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解读

上传人:痛*** 文档编号:187862549 上传时间:2023-02-16 格式:PPTX 页数:98 大小:1.79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新版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解读_第1页
第1页 / 共98页
新版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解读_第2页
第2页 / 共98页
新版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解读_第3页
第3页 / 共98页
资源描述:

《新版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解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版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解读(98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 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Code for urban land use classes and standards of planning construction land 解读解读?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Code for urban land use classes and standards of planning construction land 原?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J137-90?实施了21年。它在统一全国的城市用地分类和计算口径、合理引导不同城市建设布局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随着城市开

2、展环境、规划编制环境、规划管理环境的逐步改变,原标准在施行过程中出现了诸多不适应性。第一局部 新版?标准?的修编背景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Code for urban land use classes and standards of planning construction land1 1、不能适应两规协调的技术要求、不能适应两规协调的技术要求城市总体规划与土地利用规划之间协调的必要性已被广泛认可,但在城市总体规划与土地利用规划之间协调的必要性已被广泛认可,但在技术层面两规协调面临的首要难题是用地划分标准的不统一。原国标技术层面两规协调面临的首要难题是用地划分标准的不统一。原国标更

3、多地从更多地从“合理经济地使用土地,保证城市正常开展的角度制定用合理经济地使用土地,保证城市正常开展的角度制定用地标准,导致非建设用地被长期排斥在城市用地控制体系之外,并最地标准,导致非建设用地被长期排斥在城市用地控制体系之外,并最终导致城市总体规划与土地利用规划之间矛盾日益突出。终导致城市总体规划与土地利用规划之间矛盾日益突出。2 2、不能适应城乡统筹开展的时代要求、不能适应城乡统筹开展的时代要求城乡规划法的公布实施,改变了原国标所适用的法律根底。城乡统筹城乡规划法的公布实施,改变了原国标所适用的法律根底。城乡统筹开展已经成为时代开展的要求,也是今后城市规划所必需面对并予以开展已经成为时代开

4、展的要求,也是今后城市规划所必需面对并予以贯彻实践的。由此原标准侧重于城市建设用地的分类方式难以适应今贯彻实践的。由此原标准侧重于城市建设用地的分类方式难以适应今后规划编制与管理的要求。后规划编制与管理的要求。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Code for urban land use classes and standards of planning construction land3 3、不能适应规划作为公共政策的属性要求、不能适应规划作为公共政策的属性要求公共效劳型政府必将成为今后政府职能转变的根本方向,规划作为表达政公共效劳型政府必将成为今后政府职能转变的根本方向,规划作为表达政府职

5、能的政策抓手也更应表达出规划所具有公共政策的属性。原国标对于府职能的政策抓手也更应表达出规划所具有公共政策的属性。原国标对于城市用地的分类仅仅从用地性质和用途本身出发,而没有将政府的政策与城市用地的分类仅仅从用地性质和用途本身出发,而没有将政府的政策与城市用地之间建立起必要的联系,使得诸如保障性住房、其他建设用地等城市用地之间建立起必要的联系,使得诸如保障性住房、其他建设用地等具有调控要求的政策难以与用地空间建立联系,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政策的具有调控要求的政策难以与用地空间建立联系,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政策的执行力,也为行政寻租预留了可能。执行力,也为行政寻租预留了可能。4 4、不能适应国家节约集约

6、用地的严控要求、不能适应国家节约集约用地的严控要求从严控制城市用地规模是国家针对日趋紧张的用地矛盾所提出的新要求,从严控制城市用地规模是国家针对日趋紧张的用地矛盾所提出的新要求,原国标在此方面存在较为明显的漏洞,已经不能适应国家节约集约用地的原国标在此方面存在较为明显的漏洞,已经不能适应国家节约集约用地的严控要求。如将村镇建设用地归入水域及其他用地之中,不参与建设用地严控要求。如将村镇建设用地归入水域及其他用地之中,不参与建设用地汇总的划分方法不利于遏制村镇建设土地浪费的现象。汇总的划分方法不利于遏制村镇建设土地浪费的现象。为适应我国城乡开展宏观背景的变化,落实为适应我国城乡开展宏观背景的变化

7、,落实20212021年年1 1月公布实施的月公布实施的?中华人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以及国家对新时期城市开展应,以及国家对新时期城市开展应“节约集约用地,节约集约用地,从严控制城市用地规模的要求,对原标准作出修订。从严控制城市用地规模的要求,对原标准作出修订。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Code for urban land use classes and standards of planning construction land 第二局部 新版?标准?的重大变化新标准是在新标准是在?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J137-9

8、0的根底的根底上修订而成。上修订而成。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Code for urban land use classes and standards of planning construction land一、主要技术要点一、主要技术要点1 1、增加城乡用地分类体系;、增加城乡用地分类体系;分为建设用地和非建设用地两大类,城乡用地市分为建设用地和非建设用地两大类,城乡用地市(县、县、镇域全覆盖通盘考虑,统筹城乡开展。镇域全覆盖通盘考虑,统筹城乡开展。将为区域效劳的区域交通设施、公用设施、特殊用地从将为区域效劳的区域交通设施、公用设施、特殊用地从城乡居民点建设用地剥离,纳入城乡用地分

9、类。城乡居民点建设用地剥离,纳入城乡用地分类。2 2、调整城市建设用地分类体系;、调整城市建设用地分类体系;将政府必须控制以满足根底民生需求的效劳设施单独列将政府必须控制以满足根底民生需求的效劳设施单独列为大类为大类将市场调节的以营利为主要目的的效劳设施单独列为大将市场调节的以营利为主要目的的效劳设施单独列为大类。类。按照政府与市场要求调整局部地类,适应政府职能转变按照政府与市场要求调整局部地类,适应政府职能转变3 3、调整规划建设用地的控制标准,、调整规划建设用地的控制标准,按照气候、地域、城市规模等要素调整完善规划人均城按照气候、地域、城市规模等要素调整完善规划人均城市建设用地面积标准、规

10、划人均单项城市建设用地面积市建设用地面积标准、规划人均单项城市建设用地面积标准以及规划城市建设用地结构三局部;标准以及规划城市建设用地结构三局部;4 4、对相关条文进行了补充修改、对相关条文进行了补充修改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Code for urban land use classes and standards of planning construction land二、加强与相关国家标准的衔接二、加强与相关国家标准的衔接1 1、加强与、加强与?土地利用现状分类土地利用现状分类?GB/T21010-2007?GB/T21010-2007的衔的衔接,并充分对接接,并充分对接?中华人

11、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的农中的农用地、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地用地、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地“三大类用地。三大类用地。2 2、加强与、加强与?城市绿地分类标准城市绿地分类标准?CJJ/T 85-2002?CJJ/T 85-2002的衔接,的衔接,“公共绿地改为公共绿地改为“公园绿地,将娱乐用地中的游公园绿地,将娱乐用地中的游乐用地定义为乐用地定义为“绿地率小于绿地率小于65%65%的大型游乐设施用地。的大型游乐设施用地。3 3、人均居住用地标准加强与、人均居住用地标准加强与?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标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标准准?GB 50180-93?GB 50180-93200220

12、02年版的衔接,分为年版的衔接,分为、以及以及、两类气候区,推导人均居住用两类气候区,推导人均居住用地面积指标。地面积指标。4 4、人均公共管理与公共效劳设施用地标准加强与、人均公共管理与公共效劳设施用地标准加强与?城城市公共设施规划标准市公共设施规划标准?GB50442-2021?GB50442-2021、?城市居住区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标准规划设计标准?GB 50180-93?GB 50180-9320022002年版的衔接。年版的衔接。5 5、人均绿地与广场用地标准加强与、人均绿地与广场用地标准加强与?国家园林城市标国家园林城市标准准?、?国家生态园林城市标准国家生态园林城市标准?的衔接。

13、的衔接。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Code for urban land use classes and standards of planning construction land 三、调整城市建设用地分类体系三、调整城市建设用地分类体系调整了原国标采用的大类、中类和小类的分类体系,调整了原国标采用的大类、中类和小类的分类体系,采用采用“分层次控制的综合用地分类体系,包括城分层次控制的综合用地分类体系,包括城乡用地分类、城市建设用地分类二局部。按土地使乡用地分类、城市建设用地分类二局部。按土地使用的主要性质进行划分和归类,主要表达城乡统筹用的主要性质进行划分和归类,主要表达城乡统筹的原

14、那么,同时满足市县、镇域和城市县人的原那么,同时满足市县、镇域和城市县人民政府所在地镇两个不同空间层面土地使用的现民政府所在地镇两个不同空间层面土地使用的现状调查、规划编制、用地统计和建设管理等工作的状调查、规划编制、用地统计和建设管理等工作的共同需求。共同需求。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Code for urban land use classes and standards of planning construction land 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Code for urban land use classes and standards of planning cons

15、truction land 调整分类体系的根本原那么:调整分类体系的根本原那么:1、支撑新公布城乡规划法的实施,表达城乡统筹,协调多层次规划;、支撑新公布城乡规划法的实施,表达城乡统筹,协调多层次规划;2、满足城乡规划调查、规划要求的同时,兼顾规划管理的需求;、满足城乡规划调查、规划要求的同时,兼顾规划管理的需求;3、适应政府职能的转变,结合市场的力量发挥调控作用,表达规划的、适应政府职能的转变,结合市场的力量发挥调控作用,表达规划的公共政策属性;公共政策属性;4、加强与现有多种分类标准包括土地现状用地分类、国民经济行业、加强与现有多种分类标准包括土地现状用地分类、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城市绿地分

16、类、居住区规划分类、道路交通规划设计等的协调;分类、城市绿地分类、居住区规划分类、道路交通规划设计等的协调;5、对现有分类标准继承的同时调整开展。、对现有分类标准继承的同时调整开展。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Code for urban land use classes and standards of planning construction land 本分类体系的特点:本分类体系的特点:1空间覆盖完整,城乡用地分类与土地利用分类衔接清楚;空间覆盖完整,城乡用地分类与土地利用分类衔接清楚;2系统层次清晰,与城乡规划体系对接明确;系统层次清晰,与城乡规划体系对接明确;3适用面广,既可用于

17、现状调查统计,也可用于规划编制,还可适用面广,既可用于现状调查统计,也可用于规划编制,还可用于规划审查管理;用于规划审查管理;4与原城市用地分类体系衔接良好。与原城市用地分类体系衔接良好。1.总那么1.0.1 依据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为统筹城乡开展,集约节约、,为统筹城乡开展,集约节约、科学合理地利用土地资源,制定本标准。编制本标准目的科学合理地利用土地资源,制定本标准。编制本标准目的 表达了指导思想的转变。表达了指导思想的转变。关注点由关注点由“城市转为城市转为“城乡,与城乡规划法一致。城乡,与城乡规划法一致。由以由以“合理经济地使用土地,保证城市正常开

18、展,转向合理经济地使用土地,保证城市正常开展,转向“统筹城统筹城乡开展,集约节约、科学合理地利用土地资源。说明随着市场机乡开展,集约节约、科学合理地利用土地资源。说明随着市场机制的引入,规划对城市土地资源的配置逐渐由经济性回归到集约性制的引入,规划对城市土地资源的配置逐渐由经济性回归到集约性和可持续性。和可持续性。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Code for urban land use classes and standards of planning construction land 第三局部 新版?标准?内容解读第条第条 为统一全国城市用地分类,科学地编制、审批、实施城市规划,合为统

19、一全国城市用地分类,科学地编制、审批、实施城市规划,合理经济地使用土地,保证城市正常开展,特制订本标准。理经济地使用土地,保证城市正常开展,特制订本标准。1.总那么1.0.2 1.0.2 本标准适用于城市、县人民政府所在地镇和其它具备条件的镇的本标准适用于城市、县人民政府所在地镇和其它具备条件的镇的总体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用地统计和用地管理工作。总体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用地统计和用地管理工作。本标准适用对象与范围本标准适用对象与范围适用对象:城市、县人民政府所在地镇和其它具备条件的镇。不适用适用对象:城市、县人民政府所在地镇和其它具备条件的镇。不适用于一般镇、乡于一般镇、乡其它

20、具备条件的镇指人口规模、经济开展水平已到达设市城市标准,但其它具备条件的镇指人口规模、经济开展水平已到达设市城市标准,但管理体制仍保存镇的行政建制。管理体制仍保存镇的行政建制。适用范围: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用地统计和用地管理工适用范围: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用地统计和用地管理工作。不适用于修规作。不适用于修规 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Code for urban land use classes and standards of planning construction land第条第条 本标准适用于城市中设市城市的总体规划工作和城市用地统计工作。本标准适用于城市

21、中设市城市的总体规划工作和城市用地统计工作。适用对象与范适用对象与范围围城市中城市中设市城市的设市城市的城市、城市、县人民政府县人民政府所在地镇所在地镇和其它具备条件和其它具备条件的镇的的镇的总体规划工作总体规划工作总体规划总体规划和和控制性详细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的编制和城市用地和城市用地统计工作。统计工作。用地统计用地统计和用地管理工作。和用地管理工作。上版国上版国标标本版国本版国标标1.总那么1.0.3 编制城市镇总体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除应符合本标准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还应符合与城市规划有关的居住、道路、绿地等方面的规划设计标准以及国家其他有关条例、标准和标准的要求

22、。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Code for urban land use classes and standards of planning construction land2.术语城乡用地 town and country land指市县、镇域范围内所有土地,包括建设用地development land与非建设用地non-development land。建设用地包括城乡居民点建设用地、区域交通设施用地、区域公用设施用地、特殊用地、采矿用地以及其它建设用地,非建设用地包括水域、农林用地以及其它非建设用地。城乡用地内各类用地的术语见本标准表。新增局部城乡用地分类 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

23、用地标准Code for urban land use classes and standards of planning construction land1.总那么 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Code for urban land use classes and standards of planning construction land1.总那么 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Code for urban land use classes and standards of planning construction land城市建设城市建设用地用地镇建设用镇建设用地地乡建设用乡建设

24、用地地村庄建设村庄建设用地用地城乡居民城乡居民点建设用地点建设用地铁路用地铁路用地公路用地公路用地管道运输用地管道运输用地区域交通区域交通设施用地设施用地军事用地军事用地特殊用地特殊用地建建设设用用地地自自然然水水域域水水库库坑坑塘塘沟沟渠渠农林农林用地用地其他其他非建非建设用设用地地水水域域非非建建设设用用地地城乡用地城乡用地区域公用区域公用设施用地设施用地2.术语2.0.2 2.0.2 城市建设用地城市建设用地 urban development land urban development land指城市镇内居住用地指城市镇内居住用地residentialresidential、公共管理

25、与公共效劳设施用地、公共管理与公共效劳设施用地administration and public servicesadministration and public services、商业效劳业设施用地、商业效劳业设施用地commercial and businesscommercial and business、工业用地、工业用地industrial,manufacturingindustrial,manufacturing、物流仓储用地物流仓储用地logistics and warehouselogistics and warehouse、道路与交通设施用地、道路与交通设施用地road,r

26、oad,street and transportationstreet and transportation、公用设施用地、公用设施用地public utilitiespublic utilities、绿地与、绿地与广场用地广场用地green space and squaregreen space and square的统称。城市建设用地内各类用地的术的统称。城市建设用地内各类用地的术语见本标准表。城市建设用地规模指上述用地之和,单位为语见本标准表。城市建设用地规模指上述用地之和,单位为hm2hm2。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Code for urban land use classes

27、and standards of planning construction land2.术语2.0.3 2.0.3 人口规模人口规模 population population人口规模分为现状人口规模与规划人口规模,人口规模应按常住人口进人口规模分为现状人口规模与规划人口规模,人口规模应按常住人口进行统计。常住人口指户籍人口数量与半年以上的暂住人口数量之和,单行统计。常住人口指户籍人口数量与半年以上的暂住人口数量之和,单位为万人。位为万人。2.0.4 2.0.4 人均城市建设用地面积人均城市建设用地面积urban development land area per urban develop

28、ment land area per capitacapita指城市镇内的城市建设用地面积除以该范围内的常住人口数量,单指城市镇内的城市建设用地面积除以该范围内的常住人口数量,单位为位为m2/m2/人。人。2.0.5 2.0.5 人均单项城市建设用地面积人均单项城市建设用地面积 single-category urban single-category urban development land area per capitadevelopment land area per capita指城市镇内的居住用地、公共管理与公共效劳设施用地、道路与交指城市镇内的居住用地、公共管理与公共效劳设施用

29、地、道路与交通设施用地以及绿地与广场用地等单项用地面积除以城市建设用地范围通设施用地以及绿地与广场用地等单项用地面积除以城市建设用地范围内的常住人口数量,单位为内的常住人口数量,单位为m2/m2/人。人。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Code for urban land use classes and standards of planning construction land2.术语2.0.6 2.0.6 人均居住用地面积人均居住用地面积 residential land area per capita residential land area per capita指城市镇内的居住用地

30、面积除以城市建设用地内的常住人口数量,指城市镇内的居住用地面积除以城市建设用地内的常住人口数量,单位为单位为m2/m2/人。人。2.0.7 2.0.7 人均公共管理与公共效劳设施用地面积人均公共管理与公共效劳设施用地面积 administration and administration and public services land area per capitapublic services land area per capita指城市镇内的公共管理与公共效劳设施用地面积除以城市建设用地指城市镇内的公共管理与公共效劳设施用地面积除以城市建设用地范围内的常住人口数量,单位为范围内的常住人

31、口数量,单位为m2/m2/人。人。2.0.8 2.0.8 人均道路与交通设施用地面积人均道路与交通设施用地面积road,street and road,street and transportation land area per capitatransportation land area per capita指城市镇内的道路与交通设施用地面积除以城市建设用地范围内的指城市镇内的道路与交通设施用地面积除以城市建设用地范围内的常住人口数量,单位为常住人口数量,单位为m2/m2/人。人。2.0.9 2.0.9 人均绿地与广场用地面积人均绿地与广场用地面积 green space and squa

32、re area per green space and square area per capitacapita指城市镇内的绿地与广场用地面积除以城市建设用地范围内的常住指城市镇内的绿地与广场用地面积除以城市建设用地范围内的常住人口数量,单位为人口数量,单位为m2/m2/人。人。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Code for urban land use classes and standards of planning construction land2.术语人均公园绿地面积人均公园绿地面积 park land area per capita park land area per capi

33、ta指城市镇内的公园绿地面积除以城市建设用地范围内的常住人口数指城市镇内的公园绿地面积除以城市建设用地范围内的常住人口数量,单位为量,单位为m2/m2/人。人。城市建设用地结构城市建设用地结构 composition of urban development land composition of urban development land指城市镇内的居住用地、公共管理与公共效劳设施用地、工业用地、指城市镇内的居住用地、公共管理与公共效劳设施用地、工业用地、道路与交通设施用地以及绿地与广场用地等单项用地面积除以城市建设道路与交通设施用地以及绿地与广场用地等单项用地面积除以城市建设用地面积得出

34、的比重,单位为用地面积得出的比重,单位为%。气候区气候区 climate zone climate zone指根据指根据?建筑气候区划标准建筑气候区划标准?GB 50178-93?GB 50178-93,以,以1 1月平均气温、月平均气温、7 7月平均气温、月平均气温、7 7月平均相对湿度为主要指标,以年降水量、年日平均气温低于或等于月平均相对湿度为主要指标,以年降水量、年日平均气温低于或等于55的日数和年日平均气温高于或等于的日数和年日平均气温高于或等于2525的日数为辅助指标而划分的七的日数为辅助指标而划分的七个一级区。个一级区。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Code for urban

35、land use classes and standards of planning construction land3.用地分类3.1 3.1 一般规定一般规定3.1.1 3.1.1 用地分类包括城乡用地分类、城市建设用地分类两局部,应按土地使用的主要性质进行用地分类包括城乡用地分类、城市建设用地分类两局部,应按土地使用的主要性质进行划分。划分。为贯彻为贯彻?城乡规划法城乡规划法?有关城乡统筹的新要求,本标准设立有关城乡统筹的新要求,本标准设立“城乡用地分类。城乡用地分类。“城乡用地分城乡用地分类的地类覆盖市域范围内所有的建设用地和非建设用地,以满足市域土地使用的规划编制、类的地类覆盖市域

36、范围内所有的建设用地和非建设用地,以满足市域土地使用的规划编制、用地统计、用地管理等工作需求。用地统计、用地管理等工作需求。本标准提出的本标准提出的“城市建设用地基于原标准在大类上做了调整,主要包括:为强调城市镇城市建设用地基于原标准在大类上做了调整,主要包括:为强调城市镇政府对根底民生需求效劳的保障,合理调控市场行为,将原标准政府对根底民生需求效劳的保障,合理调控市场行为,将原标准“公共设施用地分为公共设施用地分为“公共管理与公共效劳设施用地公共管理与公共效劳设施用地A A和和“商业效劳业设施用地商业效劳业设施用地B B;为反映城市;为反映城市镇生活的根本职能要求,将原标准涉及区域效劳的镇生

37、活的根本职能要求,将原标准涉及区域效劳的“对外交通用地和不仅仅为本城对外交通用地和不仅仅为本城市镇使用的市镇使用的“特殊用地等归入城乡用地分类;为表达城市规划的公共政策属性,在特殊用地等归入城乡用地分类;为表达城市规划的公共政策属性,在“居住用地中强调了保障性住宅用地。居住用地中强调了保障性住宅用地。本标准的用地分类按土地实际使用的主要性质或规划引导的主要性质进行划分和归类,具有多本标准的用地分类按土地实际使用的主要性质或规划引导的主要性质进行划分和归类,具有多种用途的用地应以其地面使用的主导设施性质作为归类的依据。如高层多功能综合楼用地,种用途的用地应以其地面使用的主导设施性质作为归类的依据

38、。如高层多功能综合楼用地,底层是商店,底层是商店,215215层为商务办公室,层为商务办公室,16201620层为公寓,地下室为车库,其使用的主要性质是层为公寓,地下室为车库,其使用的主要性质是商务办公,因此归为商务办公,因此归为“商务用地商务用地B2B2。假设综合楼使用的主要性质难以确定时,按底。假设综合楼使用的主要性质难以确定时,按底层使用的主要性质进行归类。层使用的主要性质进行归类。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Code for urban land use classes and standards of planning construction land3.用地分类3.1.2 3.

39、1.2 用地分类采用大类、中类和小类用地分类采用大类、中类和小类3 3级分类体系。大类应采用英文字级分类体系。大类应采用英文字母表示,中类和小类应采用英文字母和阿拉伯数字组合表示。母表示,中类和小类应采用英文字母和阿拉伯数字组合表示。本标准用地分类体系为保证分类良好的系统性、完整性和连续性,采用大、本标准用地分类体系为保证分类良好的系统性、完整性和连续性,采用大、中、小中、小3 3级分类,在图纸中同一地类的大、中、小类代码不能同时出现使级分类,在图纸中同一地类的大、中、小类代码不能同时出现使用。用。如城市建设用地分类中用如城市建设用地分类中用R R代表居住用地大类,用代表居住用地大类,用R1R

40、1代表一类居住用地中代表一类居住用地中类,用类,用R11R11代表一类居住用地中的住宅用地小类等。代表一类居住用地中的住宅用地小类等。在图纸中使用代号时应注意:本分类体系中,同层级类目之间存在着并列在图纸中使用代号时应注意:本分类体系中,同层级类目之间存在着并列关系;不同层级类目之间存在着隶属关系,即每一大类包含了假设干并列关系;不同层级类目之间存在着隶属关系,即每一大类包含了假设干并列的中类,每一中类包含了假设干并列的小类。例如,的中类,每一中类包含了假设干并列的小类。例如,R=R1+R2+R3R=R1+R2+R3,A5=A5=A51+A52+A53+A59A51+A52+A53+A59等,

41、因此,在图纸中大类代号不能与其所属的中、小等,因此,在图纸中大类代号不能与其所属的中、小类代号同时出现,即类代号同时出现,即R R与与R1R1、R2R2、R3R3,A5A5与与A51A51、A52A52、A53A53、A59A59不能同时不能同时出现,因为不存在出现,因为不存在R+R1+R2+R3R+R1+R2+R3或或A5+A51+A52+A53+A59A5+A51+A52+A53+A59的关系。的关系。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Code for urban land use classes and standards of planning construction land3.用地分

42、类3.1.3 使用本分类时,可根据工作性质、工作内容及工作深度的不同要求,采用本分类的全部或局部类别。例如,某中等城市编制城市总体规划,在现状调查时,用地分类采用中类和小类为主,在规划时,那么以中类为主,大类及小类为辅。再如,规模较小的县人民政府所在地镇编制总体规划,由于地类较少选用局部地类。这都符合本标准的规定。如居住区控规没有工业、工业区控规没有居住,没有的项不列。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Code for urban land use classes and standards of planning construction land3.用地分类3.2 3.2 城乡用地分类城乡用地

43、分类3.2.1 3.2.1 城乡用地共分为城乡用地共分为2 2大类、大类、9 9中类、中类、1414小类。小类。“城乡用地分类在同等含义的地类上尽量与城乡用地分类在同等含义的地类上尽量与?土地利用现状分土地利用现状分类类?GB/T21010-2007?GB/T21010-2007衔接,并充分对接衔接,并充分对接?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的中的农用地、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地农用地、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地“三大类用地,以利于城乡规划在根底用三大类用地,以利于城乡规划在根底用地调查时可高效参照土地利用现状调查资料表地调查时可高效参照土地利用现状调查资料表1 1。本标准的城乡用地分

44、类适用于市县、镇域内全部土地,规划范围内所本标准的城乡用地分类适用于市县、镇域内全部土地,规划范围内所有用地都应列入该分类中的某一类别,并且不能同时列入两项或两项以上有用地都应列入该分类中的某一类别,并且不能同时列入两项或两项以上的功能类别。的功能类别。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Code for urban land use classes and standards of planning construction land3.用地分类 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Code for urban land use classes and standards of planning con

45、struction land表表1 1 城乡用地分类与城乡用地分类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三大类对照表三大类对照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管理法三大类三大类城乡用地分类类别城乡用地分类类别大类大类中类中类小类小类农用地农用地E E非建设用地非建设用地E1E1水域水域E13E13坑塘沟渠坑塘沟渠E2E2农林用地农林用地建设用地建设用地H H建设用地建设用地H1H1城乡居民点建设用地城乡居民点建设用地H11H11城市建设用地城市建设用地H12H12镇建设用地镇建设用地H13H13乡建设用地乡建设用地H14H14村庄建设用地村庄建设用地H2H2区

46、域交通设施用地区域交通设施用地H21H21铁路用地铁路用地H22H22公路用地公路用地H23H23港口用地港口用地H24H24机场用地机场用地H25H25管道运输用地管道运输用地H3H3区域公用设施用地区域公用设施用地H4H4特殊用地特殊用地H41H41军事用地军事用地H42H42安保用地安保用地H5H5采矿用地采矿用地H9H9其它建设用地其它建设用地E E非建设用地非建设用地E1E1水域水域E12E12水库水库E9E9其它非建设用地其它非建设用地E9E9中的空闲地中的空闲地未利用地未利用地E E非建设用地非建设用地E1E1水域水域E11E11自然水域自然水域E9E9其它非建设用地其它非建设用

47、地E9E9中除去空闲地以外的用地中除去空闲地以外的用地3.用地分类 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Code for urban land use classes and standards of planning construction land3.2.2 城乡用地分类和代码应符合表的规定:城乡用地分类和代码应符合表的规定:本条文属于强制性条文。本条文属于强制性条文。表表3.2.2 城乡用地分类和代码城乡用地分类和代码类别代码类别代码 类别名称类别名称内容内容大类大类中类中类小类小类H H建设用地建设用地包括城乡居民点建设用地、区域交通设施用地、区域公用设施包括城乡居民点建设用地、区域交通设

48、施用地、区域公用设施用地、特殊用地、采矿用地及其它建设用地等用地、特殊用地、采矿用地及其它建设用地等H1H1城乡居民点建设用地城乡居民点建设用地城市、镇、乡、村庄建设用地城市、镇、乡、村庄建设用地H11H11城市建设用地城市建设用地城市内的居住用地、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设施用地、商业服务城市内的居住用地、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设施用地、商业服务业设施用地、工业用地、物流仓储用地、道路与交通设施用地业设施用地、工业用地、物流仓储用地、道路与交通设施用地、公用设施用地、绿地与广场用地、公用设施用地、绿地与广场用地H12H12镇建设用地镇建设用地镇人民政府驻地的建设用地镇人民政府驻地的建设用地H13H13

49、乡建设用地乡建设用地乡人民政府驻地的建设用地乡人民政府驻地的建设用地H14H14村庄建设用地村庄建设用地农村居民点的建设用地农村居民点的建设用地1、建设用地、建设用地1“城乡居民点建设用地城乡居民点建设用地H1与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中规划中规划编制体系的市、镇、乡、村规划层级相对应,满足市域用地规划管理的需求。编制体系的市、镇、乡、村规划层级相对应,满足市域用地规划管理的需求。3.用地分类 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Code for urban land use classes and standards of planning construction

50、land续表续表类别代码类别代码类别名称类别名称内容内容大类大类中类中类小类小类H2H2区域交通设施用区域交通设施用地地铁路、公路、港口、机场和管道运输等区域交通运输及其附属设施用地,不包铁路、公路、港口、机场和管道运输等区域交通运输及其附属设施用地,不包括城市建设用地范围内的铁路客货运站、公路长途客货运站以及港口客运码头括城市建设用地范围内的铁路客货运站、公路长途客货运站以及港口客运码头H21H21铁路用地铁路用地铁路编组站、线路等用地铁路编组站、线路等用地H22H22公路用地公路用地国道、省道、县道和乡道用地及附属设施用地国道、省道、县道和乡道用地及附属设施用地H23H23港口用地港口用地

51、海港和河港的陆域部分,包括码头作业区、辅助生产区等用地海港和河港的陆域部分,包括码头作业区、辅助生产区等用地H24H24机场用地机场用地民用及军民合用的机场用地,包括飞行区、航站区等用地,不包括净空控制范民用及军民合用的机场用地,包括飞行区、航站区等用地,不包括净空控制范围用地围用地H25H25管道运输用地管道运输用地运输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等地面管道运输用地,地下管道运输规定的地面控制运输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等地面管道运输用地,地下管道运输规定的地面控制范围内的用地应按其地面实际用途归类范围内的用地应按其地面实际用途归类H3H3区域公用设施用区域公用设施用地地为区域服务的公用设施用地,包括区域性

52、能源设施、水工设施、通信设施、广为区域服务的公用设施用地,包括区域性能源设施、水工设施、通信设施、广播电视设施、殡葬设施、环卫设施、排水设施等用地播电视设施、殡葬设施、环卫设施、排水设施等用地H4H4特殊用地特殊用地特殊性质的用地特殊性质的用地H41H41军事用地军事用地专门用于军事目的的设施用地,不包括部队家属生活区和军民共用设施等用地专门用于军事目的的设施用地,不包括部队家属生活区和军民共用设施等用地H42H42安保用地安保用地监狱、拘留所、劳改场所和安全保卫设施等用地,不包括公安局用地监狱、拘留所、劳改场所和安全保卫设施等用地,不包括公安局用地H5H5采矿用地采矿用地采矿、采石、采沙、盐

53、田、砖瓦窑等地面生产用地及尾矿堆放地采矿、采石、采沙、盐田、砖瓦窑等地面生产用地及尾矿堆放地H9H9其它建设用地其它建设用地除以上之外的建设用地,包括边境口岸和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等的管理及服除以上之外的建设用地,包括边境口岸和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等的管理及服务设施等用地务设施等用地3.用地分类 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Code for urban land use classes and standards of planning construction land 2 2“公路用地公路用地H22H22的内容与的内容与?土地利用现状分类土地利用现状分类?GB?GB/T21010-200

54、7/T21010-2007衔接,采用国道、省道、县道、乡道作为划分标准。衔接,采用国道、省道、县道、乡道作为划分标准。“机场用地机场用地H24H24净空控制范围内的用地应按其地面实际用净空控制范围内的用地应按其地面实际用途归类。途归类。“区域交通设施用地指原国标区域交通设施用地指原国标“对外交通用地中铁路、公路、对外交通用地中铁路、公路、管道运输、港口和机场等承担城市对外交通运输的设施用地。为管道运输、港口和机场等承担城市对外交通运输的设施用地。为表达城市之间的公平性。该用地不包括城市建设用地的铁路客货表达城市之间的公平性。该用地不包括城市建设用地的铁路客货运站、公路长途客货运站以及港口客运码

55、头,主要考虑到这些用运站、公路长途客货运站以及港口客运码头,主要考虑到这些用地与城市生活更加密切,实际建设中往往围绕这些设施形成城市地与城市生活更加密切,实际建设中往往围绕这些设施形成城市的交通枢纽。的交通枢纽。T 对外交通用地对外交通用地铁路、公路、管道运输、港口和机场等城市对外交通运输及其铁路、公路、管道运输、港口和机场等城市对外交通运输及其附属设施等用地附属设施等用地T1 铁路用地铁路用地铁路站场和线路等用地铁路站场和线路等用地T2T21T22T23公路用地公路用地高速公路用地高速公路用地一、二、三级公一、二、三级公路用地路用地长途客运站用地长途客运站用地高速公路和一、二、三级公路线路及

56、长途客运站等用地。不包高速公路和一、二、三级公路线路及长途客运站等用地。不包括村镇公路用地,该用地应归入水域和其它用地括村镇公路用地,该用地应归入水域和其它用地(E)高速公路用地高速公路用地一级、二级和三级公路用地一级、二级和三级公路用地长途客运站用地长途客运站用地T3 管道运输用地管道运输用地运输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等地面管道运输用地运输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等地面管道运输用地T4T41T42港口用地港口用地海港用地海港用地河港用地河港用地海港和河港的陆域部分,包括码头作业区、辅助生产区和客运海港和河港的陆域部分,包括码头作业区、辅助生产区和客运站等用地站等用地海港港口用地海港港口用地河港港口用地

57、河港港口用地T5 机场用地机场用地民用及军民合用的机场用地,包括飞行区、航站区等用地,不民用及军民合用的机场用地,包括飞行区、航站区等用地,不包括净空控制范围用地包括净空控制范围用地3.用地分类 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Code for urban land use classes and standards of planning construction land3 3“区域公用设施用地区域公用设施用地H3H3与城市建设用地分类中的与城市建设用地分类中的“公用设施公用设施用地和用地和“商业效劳业设施用地不重复。其中,水工设施指人工修建的商业效劳业设施用地不重复。其中,水工设施指人工修

58、建的闸、坝、堤路林、水电厂房、扬水站等常水位岸线以上的设施,与闸、坝、堤路林、水电厂房、扬水站等常水位岸线以上的设施,与?土地土地利用现状分类利用现状分类?GB/T21010-2007?GB/T21010-2007中的二级类中的二级类“水工建筑用地内容根本对水工建筑用地内容根本对应。应。4 4“特殊用地特殊用地H4H4中中“安保用地安保用地H42H42不包括公安局,该用地不包括公安局,该用地应归入应归入“行政办公用地行政办公用地A1A1。“特殊用地在继承原国标城市用地分类内涵的根底上,考虑到外事用地特殊用地在继承原国标城市用地分类内涵的根底上,考虑到外事用地对城市各类设施的密切需求,因此将其纳

59、入对城市各类设施的密切需求,因此将其纳入“公共管理与公共效劳用地公共管理与公共效劳用地A A的范畴。其中,的范畴。其中,“军事用地指专门用于军事目的的军事设施用地,军事用地指专门用于军事目的的军事设施用地,不包括部队的家属生活区和军民共用设施用地;不包括部队的家属生活区和军民共用设施用地;“安保用地指监狱、拘安保用地指监狱、拘留所、劳改场所和平安保卫部门等用地,不包括公安局,该用地应归入留所、劳改场所和平安保卫部门等用地,不包括公安局,该用地应归入“行政办公用地行政办公用地A1A1。为表达城市之间的公平性。为表达城市之间的公平性。5 5“采矿用地采矿用地H5H5与与?土地利用现状分类土地利用现

60、状分类?GB/T21010-2007?GB/T21010-2007中的二中的二级类级类“采矿用地内容统一,其中,露天矿虽然一般开采后均作回填处理采矿用地内容统一,其中,露天矿虽然一般开采后均作回填处理改作他用,并不是土地的最终形式,但是其用地具有开发建设性质,故将改作他用,并不是土地的最终形式,但是其用地具有开发建设性质,故将其纳入其纳入“采矿用地。采矿用地。D 特殊用地特殊用地特殊性质的用地特殊性质的用地D1 军事用地军事用地直接用于军事目的的军事设施用地,如指挥机关,营区、训练场、试验场,军用机场直接用于军事目的的军事设施用地,如指挥机关,营区、训练场、试验场,军用机场、港口、码头,军用洞

61、库、仓库,军用通信,侦察、导航、观测台站等用地,不包括、港口、码头,军用洞库、仓库,军用通信,侦察、导航、观测台站等用地,不包括部队家属生活区等用地部队家属生活区等用地D2 外事用地外事用地外国驻华使馆、领事馆及其生活设施等用地外国驻华使馆、领事馆及其生活设施等用地D3 保安用地保安用地监狱、拘留所、劳改场所和安全保卫部门等用地。不包括公安局和公安分局,该用地监狱、拘留所、劳改场所和安全保卫部门等用地。不包括公安局和公安分局,该用地应归入公共设施用地应归入公共设施用地(C)3.用地分类 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Code for urban land use classes and sta

62、ndards of planning construction land表表3.3.2 城市建设用地分类和代码城市建设用地分类和代码表表 城乡用地分类和代码城乡用地分类和代码表表 城乡用地分类和代码城乡用地分类和代码表表 城乡用地分类和代码城乡用地分类和代码表表 城乡用地分类和代码城乡用地分类和代码表表 城乡用地分类和代码城乡用地分类和代码表表 城乡用地分类和代码城乡用地分类和代码类别代码类别代码类别名称类别名称内容内容大类大类中类中类小类小类E E非建设用地非建设用地水域、农林用地及其它非建设用地等水域、农林用地及其它非建设用地等E1E1水域水域河流、湖泊、水库、坑塘、沟渠、滩涂、冰川及永久

63、积河流、湖泊、水库、坑塘、沟渠、滩涂、冰川及永久积雪雪E11E11自然水域自然水域河流、湖泊、滩涂、冰川及永久积雪河流、湖泊、滩涂、冰川及永久积雪E12E12水库水库人工拦截汇集而成的总库容不小于人工拦截汇集而成的总库容不小于1010万万m m3 3的水库正常蓄的水库正常蓄水位岸线所围成的水面水位岸线所围成的水面E13E13坑塘沟渠坑塘沟渠蓄水量小于蓄水量小于1010万万m m3 3的坑塘水面和人工修建用于引、排、的坑塘水面和人工修建用于引、排、灌的渠道灌的渠道E2E2农林用地农林用地耕地、园地、林地、牧草地、设施农用地、田坎、农村耕地、园地、林地、牧草地、设施农用地、田坎、农村道路等用地道路

64、等用地E9E9其它非建设其它非建设用地用地空闲地、盐碱地、沼泽地、沙地、裸地、不用于畜牧业空闲地、盐碱地、沼泽地、沙地、裸地、不用于畜牧业的草地等用地的草地等用地续表续表3.用地分类 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Code for urban land use classes and standards of planning construction land2、非建设用地、非建设用地 原国标中原国标中“水域和其他用地既包含了承载人口和产业的水域和其他用地既包含了承载人口和产业的“村镇建设用地,村镇建设用地,也包含也包含“耕地、耕地、“园地、园地、“林地、林地、“牧草地等各类农林用地,同时含

65、牧草地等各类农林用地,同时含有有“水域、水域、“弃置地以及弃置地以及“露天矿用地。露天矿用地。“水域和其他用地的不同中水域和其他用地的不同中类用地之间功能复杂、性质差异较大,类用地之间功能复杂、性质差异较大,“村镇建设用地、村镇建设用地、“露天矿用地露天矿用地不做用地平衡和控制是不适宜的,因此需要对原不做用地平衡和控制是不适宜的,因此需要对原“水域和其他用地进行水域和其他用地进行拆分与调整。拆分与调整。1“水域水域E1包括包括?土地利用现状分类土地利用现状分类?GB/T21010-2007一级地一级地类类“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除去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除去“水工建筑用地的地类。水工建筑用地的地类。本

66、标准将之纳入本标准将之纳入“区域公用设施用地区域公用设施用地H3的范畴。的范畴。“水域包括自然水域包括自然水域、水库和坑塘沟渠三小类,分别属于水域、水库和坑塘沟渠三小类,分别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中“三大类的未利用地、建设用地、农用地,意在突出水域本身在城乡三大类的未利用地、建设用地、农用地,意在突出水域本身在城乡规划中所起到的生态、生产方面的作用以及防灾方面的影响。规划中所起到的生态、生产方面的作用以及防灾方面的影响。序号序号类别名称类别名称面积面积(万万)占城市总体规划用地比例占城市总体规划用地比例(%)1城市总体规划用地城市总体规划用地 100.02城市建设用地城市建设用地 3水域和其它用地水域和其它用地其其中中水域水域 耕地耕地 园地园地 林地林地 牧草地牧草地 村镇建设用地村镇建设用地 弃置地弃置地 露天矿用地露天矿用地 3.用地分类 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Code for urban land use classes and standards of planning construction land2“农林用地E2包括?土地利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