灾、农作物 和森林的病、虫、草害等,虽然一般要在几个月的时间内成灾,但灾害的形成和结束仍然比 较快速、明显,所以也把它们列入突发性自然灾害。另外,还有一些自然灾害是在致灾因素 长期发展的情况下,逐渐显现

18、成灾的,如土地沙漠化、水土流失、环境恶化等,这类灾害通 常要几年或更长时间的发展,则称之为缓发性自然灾害。许多自然灾害,特别是等级高、强度大的自然灾害发生以后,常常诱发出一连串的其他 灾害接连发生,这种现象叫灾害链。灾害链中最早发生的起作用的灾害称为原生灾害,而由 原生灾害所诱导出来的灾害则称为次生灾害。自然灾害发生后,破坏了人类生存的和谐条件, 由此还可导生出一系列其他灾害,这些灾害泛称为衍生灾害。2 我国的自然灾害有什么特点?灾害种类有很多。中国的自然灾害主要有气象灾害、地震灾害、地质灾害、海洋灾害、 生物灾害和森林草原火灾。分布地域广。中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均不同程度受到自然灾害影响

19、,70%以上的城 市、50%以上的人口分布在气象、地震、地质、海洋等自然灾害严重的地区。2/3 以上的国 土面积受到洪涝灾害威胁。东部、南部沿海地区以及部分内陆省份经常遭受热带气旋侵袭。 东北、西北、华北等地区旱灾频发,西南、华南等地的严重干旱时有发生。各省(自治区、 直辖市)均发生过5 级以上的破坏性地震。约占国土面积69%的山地、高原区域因地质构造 复杂,滑坡、泥石流、山体崩塌等地质灾害频繁发生。发生频率高。中国受季风气候影响十分强烈,气象灾害频繁,局地性或区域性干旱灾害 几乎每年都会出现,东部沿海地区平均每年约有7 个热带气旋登陆。中国位于欧亚、太平洋 及印度洋三大板块交汇地带,新构造运

20、动活跃,地震活动十分频繁,大陆地震占全球陆地破 坏性地震的 1/3,是世界上大陆地震最多的国家。森林和草原火灾时有发生。人财损失严重。据民政部统计,2009 年全国各类自然灾害共造成4.8 亿人(次)受灾, 因灾死亡和失踪1528 人,紧急转移安置709 万人,倒塌房屋83 万间,农作物受灾4721万 公顷,绝收491 万公顷,因灾直接经济损失2523亿元。3 应对自然灾害有哪些法律法规?自 20 世纪 80 年代始,我国就已经开始了自然灾害的立法应对,现有的专门应对自然灾 害类的法律主要有:2007年8月 30日颁布同年11月 1日起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 2001年 8月31

21、日颁布2002年1月 1日起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沙治沙法、1999年 10月 31日颁布2000年1月1 日起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1997年 12月29日 颁布1998年 3月 1日起实施2008年12月 27日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1997 年 8 月 29 日颁布 1998 年 1 月 1 日起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1984 年 9 月 20 日 颁布1985年 1月 1日起实施1998年4 月29日修正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等。除此之外,一些法规和条例的颁布实施也有力地应对了自然灾害的发生。例如:2005 年6月7 日颁布同年7月1日起实施的军队参加抢险救灾条例

22、、2003年11 月24日颁 布 2004 年 3 月 1 日起实施的地质灾害防治条例、2002 年 3 月 19 日颁布同年 5 月 1 日 起实施的人工影响天气管理条例、2000 年 5 月 27 日颁布实施的蓄滞洪区运用补偿暂 行办法、1995年2月颁布同年4月 1日起实施的破坏性地震应急条例、1994年 10 月9 日颁布同年12月1日起实施的自然保护区条例、1991年7月2日颁布实施2005 年 7 月 15 日修订的防汛条例、1991 年 3 月 22 日颁布实施的水库大坝安全管理条例、 1983年 12月29日颁布实施的海洋石油勘探开发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等。地震时如何自救?1. 地

23、震时如果在家里,应立即关闭煤气和电闸,防止触电和发生火情。如果住的是楼房, 千万不要去阳台,不要跳楼,不要跑到楼道等人员拥挤的地方,更不要使用电梯,应尽量躲 在体积小的房间,如卫生间、厨房等,最好能找一个可形成三角空间的地方。2. 地震时如果在学校,不要乱跑或跳楼,应迅速躲进跨度小的空间,护住头部。地震后, 有组织地撤离教室,到附近的开阔地带避震。3. 地震时如果在商场、影剧院等公共场所,应就地蹲下或躲在椅子及坚固物品旁边,注 意避开悬挂物,用包或手护住头部,等地震过后再有序撤离。4. 地震后不幸被废墟埋压时,应学会自救。在等待救援的同时,争取将双手从压塌物中 抽出来,以清除头部、口鼻及胸前的

24、灰土,保持正常的呼吸;无法脱险时,要保存体力,不 要大喊大叫,应用砖块、木棍等支撑残垣断壁,稳定生存空间;尽量寻找水和食物,必要时 喝自己的尿液也可延续生命;听到地面有人时,应用硬物敲击能产生声响的物体,如铁管、 墙壁,发出求救信号。发达国家有哪些借鉴?美国美国救灾机制实行一体化管理。美国是一个地震多发国家,50个州中有43 个州处在地 震高风险地带。为了应对地震和其他灾难,美国不断完善一套以美国联邦应急管理署为中心 的一体化救灾机制。如今,联邦应急管理署隶属国土安全部,总部设在华盛顿,在全国各地 设有办事处,4000 人随时待命应对灾害。美国通过立法确保建筑抗震达标。1990 年,美国通过联

25、邦建筑安全法规,规定凡是获 得政府资助和贷款兴建的所有建筑,今后都必须符合抗震标准。为了落实这一法规,美国紧 急管理学院为有关方面提供培训和指导。日本日本防震有一个基本原则,就是“学校是第一避难所”。日本政府从1923 年关东大地 震中吸取教训,以学生的生命维系着国家未来为最高原则。从那时开始,学校便成为每一个 地方最牢固的建筑。学校之所以能够成为第一避难场所,除了它有牢固的建筑和体育馆、教 室等空间可供灾民避难休息之外,还有两大功能,那就是:因为学校大多有操场,可以作为 直升机的停机场,也就可以成为一个救灾中心。日本强化建筑基准并定期检查确保达标。日本抗震构造协会以建筑基准法为基础, 制定了

26、抗震建筑的维护管理基准,要求由在该协会注册的专业技术人员对抗震建筑进行 “体检”。“体检”大致分为4 类,即竣工时检查、定期检查、应急检查和详细检查。尤其 值得一提的是定期检查。技术人员除每年检查抗震层外,在建筑竣工后第5 年、第 10年及 之后每10 年,对建筑进行一次全面检查,检查内容包括抗震材料的性能、抗震层外围有无 阻碍建筑水平移动的物体、设备管线有无损伤等。日本尤其注意定期检查公共设施,建立了 “特殊建筑定期调查报告制度”。建议现在学校应该组织学生应当树立防范意识,提高自救能力,让孩子能知道,在灾害到来 的时候怎么面对,怎么防范,怎么自救,怎么逃生!当灾害真的到来是让损失降到最低!

27、应对灾害能力包括,如何应对火灾,如何应对地震,如何防止大规模的学生拥挤而出现的踩 踏事故!学校如何防灾避险我国地域辽阔,天气变化万千,洪水、飓风、龙卷风、地震等不可抗性灾难 频发,此次汶川特大地震给人民的生命和财产造成巨大的伤害。近 50 年来,我 国每年由地震、地质、旱涝、海洋、疫病等自然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约占国 民生产总值的 4%.自然灾害已经成为影响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安全的重要因素, 依靠科技进步,提高我国防灾减灾的综合能力已成为当务之急。一、我国防灾减灾科技应用与建设的现状 我国目前已建立起了较为完善、广为覆盖的气象、海洋、地震、水文、森林 火灾和病虫害等地面监测和观测网,建立了气

28、象卫星、海洋卫星、陆地卫星系列, 并正在建设减灾小卫星星座系统。在气象监测预报方面,建成了较先进的由地面 气象观测站、太空站、各类天气雷达及气象卫星组成的大气探测系统,建立了气 象卫星资料接收处理系统、现代化的气象通信系统和中期数值预报业务系统。全 国已形成了由国家、区域、省、地、县五级分工合理、有机结合、逐级指导的基 本气象信息加工分析预测体系。为了监测江河洪水,国家组建了由数目众多的水 文站、水位站、雨量站等组成的水文监测网,建立了七大江河地区洪涝灾害易发 区警戒水域遥感数据库,将遥感技术在“八五”期间应用于洪灾监测。大江大河 防汛抗旱工程技术有了长足的进步,有些领域已经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29、另外,利 用现代科技积极开展小流域综合治理工作,如农区人工增雨、人工防雹、滴灌工 程等,这些技术措施在一定程度上对防灾减灾发生了非常积极的作用。在地震监 测和抗震方面,组建了 400 多个地震观测台站,“十五”期间进行了数字化改造, 由 48 个国家级数字测震台站组成的国家数字测震台网和由 300 多个区域数字测 震台站组成的 20个区域数字测震台网以及若干个流动数字测震台网、数字强震 台网构成了中国数字测震系统,建立了大震警报系统和地震前兆观测系统,形成 了比较完整的监测预报系统,编制了全国地震烈度区划图和震害预测图,确定了 52个城市作为国家重点防震城市,对全国地震烈度 6 度以上地区的工

30、程建筑, 实施综合性震害防御,对城市和大中型工矿企业的新建工程进行了抗震设防,完 成了多条铁路干线、主要输油管线和多座骨干电厂、大型炼油厂,一批重点骨干 钢铁企业和超大型乙烯工程以及大型水库的抗震加固。在地质灾害防治方面,加 强了对滑坡、泥石流、崩塌以及地面沉降、地面塌陷、地裂等地质灾害的勘查防 治工作,采取了包括工程防御体系、生物水保防御体系、管理防护体系,社会管 理体系和预测及报警体系在内的综合防御体系,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同时把生 态建设与防灾减灾相结合,实施封山育林、退耕还林、退田还湖、退田还草和修 建水利工程等一系列措施,极大地防止和减轻了地质灾害的危害和损失。全国已 建立了25 片

31、国家级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区,实施了七大流域水土保持工程,在一 万多条水土流失严重的小流域,开展了山水田林综合治理。先后确立了包括“三 北”防护林、长江中上游防护林、沿海防护林、平原农田防护林、淮河太湖流域 防护林、珠江流域防护林、辽河流域防护林、黄河中游防护林和太行山绿化工程、 防治沙漠化工程的十大林业生态工程。此外,还发射了“资源一号”、“资源二 号”卫星,广泛应用于资源勘查、防灾减灾、地质灾害监测和科学试验等领域。二、我国防灾减灾科技应用与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1. 管理缺乏综合协调 长期以来,我国的灾害管理体制基本是以单一灾种为主、分部门管理的模式, 各涉灾管理部门自成系统,各自为战。由于没有

32、常设的综合管理机构,各灾种之 间缺乏统一协调,部门之间缺乏沟通、联动,造成了许多弊端,如缺乏综合系统 的法规、技术体系政策与全局的防灾减灾科技发展规划;缺少系统的、连续的防 灾减灾思想指导,不利于部门之间协调;缺少综合性的防灾减灾应急处置技术系 统;缺少专门为灾害救援的综合型救援专家、技术型队伍;没有形成相对完善的 防灾减灾科学技术体系;信息公开和交流渠道不顺畅;资源、信息不能共享;科 学决策评估支持系统与财政金融保障制度尚未建立等等,直接影响防灾减灾实 效。2. 投入不足 资金渠道单一 全国每年投入到防灾减灾科技研发和应用的经费十分有限,在防灾减灾基础 设施建设、科研设备购置、防灾工程建设、

33、防灾减灾基础研究和先进技术推广应 用等多方面投入不足。主要是因为我国防灾减灾科研基本依赖于财政拨款,资金 来源渠道单一。由于防灾减灾科研具有的社会效益远远大于近期经济效益,很难 吸引企业资金和社会资金主动投入,造成防灾减灾科技发展和技术推广滞后。另 外,缺少科研成果推广的中间环节与适合防灾减灾工作规律的运行机制,防灾减 灾科研成果的转化率低,一些防灾减灾科研成果的推广应用率不足 10%,严重影 响了全国防灾减灾工作的深入进行,影响了全国防灾减灾工作水平的进一步提 高。3. 科技资源尚待优化配置 我国防灾减灾科技资源主要集中在气象、地震、地质、环保等领域,由于缺 乏宏观协调管理及传统的条块分割现

34、状,一方面各领域主要关注本领域的防灾减 灾科技发展,研发工作主要局限于解决本领域存在的技术问题,在不同灾种以及 防灾减灾的不同环节中,科技资源没有得到合理配置,科技开发与应用水平发展 很不平衡,在基础地理信息、救灾设备和队伍建设方面低水平重复建设严重。另 一方面,仪器、设备、资料、数据等都由部门、单位甚至个人所有,不能实现资 源共享共用,资源条件不能系统整合形成高效、共享的社会化服务体系,无法形 成合力和整体创新优势。4. 防灾减灾科技发展缓慢 一是在不同灾种以及防灾减灾的不同环节中,科技发展与应用水平很不平 衡;二是各灾种的应急研究和操作水平差别较大,低水平重复研究较多;三是技 术手段和装备

35、落后,监测能力不强,短期预测预报能力还较低;四是缺乏各类灾 害的科学评估模型和方法,灾害信息共享应用和评估的技术急需完善;五是对一 些重大灾害的认识与防治技术,长期徘徊不前;六是现有科研结合国情实际不够 密切,科技整体支撑能力有待提高等。5. 防灾减灾高水平科技人才匮乏我国防灾减灾科技人才主要集中在专业管理部门和科研机构中,基层防灾减 灾机构普遍缺少技术应用人才,与我国防灾减灾工作重点结合不密切,特别缺乏 防灾减灾领域的高层次、高水平的学术技术带头人和工程技术应用人才。另外, 研究经费、待遇等方面条件较差,影响我国防灾减灾科技人才队伍的稳定与发展。6. 科普宣教力度不够缺乏统一的防灾减灾科普规

36、划,没有固定的防灾减灾科普教育基地,也缺乏 经常性的防灾减灾科普宣传活动,使防灾减灾科普缺乏系统性、连续性,致使我 国社会公众防灾减灾知识、防灾减灾意识的科普教育水平较低,全社会对生态环 境保护的意识较差,最终影响我三、我国防灾减灾科技支撑的对策建议1. 建立统一综合的防灾减灾组织保障体系设置统一的具有危机管理性质的防灾减灾综合管理机构,负责对全国防灾减 灾工作的大政方针做出决策,逐步实现从部门为主的单一灾种管理体制向政府和 部门联动、条块结合的综合应急管理体制转变。加强科技主管部门与涉灾管理部门的协同,形成跨部门、跨地区、跨学科、 多层次、分布式的协同管理职能和机制。成立集合各灾种、各专业及

37、相关管理部门专家的顾问团体;建立防灾减灾决 策的专家咨询系统,为政府防灾减灾决策提供智力支撑。2. 完善防灾减灾科技进步政策与创新机制 制定科技支撑防灾减灾办法与政策,增加科技投入,在科学研究、技术开发、 科技基础设施建设、科技人才培养选拔等方面给予支持;将防灾减灾科普知识纳 入国民素质教育体系和工作计划,提高全民防灾减灾意识和能力,在大中小各级 学校教育中适当引入防灾减灾课程及读物。建立高效、合理的防灾减灾科技创新资源配置机制、科技投入机制、成果转 化机制、政策激励机制与人才培养机制;加强基础科学和应用科学研究,开展关 键技术、共性技术联合攻关;加快科技成果在防灾减灾领域的推广应用。3. 多

38、渠道增加对防灾减灾的科技投入将防灾减灾发展所需投入纳入每年科技经费预算,按照一定的使用比例,支 持研究开发工作、科技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技术装备、参加国际交流等。并使防 灾减灾科技投入的增长幅度不低于科技经费增长的总体水平。建立社会防灾减灾基金,吸收企业、社会团体、公民及海外人士对防灾减灾 的捐赠,按比例将部分基金用于科技投入。用给予引导资金的方式,促进地方政府增加防灾减灾科技投入,引导技术开 发机构与企业投资防灾减灾技术与产品的研发和产业化。4. 促进防灾减灾科技资源共享平台的建设借助全国科技基础条件平台的建设,通过制定统一的标准和规范,整合全国 各灾害管理部门的分类灾害信息资源,全天候运转监

39、测网;以网络技术为纽带, 积极推广应用地理信息系统(GIS)、遥控系统(RS)、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 技术,建设覆盖至全国各乡村的主要灾害实时监测预警系统;充分应用数字化技 术及网络技术,综合集成防灾减灾各单位上报的灾情信息,构建包括灾害应急响 应、灾害信息分析、灾害救援决策、救援信息反馈等在内的防灾减灾技术及信息 资源平台。5. 加强防灾减灾科技能力与科技队伍建设通过科研体制改革和现代院所制度建设,进行课题制、首席专家负责制和科 研经费预算等防灾减灾科技机构科研管理制度建设;鼓励科研与地方防灾减灾需 要紧密结合,开展自然灾害综合研究和治理;鼓励科研机构与企业联合研发防灾 减灾技术和装备

40、,实现产业化;与管理部门合作,尝试推广先进的防灾减灾技术 和管理方法,探索区域防灾减灾综合管理模式;参与重点防灾减灾工程建设、基 础设施建设、试验示范区建设。在培养选拔高层次人才的基础上,大力培训一线工作的防灾减灾技术人员及 管理人员,改善基层技术人员的工作生活条件;通过科研项目、激励措施、分配 制度、考核选拔等吸引和稳定人才队伍,培育有竞争力的研究群体,加强创新团 队建设;培养防灾减灾后备人才,逐步在我国高校中开办防灾减灾专业教育。6. 加强国内外防灾减灾科技交流与合作鼓励防灾减灾科研机构、管理部门开展国内外交流合作,获得先进的应用技 术及管理经验,追踪最新技术。在跨国、跨区域的防灾减灾工程

41、建设中,政府应 积极协调,为项目实施提供帮助和保障。关于把学校防灾避险工作落实到实处的建议5. 12 汶川大地震后留下一个带血的问号:为什么死伤最多的是学生? 为什么房屋倒塌最多的是学校?此事应该引起全社会的反思。原因是多 方面的,但是最重要的一条应该是学校防灾避险的工作没有得到足够的 重视和落实。一是在地震中,学校“豆腐渣”工程夺走了多少学生的生命。 据报道,有几所学校的楼房在地震中没有倒塌,只有一些裂缝,原因是 捐献的“希望小学”,捐献者对工程质量要求极严,所以师生们才幸免于 难。二是学校的防灾意识比较缺乏,地震发生时,大部分人不知所措, 不知道是怎么一回事,教师又缺少组织经验。北川县一名

42、老师逃生后讲 述,地震时,他正在讲台上讲课,当教学楼剧烈晃动时,他还以为是临 近的班在跳舞,叫学生们不要乱。还有的相当一部分人,地震时不知道 哪儿最安全,往哪儿跑、到哪儿躲藏,急于跳楼逃生被摔死的不乏其人, 有的虽然跑出去了却又被别的建筑物砸死了,有的虽然躲藏到了墙角、 卫生间,但因没有水和食物、不懂得自救又被渴死锇死了。总之,不能 不承认,民众防震知识缺乏,是造成“5.12 地震”遇难人数剧增的一个重 要原因。要面对现实,吸收教训,开展全民防震知识宣传迫在眉睫。这 方面,我们要学日本。日本和我国一样,同属地震高发国。日本的防震 知识宣传相当到位,不仅人人皆知,而且民众对地震后的逃生、自救等

43、措施也落实的非常好。莆田市有关部门在地震发生后也十分重视防灾避险工作,发了一些防 灾安全通知,制定了防灾预案。但在执行中没有具体的督查措施,很多 学校执行过程中都是流于形式或马虎应付。这就给学校的防灾工作留下 了许多隐患。对此特提出以下建议:1. 莆田市各所学校应该对教学楼、实验楼和校舍做一次彻底的检查, 对危房和不合标准的建筑要抓紧重建或加固。这样虽然会多花钱,但救 命的钱必须要花。2. 要加大防灾避险的宣传力度,居安思危,把每年的 5 月份做为学校 防灾避险的宣传月。学校要利用班会课、综合实践活动课、体育课、选 修课等多角度、全方位地进行防灾避险教育,让学生掌握必要的防灾避 险知识,学会一些生存、自救、自护的意识和技能。3. 教育行政部门要抓紧督查学校防灾避险工作,学校把这项工作作为 常规工作进行考评,每学期开展一次防灾演练活动。(5.12 地震中桑枣 中学2200 多学生从教学楼疏散到操场只用时1分36 秒,全体师生无一伤亡。校长因重视防灾避险工作而闻名全国。)城区学校场地狭小,演练不够,资金投入不足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