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气道的管理【特制医疗】

上传人:8** 文档编号:188270591 上传时间:2023-02-18 格式:PPT 页数:23 大小:38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人工气道的管理【特制医疗】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人工气道的管理【特制医疗】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人工气道的管理【特制医疗】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资源描述:

《人工气道的管理【特制医疗】》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工气道的管理【特制医疗】(23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人工气道的管理1医疗技能概念及意义人工气道是指为保证气道通畅而在生理气道与空气或人工气道是指为保证气道通畅而在生理气道与空气或其他气源之间建立的有效连接。其他气源之间建立的有效连接。心肺复苏和生命支持的原则首先是开放气道。气道开心肺复苏和生命支持的原则首先是开放气道。气道开放不够,就会造成肺气体交换不足。在医疗领域,人放不够,就会造成肺气体交换不足。在医疗领域,人工气道的建立和管理是非常重要的,它直接关系到生工气道的建立和管理是非常重要的,它直接关系到生命支持和心肺复苏成功与否命支持和心肺复苏成功与否适应症,主要用于适应症,主要用于1.解除气道阻塞解除气道阻塞2.保护气道保护气道3.有利于吸痰

2、有利于吸痰4.有利于长期人工通气。有利于长期人工通气。2医疗技能人工气道分类常见非确定性紧急人工气道技术常见非确定性紧急人工气道技术1手法开放气道手法开放气道:常用提颏和双手抬颌法。2口咽和鼻咽通气管:口咽和鼻咽通气管:3面罩加简易呼吸器:面罩加简易呼吸器:常见确定性紧急人工气道技术常见确定性紧急人工气道技术 1经口气管插管术:经口气管插管术:2经鼻气管插管术:经鼻气管插管术:纤维支气管镜引导气管插纤维支气管镜引导气管插管管 3气管切开术:气管切开术:3医疗技能环境的管理n注意保持病室温度在注意保持病室温度在18182020,湿度,湿度在在50%50%60%60%,使患者处于洁净、舒适,使患者

3、处于洁净、舒适的环境中。的环境中。4医疗技能人工气道套管位置的管理气管插管位置管理气管插管位置管理n插管成功标志插管成功标志:挤压呼吸囊挤压呼吸囊,胸部有起伏胸部有起伏,听诊两听诊两肺呼吸音对称肺呼吸音对称.n气管插管后应拍胸片气管插管后应拍胸片,调节插管位置使之位于左、调节插管位置使之位于左、右支气管分叉即隆突上右支气管分叉即隆突上1 12 2。n记录插管深度,经口插管位置应从门齿测量记录插管深度,经口插管位置应从门齿测量(22-(22-24cm)24cm),经鼻插管者应从外鼻孔测,经鼻插管者应从外鼻孔测量量(26-28cm)(26-28cm)。(经口插管外露过长时,为减少死腔量,可适当剪掉

4、部分外露的插管经口插管外露过长时,为减少死腔量,可适当剪掉部分外露的插管)。n固定插管位置,每班测量记录并做好交班,以防固定插管位置,每班测量记录并做好交班,以防插管滑入右或左支气管内,造成单侧肺通气过度插管滑入右或左支气管内,造成单侧肺通气过度致气胸,另一侧肺通气不足致肺不张。或插管脱致气胸,另一侧肺通气不足致肺不张。或插管脱出气管。出气管。5医疗技能人工气道套管位置的管理气管切开套管位置管理气管切开套管位置管理 固定套管的固定带松紧度适中,以固定套管的固定带松紧度适中,以能伸入一小指为宜,其松紧度应定时能伸入一小指为宜,其松紧度应定时检查并随时调整。检查并随时调整。6医疗技能人工气道套管位

5、置的管理防止人工气道套管脱出防止人工气道套管脱出n除固定好套管外,应注意观察患者神志的除固定好套管外,应注意观察患者神志的改变。对神志清楚者讲明插管的意义及需改变。对神志清楚者讲明插管的意义及需患者注意的事项,防止患者自行拔除套管。患者注意的事项,防止患者自行拔除套管。对神志不清、躁动的患者给予适当的上肢对神志不清、躁动的患者给予适当的上肢约束或应用镇静剂,防止套管脱出。约束或应用镇静剂,防止套管脱出。n给患者变换体位时,应注意调节好呼吸机给患者变换体位时,应注意调节好呼吸机管路,以防止拉出气管套管。管路,以防止拉出气管套管。7医疗技能人工气道套管位置的管理人工气道套管脱出的处理人工气道套管脱

6、出的处理(已整理出应急流程)已整理出应急流程)n气管插管:气管插管:n气管切开:气管切开:8医疗技能人工气道气囊的管理 人工气道气囊作用人工气道气囊作用n人工气道的气囊充气后,压迫在气管人工气道的气囊充气后,压迫在气管上,达到密闭固定的目的,保证潮气上,达到密闭固定的目的,保证潮气量的供应,预防口腔和胃内容物的误量的供应,预防口腔和胃内容物的误吸。理想的气囊压力应小于毛细血管吸。理想的气囊压力应小于毛细血管渗透压(渗透压(2525H2OH2O)。)。9医疗技能人工气道气囊的管理 气囊充气量:用气囊测压注气器可准确气囊充气量:用气囊测压注气器可准确测量气囊的压力,无测压注气器时,可测量气囊的压力

7、,无测压注气器时,可采用以下采用以下2 2种方法,掌握气囊充气量种方法,掌握气囊充气量(8-10ml)8-10ml)。n最小漏气技术:即气囊充气后,吸气时最小漏气技术:即气囊充气后,吸气时允许有少量气体漏出。允许有少量气体漏出。n最小闭合技术:即气囊充气后,吸气时最小闭合技术:即气囊充气后,吸气时恰好无气体漏出恰好无气体漏出。10医疗技能人工气道气囊的管理 气囊的管理:气囊的管理:n目前不提倡放气囊。必要时每目前不提倡放气囊。必要时每6-86-8小时放小时放气囊一次,每次气囊一次,每次5-105-10分钟。放气囊时必分钟。放气囊时必须应用清除气囊上滞留物的技术,吸净须应用清除气囊上滞留物的技术

8、,吸净气道内分泌物。气道内分泌物。n患者进食时,充气囊不宜采用最小漏气患者进食时,充气囊不宜采用最小漏气技术,并让患者半卧位,以免食物返流技术,并让患者半卧位,以免食物返流导致误吸。导致误吸。n气囊破裂气囊破裂呼吸机低压报警,听到漏呼吸机低压报警,听到漏气声,无限抽出气体。气声,无限抽出气体。11医疗技能人工气道的湿化 蒸汽加温加湿蒸汽加温加湿n一般的多功能呼吸机上均带有加温湿化器,温度一般的多功能呼吸机上均带有加温湿化器,温度可以监控,保证病人吸入有一定温湿度的气体。可以监控,保证病人吸入有一定温湿度的气体。加温时应注意以下问题:加温时应注意以下问题:1.1.温度调节在温度调节在323234

9、34。(近端)(远端不超过。(近端)(远端不超过42 42 2.2.调节呼吸机管路使集水杯处于垂直状态呼吸机管路低于气管调节呼吸机管路使集水杯处于垂直状态呼吸机管路低于气管套管和湿化罐。套管和湿化罐。3.3.添加湿化罐蒸馏水要适宜。添加湿化罐蒸馏水要适宜。4.4.湿化罐蒸馏水应每日更换。湿化罐蒸馏水应每日更换。5.5.气管切开者,为避免病人吸入的空气干燥(因无鼻腔的湿化气管切开者,为避免病人吸入的空气干燥(因无鼻腔的湿化作用),可用单层盐水浸湿的纱布覆盖管口,干后随时更作用),可用单层盐水浸湿的纱布覆盖管口,干后随时更换换 12医疗技能人工气道的湿化 气管内直接滴注加湿气管内直接滴注加湿1.1

10、.湿化液:宜选用湿化液:宜选用0.45%0.45%的氯化钠注射液,因吸入后在气道的氯化钠注射液,因吸入后在气道内浓缩,使之接近内浓缩,使之接近0.9%0.9%氯化钠注射液,对气道无刺激。氯化钠注射液,对气道无刺激。2.2.方法:取下针头,断开呼吸机,将药液缓慢扇状注入,方法:取下针头,断开呼吸机,将药液缓慢扇状注入,注意要在患者吸气时注入,否则易被患者呼出气吹出。注意要在患者吸气时注入,否则易被患者呼出气吹出。3.3.注入量、次数根据痰液粘稠度决定。注入量、次数根据痰液粘稠度决定。4.4.气管切开者,因无鼻腔的湿化作用,为避免病人吸入的气管切开者,因无鼻腔的湿化作用,为避免病人吸入的空气干燥,

11、可用单层盐水浸湿的纱布覆盖管口,干后空气干燥,可用单层盐水浸湿的纱布覆盖管口,干后随时更换随时更换 13医疗技能人工气道的湿化 人工鼻(温湿交换过滤器)人工鼻(温湿交换过滤器)n由数层吸水材料及亲水化合物组成细由数层吸水材料及亲水化合物组成细孔网纱结构的装置。使用时一端与人孔网纱结构的装置。使用时一端与人工气道连接,另一端与呼吸机管路连工气道连接,另一端与呼吸机管路连接。人工鼻对细菌有一定的过滤作用,接。人工鼻对细菌有一定的过滤作用,能降低管路被细菌污染的危险性。人能降低管路被细菌污染的危险性。人工鼻适用于非工鼻适用于非COPDCOPD且呼吸道内分泌物且呼吸道内分泌物不多的患者,对于不多的患者

12、,对于COPDCOPD痰液较多患者、痰液较多患者、长期机械通气者,不能单独依靠人工长期机械通气者,不能单独依靠人工鼻。鼻。14医疗技能气道分泌物的清除 n评估依据:血气分析、胸片、听诊、评估依据:血气分析、胸片、听诊、痰液的性质痰液的性质n根据吸痰过程中痰液在吸痰管玻璃接根据吸痰过程中痰液在吸痰管玻璃接头处的性状及在玻璃内壁上的附着情头处的性状及在玻璃内壁上的附着情况,将痰液的粘稠度分为三度。况,将痰液的粘稠度分为三度。n度(稀痰):如米汤或泡沫样,吸度(稀痰):如米汤或泡沫样,吸痰后,玻璃接头内壁上无痰液滞留。痰后,玻璃接头内壁上无痰液滞留。提示气管滴药过量,要适当减少滴药提示气管滴药过量,

13、要适当减少滴药量和次数。量和次数。15医疗技能气道分泌物的清除 n度(稀痰):如米汤或泡沫样,吸痰后,玻度(稀痰):如米汤或泡沫样,吸痰后,玻璃接头内壁上无痰液滞留。提示气管滴药过量,璃接头内壁上无痰液滞留。提示气管滴药过量,要适当减少滴药量和次数。要适当减少滴药量和次数。n度(中度粘痰):痰液外观较一度粘稠,吸度(中度粘痰):痰液外观较一度粘稠,吸痰后有少量痰液滞留在玻璃接头内壁,易被水痰后有少量痰液滞留在玻璃接头内壁,易被水冲洗干净。表示气道湿化不足,应适当增加气冲洗干净。表示气道湿化不足,应适当增加气道滴药量和次数。道滴药量和次数。n度(重度粘痰):痰液外观明显粘稠,常呈度(重度粘痰):

14、痰液外观明显粘稠,常呈黄色,吸痰管常因负压过大而塌陷,玻璃接头黄色,吸痰管常因负压过大而塌陷,玻璃接头内壁上滞留大量痰液,且不易被水冲净。提示内壁上滞留大量痰液,且不易被水冲净。提示气道湿化严重不足,或伴有机体脱水。需加大气道湿化严重不足,或伴有机体脱水。需加大气管滴药量和次数,必要时加大输液量。气管滴药量和次数,必要时加大输液量。16医疗技能气道分泌物的清除 吸痰管的选择吸痰管的选择n质地:软硬适中质地:软硬适中n直径:要小于气管导管内径的直径:要小于气管导管内径的1/21/2,n长短:比气管导管长长短:比气管导管长4 45 5 17医疗技能气道分泌物的清除 吸引方式吸引方式n开放式开放式n

15、密闭式密闭式吸痰方法吸痰方法:负压关负压关,将吸痰管置入一定位置将吸痰管置入一定位置,开负开负压压,边旋转边轻轻往外提。边旋转边轻轻往外提。18医疗技能气道分泌物的清除 吸痰注意事项吸痰注意事项n吸痰前后根据病人情况给予高浓度氧或纯吸痰前后根据病人情况给予高浓度氧或纯氧吸入,避免吸痰时发生严重的低氧血症。氧吸入,避免吸痰时发生严重的低氧血症。n吸痰时要注意观察病人反应及血氧饱和度吸痰时要注意观察病人反应及血氧饱和度,每次吸痰时间不超过每次吸痰时间不超过15s,15s,吸引器连续使用时吸引器连续使用时间不超过间不超过3分钟。分钟。n吸痰时注意吸痰插入是否顺利,遇有阻力吸痰时注意吸痰插入是否顺利,

16、遇有阻力时,要分析原因,不能粗暴操作。时,要分析原因,不能粗暴操作。19医疗技能气道分泌物的清除吸痰注意事项吸痰注意事项n机械通气者不脱机吸痰。机械通气者不脱机吸痰。n吸痰盅吸痰盅,吸痰冲洗液,吸引连接管,玻璃接头每日更换一次,吸吸痰冲洗液,吸引连接管,玻璃接头每日更换一次,吸痰管每次更换使用。痰管每次更换使用。n储液瓶内的吸出液应及时倾倒,及时洗净。储液瓶内的吸出液应及时倾倒,及时洗净。n呼吸机管道的消毒呼吸机管道的消毒n专人保管,定期检修与保养,保持其良好效能专人保管,定期检修与保养,保持其良好效能 20医疗技能吸痰压力吸痰压力n成人:约成人:约0.04-0.05 MPa(300-375m

17、mHg0.04-0.05 MPa(300-375mmHg),),n儿童:约儿童:约0.013-0.03MPa(97.5-225mmHg)0.013-0.03MPa(97.5-225mmHg),n婴幼儿:小于婴幼儿:小于0.02MPa(150mmHg0.02MPa(150mmHg)n文献报道不主张高压力,小于120mmHgmmHg21医疗技能吸痰顺序吸痰顺序n口腔口腔鼻腔鼻腔气管插管(气管切开)气管插管(气管切开)n要换管要换管22医疗技能插入吸痰管顺序插入吸痰管顺序n 经口:经口:口腔前庭口腔前庭颊部颊部咽部(咽部(14-16cm)n 经鼻:经鼻:鼻腔前庭鼻腔前庭下鼻道下鼻道鼻后孔鼻后孔咽部咽部气管气管(约(约20-25cm)(颅底骨折患者禁用)(颅底骨折患者禁用)n(临床主张先(临床主张先鼻后口,可刺激病人咳嗽)鼻后口,可刺激病人咳嗽)n气管插管:气管插管:气道深部气道深部气管气管口咽(比插管深口咽(比插管深4-5cm)n气管切开:气管切开:气道深部气道深部气管(可进气管(可进8cm)n患者可合作的,吸痰时嘱其咳嗽。患者可合作的,吸痰时嘱其咳嗽。23医疗技能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