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治疗质量保证方法

上传人:s****a 文档编号:188315872 上传时间:2023-02-19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9.3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放射治疗质量保证方法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放射治疗质量保证方法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放射治疗质量保证方法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资源描述:

《放射治疗质量保证方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放射治疗质量保证方法(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放射治疗质量保证方法(总9页)-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l-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放 射 治 疗 质 量 保 证 方 案患者剂量控制1 .剂量控制1.1剂量学:1)肿瘤剂量要求准确。2)肿瘤的治疗区域内,剂量分布要均匀,剂量变化不能超过5%,即要达到N90%的剂量 分布。3)射野设计应尽量提高治疗区域内的剂量,降低照射区正常组织受量范围。4)保护肿瘤周围重要器官免受照射,至少不能接受超过其允许耐受量的范围。1.2放射源:依据临床治疗需要,选择合适射线种类和射线能级。1.3治疗设备:1.3.1医用直线加速器1)每日监测X射线的稳定性(误

2、差3%),电子线的稳定性(误差3%),激光灯(误差 2mm),光距尺(误差2 mm)。2)每月监测X射线的稳定性(2%),电子线的稳定性(2%),监控剂量稳定性(2%)、 X射线中心轴剂量稳定性(PDD、TAR、TPR)(2%),电子线中心轴剂量稳定性(PDD)2mm(治疗深度),X射线平坦度稳定性(2%),电子线平坦度稳定性(3%),X 射线,电子线对称性(3%),射野与光野的一致性(2mm或一边的1%),机架机头角度指 示(1 ),楔形板装置(2mm),托盘和附件位置(2mm),射野大小指标(2mm),十字线的 中心精度(2mm),治疗床位置指标(2mm或1 ),楔形板和挡块插槽锁(正常)

3、,光阑对 称性(2mm),野等亮度(正常)。3)每年检测X射线及电子线剂量校准的稳定性(2%),X射线射野输出因子稳定性(2%), 电子线限光筒输出因子稳定性(2%),中心轴上参数的稳定性(PDD、TAR、TPR) (2%),离轴比的稳定性(2%),所有治疗设备的透射因子(2%),楔形因子的稳定性 (2%),机器剂量检测电离室线性(1%),X射线随机架角度变化的稳定性(2%),电子线 随机架角度变化的稳定性(2%),离轴比随机架角度变化的稳定性(2%),旋转模式(企 业标准),机头等中心旋转(2mm直径),机较等中心旋转(2mm直径),治疗床等中心 旋转(2mm直径),机头机架和治疗床的等中心

4、轴综合偏差(2mm直径),辐射等中 心和机械等中心的一致性(2mm直径)、床面下垂(2mm)、床垂直移动(2mm)。1.3.2模拟定位机1)每日监测激光灯(2mm),光距尺(2mm)2)每月监测野大小指示(2mm),机架、机头角度指示(1),十字线的中心精度 (2mm直径),焦点轴指示(2mm),透视影像质量(基线值),辐射野与光野的一致性(2mm或一边的1%),自显机(基线值)。3)每年检测机头等中心旋转(2mm直径),机架等中心旋转(3mm直径),治疗床等中 心旋转,机头(4mm直径)、机架和治疗床的等中心轴综合偏差(5mm直径),床面下 垂(2mm),床垂直移动(2mm),曝光速度(基线

5、值),床面的透视和曝光(基线值),kVp 和mAs刻度(基线值),对比度(基线值)。1.3.3治疗计划系统1)每日监测输入和输出设计(1mm)2)每月监测核对统计(无变化),患者剂量计算的不确定性(2%或2mm),剂量计算的验证 (2%或2mm),信息处理测试(通过),CT传输(1mm)。3)每年检测MU(2%),计算质量保证测试验证(2%或2mm)。2. 患者材料:2.1患者定位:2.1.1治疗体位选择:合适的治疗体位要考虑布野要求,患者的一般健康条件和每次摆位 时体位的可重复性。必要时借助治疗体位固定器让患者得到一个较舒适的、重复性好的 体位。2.1.2体位固定技术:确定正确治疗体位后,要

6、求患者在照射过程中体位保持不变,或每 次摆位能使体位得到重复。水解塑料成形技术用于头颈部体位固定,真空袋体位固定器 用于胸腹部位和儿童患者。2.1.3.体位参考标记:确定治疗体位及体位固定之后,通过模拟定位机及CT/MRI等影像 设备,利用治疗计划系统找到患者靶区中心,确立患者治疗部位的坐标系。参考标记点 位置选择原则:该点可以是某一解剖位置,位于体表位置的标记(皮肤标记)和位于体 内的标记(内标记);如体位固定器与身体形成的刚性较好,可将皮肤标记设在固定器 上;对于身体活动度较大的部位,设立皮肤标记是,要选择好体罩固定方法,患者每次 躺上时,使皮肤位移最小;标记点应该距离靶中心位置越近越好。

7、2.2 患者材料:2.2.1 靶区:肿瘤区(GTV):肿瘤临床灶,为一般的诊断手段(包括CT和MRI)能够诊断出的可 见的具有一定形状和大小的恶性病变范围,包括转移的淋巴结和其他转移的病变。临床靶区(CTV):按一定的时间剂量模式给予一定剂量的肿瘤的临床灶(肿瘤区) 亚临床灶以及肿瘤可能侵犯的范围。内靶区(ITV):在患者坐标系中,由于呼吸或器官运动或照射中CTV提及和形状的 变化所引起的CTV外边界运动的范围,称为内边界(IM)。内边界的范围,定义为内靶 区。计划靶区(PTV):将由患者坐标系通过治疗摆位转换到治疗机坐标系中,以及治疗 机器照射野位置的变化等因素引起的ITV的变化范围成为摆位

8、边界(SM)。SM的范围成 为计划靶区。2.2.2靶剂量规定:使肿瘤的到控制或治愈的肿瘤致死剂量。2.2.3剂量归一的规定:规定1:所述靶剂量应针对具体的解剖部位、照射技术及其剂量分布;对一个以上 的计划靶区,应该有相应的靶剂量。一旦靶剂量规定点确定,不应随疗程中设野及其安 排的改变而改变。规定2:对只有一个计划靶区或多计划靶区的第一个计划靶区(通常是肿瘤区)靶 剂量规定点选在计划靶区中心或中心附近。对多计划靶区的第2、第3个计划靶区,靶 剂量规定点(一个或一个以上)应是解剖部位和剂量分布的代表点,并应注明这些点的 位置。规定3:靶剂量以及其他剂量规定点不能选在剂量梯度变化较大的地方,即剂量规

9、 定点应至少离开射野边缘2cm。规定4:对固定野(包括等中心和固定源皮距)照射,按下述方法选取靶剂量规定 点:单野照射时,靶剂量规定点应选在射野中心轴上计划靶区中心处;对等剂量比的两 个对穿野照射时,靶区剂量规定点应选在两射野中心轴的中点;对剂量比不等的两对穿 野照射时,靶剂量规定点应选在射野中心轴上计划靶区中心;对两野或三野以上交角照 射时,靶剂量规定点应选在射野中心轴的交点处。规定5: X线旋转治疗时,当旋转角a在270 360之间时,靶剂量规定点应选 在旋转主平面的旋转中心处;当旋转角a小于270时,靶剂量规定点应选在旋转主平 面旋转中心或计划靶区中心处。旋转中心的安排应使得计划靶区中心

10、的剂量接近于最大 剂量。规定6:高能电子束单野照射,当线束垂直入射时,靶剂量规定点应选在射野中心 轴上最大剂量点处;当线束斜入射或使用不规则野时,若用计算机计算剂量分布,靶剂 量规定点选在射野中心轴上计划靶区中心处,并注明靶区剂量不均匀性超过5%或10%的 偏差量。若用查表计算时,靶剂量规定点应选在假设射野垂直入射时,射野中心轴上最 大剂量点位置。规定7:如果靶区剂量分布的剂量归一点(100%)与上述靶剂量规定点一致时,100%等剂量曲线就代表靶剂量;如果不一致,用相应的等剂量线计算靶剂量。d.危机器官及其剂量:危机器官(OAR):可能卷入射野内的重要组织或器官,它们的放射敏感性(耐受 剂量)

11、将显著地影响治疗方案的设计或确定靶区处方剂量的大小。在勾画危及器官 (OAR)范围时,应考虑器官本身运动和治疗摆位误差的影响,其扩大后的范围,为计 划危及器官区(PORV)。3. 治疗计划3.1外轮廓1)系统文档:用户中负责计划的物理师应能熟练地完成患者的治疗计划设计,知道如何 正确输入参数和理解系统的输出,并对系统所采用的计算机硬件和操作系统有初步的认 识。用户中负责系统管理的物理师除应达到对计划师的要求外,还应理解系统采用的物 理模型,知道如何正确输入治疗机的测量数据,能完成系统的日常维护及处理简单故 障。2)文档内容:(1)系统说明;(2)用户指南;(3)数据文件格式说明;(4 )通信文

12、件的文本 文件和用户如何编辑以供本地使用的说明;(5)算法说明;(6)提供程序源代码供本地测 试和调整;(7)外围硬件设备说明;(8)提供必要的函数库和程序员手册供本地编程;(9) 系统配置数据说明和如何输入这些数据;(10)测试范例。3.2 剂量计算:x(y)光子束、电子束剂量计算验收标准x(y)光子 束电子束A均匀模体(无挡块)1.射野中心轴(不包括建成区)2%2%2.剂量高而剂量梯度低的区域3%4%3.高剂量梯度区(30%/cm)4mm4mm4.剂量和剂量梯度均低的区域3%3%B 一维不均匀性计算(不均匀性材料成片状的情况)中心轴电子平衡区3%3%C综合因素、人形模体(偏轴、表面弯曲、不

13、均匀性、射线衰减器和(或)电子失衡)1.剂量高而剂量梯度低的区域4%7%2.高剂量梯度区(30%/cm)4mm5mm3.剂量和剂量梯度均低的区域3%5%3.3治疗单:规范、认真填写放射治疗单(患者信息: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放疗 号、病区、床号、诊断;治疗单详细内容:射线能量、照射方式、患者摆位、处方剂 量),要求字迹清楚,无明显涂改,治疗单填写完毕后需署名。3.4治疗计划检查1)设计计划的物理师直观判断剂量分布是否正确2)设计计划的物理师采用一个独立的计算机程序验算每个射野的机器跳数3)由高年资或同年资物理师核对全部计划资料二、患者安全1. 靶区和野外患者剂量2. 机器设备连锁(射线连锁

14、,机械连锁)2.1医用直线加速器每日监测门连锁;每月监测紧急开关,楔形板、电子线限光筒连锁;每年监测安全联动 装置。2.2模拟定位机每日监测安全开关、门连锁;每月监测防碰撞。3. 患者监视和通话系统3.1 医用直线加速器每日监测视听监视器。3.2 模拟定位机每日监测视听监视器。4. 电安全(设备接地等)5. 放射性污染、臭气、毒气排出等高能加速器运行过程中,会生成活化气体,如氮-14、氧-15及臭氧等有害气体。这在大照 射野和延长源皮距照射时,较为显著。治疗室设计一定要考虑通风问题,当加速器以高能 射线模式(能量大于10MV)运行时,要求治疗室内的空气每小时应至少更换8次。三、工作人员安全1.

15、 建筑防护区x(Y)线、中子1.1外照射防护的屏蔽设计1)治疗室设计要求:要兼顾辐射防护的要求和临床工作的便利。根据所要安装的特定类 型的治疗机,确定治疗室的几何尺寸;在治疗室的周边,需配置一定数量的辅件柜,档 铅架等,并外延0.5-1.0m;为便于日常物理剂量工作,治疗室应预留测量仪的电缆穿 通的管道,防护(屏蔽)墙外侧管道入口约高于地面10cm,直径10-15cm。在防护墙内 侧,增加铅屏蔽,以减少预留管道在屏蔽墙斜面出的射线泄露。2)屏蔽墙设计:主防护墙应根据原射线强度计算,次防护墙应按散、漏射线的强度计 算,他们的厚度应将其强度减弱到所要求的剂量水平。同时为减少治疗室墙的防护厚 度,和

16、便于屏蔽墙的设计,治疗室一般设计迷路。不论对专职辐射工作人员或公众人 员,治疗室屏蔽墙的设计,应使相应人员所受的年剂量限值低于国家有关防护法规所规 定的剂量限值,即辐射工作人员有效剂量应低于20mSv;公众人员的年有效剂量应低于 1mSv。工作人员剂量监督x(y)线,B、中子2.1 屏蔽防护效能检测2.1.1检测方面包括1)治疗机头和治疗准直器的漏射:治疗机头和治疗准直器的防护设计必 须符合国标的要求,其防护效能的检查应在机器安装好后验收之前进行;2)治疗室外的X射线剂 量:相应区域的漏射剂量,通过治疗机周工作负荷W转换后,不应高于为其规定的县官的周剂量 限值;3)治疗室外的中子剂量:中子漏射剂量测量需用专用中子防护仪表。2.1.2检测报告:上述检测的结果必须记录在册,并要注明检测时的机器工作条件,所用测 量仪表,主管测量人员和检测日期,必要时将检测结果送上级防护部门备案。2.2测量设备剂量仪分辨率精度零点漂移精度反应时间精度长时间稳定性精度土 0.2%W10-15A 或W0.2%1.5 秒0.5%/年设备接地)2. 电器安全(高压操作, 系统连锁(治疗室门、灯、紧急开关、设备连锁)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