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专版2019版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二板块专题三金属及其化合物跟踪检测五钠及其重要化合物2

上传人:zh****u6 文档编号:188050512 上传时间:2023-02-17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25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江苏专版2019版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二板块专题三金属及其化合物跟踪检测五钠及其重要化合物2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江苏专版2019版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二板块专题三金属及其化合物跟踪检测五钠及其重要化合物2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江苏专版2019版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二板块专题三金属及其化合物跟踪检测五钠及其重要化合物2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资源描述:

《江苏专版2019版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二板块专题三金属及其化合物跟踪检测五钠及其重要化合物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专版2019版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二板块专题三金属及其化合物跟踪检测五钠及其重要化合物2(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跟踪检测(五) 钠及其重要化合物1取一支大试管,加入20 mL饱和澄清石灰水(1.6 gcm3),再加入5 mL苯(0.87 gcm3),静置后缓慢加入黄豆粒大小的钠块(0.97 gcm3)。下列实验现象中,能观察到的有()钠在饱和澄清石灰水层反应并四处游动有气体产生澄清石灰水变浑浊钠在石灰水与苯的界面处反应并上下跳动钠停留在苯层不反应钠块最后消失ABC D解析:选B金属钠的密度小于水大于苯,将金属钠投入盛有澄清石灰水和苯的大试管中,钠会处于二者的界面处;同时由于钠与水反应生成H2,H2对金属钠产生推动作用,金属钠在界面处可能上下跳动。由于反应消耗水、有NaOH生成,并放出热量,Ca(OH)2

2、的溶解度减小,饱和澄清石灰水中有Ca(OH)2析出,溶液变浑浊。2下列解释实验现象的化学(或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A切开的金属Na暴露在空气中,光亮表面逐渐变暗:2NaO2=Na2O2B向AgCl悬浊液中滴加Na2S溶液,白色沉淀变成黑色:2AgClS2=Ag2S2ClCNa2O2在潮湿的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变成白色黏稠物:2Na2O22CO2=2Na2CO3O2D向NaHCO3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澄清石灰水,出现白色沉淀:2HCOCa22OH=CaCO3CO2H2O解析:选B常温下金属钠在空气中生成Na2O,A错;Ag2S较AgCl更难溶,故沉淀转化为Ag2S,B正确;Na2O2在潮湿空气中放

3、置会先与水反应:2Na2O22H2O=4NaOHO2,C错;NaHCO3溶液与过量澄清石灰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HCOOHCa2=CaCO3H2O,D错。3测定Na2CO3和NaHCO3混合物中Na2CO3质量分数的实验方案不合理的是()A取a g混合物充分加热,减重b gB取a g混合物与足量稀盐酸充分反应,加热、蒸干、灼烧,得b g固体C取a g混合物与足量稀硫酸充分反应,逸出气体用碱石灰吸收,增重b gD取a g混合物与足量Ba(OH)2溶液充分反应,过滤、洗涤、烘干,得b g固体解析:选CNaHCO3受热易分解生成Na2CO3、H2O和CO2,通过加热分解利用差量法即可计算出Na2CO3

4、质量,A合理;Na2CO3和NaHCO3均可与盐酸反应生成H2O、CO2和NaCl,所以b g固体是NaCl,利用守恒法可计算出Na2CO3质量,B合理;混合物与足量稀硫酸充分反应,也会生成H2O和CO2,所以逸出的气体是CO2,但会混有水蒸气,即碱石灰增加的质量不是CO2的质量,不能测定其含量,故C不合理;Na2CO3和NaHCO3都与Ba(OH)2溶液反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OBa2=BaCO3、HCOOHBa2=H2OBaCO3,因此最后得到的固体是BaCO3,可以计算出Na2CO3质量,D合理。4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选项实验操作A观察钠与水反应的现象用镊子从煤油中取出金属钠,切下

5、黄豆大小的钠,小心放入装满水的烧杯中B检验NaHCO3与Na2CO3溶液用小试管分别取少量溶液,然后滴加澄清石灰水C证明Na2O2与CO2是放热反应Na2O2用棉花包裹,放入充满CO2的集气瓶中,棉花燃烧说明是放热反应D检验Na2CO3与K2CO3溶液用铂丝分别蘸取溶液,在酒精灯外焰上灼烧,直接观察火焰的颜色解析:选CA项,应将钠表面的煤油用滤纸吸干,烧杯中不能装满水,错误;B项,都有白色沉淀产生,错误;C项,Na2O2与CO2反应生成氧气,如果棉花燃烧说明达到了着火点,证明是放热反应,正确;D项,观察钾的焰色反应需透过蓝色钴玻璃,错误。5在密闭容器中充入CO2、CO、CH4的混合气体共m g

6、,若加入足量Na2O2,充分振荡并不断用电火花引燃至反应完全,测得固体质量增加m g,则CO2与CH4的体积比为()A31B21C11 D任意比解析:选C2COO22CO22Na2O22CO2=2Na2CO3O2得:Na2O2CO=Na2CO3(虚拟的反应)即:CO可被Na2O2完全吸收2H2O22H2O2Na2O22H2O=4NaOHO2得:Na2O2H2=2NaOH(虚拟的反应)即:H2可被Na2O2完全吸收由于CO完全被吸收,当CO2、CH4的体积比符合11时,相当于2CO2H2,可被Na2O2完全吸收。6在下列物质的溶液中分别加入一定量的Na2O2固体,不会出现浑浊现象的是()A饱和N

7、a2CO3溶液 BCa(HCO3)2稀溶液CNa2SO3稀溶液 D饱和CaCl2溶液解析:选CNa2O2固体与水反应生成NaOH和O2。A中溶液饱和,由于水被消耗导致析出Na2CO3晶体;B中Ca(HCO3)2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CaCO3沉淀;C中Na2SO3被氧化成Na2SO4,Na2SO4可溶于水,不会出现浑浊现象;D中溶液饱和,水的减少及NaOH与CaCl2反应生成的Ca(OH)2微溶,会产生白色沉淀。7有关NaHCO3和Na2CO3的性质,以下叙述错误的是()A等质量的NaHCO3和Na2CO3与足量盐酸反应,在相同条件下Na2CO3产生的CO2体积小B等物质的量的两种盐与同浓度盐

8、酸完全反应,所消耗盐酸的体积Na2CO3是NaHCO3的两倍C等质量NaHCO3和Na2CO3与盐酸完全反应,前者消耗盐酸较多D等物质的量的NaHCO3和Na2CO3与足量盐酸反应产生CO2一样多解析:选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分别为Na2CO32HCl=2NaClCO2H2O,NaHCO3HCl=NaClCO2H2O。A项,84 g NaHCO3产生1 mol CO2,106 g Na2CO3产生1 mol CO2,在等质量时,Na2CO3产生CO2体积小,正确;B项,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知,正确;C项,106 g Na2CO3消耗HCl 2 mol,84 g NaHCO3消耗HCl 1 mol,在

9、等质量时,Na2CO3消耗盐酸较多,错误;D项正确。8为除去括号内的杂质,所选用的试剂或方法不正确的是()ANa2CO3溶液(NaHCO3):加入适量的NaOH溶液BNaHCO3溶液(Na2CO3):通入过量的CO2气体CNa2O2粉末(Na2O):将混合物在氧气中加热DNa2CO3溶液(Na2SO4):加入适量Ba(OH)2溶液,过滤解析:选DA中NaHCO3溶液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Na2CO3 ,B中CO2与Na2CO3溶液反应生成NaHCO3,C中Na2O与O2反应生成Na2O2,D中Na2CO3溶液也可与Ba(OH)2溶液反应生成BaCO3沉淀。9向NaOH和Na2CO3混合溶液中滴

10、加0.1 molL1稀盐酸,CO2的生成量与加入盐酸的体积(V)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在0a范围内,只发生中和反应Bab斜段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O2H=H2OCO2Ca0.3D原混合溶液中NaOH与Na2CO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解析:选C向NaOH和Na2CO3混合溶液中滴加0.1 molL1稀盐酸,发生的反应依次为OHH=H2O,COH=HCO,HCOH=CO2H2O。在0a范围内,发生的反应是OHH=H2O,COH=HCO,不只发生中和反应,A错误;ab段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HCOH=CO2H2O,B错误;从图像知生成CO2 0.01 mol,根据HCOH=CO2H

11、2O知,消耗HCl的物质的量为0.01 mol,故a0.3,C正确;根据COH=HCO,HCOH=CO2H2O和图像可知,Na2CO3的物质的量是0.01 mol,共计消耗HCl 0.02 mol,与NaOH反应的HCl是0.04 mol0.02 mol0.02 mol,NaOH的物质的量为0.02 mol,因此原混合液中,NaOH与Na2CO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D错误。10有X、Y、Z三种物质,它们之间存在如下转化关系:(1) 若X、Y、Z三种物质的焰色反应均为黄色,三个反应均为化合反应,则Y的化学式为_,Z的电子式为_;Y、Z两种物质相比,相同的化学键类型为_,当由X制取Z的上述两种途

12、径生成Z的量相等时,转移电子数之比为_。 (2) 若X、Y、Z均为常见化合物且三种物质中均含有相同的两种短周期元素,0.1 molL1三种物质的溶液的pH:YXZ7。则的化学方程式为_,的离子方程式为_。(3) 若X、Y、Z三种物质均含有同一种金属元素,X是单质,Y是日常生活中最重要的盐,的反应条件为电解。则的化学方程式为_,的离子方程式为_。解析:(1)由焰色反应均为黄色知它们均含有钠元素,由化学反应类型知X是钠、Y是Na2O、Z是Na2O2。生成1 mol Na2O2时,途径转移2 mol电子;另一种途径生成1 mol Na2O时转移2 mol电子,再转化为Na2O2时又转移1 mol电子

13、,共转移3 mol电子。(2)由转化关系及pH的大小关系知,当X、Y、Z分别为Na2CO3、NaOH、NaHCO3时符合条件。(3)由Y的用途知其是NaCl,故X是钠、Z是NaOH。答案:(1)Na2O 离子键23(或32)(2)Na2CO3Ca(OH)2=CaCO32NaOHCOCO2H2O=2HCO(3)2NaCl2H2O2NaOHCl2H22Na2H2O=2Na2OHH211现有一定量含有Na2O杂质的Na2O2试样,用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测定Na2O2试样的纯度(通过CO2与样品反应后生成O2的量测定Na2O2的含量)。(可供选用的反应物:CaCO3固体、6 molL1盐酸、6 molL

14、1硫酸和蒸馏水)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前必须先_。 (2)装置A中液体试剂应选用_。 (3)装置B的作用是_;装置C的作用是_;装置E中碱石灰的作用是_。(4) 装置D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 (5) 若开始时测得样品的质量为2.0 g,反应结束后测得气体体积为224 mL(标准状况),则Na2O2试样的纯度为_。解析:实验流程中各装置作用:A产生CO2;B吸收HCl;C除去水蒸气;D中CO2与Na2O、Na2O2均反应,只有Na2O2会产生O2;E吸收未反应的CO2;F排水法收集O2;G测量氧气体积。(5)2Na2O2O2156 g22.4 L m(Na2O2) 0.224 Lm(Na

15、2O2)1.56 g则Na2O2的纯度为100%78%。答案:(1)检查装置的气密性(2)6 molL1盐酸(3)除去气体中的HCl干燥气体吸收装置D中反应剩余的CO2(4)Na2OCO2=Na2CO3、2Na2O22CO2=2Na2CO3O2(5)78%12纯碱、烧碱等是重要的化工原料。(1)利用上图所示装置可间接证明二氧化碳与烧碱溶液发生了反应。将A与B连接,打开止水夹,将胶头滴管中的液体挤入烧瓶,此时的实验现象是_,若其他操作不变,将A与C连接,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 (2)向NaOH溶液中通入一定量CO2,结晶后得到白色固体,该白色固体的组成可能是ANaOH和Na2CO3;B._;C._

16、;D_。 (3)设计实验确定(2)中白色固体中存在A项中的阴离子。实验操作实验现象结论取少量白色固体于试管中,加足量水溶解,再加足量BaCl2溶液_解析:(1)由于滴入NaOH溶液,反应掉CO2,烧瓶中气体减少,压强减小,A管接B管,会将广口瓶中的水吸入烧瓶中,A管接C管,能将空气吸入广口瓶中。(2)CO2先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Na2CO3,当NaOH反应完,CO2再与Na2CO3反应生成NaHCO3。(3)BaCl2只与Na2CO3反应产生白色沉淀,而与NaHCO3不反应;酚酞遇碱变红,除去CO的干扰,证明有OH。答案:(1)水沿导管由广口瓶进入烧瓶广口瓶中的长导管口有气泡产生(2)Na2CO3Na2CO3和NaHCO3NaHCO3(3)实验操作实验现象结论产生白色沉淀有CO过滤,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滴加酚酞滤液变红有OH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