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统筹与行政管理体制创新教材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187863182 上传时间:2023-02-16 格式:PPT 页数:80 大小:2.48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城乡统筹与行政管理体制创新教材_第1页
第1页 / 共80页
城乡统筹与行政管理体制创新教材_第2页
第2页 / 共80页
城乡统筹与行政管理体制创新教材_第3页
第3页 / 共80页
资源描述:

《城乡统筹与行政管理体制创新教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城乡统筹与行政管理体制创新教材(80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城乡统筹与行政管理体制创新城乡统筹与行政管理体制创新“自强不息、开拓开放自强不息、开拓开放”的人文精神的人文精神(一)调整行政区划(一)调整行政区划 1998年和2000年,撤销万、涪、黔地市行政层级。2001年,将107个区公所予以撤销。2005年,将万州所辖的天城、五桥、龙宝三个开发区(县级行政层级)予以撤销。06年江永合南市改区。设立六大区域性中心城市。近5年撤并乡镇530个。我市乡镇总数由1499个减少为969个,减少35%。村由20569个减为9979个。社区居委会由2652个减为1985个。(二)转变政府职能(二)转变政府职能 撤销对企业进行直接微观管理的13个专业经济管理部门,实

2、现了政企分开。党政机关与240家中介机构、626家行业协会脱钩,实现了政中分开 。改革行政审批制度。调减行批项目7批1151项,占62%。现存729项。市、区建立项目库,在网上公布。取消行政事业性收费64项。放权区县与放权区县与放权六区2000年下放年下放50项权力给区县。项权力给区县。06年市政府决定将年市政府决定将91项权限项权限下放六大区域性中心城市。下放六大区域性中心城市。07年,将其中的年,将其中的83项权力下项权力下放给其它区县。放给其它区县。08年市委三届三次全委会决年市委三届三次全委会决定定“推进区县开放推进区县开放”,进一,进一步扩大区县经济管理权限。步扩大区县经济管理权限。

3、累计对主城九区、六累计对主城九区、六大区域性中心城市、大区域性中心城市、其他区县放权其他区县放权142、203.194项。项。(三)改革党政机构(三)改革党政机构 市委设工作机构10个,精简15%。市府设工作机构46个,精简17%。市府各内设机构减少23.1%,裁并部门32个。区县党政机构由原来的40-50多个减少为23-38个。乡镇和街道办事处设立1-2个或5-6个综合办事机构,行政编制平均精简20%以上。人大、政协、群团机关、事业单位、法院、检察院也进行了相应改革。08年将市农办、农业局、农机局、农综办合并为市农委,开始探索大部制。(四)(四)改进工作方式改进工作方式和和工作作风工作作风

4、市级领导市级领导“三个强化三个强化”:领导责任、科学管理、工作指导 市直部门市直部门“三个转变三个转变”:工作职能、工作方法、工作作风 区县干部区县干部“三个能力三个能力”:驾驭市场经济、统揽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解决自身实际问题 制定制定“八条规定八条规定”:少开会、少发文、少应酬、讲真话、多调研、高效率、服好务、规范例会。三是三是2006年年9_12月,月,全市集中开展全市集中开展“执政执政为民、服务发展为民、服务发展”的的学习整改活动学习整改活动。06.930洪崖洞火爆开市 08年“执政为民、服执政为民、服务发展务发展”考核,北部考核,北部新区、规划局、文广新区、规划局、文广局倒数一、

5、二三名。局倒数一、二三名。市公安消防局第一名。市公安消防局第一名。(五)提高行政效率(五)提高行政效率 提出并组织实施提出并组织实施“8小时重庆小时重庆”、“半小时主城半小时主城”和和“重庆信息港建重庆信息港建设设”三大工程。三大工程。建立了覆盖全市建立了覆盖全市4040个区县、个区县、5050个个部门的三网一库,覆盖全市部门的三网一库,覆盖全市4040个区个区县的政府视频会议系统。县的政府视频会议系统。20062006年年1010月底,全市实现了村村月底,全市实现了村村通电话,乡乡上宽带网。通电话,乡乡上宽带网。(六)推行政务公开(六)推行政务公开 19971997年推行乡镇政务公开。年推行

6、乡镇政务公开。2002年,全市全面推行政务公开。年,全市全面推行政务公开。0606年加大政务、厂务、村务公开力年加大政务、厂务、村务公开力度,度,推行公共服务行业、公用事业推行公共服务行业、公用事业单位政务公开。单位政务公开。建立新闻发言人制度建立新闻发言人制度 。市民代表可参加人代会。市民代表可参加人代会。(七)建立健全应急处置机制(七)建立健全应急处置机制 建立了突发事件应急委员会,在万州、建立了突发事件应急委员会,在万州、涪陵、黔江、永川等地设立分中心。全涪陵、黔江、永川等地设立分中心。全市编制完成各种应急预案市编制完成各种应急预案5600056000多个。到多个。到20102010年,

7、基本建成指挥统一、功能齐全年,基本建成指挥统一、功能齐全的应急体系。的应急体系。重庆武警装备反恐装甲车3600名武警反恐演习(八)(八)推出推出“三大管理创新三大管理创新”和和“三级联创方案三级联创方案”创新行政决策:重庆市政府重大决策程序规定创新行政审批:重庆市建设领域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试点方案创新行政执法: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坚持以人为本创新和规范行政执法的决定 2007年1月1日起 市:在公共安全监管、市场秩序监管、城市环境监管三大领域强制实施执法联动。区县:培育六大区域性中心城市。乡镇:全面实施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改革乡镇执法监管强化公共服务试点工作的决定。(九)组织实施发展环境综合(九)组

8、织实施发展环境综合整治行动和建设服务型政府整治行动和建设服务型政府1999组织实施组织实施“规范政务管理,改善投资规范政务管理,改善投资环境环境”即即“1+6”工程工程2000_2002连续三年实施连续三年实施“十个一批十个一批”03年年_012建设服务型政府建设服务型政府(十)推进事业单位改革(十)推进事业单位改革 组建城投、水投等八大投资集团公司,加快社会公益设施项目建设。将29个科研机构实行企业化转制,将240个事业性质的中介机构转制为企业性质的中介机构。组建重庆广播电视集团等文化集团。重庆行政体制的优势和特点重庆行政体制的优势和特点1 1、行政层级少,行政效率高。、行政层级少,行政效率

9、高。2 2、机构和人员精简,行政成本低。、机构和人员精简,行政成本低。从人口与公务员的比例看从人口与公务员的比例看全国平均全国平均35:1西部地区平均西部地区平均20:1重庆重庆58:1以全国平均的财政供养比例计算,重庆财政总共少供以全国平均的财政供养比例计算,重庆财政总共少供养养36万人,每年节约的财政支出接近万人,每年节约的财政支出接近100亿元,建成了亿元,建成了“低成本低成本”政府。政府。3、推动了经济社会发展、推动了经济社会发展重庆行政体制改革的经验重庆行政体制改革的经验 1 1、高度重视并不失时机地持续推进行政、高度重视并不失时机地持续推进行政体制改革。体制改革。2 2、下决心精简

10、纵向行政层级,为省直管、下决心精简纵向行政层级,为省直管县创造了成功的经验。县创造了成功的经验。3 3、创新行政运行机制,在提高行政、创新行政运行机制,在提高行政效率,营造发展环境上下功夫。效率,营造发展环境上下功夫。4 4、调整纵向和横向权力结构,充分、调整纵向和横向权力结构,充分发挥各方面积极性。发挥各方面积极性。5 5、制度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制度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6 6、建立行政问责制,强化对权力的、建立行政问责制,强化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制约和监督。五、重庆经济社会发展五、重庆经济社会发展移民移民 累计移民累计移民112.8万,万,调迁企业调迁企业1397户。户。175米水位线下

11、移民米水位线下移民任务提前一年完成。任务提前一年完成。今年今年6月全面完成移月全面完成移民剩余任务。民剩余任务。上图为三峡移民石狮安家 06年6月完成外迁移民任务 从三峡大坝到重庆660公里的两岸已崛起13座新城。万州、忠县、涪陵、丰都建起长江大桥。图为奉节长江大桥图为奉节长江大桥 库区经济发展达两位数,超过重庆年均水平。原重庆市长包叙定说:原重庆市长包叙定说:库区的经济结构调整、基础设施库区的经济结构调整、基础设施建设、社会功能再造,至少提前了建设、社会功能再造,至少提前了20年。年。06.6.1906.6.19市委二届九次全委会市委二届九次全委会 关于加关于加快库区产业发展着力解决移民就业

12、促进快库区产业发展着力解决移民就业促进库区繁荣稳定的决定库区繁荣稳定的决定 20052005年库区工业增加值年库区工业增加值300300亿,到亿,到“十一十一五五”末,确保末,确保640640亿,力争亿,力争800800亿。亿。扶贫扶贫 全市绝对贫困人口下降到2008年底的38万,直辖以来已使300多万贫困人口脱贫。前文提到的少量住岩洞窝棚的人家彻底走出了岩洞窝棚,住进了新房。06实现户户通电实现户户通电 重庆农村有1133万劳动力,直辖以来,已有300多万农民进入了第二、三产业,现在正以每年40-42万人的速度进入二、三产业。上图为垫江富余劳动力培训上图为垫江富余劳动力培训 下图为民工回家下

13、图为民工回家老工业基地改造老工业基地改造 至2001年,结束了国有工业企业连续七年亏损的局面,实现了扭亏增盈。2007,工业增加值为1572亿,是1978年的55.3倍。08年达到6500亿元。汽摩成为支柱产业。目前正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开放型工业制造高地正在崛起。图为嘉陵集团公司图为嘉陵集团公司生态环境保护生态环境保护 重庆实施“蓝天工程”、“碧水工程”和“青山工程”。主城区600平方公里的居民、企业不允许再用燃煤,全部改为天然气、油、电等清洁能源。图为重庆市树图为重庆市树 直辖前,污水通过293个排放口和72家企业的污水排放管浩浩荡荡注入长江,每年达4.78亿吨。库区垃圾积数百年之久,

14、从万州到长寿200多万吨,成为一大奇观。重庆加大了三峡库区水污染治理力度,众多的污水处理厂、大型现代化无公害垃圾处理场竣工投入使用,库区水质在蓄水后基本保持稳定。西南地区首家垃圾发电在渝投产 重庆大规模绿化土地,现在已增加了绿化面积1200万亩,每年进入长江的泥沙将因此减少1100万吨。今年,全市森林覆盖率将达35%,基本建成森林城市。图为市花图为市花 08年主城区空气优良天数达297天。酸雨比直辖前减少三分之一,已可见月亮蓝天。大气、水环境改善,大气、水环境改善,使重庆人平均期望使重庆人平均期望寿命寿命1010年提高年提高6 6岁,岁,由由19961996年的年的6969岁提岁提高到现在的高

15、到现在的74.9774.97岁。岁。西部大开发西部大开发 重庆抓住国家积极财政政策对西部倾斜的大好时机,以大手笔大干快上_公路、铁路、航空、水运及管道运输“五管齐下”,打造立体交通网络。重庆城市交通 全市公路通车里程达31407公里。重庆境内长江、嘉陵江上已建起38座大桥。天堑变通途。首批西部开发100个重大项目提前5年建成。重庆轻轨运行遂渝铁路接通千吨钢箱梁吊装成功06.5.27总体效益总体效益 全市全市GDP:19781978年年67.367.3亿元,亿元,1996年年1179亿元亿元 20082008年年50995099亿,人均亿,人均GDPGDP达达25732573美元。美元。目前我市

16、经济处于目前我市经济处于本轮周期扩张的高本轮周期扩张的高位平台阶段。位平台阶段。图为二郎科技孵化园 地方预算内财政收入:地方预算内财政收入:1996年年54.754.7亿元亿元 0808年年963963亿亿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996年年321亿元亿元 200707年年30003000亿元,比亿元,比19781978年增长年增长535535倍倍 非公经济非公经济 200707年达年达22662266亿元,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占国内生产总值的55%55%表彰非公经济人士表彰非公经济人士 力帆汽车力帆汽车0505车展亮车展亮相相 2004年降低农税,年降低农税,2005年免

17、征农税。年免征农税。城居人均可支配收入城居人均可支配收入1998年年5467元,元,0808年年1436814368元。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1998年年1720元,元,0808年年40504050元。元。三大产业比重三大产业比重 19781978年年 36.9:45.8:17.336.9:45.8:17.3 直辖前直辖前 24:42:34 2007年年 11.7:45.9:42.4 2010年,全市年,全市GDP4960亿,其中非公经济增加值亿,其中非公经济增加值3700亿,占亿,占GDP的的74.6%。城市化水平城市化水平 19781978年年13.8%13.8%直辖之初直辖之初

18、20%200707年年48.3%48.3%城市面貌焕然一新 重庆已把财政支出增量部分中的60-70%的资金用于农村卫生、教育和文化建设。重庆市本级财政收入占全市财政收入的41%-42%,但硬性规定市一级财政支出不得超过全市财政收入的25%。图为民间体育高等学校高等学校 直辖之初直辖之初24所所 20082008年年4040所所已实现普九,已实现普九,2010年普年普“十二十二”,2020年普及高等教年普及高等教育。育。重庆大学城 重庆重要科技文化基础设施项目。汇聚重大、重医等13所高校,规划容纳在校大学生16.4万人,教职工3万人,其他23.6万人,总计43万人。高校之间实行教师互聘,课程互选

19、,学分互认,实验室互享。总投入60亿元。05年入住8000名新生,10年入住16.4万名大学生、10所知名中小学校。向西突进奥体中心 继继AAPP会议会议之后,之后,10.11-14日举办第五日举办第五届亚太市长峰届亚太市长峰会。会。国家统计局资料显示,国家统计局资料显示,重庆社会发展总水平重庆社会发展总水平居中西部第一位,全居中西部第一位,全国第九位国第九位 三峡博物馆开馆仪式三峡博物馆开馆仪式六、城乡统筹六、城乡统筹 2007年3月14日,在全国两会期间,胡锦涛来到重庆团发表了重要讲话,指出重庆新的发展目标是:“加快建成西部地区的重要增长极、长江上游地区的经济中心、城乡统筹发展的直辖市,在

20、西部地区率先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城乡城乡统筹发展统筹发展综合改革试验区,成为唯一一个以省为单位的改革试验区 重庆的特殊市情:重庆的特殊市情:2400/600万,二元结万,二元结构突出构突出 温家宝:三多温家宝:三多_农村人口、贫困人口、农村人口、贫困人口、移民。移民。统筹城乡提出的现实背景统筹城乡提出的现实背景 日益严峻的日益严峻的“三农三农”问题与仍在扩大的城乡差问题与仍在扩大的城乡差别,城乡分割的根源在制度。别,城乡分割的根源在制度。城乡分治城乡分治、城乡割裂,两套制度,两种运行模、城乡割裂,两套制度,两种运行模式,两类政策标准。式,两类政策标准。重城市重城市、重工商业,忽视农村

21、、轻视农业、歧、重工商业,忽视农村、轻视农业、歧视农民。视农民。城乡公共服务城乡公共服务资源重城市轻农村,城乡基础设资源重城市轻农村,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发展不平衡。教科文卫、社会保障等城施建设发展不平衡。教科文卫、社会保障等城乡公共服务发展不同步。乡公共服务发展不同步。07年年6月,国家批准重庆设立国家城乡统筹发月,国家批准重庆设立国家城乡统筹发展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展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这是新的历史阶段顺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是新的历史阶段顺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要求,把改革开放向内陆和纵深推进的改革的要求,把改革开放向内陆和纵深推进的重大举措;是中央促进我国科学发展、社会和重大举措;

22、是中央促进我国科学发展、社会和谐的重大战略部署。谐的重大战略部署。这这是重庆新阶段的重大使命,是实现是重庆新阶段的重大使命,是实现“加快加快”和和“率先率先”非常关键的一步。非常关键的一步。6.16汪洋王鸿举通过互联网向全球问计求策,汪洋王鸿举通过互联网向全球问计求策,7.13召开全市建设国家城乡统筹发展综合配套国家城乡统筹发展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电视电话会议。改革试验区电视电话会议。城乡统筹发展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核心城乡统筹发展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核心是改革,目标是建立统筹城乡的制度体是改革,目标是建立统筹城乡的制度体系。系。两段式目标:两段式目标:2012“2012“重点突破,成功破题重点突破

23、,成功破题”:户籍、就业、户籍、就业、社会保障、基本公共服务、公共财政、社会保障、基本公共服务、公共财政、服务型政府。服务型政府。2020“2020“全面推进,建立机制全面推进,建立机制”:形成新制度、形成新制度、新模式新模式 重点领域:重点领域:“一圈两翼一圈两翼”(经济平台)、(经济平台)、农民工(突破口)、土地流转(难点)、农民工(突破口)、土地流转(难点)、行政体制(保障)。行政体制(保障)。07.7.11两办调研专题:两办调研专题:1、主要目标和基本思路;2、农民工;3、农村劳动力培训转移;4、土地流转和土地规模经营;5、基本公共服务;6、社会保障;7、“一圈两翼”;8、加快工业园区

24、建设;9、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10、新农村建设;11、财政金融支撑能力;12、行政管理体制。城乡统筹探索起步:城乡统筹探索起步:改革方案已上改革方案已上报国务院。报国务院。根据方案,到根据方案,到2020年,城乡年,城乡居民收入比将由居民收入比将由4:1降到降到2.5:1,重庆城镇,重庆城镇化率将达到化率将达到70%,1000万农民变市民。万农民变市民。12.31国务院通过国务院通过关于推进重庆市统筹城乡改关于推进重庆市统筹城乡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革发展的若干意见,确立了加快建设经济发确立了加快建设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国家重要的现代制造业基地、展的重要增长极、国家重要的现代制造业基地、长江上游

25、地区的经济中心和综合交通枢纽的战长江上游地区的经济中心和综合交通枢纽的战略定位。略定位。12.23温总理考察重庆,重庆五大任务:统筹城重庆五大任务:统筹城乡发展,着力解决乡发展,着力解决“三农三农”问题;大力发展内问题;大力发展内陆开放型经济,加快老工业基地改造和振兴;陆开放型经济,加快老工业基地改造和振兴;加大重大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增强加大重大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增强统筹城乡的保障功能;全面加强资原节约和环统筹城乡的保障功能;全面加强资原节约和环境保护,建设长江上游生态文明区;推进以改境保护,建设长江上游生态文明区;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着力抓好扶贫开发善民生为重

26、点的社会建设,着力抓好扶贫开发工作。工作。重庆已与文化部、卫生部等中央重庆已与文化部、卫生部等中央部委、大型企业签订部委、大型企业签订38个城乡统个城乡统筹战略合作协议。各区县已制定筹战略合作协议。各区县已制定了城乡统筹改革方案。了城乡统筹改革方案。正在构建一圈两翼互动发展新格局,正在构建一圈两翼互动发展新格局,农村土地交易所挂牌运营,部分县农村土地交易所挂牌运营,部分县乡村成立土地流转服务站。乡村成立土地流转服务站。08年年9月,月,九龙坡区陶家镇九龙坡区陶家镇717位农民自愿签订位农民自愿签订“退退出宅基地使用权,退出土地承包经营权出宅基地使用权,退出土地承包经营权”协议。协议。今年,土地

27、集中达今年,土地集中达19%,城镇化率,城镇化率51.5%,七、扩大开放:七、扩大开放:建成高效开建成高效开明的行政管理体系明的行政管理体系 2008年年7月,市委三届三次全委月,市委三届三次全委会作出会作出进一步扩大开放的决进一步扩大开放的决定定。09.1施行市人大施行市人大促进开放条促进开放条例例。目标:目标:围绕围绕“314”部署,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部署,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力争用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力争用5年时间,构造起国年时间,构造起国有企业、外资企业、民营企业三驾马车并驾齐驱,有企业、外资企业、民营企业三驾马车并驾齐驱,一、二、三产业协调互动,一、二、三产业协

28、调互动,“一圈两翼一圈两翼”三大板三大板块全面开放的新格局,建成我国内陆开放高地。块全面开放的新格局,建成我国内陆开放高地。四大支撑体系:四大支撑体系:交通、市场、园区、行管交通、市场、园区、行管 营造以人为本、安商助商的综合环境营造以人为本、安商助商的综合环境_软硬兼备软硬兼备 宜居、畅通、森林、平安、健康宜居、畅通、森林、平安、健康以软补硬以软补硬 高效开明的行政管理体系、风气高效开明的行政管理体系、风气打造综合环境,打造综合环境,五个重庆建设拉开序幕五个重庆建设拉开序幕 交通体系:建成大西南综合交通枢纽交通体系:建成大西南综合交通枢纽 铁路铁路2015周边省会城市4小时通达,长三角、珠三

29、角、东南亚8小时通达。开辟郑渝昆铁路连接东南亚、兰渝铁路连接欧亚大陆桥的出境大通道。水运水运:建成长江上游航运中心主城、涪陵、万州“三港合一”,形成600多公里大港区。航空:一大三小航空:一大三小 江北国际机场05跻身全国十大机场。2010年旅客吞吐量1500万人公路公路 20122012年实现年实现4 4小时重庆,小时重庆,8 8小时周边,小时周边,8 8小小时出海。时出海。打通东至上海、东南至深港、南至广西打通东至上海、东南至深港、南至广西北部湾三条出海通道。北部湾三条出海通道。30003000公里高等级路将所有区县联网。公里高等级路将所有区县联网。市场体系 形成贯通城乡、辐射西南、服务全

30、国的大市场。建成西南重要的商品、土地、人才、金融、技术、人才市场。加快建设长江上游商贸物流中心和金融中心。园区体系 形成1个国家级、6个特色工业园、40个区县工业园的布局合理的产业基地。行政管理体系 搞好软环境建设是基本功搞好软环境建设是基本功 让投资者受益、市场主体平等竞争的环让投资者受益、市场主体平等竞争的环境境 降低人际关系成本降低人际关系成本 审批少、服务好审批少、服务好 透明、公正、务实、高效的行政体系透明、公正、务实、高效的行政体系 2007年年10月,重庆与商务部签订月,重庆与商务部签订共同共同建设内陆开放型经济合作备忘录建设内陆开放型经济合作备忘录,率,率先探索内陆地区发展开放

31、型经济的全新先探索内陆地区发展开放型经济的全新模式。模式。成为国家服务外包基地,加工贸易成为国家服务外包基地,加工贸易转移重点承接地,直航台湾口岸,转移重点承接地,直航台湾口岸,两路寸滩保税区获国家批准,标志两路寸滩保税区获国家批准,标志重庆站到了改革开放的前沿。重庆站到了改革开放的前沿。国务院己批准京津沪渝等国务院己批准京津沪渝等20城市为服务外包试点城市。城市为服务外包试点城市。水港空港双功能区,水港空港双功能区,8.37平方公里,平方公里,2015年建成。享年建成。享受国外货物入港保税、国内货物入港退税、区内自由受国外货物入港保税、国内货物入港退税、区内自由贸易政策。贸易政策。参考文献:参考文献:1 1、中共重庆市委三届三次全委会决议。、中共重庆市委三届三次全委会决议。2 2、重庆直辖十年鉴重庆直辖十年鉴(行政体制改革,(行政体制改革,罗德刚),重庆市委宣传部等编。罗德刚),重庆市委宣传部等编。3 3、统筹城乡建言献策,市发改委编。、统筹城乡建言献策,市发改委编。思考题:思考题:1、重庆直辖市行政体制改革的内容。、重庆直辖市行政体制改革的内容。2、重庆直辖市行政体制改革的经验。、重庆直辖市行政体制改革的经验。重庆旅游资源丰富有雄奇的长江三峡,世界文化遗产大足石刻,400平方公里的大温泉。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