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岳麓版2023版七年级上册历史复习提纲上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188109741 上传时间:2023-02-17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52.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新岳麓版2023版七年级上册历史复习提纲上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新岳麓版2023版七年级上册历史复习提纲上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新岳麓版2023版七年级上册历史复习提纲上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资源描述:

《新岳麓版2023版七年级上册历史复习提纲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岳麓版2023版七年级上册历史复习提纲上(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新岳麓版2023年七年级历史上册复习提纲(上)第一课远古人类的足迹、地球上出现人类大约在300万年以前。我国境内已知云南的元谋直立人,距今约170万年。、北京直立人距今70-20万年,能直立行走,已经会使用天然火,。在从猿到人的过程中,劳动起了决定作用。、考古学上把使用打制石器的时代称为旧石器时代,大约距今200多万年至1万多年前。第二课原始农业和村落生活、浙江余姚的河姆渡遗址,距今7000多年。会种植水稻,住干栏式房屋(长江下游)。、陕西西安的半坡遗址,距今6000多年,会种植粟和蔬菜,住半地穴式房屋(黄河中下游)。、原始农业的产生,使人类趋于定居,生活更加稳定,人口开始增长。、使用磨制石器

2、的称为新石器时代,并有了陶器的发明第三课 传说时代1、炎帝即神农氏,姓姜,黄帝即轩辕氏,姓姬。炎帝与黄帝华夏的人文始祖2、涿鹿之战:交战双方为黄帝、炎帝部落同蚩尤部落。结果:蚩尤被打败。3、公共推举,首领让贤的方式称为禅让制:尧舜禹(治水有功)第四课夏与商的政治统治、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夏朝的建立标志着国家的产生)。禹死后他的儿子启继位,“禅让制”变为父子兄弟相承的“世袭制”。2、商部落首领汤于公元前1600年灭夏的最后一个国王桀,建立商朝,定都于亳。公元前1300年,商王盘庚 迁都到殷,故后人又称商朝为殷朝3、与商同时期的其他文明:四川三星堆文化,湖南宁乡的考古发

3、现(四羊方尊 青铜器) 第五课西周的封邦建国、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亲率大军讨伐商纣王,在牧野决战,大获全胜灭掉商朝,建立“西周”,定都镐京。、分封制的目的:为了巩固对辽阔疆土和殷商遗民的统治。分封对象:宗室、功臣、先朝贵族;义务:诸侯奉周王为天下共主,必须服从周王的号令,定期到镐京朝觐、纳贡,率兵随同周王征伐。、分封制的外在表征 是 礼乐制度,两者相辅相成,有利于西周巩固统治,稳定社会秩序,在中国传统社会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第六课西周的衰微1、“防民之口,甚于防川”的典故 源于 周厉王,国人暴动 (前841年)驱逐了 周厉王。2、分封制的 瓦解:随着诸侯国实力的增强,血缘关系的疏远,诸侯不

4、在听从周天子的指挥,甚至与之分庭抗礼。3、“烽火戏诸侯”的传说源于西周最后一个国王 周幽王。公元前770年,周平王迁都洛邑,东周开始。、从夏、商、西周三个朝代灭亡,从中得到启示: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统治者要勤于政事,爱护百姓;用人唯才是举,广纳谏言,国家才能长治久安。第七课甲骨文与青铜器殷墟出土的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称为“甲骨文”,是迄今所知中国最古老的文字。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 司母戊鼎是目前我国已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第八课大国争霸、东周时期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阶段。争霸本质:争夺地盘,取得号令诸侯的霸权。、“春秋五霸”:一般指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

5、王。齐桓公任用管仲为相,以“尊王攘夷”为号召,提高了齐国的地位,召开“葵丘会盟”,是春秋五霸最先称霸的。著名战役:长勺之战、城濮之战(退避三舍来源)、战国七雄:齐、楚、秦、燕、赵、韩、魏、(齐楚秦燕赵魏韩,东南西北到中间)。著名战役:马陵之战、长平之战、分封制瓦解,诸侯势力增强,纷纷起来争夺霸主地位;春秋战国时期的争霸战争,消极影响:给人民带来了灾难。积极影响:诸侯国的数量不断减少,促进了民族交融,推动了社会变革,客观上有利于国家走向统一。第九课社会经济的变动、春秋战国时期,铁农具和畜拉犁(牛耕)的使用,推动了农业发展,社会生产力显著进步,于是推动社会大变革。、都江堰修建主持者:秦国的李冰。都

6、江堰的运输、灌溉、防洪作用,使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第十课变法时代、战国时期各国变法运动:魏国的李悝变法 楚国的吴起变法。、商鞅变法的时间:公元前356年(秦孝公时期);是各国中最为彻底的变法。(属于 百家争鸣 法家 主张)、变法目的:富国强兵,顺应历史的潮流、变法内容:、奖励耕织、垦荒,国家承认土地私有 ,允许土地自由买卖。、奖励军功(触动了秦国保守派贵族的利益,这条能直接体现) 、编制户籍、推行县制(加强中央集权) 、统一度量衡、变法意义:促进了农业生产,提高了军队战斗力,使秦国国力大增,为以后统一天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第十一课百家争鸣学派时期代表人物著作思想内容儒家春秋孔子编订春秋、

7、诗经,弟子将其言论编成论语提出“仁”的学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主张以德治国。教育家,主张“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 知之为知,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战国孟子“民贵君轻”,倡导“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道家春秋老子道德经无为而治。战国庄子乐天知命,顺应自然、无为而治。墨家战国墨子”兼爱”,“非攻”, 反对不义战争;法家韩非子倡导君主专制,主张改革;以法治国。 兵家孙膑孙膑兵法论述以寡击众、以少胜多的作战方法。春秋孙武孙子兵法“知彼知己,百战不殆”百家争鸣背景及影响:战国时期,为了应

8、对更加剧烈的社会变革,士人们大胆思索,相互论辩,形成了众多的思想流派,他们之间的思想论争,被称为“百家争鸣”,有力地促进了思想文化和社会发展,共同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 我们要学习他们 那种 心忧天下 关注社会 研究现实 济世救民 精神品质。第十二课秦朝的统一、 秦为什么能够统一全国?人民渴望实现统一 各族、各地间密切交流商鞅变法增强秦国实力嬴政雄才大略、 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建立秦朝,定都咸阳。、 秦的统一意义,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长期的割据混战局面,秦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庞大帝国。措施影响政治创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中央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合称“三公”在我国沿用了两千多

9、年,对中国历史产生深远的影响,此后历代王朝基本沿用秦朝开创的中央集权制度。经济统一车轨,修建驰道;统一货币;统一度量衡对于促进各地的经济文化交流和发展,维护国家统一有极为重要的影响思想文化统一文字(小篆)焚书坑儒加强了思想统治,有利于统一,但摧残了文化,制约了人们的思想。给我国古代思想文化造成了巨大损失。军事逐匈奴,筑长城西起临洮,东至辽东的万里长城。3. 如何评价秦始皇功劳:灭六国统一中国。创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自称皇帝;在中央设“三公”(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在地方推行郡县制。统一文字(小篆)、货币(圆形方孔钱)、度量衡,统一车轨(车轮6尺距离)。北击匈奴,修筑万里长城(西起临洮、东到

10、辽东)过失:秦始皇又是一个统治残暴的封建皇帝焚书坑儒给我国古代思想文化造成极大损失。总之,秦始皇是我国古代历史上一位杰出的封建帝王,堪称千古一帝。第十三课 秦朝的灭亡、 秦朝的暴政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徭役、兵役负担沉重。、赋税繁重。、刑法残酷。、秦二世的统治更加残暴。大泽乡起义根本原因:、 秦朝的暴政。时间:公元前209年,领导人:陈胜,吴广,口号:“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斩木为兵,揭竿而起”。意义: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战争,它沉重打击了秦朝的统治。 、公元前207年项羽在巨鹿之战中以少胜多,消灭了秦军的主力。、秦朝灭亡后 楚汉相争,楚指西楚霸王 项羽,汉王是指刘邦,结果刘邦为争

11、取民心,“约法三章”,在垓(gi)下大败项羽,项羽“无颜见江东父老”,兵败自刎。第十四课西汉的建立、公元前202年,刘邦称帝,建立汉朝,定都长安,史称西汉。刘邦就是汉高祖。采用“无为而治”的宽松政策,轻徭薄赋,与民休息,促进了农业生产和社会经济的复苏。、“文景之治”指的是汉文帝和汉景帝统治时期。措施:继续推行轻徭薄赋政策,实现三十税一,提倡节俭,减轻刑罚。表现:社会安定,经济发展,史称“文景之治”。、“削藩”是指 汉景帝 接受 御史大夫 晁错 的建议,削夺诸侯王国的封地,引发了“七国之乱”。第十五课新的大一统1.汉武帝的大一统表现削弱相权,设“中朝外朝制度”,加强监察制度:设司隶校尉和刺史;接

12、受主父偃的建议,颁布“推恩令”彻底解除诸侯王国的威胁;(作用:加强对地方的控制,加强了中央集权;)采纳董仲舒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儒家思想从此成为中国的主导思想。做法:大力推行儒学教育,在长安兴办太学(西汉最高学府)。 派卫青、霍去病北击匈奴 派张骞出使西域第十六课开拓边疆与对外交往、 公元前139年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目的是联络西域诸国夹击匈奴,意义:虽然没有达到预期目的,但了解了西域的情况和西域人想与汉朝交往的愿望。、 第二次出使西域,公元前119年。张骞出使西域意义:促进了内地和西域的经济文化交流,为“丝绸之路”的开通打下了基础。、公元前60年,设立西域都护,对西域进行政治、军

13、事管理。标志今新疆地区归属中央政权的开始。、“丝绸之路”,以长安为出发,经河西走廊,今新疆地区,到中亚、南亚和西亚,再到大秦。、“丝绸之路”的意义:促进了东西方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第十七课东汉的兴衰、公元9年,王莽代汉称帝,改国号为新。王莽统治期间社会矛盾激化,引发了绿林军、赤眉军起义。、公元25年刘秀建立 东汉,定都洛阳。措施:推行休养生息政策,释放奴婢,招抚流亡,恢复三十税一,使社会安定,四夷宾服,家给人足,政教清明,出现了国富民强文化昌盛的景象史称“光武中兴”。、东汉末年,外戚和宦官争权夺利,导致政局混乱,184年,张角提出“苍天(指东汉统治者)已死,黄天(指黄巾军)当立,岁在甲子,天下

14、太平”,发动“黄巾起义”第十八课汉代的科技与文化、东汉的蔡伦改进 造纸术,史称“蔡侯纸”,特点:质优价廉。造纸术的发明,有利于人类文化的传播和发展。、黄帝内经奠定了中医学的理论基础,张仲景写成伤寒杂病论,论述了望、闻、问、切 四诊法,被尊称为“医圣”。奠定了中医临床医学的基础。华佗,研制“麻沸散”,最早用全身麻醉的方法做手术,编“五禽戏”锻炼身体。、司马迁著有史记,记述了黄帝到汉武帝3000多年的历史,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4、佛教,发源于古印度,通过丝绸之路传入中国,第一座佛教寺院白马寺 。中国本土宗教:道教。佛教的传播与道教的产生,既是中国传统文化发展

15、的结果,也是东汉后期社会动荡不安的结果。第十九课三国鼎立1、官渡之战:公元200年曹操和袁绍。影响:官渡之战为曹操统一北方奠定了基础。措施: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天子指汉献帝),唯才是举,实行屯田。2、赤壁之战:208年曹操和孙、刘联军。影响:赤壁之战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3、三国鼎立:220年,曹丕建魏(史称曹魏),定都洛阳。221年,刘备建汉(史称蜀汉或蜀),定都成都。222年,孙权也称王,国号吴(史称孙吴或东吴),后定都建业,229年孙权称帝,三国鼎立局面形成。(注意:曹操不属于三国时期的人物,而是东汉末年的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4,230年,孙权派卫温率万人船队到达夷洲(今

16、台湾),加强了大陆和夷洲的联系。,第二十课北方的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1、265年,司马炎取代魏称帝,建立西晋,280年统一全国,316年匈奴贵族率军灭亡西晋,北方陆续出现十六国,西晋时,北方少数民族内迁主要有匈奴、鲜卑、羯、氐、羌等。2、北魏孝文帝改革:目的:为了革除旧俗,吸收汉人文化,巩固北魏的统治。内容:政治上改用汉制,实行官吏俸禄制,严惩贪污;颁布均田令;迁都洛阳,易汉服、改汉姓、说汉话、通婚姻等措施移风易俗。意义:缓和了社会矛盾、有利于北方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促进了北方各族的社会进步、极大地促进了北方民族交融、为此后的统一和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创造了条件。第二十一课东晋南朝与江南的开发1、31

17、7年,司马睿建立“东晋”,420年,刘裕取代东晋,建立“刘宋”,此后南方经历了宋、齐、梁、陈四个朝代,都城均在建康,总称南朝。、东汉末年以来,北方动荡不安,南方相对安定,北方人口大量南迁,促进了江南的开发。南朝时,发明灌钢法,纸成为书写的主要材,番禺成为海上贸易的中心。、江南经济发展原因:北方人口南迁带来了大量的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工具、耕作技术。统治者重视发展经济,实行休养生息政策。南方社会相对安定。南方优越的自然条件。、江南经济发展的表现:农业:兴修水利,开垦农田,作物推广,耕作技术提高。手工业:扬州、荆州是丝织品最多的城市;冶炼技术先进,发明了灌钢法;纸成为主要的书写材料。商业:城市繁荣,重要城市健康、江陵,海外贸易中心番禺。、江南经济发展的影响:南朝时江南经济逐渐赶上了北方,加强了南方民族之间的交融。第二十二课科学技术与士人文化1、北魏贾思勰,著有齐民要术,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农书,记载了根据农历时令指导农业生产。2、南朝祖冲之的缀术在世界上最早将圆周率计算到小数点后第7位。3、东晋“书圣”王羲之,他的书法“飘若浮云,矫若惊龙”,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是他的名作 兰亭序4、东晋顾恺之:擅长人物画,笔下人物线条优美、神采突出,作品有女史箴图、洛神赋图。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