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济南中考各区模拟试题诗歌鉴赏专题(含答案解析)

上传人:bei****lei 文档编号:187869738 上传时间:2023-02-1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66.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2015年济南中考各区模拟试题诗歌鉴赏专题(含答案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5年济南中考各区模拟试题诗歌鉴赏专题(含答案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5年济南中考各区模拟试题诗歌鉴赏专题(含答案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资源描述:

《2015年济南中考各区模拟试题诗歌鉴赏专题(含答案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5年济南中考各区模拟试题诗歌鉴赏专题(含答案解析)(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马老师语文辅导(大智)2015年济南中考各区模拟试题诗歌鉴赏专题(含答案解析)(一)诗歌阅读理解 问刘十九 白居易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注释:刘十九乃其堂兄刘禹铜,系洛阳一富商,与白居易常有应酬。绿蚁:新酿的米酒,酒面浮潭渣,微现绿色,细如蚁,称为“绿蚁”。 12.这首诗用“ ”、 “ ”和“ ”三个意象,构成了一幅温馨优美的图画,表达了诗人的情感。 13请赏析“能饮一杯无”一句的妙处。 (二)诗歌阅读理解(每小题3分,共6分)绝句 石懋来时万缕弄轻黄,去日飞毬满路旁。我比杨花更飘荡,杨花只是一春忙。【注释】石懋(mo):宋朝人,他一生远离故土,辗转仕途,曾任密州教授

2、。轻黄:淡黄。 飞毬(qi):杨树籽。12. 联系诗意,谈谈本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13请选择你感受最深的一点,赏析这首诗的表现手法。 (三)诗歌阅读理解襄邑道中 陈与义飞花两岸照船红,百里榆堤半日风。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注】这首诗是陈与义27岁时进京待选途中写的一首纪行诗。12.诗中第一句中的“飞”字意蕴丰富,请结合你对诗歌的理解,简要分析。(3分) 13.诗的三四句写到“云不动”、“云与我俱东”二者是否矛盾,请谈谈你的理解。(3分) (四)诗歌阅读理解(6分)夜书所见 (南宋)叶绍翁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注释】挑:逗趣。促织:蟋

3、蟀。篱落:篱笆。 12.请用生动的语言描绘“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的画面。(3分) 13.结合诗歌内容,对这首诗运用的表现手法作简要赏析。(3分) (五)诗歌阅读送友人 (唐)薛涛水国蒹葭夜有霜,月寒山色共苍苍。谁言千里自今夕,离梦杳如关塞长。【注释】杳:远得看不见踪影。12诗歌前两句写了秋天月夜 的特点。(2分)13结合诗歌内容,对这首诗运用的表现手法作简要赏析。(4分) (六)诗歌阅读理解闻乐天授江州司马 元稹残灯无焰影幢幢,此夕闻君谪九江。垂死病中惊坐起,暗风吹雨入寒窗。【注释】元稹,唐代诗人。曾和白居易共同提倡“新乐府”,互相唱和,世以“元白”并称。810年,元稹因弹劾不法官

4、吏被贬为江陵士曹参军,同年白居易因得罪权贵,被贬为江州司马。幢幢(chun):这里指灯影摇动。12.“垂死病中惊坐起”中的“惊坐起”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13请赏析“暗风吹雨入寒窗”。 (七)诗歌阅读理解陶 者 梅尧臣陶尽门前土,屋上无片瓦。十指不沾泥,鳞鳞居大厦。【注释】陶者:指烧窑工人。烧窑者通过高温把粘土烧制成瓦片。鳞鳞:指鱼鳞般的瓦片。12.“陶尽门前土”的“尽”字,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13本诗多处采用对比的手法。选择一处,结合文章内容作简要分析。 (八)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1213题。(6分)村夜 白居易霜草苍苍虫切切,村南村北行人绝。独出门前望野田,月明荞麦花如雪。12、首句中运用了

5、叠词“苍苍”“切切”,好在那里?(3分) 13、“独出门前望野田”这一句在全诗中起什么样的作用?试作简要分析。(3分) (九)诗歌阅读理解移家别湖上亭 戎昱好是春风湖上亭,柳条藤蔓系离情。黄莺久住浑相识,欲别频啼四五声。12.“柳条藤蔓系离情”中一个“系”最动人心弦,请分析它的妙处。(3分) 13.试从修辞角度,赏析本诗表现手法 。(3分) (天桥二模试题)(十)诗歌阅读理解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回答1213题。(每题3分,共6分) 初见嵩山张耒年来鞍马困尘埃,赖有青山豁我怀。日暮北风吹雨去,数峰清瘦出云来。【注】张耒:北宋诗人,苏门四学士之一,因受苏轼牵连,累遭贬谪。赖:依赖,凭借。豁我怀:使我

6、开怀、振奋;豁,舒展。12.作者初见嵩山是什么样的心情?请结合诗句分析。(3分) 13,“数峰清瘦出云来”一句妙在何处?(3分) 答案:(一)诗歌阅读理解 问刘十九 白居易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创作背景问刘十九乃白居易晚年隐居洛阳,“天晚欲雪,思念旧人”时所作。刘十九是作者在江州时的朋友,作者另有刘十九同宿诗,说他是嵩阳处士。也有人认为此诗作于元和十二年(817年),但诗人时任江州(今江西九江)司马,不可能邀约洛阳故旧对饮。3注释:刘十九乃其堂兄刘禹铜,系洛阳一富商,与白居易常有应酬。绿蚁:新酿的米酒,酒面浮潭渣,微现绿色,细如蚁,称为“绿蚁”。 12.这首诗用“ ”

7、、“ ”和“ ”三个意象,构成了一幅温馨优美的图画,表达了诗人的情感。 答案:新酒、火炉、暮雪 解析:本题考查了关键字的表达效果,需要结合具体诗句分析其意象和作作者的思想感情。 13请赏析“能饮一杯无”一句的妙处。 答案:“能饮一杯无”,轻言细语,问寒问暖,贴近心窝,溢满真情。用这样的口语入诗收尾,既增加了全诗的韵味,使其具有空灵摇曳之美,余音袅袅之妙;又创设情境,给读者留下无尽的想象空间。 解析:对于诗句的妙处赏析,我们要结合具体的意象进行分析。本诗末句口语入诗收尾,需要我们要解读情语,分析作者情感,逐条分析作答即可。 (二)诗歌阅读理解(每小题3分,共6分)绝句 石懋来时万缕弄轻黄,去日飞

8、毬满路旁。我比杨花更飘荡,杨花只是一春忙。【注释】石懋(mo):宋朝人,他一生远离故土,辗转仕途,曾任密州教授。轻黄:淡黄。 飞毬(qi):杨树籽。12. 联系诗意,谈谈本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诗人借残春飘荡的杨花,抒发了自己离别家园、辗转仕途而生活不得安定的无奈和乡思。评分意见:本题共3分。“离别家园、辗转仕途”,1分;“生活不得安定的无奈”(或漂泊无依),1分;“乡思”,1分。意思对即可。13请选择你感受最深的一点,赏析这首诗的表现手法。在借物(景)抒情、对比、动静结合、通感上任选一点赏析即可。示例一:诗人借物(景)抒情。(1分)借杨花的随风飘扬,不能自主,比喻自己离别家园,往来仕途不得

9、安宁。(1分)将旅愁离情融合在具体形象之中,贴切感人。(1分)示例二:对比。(1分)“来时”与“去日”的对比,(1分)更突出了驻留时间的短暂,奔波的辛劳。(1分)示例三:对比。(1分)杨花“一春忙”与我“更飘荡”的对比,(1分)更突出了自己离别家园、辗转仕途而生活不得安定的无奈和乡思。(1分)示例四:动静结合。(1分)上句“弄”字刻画出杨柳的动态,在飘荡的春风里袅娜摇曳的形状宛然眼前;(1分)下句“满”字看似描写静态,而在这静态中包含着过去飞落、现在仍在飞落、数日内还要继续飞落这整个过程的动态感。角度多变,刻画生动形象。(1分)示例五:通感。(1分)颜色无轻重,但能在人们心中有轻重感。浓重的颜

10、色会使人感到沉重。而杨花的黄色淡到若有若无时,便给人“轻飘飘”的感觉。(1分)诗人运用通感的手法,用触觉来描写视觉感受,突出杨花随风飘荡的不能自主的无奈。(1分)(三)诗歌阅读理解襄邑道中 陈与义飞花两岸照船红,百里榆堤半日风。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注】这首诗是陈与义27岁时进京待选途中写的一首纪行诗。12.诗中第一句中的“飞”字意蕴丰富,请结合你对诗歌的理解,简要分析。(3分)该词生动地描绘了(暮春时节)落英缤纷的美丽情景,表现了船行之快,传达出诗人愉快的心情。评分意见:本题3分。每点1分。13.诗的三四句写到“云不动”、“云与我俱东”二者是否矛盾,请谈谈你的理解。(3分)不矛盾

11、。运用了静中见动(以静衬动)的写法,写出了因船、云都在动,使人误以为云不动的情趣。评分意见:本题3分。术语1分,能发表自己的见解2分。(四)诗歌阅读理解(6分)夜书所见 (南宋)叶绍翁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注释】挑:逗趣。促织:蟋蟀。篱落:篱笆。 12.请用生动的语言描绘“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的画面。(3分)江上秋风吹过,梧桐树叶沙沙作响,使人感受到寒意,触动了异乡人的思乡之情。评分意见:本题3分。两句画面描绘各1分,语句生动1分。 13.结合诗歌内容,对这首诗运用的表现手法作简要赏析。(3分)烘托,江上秋风烘托了寒凉的气氛和作者客居的孤

12、寂情怀。以乐景写哀情,用儿童挑促织的欢乐反衬作者客居的孤独和愁思。 首句运用叠词,“萧萧”一词表现了秋夜的寒凉与萧索。以动衬静,用秋风瑟瑟反衬出秋夜的寂静。 评分意见:本题3分。答出手法1分,结合内容赏析2分。答出任意一种即可。(五)诗歌阅读送友人 (唐)薛涛水国蒹葭夜有霜,月寒山色共苍苍。谁言千里自今夕,离梦杳如关塞长。【注释】杳:远得看不见踪影。12诗歌前两句写了秋天月夜苍凉 (悲凉、凄凉、凄清) 的特点。(2分)13结合诗歌内容,对这首诗运用的表现手法作简要赏析。(4分)烘托。前两句写送别地点的秋景,渲染了凄清的氛围,烘托了送别悲凉的心境,表达了惜别之情。运用叠词。秋色“苍苍”,凄清苍茫

13、,烘托出离别的悲凉心境,运用叠词,具有音韵之美。比喻。离愁别绪有如千里关塞一样绵长,生动地表现了离别苦痛的深沉和对友人别后的思念之情。(六)诗歌阅读理解闻乐天授江州司马元稹残灯无焰影幢幢,此夕闻君谪九江。垂死病中惊坐起,暗风吹雨入寒窗。【注释】元稹,唐代诗人。曾和白居易共同提倡“新乐府”,互相唱和,世以“元白”并称。810年,元稹因弹劾不法官吏被贬为江陵士曹参军,同年白居易因得罪权贵,被贬为江州司马。幢幢(chun):这里指灯影摇动。12.“垂死病中惊坐起”中的“惊坐起”有怎样的表达效果?示例1:通过神态和动作写出了诗人听到朋友贬谪后的震惊之巨、友谊之深。示例2:“惊”,写出了“情”当时震惊的

14、感情;“坐起”,则写出了“状”当时震惊的模样。“垂死病中”,自然“坐起”困难。然而,作者却惊得“坐起”了,这样表明:震惊之巨,无异针刺;休戚相关,感同身受。元、白二人友谊之深清晰可见。评分意见:本题3分。描写手法得1分,表达效果得2分。13请赏析“暗风吹雨入寒窗”。示例1:阴冷的风雨吹入寒窗。作者用融情于景(或“借景抒情”)的手法,把听说白居易遭贬后的悲凉、凄苦的情感寄寓在凄凉冷清的景物之中,使抒情更含蓄,有感染力。示例2:用凄凉冷清的景物含蓄地表达了(渲染烘托了)得知白居易被贬后内心的悲凉与凄苦。评分意见:本题3分。句意、手法(借景抒情、渲染烘托、含蓄表达)、景物特点、情感分析各1分,答出其

15、中三个方面即可得满分。(七)诗歌阅读理解陶 者 梅尧臣陶尽门前土,屋上无片瓦。十指不沾泥,鳞鳞居大厦。【注释】陶者:指烧窑工人。烧窑者通过高温把粘土烧制成瓦片。鳞鳞:指鱼鳞般的瓦片。12.“陶尽门前土”的“尽”字,有怎样的表达效果?答案:“尽”是完、全的意思。烧窑工人把门前所有的泥土烧制成砖瓦,不知流淌了多少血汗,耗尽了多少精力,自己的处所却居无片瓦,其命运之凄惨可想而知,表现出诗人对人民疾苦的同情。评分意见:本题3分。词义得1分,结合内容分析得1分,表达效果答出任意一点即可得1分。13本诗多处采用对比的手法。选择一处,结合文章内容作简要分析。示例1:首二句以陶者“陶尽门前土”与“屋上无片瓦”

16、相对比,付出繁重,所得却是居无片瓦,人间之不公尽在其中(或赞美勤劳、同情疾苦也可)。示例2:后两句以居者“十指不沾泥”与“鳞鳞居大厦”对比,从不劳动,却坐享其成,人间之不公可想而知(或答愤慨、讽刺)。示例3:前二句“陶者”与后二句“居者”对比鲜明,令人感慨:道出了人世间的不公平,突出了贫富的悬殊,表达了诗人对弱者的同情,对当权者的讽刺。 评分意见:本题3分。结合文章内容1分,情感2分。(八)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1213题。(6分)村夜 白居易霜草苍苍虫切切,村南村北行人绝。独出门前望野田,月明荞麦花如雪。12、首句中运用了叠词“苍苍”“切切”,好在那里?(3分)连用两个叠词,增强了诗歌的音韵美

17、,读来朗朗上口,(1分)写霜草之“苍苍”,使其境界更为开阔,点出秋色的浓重(1分);写虫之“切切”,渲染秋夜的凄清。(1分)评分意见:叠词的表达效果1分,分析出“苍苍”“切切”的作用2分。13、“独出门前望野田”这一句在全诗中起什么样的作用?试作简要分析。(3分)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1分)一是描写对象的过渡,描写对象由山庄转向田野,收束了前两句对村夜萧疏暗淡的描绘,展开了另一幅使人耳目一新的明朗画面。(1分)一是感情过渡,诗人情感在此突转,由孤寂转向愉悦。(1分)评分意见:结构作用 1分,分析出“描写对象的过渡”1分,分析出“情感过渡”1分。(九)诗歌阅读理解移家别湖上亭 戎昱好是春风湖上亭

18、,柳条藤蔓系离情。黄莺久住浑相识,欲别频啼四五声。12.“柳条藤蔓系离情”中一个“系”最动人心弦,请分析它的妙处。(3分)“系”是“拴”的意思,(1分)传神刻画出亭边柳条、藤蔓轻盈招展,仿佛是伸出无数多情的手臂牵扯我的衣襟,不让我离去的样子,(1分)表现出作者对故居依恋难舍的深厚感情。(1分)13.试从修辞角度,赏析本诗表现手法 。(3分)诗人用拟人修辞,(1分)将柳条、藤蔓、黄莺(人格化)视为挚友,(1分)生动形象地表现出作者对故居依恋难舍的深厚感情。(1分) 四初见嵩山(三)12.初见嵩山,作者的心情惊喜而又亲切。作者奔走风尘,全靠青山开阔情怀,所以嵩山未露面就给作者一种期待感;接着作者先写日暮时风雨天气,然后写嵩山从云层中耸现,惊喜和亲切之感扑面而来。(答出惊喜和亲切的,给2分;结合全诗加以分析,答出一点给1分。意思对即可。) - 6 -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