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学学习资料:消化系统题库

上传人:努力****83 文档编号:188040694 上传时间:2023-02-17 格式:DOC 页数:47 大小:137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病理学学习资料:消化系统题库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病理学学习资料:消化系统题库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病理学学习资料:消化系统题库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资源描述:

《病理学学习资料:消化系统题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病理学学习资料:消化系统题库(4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01|08|3|01|080100001| 符合B型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是 A. 抗内因子抗体阳性 B. 胃酸分泌减少 C. 血清壁细胞抗体阴性 D. 恶性贫血 E. 属自身免疫性疾病 C01|08|2|01|080100002| 诊断慢性浅表性胃炎时哪项有意义? A. 粘膜腺体增生 B. 粘膜腺体减少 C. 慢性炎细胞浸润限于粘膜浅层 D. 固有层内多量中性粒细胞浸润 E. 肠上皮化生 C01|08|2|01|080100003|慢性浅表性胃炎的主要病变特点是 A. 胃粘膜变薄 B. 胃粘膜水肿 C. 可见粘膜下血管 D. 淋巴细胞、浆细胞浸润胃粘膜浅层 E. 胃粘膜糜烂 D01|08|2|01

2、|080100004| 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特征病变是 A. 粘膜腺体萎缩 B. 粘膜炎症 C. 血清自身抗体阳性 D. 肠上皮化生 E. 假幽门腺化生 A01|08|1|01|080100005| 下列哪一种细菌与慢性胃炎的发病有关? A. 青霉菌B. 幽门螺杆菌C. 大肠杆菌D. 链球菌E. 葡萄球菌B01|08|3|01|080100006|慢性萎缩性胃炎与慢性浅表性胃炎病变最主要的区别在于前者表现有A.肠上皮化生B.淋巴滤泡形成C.胃固有腺体萎缩,数量减少D.粘膜表面上皮变性、坏死及再生E.固有层有淋巴细胞、浆细胞浸润C01|08|3|01|080100007|慢性胃炎时,胃粘膜腺上皮内出

3、现大量杯状细胞和潘氏细胞或吸收细胞时称为A.变性B.代谢障碍C.化生D.增生E.愈合C01|08|2|01|080100008| 下列哪项对诊断慢性肥厚性胃炎是最有意义的? A. 腺体萎缩 B. 胃粘膜上皮细胞异型性增生 C. 固有膜结缔组织增生 D. 粘膜增厚,腺体肥大增生,腺管延长,粘液分泌细胞增多 E. 腺体肠上皮化生 D01|08|3|01|080100009|下列哪项诊断慢性肥厚性胃炎最有意义? A黏液分泌腺泡明显增生,伴有淋巴细胞浸润B腺体与腺体间有明显的结缔组织增生C胃黏膜表层上皮细胞异型生长,表面有绒毛状突起D胃黏膜肥厚,腺体增生、肥大,腺管延长,腺体间有淋巴细胞浸润等E腺体变

4、短并有囊性扩张D01|08|2|01|080100010|下列哪一种疾病属于癌前病变A慢性浅表性胃炎B慢性萎缩性胃炎C十二指肠溃疡病D慢性肥厚性胃炎E胃应激性溃疡B01|08|1|01|080200011| 有关胃溃疡病的描述,哪项是正确的? A. 好发于胃小弯近幽门处,直径在2cm以内 B. 好发于胃小弯近幽门处,直径在1cm以内 C. 好发于胃小弯近贲门处,直径在1cm以内 D. 好发于胃小弯近贲门处,直径在2cm以内 E. 好发于胃小弯近幽门处,溃疡周边不规则 A01|08|2|01|080200012| 良性溃疡的大体表现通常为 A. 直径2cm以上的较浅之溃疡,边缘不整齐 B. 直径

5、2cm以上较不规则之溃疡,底不平,有坏死 C. 直径2cm以上火山口状或不规则溃疡 D. 直径2cm以内圆形溃疡,幽门侧边缘耸直状 E. 直径2cm以内圆形溃疡,底部平坦 E01|08|3|01|080200013| 幽门螺杆菌感染引起慢性胃溃疡的机制是 A. 引起胆汁反流 B. 引起胃酸分泌增多 C. 引起胃排空延缓 D. 降低胃粘膜的防御能力 E. 引起免疫功能紊乱 D01|08|3|01|080200014| 不符合慢性十二指肠溃疡的描述是 A. 多位于十二指肠球部 B. 直径多在1cm以内 C. 不引起幽门梗阻 D. 易合并穿孔 E. 易发生出血 C01|08|3|01|0802000

6、15| 慢性消化性溃疡不具备的病理变化是 A. 炎性渗出物 B. 肉芽组织 C. 瘢痕组织 D.增殖性动脉内膜炎 E. 神经纤维肿瘤性增生 E01|08|2|01|080200016|溃疡病最常见的部位是A.胃大弯近幽门侧B.十二指肠球部C.胃小弯靠贲门侧D.胃底部E.胃角部B01|08|2|01|080200017|胃溃疡病的病变部位最常见于A胃大弯B胃小弯近贲门处C胃前壁D胃小弯近幽门处E胃后壁D01|08|1|01|080200018|胃溃疡最常见的并发症是A.穿孔B.出血C.粘连D.癌变E.幽门梗阻B01|08|2|01|080200019|十二指肠溃疡病最好发于A十二指肠各段B十二指

7、肠降部C十二指肠球部D十二指肠降部和球部E十二指肠下段后壁C01|08|3|01|080200020| 胃溃疡病的肉眼病变特点,应除外A. 溃疡通常只有一个B. 圆形或椭圆形C. 直径一般大于2.5cmD. 溃疡较深,可深达肌层甚至浆膜层E. 溃疡边缘整齐C01|08|4|01|080300021| 下列哪种病毒属DNA病毒? A. 甲型肝炎病毒B. 乙型肝炎病毒C. 丙型肝炎病毒D. 丁型肝炎病毒E. 戊型肝炎病毒B01|08|2|01|080300022|丙型肝炎病毒(HCV)的主要传播途径是A.经血传播 B.经消化道传播 C.经呼吸道传播 D.性传播 E.母婴传播A01|08|3|01|

8、080300023|急性重型肝炎与亚急性重型肝炎肉眼观形态主要区别是A.有无再生结节形成B.肝体积缩小的程度C.肝包膜皱缩的程度D.肝实质黄染的程度E.有无出血A01|08|4|01|080300024|肝组织有中度碎片坏死及肝小叶内纤维间隔形成,应考虑A.急性普通型肝炎B.重度慢性普通型肝炎C.轻度慢性普通型肝炎D.中度慢性普通型肝炎E.亚急性重型肝炎D01|08|3|01|080300025|病毒性肝炎的基本病变不包括A.肝细胞水肿 B.肝细胞嗜酸性变 C.肝细胞坏死 D.肝细胞异型增生 E.小胆管增生 D01|08|3|01|080300026|肝细胞呈中度碎片状坏死及桥接坏死见于A.急

9、性重型肝炎 B.亚急性重型肝炎 C.轻度慢性普通型肝炎 D.中度慢性普通型肝炎 E.重度慢性普通型肝炎D01|08|3|01|080300027|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ALT(GPT)水平升高的原因是A.淋巴细胞浸润 B.胆管上皮增生 C.肝细胞增生 D.肝细胞变性坏死 E.Kupffer细胞增生D01|08|2|01|080300028| 急性普通型病毒性肝炎的病变特点是 A. 肝细胞广泛变性,点灶状坏死 B. 肝细胞广泛变性,碎片状坏死 C. 肝细胞广泛变性,桥接坏死 D. 肝细胞大片坏死 E. 肝细胞广泛变性,亚大片坏死 A01|08|2|01|080300029| 急性重型病毒性肝炎的病变

10、特点是 A. 肝细胞广泛变性,点灶状坏死 B. 肝细胞广泛变性,碎片状坏死 C. 肝细胞广泛变性,桥接坏死 D. 肝细胞大片坏死 E. 肝细胞广泛变性,亚大片坏死 D01|08|3|01|080300030| 轻度慢性肝炎的特点是 A. 肝细胞灶状、轻度碎片状坏死 B. 肝细胞桥接坏死、中度碎片状坏死 C. 肝细胞广泛桥接坏死、重度碎片状坏死D. 肝细胞大片坏死 E. 肝细胞亚大片坏死,伴结节状再生 A01|08|3|01|080300031| 中度慢性肝炎的特点是 A. 肝细胞灶状、轻度碎片状坏死 B. 肝细胞桥接坏死、中度碎片状坏死 C. 肝细胞广泛桥接坏死、重度碎片状坏死D. 肝细胞大片

11、坏死 E. 肝细胞亚大片坏死,伴结节状再生 B01|08|2|01|080300032| 急性重型肝炎的特点是 A. 肝细胞灶状、轻度碎片状坏死 B. 肝细胞桥接坏死、中度碎片状坏死 C. 肝细胞广泛桥接坏死、重度碎片状坏死D. 肝细胞大片坏死 E. 肝细胞亚大片坏死,伴结节状再生 D01|08|3|01|080300033| 亚急性重型肝炎的特点是 A. 肝细胞灶状、轻度碎片状坏死 B. 肝细胞桥接、中度碎片状坏死 C. 肝细胞广泛桥接坏死、重度碎片状坏死D. 肝细胞大片坏死 E. 肝细胞亚大片坏死,伴结节状再生 E01|08|4|01|080300034| 不符合肝细胞气球样变的描述是 A

12、. 细胞内水分增多 B. 细胞内糖原增多 C. 内质网扩张,囊泡变 D. 线粒体肿胀嵴消失 E. 粗面内质网核蛋白体颗粒消失B01|08|3|01|080300035| 不符合病毒性肝炎肝细胞基本病变的是 A. 气球样变 B. 胞浆疏松化 C. 嗜酸性变 D. 肝细胞糖原沉积 E. 肝细胞溶解性坏死D01|08|2|01|080300036| 肝炎时出现的毛玻璃样肝细胞的胞质中含有大量 A. HBsAg B. HBcAg C. HCV D. HAV E. HDV A01|08|3|01|080300037| 肝细胞亚大片坏死,伴肝细胞结节状再生常见于 A. 轻度慢性普通型肝炎 B. 中度慢性普

13、通型肝炎 C. 急性普通型肝炎 D. 急性重型肝炎 E. 亚急性重型肝炎E01|08|2|01|080400038|肝硬化时,肝功能不全的表现有A.出血倾向 B.食道下段静脉曲张及破裂出血 C.胃肠道淤血 D.脾功能亢进 E.腹水 A01|08|1|01|080400039|我国肝硬化最常见的原因是A. 慢性酒精中毒 B. 营养缺乏 C. 毒物中毒 D. 病毒性肝炎 E. 药物中毒 D01|08|3|01|080400040|下列哪项是导致肝硬变门脉高压的因素之一A.肝动脉与肝静脉分支的直接吻合B.肝动脉与门静脉分支的直接吻合C.门静脉与肝静脉分支的直接吻合D.门静脉本身病变所造成的阻塞E.门

14、静脉直接受压B01|08|2|01|080410041|门脉性肝硬化的特点是A.肝质地柔软,被膜皱缩 B.肝表面弥漫分布大小相仿小结节 C.肝表面弥漫分布大小不一结节 D.肝切面呈红黄相间的图纹 E.肝表面散在分布大小不一结节B01|08|2|01|080400042|肝硬化的后果,可归纳为哪两个方面A.脾肿大,侧支循环建立B.腹水,肝功能损害C.门脉高压,腹水D.门脉高压,肝功能损害E.门脉高压,出血D01|08|4|01|080400043|下列肝硬变的临床表现中,哪项不是单纯由门脉高压所引起的A.胃肠道淤血、水肿B.脾肿大C.食管粘膜静脉曲张D.腹壁静脉曲张E.腹水E01|08|3|01

15、|080410044|诊断门脉性肝硬化时,下列哪项对其诊断最可靠? A. 脾大B. 肝及蜘蛛状血管痣C. 白蛋白/球蛋白的比例倒置D. 肝穿刺活体组织检查,镜下见有假小叶形成E. 腹水D01|08|4|01|080400045|下列哪项并非导致肝硬变出血倾向的因素A. 纤维蛋白原合成减少B. 凝血酶原合成减少C. 门静脉淤血导致血管壁通透性增加D. 脾淤血、脾功能亢进E血小板减少C01|08|3|01|080400046|下列哪项是导致肝硬变门脉高压的因素之一A.肝动脉与肝静脉分支的直接吻合 B.肝动脉与门静脉分支的直接吻合 C.门静脉与肝静脉分支的直接吻合 D.血中醛固酮、抗利尿激素水平升高

16、 E.门静脉直接受压B01|08|3|01|080400047| 肝硬化时蜘蛛状血管痣发生的主要原因是A. 门脉压增高,侧支循环形成B. 肝功能不全,凝血机制障碍C. 低蛋白血症D. 血管内压增高E. 雌激素增多E01|08|3|01|080400048| 下列哪项不符合肝硬化假小叶? A. 汇管区周围纤维组织增生 B. 假小叶内缺少中央静脉 C. 假小叶内中央静脉偏位或有两个以上 D. 假小叶内肝细胞排列紊乱 E. 假小叶内可出现汇管区A01|08|1|01|080410049| 门脉性肝硬化的特点是 A. 结节大小不等,纤维间隔厚薄不均 B. 结节大小相仿,纤维间隔薄而均匀 C. 肝脏呈深

17、绿色 D. 纤维组织沿门静脉分支大量增生 E. 小叶中心纤维化 B01|08|1|01|080420050| 坏死后肝硬化的特点是 A. 结节大小不等,纤维间隔厚薄不均 B. 结节大小相仿,纤维间隔薄而均匀 C. 肝脏呈深绿色 D. 纤维组织沿门静脉分支大量增生 E. 小叶中心纤维化 A01|08|2|01|080400051|不符合假小叶病变特点的描述是 A. 肝细胞索围绕中央静脉呈放射状排列 B. 缺少中央静脉 C. 中央静脉偏位或有2个以上 D. 肝细胞排列紊乱 E. 出现汇管区 A01|08|3|01|080400052| 肝硬化时,门脉高压症的主要原因是 A. 肝细胞索排列紊乱 B.

18、 小叶下静脉、中央静脉及肝血窦受压 C. 肝动脉与肝静脉之间形成异常吻合支 D. 小胆管增生 E. 慢性炎细胞浸润 B01|08|2|01|080510053|下列关于食管癌的叙述,哪项是错误的? A. 食管癌的发生与食物中的亚硝胺有关 B. 食管癌好发部位依次为上段,中段,下段 C. 食管癌早期不侵犯肌层 D. 食管癌多直接侵入周围器官,也可以经淋巴道转移 E. 食管癌是由食管粘膜上皮或腺体起源的恶性肿瘤B01|08|2|01|080510054|食管早期癌的正确概念是A.癌组织仅侵及粘膜层B.癌组织局限于粘膜及粘膜下层C.癌组织尚未突破粘膜下层,且无淋巴结转移D.癌组织局限于粘膜上皮层,未

19、突破基底膜E癌组织突破粘膜下层,但无淋巴结转移C01|08|2|01|080510055|食道肿瘤,镜下见瘤细胞有异型性,排列呈巢状,中央有红染无结构层状角化物充塞,应诊断为A.高分化鳞癌B.腺癌C.鳞腺癌D.癌肉瘤E.纤维肉瘤A01|08|3|01|080510056|不符合食道癌的描述是 A.食道上段最常见 B.鳞状细胞癌多见 C.可见原位癌 D.亚硝胺与食道癌发生有关 E.常经淋巴道转移 A01|08|1|01|080510057|食管癌的最常见的好发部位是A. 颈段 B. 上段 C. 中段 D. 下段 E. 与贲门连接处C01|08|1|01|080510058|食管癌最常见的组织学类

20、型是A.腺癌B.鳞状细胞癌C.未分化癌D.类癌E.腺鳞癌B01|08|3|01|080520059|下列关于早期胃癌的叙述哪项是正确的? A. 判断早期胃癌的标准是胃癌面积大小 B. 判断早期胃癌的标准是癌组织侵润深度 C. 早期胃癌无淋巴结转移 D. 早期胃癌以隆起型最多见 E. 早期胃癌以浅表型最多见B01|08|3|01|080520060|早期胃癌最多见的类型是A. 隆起型 B. 表浅型 C. 表浅凹陷型 D. 表浅平坦型 E. 凹陷型 E01|08|2|01|080520061|早期胃癌的正确概念是A.癌组织浸润局限于粘膜层B.癌组织浸润深度尚未突破粘膜下层C.癌组织尚未突破肌层,且

21、无淋巴结转移D.癌组织未累及肌层,且无淋巴结转移E.癌组织突破粘膜下层,但无淋巴结转移B01|08|2|01|080520062|进展期胃癌最常见的肉眼类型为A革囊胃B胶样癌C息肉型D溃疡型E浸润型D01|08|2|01|080520063|革囊胃是指(胃癌病变特点)A.溃疡型胃癌B.息肉型胃癌C.凹陷型胃癌D.浅表型胃癌E.弥漫浸润型胃癌E01|08|3|01|080520064|革囊胃是指A胃溃疡广泛瘢痕形成B胃癌细胞在胃壁内弥漫浸润,胃壁增厚,变硬C胃分化型粘液腺癌D范围较大的溃疡型胃癌E胃癌伴急性胃扩张B01|08|4|01|080520065|关于胃癌转移,下列哪一项是错的A. 种植

22、转移到大网膜淋巴结 B. 淋巴道转移至左锁骨上淋巴结 C. 淋巴道扩散至肝门淋巴结 D. 血行转移至肝 E. 种植转移至卵巢 A01|08|3|01|080520066|不符合溃疡型胃癌的描述是 A. 呈火山口状 B. 多大于2cm C. 粘膜皱襞向溃疡集中 D. 边缘隆起不整齐 E. 底部凹凸不平C01|08|2|01|080520067| 胃癌来源于 A. 胃腺颈部的干细胞 B. 表面粘液细胞 C. 壁细胞 D. 主细胞 E. 吸收细胞 A01|08|4|01|080530068|与大肠癌发生关系密切的息肉是A. 腺瘤性息肉 B. 增生性息肉 C. 炎症性息肉 D. 息肉 E. 幼年性息肉

23、A01|08|1|01|080530069|大肠癌最常发生的部位是A.直肠B.乙状结肠C.盲肠D.升结肠E.横结肠及降结肠A01|08|3|01|080530070|大肠癌Dukes B1期是指A.癌肿局限于粘膜层B.癌肿局限于粘膜及粘膜下层C.癌组织未突破肌层,无淋巴结转移D.癌组织虽已突破肌层,但尚无淋巴结转移E. 癌组织突破粘膜下层,但无淋巴结转移C01|08|2|01|080530071| 左侧大肠癌的常见肉眼类型是 A. 隆起型 B. 溃疡型 C. 浸润型 D. 胶样型 E. 早期癌 B01|08|4|01|080530072|与大肠癌的癌前疾病不包括 A. 绒毛状腺瘤 B. 家族性

24、腺瘤性息肉病 C. 慢性血吸虫病 D. 慢性溃疡性结肠炎 E. 增生性息肉 E01|08|3|01|080530073| 男性,62岁,直肠癌切除标本,病理检查为低分化腺癌,浸及肠壁浅肌层,肠系膜淋巴结无转移。其分期为 A. Dukes A期 B. Dukes B2期 C. Dukes B1期 D. Dukes C1期 E. Dukes C2期C01|08|1|01|080540074|我国肝癌最常见的病因是A.乙型肝炎 B.丙型肝炎 C.黄曲霉毒素 D.亚硝胺类化合物 E.血吸虫病A01|08|4|01|080540075| 男性,50岁,20年前曾患“乙肝”,近几年面胸部等出现蜘蛛状血管痣

25、。1月前发现黄疸,肝脏明显肿大,表面高低不平,质较硬,X线摄片发现肺内多个球形阴影,AFP阳性,最可能的诊断是A. 肝硬化,肺转移性肝癌B. 肝硬化,肝转移性肺癌C. 肝炎后性肝硬化,合并肝癌及肺转移性肝癌D. 胆汁性肝硬化,合并肝癌及肺转移癌E. 肝硬化,肺癌C01|08|2|01|080540076|原发性肝癌最常见的组织学类型A.胆管细胞癌B.肝细胞癌C.混合细胞性肝癌D.肝母细胞瘤E.肝透明细胞癌B01|08|2|01|080540077|早期肝癌指A.肿瘤直径1cmB.肿瘤直径3cm,数目不超过二个C.肿瘤直径5cmD.尚未发现远处转移的肝癌E.肿瘤直径3cmB01|08|3|01|

26、080540078|在肺组织内见到细胞内含有胆汁颗粒的癌细胞巢时,应诊断为A.肝癌B.肝转移癌C.肺转移癌 D.肺转移性肝癌 E.肝转移性肺癌D01|08|2|01|080540079| 肝细胞癌的肿瘤标记物是 A. CEA B. AFP C. PSA D. CA19-9 E. 酸性磷酸酶B01|08|4|01|080540080| 男性,50岁,慢性肝炎30年。2月来恶心、食欲不振、乏力伴肝区疼痛。超声波显示肝右叶有一直径5cm的实性肿物。肝穿刺活检支持肝细胞癌的病理变化是 A. 假小叶形成 B. 肝细胞结节状增生 C. 肝细胞嗜酸性变 D. 异型性明显、与肝细胞相似的细胞团,周围可见血窦

27、E. 肝细胞出现双核D02|08|2|02|080100081|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发病与下列哪些因素有关A.自身免疫损伤B.理化因素刺激导致粘膜屏障功能削弱C.幽门螺杆菌感染D.神经内分泌功能失调E.以上都有关ABC02|08|2|02|080200082|下列哪些描述符合胃溃疡形态特点A.溃疡灶通常为单个B.溃疡圆形或卵圆形,边缘平整C.溃疡深度较浅,局限于粘膜层D.溃疡周围粘膜皱襞呈放射状排列E.溃疡直径多2.5cmABDE02|08|1|02|080200083|胃溃疡病时,溃疡底部的镜下改变可有A瘢痕组织B坏死组织C肉芽组织D炎性渗出物E增生性动脉内膜炎ABCDE02|08|3|02|0

28、80300084|下列哪些符合急性普通型肝炎镜下特点A.肝细胞普遍疏松肿胀及气球样变B.肝细胞排列拥挤,肝窦狭窄C.肝细胞点状坏死及嗜酸性小体形成D.肝细胞大量脂肪变性E.坏死灶及汇管区淋巴细胞及单核细胞浸润ABCE02|08|2|02|080300085|下列哪些符合轻度慢性肝炎镜下特点A.汇管区慢性炎症细胞浸润B.肝小叶界板完整C.常有汇管区周围炎D.轻度碎片状坏死E.有桥接坏死ABCD02|08|4|02|080300086|下列哪些符合重度慢性肝炎镜下特点A.肝小叶界板破坏B.有明显碎片状坏死C.汇管区周围炎D.桥接坏死E.小叶周边坏死区纤维组织增生呈星芒状向小叶内伸展,形成纤维间隔A

29、BCDE02|08|2|02|080300087|急性重型肝炎的特点是A起病急、病变发展迅猛,病死率高B大片肝细胞坏死C无明显肝细胞再生现象D肝脏体积显著缩小,尤以左叶为甚E急性黄色肝萎缩ABCDE02|08|3|02|080400088|下列哪些类型肝炎易进展为肝硬变A.亚急性重型肝炎B.轻度慢性肝炎C.重度慢性肝炎D.急性普通型肝炎E.急性重型肝炎AC02|08|2|02|080400089|下列哪些是肝硬变门脉高压的临床表现A.脾肿大B.颈静脉怒张C.食管静脉及腹壁静脉曲张D.腹水E.肝掌及蜘蛛状血管痣ACDE02|08|3|02|080420090|坏死后性肝硬化的病变特点是A相当于大

30、结节型和大小结节混合型肝硬化B肝功能障碍明显C癌变率较高D与亚急性重型肝炎关系密切E假小叶间纤维间隔细而均匀ABCD02|08|3|02|080410091|门脉性肝硬化的病变特点是A肝细胞可有变性、坏死及再生B假小叶形成C间质的纤维组织增生明显D大片的肝细胞坏死E小胆管增生ABCE02|08|2|02|080540092|肝细胞癌的发生与下列哪些因素有关A.病毒性肝炎B.肝硬变C.真菌及其毒素D.华枝睾吸虫感染E.营养不良ABCD03|08|2|02|080100093|肠上皮化生 病变区胃粘膜表层上皮细胞中出现分泌酸性粘液的杯状细胞、有纹状缘的吸收上皮细胞和潘氏细胞等,与小肠粘膜相似,称之

31、。 03|08|3|02|080100094|假幽门腺化生 胃体部或胃底部的腺体壁细胞和主细胞消失,为类似幽门腺的粘液分泌细胞所取代。 03|08|2|02|080100095|慢性萎缩性胃炎 以胃粘膜变薄,粘膜腺体减少或消失并伴有肠上皮化生,固有膜内多量淋巴细胞、浆细胞浸润为特点慢性胃炎。 03|08|2|02|080510096|早期食管癌 癌组织局限于粘膜层及粘膜下层,未侵犯肌层,无淋巴结转移。03|08|2|02|080520097|早期胃癌 癌组织浸润仅限于粘膜层及粘膜下层,不论其面积大小及是否有淋巴结转移。 03|08|3|02|080520098| 进展期胃癌癌组织浸润超过粘膜下

32、层或浸润胃壁全层的胃癌。03|08|3|02|080520099|革囊胃 癌组织弥漫浸润胃壁各层伴纤维组织增生,使胃腔缩小,皱壁消失,质地变硬,呈皮革状,称之。 03|08|3|02|080520100| 印戒细胞癌 分泌大量粘液的腺癌,有时粘液聚积在癌细胞内,将核挤向一侧,使癌细胞呈印戒状,称为印戒细胞,当印戒细胞构成癌的主要成分时称为印戒细胞癌。 03|08|2|02|080530101|Dukes分期 由Dukes提出,即Dukes分期。根据癌组织浸润的深度及是否有淋巴结转移分四期。 03|08|1|02|080300102|气球样变 由于肝细胞受损后细胞水分增多造成,开始时肝细胞肿大、

33、胞浆疏松呈网状、半透明,称胞浆疏松化。进一步发展,肝细胞胀大呈球形,胞浆几完全透明,称为气球样变性。 03|08|2|02|080300103|嗜酸性变 肝细胞胞浆水分脱失浓缩,肝细胞体积缩小,胞浆嗜酸性增强,故红染。细胞核染色亦较深。 03|08|2|02|080300104|嗜酸性小体 嗜酸性变发展而来,胞浆进一步浓缩,核也浓缩消失,最终形成深红色均一浓染的圆形小体,称嗜酸性小体。 03|08|3|02|080300105|嗜酸性坏死嗜酸性变发展而来,胞浆进一步浓缩,核也浓缩消失,最终形成深红色均一浓染的圆形小体。 03|08|1|02|080300106|点状坏死 单个或数个肝细胞坏死,

34、常见于急性普通型肝炎。 03|08|3|02|080300107|溶解性坏死 常由高度气球样变发展而来,胞核固缩、溶解、消失,最后细胞解体。 03|08|3|02|080300108| 碎片状坏死 肝小叶周边部界板肝细胞的灶性坏死和崩解,常见于慢性肝炎。 03|08|4|02|080300109| 桥接坏死 小叶中央静脉与汇管区之间、两个中央静脉之间、两个汇管区之间的互相连接的坏死带。常见于中度与重度慢性肝炎。 03|08|4|02|080300110|急性黄色肝萎缩急性重型肝炎时,肝脏体积明显缩小(左叶尤著),重量减轻,被膜皱缩,质地柔软,可折叠切面呈土黄色或红褐色,故称急性红色肝萎缩或急性

35、黄色肝萎缩。03|08|3|02|080300111|“毛玻璃样”肝细胞见于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携带者和慢性肝炎患者的肝组织。光镜下,HE染色切片常可见部分肝细胞浆内充满嗜酸性细颗粒状物质,胞质不透明似毛玻璃样,称之。 03|08|3|02|080400112|肝硬化 肝硬化是由于肝细胞弥漫性变性、坏死、纤维组织增生和肝细胞结节状再生,这三种病变反复交错进行最终导致肝脏变形、变硬的一种常见的慢性肝脏疾病 。 03|08|3|02|080400113|假小叶 肝硬化时,正常肝小叶结构被破坏,由广泛增生的纤维组织将肝细胞再生结节分割包绕成大小不等、圆形或椭圆形的肝细胞团。 03|08|3

36、|02|080400114|肝性脑病 肝功能衰竭时,对各种代谢产物的解毒功能出现障碍,患者出现嗜睡、幻听、幻觉、意识障碍及昏迷等精神神经症状。 03|08|2|02|080400115| 原发性肝癌 由肝细胞或肝内胆管上皮发生的恶性肿瘤。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 03|08|3|02|080540116|小肝癌单个瘤体直径3cm,或两个癌结节直径总和3cm,患者多无临床症状。03|08|4|02|080520117|Krukenberg氏瘤 癌细胞浸润至胃浆膜外,脱落种植于卵巢,卵巢转移性粘液癌称Krukenberg瘤。 04|08|3|02|080300118|acidophilic bo

37、dy嗜酸性小体:嗜酸性变发展而来,胞浆进一步浓缩,核也浓缩消失,最终形成深红色均一浓染的圆形小体。04|08|2|02|080300119| spotty necrosis 点状坏死:单个或数个肝细胞坏死,常见于急性普通型肝炎。04|08|3|02|080300120| piecemeal necrosis 碎片状坏死:肝小叶周边部界板肝细胞的灶性坏死和崩解,常见于慢性肝炎。04|08|4|02|080300121| bridging necrosis 桥接坏死:小叶中央静脉与汇管区之间、两个中央静脉之间、两个汇管区之间的互相连接的坏死带。常见于中度与重度慢性肝炎。04|08|3|02|080

38、400122| liver cirrhosis肝硬化:肝硬化是由于肝细胞弥漫性变性、坏死、纤维组织增生和肝细胞结节状再生,这三种病变反复交错进行最终导致肝脏变形、变硬的一种常见的慢性肝脏疾病 。05|08|1|06|080200123|试述胃、十二指肠慢性溃疡的镜下改变,结局和并发症。 镜下:溃疡底部由浅至深依次为:炎性渗出物、坏死组织层、新鲜的肉芽组织层、瘢痕组织层(3分),结局及合并症:愈合、出血、穿孔、幽门梗阻、癌变(3分)。05|08|3|08|080520124|如果胃窦部发现一个溃疡,请根据学过的病理知识列表说明此溃疡是良性溃疡还是恶性溃疡。 良性溃疡(4分) 恶性溃疡(4分) 外

39、形 圆或椭圆形 火山口状 大小 直径2cm 深度 较深 较浅 边缘 整齐不隆起 不整齐隆起 底部 较平坦 凹凸不平 周围粘膜 皱襞向溃疡集中 皱襞中断隆起05|08|3|08|080300125|试比较病毒性肝炎各临床类型的病理形态学特点和各自转归如何。急性普通型肝炎,广泛肝细胞变性,点状坏死,多数半年内痊愈,乙、丙型可转为慢性肝炎(2分)。慢性普通型肝炎,根据炎症、坏死、纤维化程度将慢性肝炎分轻、中、重三类(2分)。急性重型肝炎,肝细胞大片或亚大片坏死,肝细胞再生不明显,大多死亡,少数转为亚急性重型肝炎(2分)。亚急性重型肝炎,肝细胞大片坏死伴结节状再生,少数停止发展并有治愈可能,多数转变为

40、坏死后性肝硬变(2分)。05|08|2|06|080300126|肝穿刺标本诊断中度慢性肝炎的主要依据是什么? 中度碎片状坏死(2分)、特征性的桥接坏死(2分),小叶内纤维间隔形成肝小叶大部分保存(2分)。05|08|4|08|080300127|临床体检时发现某人肝脏肿大,据你所学过的知识,考虑有哪几种病的可能(举四种)并简述所举各疾病的病变特点(肉眼和镜下)。肝脏肿大可见脂肪肝、急性肝淤血、急性普通型病毒性肝炎、原发性肝癌。脂肪肝肝大色黄,镜下肝细胞内见大小不等空泡(2分)。急性肝淤血肝大暗红色,镜下见小叶中央静脉和肝窦扩张,充满红细胞(2分)。病毒性肝炎肝大色红,如有淤胆可呈暗绿色,镜下

41、肝细胞广泛变性,点状坏死(2分)。原发性肝癌肝大,见灰白色肿块,镜下见肝细胞癌或胆管细胞癌表现(2分)。05|08|3|08|080400128| 哪几型病毒性肝炎易发展成肝硬变?试述肝硬变的形成过程及病变特点。重度慢性肝炎和亚急性重型肝炎(2分)。肝细胞变性,坏死和炎症,胶原纤维增生(肝小叶、汇管区),早期病变称肝纤维化,纤维相互连接,分隔原有肝小叶残余肝细胞结节状再生(3分),假小叶形成(3分)。肝硬变的病变特点,正常肝小叶结构破坏,代之以大小不等的假小叶。假小叶内肝细胞常有不同程度的变性和胆色素沉着,假小叶间的纤维间隔较宽阔且厚薄不均,其中炎性细胞浸润、小胆管增生均较显著。05|08|3

42、|08|080400129|请比较门脉性肝硬变与坏死后性肝硬变的病理改变有什么异同之处,并简述其对机体的影响。门脉性肝硬变切面呈小结节状,结节大小相仿,0.150.5cm之间,最大结节直径不超过1.0cm。纤维间隔宽窄较一致,内有少量淋巴细胞、单核细胞浸润,并可见小胆管增生。坏死后性肝硬变表面有较大且大小不等的结节,最大结节直径可达6cm,假小叶的纤维间隔较宽阔且厚薄不均,炎细胞浸润、小胆管增生显著(4分)。门脉高压症:脾肿大,胃肠淤血,腹水和侧支循环形成。肝功能不全表现:黄疸形成,激素灭活减少,出血倾向,肝性昏迷,肝肾综合征(4分)。05|08|2|06|080410130|试述门脉性肝硬变

43、的腹水形成的机理。门脉压力腹腔毛细血管压力、通透性漏出(2分)。肝窦压力淋巴液通过肝被膜漏出腹腔。肝功 白蛋白胶体渗透压腹水(2分)抗利尿激素、醛固酮破坏,水钠潴留(2分)。05|08|3|06|080400131|肝硬变患者门静脉高压发生的机理怎样? 窦性阻塞(2分):肝血窦闭塞、窦周纤维化,窦后性阻塞(2分):假小叶、纤维化压迫小叶下静脉,窦前吻合(2分):肝动脉和门静脉异常吻合,导致门静脉回流受阻,门静脉压力增高。05|08|2|06|080410132|门脉性肝硬化形成的假小叶有哪些特点?正常肝小叶结构被破坏,由广泛增生的纤维组织将肝细胞再生结节分割包绕成大小不等、圆形或椭圆形的肝细胞

44、团(2分)。特点:大小不一,中央静脉缺如或偏位,肝细胞变性或坏死(4分)。05|08|2|06|080520133|叙述胃癌的扩散途径。直接扩散(2分):扩散至胃周围脏器如肝、胰、大小网膜等。淋巴道转移(2分):由近至远,由浅入深转移,是胃癌转移的主要途径,首先转移到局部淋巴结,如胃小弯、幽门下、肝门、肠系膜根部的淋巴结,以后再通过淋巴管发生远处淋巴结转移。最常见且有意义的为癌细胞通过胸导管转移到左锁骨上淋巴结,该淋巴结的肿大、质硬、不能移动,有一定的诊断意义。血道转移:多发生在晚期,经门静脉转移到肝,其次可转移至肺、脑、骨等器官。种植性转移(2分):胃癌的一个特点是有腹腔内广泛播散的倾向,这

45、种转移一方面通过腹膜下的淋巴管网络,另一方面由种植性转移所致。浸润至胃浆膜面的癌细胞,特别是胃粘液癌细胞可脱落到腹腔,种植于腹壁及盆腔器官的腹膜上,如种植于卵巢,形成转移性粘液癌者,称为Krukenberg瘤。癌细胞浸润至胃浆膜外,脱落种植于腹壁和盆腔器官上。05|08|3|10|080500134|比较食管癌、胃癌和大肠癌的好发部位、组织来源、肉眼特点、组织学类型、转移规律及对机体的影响。食管癌由食管粘膜上皮或腺体发生的恶性肿瘤,多发生在三个生理狭窄处,食管中段最多见,肉眼:髓质型,蕈伞型,溃疡型,缩窄型。组织学类型:鳞癌最常见,腺癌次之,临床上患者出现进行性吞咽困难,扩散和转移可直接扩散、

46、淋巴道转移、血道转移(3分)。胃癌来源于胃粘膜上皮或腺体的恶性肿瘤,胃癌好发于胃窦部小弯侧,肉眼形态分三型:息肉/蕈伞型、溃疡型、浸润型,组织学类型以腺癌最常见,扩散和转移可直接扩散、淋巴道转移、血道转移、种植性转移(3分)。大肠癌大肠粘膜和腺体发生的恶性肿瘤。好发直肠、乙状结肠,肉眼形态分隆起型、溃疡型、浸润型、胶样型,乳头状腺癌、管状腺癌最常见,扩散和转移可直接扩散、淋巴道转移、血道转移、种植性转移(3分)。06|08|3|10|080520135|1.病史摘要:患者,女,59岁,因大量呕血急诊入院。患者既往常发生上腹痛,开始多发生于饭前,偶也在饭后发作。近数月来腹痛频繁且无一定规律,食欲

47、不振,并逐渐消退。前两日上腹疼痛后有轻度腹泻,大便呈黑色,头昏乏力。今晨恶心呕吐咖啡色液体三次约300毫升。体检:贫血外观,神志淡漠,四肢冰冷,体温36.6,脉搏132次/分,血压50/30毫米汞柱,心肺()、腹软、肝脾(),肠鸣音亢进。实验室检查:血红蛋白5.1克,红细胞220万/mm3,白细胞5400个/ mm3,大便柏油样,潜血试验。入院后经输血、抗休克等治疗,抢救无效死亡。尸解摘要:胃大弯21厘米,浆膜面尚光滑,胃及十二指肠、空肠内见大量积血。在胃小弯窦部见一个较大的溃疡直径约2.5厘米,深0.5厘米,底部较污浊,周边粘膜隆起,切面灰白质韧。镜下见溃疡旁粘膜细胞体积较大,排列不整齐,上

48、皮细胞核亦大小不一,形态不一,染色较深,溃疡底部的肌层完全破坏,被瘢痕组织代替。在胃小弯网膜根部找到两个花生米大小淋巴结,切面灰白,质地较软,镜下在淋巴结的边缘区可见上述的胃上皮细胞。2、问题:(1)本例病例的病理诊断(包括部位、类型、性质)及诊断依据。(2)本例的死亡原因是什么?病理诊断:胃小弯窦部溃疡恶变(7分)。诊断依据:病史:既往常发生上腹痛,开始多发生于饭前,偶也在饭后发作。近数月来腹痛频繁且无一定规律,食欲不振。体征:贫血外观,神志淡漠,四肢冰冷,脉搏132次/分,血压50/30毫米汞柱,实验室检查:血红蛋白5.1克,大便柏油样,潜血试验。尸解摘要:在胃小弯窦部见一个较大的溃疡直径

49、约2.5厘米,深0.5厘米,底部较污浊,周边粘膜隆起,切面灰白质韧。镜下见溃疡旁粘膜细胞体积较大,排列不整齐,上皮细胞核亦大小不一,形态不一,染色较深,溃疡底部的肌层完全破坏,被瘢痕组织代替。在胃小弯网膜根部找到两个花生米大小淋巴结,切面灰白,质地较软,镜下在淋巴结的边缘区可见上述的胃上皮细胞。死亡原因:上消化道出血,出血性休克(3分)。06|08|3|10|080400136|1、病史摘要; 患者,男,22岁。因反复纳差、乏力3+年,加重伴黄疸1+周入院。3+年前因纳差、乏力、黄疸及肝功异常,住院治疗50天后症状消失,肝功恢复正常而出院休息。一年后复学,因过度劳累,上述症状复发并加重,经住院

50、治疗2月后好转出院,但SGPT仍高于正常。3+月前上述症状再次加重入院。 体格检查:皮肤、巩膜深度黄染,面部和胸前皮肤可见数个蜘蛛痣。心肺(-)。腹膨隆,肝肋下刚触及,剑下1cm,质硬。脾肋下刚扪及。移动性浊音()肝功:总胆红素545mol/L(正常1.7mol一17mol/L),白蛋白270g/L、球蛋白306g/L,TT13u(正常06u)HBsAg()入院后经各种治疗病情无好转,8天前进入昏迷,3天前呕吐咖啡色液体,抢救无效于12月17日死亡。 尸检摘要:全身皮肤、巩膜及各脏器深度黄染。腹水1800m1,胸水900m1,均为黄色清亮液体。肝重1000g ,质硬,表面及切面满布均匀一致的绿

51、豆大结节。镜下见正常肝小叶结构消失,代之结缔组织包绕的肝细胞团。其中肝细胞广泛气球样变及坏死,枯否氏细胞增生。汇管区及肝实质内有多量淋巴细胞、浆细胞浸润。胆管及结缔组增生。肝细胞及胆管淤胆。脾重310g,质硬。2、问题:(1)患者所患疾病及诊断依据。(2)本例的死亡原因是什么?诊断:肝炎后肝硬化(7分)。诊断依据:病史:因反复纳差、乏力3+年,加重伴黄疸1+周入院。3+年前因纳差、乏力、黄疸及肝功异常,住院治疗50天后症状消失,肝功恢复正常而出院休息。一年后复学,因过度劳累,上述症状复发并加重,经住院治疗2月后好转出院,但SGPT仍高于正常。3+月前上述症状再次加重入院。体格检查:皮肤、巩膜深度黄染,面部和胸前皮肤可见数个蜘蛛痣。肝肋下刚触及,剑下1cm,质硬。脾肋下刚扪及。移动性浊音()肝功:总胆红素545mol/L(正常1.7mol一17mol/L),白蛋白270g/L、球蛋白306g/L,TT13u(正常06u)HBsAg()尸检摘要:全身皮肤、巩膜及各脏器深度黄染。腹水1800m1,胸水900m1,均为黄色清亮液体。肝重1000g ,质硬,表面及切面满布均匀一致的绿豆大结节。镜下见正常肝小叶结构消失,代之结缔组织包绕的肝细胞团。其中肝细胞广泛气球样变及坏死,枯否氏细胞增生。汇管区及肝实质内有多量淋巴细胞、浆细胞浸润。死亡原因:肝性脑病,上消化道出血(3分)。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