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肤类化妆品工艺课件

上传人:沈*** 文档编号:188409438 上传时间:2023-02-19 格式:PPTX 页数:145 大小:1.57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护肤类化妆品工艺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145页
护肤类化妆品工艺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145页
护肤类化妆品工艺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145页
资源描述:

《护肤类化妆品工艺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护肤类化妆品工艺课件(14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第三章护肤类化装品第三章护肤类化装品1.教学目的 了解:全面了解膏霜类化装品的结构,组成,原料及生产设备,全面了解膏霜类化装品的制备原理理解:乳化理论掌握:膏霜类化装品配方设计原理,用HLB值法设计膏霜类化装品配方的原理、护肤类化装品的制备及工艺2.重点,难点 重点:膏霜类化装品配方设计原理重点:用HLB值法设计膏霜类化装品配方的原理第三章护肤类化装品第三章护肤类化装品 护肤类化装品是指滋润、保护、营养、美化皮肤的化装用品。是化装品中的一大类产品,包括膏霜、奶液和蜜类等不同类型和护肤、营养、防裂、美容等不同用途的产品。护肤品主要是膏霜产品,是由不相溶的油相和水相通过乳化剂的作用并在一定的工艺条

2、件和搅拌或均质下制备的稳定的乳化体,是化装品中技术要求较高的一类产品,下面根据乳化理论和亲水亲油平衡值法介绍膏霜类化装品配方的设计原理和步骤,为产品开发打下一定的根底。3.1膏霜配方设计原理3.1.1乳化理论一乳化体类型由两种不互溶或局部互溶的液体所形成的粗分散系统称为乳状液。乳状液是一种或几种液体以液珠形式均匀地分散在另一不相混溶的液体中构成的具有相当稳定性的多相分散体系。两种不相混溶的纯液体不能形成较稳定的乳状液,必需要有第三组分乳化剂(例如肥皂和外表活性剂等)存在而起乳化和稳定作用。乳状液中以液滴或其他形式被分散的一相称为分散相(或称内相,不连续相)另一相是连成一片的,称为分散介质(或称

3、外相,连续相)。常见的乳状液一般都有一相是水或水溶液,通称水相;另一相是与水不相混溶的有机相,通称油相。根据分散相的性质,乳状液可分为二类:外相为水,内相为油的乳状液称为水包油型乳状液,以OW 表示,反之,那么为油包水乳状液,以W/O表示。近年来,多重乳液已开始应用,WOW 或OWO型的,多重乳液是分散液滴本身就是乳状液。复合乳化型或称为套圈式以W/O/W、分别为内水相、油相、外水相和O/W/O分别为内油相、水相、外油相表示。以水相和油相交替一层一层的包覆这种类型少见一般存在于原油中由于这种套圈式乳状液的存在,给原油的破乳带来很大的困难。现在研究用于液膜别离。在多重乳状液中介于被封闭内相液滴和

4、连续的外相之间的为液膜相,如W OW型多重乳状液的油相称为油膜,OWO型多重乳状液的水相称为水膜,两种类型的多重乳状液液膜结构如上图所示意。现今,常根据分散相液滴的大小将乳状液分成三类:粗乳液(macroemulsions),液滴的直径400nm(0.4u m),在光学显微镜可观察到液滴的形状和大小,呈蓝白至乳白色,通常称为乳状液或乳液;微乳液(mlcroemulslons)液滴的直径100nm(0.1um),呈半透明或透明的液体;微细乳液(miniemulsions)液滴直径介于上述两种类型之间(100nm400nm,0.10.4um),是蓝白色液体。化装品工业常见的膏霜、乳液、发乳和护发素

5、等属于粗乳液;一些透明啫哩 型产品、透明的香波和浴液等属于微乳液。严格说来,很多化装品的乳状液含有的分散相是微细的、软蜡状的半固态微粒;这些微粒在高温(70以上)熔化,被乳化为细微的液滴冷却后形成半固态的微粒,均匀地分散在介质中。此外,有些化装品乳状液常添加一些固体粉末(如二氧化钛、滑石粉和着色剂等),这类产品实际上是固态的粉末分散在乳状液中形成的悬浮液。微细粉末的存在可增加体系的稳定性,但这类的体系涉及到固体的润湿、分散和粉末的外表处理等方面的问题。乳化体将油和水互不相溶的二相通过机械搅拌或均质和乳化剂的作用并在一定的工艺条件下使其中的一相均匀地分散在另一相中得到体系称为乳化体。在物理化学课

6、程中已经学过了局部外表化学的内容。提问:1.油水搅拌混合的现象?2.在油水溶液中参加洗涤剂?乳化是一种液体被分裂成小液滴,分散于另一不相混溶的液体中形成乳状液的过程。由此可见乳化起码具备这二个条件,但是制备稳定的乳化体还不够,还有很多影响因素,如温度、搅拌速度、等。下面先看制备乳状液应该具备的三个必须条件:第一个条件是向体系提供机械能(如搅拌和均质等)可完成二相混合过程。如油水剧烈搅拌时的暂时混合。在乳化过程中首先是两相之间的界面形变,形变至一定程度后,形成较大的液滴;然后,大的液滴进一步被破坏成小液滴。因而,液滴的破坏是乳化过程关键的一步。在任何情况下,液滴必需先形变才被破裂。当两相界面的两

7、侧有压力差时,界面将是弯曲的,界面张力为 粘度为的弯曲界面凹面的一侧的压强较凸面的一侧高。将热力学的概念用于该界面,可导出压强差与界面曲率之间的关系,此压强差称为Laplace压强p拉普拉斯,物理化学中学过),P与界面曲率半径的关系称为Laplace公式:式中R1 和R2 是曲面凹面的主要曲率半径,对于半径为R的球型液滴,上式变为2R。RRRP2)11(21Laplace压强是对抗界面形变的,液滴的任何形变会导致P的增加。为了使液滴破裂,应在R距离内加外压对抗LaplaceP压强。这就意味着要具有2 R 数量级大小的压强梯度。搅拌可产生所需的压强梯度。液滴越小,使液滴破裂需要的搅拌作用更强烈。

8、因而,除非很高,一般情况下,在乳化过程中液体流动为湍流。但是光有搅拌只能形成暂时的稳定如油水剧烈搅拌时的暂时混合,一旦搅拌停止油水就会分层固必须还有其他的条件。第二个制备乳状液的条件一般是需要有适宜的外表活性剂(称作乳化剂),其作用是降低外表张力值(例如由40 mN m-1降低至5 mN m-1),从而能降低Laplace压强,使形变容易发生,液滴易被破坏而分散在外相中。我们知道不同的相之间存在界面有5种界面,界面上的分子受到两种作用力,如油水界面,界面上的分子一方面受到相内分子的引力,另一方面受到另一相分子的引力,而前者的引力远大于后者,因此在界面上存在着一种紧绷的力,固会出现自然界中的荷叶

9、上的水珠、油水分层现象。这种紧绷的力称为外表张力。要想改变这种现象必须对体系做功,克服外表张力。外表活性剂(称作乳化剂)具有这种功能。降低是形成稳定乳液的重要因素但并非唯一的,如戊醇与水的界面张力只有4.8 mN m-1 却不能形成稳定的乳液,而高分子化合物C.M.C不能降低却有很强的乳化力能使油水形成稳定的乳化液。这是由于高分子化合物能在油水界面上形成结实的界面膜而阻止液滴间并聚的结果。第三个条件是界面膜的机械强度。界面张力表示乳状液形成的难易,界面膜的机械强度是决定乳状液稳定性的主要因素。乳化剂作用的大小取决于乳化剂的浓度和性质。为了得到高强度的界面膜必须首先保证乳化剂的量,才能有足够的乳

10、化剂分子被吸附于油水界面上形成致密的膜。乳化剂的分子结构对膜有一定的影响提问:直链比支链形成的膜更稳定。实验证明,假设在乳化剂中参加脂肪醇、脂肪酸及脂肪胺等非离子型有机物类似二亲结构,可与乳化剂在界面上形成混合膜而使外表粘度升高,从而大大提高界面膜的强度,并且还能有效地降低界面张力。如纯洁的C12H25SO4Na十二醇硫酸钠只能将其水溶液的外表张力降至 38mN/m,如果参加少量的C12H25OH十二醇在界面上形成混合膜后其界面张力可降至22mN/m。类似的例子还有月桂醇,十六烷基硫酸钠与十六醇或胆甾醇,脂肪酸盐与脂肪酸,脂肪胺与季铵盐等。当乳化剂为离子型时,其极性头带有电荷,由于电斥性使得乳

11、化剂在界面上的吸附量减少,膜的致密性差,而这些结构相似的非离子型的极性有机化合物的参加,可以在界面上插入在带电的乳化剂中间,使得界面膜变得致密。从而界面张力降低,有利于乳状液的稳定,更重要的是膜的致密性的增加导致了膜强度增加,从而增加了乳状液的稳定性。但是十六烷基硫酸钠不能与油醇(双键)形成密堆积的致密的混合膜,如下图因此得到很不稳定的乳状液。(微乳液中介绍的助外表活性剂的作用,和选用乳化剂对的理论依据)油水界面上的混合膜图非离子型乳化剂如斯盘型Span油溶性和吐温型Tween水溶性外表活性剂作为混合乳化剂时也是常用的乳化剂对,它们在油水界面上可以形成络合物如图3-3所示,Tween40聚氧乙

12、烯失水山梨醇单棕桐酸酯醚与Span80失水山梨醇单油酸酯的混合乳化剂在乳状液的油水界面上形成的络合物示意图 由于Span 80和Tween 40中均含有多个-OH,-C=O及-O-,具有形成氢键的条件因此在油水界面上可以生成以氢键连结的络合物。从而大大提高了界面粘度,增加了界面膜的强度,有力地阻止了液珠的并聚,使乳状液更加稳定。当所使用的混合乳化剂中含有氧、氮等强负电性原子,能与-OH,-NH2,-COOH基中的氢结合成氢键时,就能提高界面膜的粘度及强度使乳状液稳定性增加。图3-3油水界面上Span80与Tween40形成络合物 S80为Span80,T40为Tween40 另外阴、阳离子型的

13、乳化剂吸附在界面上使内相液珠带电,在O/W中阴离子乳化剂使液珠带负荷,假设用阳离子乳化剂使液珠带正电荷。在带电的油珠周围会形成反离子分布层,类似扩散双电层。双电层的相互排斥作用使油珠之间不易接近,阻止了油珠的聚集。而非离子乳化剂是由于液珠和介质摩擦而产生电荷,电荷的符号与二相的介电常数有关。介电常数大的一相带正电,介电常数小的一相带负电,实际上主要作用还是前面介绍的EO链水化后的空间位阻作用阻止液珠的聚集而稳定。界面膜的形成是乳化剂迁移至油水界面,并吸附在界面上,形成一层外表层。强烈的搅拌可大大地加速迁移过程。由于搅拌形成无数的小液滴,油水具有很大面积的界面,需要乳化剂在界面上吸附使其稳定,即

14、乳化过程中乳化剂会被耗尽,这样在乳化过程中,液滴又可能会重新絮凝或聚结,而多数絮凝的液滴在短时间内又会再次被破坏这些过程在乳化时都会同时发生。所以它们形成的速度受各种复杂因素所制约,并且相互影响。因此搅拌和乳化剂以及界面膜和乳化条件都非常重要。二乳化体类型的判据233页1将产品涂抹在外表皿上约1.6mm厚度,面积约为6.5cm2 的薄膜,在薄膜的不同部位;分别洒上少量经研磨过的油溶性染料和水溶性染料,如果油溶性染料扩展,说明乳化体是油包水W/O型;如果水溶性染料扩展,那么说明乳化体是水包油O/W型。2取一些产品观察其易于与矿物油相混合W/O还是易于与水相混合O/W。3导电性可用于判定乳液类型。

15、用导线将一只30000 0.5W的电阻、供检测样品用的电器触点、一只电阻氖灯1/4W,104120V和一只按钮开关串联起来,组成测定装置。将样品放在两触点之间,并接通电路。如氖灯发亮,说明乳化体是O/W型,否那么乳化体就是W/O型。此外,凡发生灯光暗淡,或在连续通电的条件下,灯才能亮起来。这样的现象通常说明是一种复合O/W与W/O乳化体,或者是乳化体在逐渐地转化过程中。但是,乳化体中含有电解质或离子型乳化剂时,特别当电解质浓度较高时。甚至W/O型,也会导电。判断不太准确。三.乳状液稳定性的测定1加速老化法 在配方的设计及实验阶段,可对试样进行强化的稳定性试验,以判断其稳定性。其方法是确定一定的

16、时间间隔6h或24h,将产品先放入高温40或50恒温箱内,经过上述确定的时间后取出,恢复常温,再放入冰箱内10或15,又经过同样的时间,取出恢复常温后,再放入高温恒温箱内,如此经过两次或三次循环后,观察产品仍是稳定的,说明该产品的配方设计为合理。一般来说经得住45 4个月的存放视为合格。2离心法在研究和讨论乳化体体系的稳定性时,有著名的斯托克斯Stokes方程式:最早于1973年美国纽约的化学工程手册中提出的,也可以用于混悬剂微粒沉降速度的测定。式中:体系中微粒滴沉降速度或上升速度;体系中介质黏度;r体系中微粒滴之半径g重力加速度,p1、p2分别为内相液滴、外相连续相之密度。公式中的沉降速度就

17、是体系中的微粒滴的聚集速度,显然聚集速度假设大,那么体系的内相油相或者水相就很容易聚集在一起造成油水别离而不稳定,所以,沉降速度愈小,膏霜或乳液体系就愈稳定;由公式可以得出:当体系的内相与外相,即油相与水相的密度差值p1p2愈小时,体系愈稳定;当体系的微粒滴愈小,也就是油滴或水滴分散得越细,v就愈小,体系就越稳定。所以在配制乳化体时,应使用高效的乳化设备,转速在3000 r/min以上,体系的分散度高,产品的稳定性好且外观亮泽细腻;公式中的是体系介质外相的粘度,沉降速度是与成反比,即外相的粘度愈大,v愈小,体系就愈稳定。如配制O/W型膏霜时,可通过参加亲水性高分子化合物于外相水相增稠以提高膏霜

18、的稳定性。9/)(2212gppr为保证化装品产品的稳定性,在我国在2000年前公布的18个化装品标准中均列有稳定性检测方法和指标耐热、耐寒和离心试验。Stokes公式原本表示的是一个钢性小球在粘性液体中的沉降速度。对于乳液来说由于内相液珠外面吸附了一层外表活性剂,界面粘度较高可以将液珠认为刚性的固可应用此公式。我们将重力场自然环境下的斯托克斯Stokes公式称为V1,假设引入离心场中斯托克斯Stokes公式称为V2,在离心场中将重力加速度变成与离心机形状相关的有关参数离心机的原理就行了,那么公式可改写为:9/)(221222ppRr9/)()2(22/22,/21222ppRrnvnRRnn

19、RvRV2和V1分别代表液珠在受离心场和重力场下的沉降速度,将二者进行比较,其比值可得到如下公式:式中T1,T2 分别代表液珠在重力场和离心力场作用下的移动时间及沉降时间h。当离心机选定后,K是一个定值,只与R、有关n,也可以看着是离心场比重力场作用下沉降速度大多少倍。实验时只要测出乳状液在离心机中转多长时间出现分层就可计算出通常情况下可保存的时间。这种近似的方法有一定的实用价值。211211222122212/,/,/4/)2(/TTTmTmTTKgnRgRnvv例如:某产品在一个半径为10厘米的离心机中以3600r/min的转速转了6小时时出现分层,问该产品在通常情况下能存放多长时间?解:

20、T2=6h,R=10cm=0.1m,g=9.8m/s,n=3600r/min=60r/s 8692.55h=362d 大约可存放1年。这种方法常用于实验配方的研究中。gnRTT/422218.9/601.0462221T3.2乳化剂的选择乳化剂的选择一、一、HLB法法199页页 HLB法是亲水法是亲水亲油平衡值亲油平衡值hydrophile-lipophile Balance的简称。的简称。外表活性剂的分子都是两亲性分子,含有亲水基团和亲油基团。不同乳外表活性剂的分子都是两亲性分子,含有亲水基团和亲油基团。不同乳化剂分子中的亲水和亲油基因的大小和强度均不同。化剂分子中的亲水和亲油基因的大小和强

21、度均不同。Griffin葛瑞芬葛瑞芬在总结前人大量实验的根底上提出:各种外表活性剂的亲水、亲油性质在总结前人大量实验的根底上提出:各种外表活性剂的亲水、亲油性质都可用一个亲水都可用一个亲水亲油平衡值即亲油平衡值即HLB值表示。值表示。HLB值是分子中亲水值是分子中亲水和亲油这两个基团的大小和能力的平衡,对这些基团亲水和亲油这两个基团的大小和能力的平衡,对这些基团亲水亲油平衡总亲油平衡总的结果,可以为指定一个数字表示。以表示分子内部平衡后整个分子是的结果,可以为指定一个数字表示。以表示分子内部平衡后整个分子是亲水还是亲油;以及亲合的程度,这就是亲水还是亲油;以及亲合的程度,这就是HLB值。值。外

22、表活性剂的外表活性剂的HLB值,均以石蜡的值,均以石蜡的HLB=0,油酸的,油酸的HLB=1,油酸钾的,油酸钾的HLB=20,十二烷醇硫酸钠盐的,十二烷醇硫酸钠盐的HLB=40作为参考标准。其它外表活性剂作为参考标准。其它外表活性剂的的HLB值通过乳化实验比照其乳化效果,分别直接地或间接地确定该外值通过乳化实验比照其乳化效果,分别直接地或间接地确定该外表活性剂的表活性剂的HLB值。因此,外表活性剂的值。因此,外表活性剂的HLB值,总处于值,总处于040之间。之间。外表活性剂的外表活性剂的HLB值也可以通过一些经验和半经验的公式计算,非离子值也可以通过一些经验和半经验的公式计算,非离子外表活性剂

23、的外表活性剂的HLB值处于值处于l20之间,阳离子和阴离子外表活性剂的之间,阳离子和阴离子外表活性剂的HLB值那么为值那么为140。1外表活性剂按外表活性剂按HLB值和功能的分类值和功能的分类 根据长期实践经验,可得出外表活性剂根据长期实践经验,可得出外表活性剂HLB值的大致范围值的大致范围和其功能特性的关系表和其功能特性的关系表31。据此可将外表活性剂按。据此可将外表活性剂按HLB值大小和功能分类。尽管这都是一种经验估计,实际在值大小和功能分类。尽管这都是一种经验估计,实际在具体问题上也常会出现较大的偏离,但它可以大大地节省配具体问题上也常会出现较大的偏离,但它可以大大地节省配方试验的时间,

24、按预期的性能,根据方试验的时间,按预期的性能,根据HLB值选择乳化剂、润值选择乳化剂、润湿剂、洗涤剂和增溶剂。由表湿剂、洗涤剂和增溶剂。由表31可知,只有可知,只有HLB值在值在36的外表活性剂才适用作的外表活性剂才适用作W/O型乳化剂,型乳化剂,HLB值在值在818的外的外表活性剂才适用作表活性剂才适用作O/W型乳化剂。型乳化剂。HLB值只能在配制乳液时,确定所形成乳液的类型,而不值只能在配制乳液时,确定所形成乳液的类型,而不能说明乳化能力的大小。增加乳化剂的用量,那么乳化能力能说明乳化能力的大小。增加乳化剂的用量,那么乳化能力增加,到达某一点,再增加用量也不能再增强乳化性。过量增加,到达某

25、一点,再增加用量也不能再增强乳化性。过量的乳化剂对皮肤的刺激也会增大,引起乳状液不稳定。的乳化剂对皮肤的刺激也会增大,引起乳状液不稳定。表3-1.HLB值及其应用 HLB范围 用途 36 W/O乳化剂 79 润湿剂 818 O/W乳化剂 1315 洗涤剂 1518 增溶剂2HLB值的加和性在实际配方中,往往使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乳化剂,不同HLB值的乳化剂混合使用后的HLB值等于组成混合物各种乳化剂的加权平均值,即:式中,为外表活性剂i在混合物中所占的质量分数。上式只适用于非离子外表活性剂,而不适用于阴离子外表活性剂。即使非离子外表活性剂在体系组分相互作用较大时,也存在较大的偏差。3油相被乳化所

26、需的油相被乳化所需的HLB值值对于指定的油对于指定的油水体系,存在一个最正确水体系,存在一个最正确HLB值,此时乳化值,此时乳化剂的剂的HLB值便是油值便是油水体系被乳化所需的水体系被乳化所需的HLB值。这样可以值。这样可以通过一系列通过一系列HLB值乳化剂体系的乳化试验求得一些油类、脂值乳化剂体系的乳化试验求得一些油类、脂类和蜡类乳化制备类和蜡类乳化制备W/O 和和O/W型乳液所需的型乳液所需的HLB值,表值,表3-2和表和表3-3列出它们所需的列出它们所需的HLB值。值。表表3-2制备制备W/O型乳化剂各种油脂、酯和蜡类等油相所需的型乳化剂各种油脂、酯和蜡类等油相所需的HLB值值 表33

27、制备O/W乳化各种油脂、酯和蜡类等油相所需的HLB值油相被乳化所需的HLB值也具有加和性:式中,P油i为油相i在油相混合物中所占的质量分数。HLB值法选择乳化剂的原那么为:4.HLB值的计算值的计算200页页 自从自从1949年年Griffin提出提出HLB值以来,众多的研究工作者通值以来,众多的研究工作者通过试验。探求外表活性剂各种物理化学性能与过试验。探求外表活性剂各种物理化学性能与HLB值之间的值之间的关系。将外表活性剂的关系。将外表活性剂的HLB值与其测定的物理化学性质数值值与其测定的物理化学性质数值之间的相互关系用一个关系式或方程式表示,推导出一些经之间的相互关系用一个关系式或方程式

28、表示,推导出一些经验公式,现介绍如下:验公式,现介绍如下:1Griffin计算公式计算公式对于非离子外表活性剂。对于非离子外表活性剂。Griffin 曾导出曾导出HLB值计算公式。对值计算公式。对于多数多元醇的脂肪酸酯,可使用公式计算。于多数多元醇的脂肪酸酯,可使用公式计算。2Davies计算公式计算公式Davies把外表活性剂分子结构分解为一些基团,每个基团对把外表活性剂分子结构分解为一些基团,每个基团对HLB值都有确定的奉献,将值都有确定的奉献,将HLB值作为结构因子的总和来处值作为结构因子的总和来处理。由实验结果可得出各种基团对理。由实验结果可得出各种基团对HLB值的奉献。该数值称值的奉

29、献。该数值称为为HLB奉献值基团数一些奉献值基团数一些HLB奉献值可查表。将奉献值可查表。将HLB奉奉献值代入公式,即可计算出外表活性剂的献值代入公式,即可计算出外表活性剂的HLB值值。5 HLB值的实验测定值的实验测定 测定测定HLB值的方法很多,有乳化法、临界胶束浓度法、水数值及浊点值的方法很多,有乳化法、临界胶束浓度法、水数值及浊点法、色谱法和电常数法等。法、色谱法和电常数法等。乳液在条件变化的情况下还会发生转相,由乳液在条件变化的情况下还会发生转相,由B型转成型转成A型或由型或由A型转成型转成B型,因此在不同的环境里高温或低温等能长期保持乳液的稳定,型,因此在不同的环境里高温或低温等能

30、长期保持乳液的稳定,并非是轻而易举的。这除与非连续相的颗粒液滴大小、两相密度差、并非是轻而易举的。这除与非连续相的颗粒液滴大小、两相密度差、液体的粘度、界面张力大小有关外,还与外表活性剂的化学结构、种类、液体的粘度、界面张力大小有关外,还与外表活性剂的化学结构、种类、数量等有关。从热力学观点来看,乳液是处于不稳定状态,在长时间贮数量等有关。从热力学观点来看,乳液是处于不稳定状态,在长时间贮存中,由于微颗粒液滴的互相冲撞接触,粒子变大,最后分成两相,存中,由于微颗粒液滴的互相冲撞接触,粒子变大,最后分成两相,上浮或下沉。颗粒液滴在分散相中由于重力、布朗运动或类似布朗上浮或下沉。颗粒液滴在分散相中

31、由于重力、布朗运动或类似布朗运动而别离。如颗粒液滴的相对密度为运动而别离。如颗粒液滴的相对密度为0.9,半径为,半径为1104cm时,时,将以将以2104cm/s的速度运动或是由于重力引起颗粒液滴的上浮或的速度运动或是由于重力引起颗粒液滴的上浮或下沉,其速度按下沉,其速度按Stokes法那么连续相与非连续相的速度差与颗粒液滴法那么连续相与非连续相的速度差与颗粒液滴半径的平方根成正比,与连续相的速度成反比,因此如何使颗粒液滴半径的平方根成正比,与连续相的速度成反比,因此如何使颗粒液滴变小和连续相的粘度增大对乳液的稳定是至关重要的。变小和连续相的粘度增大对乳液的稳定是至关重要的。由于科学的进步,人

32、们对乳化的进一步认识,要制备稳定的乳液不能只限于知道被乳化油要求外表活性剂的HLB,不同乳液类型W/O或O/W要求外表活性剂的HLB也不同,制取W/O型乳液一般以油溶性外表活性剂为主,如外表活性剂选择适宜也可以少量的油包大量的水或制备W/O/W型乳液也都是可能的。人们已经能按乳液的要求来设计乳液的配方制备乳液,并能作到长期稳定,这些利用有机概念图能比较简单地加以解决。二、有机概念图法有机概念图的理论 每一种化合物都有不同的性质,研究者将 I为无机值作纵坐标,O值为有机值作横坐标绘图称为有机概念图,发现同类的化合物具有相同的区域分布。如乳化剂也分布在一定的区域。在有机概念图上但凡90以内的物质都

33、可以看作是具有乳化能力的物质,但由于每种物质的I/O比值角不同,乳化能力也各异,人们已经认识到以单一的外表活性剂很难作出长期稳定的乳液,要使乳液稳定一般要采用几种外表活性剂配在一起的复合外表活性剂,这些外表活性剂即使I/O比值相同,但其长度到原点的距离不同,也会影响乳液的稳定性。因此外表活性剂的选择就十分重要。此法比较复杂我们不作介绍。三、乳化剂的选用原那么三、乳化剂的选用原那么尽管用以上二种方法为基准来选择乳化剂是最常用的方法但实际中也有尽管用以上二种方法为基准来选择乳化剂是最常用的方法但实际中也有很多实验经验也很重要,在乳化理论中科学合理的选用好乳化剂是最重很多实验经验也很重要,在乳化理论

34、中科学合理的选用好乳化剂是最重要的课题,下面是总结出的可遵循的原那么。要的课题,下面是总结出的可遵循的原那么。(1)根据乳化体的类型选根据乳化体的类型选不同类型的乳化体所需乳化剂的不同类型的乳化体所需乳化剂的HLB值不同,中选用混合乳化剂时,对值不同,中选用混合乳化剂时,对于于O/W的乳化体,以的乳化体,以HLB值大于值大于6的乳化剂为主,小于的乳化剂为主,小于6的乳化剂为辅,的乳化剂为辅,及以水溶性乳化剂为主,其余的乳化剂的用量按及以水溶性乳化剂为主,其余的乳化剂的用量按HLB值的顺序在主乳化值的顺序在主乳化剂的二侧按一定的比例递减。而剂的二侧按一定的比例递减。而W/O那么反之,以油溶性的乳

35、化剂为主。那么反之,以油溶性的乳化剂为主。2在正常的情况下乳化剂的用量一般为配方重量的在正常的情况下乳化剂的用量一般为配方重量的1%10%。同时。同时有一个经验公式:有一个经验公式:乳化剂用量太少乳化不好,用量太多本钱高且也得不到稳定的乳液。乳化剂用量太少乳化不好,用量太多本钱高且也得不到稳定的乳液。乳化剂的效率乳化剂的效率油相的质量与乳化剂的用量之比。其值越大乳化效率油相的质量与乳化剂的用量之比。其值越大乳化效率越高,不同的乳化剂的乳化效率是不同的,应尽量选用乳化效率最高的越高,不同的乳化剂的乳化效率是不同的,应尽量选用乳化效率最高的乳化剂。乳化剂。3相似相溶原那么假设乳化剂的亲油基和被乳化

36、的油相物质的结构相似具有较好的亲合力,这时的乳化效果较好。4选择经验性的乳化剂对有资料报道:O/W的乳化剂对有:硬脂酸三乙醇胺单硬脂酸甘油酯,十六醇硫酸钠十六醇;W/O的乳化剂对有:蜂蜡钙皂羊毛醇,硬脂酸钙皂丙二醇硬脂酸酯。当然乳化工艺如温度、时间、乳化设备、搅拌速度等因素也非常重要,我们后面再讨论。例如:O/W的膏霜配方:分析:乳化剂的用量=7/37+7=15.9 符合10%20%的原那么;乳化剂的用量7%也符合110%的原那么;由计算结果可知可在HLB为1113中选乳化剂。此题假设选用乳化剂对查表可得:单油酸缩水山梨醇酯HLB值为4.3聚氧乙烯单油酸缩水山梨醇酯HLB值为15,设:单油酸缩

37、水山梨醇酯的用量为x,聚氧乙烯单油酸缩水山梨醇酯用量为1x列方程:4.3x+151-x=12.1解方程得:单油酸缩水山梨醇酯的用量比例为27%,聚氧乙烯单油酸缩水山梨醇酯的用量比例为73%。由于乳化剂的总量为7%,那么单油酸缩水山梨醇酯的用量为727%=1.89%,聚氧乙烯单油酸缩水山梨醇酯的用量为7735.11%,符合以水溶性大HLB值大的乳化剂为主的原那么。实际工作中在计算选择出乳化剂后进行乳化实验最后确定配方。HLB选择乳化剂的方法也可以用于W/O型乳化体的配方设计中,此时的油相被乳化的HLB应该小于6,而且为主用量大,HLB大于6的乳化剂为辅用量小。因此你设计配方时可以自己判断是否合理

38、。参考【实用化装品学】肖子英主编等书常用乳化剂类型1.合成外表活性剂类主要是阴离子和非离子型的外表活性剂,阳离子外表活性剂作为乳化剂用得不多.2.高分子乳化剂高分子乳化剂的分子量很高,无法显著降低外表张力,但在液珠的界面上可以形成机械强度较高的界面膜,而且还能提高液相的粘度,因此也作为乳化剂.(1).天然高分子-瓜尔胶,魔芋胶,田菁胶,CMC等(2).合成高分子-PO-EO聚醚,聚氧乙烯苯乙烯基苯基醚(农乳600,非离子型)等(3).天然乳化剂-果胶,磷脂,羊毛脂,酪素,胆甾醇等3.固体粉末乳化剂如粘土,二氧化硅,金属氢氧化物为O/W型乳化剂(易于被W润湿,作为外相),而石墨,炭黑是W/O型乳

39、化剂(易于被油润湿,作为外相).尽管固体乳化剂的乳液液珠较粗,但相当稳定.某些公司的乳化剂及推荐用量表3.3膏霜类化装品配方设计实施步骤膏霜类化装品配方设计实施步骤定乳化体的类型定乳化体的类型定二相的比例定二相的比例确定油相的组成和被确定油相的组成和被乳化所需的乳化所需的HLB值值选择乳化剂选择乳化剂确定水相的组成和用确定水相的组成和用量量初定配方初定配方乳化实验乳化实验乳化体的质量和稳定性检乳化体的质量和稳定性检测测反复实验修改配方反复实验修改配方确定配方确定配方3.4 膏霜类产品的制备膏霜类产品的制备护肤品的根本组成:3.4.1护肤品的油相原料护肤品的油相原料 随着科学技术的开展,今天已可

40、以得到天然物、合成物随着科学技术的开展,今天已可以得到天然物、合成物和生物生成物等多种原料。同时化装品质量也变得越来越好,和生物生成物等多种原料。同时化装品质量也变得越来越好,制品也越来越多样化。化装品行业已经不仅仅单纯依赖其它制品也越来越多样化。化装品行业已经不仅仅单纯依赖其它产业提供一般原料,而是靠自己的力量来积极地设计开发具产业提供一般原料,而是靠自己的力量来积极地设计开发具有新功能和适合皮肤生理的原料。正是原料的不断更新和开有新功能和适合皮肤生理的原料。正是原料的不断更新和开展才推动了化装品工业的开展。目前美国有化装品原料有展才推动了化装品工业的开展。目前美国有化装品原料有3150种,

41、日本有种,日本有2500种,中国有种,中国有600多种。多种。化装品主要原料有油脂、蜡类、酯油等油性原料,外表活化装品主要原料有油脂、蜡类、酯油等油性原料,外表活性剂,保湿剂和增粘剂,成膜剂,高分子粉体,紫外线吸收性剂,保湿剂和增粘剂,成膜剂,高分子粉体,紫外线吸收剂,抗氧化剂,金属离子整合剂,染料和颜料等,此外还有剂,抗氧化剂,金属离子整合剂,染料和颜料等,此外还有维生素类,植物萃取物等药物、香料。维生素类,植物萃取物等药物、香料。由于化装品常用在皮肤和头发上,所以在使用和选择根本原料时,必须考虑的主要条件有:1 符合使用目的,功能优良;2 平安性良好;3 优良的抗氧化性等稳定性;4 不含异

42、味,质量均一。油性原料是油溶性的,广泛用于化装品中。其目的是为了抑制皮肤水分蒸发,同时也提高化装品的使用感觉。一一 油脂油脂油脂油脂(Oils and Fats)的主要成分是由脂肪酸和甘油所成的三酯的主要成分是由脂肪酸和甘油所成的三酯(甘油三酯甘油三酯),在动植物界分布广泛。常温下为液体的称为油,固体的称为脂。在动植物界分布广泛。常温下为液体的称为油,固体的称为脂。油脂经脱色和脱臭等精制后可直接用作化装品原料,也可将其局部或全油脂经脱色和脱臭等精制后可直接用作化装品原料,也可将其局部或全部加氢制成硬化油,或用冷却方法将固体脂除去。部加氢制成硬化油,或用冷却方法将固体脂除去。油脂资源丰富,种类繁

43、多,从动植物和微生物生成物都可提取,但是可油脂资源丰富,种类繁多,从动植物和微生物生成物都可提取,但是可作化装品原料的油脂种类有限。作化装品原料的油脂种类有限。1橄榄油橄榄油(Olive oil)橄榄油是由橄榄树的果实经压榨制取的脂肪油。主要产地是西班牙和意橄榄油是由橄榄树的果实经压榨制取的脂肪油。主要产地是西班牙和意大利等地中海沿岸地区。构成脂肪酸中以油酸最多大利等地中海沿岸地区。构成脂肪酸中以油酸最多(65%85%);其它;其它为棕榈酸为棕榈酸(7%16%)、亚油酸、亚油酸(4%15%)。使用橄榄油的目的是抑制皮肤外表的水分蒸发,提高化装品的使用感。使用橄榄油的目的是抑制皮肤外表的水分蒸发

44、,提高化装品的使用感。2山茶油山茶油(Camellia oil)山茶油是由山茶山茶油是由山茶Camellia Japonica Linne(Theaceae)的种子经压榨制备的的种子经压榨制备的脂肪油。构成脂肪酸中以油酸最多脂肪油。构成脂肪酸中以油酸最多(82%88%);其它为棕榈酸等饱和;其它为棕榈酸等饱和酸酸(8%10%)、亚油酸、亚油酸(1%4%)。山茶油的性状和橄榄油类似,在膏霜和乳液制品中使用。自古就将山茶油作为发油使用。3胡桃油(Macadamia nut oil)胡桃油是由原产于澳大利亚的胡桃(坚果)的种子经压榨制备的脂肪油。构成脂肪酸中虽然以油酸为主要成分(50%65%),但是

45、也含有较多的在植物油脂中珍奇的棕榈烯酸(20%27%)。由于这种特性提高了使用感,用于膏霜、乳液制品和口红等。4蓖麻油(Castor oil)蓖麻油是由原产于印度,或非洲的蓖麻种子经压榨制得的脂肪油。构成脂肪酸中,由于含有大量的属于羟基酸的蓖麻醇酸(85%95%),所以比其它油脂亲水性大,也很粘稠,可以用乙醇溶解。由于这些特性除用在口红和香膏中外,还作为染料(红色223号、四溴荧光素)的溶解剂。二、蜡类蜡类(Wax esters)的化学结构属于高级脂肪酸和高级醇的酯类,从动植物中获得。从动植物中获得的蜡,除含有酯外,还含有游离脂肪酸、高级醇、烃类和树脂类等。构成蜡类的脂肪酸和高级醇与油脂不同,

46、其中含C20C30的成分比较多。蜡类在根底化装品和美容化装品中都被广泛使用。其主要目的是固化口红,赋予制品光泽,提高使用感等。1巴西棕榈蜡巴西棕榈蜡(Carnauba wax)是由南美洲,特别是在巴西北部自生和栽培的,高约10m的巴西棕榈的叶和叶柄中提取的硬蜡。巴西棕榈蜡为C20C32的脂肪酸和C28C34的脂肪醇所组成的酯,特别是含羟基酸酯很多。熔点在8086,这在植物蜡中是很高的。使用巴西棕榈蜡的主要目的是用于口红这样的细圆条状制品上光,以及提高耐温性。2小烛树蜡小烛树蜡(Candelilla wax)是从生长在墨西哥西部和美国得克萨斯州等温度差变化较大,少雨枯燥的高原地带生长的小烛树植物

47、等的树茎的蜡精制而成。C16C34的脂肪酸约占30%,三十一烷(C31H64)等的烃类约占45%,三十烷醇等游离醇和树脂等约占25%。主要使用目的是使口红这样的细圆条状制品上光,以及提高耐温性。3霍霍巴油霍霍巴油(Jojoba oil)是从美国南部和墨西哥北部枯燥地带自生的霍霍巴的种子中提取的液体蜡。主要成分是不饱和高级醇(11-二十碳烯醇和13-二十二碳烯醇)和不饱和脂肪酸(11-二十碳烯酸和油酸)的酯。也有进行人工栽培的。霍霍巴油有良好的氧化稳定性。使用感好,很容易与皮肤的溶合。用于膏霜、乳液和口红等。4蜂蜡蜂蜡(Bees wax)由东洋蜜蜂等的蜂巢蜡精制而得。将采取蜜后的蜂巢,放入热水中

48、把蜡别离出来。蜂蜡为黄色或黄褐色的固体。蜂蜡主要在膏霜、口红和固体发膏等细圆条状制品中使用。虽然东洋蜂蜡和西洋蜂蜡的组成有些不同,但都是以高级脂肪酸和高级醇的酯为主成分。也含有游离脂肪酸和烃类。东洋蜂蜡的酯的主成分为羟基棕榈酸二十六烷醇酯C15H30(OH)COOC26H53和棕榈酸二十六烷醇酯C15H31COOC26H53;西洋蜂蜡中以棕榈酸三十一烷醇酯C15H31COOC31H63为主成分。5羊毛脂羊毛脂(Lanolin)是羊的皮脂腺分泌的皮脂,从洗涤绵羊毛的废水中回收得到的脂肪样物质,色深味臭,油腻感强,经过精制或化学改性后可得到精制羊毛脂为淡黄色的软膏状和衍生物。如羊毛脂加氢得羊毛醇,

49、和环氧乙烷加成得聚氧乙烯羊毛脂如羊毛脂加氢得羊毛醇,和环氧乙烷加成得聚氧乙烯羊毛脂水溶性的,还可以制得乙酰化的羊毛脂油溶性的,水溶性的,还可以制得乙酰化的羊毛脂油溶性的,主成分为高级脂肪酸和甾醇类以及高级醇的酯的混合物。其主成分为高级脂肪酸和甾醇类以及高级醇的酯的混合物。其中高级脂肪酸的成分比较复杂,反式异构脂肪酸和异构脂肪中高级脂肪酸的成分比较复杂,反式异构脂肪酸和异构脂肪酸占大局部。反式异构脂肪酸、异构脂肪酸、甾醇类以及高酸占大局部。反式异构脂肪酸、异构脂肪酸、甾醇类以及高级醇的组成中大局部为胆固醇和异胆固醇,此外还有级醇的组成中大局部为胆固醇和异胆固醇,此外还有C13C33的高级醇。的高

50、级醇。羊毛脂对皮肤的亲和性和吸附性都很好,而且本身有很好的羊毛脂对皮肤的亲和性和吸附性都很好,而且本身有很好的水合性,有很好的乳化和渗透作用,具有柔软皮肤、防止脱水合性,有很好的乳化和渗透作用,具有柔软皮肤、防止脱脂和防止皮肤皲裂的成效,并能与多种原料配伍,可广泛的脂和防止皮肤皲裂的成效,并能与多种原料配伍,可广泛的用于各种膏霜、清洁品和口红等中。用于各种膏霜、清洁品和口红等中。三、三、烃类烃类化装品原料中的烃类化装品原料中的烃类(Hydrocarbons)通常是通常是C15以上的饱和以上的饱和烃。主要有从石油中提炼出来的液体石蜡、固体石蜡和凡士烃。主要有从石油中提炼出来的液体石蜡、固体石蜡和

51、凡士林等。来自动植物的烃类有将角鲨烯加氢后的角鲨烷。林等。来自动植物的烃类有将角鲨烯加氢后的角鲨烷。1液体石蜡液体石蜡(Liquid paraffins)又称为白油是将石油原油在300以上蒸馏后除去固体石蜡而精制得到的,为常温下呈液态的C15-C30的饱和烃化合物。液体石蜡的精制比较容易。精制品无色无臭,具有化学惰性对酸、热、光稳定,很少变质,能溶于苯、醚和油脂,不溶于水和乙醇,乳化也很容易。为此被广泛地作为油性原料。化装品用白油有7、11、18、24号几种规格,编号数字代表其运动黏度为流体的绝对黏度与其同温度下50时密度的比值。低黏度和高黏度的白油的性质不同,低黏度的白油的洗净与润湿效果好而

52、柔软效果差,高黏度白油正好相反。因此,低黏度白油用于清洁霜中,高黏度白油用于护肤霜和护发品中。化装品中使用液体石蜡最多的是膏霜和乳液等根底化装品。其目的是抑制皮肤外表水分蒸发,和提高制品的使用感。2固体石蜡固体石蜡(Paraffin)是将石油原油蒸馏最后残留的局部,再经真空蒸馏或者用溶剂别离所得到的白色或无色透明的固体(熔点5070)。组成中主要是直链的烃类,但多数也含有2%3%的侧链烃。碳原子数在C16C40之间,C20C30者特别多。固体石蜡和液体石蜡一样,无色无臭具有化学惰性,在膏霜和口红等中使用。3凡士林将石油原油真空蒸馏后的残油局部,再经溶剂脱脂后所得到的软膏状物质称为凡士林(Pet

53、rolatum)。主成分是C24C34的非结晶烃类。一般认为,凡士林不是固体石蜡和液体石蜡的单纯的混合物,而是固体石蜡作为外相,液体石蜡作为内相的胶体状态。凡士林和液体石蜡一样无色无臭,化学惰性,有粘着力。在膏霜和口红等中使用。4纯地蜡(Ceresin)纯地蜡由地蜡精制而成,主要为C29C35的直链烃组成,一局部也含有异石蜡。与石蜡相比分子量较大,相对密度、硬度和熔点(6195)也高纯地蜡在口红和发蜡中作为固定剂来使用。5微晶蜡微晶蜡(Microcrystalline wax)由凡士林等的脱油得到微晶固体,是以C31C70的异石蜡为主成分的复杂的混合物。微晶蜡具有粘性和延伸性,在低温时也不变脆

54、的微细的结晶。熔点较高(6085)。与其它的蜡类混合时会抑制结晶的生长。微晶蜡使用在口红和膏霜等。6角鲨烷角鲨烯(Squalane)一般在深海产的鲨鱼中大量存在,在橄榄油等中也存在。将角鲨烯氢化得到角鲨烷(2,6,10,15,19,23-六甲基二十四烷,C30H62),常温下为液体。角鲨烷是高平安性、化学惰性的油性原料,常用在膏霜和乳液中。四四 高级脂肪酸高级脂肪酸脂肪酸脂肪酸(Higher fatty acids)是一般用分子式是一般用分子式RCOOH(R为饱和烷基或不饱为饱和烷基或不饱和烷基和烷基)等表示的化合物,在天然油脂、蜡等中以酯类的形式存在。动植等表示的化合物,在天然油脂、蜡等中以

55、酯类的形式存在。动植物油脂类所含的脂肪酸多为直链脂肪酸,其碳原子数都为偶数。随着石物油脂类所含的脂肪酸多为直链脂肪酸,其碳原子数都为偶数。随着石油化学的进步,现已用合成法开发出含侧链和奇数碳原子数的脂肪酸。油化学的进步,现已用合成法开发出含侧链和奇数碳原子数的脂肪酸。脂肪酸作为化装品的油性原料虽然和油脂、蜡和烃类混合使用,但是主脂肪酸作为化装品的油性原料虽然和油脂、蜡和烃类混合使用,但是主要和氢氧化钾和三乙醇胺等合并使用,生成肥皂作为乳化剂。要和氢氧化钾和三乙醇胺等合并使用,生成肥皂作为乳化剂。1月桂酸月桂酸CH3(CH2)10COOH月桂酸月桂酸(Lauric acid)由椰子油、棕榈核油等

56、经碱化分解,然后将得到的混由椰子油、棕榈核油等经碱化分解,然后将得到的混合脂肪酸经分馏而得到。合脂肪酸经分馏而得到。将月桂酸用氢氧化钠或三乙醇胺中和后生成肥皂,由于水溶性高,泡沫将月桂酸用氢氧化钠或三乙醇胺中和后生成肥皂,由于水溶性高,泡沫丰富,故使用在香皂和洗脸制品中。丰富,故使用在香皂和洗脸制品中。2肉豆蔻酸肉豆蔻酸CH3(CH2)12COOH肉豆蔻酸肉豆蔻酸(Myristic acid)可由棕榈核油等经碱化分解,而后将得到的混合可由棕榈核油等经碱化分解,而后将得到的混合脂肪酸经分馏而得到。很少直接用于化装品中。肉豆蔻酸的肥皂发泡性脂肪酸经分馏而得到。很少直接用于化装品中。肉豆蔻酸的肥皂发

57、泡性能和去污性能都很好,广泛用于洗脸制品中。能和去污性能都很好,广泛用于洗脸制品中。3棕榈酸 CH3(CH2)14COOH棕榈酸(Palmitic acid)由棕榈油等经碱化分解而得。作为油性原料使用在膏、霜和乳液中。4硬脂酸CH3(CH2)16COOH为略带珠光的白色蜡状固体。硬脂酸(Stearic acid)的制造,主要是将硬化的牛脂和羊脂水解后经冷冻、结晶、压滤等工艺除去液体酸(主要是油酸)而制成。也有将大豆油和棉子油等加氢,使油酸和亚油酸等不饱和脂肪酸转变成饱和脂肪酸后,再经蒸馏而得到。前者含有一定量的棕榈酸,后者得到的硬脂酸纯度较高,熔点也高。化装品一般选用三压硬脂酸。硬脂酸是膏、霜

58、的重要的基质成分,可以影响膏霜的稠度和硬度。在膏、霜、化装水和口红中使用。5异硬脂酸将带有侧链的碳原子数为18的饱和脂肪酸统称为异硬脂酸(Isostearic acid)。异硬脂酸是将油酸二聚体合成时的副产物不饱和脂肪酸,参加氢后而制成。也有将壬醛的醇醛缩合物经加氢、氧化的方法;或使用格尔伯特(Guerbet)法来制造。异硬脂酸为液体,比硬脂酸和棕榈酸等饱和脂肪酸的熔点低。与油酸等不饱和脂肪酸相比不易氧化。直接作为油性原料,或者将其三乙醇胺等的盐作为乳化剂来使用。五 高级脂肪醇将碳原子数在6以上的一元醇统称为高级脂肪醇(Higher fatty alcohol)。作为天然原料的醇类和石油化学制

59、品的醇类有很大的差异。高级脂肪醇除作为油性原料外,还作为乳化剂制品的乳化稳定助剂来使用。1鲸蜡醇CH3(CH2)15OH鲸蜡醇(Cetyl alcohol)由鲸蜡,碱化分解后的醇类再经分馏的方法制得。也可将椰子油或牛脂先复原后分馏的方法以及齐格勒(Ziegler)方法来制造。鲸蜡醇为白色、蜡样的固体。由于含有羟基,所以不具备自乳化的能力。作为膏霜、乳液等乳化制品的乳化稳定助剂来使用。2硬脂醇CH3(CH2)17OH硬脂醇(Stearyl alcoho1)的制造方法与鲸蜡醇的相同。外观为白色、蜡样的固体。除作为膏霜、乳液等乳化制品的乳化稳定助剂外,还在口红等中使用。3异硬脂醇异硬脂醇(Isost

60、earyl alcohol)是带有侧链的碳原子数为18的饱和醇的总称,可按格尔伯特(Guerbet)法、碳基反响和醇醛缩合等化学合成法来制造。有将油酸二聚体合成时的副产物不饱和脂肪酸加氢而制成异硬脂酸,复原成异硬脂醇来出售的。异硬脂醇为液状,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和抗氧化性。作为油性原料来使用。42-辛基十二烷醇2-辛基十二烷醇(2-Octyl dodecanol)由格尔伯特(Guerbet)法,醇醛缩合等化学合成法来制造。2-辛基十二烷醇为无色透明的液状,不带任何气味。由于带有侧链,所以凝固点低。使用感良好。作为油性原料来使用。六 酯类酯(Esters)是酸和醇经脱水而成。酸类有脂肪酸、多元酸和羟

61、基酸等;醇类有低级醇、高级醇和多元醇等。虽然由酸和醇可组合很多酯,但是在化装品中使用的酯类比较有限。酯类因结构和分子量等不同,其性状有所不同。可用作软化剂、色素的溶剂和不透明化剂。1肉豆蔻酸异丙酯肉豆蔻酸异丙酯(Isopropyl myristate)是由肉豆蔻酸和异丙醇和异丙醇在硫酸等催化剂的存在下酯化后,经蒸馏、脱臭等精制工序而制成的无色透明液体。肉豆蔻酸异丙酪作为油相、水相成分间的相互混合剂,色素等的溶解剂,在膏霜、乳液、美容化装品和头发制品中使用。2肉豆蔻酸2-辛基十二烷酯肉豆蔻酸2-辛基十二烷酯(2-Octyldodecyl myristate)是由格尔伯特反响得到2-辛基十二烷醇,

62、与肉豆蔻酸形成的酯。它的熔点低,对加水分解较稳定,可抑制皮肤水分蒸发和提高使用感。32-乙基己酸鲸蜡酯2-乙基己酸鲸蜡酯(Cetyl 2-ethylhexanoate)是鲸蜡醇和2-乙基己酸的酯。粘度低,对加水分解和氧化等稳定,使用感觉良好。广泛使用在膏霜、乳液等中。4苹果酸二异硬脂酯苹果酸二异硬脂酯(Di-isostearyl malate)是异硬脂醇和苹果酸形成的酯。是同样分子量中具有很高粘度的透明液体。这里使用的异硬脂醇是以5,7,7-三甲基-2-(1,3,3-三甲基丁基)-辛醇为主体的混合物。苹果酸二异硬脂酯对加水分解和氧化等稳定。粘度虽然高但是并不显得粘糊。是出色的颜料分散混炼剂;蓖

63、麻油和液体石蜡这样的极性油与非极性油之间的混合剂。由于这些特点,将其使用在口红、根底美容化装品和膏霜等制品中。七 硅氧烷硅氧烷(Silicones)是含有硅氧键(-Si-O-Si-)的一类有机硅化合物,俗称硅油,二甲基硅油是有代表性的硅氧烷。硅油有各种粘度,可以在广泛的范围内选择。硅油的特征是疏水性高,像烃类油分那样的不发粘的轻快使用感,在头发和皮肤上的舒展性好。3.4.2配合原料配合原料一一、色素、香精在有关章节中介绍、色素、香精在有关章节中介绍二、二、防腐剂防腐剂133化装品防腐剂化装品防腐剂化装品主要成分是水和油。大多数在其中添加有微生物生长化装品主要成分是水和油。大多数在其中添加有微生

64、物生长和繁殖所需的物质,如油、多元醇、蛋白质和氨基酸等。化和繁殖所需的物质,如油、多元醇、蛋白质和氨基酸等。化装品被微生物污染后,即变臭、变质和发霉,致使产品质量装品被微生物污染后,即变臭、变质和发霉,致使产品质量下降或再也无法使用。为此,有必要对化装品采取防止微生下降或再也无法使用。为此,有必要对化装品采取防止微生物污染的措施。为达防腐目的,除了在化装品生产过程中加物污染的措施。为达防腐目的,除了在化装品生产过程中加强卫生管理以外,大局部化装品中必须参加防腐剂。强卫生管理以外,大局部化装品中必须参加防腐剂。1 化装品中微生物的污染化装品中微生物的污染化装品中混入微生物通常有两种情况,一种是生

65、产中形成的,化装品中混入微生物通常有两种情况,一种是生产中形成的,称作称作“一级污染;另一种是消费者使用过程中形成的,如一级污染;另一种是消费者使用过程中形成的,如用脏手接触化装品或挑蘸过多又入回瓶中,或翻开瓶盖后忘用脏手接触化装品或挑蘸过多又入回瓶中,或翻开瓶盖后忘记盖上等,这称作记盖上等,这称作“二级污染。二级污染。化装品被微生物污染后,霉菌在化装品外表繁殖即为发霉,化装品被微生物污染后,霉菌在化装品外表繁殖即为发霉,而细菌在化装品内外繁殖即为腐败。污染了微生物的化装品而细菌在化装品内外繁殖即为腐败。污染了微生物的化装品很快就发生变质,而致使产品质量下降。很快就发生变质,而致使产品质量下降

66、。常见的变质现象有:常见的变质现象有:1产品外表形成红、黑、绿等霉斑;产品外表形成红、黑、绿等霉斑;2有机物产生气体而导致膏体发胀;有机物产生气体而导致膏体发胀;3使产品变色,如被绿脓杆菌污染,膏体变成灰绿或蓝使产品变色,如被绿脓杆菌污染,膏体变成灰绿或蓝绿色;绿色;4因微生物分解产品中的有机成分,而产生有机酸,使因微生物分解产品中的有机成分,而产生有机酸,使化装品的化装品的pH值降低,值降低,导致化装品产生异味;5由于膏体的蛋白质或酯类水解,使乳化性受到破坏,乳剂发生别离。另外更严重的是产品中致病微生物繁殖,将使消费者面临着被传染的危险。例如有因使用被绿脓杆菌污染的化装品与眼部接触后引起角膜溃烂和失明的报道。考虑到化装品受微生物污染过程,要解决化装品的微生物污染问题,首先必须建立良好的生产环境。生产和灌装要在无菌环境中进行,所使用的原料应严格控制卫生指标。良好的生产过程可以保持产品不受微生物污染,但要保证产品货架寿命以及免受消费者的二级污染,还要选择一个良好的防腐体系。对化装品中微生物允许存在数量,中华人民共和国?化装品卫生标准?GB7917-87对化装品的微生物学质量标准化作出了明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