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名词解释及填空new

上传人:zhan****gclb 文档编号:188049713 上传时间:2023-02-17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58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多媒体-名词解释及填空new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多媒体-名词解释及填空new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多媒体-名词解释及填空new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资源描述:

《多媒体-名词解释及填空new》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多媒体-名词解释及填空new(8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多媒体:指信息表示媒体的多样化,常见的多媒体有文本、图形、图形、声音、音乐、视频、动画等多种形式。多媒体技术:是利用计算机技术把文本、声音、视频、动画、图形和图像等多种多媒体进行综合处理,使多种信息之间建立逻辑连接,集成一个完整的系统。多媒体(从本质上)的重要特征:多维化、继集成性、交互性、实时性。多媒体及多媒体技术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 多媒体计算机(MPC)标准:MPC1 1990年诞生; MPC2 1993年5月; MPC 1995年6月 多媒体的核心任务:获取、处理、转发或分发多媒体信息,使多媒体信息之间建立逻辑链接 多媒体信息处理的最终目标:能跨越各种网络和设备,透明的、强化的使用多

2、媒体资源 多媒体系统的关键技术:多媒体数据的处理、多媒体数据的存储、多媒体数据的传输、多媒体输入/输出技术 多核处理器:指将多个运算核封装在一个芯片内部。 多媒体信息以3种模式相互集成:制约式、协作式、交互式 超媒体:是超文本和多媒体信息浏览坏境下的结合。它采用面向对象的信息组织与管理形式。 超媒体信息网络:将多媒体各个信息单元组成一个由节点和各种链构成的网络。虚拟现实(UR)就是采用计算机技术生成一个逼真的视觉、听觉、触觉及嗅觉的感觉世界,用户可以用人的自然技能对这个生成的虚拟实体进行交互考察人机界面设计目的:通过对用户需求的解释大道一种人机之间较好的通信能力高速多媒体通信技术:指为满足新一

3、代信息系统中实时多媒体信息传输的需要。多媒体技术的应用:音频/视频流点播;电子出版物;医疗卫生;游戏与娱乐;计算机视频会议;多媒体展示和信息查询系统;管理信息系统(MIS)和办公自动化系统(OA);传媒、广告;教学管理系统;移动卫星。多媒体技术未来将朝着智能化和多维化方向发展多媒体计算机硬件组成:主机、音频/视频处理设备、光盘驱动器、媒体输入/输出设备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处理器,其内部结构可分为控制单元、逻辑单元、存储单元多媒体I/O设备可分为:输入设备、输出设备、用于网络通信的通信设备触摸屏分类:电阻式、电容式、红外线式、声表面波式视频捕捉卡:把输入的

4、模拟视频信号通过内置芯片提供的捕捉功能转换成数字信号设备NTSC 352*240 分辨率 30帧/秒 PAL 352*288分辨率 25帧/秒影响显存性能的参数:显存的容量、显存的数据位数与宽带、显存的速度所需显存=图形分辨率*色彩精度/8 (二维) 所需显存(帧存)=图形分辨率*3*色彩精度/8 (三维) 显存的速度一般以ns为单位打印机主要分为:击打式和非击打式 击打式打印机:点阵式打印机 非击打式打印机:激光打印机、喷墨式打印机调制解调器(Modem)作用:利用模拟信号传输线路传输数字信号网卡工作原理:整理计算机上发往网上的数据,并将数据分解为适当大小的数据包后在网络上发出去,同时还负责

5、网线上传过来的数据。网卡按连线的插口类型分:RJ-45水晶、BNC细缆口、AUIADSL(非对称式数字用户线路)调制解调器采用两种方法实现:频分多路复用(FDM)、回波消除ADSL调制解调设备采用3种线路编码技术:抑制载波幅度和相位(CAP)、离散多音复用(DMT)、离散小波多音复用(DWMT)相变存储器:一种新型的半导体存储技术,是加工到纳米尺寸的可逆相变材料,利用材料晶态时低阻与非晶态时的高阻特性来实现存储的技术存储技术:NAS(网络附加存储)、SAN(存储局域网)、DAS(直接附加存储)、IP存储、光存储、虚拟存储虚拟存储:把物理上相互独立的存储模块用软、硬件集中起来管理,形成逻辑上的存

6、储单元,从而使主机得以访问虚拟存储分为:对称式和非对称式虚拟存储最直接的好处:提高存储利用率、降低成本、简化存储管理USB设备的优点:使用方便;速度快(USB的3种设备传输速率:1.5Mbps、12 Mbps、480 Mbps);连接灵活;独立供电;支持多媒体;低成本USB硬件结构:采用四线电缆,信号定义由2条电源线和2条信号线组成USB工作方式是基于令牌的总线,USB采用级联星形拓扑,该拓扑由3个基本部分组成:主机(host)、集成器(hub)、功能设备(funcs)USB系统有如下3个基本组件:主控制器驱动程序(HCD)、USB驱动程序(USBD)、USB客户软件USB的软件结构;1.总线

7、接口;2.USB系统,由主控制驱动程序、USB驱动程序、USB客户软件组成。USB主机的功能:检测链接和移除的USB设备;管理主机和USB设备;链接USB状态和活动统计;控制主控制器和USB设备间的电气接口。USB的数据流传输方式:其分同步传输方式、中断传输方式、控制传输方式、批传输方式。提高芯片容量的方法:改良逻辑结构以提高其存储密度,更先进的工艺使芯片可集成更多的晶体管,芯片堆叠封装技术达到翻倍的效能。数字摄像设备:CCD(电荷耦合元件)、CMOS(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元件)CCD:CCD技术和结构主要考虑最佳的光学属性和图片质量,CCD传感器原理是以横竖线短阵形式排列,各像素点包含一个光电二

8、极管和控制相邻电荷单元,光电二极管将光子转化为电子,聚焦的电子数量相应于光强度,并转换成各自独立的电荷包单元。CMOS:采用标准硅处理方法加工。数字摄像头:主要参数是为最大分辨率、传感器像素、接口类型、色彩位数、感光元件、最大帧数。数码相机:其特征为像素、镜头、快门。数码相机:是指能够进行拍摄,并且能通过自身内部进行处理,把拍摄到得景物转换为数字格式进行存储的照相机。数字化信息的基本单位:比特(bit)信号的数字化处理包括两个步骤:时间上的离散化即采样;幅度上的离散化即量化。采样也叫抽样,是信号在时间上的离散化(通过采样脉冲和模拟信号相乘来实现)量化:对幅指进行离散化,即将振动幅值用二进制量化

9、电平表示离散方法:离散傅里叶变换(DFT)及逆变换表示法(IDFT)小波变换用于图像编码的基本思想:把图像进行多分辨率分解,分解成不同空间,不同频率的子图像,然后再对子图像进行系数编码。 系数编码是小波变换用于压缩的核心,而压缩的实质是对系数的量化压缩图像处理技术中最基本的问题是对色彩的处理色调指某种颜色的性质和特点,它是由物体表面反射的光线中什么波长占优势决定的亮度是作用于物体表面的光线反射系数,也可以说是指各种纯正的色彩相互比较所产生的明暗差别饱和度指颜色色调的变现程度图像深度是用来描述颜色的多少图像深度是指位图中记录每个像素点所占的位置图像深度与色彩的映射关系主要有真彩色、伪彩色、调配色

10、色彩空间及其变换:RGB【R:G:B:红:绿:蓝】颜色模式、 Lab颜色模式、HSB颜色模式(由三个要素色调、饱和度、亮度)、CMYK【C、M、Y、K:青、品红、黄、黑】颜色模式、 YUV颜色模式(一个亮度信号Y,两个色差信号U、V)YUV表示法的重要性是亮度信号Y和色差信号(U、V)是相互独立的,其优点是可利用人眼的特性来降低数字彩色图像所需要的存储容量数据压缩的目的:尽可能地消除数据的冗余,便于数据存储和运输冗余分类:统计冗余、信息熵冗余、结构冗余、知识冗余、视觉冗余图像数据压缩的算法:信息熵编码、通用编码、预测编码、模型编码、矢量量化编码、子带编码、混合编码压缩算法的指标包括:压缩比、算

11、法的复杂性和运算速度、失真度、无损编码、有损编码变换编码:是将时域信号变换到频域信号上进行处理的方法。矢量图:是用数学的方法描述的一系列点、线、弧和其他几何形状位图映像图(光栅图),由像素组成位图映像图图形文件常见的格式:BMP、GIF、PNGBMP图像文件由三部分组成:位图文件头数据结构、位图信息数据结构、位图阵列PNG图像的缺点:文件格式不支持动应用;PNG不支持CMYK的模式、 静态图像压缩标准 JPEG标准JPEG标准规定了两种工作方式:顺序方式和渐进方式;且具有3种级别编码算法:基本系统、扩展系统、无真系统。基本系统编码算法以离散余弦变换(DCT)为核心。JPEG基本系统算法过程:通

12、过离散余弦变换减少图像数据的相关性;利用人眼视觉特性对系数进行自适应量化;对每个子块量化后的系数矩阵进行Z形扫描,将悉数矩阵变换成符号序列;用哈夫曼变长码对符号进行熵编码。JPEG 2000标准算法核心:采用以离散小波变换算法(DWT)为主的多解析编码方式JPEG 2000优势:高压缩率;无损压缩;渐进传输;感兴趣区域压缩。动态图像压缩标准:MPEG标准(减少空间冗余)MPEG-4主要应用于可是电话、视频邮件、电子新闻MPEG-4最重要的三个技术特征:基于内容的压缩、更高的压缩比、时空可伸缩性MPEG-4与MPEG-1和 MPEG-2不同之处在于:MPEG-1和 MPEG-2是基于帧的规则,而

13、 MPEG-4是基于媒体对象的规范MPEG-4将数字电视最终完全取代现有的模拟电视H.261标准适用于综合业务数字网(ISDN)H.263标准适用于公共交换电话网(PSTN)H.263目的是能在现有的电话网上传输活动图像半像素运动补偿:指半像素为一点像素值由相邻点整像素位置的值进行双线性内插得到H.264标准的关键技术:分层设计;高精度、多模式运动估计;4*4块的整数变换;同统一的VCL;帧内预测;面向IP和无线环境声音的三要素:音调、音强、音色 音强也称响度,用来描述声音的强弱,取决于声音的幅度音频信号压缩技术:无损压缩、有损压缩均匀量化(线性量化):采用相等的量化间隔对采样得到的信号进行量

14、化非均匀量化(非线向量化)基本思想:对输入信号进行量化时,大的输入信号采用大的量化间隔,晓得输入信号采用小的量化间隔。音频信号处理的方法:采样、量化.数字语音通信语音质量分4类,广播质量、网络质量、通信质量、合成质量自适应差分脉冲编码调制ADPCM的思想是:1.利用自适应的思想改变量化的大小,即使用小的量化增量去编码小的差值,使用大的量化增量去编码打的差值;2.使用过去的样本值估算下一个输入样本的预测值,使实际样本值和预测值之间的差值总是最小。MIDI是数字音乐电子合成音乐的统一国际标准,其目的是解决各种电子乐器间存在的兼容性问题。MIDI定义的内容:定义了计算机音乐程序、音乐合成器及其他电子

15、音乐设备交换音乐信号的方式声卡的声道:1.单声道:比较原始的声音复制形式;2.立体声:声音在录制时被分配到两个独立的声道;3.四声道环绕声:其四个发音点位前左前、右后、左后、右及附加低音单元。声卡的功能:1.录制、编辑和回放数字声音文件;2.控制各声源的音量,并混合在一起,一遍数字化;3.在记录和回放数字文件时进行压缩和解压缩,以节省存储空间;4.采用语音合成技术,能够让计算机朗读文件;5.MIDI接口语音合成技术及应用:语音识别和语音合成技术时实现人和计算机进行语音通信所必须的关键技术。语音合成:包含两个可能性:一是机器能再生一个预先存入的语音信号,就像录音机只是采用数字技术;一种是采用数字

16、信号处理方法。语音合成的三个层次:按人类语言功能的不同层次可分三个层次:1.从文字到语音的合成;2.从概念到语音的合成;3.从意向到语音的合成。语音合成技术的应用:1.人机对话;2.电话咨询;3.自动播音;4.助讲助读;5.语音教学;6.电话翻印。语音识别技术主要包括:特征提取技术、模式匹配准则、模型训练技术三个,另外还涉及到语音识别单元的选取。语音识别系统的类型:按对说话人的依赖程度可以分特定人非特定人语音识别系统;按对话人说话方式可以分孤立字词语、连接词、连续语音识别系统。按词汇量大小可分小词汇量、中等词汇量、大词汇量和无限词汇量语音识别系统。语音识别的应用:1.语音邮件的集成;2.数据库

17、的输入和询问应用;3.语音命令和控制应用。技术皮书说明:红皮书-CD-DA黄皮书-CD-ROM 绿皮书-CD-I 橙皮书-CD-R白皮书-Video CD红皮书+CD-Bridge-Photo CD蓝皮书-LDCD盘的结构:主要由保护层、反射激光的铝制反射层、刻槽和聚碳酸酯衬垫组成。CD-ROM驱动器工作原理:光驱常见部件有光盘托盘、托盘开关、耳机孔、和音量控制按钮。其背面有四孔电源线,一条数据传输线和一条链接到声卡的线。光驱三种数据接口:一是早期的AT bus接口,二是主流的IDE接口,三是SCSI接口DVD提高容量的两种方法:一种是减少光道距离和凹坑尺寸;一种是增加数据记录层的层数。DVD

18、视频编码技术:采用MPEG-2压缩技术。多媒体软件的主要任务:是使用户能够方便、有效地组织和调整多媒体数据,让多媒体硬件去处理相应的媒体数据,实现音频、视频同步,真正实现多媒体的信息表达方式 。多媒体软件分为5类:驱动程序、支持多媒体的操作系统或环境、多媒体数据库准备软件、多媒体编辑创作软件和多媒体应用软件。多媒体驱动程序及其作用: 多媒体系统中直接和硬件打交道的软件称为设备驱动程序,它完成设备的初始化、设备各种操作以及基于硬件的压缩和解压缩、图像快速变换等基本硬件功能调用。多媒体操作系统在驱动软件之上,是多媒体软件的核心,其主要任务和特征如下:负责多媒体环境下多任务的调度;保证音频、视频同步

19、控制以及信息处理的实时性;提供多媒体信息的各种基本操作管理;具有对设备的相对独立性与可扩展性。多媒体创作工具:多媒体数据库和创作工具为多媒体应用提供资源和信息加工,如声音录制、编辑、视频采集、剪接、动画生成和网页制作等。多媒体创作工具的评测标准:1.编程环境;2.各种媒体数据输入能力;3.动画制作与演播;4.应用程序间的动态链接;5.制作片段的模块和面向对象化;6.易学习、已使用;7.多媒体创作工具应设计成操作简便、编辑时易于修改,所见即所得,菜单和工具布局合理,使用户掌握了基本的操作技能后,能尽快地进行工作;8.良好的扩充性。音频数据处理软件是为多媒体计算机应用录制、编辑、修改数字化声音的工

20、具软件。通常以“wav”为扩展名,称为WAV格式文件。一个完整的数字化声音处理软件应包括如下功能:音频数据的录制;音频数据的编辑和回访;音频数据的参数修改;效果处理;图形化的工作界面;非破坏式修改;能以WAV格式文件存储数字化声音数据。流式技术:是指将音频文件和视频文件变换为若干个数据小包,在网上像流水一样传送。多媒体应用软件有以下几种:1.各种信息管理软件;2.办公自动化系统;3.各种文字处理软件;4.各种辅助设计软件以及辅助教学软件;5.各种软件包。超媒体系统:基于超文本信息管理技术的系统称为超文本系统。其是作为一种复杂的信息管理系统而出现的。其准许人们从各种媒体创建、互联和共享信息。超文

21、本系统:是由结点和链组成的,其提供非线性信息的访问方式,是一种新的访问信息手段的数据库系统。超文本:有信息结点和表示信息结点相关性的链构成一个具有一定逻辑结构和语义的网络,结点为多媒体数据。其目的是提供一个复杂的、具有丰富链接和交叉引用的信息系统。超媒体:包含多媒体的超文本称为超媒体。其目的是为了生产巨大、复杂、丰富链接和交叉引用的信息体。超文本系统的基本特点:图形用户接口;向用户给出一个网络结构动态总貌图;.在超文本系统中一般使用双向链接;包含管理结点和链信息的引擎;超文本系统的组成:由结点和链组成。结点通过链来连接。结点的类型有:文本结点、图形和图像结点、动画和视频结点、音乐和数字化语音结

22、点、混合媒体结点、动作与操作结点、组织型结点、推理型结点。链的结构分为:1.链源,是导致结点信息的原因;2.链宿,链的目的所在即结点;3.链的属性,是指链的版权和权限等信息。HTML及其的作用:HTML实一种组织文档的语言,可以用来编排文档、创建列表、建立连接、插入声音和影视片断等。超链接:即超文本链接的简称,或简称链接。是HTML最强大、价值的功能。超链接分为:文本链接和文档内部之间的链接。动态网页设计:ASP技术、JSP技术、PHP技术、多媒体数据的特点:1.数据量、2.数据长度、3.数据模型、4.数据定义及操作、5.数据的时间特性和版本概念、6.数据传输。多媒体数据库应具有以下功能:1.

23、支持图形、图像、动画、声音、动态视频、文本等多媒体字段类型及用户自定义类型;2.支持定长数据和非定长数据的集成管理;3.支持复杂实体的表示和处理,要求有表示和处理实体间复杂关系的能力,有保证实;4.完整性和一致性的机制;5.支持同一实体的多种表现形式;6.既有良好的用户界面;7.支持多媒体的特殊查询及良好的处理接口;8.支持分布式环境。实现多媒体数据库系统的途径可以分3类:扩充关系数据库方法8、面向对象的方法、超文本方法。 数据库主要有两大操作:检索和更新多媒体数据具有复合性、分散性、时序性的特点多媒体数据的复合性、分散性、时序性特点对数据模型的要求:支持丰富的数据类型及相应的处理;说明不完备

24、信息;扩充个别对象的定义到其类型定义之外;编组来自不同数据库的数据并加以一致性处理;描述结构化信息;模拟对象内部的概念与外部表达;支持上下文无关与有关的引用;支持数据共享;支持版本的生成和控制;支持系统预定义操作和用户定义操作;支持对象的同频与集成。多媒体数据库的数据模型通常由数据结构、数据操作和完整性约束三部分组成。多媒体数据模型可以分为3类:关系数据模型、面向对象数据模型和超文本数据模型多媒体的三种查询方法:关键字查询、可视化查询、语义查询图像检索(CBIR)的检索内容主要包括:颜色、纹理、形状、对象。视频可用故事单元、场景、镜头、帧等描述。一个典型的视频检索CBVR系统至少包括媒体库、特

25、征库、方法库和检索界面四部分。分布式多媒体数据库系统的特点:实时性、同步特性、服务质量、体系结构、客户服务器结构。SQL主要包括以下4部分:模块定义语言、数据操纵语言、模块语言、嵌入式语法。SQL的5种数据类型:字符型、文本型、数值型、逻辑性和日期型。SQL的基本语:创建表、创建索引、改变结构、删除数据对象、执行查询、修改表中数据、数据库切换、统计函数。多媒体计算机通信网络与人的交互界面主要是文字、图像、图形、声音、等人性化信息,主要体现了人类感觉器官对多媒体信息的自然需求。人机多媒体交互的双向性:多种多媒体信息提供服务同时我们又在像其输入信息。按辖域分类,计算机网络以分为局域网(LAN);城

26、域网(MAN);广域网(WAN);互联网(Internet)LAN:指分布在数公里范围内的不同物理位置的计算机设备连接在一起,在网络软件的支持下可以互相通信和资源共享的网络系统。其特点一是容易管理和配置,二是容易构成间接整齐的拓扑结构。WAN:由接口信息处理机IMP通过线路连接起来,构成网状结构,IMP主要是寻径。MAN:是介于局域网与广域网之间的一种大范围的高速网络,采样IEEE 802.6标准。nternet:不是一种具体的物理网络技术,而是将不同的物理网络技术按某种协议统一起来的一种高层技术。ATM是一种传输模式,信息被组织成信元,因包含来自某用户信息的各个信元不需要周期性出现,因此这样

27、传输模式是异步的。ATM信元是固定长度的分组,共有53个字节,分为2个部分。前面5个字节为信头,主要完成寻址的功能;后面的48个字节为信息段,用来装载来自不同用户,不同业务的信息。IP协议诞生于20世纪60年代末期,协议的地址长度设定为32个二进制数位,其中前8位标识网络,后24位标识主机。IP与ATM技术的融合的两种方式:一种是叠加方式,另一种是集成方式。IP与ATM各自的位置:ATM位于核心,作为底层传输技术,帧中继和IP作为较低速的接入,IP用来集成网络的应用功能。IP协议所具有的最大优势在于:它可以运行在任何介质和网络上,可以保证异种网络的互通,并且,IP技术顺应了计算机不断普及、功能

28、越来越强这一趋势,随着PC应用的扩展而逐步扩大。网络接入技术主要包括铜线接入技术、光纤接入技术、混合光纤同轴(HFC)接入技术等多种有线接入技术以及无线接入技术。无线接入技术:GPRS与WAP;蓝牙技术GPRS是一种用于GSM的标准分组交换数据业务,它使移动通信于数据通信想结合。WAP由是一组通信协议和应用环境构成,它是把网络上的信息传送都无线通信装置上的一个开放是标准协定。IEEE 802.11 协议:主要用于解决办公室局域网和校园网中的用户与用户终端之间的无线接入,其支持无线电波和红外线,并且定义了两种认证服务:开放系统认证和共享密钥认证。其他版本还有IEEE 802.11a,IEEE 8

29、02.11b,IEEE 802.11g。分布式多媒体计算机系统:分布式系统一般都基于高速网络和轻型协议。分布式多媒体计算机系统的基本特征: 多媒体综合性;资源分散性; 运行实时性; 操作交互性;系统透明性。分布式多媒体系统就是把多媒体信息的获取、表示、传输、存储、加工、处理集成为一体,运行在一个分布式计算机网络环境中。分布式多媒体系统的层次结构从功能上分5层:多媒体接口层、多媒体传输层、流管理层、多媒体表示层、应用层。多媒体接口层:是系统的底层,系统与各种媒体通信输入输出的接口。其功能是,实现多媒体输入的模数转换;实现多媒体输出的数模转换;对输入的数据打上时钟标记。多媒体传输层:其功能在于,采

30、用各种协议提供多媒体数据;可实现从远程发送来的数据和本地的数据具有相同的机制,并对高层提供支持。流管理层:其功能,数据源通过下层传输层获取多媒体数据流;向目的地和高层提议多媒体数据;对单一媒体如音频和视频进行压缩编码处理等;流输入的选择和分发。多媒体表示层:其功能,流间和流内的同步;综合同步多媒体数据;对特定流进行处理。应用层:根据不同应用分别配置不同相应软件。网格:是把整个Internet整合成一台巨大的超级计算机,实现计算资源、存储资源、数据资源、信息资源、知识资源、专家资源的全共享。网格的分类根据网格所管理的资源类型,网络通常可以分为计算网格、数据网格、设备网格和应用网格。P2P技术称为

31、对等网络技术,是一种用于不同计算机客户之间,不经过中间设备直接交换信息的技术,实质上是一种网络结构思想。P2P技术的目的:就是希望能够充分利Internet中所蕴含的潜在的资源,通过系统中各个结点之间直接的数据通信引导网络计算从中心走向边缘,充分利用终端设备的处理能力,每个结点主动地加入网络中共享资源。P2P网络的特点:分散化;可扩展性;鲁棒性;高性能。P2P技术的应用:实时通信、实时比赛和游戏、协同工作、文件共享、共享体验、内容分发、音频和视频、发产品升级补丁、分布式计算、整合计算资源。流媒体:是指在网络中使用流式传输技术的连续时基媒体。RTP传输协议的特点:协议的灵活性、数据流和控制流分离

32、、协议的可扩展性和适用性。RTP协议本身不提供流量控制和拥塞控制功能,它靠一个专门的实时传输控制协议RTCP来实现。RTCP周期性地统计数据包传输时的丢失情况等信息并反馈到服务器端,服务器根据这些反馈信息来制定流量控制的策略,改变传输码率甚至负载类型,大大提高了实时数据的传输性能。RTCP是RTP的伴生协议,提高传输过程中所需的控制功能。RSVP协议是一种可以提供音频、视频、数据等混合服务的互联网综合服务RSVP协议具有下列特性:可以在点对点传播和多点组播的网络通信应用中进行预留资源申请,可以动态地调节资源的分配,以满足多点组播中组内成员的动态改变,与路由状态改变的特殊要求。RTSP的特点:可

33、扩展性;易解析;安全;独立于传输;多服务器支持;记录设备控制;流控与会议开始分离;适合专业应用。H.323会议系统采用了两种基本的呼叫方式,第一是直接呼叫信令模式,在两个终端之间直接传输信令;第二种是利用网口管理器作为信令中继器,转发终端之间的信令。IP电话的概念:IP电话允许在使用TCP/IP协议的因特网、内部网或者专用LAN和WAN上进行电话交谈。IP和PSTN电话的技术差别: 从原理上说,IP和PSTN电话之间在技术上的主要差别是它们的交换结构。因特网使用的是动态路由技术;而PSTN使用的静态交换技术。IP电话的类型:PC到PC;PC到电话;电话到电话PC到PC工作原理:软件将从麦克风收

34、集的声音通过声卡转换成数字信号,并在压缩后通过网络将这些信号传送到接收方一端,再由接收方PC上的软件将所收到的信号解压缩,通过声卡转换为模拟信号后由音箱或耳机播放出来,从而完成整个通话过程。PC到电话工作原理:计算机到电话类型通话的实现过程。IP电话标准:信号传输协议,信号传输协议是用来建立和控制多媒体回话或者呼叫的一种协议,数据传输不属于信号传输协议。即时通信系统:是指使用因特网技术,允许人们实现地传送文本、语音、视频和数据文件等信息软硬件系统。特点:是能让用户可以选择性地接受或拒绝某人的信息,也可以同一时间与多人进行交流。即时通信系统的设计要求:1.数据通信完整与可靠性;2.通信安全性;3

35、.通信效率和公平性;4.系统可控性;5.系统稳定性能。即时通信系统的结构系统主要为三大部分:服务器端、客户端和注册数据库。IPTV即交互式网络电视,是一种利用宽带有线电视网、集互联网、多媒体、通信等多媒体技术于一体,向家庭用户提供包括数字电视在内的多种交互服务的技术。IPTV系统架构:IPTV 系统分为IPTV平台部分、宽带传送网、用户端IPTV终端三部分。IPTV平台部分主要包括节目采编、数字版权管理、流媒体存储及分发、用户管理、认证授权及计费几部分组成。IPTV终端分为三种形式,即PC平台终端、IP-SIB(机顶盒)平台终端和手机平台(移动网络)终端。IPTV关键技术包括:视频编解码技术、流媒体技术、数字版权管理技术、VDN技术、组播技术和运营支撑技术等。MMS通常又称彩信。它最大的特点就是支持多媒体功能,能够在支持彩信功能的手机之间或手机与计算机之间传递功能全面的内容和消息,这些信息包括文字、图像、声音、数据等各种多媒体格式的信息。多媒体消息服务系统包括以下部分:MMS终端、多媒体消息业务中心、MMS重定向器、MMS用户数据库、外部应用服务器、增值应用服务器以及MMS应用支持系统。多媒体消息业务按通信实体划分,可以分为:终端到终端、终端到应用、应用到终端。8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