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亮上的足迹》导学案2

上传人:卢** 文档编号:188547212 上传时间:2023-02-19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3.83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月亮上的足迹》导学案2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月亮上的足迹》导学案2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月亮上的足迹》导学案2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资源描述:

《《月亮上的足迹》导学案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月亮上的足迹》导学案2(3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月亮上的足迹导学案2 初一年级“三段式有效课堂导学案 一、相关知识介绍 1美国的登月方案美国于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组织实施了载人登月项目,或称“阿波罗方案。这一项目的目的是实施载人登月飞行和人对月球的实地考察,为载人行星飞行的探测进行技术准备。它是世界航天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一项成就。项目开始于1961年5月,至1972年12月第六次登月成功结束,历时约11年,耗资255亿美元。 2阿姆斯特朗的故事 作为第一个登上月球的阿姆斯特朗,是整个人类的英雄。1969年7月21日,当“阿波罗11号飞船正准备在月球“静海的预定着陆点着陆,忽然发现飞船下方是一个足球场大小的陨石坑,里面布满了大大小小的

2、石头。阿姆斯特朗马上采取紧急措施,把飞船改为动驶,继续飞行了约20秒后,在6公里外的地方找到了一块较为平坦的地方平安着陆。 二、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 1理解、积累“观测、畅谈、里程碑、昂首挺立、一叶孤舟、遥遥在望等词语。2了解宇航和月球的科学知识,理解人类登月成功的伟大意义。能力目标1学习本文按时间顺序,分明明白地表达事件发生过程的写作办法。2训练学生快速阅读,并准确全面地概括课文内容要点。德育目标1感受科学技术的魅力,学习敢于探索的精神,体会作者蕴涵在字里行间的对登月成功的喜悦之情。2培养学生热爱科学、探索科学的精神。三、学习探究1快速阅读法。本文是一篇饶有兴趣的科普小品,以明晰的时间线索将

3、登月的全过程表达得分明明白、生动形象。先让学生较快速度地默读,整体感知文章大意,再用简洁的语句梳理概括内容要点。2延伸拓展法。激活学生的思维,就关于报道人类登月的文章如自读课本中的?登陆月球进行比照阅读,充实有关细节,培养探索太空的兴趣。1学生快速阅读课文,了解文章主要内容。要求集中注意力默读,不回视。阅读中,勾画出以下字词,并利用工具书掌握其读音和意义。3本文是一篇科普小品,真实记录了人类首次登月的全过程。在文中筛选圈点出表示时间的短语,思考:1登月的全过程按时间开展和空间位置可以分为几个阶段?试概括每个阶段的内容要点。用示意图标示飞船向月球进军的行程注明时间、距离、速度等。2文章是按什么顺

4、序来报道登月的全过程的呢?4指名学生详细复述事件过程,要求说出具体细节,其余学生补充遗漏的情节。5宇航员登上月球后做了哪些事?在文中标记出来。6朗读课文的12语段对登月事件及意义的概说,根据文章语言环境的提示,筛选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和人物要素。7精彩朗读并背诵文章最后一段阿姆斯特朗评价登月意义的话。8师生共同归结课文思路:9想像训练:根据情况提示,展开想像,口头描述一个片断。你驾驶着一艘宇宙飞船,在茫茫的太空中寻找外星生命。你离开地球已经好几天了。这时,透过舷窗,你看到一个美丽的蓝色星球四、当堂检测(10分钟) 7月19日晚上9点32分,地面指挥中心发来呼_(喊、救、叫)。三个人急忙起身。这

5、一天,他们应该按方案登上月球。飞船开始作_(均速、减速、加速)飞行,用不了多久,他们就要达到神往已久的月亮上空了。三个宇航员紧张地工作着,他们手握操纵杆,以防一旦计算机出现故障,就用手工操纵。还好,计算机发着正常的指令,飞船减慢到一定速度时,就自动发出停火的指令。7月20日上午7点32分,阿姆斯特朗和奥尔德林换乘登月舱,并与地面指挥中心通了话。不久,登月舱和飞船脱离,飞船继续在绕月轨道上飞行,登月舱那么开始降落,在椭圆形轨道上缓缓下降。 7月21日凌晨5点17分40秒,登月舱_(安稳、平稳、很稳)地降落在月球上。登月的宇航员兴奋地向休斯敦地面中心报告:他们已经胜利着陆。休斯敦地面中心也快乐地祝

6、贺他们的成功。 (1)按照原文在短线上选词填空。 (2)解释加线的词语。 凌晨_神往已久_ (3)这段文字的表明顺序是_,主要写了登月前夕哪几个工作程序 (4)这段文字分别(交待了三个关键数字,分别标识三个关键的工作程序,请把两者用连线标出。 7月19日晚9点32分 登月舱平稳降落月面上 7月21日凌晨5点17分40秒 中心发来呼叫准备登月 7月20日上午7点32分 从飞船换乘登月舱 (5)“7月21日凌晨5点17分40秒和“1969年7月21日11点56分20秒是本文中两个精确到秒的时间数据,这是为什么 五、中考链接 2022江苏阅读下面文字,完成文后问题。在太空中,物体的生量只有地面的百万分之一,被称为微重力状态,生物极容易发生遗传变异,对细胞、蛋白质、微生物的培养十分有利,太空还剥去了大气层的“外衣,太阳光辐射比地面强得多,宇宙高能重粒子极其丰盛,将使种子、微生物等细胞中的遗传密码发生有益突变,产生新物种。另外太空环境近似真空,没有污染。专家们认为,看不见摸不着、甚至产生感觉不到的这些环境条件,为开展新材料、新物种、新医药等提供了理想的实验场所和生产基地。在太空环境里,生物的变异和进化要比地面快成千上万倍。文中加点的“这些环境条件具体指哪些? .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