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章末整合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187593374 上传时间:2023-02-15 格式:PPT 页数:67 大小:1.62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章末整合_第1页
第1页 / 共67页
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章末整合_第2页
第2页 / 共67页
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章末整合_第3页
第3页 / 共67页
资源描述:

《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章末整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章末整合(6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章末整合知识网络构建知识网络构建专题讲座专题讲座专题一专题一 与地球运动相关的主要计算问题与地球运动相关的主要计算问题1.1.时间计算时间计算(1 1)地方时计算)地方时计算计算经度差:两地若同是东经度或西经度则相减;计算经度差:两地若同是东经度或西经度则相减;两地若一地是东经度,一地是西经度则相加。两地若一地是东经度,一地是西经度则相加。计算时间差:所求时间计算时间差:所求时间=已知时间已知时间经度差经度差4 4分分钟(东加西减)。钟(东加西减)。(2 2)时区和区时的计算)时区和区时的计算求时区数的方法:求时区数的方法:经度数经度数/15/15两时区时间差的计算方法:两时区时间差的计算方法

2、:“同减异加同减异加”两两地同为东时区或同为西时区则用减号;一个在东时地同为东时区或同为西时区则用减号;一个在东时区,一个在西时区则用加号。区,一个在西时区则用加号。根据根据“东早西迟东早西迟”的规律,采用的规律,采用“东加西减东加西减”的的算法,计算出结果。一般采用不过日界线而过中时算法,计算出结果。一般采用不过日界线而过中时区的计算方法较为简便。区的计算方法较为简便。整数整数余数余数7.57.57.5:所得的整数加:所得的整数加1 1即为时区数即为时区数所得整数即为时区数所得整数即为时区数(3 3)时间换算中计算飞行、航行等经过时间)时间换算中计算飞行、航行等经过时间出发地出发时间出发地出

3、发时间+飞行时间飞行时间=目的地到达时间。目的地到达时间。(4 4)日期计算)日期计算判断两条日期分界线的方法判断两条日期分界线的方法(如右图):(如右图):在日期较早的那段弧中(在日期较早的那段弧中(6 6月月2222日)画出地球的自转方向日)画出地球的自转方向(因是北半球,所以自转方向为逆时针),箭头指(因是北半球,所以自转方向为逆时针),箭头指向的那条经线为向的那条经线为180180(近似为日界线),另一条经(近似为日界线),另一条经线就是时间为线就是时间为0 0时的那条经线。时的那条经线。(5 5)关键时刻的确定(在时间换算中很有用)关键时刻的确定(在时间换算中很有用)昼半球中间经线,

4、其地方时是昼半球中间经线,其地方时是1212时(正午);夜时(正午);夜半球中间经线,其地方时是半球中间经线,其地方时是0 0时或时或2424时。时。昏线与赤道交点的地方时是昏线与赤道交点的地方时是1818时;晨线与赤道交时;晨线与赤道交点的地方时是点的地方时是6 6时。时。晨昏圈与纬线圈的切点所在经线地方时为晨昏圈与纬线圈的切点所在经线地方时为0 0(或(或1212)时。)时。物影为一天中最短(太阳高度为一天中最大或太物影为一天中最短(太阳高度为一天中最大或太阳位于上中天),当地地方时为阳位于上中天),当地地方时为1212时。时。2.2.昼长、夜长的计算昼长、夜长的计算(1 1)根据各纬线圈

5、被分割成的昼弧、夜弧长进行计)根据各纬线圈被分割成的昼弧、夜弧长进行计 算:昼(夜)长算:昼(夜)长=昼(夜)弧长昼(夜)弧长/15/15。(2 2)同一天同一条纬线上,各地的昼长和夜长之和)同一天同一条纬线上,各地的昼长和夜长之和 为为2424小时;各地的昼长与另一半球同纬度各地的夜小时;各地的昼长与另一半球同纬度各地的夜 长相等。长相等。(3 3)已知日出时间为)已知日出时间为A A时,昼长时,昼长=2=2(12-A12-A),夜长),夜长 =2A=2A;已知日落时间为;已知日落时间为B B时,昼长时,昼长=2=2(B-12B-12),夜长),夜长 =2=2(24-B24-B);昼长);昼

6、长=日落时间日落时间-日出时间,夜长日出时间,夜长=24-=24-昼长。昼长。3.3.日出、日落时间的计算日出、日落时间的计算可用公式:日出(落)时间可用公式:日出(落)时间=12=121/21/2昼长(日出昼长(日出取取“-”-”,日落取,日落取“+”+”)。)。4.4.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1 1)一般情况下,所求点的正午太阳高度)一般情况下,所求点的正午太阳高度=90=90-直直射点纬度和所求地点纬度间的纬度差。射点纬度和所求地点纬度间的纬度差。(2 2)极昼时寒带地区子夜太阳高度)极昼时寒带地区子夜太阳高度=(所求地点纬(所求地点纬度度+太阳直射点纬度)太阳直射点纬度)

7、-90-90。事实上,根据以上公式还可以得出如下结论:事实上,根据以上公式还可以得出如下结论:发生极昼的极点太阳高度一天不变,且等于直射发生极昼的极点太阳高度一天不变,且等于直射点的纬度;点的纬度;若某一纬线圈上正好出现极昼,则该纬线圈的纬若某一纬线圈上正好出现极昼,则该纬线圈的纬度与直射点纬度互余,其上各处正午太阳高度等于度与直射点纬度互余,其上各处正午太阳高度等于直射点纬度的直射点纬度的2 2倍;倍;处于极昼区的某一点,其正午太阳高度与午夜太处于极昼区的某一点,其正午太阳高度与午夜太阳高度之和等于直射点纬度的阳高度之和等于直射点纬度的2 2倍;倍;就南北方向而言,在太阳直射的经线上,太阳高

8、就南北方向而言,在太阳直射的经线上,太阳高度角相差多少度,纬度就相差多少度;度角相差多少度,纬度就相差多少度;如果太阳直射赤道,则赤道上太阳高度相差多少如果太阳直射赤道,则赤道上太阳高度相差多少度,经度就相差多少度;度,经度就相差多少度;如果太阳直射赤道以外的其他纬线,此纬线上太如果太阳直射赤道以外的其他纬线,此纬线上太阳高度相差多少度,经度的差值一定大于太阳高度阳高度相差多少度,经度的差值一定大于太阳高度的差值。的差值。专题训练专题训练1.1.下图中下图中a a、b b、c c、d d四点位于同一纬线上。四点位于同一纬线上。a a、b b、c c三三点所在斜线为地球上某日部分等太阳高度线,点

9、所在斜线为地球上某日部分等太阳高度线,a a、b b、c c三点太阳高度相差三点太阳高度相差1010,efef为昏线,为昏线,e e点经度是点经度是6060E E。读图回答(。读图回答(1 1)(3 3)题。)题。(1 1)此时,有关图中各点太阳高度()此时,有关图中各点太阳高度(H H)的叙述,)的叙述,正确的是正确的是()A.Ha=90A.Ha=90B.Hb=-10B.Hb=-10C.Hc=20C.Hc=20D.Hd=0D.Hd=0(2 2)此时,)此时,c c处地方时是处地方时是()A.7A.7时时2020分分B.19B.19时时2020分分C.C.晚于晚于7 7时时2020分分D.D.

10、晚于晚于1919时时2020分分(3 3)此时,下列现象有可能出现的是()此时,下列现象有可能出现的是()A.A.黎明前,浙江沿海军民正在抗击一次强台风侵袭黎明前,浙江沿海军民正在抗击一次强台风侵袭B.B.悉尼港东南方一轮红日已从海平面升起悉尼港东南方一轮红日已从海平面升起C.C.纽约街头华灯初上,一群工人正在庆祝国际劳动节纽约街头华灯初上,一群工人正在庆祝国际劳动节D.D.巴格达某中学的一班同学正在体育课上踢足球巴格达某中学的一班同学正在体育课上踢足球解析解析 第(第(1 1)题,)题,a a、b b、c c、d d四点的太阳高度分别四点的太阳高度分别为为0 0、-10-10、-20-20、

11、-90-90。第(。第(2 2)题,昏线与)题,昏线与赤道交点的地方时为赤道交点的地方时为1818时,时,c c点所在斜线与赤道的交点所在斜线与赤道的交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为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为1919时时2020分,分,c c点在地方时为点在地方时为1919时时2020分的经线以西,故分的经线以西,故c c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晚于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晚于1919时时2020分。第(分。第(3 3)题,此时)题,此时6060E E为为1212时,则浙江为时,则浙江为1616:0000左右,不是黎明前;悉尼港为左右,不是黎明前;悉尼港为1818:0000左右;左右;纽约为凌晨,不是华灯初上;巴格达为纽

12、约为凌晨,不是华灯初上;巴格达为1111:0000,学,学生可能在上体育课。生可能在上体育课。答案答案 (1)B(2)D(3)D2.2.下图是下图是3030N N纬线圈,一架客机于当地日出时间纬线圈,一架客机于当地日出时间4 4 时时1010分从甲地(分从甲地(120120E E)起飞,沿纬线飞行,方)起飞,沿纬线飞行,方 向如图中箭头所示,到达乙地(向如图中箭头所示,到达乙地(150150W W)时正值)时正值 日落。据此完成(日落。据此完成(1 1)(2 2)题。)题。(1 1)乘坐该客机的旅客经历的昼长为)乘坐该客机的旅客经历的昼长为 ()A.18A.18小时小时1010分分 B.15B

13、.15小时小时4040分分 C.12C.12小时小时1010分分 D.9D.9小时小时4040分分(2 2)在客机飞行期间,下列叙述正确的是()在客机飞行期间,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A.极昼极夜的范围呈扩大趋势极昼极夜的范围呈扩大趋势 B.B.乙地的气压高于甲地乙地的气压高于甲地 C.C.晨昏线与地轴之间的夹角呈缩小趋势晨昏线与地轴之间的夹角呈缩小趋势 D.D.太阳直射北半球,且直射点向北移动太阳直射北半球,且直射点向北移动 解析解析 第(第(1 1)题,由甲地日出时间为)题,由甲地日出时间为4 4时时1010分可算分可算出该纬线上的昼长时间为出该纬线上的昼长时间为1515小时小时4040分

14、,日落时间为分,日落时间为1919时时5050分;客机起飞时分;客机起飞时,乙地时间为乙地时间为4 4:10+610+6(时差)(时差)=10=10:1010;从甲到乙,正好经历日出到日落,因此,;从甲到乙,正好经历日出到日落,因此,客机的飞行时间就是旅客经历的昼长,即客机的飞行时间就是旅客经历的昼长,即1919:50-50-1010:10=910=9小时小时4040分。第(分。第(2 2)题,由上题可知,)题,由上题可知,3030N N纬线上昼长大于夜长,此时为北半球夏季,北纬线上昼长大于夜长,此时为北半球夏季,北太平洋受夏威夷高压控制,处于北太平洋上的乙地太平洋受夏威夷高压控制,处于北太平

15、洋上的乙地气压高于亚欧大陆东部的甲地;但无法确定太阳直气压高于亚欧大陆东部的甲地;但无法确定太阳直射点是向北还是向南移动,因而也无法判定极昼极射点是向北还是向南移动,因而也无法判定极昼极夜范围和晨昏线与地轴之间夹角的变化趋势。夜范围和晨昏线与地轴之间夹角的变化趋势。答案答案(1)D(2)B专题二专题二 日照图的判读日照图的判读1.1.半球日照图半球日照图通过地球球心的平面将地球切成两半,其中任一半通过地球球心的平面将地球切成两半,其中任一半球的日照图都属于半球日照图。半球日照图最外圆球的日照图都属于半球日照图。半球日照图最外圆为通过地球球心的大圆,如果大圆为经线圈,则为为通过地球球心的大圆,如

16、果大圆为经线圈,则为侧视日照图;如果大圆为赤道,则为极地俯视日照侧视日照图;如果大圆为赤道,则为极地俯视日照图;如果大圆既不是经线圈也不是赤道,则为斜视图;如果大圆既不是经线圈也不是赤道,则为斜视日照图。日照图。(1 1)侧视日照图)侧视日照图 类型类型 特点特点 判读突破口判读突破口 共同点共同点 不同点不同点 地球侧视日照图是地球侧视日照图是最常见的一种日照最常见的一种日照图,一般北极在上、图,一般北极在上、南极在下,赤道为一南极在下,赤道为一条居中直线。居中的条居中直线。居中的一条经线也为直线,一条经线也为直线,其余各条经线为弧线。其余各条经线为弧线。晨昏线为直线,与太晨昏线为直线,与太

17、阳光线垂直,并平分阳光线垂直,并平分赤道赤道 为春分日或秋分为春分日或秋分日,晨昏线起止于日,晨昏线起止于南北两极,将任意南北两极,将任意一条纬线平分为昼一条纬线平分为昼弧、夜弧,全球昼弧、夜弧,全球昼夜平分夜平分 图中昼夜界线为图中昼夜界线为晨线,全球各地晨线,全球各地6 6时日出,时日出,1818时日时日落;落;太阳直射赤太阳直射赤道,正午太阳高度道,正午太阳高度由赤道向南北两极由赤道向南北两极递减递减 为夏至日,晨昏线为夏至日,晨昏线起止于南北极圈,起止于南北极圈,除赤道上昼夜平分除赤道上昼夜平分外,其他各条纬线外,其他各条纬线的昼弧与夜弧都不的昼弧与夜弧都不相等。北半球昼长相等。北半球

18、昼长大于夜长,北极圈大于夜长,北极圈及其以北出现极昼及其以北出现极昼现象;南半球情况现象;南半球情况相反相反 图中昼夜界线为图中昼夜界线为晨线,全球只有赤晨线,全球只有赤道上道上6 6时日出,时日出,1818时日落;时日落;太阳直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正午射北回归线,正午太阳高度由北回归太阳高度由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线向南北两侧递减 类型类型 特点特点 判读突破口判读突破口 共同点共同点 不同点不同点 地球侧视日照地球侧视日照图是最常见的一图是最常见的一种日照图,一般种日照图,一般北极在上、南极在北极在上、南极在下,赤道为一条居下,赤道为一条居中直线。居中的一中直线。居中的一条经线也为直线,条经

19、线也为直线,其余各条经线为其余各条经线为弧线。晨昏线为弧线。晨昏线为直线,与太阳光直线,与太阳光线垂直,并平分线垂直,并平分赤道赤道 为冬至日,晨昏为冬至日,晨昏线起止于南北极线起止于南北极圈,除赤道上昼圈,除赤道上昼夜平分外,其他夜平分外,其他各条纬线的昼弧各条纬线的昼弧与夜弧都不相等。与夜弧都不相等。北半球昼长小于北半球昼长小于夜长,北极圈及夜长,北极圈及其以北出现极夜其以北出现极夜现象;南半球情现象;南半球情况相反况相反 图中昼夜界线图中昼夜界线为昏线,全球只为昏线,全球只有赤道上有赤道上6 6时日时日出,出,1818时日落;时日落;太阳直射南回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正午太阳归线,正午太阳高

20、度由南回归线高度由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向南北两侧递减 晨昏线起止于南晨昏线起止于南北极圈内,除赤北极圈内,除赤道上昼夜平分道上昼夜平分外,其他各条纬外,其他各条纬线的昼弧与夜弧线的昼弧与夜弧都不相等都不相等 赤道上赤道上6 6时日时日出,出,1818时日落;时日落;太阳直射点位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回归线与赤于北回归线与赤道之间,正午太道之间,正午太阳高度由直射纬阳高度由直射纬线向南北两侧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减(2 2)极地俯视日照图)极地俯视日照图此类图中半球的纬线完整且呈同心圆,中心点为极此类图中半球的纬线完整且呈同心圆,中心点为极点,经线以极点为中心呈放射状分布。若地球呈逆点,经线以极点为中心

21、呈放射状分布。若地球呈逆时针方向旋转,图的中心为北极;若地球呈顺时针时针方向旋转,图的中心为北极;若地球呈顺时针方向旋转,图的中心为南极。方向旋转,图的中心为南极。判读极地俯视日照图的关键:判读极地俯视日照图的关键:注意图内阴影部分注意图内阴影部分(夜)和非阴影部分(昼)面积大小的变化;(夜)和非阴影部分(昼)面积大小的变化;注注意晨昏线的走向,与纬线圈相交、相切点的位置。意晨昏线的走向,与纬线圈相交、相切点的位置。如图如图5 5为二分日日照图,阴影部分(夜)和非阴影为二分日日照图,阴影部分(夜)和非阴影部分(昼)面积相等,晨昏线为直线且通过极点。部分(昼)面积相等,晨昏线为直线且通过极点。图

22、图6 6、7 7为二至日日照图,阴影部分(夜)和非阴影为二至日日照图,阴影部分(夜)和非阴影部分(昼)面积不等,晨昏线为弧线,且与极圈相部分(昼)面积不等,晨昏线为弧线,且与极圈相切。图切。图8 8为二分二至日以外的某一时间的日照图,为二分二至日以外的某一时间的日照图,阴影部分(夜)面积明显大于非阴影部分(昼),阴影部分(夜)面积明显大于非阴影部分(昼),晨昏线与极圈内某一纬线相切。晨昏线与极圈内某一纬线相切。(3 3)斜视日照图(立体图)斜视日照图(立体图)观测点既不在赤道上空,也不在极点上空,观测到观测点既不在赤道上空,也不在极点上空,观测到的光照情况即为斜视日照图(如图的光照情况即为斜视

23、日照图(如图9 9、1010)。图)。图9 9显显示的北半球面积较大,说明观测点在北半球上空,示的北半球面积较大,说明观测点在北半球上空,由于晨昏线与北极圈相切,因而此图表示夏至日;由于晨昏线与北极圈相切,因而此图表示夏至日;图图1010显示的南半球面积较大,说明观测点在南半球显示的南半球面积较大,说明观测点在南半球上空,晨昏线与南极圈相切,因而此图表示冬至日。上空,晨昏线与南极圈相切,因而此图表示冬至日。图图1111中,北极周边地区出现极夜现象,太阳直射点中,北极周边地区出现极夜现象,太阳直射点离南回归线比较近,读取晨昏线与赤道交点的位置离南回归线比较近,读取晨昏线与赤道交点的位置和时间是判

24、读此图的突破口。和时间是判读此图的突破口。2.2.全球日照图全球日照图全球日照图是指能完整表示全球昼夜长短分布状况全球日照图是指能完整表示全球昼夜长短分布状况的投影图。此类图一般将极点、极圈和回归线放大的投影图。此类图一般将极点、极圈和回归线放大到与赤道一样长,因而与实际图相比有很大的变形,到与赤道一样长,因而与实际图相比有很大的变形,离赤道越远,变形越大。离赤道越远,变形越大。全球日照图由于缺乏立体感,图上的晨昏线与昼夜全球日照图由于缺乏立体感,图上的晨昏线与昼夜分布不像半球日照图那样清晰,所以判读难度较大。分布不像半球日照图那样清晰,所以判读难度较大。判读全球日照图的关键是晨昏线、极昼和极

25、夜的分判读全球日照图的关键是晨昏线、极昼和极夜的分布情况,以及赤道上日出、日落的时间。具体方法布情况,以及赤道上日出、日落的时间。具体方法如下:如下:(1 1)根据图中的晨线或昏线判断出昼半球和夜半)根据图中的晨线或昏线判断出昼半球和夜半球。如下图,若球。如下图,若ABAB为晨线,为晨线,BCBC为昏线,晨昏线与北为昏线,晨昏线与北极圈相切,则根据晨线是黑夜进入白天的界线,昏极圈相切,则根据晨线是黑夜进入白天的界线,昏线是白天进入黑夜的界线这一特点,可以判定线是白天进入黑夜的界线这一特点,可以判定ABAB线线以东和以东和BCBC线以西为白昼,两线之间为黑夜,北极圈线以西为白昼,两线之间为黑夜,

26、北极圈及其以北出现极昼,南极圈及其以南出现极夜。及其以北出现极昼,南极圈及其以南出现极夜。(2 2)根据极昼、极夜的范围确定太阳直射点的位)根据极昼、极夜的范围确定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如上图所示,整个北极圈内为极昼时(整个南置。如上图所示,整个北极圈内为极昼时(整个南极圈内为极夜时),日期为极圈内为极夜时),日期为6 6月月2222日,太阳直射北回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如果整个南极圈内为极昼(整个北极圈内为归线;如果整个南极圈内为极昼(整个北极圈内为极夜),则日期为极夜),则日期为1212月月2222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如果晨昏线和经线重合,全球昼夜平分,则太阳直如果晨昏

27、线和经线重合,全球昼夜平分,则太阳直射赤道。射赤道。如果北极圈内大部分地区发生极昼(南极圈内部分如果北极圈内大部分地区发生极昼(南极圈内部分地区发生极夜),则太阳直射点位于赤道和北回归地区发生极夜),则太阳直射点位于赤道和北回归线之间;如果北极圈内大部分地区发生极夜(南极线之间;如果北极圈内大部分地区发生极夜(南极圈内部分地区发生极昼),则太阳直射点位于赤道圈内部分地区发生极昼),则太阳直射点位于赤道和南回归线之间。直射点的具体纬度可通过切点纬和南回归线之间。直射点的具体纬度可通过切点纬度与直射点纬度的互余关系计算。度与直射点纬度的互余关系计算。3.3.局部日照图局部日照图局部日照图实质上都是

28、半球日照图的一部分。有的局部日照图实质上都是半球日照图的一部分。有的为半球日照图的为半球日照图的1/21/2、1/41/4甚至甚至1/n1/n,如图,如图1 1、图、图2 2分别分别为半球侧视日照图的为半球侧视日照图的1/21/2图、图、1/41/4图;图图;图3 3为极地俯视为极地俯视日照图的日照图的1/21/2图,图图,图4 4和图和图5 5为极地俯视日照图的为极地俯视日照图的1/41/4图;图图;图6 6也是局部日照图,但不规则,就算也是局部日照图,但不规则,就算1/n1/n图。图。上述日照图中,判读图上述日照图中,判读图1 1图图6 6的关键是晨昏线与纬线的关键是晨昏线与纬线圈的切点,

29、以及晨昏线与赤道交点的位置和时间。圈的切点,以及晨昏线与赤道交点的位置和时间。除了上述半球日照图的局部外,全球日照图的一部除了上述半球日照图的局部外,全球日照图的一部分也常常成为局部日照图。图分也常常成为局部日照图。图7 7图图9 9都只有全球日照都只有全球日照图的图的1/41/4,判读的关键仍然是晨昏线与纬线圈的切点,判读的关键仍然是晨昏线与纬线圈的切点,以及晨昏线与赤道交点的位置和时间。以及晨昏线与赤道交点的位置和时间。4.4.组合日照图组合日照图组合日照图是指上述两种或更多图形融合,或将某组合日照图是指上述两种或更多图形融合,或将某种日照图与其他地理事物进行综合的日照图。图种日照图与其他

30、地理事物进行综合的日照图。图1 1是是将同一时刻不同位置观测到的日照图整合在一幅图将同一时刻不同位置观测到的日照图整合在一幅图上,图上,图2 2是将同一时刻不同位置观测到的极地俯视图是将同一时刻不同位置观测到的极地俯视图整合在一幅图上。整合在一幅图上。同一时刻不同位置观测到的组合日照图,判读难度同一时刻不同位置观测到的组合日照图,判读难度较大。如果将这种图转换为整体日照图,判读起来较大。如果将这种图转换为整体日照图,判读起来就显得形象、直观,难度也相应降低。就显得形象、直观,难度也相应降低。日照图与地球公转轨道图的组合、日照图与经纬网日照图与地球公转轨道图的组合、日照图与经纬网图的组合、透视立

31、体光照图等都可形成组合日照图。图的组合、透视立体光照图等都可形成组合日照图。解读这类日照图,不仅要熟练掌握前面各类日照图解读这类日照图,不仅要熟练掌握前面各类日照图的判读要领,还要灵活运用相关地理知识。的判读要领,还要灵活运用相关地理知识。图图3 3的判读需要注意地球在公转轨道不同位置上节的判读需要注意地球在公转轨道不同位置上节气、太阳直射点纬度、日地距离等的变化;判读图气、太阳直射点纬度、日地距离等的变化;判读图4 4时,要注意将各经线延长后找出极点(即交会点),时,要注意将各经线延长后找出极点(即交会点),确定地球自转方向;判读图确定地球自转方向;判读图5 5时应充分利用各点、线、时应充分

32、利用各点、线、面之间的几何关系。面之间的几何关系。专题训练专题训练3.3.下图为下图为“局部区域日照图局部区域日照图”,虚线为日界线,阴影,虚线为日界线,阴影 表示黑夜。读图回答表示黑夜。读图回答(1)(1)(2)(2)题。题。(1)(1)甲、乙两地相比甲、乙两地相比()A.A.日期相同,区时时刻乙早日期相同,区时时刻乙早B.B.日期甲早,区时时刻两地相同日期甲早,区时时刻两地相同C.C.日期甲早,区时时刻乙早日期甲早,区时时刻乙早D.D.日期甲晚,区时时刻乙早日期甲晚,区时时刻乙早(2)(2)图示时刻,地球上分属两个日期的范围之比约为图示时刻,地球上分属两个日期的范围之比约为()A.111A

33、.111B.15B.15C.17C.17D.717D.717解析解析 第第(1)(1)题,日界线东侧的乙地比西侧的甲地晚题,日界线东侧的乙地比西侧的甲地晚1 1天;甲地处于东天;甲地处于东1212区,乙地处于西区,乙地处于西1111区,处于东边区,处于东边的乙地区时时刻比甲地早的乙地区时时刻比甲地早1 1小时。第小时。第(2)(2)题,图中昼题,图中昼夜分界线为晨线,其与赤道交点夜分界线为晨线,其与赤道交点165165E E的地方时为的地方时为6 6时,时,0 0时所在经线为时所在经线为7575E E。7575E E向东至向东至180180与与7575E E向西至向西至180180的日期不同,

34、两个日期的范围之的日期不同,两个日期的范围之比约为比约为717717。答案答案 (1)C (2)D4.4.图图1 1为为“某日世界时(零时区)某日世界时(零时区)1 1时时4040分的光照图分的光照图”(阴影部分为黑夜),图(阴影部分为黑夜),图2 2为为“AEAE五个地点该日五个地点该日 的太阳高度日变化曲线图的太阳高度日变化曲线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 1)图)图1 1中中M M点的地理坐标为点的地理坐标为 。(2 2)AEAE五个地点中,自转线速度最小的是五个地点中,自转线速度最小的是 。若流经五地的河流,两岸岩性相同,则适合在河流若流经五地的河流,两岸岩性相同,则

35、适合在河流 右岸建设港口的地点是右岸建设港口的地点是 。(3 3)此时,与北京处于同一日期的经度范围是)此时,与北京处于同一日期的经度范围是 。(4 4)在图)在图2 2中,画出这一天南极点的太阳高度日变中,画出这一天南极点的太阳高度日变 化线。化线。(5 5)图)图3 3所示的日期与图所示的日期与图1 1相同,请在图中大圆外的相同,请在图中大圆外的 弧线上用箭头标出地球自转方向,并用弧线上用箭头标出地球自转方向,并用“S”“N”S”“N”标出南、北两极点;在图中画出晨昏线的位置,并标出南、北两极点;在图中画出晨昏线的位置,并 用斜线在图上标出黑夜的范围。用斜线在图上标出黑夜的范围。P P在在

36、Q Q的方向。的方向。解析解析 第(第(1 1)题,利用)题,利用0 0经线为经线为1 1时时4040分,分,M M地为地为1212时,可计算出时,可计算出M M点的经度;图点的经度;图2 2中中C C地昼长正好为地昼长正好为1212小时,位于赤道上,利用其正午太阳高度可算出当小时,位于赤道上,利用其正午太阳高度可算出当日太阳直射日太阳直射2020S S,M M点纬度与直射点纬度互余。第点纬度与直射点纬度互余。第(2 2)题,)题,D D地出现极昼,故其纬度最高,自转线速地出现极昼,故其纬度最高,自转线速度最小;度最小;E E地昼短夜长地昼短夜长,应位于北半球,受地转偏向应位于北半球,受地转偏

37、向力影响力影响,右岸易被侵蚀右岸易被侵蚀,泥沙不易淤积。第(泥沙不易淤积。第(3 3)题)题,利用利用0 0经线为经线为1 1时时4040分分,算出算出0 0时经线为时经线为2525W W,2525W W向东到向东到180180的范围与北京处于同一日期。第的范围与北京处于同一日期。第(4 4)题,南极这一天出现极昼,且太阳高度值始终)题,南极这一天出现极昼,且太阳高度值始终等于直射点纬度等于直射点纬度2020,所以在太阳高度值所以在太阳高度值2020处向右处向右画一水平线即为该日南极点的太阳高度变化线。第画一水平线即为该日南极点的太阳高度变化线。第(5 5)题,图)题,图3 3中间竖直经线穿越

38、上下两半球,处于中间竖直经线穿越上下两半球,处于2020E E与与110110E E中间,应为中间,应为6565E E,由此可确定上半,由此可确定上半图所示为北半球,下半图所示为南半球,图所示为北半球,下半图所示为南半球,P P在在Q Q的正的正南方向;绘晨昏线时南方向;绘晨昏线时,注意其与纬线圈切点为注意其与纬线圈切点为7070。答案答案 (1 1)()(7070N N,155155E E)(2 2)D ED E(3 3)2525W W向东到向东到180180(或(或180180向西到向西到2525W W)(4 4)略(在太阳高度值)略(在太阳高度值2020处向右画水平线)处向右画水平线)(

39、5 5)绘图如下图所示(斜线为夜半球)绘图如下图所示(斜线为夜半球)正南正南5.5.读读“某日夜半球示意图某日夜半球示意图”,回答(,回答(1 1)(3 3)题。)题。(1 1)B B、C C、D D的经度数分别为的经度数分别为 、。(2 2)这一天是)这一天是 月月 日。图中日。图中B B的地的地方时是方时是 ,C C的地方时是的地方时是 。(3 3)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 ,该,该日北京(日北京(393954N54N,116116E E)的正午太阳高度是)的正午太阳高度是 。解析解析 解答时,可将组合图解答时,可将组合图转绘为常见的图,题中图实转绘为常见

40、的图,题中图实际上是在地球前后两个位置际上是在地球前后两个位置观测到的日照图,将图整合观测到的日照图,将图整合后可得右图;这样的图图转换,可为解题尤其是后可得右图;这样的图图转换,可为解题尤其是B B、C C两点地方时的计算提供不少方便。两点地方时的计算提供不少方便。(1 1)因赤道上始终昼夜平分,)因赤道上始终昼夜平分,BCBC跨经度跨经度180180,ABAB与与ACAC相等且各跨经度相等且各跨经度9090,相邻两经线间隔,相邻两经线间隔3030,则,则B B点经度为点经度为110110W W,C C点经度为点经度为7070E E,D D点经度为点经度为140140W W。(。(2 2)由

41、南极圈内发生极夜现)由南极圈内发生极夜现象可判定这一天为象可判定这一天为6 6月月2222日。日。B B点为昏线与赤道交点为昏线与赤道交点,地方时为点,地方时为1818时;时;C C点为晨线与赤道交点,地点为晨线与赤道交点,地方时为方时为6 6时。(时。(3 3)依据太阳直射点地方时为)依据太阳直射点地方时为1212时时计算经度,纬度可借助极夜范围确定;北京正午计算经度,纬度可借助极夜范围确定;北京正午太阳高度可以用公式计算。太阳高度可以用公式计算。答案答案 (1 1)110110W 70W 70E 140E 140W W(2 2)6 22 186 22 18时时 6 6时时(3 3)()(2

42、32326N26N,160160E E)73733232专题三专题三 等高线与其他等值线的判读等高线与其他等值线的判读步骤步骤 说明说明 看图名看图名 读图名明确等值线图所要反映的读图名明确等值线图所要反映的地理事物,即等高线、等压线、地理事物,即等高线、等压线、等温线、等降水量线、等盐度线、等温线、等降水量线、等盐度线、等人口密度线、等震线、等时线、等人口密度线、等震线、等时线、等潜水位线、等太阳高度线和等等潜水位线、等太阳高度线和等太阳辐射量线等太阳辐射量线等 看疏密看疏密 如等高距一定时,等高线愈密如等高距一定时,等高线愈密则坡度愈陡,水流愈急;同一则坡度愈陡,水流愈急;同一幅图中,等压

43、线越密的地方,风幅图中,等压线越密的地方,风越大越大 看看走走向向 如等高线弯曲方向为地形走向,如下图中等高线的弯曲方向与如等高线弯曲方向为地形走向,如下图中等高线的弯曲方向与水流方向相反水流方向相反 看看弯弯曲曲 确定弯曲部分为高值区还是低值区,一般采用垂线法和切线法:确定弯曲部分为高值区还是低值区,一般采用垂线法和切线法:垂线法:在等值线图上弯曲最大处的两侧作各等值线的垂线,垂线法:在等值线图上弯曲最大处的两侧作各等值线的垂线,方向从高值指向低值。若箭头向中心辐合,则等值线弯曲处与两方向从高值指向低值。若箭头向中心辐合,则等值线弯曲处与两侧比为低值区;若箭头向外围辐散,则等值线弯曲处与两侧

44、比为侧比为低值区;若箭头向外围辐散,则等值线弯曲处与两侧比为高值区。(如下图)高值区。(如下图)看看弯弯曲曲 切线法:在等值线弯曲最大处作某条等值线的切线法:在等值线弯曲最大处作某条等值线的切线,比较切点与切线上其他点的数值大小。若切切线,比较切点与切线上其他点的数值大小。若切点数值小于其他点的数值,则该处为低值区;若切点数值小于其他点的数值,则该处为低值区;若切点数值大于其他点的数值,则该处为高值区。(如点数值大于其他点的数值,则该处为高值区。(如下图)下图)看闭合看闭合 如果两条数值不同的等值线中间有闭合的等如果两条数值不同的等值线中间有闭合的等值线,则要遵循值线,则要遵循“大于大的、小于

45、小的大于大的、小于小的”规律规律确定其数值。如下图中有两条等值线,数值确定其数值。如下图中有两条等值线,数值a a大于大于b b,则,则M M地的值大于地的值大于a a,N N地的值小于地的值小于b b。看递变看递变 等值线上数值大小的排列顺序反映了该地理等值线上数值大小的排列顺序反映了该地理现象的变化规律(递增或递减)现象的变化规律(递增或递减)看特殊看特殊 关注等值线图中特殊的地方,如等高线图中几条线交关注等值线图中特殊的地方,如等高线图中几条线交会的地方表示悬崖,等压线非常密集且气压较低的环会的地方表示悬崖,等压线非常密集且气压较低的环形区域可能存在着台风形区域可能存在着台风 专题训练专

46、题训练6.6.右图是右图是“某地区经纬网及太阳高度等值线(某地区经纬网及太阳高度等值线(A A和和B B)示)示意图意图”,读后回答下列问题。,读后回答下列问题。(1 1)图示时刻,太阳直射点位)图示时刻,太阳直射点位于于 (国家)境内。(国家)境内。(2 2)该日正午太阳高度随纬度)该日正午太阳高度随纬度的变化规律是的变化规律是 ;地球上;地球上出现极夜现象的范围是出现极夜现象的范围是 。(3 3)图中等值线)图中等值线B B的数值应为的数值应为 。(4 4)有关经线)有关经线P P的叙述,正确的是的叙述,正确的是 ()A.A.为为1010W WB.B.为为6060W W C.C.位于位于1

47、010W W以东以东 D.D.位于位于1010W W以西以西(5 5)下面能正确表示该日上海某中学操场上旗杆)下面能正确表示该日上海某中学操场上旗杆(旗杆立于(旗杆立于O O点)杆影端点移动轨迹和方向的是点)杆影端点移动轨迹和方向的是()解析解析 第(第(1 1)题,由等太阳高度线中心点太阳高度)题,由等太阳高度线中心点太阳高度为为9090,可确定等太阳高度线图的中心点(,可确定等太阳高度线图的中心点(2020S S,5050W W)为太阳直射点,由此可确定其位于巴西境内。)为太阳直射点,由此可确定其位于巴西境内。第(第(2 2)题,正午太阳高度与直射点纬度互余且处于)题,正午太阳高度与直射点

48、纬度互余且处于不同半球,可确定极夜的范围。第(不同半球,可确定极夜的范围。第(3 3)题,在太阳)题,在太阳直射的经线上,正午太阳高度由直射的经线上,正午太阳高度由2020S S向南北递减,向南北递减,2020N N与与2020S S纬度相差纬度相差4040,太阳高度递减了,太阳高度递减了4040,因而等值线因而等值线B B的数值为的数值为5050。第(。第(4 4)题,在太阳直)题,在太阳直射纬线上,经线射纬线上,经线P P与与5050W W的太阳高度相差的太阳高度相差4040,但,但由于经度相差由于经度相差1 1的纬线长度小于纬度相差的纬线长度小于纬度相差1 1的经线的经线长度,因而其经度

49、的差值一定大于太阳高度的差长度,因而其经度的差值一定大于太阳高度的差值值4040,即经线,即经线P P位于位于1010W W以东。第(以东。第(5 5)题,)题,太阳直射太阳直射2020S S时,上海日出东南,日落西南,时,上海日出东南,日落西南,杆影端点的移动方向为西北杆影端点的移动方向为西北正北正北东北。东北。答案答案 (1 1)巴西)巴西 (2 2)从)从2020S S向南北递减向南北递减7070N N及其以北地区及其以北地区 (3 3)5050 (4 4)C C(5 5)A A计算型选择题计算型选择题 解题技能解题技能【题型特征题型特征】地理计算是一项重要的地理能力,也是高考考查地理计

50、算是一项重要的地理能力,也是高考考查的一个重要方面。地理计算与单纯的数字计算不完全等的一个重要方面。地理计算与单纯的数字计算不完全等同,它不仅需要一定的数学基础,还要求能把握其内在同,它不仅需要一定的数学基础,还要求能把握其内在的地理原理和规律,即能够运用已有的地理知识,通过的地理原理和规律,即能够运用已有的地理知识,通过数学计算得出结论。对于各类地理计算,同学们首先要数学计算得出结论。对于各类地理计算,同学们首先要掌握相应的地理知识、地理原理,其次要多练习,只有掌握相应的地理知识、地理原理,其次要多练习,只有熟悉各种题型才能做到举一反三、灵活运用。熟悉各种题型才能做到举一反三、灵活运用。【答

51、题技巧答题技巧】计算型选择题涉及的计算类别繁多,原理多样,时计算型选择题涉及的计算类别繁多,原理多样,时间计算以及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相关计算前面已间计算以及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相关计算前面已详细表述,其他计算原理表解如下:详细表述,其他计算原理表解如下:计算类别计算类别 相关地理原理相关地理原理 比例尺比例尺的计算的计算 比例尺比例尺=图上距离图上距离实地距离实地距离(三者之间的换算)(三者之间的换算)距离计算距离计算 经纬网上计算两点间的距离,经纬网上计算两点间的距离,1 1经线长约为经线长约为111 km111 km,1 1纬线长约纬线长约为为111 cos km(111 cos

52、 km(其中其中 为纬度为纬度)海拔和相对海拔和相对高度的计算高度的计算 等高线图上任意两地相对高度的计等高线图上任意两地相对高度的计算可根据:(算可根据:(n-1n-1)dHdH(n+1)d(n+1)d(其中(其中n n表示两地间不同等高线的条表示两地间不同等高线的条数,数,d d表示等高距)表示等高距)气温计算气温计算 对流层气温垂直递减率:每上对流层气温垂直递减率:每上升升100 m100 m,气温下降,气温下降0.6 0.6 人口自然增人口自然增长率的计算长率的计算 自然增长率自然增长率=出生率出生率-死亡率死亡率 人口密度人口密度的计算的计算 人口密度人口密度=某地总人口数某地总人口

53、数总面积总面积 城市化水城市化水平的计算平的计算 城市化水平城市化水平=城市人口数城市人口数该地该地区总人口数区总人口数 【典例示范典例示范】读读“北半球经纬网示意图北半球经纬网示意图”,有一飞机,有一飞机于下午于下午2 2时,时,以地球自转角速度,从甲向乙飞行以地球自转角速度,从甲向乙飞行2 2小时小时4545分钟后,分钟后,正好在乙地看到日落,据此回答(正好在乙地看到日落,据此回答(1 1)(3 3)题。)题。(1 1)甲、乙两地的经度差约为)甲、乙两地的经度差约为 ()A.40A.40B.41B.41C.45C.45D.50D.50 (2 2)飞机)飞机上的旅客经历的昼长是上的旅客经历的

54、昼长是 ()A.16A.16小时小时4545分钟分钟B.13B.13小时小时C.15C.15小时小时D.12D.12小时小时1515分钟分钟 (3 3)飞机)飞机同时以同样的速度从甲向丁飞行同时以同样的速度从甲向丁飞行3 3小时小时3030分分钟正好到达丁,则下列有可能的是钟正好到达丁,则下列有可能的是 ()A.A.飞机飞机于丁地日落于丁地日落1 1小时后抵达小时后抵达B.B.飞机飞机上的旅客经历的昼长比飞机上的旅客经历的昼长比飞机上的长上的长C.C.飞机飞机在丁地日落时正好抵达在丁地日落时正好抵达D.D.飞机飞机上的旅客经历的昼长时间一定比飞机上的旅客经历的昼长时间一定比飞机上上 的短的短3

55、 3小时小时解析解析 该题目主要考查读图获取信息、运用知识该题目主要考查读图获取信息、运用知识和原理解决问题的能力。第(和原理解决问题的能力。第(1 1)题,地球自转角)题,地球自转角速度为每小时速度为每小时1515,飞机,飞机飞行飞行2 2小时小时4545分钟,则分钟,则甲、乙两地的经度差为甲、乙两地的经度差为41.2541.25。第(。第(2 2)题,甲地)题,甲地1414点时,乙地为点时,乙地为1616:4545,2 2小时小时4545分钟后,乙地为分钟后,乙地为1919:3030,此时当地日落,则当日,此时当地日落,则当日4 4:3030日出;旅客在日出;旅客在甲地经历的昼长为甲地经历

56、的昼长为1414:00-400-4:30=930=9小时小时3030分钟,在飞分钟,在飞机上又经历了机上又经历了2 2小时小时4545分钟,故旅客经历的昼长为分钟,故旅客经历的昼长为1212小时小时1515分钟。第(分钟。第(3 3)题,由上题中纬线)题,由上题中纬线1 1的日出日的日出日落地方时,可知纬线落地方时,可知纬线1 1上昼长夜短,所以纬线上昼长夜短,所以纬线2 2上的上的昼长应该较短。纬线昼长应该较短。纬线1 1的日落地方时是的日落地方时是1919:3030,则纬线,则纬线2 2上上的日落地方时应在的日落地方时应在1818:00001919:3030之间。求出到达时丁地之间。求出到

57、达时丁地的地方时:的地方时:14+314+3:30+230+2:45=2045=20:1515(2 2:4545为两条经线的为两条经线的地方时差);若到达丁地时,已经日落地方时差);若到达丁地时,已经日落1 1小时,则日落时小时,则日落时间为间为1919:1515,处于,处于1818:00001919:3030之间。此时,纬度越低之间。此时,纬度越低昼越短,所以飞机昼越短,所以飞机上的旅客经历的昼长时间一定较短上的旅客经历的昼长时间一定较短(速度相同)。(速度相同)。答案答案 (1)B (2)D (3)A【题型专练题型专练】读读“某山峰图某山峰图”,回答(,回答(1 1)(2 2)题。)题。(

58、1 1)在等高距为)在等高距为500500米的地形图上,有米的地形图上,有4 4条等高线反条等高线反映此山峰,由此推知山峰的相对高度可能是(映此山峰,由此推知山峰的相对高度可能是()A.2 000A.2 0003 0003 000米米B.2 000B.2 0002 5002 500米米C.1 500C.1 5002 0002 000米米D.1 500D.1 5002 5002 500米米(2 2)若此山峰山麓海拔为)若此山峰山麓海拔为0 0米,根据气温垂直变化米,根据气温垂直变化规律,山项有永久性冰川积雪的是规律,山项有永久性冰川积雪的是 ()A.A.山麓夏季气温为山麓夏季气温为1010,山顶

59、海拔为,山顶海拔为1 6001 600米米B.B.山麓夏季气温为山麓夏季气温为1515,山顶海拔为,山顶海拔为1 0001 000米米C.C.山麓夏季气温为山麓夏季气温为1515,山顶海拔为,山顶海拔为2 5002 500米米D.D.山麓夏季气温为山麓夏季气温为1212,山顶海拔为,山顶海拔为2 2002 200米米解析解析 第(第(1 1)题,四条等高线之间的相对高度)题,四条等高线之间的相对高度是是1 5001 500米,最高的等高线之上可能有近米,最高的等高线之上可能有近500500米的米的高度;最低等高线之下也可能有近高度;最低等高线之下也可能有近500500米的高度,米的高度,则此山

60、峰的相对高度可能是则此山峰的相对高度可能是1 5002 5001 5002 500米。第米。第(2 2)题,山顶有永久性冰川积雪的条件是山顶整)题,山顶有永久性冰川积雪的条件是山顶整年的气温都在年的气温都在00以下,若夏季山顶的气温在以下,若夏季山顶的气温在00以下,便可形成永久性冰川积雪。山麓夏季气温以下,便可形成永久性冰川积雪。山麓夏季气温为为1212,山顶海拔为,山顶海拔为2 2002 200米,根据每上升米,根据每上升1 0001 000米,气温下降米,气温下降66的规律,此山峰的规律,此山峰2 0002 000米以上部米以上部分的气温终年在分的气温终年在00以下以下。答案答案 (1)

61、D(2)D【样卷批阅样卷批阅】规范答题规范答题全面审题读题 读图,图上读图,图上XOYXOY为地轴,为地轴,MNMN为赤道,为赤道,EFEF、EFEF为回为回归线,归线,STST,STST为极圈,据此回答下列问题。为极圈,据此回答下列问题。(1010分)分)(1 1)下列各角中与目前黄赤交角相等的是()下列各角中与目前黄赤交角相等的是(2 2分)分)()XOFXOFXOT XOT E EOY OY FONFONA.A.B.B.C.C.D.D.C(2 2)按地球上)按地球上“五带五带”的划分,图上的划分,图上STST与与EFEF之间和之间和EFEF与与E EF F之间分别为之间分别为 带和带和

62、带。(带。(2 2分)分)(3 3)当太阳直射点在图上自)当太阳直射点在图上自MNMN向北移动到向北移动到EFEF,再由,再由EFEF向南移动到向南移动到MNMN的过程中,在的过程中,在STST及其以南范围及其以南范围内,极夜现象出现的地区变化规律是什么?(内,极夜现象出现的地区变化规律是什么?(4 4分)分)北温北温亚热亚热答答:当太阳直射点自当太阳直射点自MNMN向北移动到向北移动到EFEF过程中,极夜过程中,极夜首先从首先从x x开始,然后逐渐扩大到北极圈。当太阳直射开始,然后逐渐扩大到北极圈。当太阳直射点南移到点南移到MNMN时,出现极夜的地区又缩小到北极点。时,出现极夜的地区又缩小到

63、北极点。(4 4)为了研究黄赤交角对地球自然环境的影响,假)为了研究黄赤交角对地球自然环境的影响,假设黄赤交角变为设黄赤交角变为0 0。这时,在地球上将可能会出现。这时,在地球上将可能会出现的自然现象有(多选)(的自然现象有(多选)(2 2分)分)()A.A.太阳终年直射赤道太阳终年直射赤道B.B.各地全年都昼夜平分各地全年都昼夜平分 C.C.各地气温都无日变化各地气温都无日变化 D.D.各地都无四季变化各地都无四季变化 E.E.无大气环流现象无大气环流现象 F.F.自然地理环境无区域差异自然地理环境无区域差异ABC【评分标准评分标准】(本大题共】(本大题共1010分)分)(1 1)C C(2

64、 2分)(分)(2 2)北温热(每空)北温热(每空1 1分,共分,共2 2分)分)(3 3)从南极点开始,出现极夜的地区逐渐扩大,太)从南极点开始,出现极夜的地区逐渐扩大,太阳直射点至阳直射点至EFEF时南极圈及其以南地区全部为极夜,时南极圈及其以南地区全部为极夜,之后,出现极夜的地区逐渐缩小。(之后,出现极夜的地区逐渐缩小。(4 4分,只要答对分,只要答对极夜出现的位置及变化趋势,即可得满分;否则酌极夜出现的位置及变化趋势,即可得满分;否则酌情扣分。)(情扣分。)(4 4)ABDABD(2 2分,全对得分,全对得2 2分,答对两个分,答对两个得得1 1分,其余不得分。)分,其余不得分。)【失

65、分溯源失分溯源】该生本题失分较多。从知识掌握上看主要有以下几方该生本题失分较多。从知识掌握上看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第一,对地球上五带划分及分布记忆不牢,由于南面:第一,对地球上五带划分及分布记忆不牢,由于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和极点的存在,地球表面可分为热北回归线、南北极圈和极点的存在,地球表面可分为热带、南北温带和南北寒带,亚热带不属于五带范畴;第带、南北温带和南北寒带,亚热带不属于五带范畴;第二,对南北极圈及其以内极昼和极夜的变化规律把握不二,对南北极圈及其以内极昼和极夜的变化规律把握不准,极昼和极夜都是从极点开始并逐渐向极圈扩展到最准,极昼和极夜都是从极点开始并逐渐向极圈扩展到最大,然后范围

66、逐渐缩小,最终到极点消失;极昼出现半大,然后范围逐渐缩小,最终到极点消失;极昼出现半球与太阳直射点所在半球相一致,极夜则相反,这些规球与太阳直射点所在半球相一致,极夜则相反,这些规律在做题过程中要熟练运用;第三,对黄赤交角及其影律在做题过程中要熟练运用;第三,对黄赤交角及其影响不能运用到实际中去,各地气温日变化虽然与黄赤交响不能运用到实际中去,各地气温日变化虽然与黄赤交角有关,但也受天气变化、地势地形及地理位置等因素角有关,但也受天气变化、地势地形及地理位置等因素影响。影响。【得分技巧得分技巧】读题和审题能力是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读题和审题能力是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前提,是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讨问题的基础。读前提,是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讨问题的基础。读题审题要全面,应该注意以下三个方面:一读题干提供题审题要全面,应该注意以下三个方面:一读题干提供的关键概念、数据或隐含的关键信息,如本题题干中所的关键概念、数据或隐含的关键信息,如本题题干中所列举的线段(或弧)所表示的地理意义。二读图示所提列举的线段(或弧)所表示的地理意义。二读图示所提供的信息,例如本题图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