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PI、PID控制器的性能比较

上传人:jin****ng 文档编号:187680837 上传时间:2023-02-16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254.03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P、PI、PID控制器的性能比较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P、PI、PID控制器的性能比较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P、PI、PID控制器的性能比较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资源描述:

《P、PI、PID控制器的性能比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P、PI、PID控制器的性能比较(22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目录1 系统整 体 分析 12 由参考输入决定的系统类型及误差常数 22.1 P 控制器作用下的参考输入分析 22.2 PI 控制器作用下的参考输入分析 32.3 PID 控制器作用下的参考输入分析 42.4 三种控制器的比较 53 由扰动输入决定的系统类型和误差常数 73.1 P 控制器作用下的扰动输入分析 73.2 PI 控制器作用下的扰动输入分析 73.3 PID 控制器作用下的扰动输入分析 83.4 三种控制器的比较 94 在 Matlab 中的仿真与验证 104.1 未加控制器的系统响应 104.2 加入 P 控制器后的系统响应 124.3 加入 PI 控制器后的系统响应 144.4

2、 加入 PID 控制器后的系统响应 164.5 控制器的性能总结 18参考文献 20p、pi和pid控制器性能比较1系统整体分析二阶系统的结构图如图 1所示:WRY图 1 二阶 系统的结构 图可知系统对象模型为G(s) = 1,系统为单位反馈的情形,D (s)为控(s + l)(5s + 1)i制器单元,G(s)为系统对象模型。可求得系统的输出方程和控制器输出方程分别为:(1)(2)进而得到系统的误差方程为:(3)由已知条件可将系统的传输函数和控制器函数分别写为:(4)D (s) = 191(5)D (s) = 19 + 1/2s2(6)D3(s) = 19 + 1/2 s + 4 s/19(

3、7)2 由参考输入决定的系统类型及误差常数如图 1,如果考虑系统的输入只有参考信号,即令 W=0 ,那么系统的误差方程为:(8)大部分情况下,参考输入不会是常数,但是如果考虑时间足够长以至系统能够充分进入稳定状态,那么参考输入可以近似地表示成多项式的形式,然后研究不同次数的多项式输入信号对系统的性能影响。这样,误差常数根据参考输入的次数的不同对应有:阶跃输入下的静态位置误差系 数和 加速度 输入 下的静 态加 速度误 差系 数。一般分子阶次为 m, 分母阶次为 n 的开环传态速度误(9)为为:平面坐 标原点 上式中,K为开环增益;T和t为时间 ij的极点的重数,它表示系统的类型,即v =0,系

4、统为0型系统;v =1,系统为I型系统;v =2,系统为II型系统。当v 2时,除复合控制系统之外,使系统稳定是相当困难的。因此,III型及III型以上的系统一般不采用。对于原系统(加入控制器前), 由传递函数 G(s) 计算可得系统的稳态误差为0.5, 判定系统为 0 型系统。2.1 P 控制器作用下的参考输入分析当系统加入 P 控制器(即比例控制器)时, D(s)= K =19。系统的开环传递函 p 数和系统误差传递函数分别为:1)2)3)s T 00。sT0KKp=19。1 + K 20p当参考输入为单位阶跃函数,即r(t)二E (t)时:稳态误差 e = lim SE (s) = 0.

5、ss当 参考输入为单位斜坡函数,即 r(tsss T 0稳态误差e = lim当参考输入为加速度函数稳态误差e = lim SE (s)=数 K =0 。ss由式(10) 知,系统在加入入时的稳态误差为 0.05 。2.2 PI 控制器作用下的参考输入分析当系统加入PI控制器(即比例-积分控制器)时,D(s)=19+l/2s。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和系统误差传递函数分别为:G (S ) D (S) = 19+1/2S(12)(13)E(S)5S 3 + 6S 2 + S0 (s)=e R (S)5 S 3 + 6 S 2 + 20 S + 0.51)当参考输入为单位阶跃函数,即r(t)二E (t)

6、时:r ( s )=丄 n lim se ( s ) = limSsT02)3)g 0=2=0.55 S 3 + 6 sT06 S + 1+ 25 S 3稳态误差e = lim SE (s) = 0,位置误差系数s T 0ss当 参考输入为单位斜坡函数,即 r(t)=t 时r ( s )=丄 n lim se ( s ) = limS25S3sT 0sT0稳态误差 e = lim SE(s) = 2,速度误差sT0ss当参考输入为加速度函数,即r(t)5 S 2 + 6 S + 1(5S 3 + 6S 2 + 20 S + 0.5)S=gr ( s ) = 1 n lim se ( s ) =

7、 limS3s T 0s T 0稳态误差e = lim SE (s) = g,加速度误差系数Ka=0。sssT0由式(12)知,系统在加入PI控制器后系统类型为I型系统。系统单位入时的稳态误差为 2。2.3 PID 控制器作用下的参考输入分析当系统加入PID控制器(即比例-积分-微分控制器)时,D(S)=19+4S/19+1/2S,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和系统误差传递函数分别为:1)2)3)(14)(15)=0.5当参考输入为加速度函e稳态误差e = lim SE (s)s T 0稳态误差e = lim SE (s) = 8 ,加速度误差系数Ka=0。sT0当参考输入为单位阶跃函数,即r(t)二E

8、 (t)时:稳态误差 e = lim SE(s) = 0,位置误差系sT0ss当 参考输入为单位斜坡函数,即 r(t)=tssss由式(14)知,系统在加入PID控制器后系统类型为I型系统。系统单位输入 时的 稳态误 差为 2。2.4 三种控制器的比较综合上述计算可知,P控制器的加入没有改变系统的类型,PI和PID控制器的加入使系统变为I型系统。在单位阶跃输入时,三种控制器都减小了系统的稳 态误差,其中P控制器单位阶跃响应时稳态误差为0.05,PI和PID控制器均使系 统稳态误差趋近于 0。 在斜坡函数输入时,有 PI 和 PID 控制器加入的系统稳定性 有明显改善,且稳态误差都趋于 2。可以

9、得出:P控制器在连入电路后,可以提高系统的开环增益,减小系统 的稳态误差,从而提高系统的控制精度。PI控制器可以给系统增加一个位于原 点的开环极点, 同时也增加了一个位于 S 左半平面的开环零点。位于原点的极点 可以提高系统的型别, 以消除或减小系统的稳态误差, 改善系统的性能;而增加 的负实部零点则可以减小系统的阻尼程度。与PI控制器相比,PID控制器除了 同样具 有提高系 统稳 态性能的优点 外, 还多提供了 一个负 实部 零点 , 因此在 提高 系统动态性能方面具有更大的优越性。由稳态误差常数可以看出, 没有控制器的系统无论是稳定性还是跟踪性能都 不是很好。 分别加入这三种控制器后, 系

10、统性能依次有了很好的提高, 其中 PID 的控制作用较其他两个最好。3 由扰动输入决定的系统类型和误差常数同参考输入,扰动输入也可以近似的用多次多项式表示。如果只考虑系统的干扰为参考信号,即令R=0 ,则系统的误差方程和误差传递函数可分别表示为:(16)于是,可以有类似于第 2 部分对三种控制器的分析计算。入控制器时的稳态误差为 0.5, 为 0 型系统。(17)同 样 地, 系统 未 加3.1 P 控制器作用下的扰动输入分析当加 入 P 控制器 (即 比例控 制器 )时, D(出:1)当扰动输入为单位阶跃函数,即r(t)= e稳态 误差 e2)= lim SE ( s ) =sT0当扰动输入

11、为单位斜坡函数?即r(t)= t时:ss=19。120稳态误差e = lim SE (s) = 8,速度误差系数KsT0ss=0 。v考 输 入可 以依3)当扰动输入为加速度函数,即r( t)=兰时:2稳态误差e = lim SE (s) = 8,加速度误差系数Ks T 0ss=0 。a同样,系统加入了 P 控制器后的系统类型为 0 型系统,单位阶跃输入时的稳态误 差 是 0.05 。3.2 PI 控制器作用下的扰动输入分析当系统加入 PI 控制器(即比例-积分控制器)时, D(s)=19+1/2s 。同参考输入可 以依 此推出 :1) 当扰动输入为单位阶跃函数,即r(t)= g (t)时:稳

12、态误差e = lim SE (s) = 0, 位置误差系数K =8。ssps T 02) 当扰动输入为单位斜坡函数, 即 r(t)=t 时:稳态误差e = lim SE (s) = 2,速度误差系数Kv=0.5。sssT03) 当扰动输入为加速度函数,即r(t)=匕时:2稳态误差e = lim SE (s) = 8,加速度误差系数Ka=0。sssT0系统在加入PI控制器后的系统类型为I型系统,单位斜坡输入时的稳态误差为 2 。3.3 PID 控制器作用下的扰动输入分析当系统加入PID控制器(即比例-积分-微分控制器)时,D(S)=19+4S/19+1/2S。同参考输入可以依此推出:1) 当扰动

13、输入为单位阶跃函数,即r(t)= g (t)时:稳态误差e = lim SE (s) = 0,位置误差系数。sssT02) 当扰动输入为单位斜坡函数, 即 r(t)=t 时:稳态误差e = lim SE (s) = 2,速度误差系数Kv=0.5。sssT0K3) 当扰动输入为加速度函数,即r(t)=二时:2稳态误差e = lim SE (s) = 8,加速度误差系数Ka=0。sssT0系统在加入PID控制器后的系统类型为I型系统,单位斜坡输入时的稳态误差为 2。3.4 三种控制器的比较由上述计算分析可知,仅有扰动输入时的系统类型、稳态误差与仅有参考输 入时基 本一样。对于扰动信号的分析,我们知

14、道扰动信号与参考信号最大的不同 是 它只 是 偶 尔 输 入系 统 的 一 种 干扰 信 号 , 并 不是 每 时 每 刻 都存 在 。 而 且 ,在 不 同 时刻的 扰动也不一定相同。一般我们可以近似的认为扰动信号为单位脉冲信号, 通过分析系统受干扰后恢复原样的能力来判断系统的扰动能力。计算表明,未加 入控制器之前,系统受干扰后很难回到原来的稳定状态,而加入控制器可以尽量 减少受 干扰后的稳态 与原稳态之间 的差值,有的控制器甚至可以在一定时间后使 这个差 值趋近于 0。控制系统将差值减得越小,则系统的抗干扰能力越强, 比如 PID 控制 器。4 在 Matlab 中的仿真与验证为了简单有效

15、的反应控制器和系统性能,仿真时输入信号采用单位输入信号 和单 位脉 冲信号 ,而 扰动信 号则 以单位 脉冲 输入。4.1 未加控制器的系统响应1对于原系统(未加入控制器),其闭环传递函数为:(S) = 5S2 + 6S + 2。在Matlab 中依次输入下列程序,可分别得到系统的阶跃响应曲线、脉冲响应曲线和扰动响 应曲线如下:1,阶跃响 应程序:num=1den=5,6,2G=tf(num,den)step(G)输出曲线如图1 所示:图 1 未加控制 器系统的阶 跃响应曲线2,脉 冲响 应程 序 :num=1den=5,6,2G=tf(num,den)impulse(G)输出曲线如图2 所示

16、OJpn 七Q.LUV41o.-8:c32图 2 未加控制器系统的脉 冲响应曲线3)扰动响 应程序:num=-1 den=5,6,2G=tf(num,den) impulse(G)输出曲线如图3 所示:OJpn 七-dlllv图 3 未加控制器系统的扰 动响应曲线41 o.-4.2 加入 P 控制器后的系统响应系统加入P控制器后,其闭环传递函数为:(S)=。在Mat lab中5 S 2 + 6 S + 20依次输入下列程序, 可分别得到系统的阶跃响应曲线、脉冲响应曲线和扰动响应 曲线如下:1) 阶跃响应程序:num=1den=5,6,1G=tf(num,den)kp=19P=kpSys=fee

17、dback(P*G,1);step(Sys)输出曲线如图4所示:图4加入P控制器系统的阶跃响应曲线2) 脉冲响 应程序 num=1 den=5,6,1 G=tf(num,den) kp=19 P=kpSys=feedback(P*G,1);impulse (Sys)输出曲线如图5所示:4图5 加入 P 控制器系 统的脉冲响应曲线 3)扰动响 应程序:.2142o O-040.-60.-num=-1den=5,6,20G=tf(num,den)impulse (G)输出曲线如图6所示:图 6 加入 P 控制器系 统的 扰动响 应曲 线034.3 加入 PI 控制器后的系统响应系统加入PI控制器后

18、,其闭环传递函数为:(s)= 竺=S + .R(S)5S 3 + 6S 2 + 20 S + 0.5在Matlab中依次输入下列程序,可分别得到系统的阶跃响应曲线、脉冲响应曲线和扰动响应曲线如下:1) 阶跃响 应程序:num=19,0.5den=5,6,20,0.5G=tf(num,den)step(G)输出曲线如图7 所示:图 7 加入 PI 控制器 系统的 阶跃 响应曲 线.S.640.G.0.OJpnuduJV.20.2) 脉冲响 应程序:num=19,0.5den=5,6,20,0.5G=tf(num,den)impulse(G)输出曲线如图8 所示:wpnu-dujv.6图 8 加入

19、 PI 控制器 系统的 脉冲 响应曲 线3) 扰动响 应程序:num=-1den=5,6,20,0.5G=tf(num,den)impulse(G)输出曲线如图 9 所示:QJpnuduJV:eTime i&c250图 9 加入 PI 控制器 系统的扰动响应4.4 加入 PID 控制器后的系统响应E (S)0.21S 2 + 19 S + 0.5系统加入PID控制器的闭环传递函数:e(s)=莎=5 S 3 + 6.21 S 2 + 20 S + 0.5。 在Matlab中依次输入下列程序,可分别得到系统的阶跃响应曲线、脉冲响应曲线 和扰动响应曲线如下:1) 阶跃响 应程序:num=0.21,1

20、9,0.5den=5,6.21,20,0.5G=tf(num,den);step(G)输出曲线如图10 所示:2pn:yQ.LUV图 10 加入 PID 控制 器系统 的阶 跃响应 曲线.2 O2) 脉冲响 应程序:num=0.21,19,0.5den=5,6.21,20,0.5 G=tf(num,den);impulse(G) 输出曲线如图11 所示:wpnlUJVImpulse Response1GTime (sec)图 11 加入 PID 控制 器系统 的脉 冲响应 曲线3) 扰动响 应程序:num=-1den=5,6.21,20,0.5 G=tf(num,den);impulse(G)

21、输出曲线如图12 所示:50100150Time (sec)200250图 12 加入 PID 控制 器系统 的扰 动响应 曲线4.5 控制器的性能总结1)P控制器(比例控制器):P控制器实质上是一个具有可调增益的放大器。 该控制器在信号变换的过程中,只改变信号的增益而不影响其相位。在串联校正 中,加大控制器的增益可以提高系统的开环增益,减小系统的稳态误差,从而提 高系统的控制精度,展宽系统的通频带,提高系统的快速性。 但同时比例系数的 增大会降低系统的相对不稳定性,甚至可能造成闭环系统的不稳定,这些从图 4 和图 5 可以看出。从曲线图还可以看出,系统的快速性提高了,对输入信号的跟 踪性也明

22、显的比未加入 P 控制器前好得多。 而将图 6 与图 2 比较可以看出,系统 的抗干扰能力也有所加强,缩短了系统受干扰后恢复原来的稳态的时间,也加强 了抑制噪声的功能。但是,在选用P控制器时,如果Kp选得比较大以得到合适的 稳态误差, 那么阻尼系数可能太低而不能获得满意的瞬态响应。 其次, 由于单独 采用 P 控制器往往得不到理想的控制性能, 所以一般与其他控制规律组合使用。 但 P 控制器必须存在,否则就破坏了自动控制系统是按照偏差来调节的基本原则2)PI控制器(比例-积分控制器):我们首先分析一下I控制器,采用积分控 制器后系统的型别至少为V=1,可以消除由阶跃信号引起的稳态误差,从而使系

23、统 的稳态性能得以提高。 由于积分控制器只能逐渐跟踪输入信号, 会降低系统响应 的快速性。 因此,单纯的积分环节将会降低系统的动态性能。 所以积分控制器通 常结合比例控制器构成比例积分控制器 PI。 PI 控制器相当于在系统中增加了一个 位于原点的开环极点, 同时增加了一个位于 S 左半平面的开环零点。 位于原点的 极点可以提高系统的型别,以消除或减小系统的稳态误差,改善系统的稳态性能 而增加的负实零点则用来减小系统的阻尼程度,缓和PI控制器极点对系统稳定性 及动态过程产生的不利影响。由图 7 可以看出,系统的快速性和跟踪性能较未加 控制器及加入P控制器时有了相当大的提高。将图9与图2和图6比

24、较可以看出, 系统的抗干扰能力有了进一步加强, 系统受干扰后恢复原来的稳态的时间更多地 被缩 短了 。3)PID 控制器(比例-积分-微分控制器):首先我们再讨论一下 D 控制器,它 能够根据偏差的变化趋势去产生相应的控制作用。 由频率法的角度分析可知, 由 于微分环节具有高通滤波作用, D 控制器只有在偏差变化过程中才起作用,偏差恒 定或变化缓慢时将失去作用, 控制器无输出。 因此它常用来提高系统的动态性能, 对稳定精度不起作用,也有放大输入端高频干扰信号的缺点。综合后,PID控制器 比例项为基本控制作用, 有效的反应控制系统的偏差信号;微分项会反应偏差信 号的变化趋势, 引入一个早期修正信

25、号, 使带宽增加, 加快系统地瞬态响应, 改 善平稳性;积分项主要用于消除静差,提高系统的无差度,可改善系统稳态特性 所以, PID 控制器的加入相当于提供了一个积分环节与两个一阶微分环节。 由图 10、图 11 和图 12 可以发现系统地跟踪能力和抗扰动能力明显加强。三种控制规律各负其责, 灵活组合,可以满足不同的要求。 通常,我们使 I 部分发生在系统的低频段, 以提高稳态性能;使 D 部分发生在中频段,以改善系 统的动态性能。 所以, PID 控制器的性能决定了它的用途最广, 使用的地方最多。参考文献1 胡寿松.自动控制原理(第四版).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22 胡寿松.自动控制 原理(第三 版).北京:国防工业出版 社,19943 许必熙.自动控制 原理.江苏:东南大学出版 社,2007.54 王正林,郭阳宽.过程控制与 Simulink 应用.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6.75 张静.MATLAB在控制系统中的应用.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7.5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