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科学2023新版五年级下册全册教案教学设计及反思

上传人:功*** 文档编号:187594391 上传时间:2023-02-15 格式:DOCX 页数:169 大小:333.31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苏教版科学2023新版五年级下册全册教案教学设计及反思_第1页
第1页 / 共169页
苏教版科学2023新版五年级下册全册教案教学设计及反思_第2页
第2页 / 共169页
苏教版科学2023新版五年级下册全册教案教学设计及反思_第3页
第3页 / 共169页
资源描述:

《苏教版科学2023新版五年级下册全册教案教学设计及反思》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科学2023新版五年级下册全册教案教学设计及反思(169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苏教版科学2023新版五年级下册全册教案教学设计及反思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显微镜下的生命世界单元1.搭建生命体的积木”教学设计及反思单元显微镜下的生命世界课题1.搭建生命体的“积木”课时1核心概念5.生命系统的构成层次学习内容及要求5.3细胞是生物体结构与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56年级初步学会使用显微镜观察细胞,知道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结构单位。科学观念(对客观事物的总体认识)科学思维(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方式)探究实践(科学探究能力技术与工程实践能力自主学习能力)态度责任(科学态度社会责任)教学目标科学观念理解细胞是构成生命体的基本单位,细胞有不同的形状、大小和功能。科学思维通过显微镜观察细胞装片,发展动

2、手操作能力。能够比较洋葱表皮细胞和人体表皮细胞的不同与相同。探究实践意识到科学技术给人类与社会发展带来的好处。态度责任在探究活动中体验与人合作与交流的乐趣,愿意与同学合作交流。教学重本课必须掌握的东西,如:科学原理需要掌握的,动手操作中需要掌握的等等。点洋葱表皮细胞和人体表皮细胞的比较。教学难学生难以掌握的东西,如:难理解什么?难操作什么?点理解细胞是构成生命体的基本单位,白细胞消灭病菌的过程。教学准各教师:教学PPT显微镜、抹布、洋葱切片学生:记录册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学活动设计思路教学备注上课仪式教师自我介绍:同学们好!好,我们开始上课了。大家坐好。从今天开始,我们将要一起搭建生命体的“积木

3、”o1.和学生简单互动拉近距离。2.让学生意识到进入上课状态。一、导入课题1 .出示FlaSh:我是细胞,我是构成生命体的“积木”。2 .同学们,搭建生命体的积木是什么呢?(细胞)好,那就让我们走进“细胞”世界,探究微观世界里“细胞”的奥秘。二、探索初步感知细胞出示课件,展示几种细胞,初步感知细胞的形状和结构特点。1 .仔细观察图片,把观察到的细胞的形状、结构、像什么填写在活动记录单中。2 .活动开始。3 .下面我们请小组同学,把你们观察到的给大家介绍一下。4 .实物展台:展示观察后填写的表格。5 .小组汇报。(三)对比观察细胞1 .下面我们再来观察6组细胞,看看它们之间在形状上有什么不同。2

4、 .观察对比、汇报交流。3 .通过这几组细胞的对比,你发现了什么?4 .大多数细胞都是非常小的,要借助显微镜才能看清,但有个别细胞却很大。如鸡蛋中的蛋黄(未受精的)就是一个细胞。(四)显微镜观察细胞1 .通过刚才的自主学习,我们知道细胞的形状和结构是多种多样的。大家想亲眼看到显微镜下细胞的样子吗?接下来我们借助显微镜来观察一下神奇的细胞世界。2 .教师介绍显微镜使用注意事项3 .观察洋葱表皮细胞4 .分组汇报5 .猜图游戏:判断下面这些图片是动物细胞、还是植物细胞?1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三、研讨小结2 .生物体基本上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是构成生物体的基本单位。生物体的生长发育

5、过程就是细胞的生长发育过程;生物体的衰老、死亡也是由细胞的衰老、死亡造成的。而细胞世界远比我们这节课看到的要复杂得多,希望同学们努力学习,将来有能力去探索更深奥的微观世界。你还能用显微镜观察其他东西吗?四、拓展例:皮肤一、选择题1 .生物体的衰老、死亡是由()衰老、死亡引起的。A、细胞B、细菌C、病毒D、微生物2 .“脓”就是死亡的()和病菌等的尸体。A、红血球细胞B、白细胞C、神经细胞D、细胞3 .生命体大都由()构成。五、练一A、细胞B、细菌C、霉D、病毒练4 .()不是单细胞生物。A.草履虫B.紫丁香C.细菌D.百合5 、显微镜下的洋葱表皮细胞呈()A.近似长方形B.近似正方形C.不规则

6、形状D.三角形二、判断题1.人体表皮细胞早近似长方形。2 .细胞都很小。鸡蛋太大,不是单个细胞。3 .细胞的生命与生物的生命一样长。4 .所有的细菌都是单细胞生物。5 .不同生物的细胞是不同的,同一种生物的不同器官也是不同的。参考答案:1、A2、B3、B4、B5、A1.2.3.4.5.六、整理老师指导学生进行材料的整理。培养学生使用材料的好习惯。七、板书设计搭建生命体的“积木”细胞八、课堂反思1、在导入时我能从学生常见的活动开始,然后设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课伊始,我先让学生回顾他们小时候用积木搭过什么,然后设疑:如果把我们的身体或其它生命体也比做房子,那搭建他们的积木是什么?这时学生的回答

7、还是较浅显的,认为是各部分器官:皮肤、头发、骨骼、血液、五脏六腑等。这时我进一步追问,这些都是我们身体的一部分,肉眼能看到,那这些部分又是什么构成的呢?学生顿时很困惑,有了探究的兴趣。2、课堂能关注学生学习的兴趣点,鼓励学生自主发现,体验探究的乐趣。从让学生肉眼观察洋葱表皮到显微镜下看到一个个排列整齐的长方形格子(细胞),再到看多个生命体的细胞,我关注到学生的兴趣始终是高涨的,眼里有惊喜。有了很多不同生物体细胞的感知,我再让他们比较它们的异同,自然水到渠成。再从我们的生长发育与细胞有没有关系,让学生进行思考,从而解决本课的重难点。整个过程是学生发现的过程、探究的的过程。3、课外拓展、学以致用为

8、了增加学生的信息量,我补充了一些资料,例如,大多数细胞很微小,在10微米-100微米之间,让学生了解微米;我们人体一些部分的细胞新陈代谢时间;如果化验单上显示白细胞数量高于正常值意味着什么等。不足之处:在教学过程中我只让学生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的结构,初步感知细胞,虽然完成了教学目标,但我觉得还不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除了植物的表皮细胞动物的表皮细胞又是怎样的,包括我们人的,这些都是学生想进一步通过自己的观察认识的,但这部分我仅用图片代替。这是本课中最大的遗憾。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显微镜下的生命世界单元2.微小的生命体教学设计及反思单元显微镜下的生命世界课题2.微小的生命体课时1核心概念5.生命系

9、统的构成层次学习内容及要求5.2地球上存在动物、植物、微生物等不同类型的生物56年级列举生活中常见的微生物(如酵母菌、霉菌、病毒),举例说出感冒、痢疾等疾病是由微生物引起的。科学观念(对客观事物的总体认识)科学思维(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方式)教学目标探究实践(科学探究能力技术与工程实践能力自主学习能力)态度责任(科学态度社会责任)科学观念通过阅读文字,说出微生物的共同特点和它们在大自然中的分布极广。科学思维能在比较图片中物体的形状中,知道微生物的种类、形状、大小具有多样性。探究实践用显微镜观察水中的微生物。态度责任通过提取资料中的重要信息,知道列文虎克是第一位发现微生物的科学家。本课必须掌握的东西

10、,如:科学原理需要掌握的,动手操作中需要掌握的等等。教学重点了解微生物的共同特点。教学难点学生难以掌握的东西,如:难理解什么?难操作什么?描绘不同微生物的形状。教学准备教师:教学PPT载玻片,盖玻片,滴管、放大镜,传统显微镜,广口瓶,学生:记录册、腐烂和新鲜的树叶、草。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学活动设计思路教学备注上课仪式教师自我介绍:同学们好!好,我们开始上课了。大家坐好。从今天开始,我们将要一起探索微小的生命体。1.和学生简单互动拉近距离。2.让学生意识到进入上课状态。一、导入1 .教师出示一杯富含微生物的水问:“烧杯里有什么?”学生:水2 .那除了水还有什么呢?3 .教师谈话:如果说里面还有其

11、他活着的生物你们信吗?复习引入,过渡自然,拉开新课学习的序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二、探索(一)制作“小水塘”进行观察1 .在一个干净的广口瓶中加入三分之二的池塘水2 .把一些腐烂的和新鲜的树叶、草撕碎后放入水中,再放进一些土。3 .把瓶子放在有阳光德窗边。3周后,用放大镜观察水里的变化。(二)用显微镜观察1 .观看显微镜使用的微视频2 .在老师调好的显微镜下观察“小水塘”的一滴水中有什么发现3 .在观察过程中提醒学生注意显微镜使用规范4 .让学生将观察到的微生物形态画在记录单上。5 .讲解:微生物室一类非常微小的生命体,它们没有头、足、眼睛,也没有根、茎、叶,通常要借助显微镜才能看清楚。6

12、.阅读关于列文虎克与微生物发现的相关资料,谈感受。(三)观察与交流1 .讲解:微生物在大自然中分布极广,空气中、水中、泥土中、动植物的体内和体表都生活着微生物。有的微生物还能生活在其他生物无法生存的地方,如火山、岩石里。2 .观察下面的微生物,说说它们的形状有什么不同?三、研讨小结1有些微生物并不微小,如蘑菇、木耳、把它归为微生物是因为它们的生存方式与某些微生物相似。2.谈谈收获。四、拓展了解更多的微生物。五、练一练一、选择题1、下列不属于微生物的是()A.香菇B.紫菜C.木耳D.蘑菇2、下面不是水滴里微生物的是()A.草履虫B,变形虫C.感冒病毒D.细菌3、新冠病毒属于()A.动物B.植物C

13、.微生物D.海洋生物4、列文虎克是世界上首次发现()的科学家。A.微生物B.细胞C.病毒D.细菌5、观察引起疟疾的疟原虫,其形状是OA.线状B,杆状C.楠圆状D.扁圆状二、判断题1、微生物都需借助显微镜才能观察到。2、微生物都生活在水里。3、菜类微生物有根、茎、叶。4、火山、岩石里无法生存微生物。5、微生物没有头、足、眼睛。参考答案:1、B2、C3、C4、A5、A1.2.3.4.5.六、整理老师指导学生进行材料的整理。培养学生使用材料的好习惯。七、板书设计微小的生命体用显微镜观察“小水塘”观察不同形态的微生物八、课堂反思从学生的年龄结构和心理特征来看,小学生对一切事物都充满好奇心他们对未知世界

14、有很强的探究欲。同时,随着知识的积累,他们的思辩能力进一步增强。通过观察与阅读分析,学生能更好地认识微生物的特点结合观察工具的变化(肉眼观察、放大镜观察、显微镜观察),引导学生由大到小进行知识迁移,激发学生对微小生命体的观察兴趣。通过课前教师有意地培养,提高微生物密度,以便学生用显微镜发现水中生活着多种多样的微生物。进而观察和归纳微生物的特征,为后续的认知冲突做好铺垫。通过补充多种微生物图片资料,让学生在观察比较中发现微生物的形态具有多样性在微生物多样性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思考不同微生物的生存环境,并利用微课让学生认识微生物分布的广泛性从扩大知识面和科学素养培养的角度出发,渗透一些科学史的内容介

15、绍列文虎克发明和改进显微镜并发现微生物的故事,激发学生向科学家学习并开展科学研究的热情。引导学生从微生物的结构特点思考和辨析懂得蘑菇和木耳也属于微生物。引导学生自制“小水塘”,鼓励学生在“双减”背景下,开展实践性活动,培养学生探究能力和动手能力学生已经有了较强的阅读分析能力和观察、表达能力,在探究过程中着重培养学生仔细观察、详细记录等实验习惯,对所观察记录的现象和阅读的文本进行分析并得出结论。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显微镜下的生命世界单元3,发霉与防霉教学设计及反思单元显微镜下的生命世界课题3,发霉与防霉课时1核心概念5.生命系统的构成层次学习内容及要求5.6生态系统由生物与非生物环境共同组成56年级

16、举例说由常见的栖息地为生物提供光、空气、水、适宜的温度和食物等基本条件。科学观念(对客观事物的总体认识)科学思维(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方式)教学目标探究实践(科学探究能力技术与工程实践能力自主学习能力)态度责任(科学态度社会责任)科学观念能在比较观察到的现象中,说出不同物体上霉斑的不同之处和相同之处。科学思维能运用探究结果,针对具体情况说明防霉方法的依据。探究实践通过科学探究,在比较现象中发现物体发霉的条件。态度费任鼓励学生思考常见防霉方法的依据,将科学与技术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教学重本课必须掌握的东西,如:科学原理需要掌握的,动手操作中需要掌握的等等。点探究物品发霉的条件。教学难学生难以掌握的东西

17、,如:难理解什么?难操作什么?点在指定探究方案时,组合出不同的条件进行验证。教学准教师:教学PPT显微镜,霉菌切片,干净的小碟、发霉的物品,放大镜,馒头或面包,自封口塑料袋备学生:学生活动手册。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学活动设计思路教学备注上课仪式同学们好!好,我们开始上课了。大家坐好。从今天开始,我们将要一起探索发霉与防霉。一、导入1,依次比较用放大镜和显微镜仔细观察物品上的霉。说说不同物品上的霉有什么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2 .讨论交流:你们有什么新发现。3 .分组汇报二、探索探究物品发霉的条件1 .引导学生猜测物品发霉的原因2 .请学生自主交流讨论设计实验3 .完成实验记录单中的问题、假设、实验

18、设计部分4 .分组实验5 .汇报各组的实验结论。(三)交流防霉方法1 .根据我们刚才进行的实验分析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有哪些防霉方法吗?2 .比如:真空包装、放干燥剂、烈日暴晒、空调除湿等等3 .这些防霉方法的防霉依据是什么呢?三、研讨小结怎样进行防霉?多晒太阳,多在干燥的地。四、拓展有没有些霉的东西是人们喜欢的?五、练一练一、选择题1、不同物体上的霉具有共同的特点是()A.颜色相同B.形状相同C.呈丝状D.呈条状2、最适合霉菌生长的环境条件是()A.温暖、潮湿B.干燥、寒冷C.温暖、干燥D.寒冷、潮湿3、下列方法中,哪项不是防毒方法()A.真空包装B.放干燥剂C.涂碘酒D.避免食用变质食物4、物

19、品在烈日下暴晒可以有效防霉,其依据是。A.隔绝了空气B.减小了湿度C.降低了温度D.提高了温度5、防止衣物发霉,最好的办法是()A.保持衣物干净B.往衣柜中放樟脑丸C.经常晾晒,保持衣物干燥D.长期放在衣柜里二、判断题1、把保存物晒干的防霉方法是清除水分。2、物品上的霉都一样。3、霉是一种微生物。4、霉菌的生长需要一定条件。5、发霉的食品不能食用。参考答案:1、C2、A3、C4、B5、C1、J2、X3、J4、J5、J六、整理老师指导学生进行材料的整理。培养学生使用材料的好习惯。七、板书设计发霉与防霉问题:假设:变量:不变量:八、课堂反思本课围绕学生在生活中常见的微生物一一霉,按照科学与技术相结

20、合的认知结构,展开三个主要活动在生活中,我们常会看到食物或衣物发霉的现象,大多数学生也有这个生活经验,了解这种现象,但是,很少有学生知道发霉是由霉菌引起的,也没有仔细观察过霉菌通过对生活经验的唤醒,引导关注“微生物就在我们的生活中“,引出霉菌的话题及观察任务。通过肉眼、使用放大镜、显微镜构建出“随着精密度的提高,我们能观察到微生物更多的细节”的概念通过小组对比,快速排除学生前概念中无争议的防霉举措,再针对有疑义的部分重点解答,最后通过分析、综合直观列出影响霉菌的条件。学生第一次进行独立的实验设计,本环节是本课的重点。由于课时限制,最后的结论只能采用假设的方式给出。学生预测正确与否并不重要,重要

21、的是在本课学会设计并分析数据。让学生的亲身经历完整的探究过程,以便第二课时进行总结。五年级的学生首次接触“控制变量”实验设计,思维方法、流程需要进一步熟练,“探究发霉条件”需要长周期观察、验证;学生持续观察、实验的习惯尚未养成。但是学生对于发霉现象和发霉条件有一定的生活经验积累,对发霉现象有比较浓厚的探究欲望。从生命视角思考“霉菌的生长与防霉的观念待进一步强化。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显微镜下的生命世界单元4.微生物的功与过“教学设计及反思单元显微镜下的生命世界课题4,微生物的“功”与“过”课时1核心概念7.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学习内容及要求7.6人体生命安全与生存环境密切相关56年级举例说出重大传染

22、病和突发公共卫生实践对人类安全的威胁。科学观念(对客观事物的总体认识)科学思维(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方式)探究实践(科学探究能力技术与工程实践能力自主学习能力)态度责任(科学态度社会责任)教学目标科学观念借助读取信息和分析现象,知道微生物对人类既有利,也有害。科学思维通过集中信息,了解人们利用微生物对人类有益的一面、消除微生物有害的一面的一些方法。探究实践在自制酸奶的过程中,体验微生物的利与害。态度责任正确认识微生物。教学重本课必须掌握的东西,如:科学原理需要掌握的,动手操作中需要掌握的等等。点了解人们利用微生物有益的一面、消除微生物有害的一面的一些方法。教学难学生难以掌握的东西,如:难理解什么?

23、难操作什么?点自制酸奶教学准备教师:上课PPT展现苹果腐烂过程的视频资料、鲜牛奶,白糖,酸奶,勺子,锅,保温容器学生:学生活动手册。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学活动设计思路教学备注上课仪式同学们好!好,我们开始上课了。大家坐好。从今天开始,我们将要一起探索微生物的“功”与“过”。1.和学生简单互动拉近距离。2.让学生意识到进入上课状态。一、导入1 .微生物对人类既有“功”,也有“过”。它的“功”体现在哪里?“过”又体现在哪里?2 .功:制作馒头、面包,生产调味品3 .过:导致食物变质,导致感冒。二、探索(一)设问1 .设想一下,那如果没有微生物,世界会怎么样呢?2 .阅读细菌和病毒的克星的资料并谈感想

24、(二)交流消灭病毒的方法1 .许多传染病由细菌或病毒引起,如新冠肺炎。传染病会造成哪些危害呢?2 .你知道哪些消灭细菌和病毒的方法吗?3 .比如:高温煮沸、紫外线照射、喷洒消毒液、涂碘酒等。4 .那么现在正值传染病流行期间,我们应该做好哪些防护措施呢?(三)做酸奶1.在鲜牛奶里加入12勺白糖,加热至60摄氏度左右。待温度降到37摄氏度左右,往鲜牛奶中加入2勺酸奶,并搅拌均匀。2 .倒进消毒过的保温容器里,盖上盖子。保温810小时后,酸奶就此完成了。3 .为什么要用消毒过的容器装加热过的鲜牛奶呢?4 .为什么要往鲜牛奶中加酸奶并保温呢?三、研讨小结酸奶为何是“酸”的。四、拓展生活还有哪些是发霉的

25、美食?五、练一绿一、选择题1、不能消灭细菌和病毒的方法是()。A.给地面洒水B.阳光暴晒C.涂碘酒D.喷洒酒精2、英国细菌学家弗莱明首先发现()。A.天花疫苗B.青霉素C.细菌D.细胞3、能体现微生物“功”与“过”的事例是()。A.制作馒头、面包B.苹果腐烂C.自制酸奶D.制作面条4、如果没有微生物,世界会怎么样?()A.人们会更加健康B.环境更加洁净C,垃圾成山,难易分解D.生活会更幸福5、流感是一种传染病,其症状是()。A.高烧,喉咙痛,头痛,咳嗽B.腹泻,腹猫,呕吐,昏迷C,腮腺肿胀D.腰酸背痛二、判断题1、人类已经战胜微生物的危害。()2、没有微生物,植物难以存活和生长。()3、疫苗是

26、预防病毒性疾病强有力的科技手段。()4、吃变质的酸奶易患肠道疾病。()5、自制酸奶要注意保温。()参考答案:1、A2、B3、B4、C5、A1、X2、J3、J4、5、J六、整理老师指导学生进行材料的整理。培养学生使用材料的好习惯。七、板书设计微生物的“功”与“过”功:过:自制酸奶八、课堂反思通过发生在学生们身上的寻常一天经历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通过火眼金睛活动激发他们的好胜心,双管齐下,既考查了学生对前三课知识的掌握情况,也可以潜移默化地渗透微生物与人类的密切关系,同时为本课的主题交流提供了丰富的样本。通过师生、生生交流丰富、完善学生对微生物与人类之间关系的理解,明确微生物对人类有功也有过。在此

27、基础上,以“苹果腐烂,事件中霉菌的功过讨论让学生在思维的交流碰撞中意识到功与过不能简单割烈开来,潜移默化地培养他们从正反两方面辩证看待问题的习惯。由于青霉素以及后续众多抗生素的发现对治疗细菌性感染有着划时代的意义,以此为例进行介绍,有利于学生深刻感受微生物的“功”,并了解一些科学史的知识。对于新冠肺炎疫苗的介绍,既贴合时事,又能激发学生的自豪感和使命感。从人的健康角度而言,消灭病菌意义重大,这也是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经历并关心的事情。让学生掌握一些讲究卫生以及防病知识,有利于他们健康成长。制作酸奶是比较容易达成的有益菌繁殖活动,学生可以通过自制酸奶,感受细菌(乳酸菌)的繁殖速度和作用体会到细菌(乳

28、酸菌)对人的盖处。考虑到自制酸奶耗时较长,难以在当堂课上呈现,因此采用教师先出示自制酸奶成品让学生品鉴引发学生关注,后提供酸奶制作步骤鼓励学生分析的方式,从技术层面引导学生解释其中一些做法的原因,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苏教版五年级下册仿生单元L生物的启示教学设计及反思单元仿生课题1,生物的启示课时核心概12.技术、工程与社会12.1 技术与工程创造了人造物,技术的核心是发明,工程的核心是建造学习内容56年级知道技术包括方法、程序和产品等;知道发明的常用方法,举例说出一些典型的发明,知道发明会用到及要求一定的科学原理,很多发明可以在自然界找到原型。科学观念(对客观事物的总体认识)科学思维(对客观

29、事物的认识方式)探究实践(科学探究能力技术与工程实践能力自主学习能力)态度责任(科学态度社会责任)科学观念蜂巢采用六边形结构是最少量的材料造出空间最大、结构稳定、抗压能力强的结构。认识不同的仿生现象,意识到人类的很多发明可以在自然界里找到原型教学目标科学思维能在自然界中找到发明创造的灵感。探究实践能多角度地探究蜂巢的结构特点,知道蜂巢结构在生活中的应用。态度责任对仿生设计产生探究的兴趣。教学重本课必须掌握的东西,如:科学原理需要掌握的,动手操作中需要掌握的等等。点认识不同的仿生现象。教学难学生难以掌握的东西,如:难理解什么?难操作什么?点多角度探究蜂巢结构的特点。教学准备教师:各种蜂巢结构、鱼

30、身体的图片和视频,A4纸,记录用的纸和笔学生:记录册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学活动设计思路教学备注上课仪式教师自我介绍:同学们好!好,我们开始上课了。大家坐好。从今天开始,我们将要一起探索生物的启示。1.和学生简单互动拉近距离。2.让学生意识到进入上课状态。一、导入课题播放视频交流:生物在长期进化过程中,形成了许许有利于生存的形态结构和生理特征,人们从中获得很多启示。接下来让我们看看生物给我们带来了什么启示?板贴课题生物的启示活动一:仿生(2min)1 .我们从蒲公英身上模仿出了什么?章鱼呢?那我们鞋子上魔术贴的设计灵感又是来自于谁?有点难?给个提示。这幅图呢?2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还经常看见这样

31、一种图形,它是?那除了我们人类在用,还有谁也在用呢?二、探索【设计意图】从学生的原有经验来看,他们并不清楚什么是仿生,通过出示一组组的图片,让学生将动植物与仿生品的形状关联起来,意识到人类创新设计出的一些物品是受到了动植物的启发。(三)活动二:蜂巢猜想(25min)1.在公元4世纪的时候也有一个数学家进行了这方面的研究并提出了一个猜想,请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你们组认同它的猜想吗?不认同的话是哪个部分有问题呢?上台用不同图形铺蜂巢你发现了什么问题?(圆形、五边形会留缝隙、浪费材料)2 .那为什么蜜蜂只选择了六边形呢?四边形、三角形也可以密铺呀。接下来,老师将相同数量的蜂蜡发给你们,请你们小组自

32、行选择上面的图形进行密铺,看看你能发现什么。板书:三角形0.43正方形1六边形2.6学生实验汇报3 .看来这个猜想是正确的,那蜜蜂选择正六边形来建造只有密铺和省材料的原因吗?还可能是?嗯,老师将相同的A4纸分别折成高度相同的三棱柱、四棱柱、六棱柱,请你们用实验桌下的书本来当重物,检测一下,谁的抗压能力是最强的。学生实验汇报还有你看,吸管困扎,这是什么形状?所以大自然不会无缘无故选择六边形,看它有这么多的优点。蜂巢六边形结构的优势是,用最少量的蜂蜡造出空间最大、结构稳定、抗压能力强的结构O【设计意图】以蜂巢为例,感受生物进化的完美,为人类的创造发明提供了很好的借鉴。蜂巢结构有独特的优势,它可以运

33、用到生活中许多物品的设计中。通过交流,不仅可以考察学生对蜂巢结构的理解程度,同时也扩展了他们的知识面。(四)活动三:鱼的仿生(4min)刚刚我们了解了六边形这一种结构的启示,那我们在设计船时能不能从鱼身上获得多种启示呢?仔细看!出示鱼的动图。学生上台来连线。找的真准,这个奥运冠军身上也有样物品来自鱼的启示,猜一猜。(鱼皮)【设计意图】引入第二个仿生事例。利用学生熟悉的且有较强认同感的鱼和船进行分析,进一步深化学生对仿生的理解,为仿生概念的提出做好铺垫。三、研讨小结四、拓展通过观察和交流,找出自然物和创造物各部分存在的对应关系,分析它们在构造和功能上的相似,加深对仿生学概念的理解。那我们又从鸟身

34、上获得了什么?请欣赏鸟类飞行视频,在看完后别忘记将你的发现和组员分享,并记录在学习单上。(先播放一次,等学生讨论记录的时候再播放一次)交流你的发现。除了我们今天认识到的生物启示,自然界还有什么生物带给我们启示吗?播放视频神奇的大自然真的还有很多值得我们去学习的地方,期待大家未来有更多的发现。【设计意图】这是一个拓展活动。学生在对蜂巢结构和鱼的分析之后,已经有能力独立研究动植物和仿生物品之间的关联性了。这是对学生探究能力的一次锻炼和提升,也是研究话题的再一次延伸。五、练一练一、选择题1、采用蜂巢结构设计的妙处是()。A.六边形排列没有缝隙,有效空间最大,所用材料少B.正方形排列没有缝隙,有效空间

35、最大,所用材料少C,三角形排列没有缝隙,有效空间最大,所用材料少D.三角形排列有缝隙,有效空间最小,所用材料多2、抗压能力最强的是()。A.三枝柱B.四棱柱C.六棱柱D.七棱柱3、尼龙搭扣的弯钩与()相似。A.苍耳果实上的钩刺B.植物茎上的刺的尖锐部分C.八爪鱼的吸盘D.蛇头的三角部分4、从鸟身上获得发明创造启示的是OA.潜水艇B.滑翔机C.船桨D.船头5、公元4世纪,提出“峰窝猜想”的希腊数学家是。A.佩波斯B.胡克C.列文虎克D.伽利略二、判断题1、蜜蜂是自然界中高明的“建筑工程师”。()2、人们根据鱼利用鱼上浮下沉制造了潜水艇。()3、人类通过模仿鸟的形状及羽毛制造了飞机。4、“骑马打仗

36、”游戏属于仿生学应用。O5、正三角形、正方形、正六边形都能密铺。参考答案:1、A2、C3、A4、B5、A1、J2、J3、4、X5、J六、整理老师指导学生进行材料的整理。培养学生使用材料的好习惯。七、板书设计1.生物的启示=43O=O=2-6八、课堂反思生物的启示作为一个单元的起始课其目的是让学生在生物与仿生制品之间建立关联,因此通过让学生重点研究蜂巢结构的特点,增进学生对差异法实验的理解并逐渐掌握设计方法,培养学生独立探究的问题的能力。针对本节课的教学,我有以下几点反思:1、设计合适的项目,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一个好的活动项目对学生学习的兴趣、学习的动力有很大影响,因此选用蜂巢结构这个学生日常生

37、活中见过的活动。真实的活动项目往往涉及的知识太过复杂,学生需要自学掌握大量的有关知识,为了降低难度,用密铺这个限制条件将图形减少为正三角形、正方形、正六边形,让学生能完成与他们知识水平接近的问题,这大大激发他们的成就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注重动手过程,培养学生的小组合作的能力在实验的过程中学生总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这时学生通过小组进行头脑风暴,然后对获得的信息进行整理和分析,最后形成解决方案。学生在收集、分析、处理这些信息的过程中,学生的合作能力就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得到了培养。3、重视学生在实验中的失败“失败”并非毫无价值,在失败中学生在一次次的试错,而对于这些失败原因的分析正是其价值

38、所在。学生会思考如何综合考虑问题,时间如何安排最节约、人员如何分工更合理.。要给学生留有充足的时间让其自己观察、思考以及反思,学生在这样的思考中,思维能力得到了锻炼,实践能力得到了提升。苏教版五年级下册仿生单元2.蛋壳与薄壳结构教学设计及反思单元仿生课题2.蛋壳与薄壳结构课时1核心概念12.技术、工程与社会13.工程设计与物化学习内容及要求12.1;技术与工程创造了人造物,技术的核心是发明,工程的核心是建造13.2工程的关键是设计56年级知道技术包括方法、程序和产品等;知道发明的常用方法,举例说出一些典型的发明,知道发明会用到一定的科学原理,很多发明可以在自然界找到原型;56年级利用示意图、影

39、像、文字或实物等多种方式,阐明自己的创意。科学观念(对客观事物的总体认识)科学思维(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方式)探究实践(科学探究能力技术与工程实践能力自主学习能力)态度责任(科学态度社会责任)教学目标科学观念1 .外形为弧形的建筑结构称为拱。2 .薄壳结构具有优越的受力性能,且轻便省料科学思维对比蛋壳和拱形,找出两者之间的关系,从而认识薄壳结构。探究实践观察蛋壳,发现蛋壳的特点;尝试用握、戳等方式破坏蛋壳,直观感受蛋壳的稳固;通过拱形承重实验,知道拱桥的称重能力大于平桥。态度责任产生对工程设计的兴趣。教学本课必须掌握的东西,如:科学原理需要掌握的,动手操作中需要掌握的等等。重点探究蛋壳和拱形的承重

40、能力。教学夕学生难以掌握的东西,如:难理解什么?难操作什么?难点探究拱形的承重能力。教学准备教师:完好的鸡蛋,蛋壳,平板,纸张,铅笔、吸管瓶盖、相关拱形建筑的视频或图片等。学生:记录册。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学活动设计思路教学备注上课仪式教师自我介绍:同学们好!好,我们开始上课了。大家坐好。从今天开始,我们将要一起探索蛋壳与薄壳结构。1.和学生简单互动拉近距离。2.让学生意识到进入上课状态。一、导入观察鸡蛋壳,描述其特点1 .交流:鸡蛋大家都熟悉都了解,仔细观察鸡蛋的蛋壳形状有什么特点?2 .为什么不是球形的呢?(播放视频)现在你们知道了吗?3 .除了鸡蛋以外,还有很多动物的蛋,它们的形状都类似,

41、这不是偶然的巧合,里面蕴含着科学道理,它有什么特点呢?【设计意图】鸡蛋对学生来说再熟悉不过了,但蛋壳的形状是什么样的,它有什么样的特点,学生也许从来没有思考过。所以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并学会描述是进入本话题研究的基础。复习引入,过渡自然,拉开新课学习的序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二、探索探究蛋壳结构的精妙1 .鸡蛋VS大力士我请班里的大力士上来和鸡蛋比试一下,请你用手包裹住鸡蛋,均匀用力,不能用手掐哦。(生展示握鸡蛋)鸡蛋真的那么厉害吗?我们再去自然界中去看看更多动物的蛋。(播放视频)2 .鸡蛋从外面握不碎,但是从里面轻轻一啄就破了,这是怎么回事?活动一:研究蛋壳的抗击打能力1 .假如要研究这个问

42、题的话,你觉得可以怎么做?(模拟实验)用什么模拟小鸡的嘴呢?(铅笔尖)2 .实验步骤:吸管平的一头紧贴蛋壳铅笔尖在三处高度进行自由下落记录在哪个高度被戳破注意事项:不能借助外力3 .学生实验,将实验结果记录汇总到黑板上4 .观察全班记录表,你有什么发现?(开口向下的蛋壳不容易戳破),那么你觉得蛋壳的外部有怎样的特点?(抗击打)活动二:研究蛋壳的承重能力1 .老师这还有4枚鸡蛋,现在往上面放这本书,可以吗?继续放这么多书会怎样(破,不破)放上去,没问题。2 .可以继续放吗?(可以)放一个人可以吗?(不行,有点难)老师准备了一盒鸡蛋,可以了吗?谁愿意来试试(学生拖鞋带鞋套踩在鸡蛋上)哇,成功了,看

43、来蛋壳还有什么特点?(能承重)【设计意图】学生的已有经验是蛋壳很容易敲碎,可是它在什么情况下很不容易碎呢?,大多数学生是猜不出结果的,这个活动里的几个环节,将逐步把学生引向对拱形结构的蛋壳不宜碎的研究O三、思考蛋壳与拱形的相似之处,了解薄壳结构1蛋壳这么薄,却能承重又能抗击打,这里有什么科学道理呢?我们继续来研究,老师这有一张白纸,将它平放在两个木块上,一块橡皮都不能承受,(边说边演示)你能根据蛋壳的形状特点得到一些启发,想办法改造一下这张白纸,让它的承重能力提高吗?(将纸拱起来)请你上来试一试。2 .这种形状我们科学上称为拱形结构,请三位同学和老师一起利用白纸制作拱形,我和你组合下,你们一起

44、来组合,下面的同学,仔细观察,有什么发现?(组合成了半个蛋壳)3 .那你知道蛋壳和拱形之间有什么关系了吗?(多个拱形组成了蛋壳)是啊,蛋壳是由多个拱形组合成的薄壳结构。【设计意图】从蛋壳到拱形,再从拱形认识薄壳结构,就是从蛋壳的构造过渡到对薄壳结构的认识,这是本课探究过程的转折点,也是引导学生对又一对仿生事例的研究。三、研讨小结拱与薄壳结构在生活中的运用1 ,同种材料制作成拱形后,承重能力变强了,而且由于它的形状特点簿,所以还很节省材料。因此很久以前,古人就从蛋壳的形状特点得到启发,将这种结构运用于建筑中。2 .中外古代拱形、薄壳结构建筑欣赏出示古代西方建筑:古罗马万神殿,西班牙引水渠,古罗马

45、斗兽场,巴黎凯旋门出示中国古代建筑:陕西窑洞、长城、北京永定门城楼3 .智慧的中国古人利用拱形还设计制作了一种特别的建筑一一无梁殿,等会我们通过视频一起涨知识,观看前我想请一位同学拍下视频中出现的拱形结构。投屏:你们找到了吗?4 .中国的桥:赵州桥拱形建筑不仅用于房屋建筑,还应用于桥梁建筑当中,我们中国有一座闻名世界的拱桥,它历经千年屹立不倒,谁知道是哪座桥?(赵州桥)仔细观察,你会发现它由大大小小的拱形组成,这些敞开的小拱在减轻桥身的重量同时,又起到减少流水冲力的作用。5 .张家港的桥:青龙桥,富明桥这是北方的桥,我们张家港作为江南水乡有没有这样的拱桥呢?(有)6 .欣赏了那么多,可以发现拱

46、和薄壳结构一直是世界各地建筑上面的关键元素,不仅在古代,其实在现代应用更为广发,还玩出了新花样,老师给大家准备了资料卡,请大家阅读资料,划出关键词,找一找图片中的簿壳结构,还可以用笔画一画。(生活动)7 .薄壳结构是不是只用在建筑中呢?其实我们生活中随处可见,教室里找。(举起灯泡)你看这上面有吗?8 .出示各种头盔:这是什么?(头盔)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国外还是我们中国,虽然头盔的材料造型各不相同,但它们的共同点都是采用了薄壳结构的设计。9 .出示一辆现代汽车:我们再来看这里汽车,这上面有拱形吗?10 .可乐瓶中有吗?每小组观察可乐瓶中的薄壳结构。【设计意图】更多地了解拱形与薄壳结构,需要去发

47、现生活中的拱形、薄壳结构建筑和物品,这是对所学知识的一次应用和复习,同时可以扩充学生的认知面。四、拓展1 .回家用你的眼睛继续找拱形,用拍照或者画图的方式记录。2 .刚才我们从蛋壳身上,得到些启发,模仿蛋壳外形或特点,制作了拱形,这个过程就是上节课我们所学习的“仿生学”。神奇的仿生学还有哪些?下节课我们继续研究。五、练一练一、选择题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OoA.人不可能站在鸡蛋上B.一张A4纸不可能托起一块红砖C.蛋壳具有较大的承重力D.一张A4纸可能托起一块红砖2、蛋壳很薄,但用于使劲捏压一个完整的鸡蛋,鸡蛋却能保持不破,这是因为鸡蛋的形状近似于。A.圆顶形B.球形C.拱形D.方形3、拱形能承

48、载很大的重量是因为()。A.拱形比较厚B.受到的压力向下和向外传递给相邻的部分C.拱形的形状好看D.拱形比较重4、人们根据()的结构,发明了薄壳结构屋顶,既坚固又节省材料。A.鸟B.蛋壳C.植物的叶子D.鱼5、从一定高度落下铅笔,哪种蛋壳容易戳破?。A.凹面朝上的B.凸面朝上的C.面朝上的或凸面朝上的D.凹面朝下的二、判断题1、鸡蛋呈椭球形,外表粗糙。()2、蛋壳曲血可看成由无数的拱形拼接而成。3、拱桥的承重能力大于平桥。()4、薄壳结构是仿生学的具体应用。()5、建筑物没有横梁一定不安全。参考答案:1、X2、3、J4、J5、X1、C2、B3、B4、B5、A六、整理老师指导学生进行材料的整理。

49、培养学生使用材料的好习惯。七、板书设计蛋壳与薄壳结构/形状特点启发椭球体抗击打拱形薄能承重八、课堂反思蛋壳与薄壳结构是仿生单元的第二课,作为单元的具体案例探究,通过让学生充分经历从蛋壳形状特点得到启发,从而设计薄壳结构这一仿生过程,提高了学生的探究能力,促进了学生的思维能力,体会到了仿生的方法和价值。通过对本节课的教学,我有以下几点反思:1 .创设多样活动,点燃探究火花多样的趣味活动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添科学课堂的趣味性。因此在导入环节设计了“鸡蛋VS大力士”这一游戏活动,让学生在手握鸡蛋的过程中发现,原以为很脆弱的蛋壳居然战胜了班里的大力士,一下子就点燃了探究氛围,学生主动积极地想要一

50、探究竟,让科学学习从被动转变为主动。2 .敢于放手探究,感悟科学魅力相信科学的力量,将会打开不一样的世界。人能站在鸡蛋上吗?这个问题很多人其实是不太相信的,虽然电视上看过,但现实中并没有这样的经历。教学时,先从4枚鸡蛋能承受多少重量,学生在惊讶于4枚鸡蛋的承重力后,引发能继续承受一个人的重量吗?其实4枚鸡蛋足以承受一个人的重量,但是考虑到操作难度,所以选择了一盒鸡蛋,让一位学生站在鸡蛋上,当成功的那一刻,相信在每一位学生的心中都留下了科学的种子,在情不自禁地惊叹中,也感悟到了科学的无限魅力。3.提供大量资料,激活思维亮度学生在探究蛋壳形状特点后,通过蛋壳的结构特征得到启示,从而认识与之相似的薄

51、壳结构,并通过探究薄壳结构的精妙之处,了解薄壳结构在仿生学在建筑、物品上的应用。这个环节提供了古今中外大量的拱形、薄壳结构建筑和物品的图文资料,学生在欣赏这些精妙建筑的同时,拓宽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苏教版五年级下册仿生单元3.海豚与声呐教学设计及反思单元仿生课题3.海豚与声呐课时1核心概念12.技术、工程与社会13.工程设计与物化学习内容12.1;技术与工程创造了人造物,技术的核心是发明,工程的核心是建造13.2工程的关键是设计及要求56年级知道技术包括方法、程序和产品等;知道发明的常用方法,举例说出一些典型的发明,知道发明会用到一定的科学原理,很多发明可以在自然界找到原型科学观念

52、(对客观事物的总体认识)科学思维(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方式)探究实践(科学探究能力技术与工程实践能力自主学习能力)态度责任(科学态度社会责任)科学观念光源:它们自己能发光。物体在发光的过程中需要能量。能运用探究结果,针对具体情况说明防霉方法的依据。教学目标探究实践通过层层递进的模拟海豚听音辨位,从单个声源到发出声音并接收回声,探索并感受回声定位原理的作用。态度责任专注细节,探索思考,在不断的思考与实践中探索和完善回声定位的原理。学会分工合作,提升团队合作的意识。主动融入表演角色,认识模拟游戏的真实性。了解回声定位原理应用于现代医学和国防技术的实例。认识仿生学对科学发明的重要价值。认识仿生学对社会与

53、环境的促进作用。教学重本课必须掌握的东西,如:科学原理需要掌握的,动手操作中需要掌握的等等。了解海豚探路和捕食的原理,建立起回声定位的原理模型。点点通过学生的团队合作,顺利完成多项游戏,并切身感受听音辨位和回声定位的原理。教学准备教师:课件(海豚生活视频,大山的回声介绍)。道具:木鱼1付,眼罩1个,响铃鼓1个,障碍物2个,定位卡片10张,头饰10个(1个海豚,1个小鱼,6个障碍物)。学生:实验原理记录纸。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学活动设计思路教学备注上课仪式同学们好!好,我们开始上课了。大家坐好。从今天开始,我们将要一起探索海豚与声呐。一、导入聚焦(预设3分钟)讨论分析海豚探路实验1和实险2。实验1

54、:人们在水池里插上金属棒,海豚游动时绝不会碰到。这说明了什么?预设:海豚的视力很好,很聪明能避开障碍物。实验2:即使蒙上眼睛,照样畅游无阻,还能准确捕捉猎物。这教学难学生难以掌握的东西,如:难理解什么?难操作什么?说明了什么?预设:捕食和避障与眼睛(视力)无关,可能与听觉等有关。【设计意图】通过讨论分析实验1和实验2,初步明白海豚探路和捕食捕食依靠眼睛,而是依靠其他感觉器官,很有可能是依靠听觉,听音辨位。由此开启海豚是否能听声音来辨位的探究活动。海豚回声定位原理(预设25分钟)探究活动1:声音可以帮助海豚定位吗?我们用游戏的方式来模拟。游戏1:蒙眼海豚听音辨位二、探蒙上眼睛的海豚能够依靠声音辨

55、别方位吗?首先邀请两位主索角:海豚和小鱼。扮演蒙眼海豚的同学此时只能怎么做?扮演小鱼的同学应该怎么做?其他同学应该怎么做?预设:蒙眼海豚只能认真听周围的声音。小鱼需要时不时发出声音。其他同学保持安静,观察探究活动的结果。是的,蒙眼海豚:侧耳倾听,小鱼游动:发出声音,其他同学:安静观察。为了让所有同学都参与进来,老师根据大家的想法设计了游戏规则,请大家仔细阅读。“击鼓传花”规则:1 .海豚:扮演的同学蒙上双眼,立于教室前方。2 .小鱼:音乐响:全班“击鼓传花”,音乐停:传到者化身小鱼,并迅速摇晃响铃鼓,发出声音。3 .海豚:听音辨位,说出小鱼在第几组。规则明确,游戏开展。(可以重复一次,并请扮演

56、者说说游戏中可以改进的地方。或者采访海豚,能否听出小鱼的游动轨迹。)【设计意图】通过开展蒙眼海豚听音辨位的游戏,让学生体验听音辨位,充分感受通过声音辨别方位的可行性。分析与讨论1:听觉/声音可以帮助海豚辨别物体方位吗?预设:确实可以。现在老师扮演小鱼,你们扮演蒙眼海豚,你们能辨别老师的方位吗?每位同学化身蒙眼海豚,闭眼转身,老师变换位置,拍手发音,同学听音辨位,用手指出发音物体。【设计意图】让每个学生都感受到听音辨位。现在你能画一画听音辨位的原理示意图吗?声音是怎样传到海豚耳朵的?海豚(耳朵)物体【设计意图】通过开展对听音辨位的分析与讨论,让学生充分感受到声音与方位之间的关联性,认识声音确实可

57、以帮助海豚辨别物体方位。探究活动2:如何听到到金属棒等不发声的物体的声音并辨位?引入思考:但是金属棒不会发出声响,小鱼正常游动,也几乎不发出声音。海豚是怎么才能听到它们传来的声音呢?预设:敲击金属棒,使金属棒发声,水流使金属棒发声。生活中你听过不发声物体传来的声音吗?大山会发出声音吗?预设:不会。请你观看以下视频中的现象,想想大山为什么也发出声音了?预设:人发出的声音遇到大山返回了。因此,海豚也可以怎样做,使得金属棒发出回声?预设:海豚主动发出声音,通过金属棒的回声来辨别。游戏2:蒙眼海豚的传声定位。蒙眼海豚主动呼叫障碍物,障碍物要发出回声,扮演障碍物的同学应该怎么做?预设:听到海豚的呼叫,立

58、即发声回应海豚,模拟产生回声。“击鼓传花”规则:1 .海豚:蒙眼,循环呼叫:在哪?2 .音乐响:全班(安静)随机传输2个球,听到海豚呼叫,拿球者立刻发声回应:在这!3 .音乐停:举球起立,听到海豚呼叫,发声回应:在这!4 .海豚:听音辨位,说出小鱼在第几组。规则明确,游戏开展。(可以重复一次,并请扮演者说说游戏中可以改进的地方。)【设计意图】通过引入不发出声音的障碍物,让学生进一步陷入思考:不发声的物体如何传来声音?顺势介绍日常生活中的回声现象,让学生意识到通过主动发声,可以让障碍物传来回声,并将其应用到游戏2中,通过游戏2的模拟,进一步感受海豚通过主动发声,接收回声,再辨别方位的过程。分析与

59、讨论2:海豚是怎样主动出击,判断位置的?(建立模型,请学生在黑板画一画原理图)海豚物体物体不发出声音,海豚能不能探测到方位?能现在,无论是小鱼还是障碍物,无论物体有没有发出声音,海豚都能通过主动发出声音,同时接收物体的回声来判断方位了。【设计意图】通过讨论与分析,让学生能建立起海豚通过主动发声,接收回声来定位的原理模型,清晰的展现回声定位的原理图。探究活动3:发出声音,接收回声能帮助海豚应对复杂的海洋环境吗?大海中还有很多障碍和杂音干扰。海豚能依靠这个原理模型,穿越障碍,夺取响铃鱼吗?游戏3:穿越障碍,夺取响铃!根据之前的原理,海豚应该怎么做?障碍物怎么做?响铃鱼应该怎么做?预设:海豚应该不断重复发出声音:在哪里?障碍物和响铃鱼都需要立即回复:在这里!规则:1 .海豚:频繁主动发出声音:在哪里?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