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安全信息通报制度

上传人:蜕变 文档编号:187872660 上传时间:2023-02-16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45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小学安全信息通报制度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小学安全信息通报制度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小学安全信息通报制度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资源描述:

《小学安全信息通报制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安全信息通报制度(8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小学安全信息通报制度根据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办法规定,学校应当建立完整的学生安全信息通报制度,以及时排解各种安全隐患,从容应对各种偶发事件。为规范我校安全信息报告的管理,结合实际,特制定以下安全信息通报制度。一、学生出勤信息通报1.班主任必须建立班级、家校联系通讯录,包括学生详细家庭地址、相对稳定的联系电话。2.在季节交替或因学校组织各类活动,作息时间需作长期或短期调整时,必须由校委会研究决定,由相关处室将学校决定提前通知其他处室和班主任,班主任必须及时将学校调整的学生到校和放学时间通过学生本人,并以书面通告或以家访、电话联系等方式,及时告知其监护人。3.班主任要严格考勤制度,若发现学生非正常

2、缺席或者擅自离校等特殊情况,班主任应及时调查学生缺席原因,并和其监护人取得联系。如果联系不上其监护人,或事态严重,班主任必须及时向学校报告,并做好相应记录。4.上课期间学生缺勤情况,由该节课任课教师负责及时向班主任通报。5.严格落实学校作息时间,不得擅自提前或者推迟。因谈心或者处理学生问题,需将学生滞留在校达十分钟以- 1 -上时,必须及时通知学生家长,妥善处理学生回家事宜。6.班主任在平时的工作中,如果发现学生身体和心理出现异常状况等危及学生安全的信息,在及时告知其监护人的同时,必须向学校汇报。7.班主任要排查班级中是否有特殊体质、特定疾病或者其他生理、心理状况异常的学生。如果有,必须与其监

3、护人取得联系,监护人应如实说明情况,班主任负责做好书面档案,并书面通知有关课程的老师,各学科老师组织教学中有责任根据学生的健康状况适当调节和控制有特异体质和特定疾病的学生的活动量。二、安全事故信息报告1.安全事故发生后,现场人员或班主任要及时向学校分管副校长报告,副校长接到报告后要及时了解情况并尽快向校长报告。学校负责人接到安全事故报告以后,应迅速采取有效措施组织抢救,同时按国家规定报告教育行政主管部门,不得隐瞒不报、谎报或者拖延不报。2.学校应根据现有条件和能力及时采取措施救护受伤害学生,同时以最快方式将伤者紧急送至附近医院救治,并及时与学生家长取得联系。3.学校发生安全事故后,应当按事故的

4、性质向相关部门报告:(1)火灾事故。学校发生火灾事故后,事故现场有- 2 -关人员应当在第一时间内,拨打火警电话“119”,向消防部门报告和求援施救;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在求援施救的同时,应当立即报告学校负责人;学校负责人再按层级向上级有关部门报告。(2)治安(刑事)事故。学校发生治安事故后,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当在第一时间内,拨打报警电话“110”,向公安报告和求援施救;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在求援施救的同时,应当立即报告学校负责人;学校负责人再按层级向上级有关部门报告。(3)食品中毒事故。学校发生食品中毒事故后,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当拨打急救电话“120”,向卫生防疫部门报告和求援施救;事故现场有关人员

5、在求援施救的同时,应当立即报告学校负责人;学校负责人再按层级向上级有关部门报告。(4)其它事故(意外伤害事故、自然灾害事故等)。学校发生其它事故后,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当立即报告学校负责人,由学校负责人再按层级向上级有关部门报告。4.学校应当根据事故的级别(一般事故、较大事故、重大事故、特别重大事故)按规定的时限向相关部门报告。5.报告要清楚时间、地点、事件主要人物、事件经过、应急措施、初步原因、联系人及有效联系电话。6.学校成立调查小组迅速收集有关事故信息,并做好- 3 -相应的记录,注意做好事故现场及有关证据的保存工作。7.凡对学生中发生的各类事件特别是负面事件故意隐瞒不报、谎报、少报、漏报

6、或在规定时间内不上报的,一切后果均由事件单位和相关人员承担。小学新冠疫情报告制度1.学校排查负责人所管辖范围内,一旦出现疫情或可疑情况,立即电话上报学校安全办,或直接电话上报疫情防控组长*;2.发现疫情或可疑情况在上报的同时,采取做好个人防护的前提下,隔离与上报同步进行;3.学校一旦有师生和工作人员出现咳嗽、体温37.3等症状的要立即隔离观察,并由巩同霞校长及时上报教育主管部门、高新医院及开发区一园派出所。4.对不按照要求进行报告、隔离的教职工和学生,进行批评教育,责令其限期改正。5.对隐瞒、缓报、谎报的,疏于管理或玩忽职守造成严重后果的,按规定追究有关领导和直接责任人责任。小学听课评课制度听

7、课是为了了解教学情况,指导课堂教学,同时也是- 4 -互相学习,取长补短的好做法。为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特制定本制度。一、明确听课的目的,选好听课方式。每个听课者都应首先明确目的任务,选好角度,突出重点,使每次听课都有相对的针对性,解决一两个主要问题。同时要注意选择好听课的方式,如:了解检查型听课;指导帮助型听课;总结推广型听课;实验研究型听课;学习吸收型听课;考核评比型听课等。二、听课时机的选择和时间的安排。听课者要尽量避开教师的不良情绪;避开教师最忙乱的时候;避开教师的对立情绪;总之要抓住听课的最佳时期去听课,从而产生最大的听课效益。听课要持之以恒,不得集中时间听课或集中听某几个人的课

8、,要求每周 12节。听课要求课型全、听课面广。三、规范听课行为。听课者必须在上课铃响前进入教室,不得听课中途退堂,听课期间手机关闭或转为振动,不得讲话、讨论。四、保证听课节数。负责全面工作的校长每学期听课不少于 20 节,其他校级领导和中层每学期听课不少于 30 节,教师每学期听课不得少于 15 节,同时参加年级组备课和教师共同研究教学,每学期不得少于 5 次。- 5 -五、领导听课:学校以教学为中心,抓好教学工作是学校领导工作的本份,工作再忙也不能忽视教学,学校领导要认真听好课,指导好教学。1、熟悉课程标准、教材、教法,还要了解当前教改动态,做到有的放矢地听课。听课时要进入四个角色:进入学生

9、角色;进入教师角色;进入指导者角色;进入管理者角色。要注意消除师生紧张心理。2、听课要注意八忌:应付了事,百般挑剔,吹毛求疵、不懂装懂、偏心偏爱、固执已见、片面性、重优轻差。3、加强课后指导。听完课后一定要和老师交流意见,并结合课的具体情况进行指导。六、教师听课。相互听课切磋教艺,是教师提高教学能力的重要方法。1、课前要有一定的准备工作。做一个听课的有心人,作好听课的准备工作。如:打算听谁的课,应该事先问问他教什么内容,把课本找来预习一下,看看课文写的什么,是怎样写的,有没有难点、疑点;同时设想一下,如果让我教这样的课文,准备怎么教法,以便听课有个对比。2、要认真观察和记录。听课时要高度集中注

10、意力,全身心的投入,还要有虚怀若谷的态度。教师在课堂上不仅要听,还要看,要仔细捕捉讲课者的语言和表情,记下他每个教学环节和教学方法。既要看教,还要看学,二者- 6 -兼顾。看教者对教材的钻研,重点的处理,难点的突破,教学方法的设计,教学基本功的展示。看学生的学,要看学生的课堂表现,看学习参与的情绪,学习的习惯。总而言之要看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地位的有机结合。3、听课后要思考和整理。不能一听了之,应对课堂实况进行回顾,进行反复的琢磨。在分析总结他人课时要注意比较、研究,取长补短。吸收他人的有益经验,改进自己的教学。4、学校要对教师的听评课进行检查,并纳入教学常规管理内容之中。七、各教研组举行的

11、研究课、示范课、观摩课、优质课等各相关学科教师必须参加,且做好听课记录,随时摘记讲课的优缺点,以便课后总结、评课。八、听课资料交教导处存档。教师听课情况记入个人业务档案。小学安全保卫巡逻制度1.巡逻人员必须按规定时间参加巡逻,不迟到,不早退,坚守工作岗位,认真履行职责。2.时刻保持高度警惕,密切注视周围动态,认真检查各部位,特别是重点部位的安全情况,发现一般问题应及时处理,疑难或重大问题必须立即告知值班人员,并报告- 7 -带班领导。3.巡逻时要佩戴执勤证件携带防身警械。必须仪表端正,不得穿裤衩、背心、拖鞋等,不谈笑作响。4.发现可疑人,先出示证件亮明身份,对嫌疑人员进行盘问后带到保卫处。5.遇到正在实施犯罪的人员,要奋力将其捉拿归案,保护好现场,将犯罪嫌疑人移交派出所。6.遇到群体性、突发性事件,要密切注视动态,立即告知处值班人员并报告处值班领导,维护好现场秩序,防止事态的扩大。7.在巡逻时不得做与工作无关的事,要认真做好交接班工作。8.加强夜间巡逻,确保夜间安全。9.如发现安全隐患及发生安全情况及时向领导反映和联系。10.巡逻人员在当班时间内因失职造成损失,或有违法乱纪行为,造成不良影响和后果的,视情节追究当事人责- 8 -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