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课件环境监测的基本知识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188249547 上传时间:2023-02-18 格式:PPT 页数:20 大小:161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学习课件环境监测的基本知识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学习课件环境监测的基本知识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学习课件环境监测的基本知识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资源描述:

《学习课件环境监测的基本知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习课件环境监测的基本知识(20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1第二节第二节 环境监测的基本知识环境监测的基本知识 引言引言 一、环境监测的定义一、环境监测的定义 二、污染监测的一般过程二、污染监测的一般过程 三、环境监测目的和分类三、环境监测目的和分类 四、环境污染和监测特点四、环境污染和监测特点 五、监测技术概述五、监测技术概述 六、环境优先污染物和优先监测六、环境优先污染物和优先监测 小结小结2一、环境监测的定义一、环境监测的定义 环境监测就是通过对环境监测就是通过对影响环境质量影响环境质量因素的因素的代表值的测定,确定环境质量(或污染程度)代表值的测定,确定环境质量(或污染程度)及其变化趋势及其变化趋势。3标志:标志:1.1.既包括某一污染物质的

2、含量,也要考虑多种污染物质之间既包括某一污染物质的含量,也要考虑多种污染物质之间的的相互影响相互影响;2.2.既包括既包括化学物质污染化学物质污染,也包括各种,也包括各种物理和生物因素物理和生物因素;3.3.既包括来自工农业生产和生活的既包括来自工农业生产和生活的直接污染直接污染,也包括由于污,也包括由于污染引起的染引起的间接环境影响间接环境影响;如如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加而影响全球性的气候变化;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加而影响全球性的气候变化;4.4.即包括近期污染危害,又包括远期污染危害的监测即包括近期污染危害,又包括远期污染危害的监测。4二、环境监测的过程二、环境监测的过程 现场调查现场调查

3、监测计划设计监测计划设计优化布点优化布点样品采集样品采集运送保存运送保存分析测试分析测试数据处理数据处理综合评价等八个步骤。综合评价等八个步骤。对象:对象:反映环境质量变化的各种反映环境质量变化的各种自然因素自然因素、对人类活动与环、对人类活动与环境有影响的各种境有影响的各种人为因素人为因素、对环境造成污染危害的、对环境造成污染危害的各种成分各种成分。环境监测:环境监测:是环境保护的是环境保护的“耳目耳目”,是环境质量评价的是环境质量评价的基础基础,是环境立法和环境管理、规划的科学是环境立法和环境管理、规划的科学依据依据,也是解决污染纠纷案件,征收排污费的科学也是解决污染纠纷案件,征收排污费的

4、科学依据。依据。5三、环境监测的目的和分类三、环境监测的目的和分类 1.1.环境监测的目的环境监测的目的 (1 1)根据环境质量标准,评价环境质量。)根据环境质量标准,评价环境质量。(2 2)根据污染分布情况,追踪寻找污染源,为实现监督管)根据污染分布情况,追踪寻找污染源,为实现监督管理、控制污染提供依据。理、控制污染提供依据。(3 3)收集本底数据,积累长期监测资料,为研究环境容量、)收集本底数据,积累长期监测资料,为研究环境容量、实施总量控制、目标管理、预测预报环境质量提供数据。实施总量控制、目标管理、预测预报环境质量提供数据。(4 4)为保护人类健康、保护环境、合理使用自然资源、制)为保

5、护人类健康、保护环境、合理使用自然资源、制订环境法规、标准、规划等服务。订环境法规、标准、规划等服务。62.2.环境监测的分类环境监测的分类(1 1)按监测目的分类)按监测目的分类环境监测环境监测监视性监测监视性监测特定目的性监测特定目的性监测研究性监测研究性监测环境环境 质量质量 监测监测污染污染 源监源监 督监督监 测测污染污染 事故事故 监测监测纠纷纠纷 仲裁仲裁 监测监测考核考核 验证验证 监测监测咨询咨询 服务服务 监测监测标准标准 方法方法 标准标准 样品样品 研制研制 监测监测污染污染 规律规律 研究研究 监测监测背景背景 调查调查 监测监测综合综合 评价评价 研究研究 监测监测

6、7 (2 2)按监测介质对象分类)按监测介质对象分类 可分为可分为水质监测、空气监测、土壤监测、水质监测、空气监测、土壤监测、固体废物监测、生物监测、噪声和振动监测、固体废物监测、生物监测、噪声和振动监测、电磁辐射监测、放射性监测、热监测、光监电磁辐射监测、放射性监测、热监测、光监测、卫生(病源体、病毒、寄生虫等)监测测、卫生(病源体、病毒、寄生虫等)监测等。等。8四、环境污染和环境监测的特点四、环境污染和环境监测的特点 1.1.环境污染的特点环境污染的特点 (1 1)时间分布性)时间分布性 (2 2)空间分布性)空间分布性 (3 3)环境污染与污染物含量(或污染因素强度)的关系)环境污染与污

7、染物含量(或污染因素强度)的关系 (4 4)污染因素的综合效应:单独、相加、相乘、拮抗)污染因素的综合效应:单独、相加、相乘、拮抗 (5 5)环境污染的社会评价)环境污染的社会评价 9 2.2.环境监测的特点环境监测的特点 10 环境监测环境监测要求所采用的分析方法和所使要求所采用的分析方法和所使用的监测仪器:用的监测仪器:具有具有“三高三高”(高灵敏度、高准确度、高灵敏度、高准确度、高分辨率)高分辨率)性能,性能,达到达到“三化三化”(标准化、自动化、计算标准化、自动化、计算机化机化)目标。目标。11五、监测技术概述:(五、监测技术概述:(采样技术、测试技术、数据处理技术)采样技术、测试技术

8、、数据处理技术)12 1.1.成分分析技术成分分析技术 成分分析常用成分分析常用化学分析和仪器分析化学分析和仪器分析法法 (1)(1)化学分析法化学分析法 重量法:重量法:测定残渣、降尘、油类、硫酸盐、飘尘和测定残渣、降尘、油类、硫酸盐、飘尘和降尘等。降尘等。容量分析:容量分析:测定水中酸度、碱度、化学需氧量、溶测定水中酸度、碱度、化学需氧量、溶解氧、硫化物、氰化物等。解氧、硫化物、氰化物等。13(2)(2)仪器分析法仪器分析法 光谱分析法光谱分析法:可见分光光度法、可见分光光度法、UVUV、IRIR、AAAA、原子发射光谱、原子发射光谱法、法、X-X-荧光射线分析法、荧光分析法、化学发光分析

9、法等荧光射线分析法、荧光分析法、化学发光分析法等;色谱分析法色谱分析法:包括气相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薄层色谱:包括气相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薄层色谱法、离子色谱法、色法、离子色谱法、色-质谱联用技术;质谱联用技术;电化学分析法电化学分析法:包括极谱法、溶出伏安法、电导分析法、电:包括极谱法、溶出伏安法、电导分析法、电位分析法、离子选择电极法、库仑分析法;位分析法、离子选择电极法、库仑分析法;放射分析法放射分析法:同位素稀释法、中子活化分析法;:同位素稀释法、中子活化分析法;流动注射分析法流动注射分析法。14 2 2结构分析技术结构分析技术 常用的方法有:常用的方法有:紫外光谱、红外光谱紫

10、外光谱、红外光谱、激光、激光拉曼光谱、质谱、拉曼光谱、质谱、核磁共振,顺磁共振核磁共振,顺磁共振、X X射射线衍射法线衍射法、旋光光谱与圆二色谱、电子能谱,、旋光光谱与圆二色谱、电子能谱,莫斯包尔谱等莫斯包尔谱等。15 3 3生物技术生物技术 生物技术生物技术是利用植物和动物在污染环境中所产生是利用植物和动物在污染环境中所产生的的各种反映信息各种反映信息,用来判断环境质量的方法。,用来判断环境质量的方法。生物监测包括:生物体内污染物含量测定;观察生物监测包括:生物体内污染物含量测定;观察生物在环境中受害症状;生物的生理生化反应;生生物在环境中受害症状;生物的生理生化反应;生物群落结构和种类变化

11、等手段来判断环境质量。物群落结构和种类变化等手段来判断环境质量。16 4.4.监测技术的发展监测技术的发展 (1)(1)新技术新技术在环境监测中得到应用在环境监测中得到应用 等离子体发射光谱、原子荧光光谱、离子色谱技术、等离子体发射光谱、原子荧光光谱、离子色谱技术、GC-GC-MSMS、HPLCHPLC、化学发光法、遥测技术、化学发光法、遥测技术 (2)(2)对于对于区域甚至全球范围区域甚至全球范围的监测和管理,其监测网络和点位的监测和管理,其监测网络和点位的研究、分析方法的标准化、连续自动监测系统、数据传送的研究、分析方法的标准化、连续自动监测系统、数据传送处理的计算机化研究发展很快处理的计

12、算机化研究发展很快 (3)(3)小型便携式、简易快速小型便携式、简易快速的监测技术发展的监测技术发展 17五、环境优先污染物五、环境优先污染物(Priority PollutantsPriority Pollutants)和优先监测和优先监测 选择监测对象选择监测对象一般一般要考虑的原则是:要考虑的原则是:1.1.根据污染的程度,选择毒性大、扩散范围广、危根据污染的程度,选择毒性大、扩散范围广、危害严重的污染物;害严重的污染物;2.2.已有可靠的分析方法,并能保证获得准确数据的已有可靠的分析方法,并能保证获得准确数据的污染物;污染物;18 符合上述原则的监测对象,在不能同时进符合上述原则的监测

13、对象,在不能同时进行监测时,需按下列原则进行行监测时,需按下列原则进行优先监测优先监测:(1)(1)污染影响范围大的优先。污染影响范围大的优先。(2)(2)污染问题严重的优先。污染问题严重的优先。(3)(3)样品具有广泛代表性的优先。样品具有广泛代表性的优先。19 美国美国是最早开展优先监测的国家是最早开展优先监测的国家 中国中国也提出了也提出了“中国环境优先污染物中国环境优先污染物黑名单黑名单”。包括包括1414种化学类别共种化学类别共6868种有毒化学物种有毒化学物质,其中有机物占质,其中有机物占5858种。种。20表表 1 1-1 1 中中国国环环境境优优先先污污染染物物黑黑名名单单 化

14、化学学类类别别 名名 称称 1 1.卤卤代代(烷烷、烯烯)烃烃类类 二二氯氯甲甲烷烷、三三氯氯甲甲烷烷、四四氯氯化化碳碳、1 1,2 2-二二氯氯乙乙烷烷、1 1,1 1,1 1-三三氯氯乙乙烷烷 1 1,1 1,2 2-三三氯氯乙乙烷烷、1 1,1 1,2 2,2 2-四四氯氯乙乙烷烷、三三氯氯乙乙烯烯、四四氯氯乙乙烯烯、三三溴溴甲甲烷烷 2 2.苯苯希希物物 苯苯、甲甲苯苯、乙乙苯苯、邻邻-二二甲甲苯苯、间间-二二甲甲苯苯、对对-二二甲甲苯苯 3 3.氯氯代代苯苯类类 氯氯苯苯、邻邻-二二氯氯苯苯、对对-二二氯氯苯苯、六六氯氯苯苯 4 4.多多氯氯联联苯苯类类 多多氯氯联联苯苯 5 5.酚

15、酚类类 苯苯酚酚、间间-甲甲酚酚、2 2,4 4-二二氯氯酚酚、2 2,4 4,6 6-三三氯氯酚酚、五五氯氯酚酚、对对-硝硝基基酚酚 6 6.硝硝基基本本类类 硝硝基基苯苯、对对-硝硝基基甲甲苯苯、2 2,4 4-二二硝硝基基甲甲苯苯、三三硝硝基基甲甲苯苯、对对-硝硝基基氯氯苯苯、2 2,4 4-二二硝硝基基氯氯苯苯 7 7.苯苯胺胺类类 苯苯胺胺、二二硝硝基基苯苯胺胺、对对-硝硝基基苯苯胺胺、2 2,6 6-二二氯氯硝硝基基苯苯胺胺 8 8.多多环环芳芳烃烃 萘萘、荧荧茵茵、苯苯并并 b b 荧荧茵茵、苯苯并并 k k 荧荧茵茵、苯苯并并 a a 比比等等 9 9.酞酞酸酸酯酯类类 酞酞酸

16、酸二二甲甲酯酯、酞酞酸酸二二丁丁酯酯、酞酞酸酸二二辛辛酯酯 1 10 0.农农药药 六六六六六六、滴滴滴滴涕涕、滴滴滴滴畏畏、乐乐果果、对对硫硫磷磷、甲甲基基对对硫硫磷磷、除除草草醚醚、敌敌百百虫虫 1 11 1.丙丙烯烯腈腈 丙丙烯烯腈腈 1 12 2.亚亚硝硝胺胺类类 N N-亚亚硝硝基基二二丙丙胺胺、N N-亚亚硝硝基基二二正正丙丙胺胺 1 13 3.氰氰化化物物 氰氰化化物物 1 14 4.重重金金属属及及其其化化合合物物 砷砷及及其其化化合合物物、铍铍及及其其化化合合物物、镉镉及及其其化化合合物物、铬铬及及其其化化合合物物、铜铜及及其其化化合合物物、铅铅及及其其化化合合物物、汞汞及及其其化化合合物物、镍镍及及其其化化合合物物、铊铊及及其其化化合合物物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