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入学教育 第一章 第一节

上传人:m**** 文档编号:187572594 上传时间:2023-02-15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0.82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大学生入学教育 第一章 第一节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大学生入学教育 第一章 第一节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大学生入学教育 第一章 第一节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资源描述:

《大学生入学教育 第一章 第一节》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学生入学教育 第一章 第一节(11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大学生入学教育上篇 适应大学生活第一章 新环境 新生活学习目标了解高等教育的发展史及现代大学职能;了解高等院校的办学特色;通过对辅导员的认识与了解增进新生与辅导员的感情,降低距离感;了解大学生生活,尽快适应大学生活。每年都有这么一群年轻人,他们经过高考的洗礼,成功蜕变成一名大学生。从 进入大学校园的第一天起,他们又被校园内的人们称为“大一新生”。于是他们 拥有了新的身份,在新的校园环境下开始新的大学生活。对于大多数大一新生来 说,大学校园和大学生活都是陌生、新奇的,甚至是不知所措的。因此,如何尽 快了解大学、适应大学生活,完成大学生的角色转变成为每一名大一新生都要面 对的问题。第一节 认识大学

2、提起大学,人们首先想到的是干净的校园、年轻的学子和知识渊博的教授们。 短期的军训结束后,大一新生就要在校园中开始他们最主要的工作学习。通 常,学生面对的第一个问题可能就是“我的教室在哪儿”。不同于以往的学习, 大学生不再拥有固定的教室和座位,每天奔波于不同的教学楼和教室,每天要为 了寻找自习室而穿梭,没有了班主任的突击检查,没有了数不清的大考、小考, 甚至开学一个月后居然不能准确叫出自己同班同学的名字在忙绿与迷茫中 有人会问:“难道这就是大学?这就是大学生活吗?”一、古代高等教育及其发展大学教育属于高等教育范畴,大学是高等教育的重要学府之一。高等教育是一 个相对概念,是相对于中等教育而言的。中

3、国大百科全书中将高等教育定义 为:“建立在中等教育基础上的各种专业教育”。1962 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举办的高等教育会议将高等教育解释为:“大学、文学院、理工学院和师范学院 等机构所提供的各种类型的教育而言,其基本入学条件为完成中等教育。一般入 学年龄为18 岁,学完课程后授予学位、文凭或证书,作为完成高等学业的证明。” 由此可见,高等教育首先体现在一个“高”字上,它位于学制结构金字塔的尖端; 其次,它产生的时间晚于一般的学校教育,而且需要相应的物质和人力资源支持。其实,在独立的中等教育产生之前,就已经存在研习高深学问的场所,古代的 寺庙、学校、博物馆、图书馆都在一定程度上具有高等教育的性

4、质,起到大学教 育的作用,只是当时的高等教育含义模糊,不能称为现代意义的大学。(一)古代东方的高等教育“古代东方是人类文明的发源地,也是人类教育的发源地。人类最早的高等教 育同样始于古代东方诸国。”早在公元前2000 年,古代巴比伦就已经有了“智 慧之家”。“智慧之家”是两河流域存在的最早的具有高等教育性质的机构。位 于尼罗河下游的古代埃及也曾有“文人之家”“生命之家”以及海立欧普里斯大 寺等教育机构,它们探索和传递着生命和宇宙的奥秘,吸引了包括犹太的摩西、 希腊的柏拉图等人前来游学。此外,宗教势力强大的古代印度,也存在由婆罗门 教士创建的“巴瑞萨”和“隐士林”以及由佛教创办的纳兰陀寺,我国唐

5、代高僧 玄奘就曾在纳兰陀寺求学高深教义。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的中国,在高等教育上自然也不会落后。早在公元前 2700 年前中国就有了“大学”这个名称。虞夏商时期的上庠、东序、右学等机 构已经具备了高等教育的一些属性,是高等教育雏形。中国古代有官学和私学之分,官学起步较早,我国古代的高等教育也起于朝廷 所办的官学。在官学中,太学和国子监是中国封建社会的最高学府。太学之名始 于西周,由“大学”一词衍生出来,此后历代都有设立,但名称不一,如晋朝的 国子学、齐代的国子寺、隋朝的国子监,到唐宋两代太学与国子学并存;元明清 时期则不设立太学,只设国子学或国子监。除此之外,东汉末年还出现了中国古 代最早的艺

6、术大学鸿都门学。春秋战国时期,中国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革,中国的教育体制也发生了重要变 化,正所谓“天子失官,学在四夷”。奴隶主贵族的政治统治走向崩溃,强大的 中央集权日益衰弱,原来由贵族垄断、官府掌管的文化也散失至民间,私人办学 成为这个时期教育的一大特点。至此,古代社会的高等教育也存在于官学和私学两种教育体系当中。私学是中国历代私人创办的学校,是封建社会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按程 度划分,私学有蒙养教学和经师讲学的两种,后者相当于大学,具有高等教育性 质。很多教育家、思想家借助私学这种形式宣传自己的学说,扩大本学派思想的 影响。教育先师孔子就是最早开办私学的代表人物。汉代以后,经馆逐步得到

7、发 展,到唐宋明清时期改称书院,著名的东林书院、白鹿洞书院都曾为当世培养了 许多著名的学者和官员,促进了社会文化和政治的发展。知识链接大学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定,定而后能静,静而 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 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 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 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治国,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 修身为本。其本乱而未治者,否矣。

8、其所厚者薄,未之有也。此谓知本,此谓知 之至也。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 独也。小人闲居为不善,无所不至,见君子而后厌然,掩其不善,而著其善。人 之视己,如见其肝肺然,则何益矣。此谓诚于中,形于外。故君子必慎其独也。 曾子曰:“十目所视,十手所指,其严乎!”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故君 子必诚其意。诗云:“瞻彼淇澳,绿竹猗猗。有斐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 磨,瑟兮涧兮,赫兮喧兮,有斐君子,终不可喧兮。”如切如磋者,道学也;如 琢如磨者,自修也;瑟兮涧兮者,恂栗也;赫兮喧兮者,威仪也;有斐君子,终 不可喧兮者,道盛德至善,民之不能忘也。 诗云:“于戏!

9、前王不忘。” 君子贤其贤而亲其亲,小人乐其乐而利其利。此以没世不忘也。康诰曰:“克 明德。”大甲曰:“顾是天之明命。”帝典曰:“克明峻德。”皆自明 也。汤之盘铭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康诰曰:“作新民。” 诗曰:“周虽旧邦,其命维新。”是故君子无所不用其极。诗云:“邦 畿千里,惟民所止。” 诗云:“绵蛮黄鸟,止于丘隅。”子曰:“于止, 知其所止,可以人而不如鸟乎?” 诗云:“穆穆文王,于缉熙敬止。”为 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与国人交止于信。子 曰:“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无情者不得尽其辞,大畏民志,此 谓知本。所谓修身在正其心者,身有所忿惕则

10、不得其正,有所恐惧则不得其正,有所好 乐则不得其正,有所忧患则不得其正。 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 不知其味。 此谓修身在正其心。所谓齐其家在修其身者,人之其所亲爱而辟焉,之其所贱恶而辟焉,之其所畏 敬而辟焉,之其所哀矜而辟焉,之其所敖惰而辟焉,故好而知其恶,恶而知其美 者,天下鲜矣。 故谚有之曰:“人莫知其子之恶,莫知其苗之硕。” 此谓身不 修,不可以齐其家。所谓治国必先齐其家者,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无之。故君子不出家而成教 于国。孝者,所以事君也;悌者,所以事长也;慈者,所以使众也。 康诰 曰:“如保赤子。”心诚求之,虽不中,不远矣。未有学养子而后嫁者也。 一 家仁,一国兴仁;

11、一家让,一国兴让;一人贪戾,一国作乱,其机如此.此谓一 言偾事,一人定国。 尧舜帅天下以仁,而民从之;桀纣帅天下以暴,而民从之。 其所令,反其所好,而民不从。是故君子有诸己而后求诸人,无诸己而后非诸人。 所藏乎身不恕,而能喻诸人者,未之有也。故治国在齐其家。 诗云:“桃 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於归,宜其家人。”宜其家人而后可以教国人。诗 云:“宜兄宜弟。”宜兄宜弟,而后可以教国人。 诗云:”其仪不忒,正是 四国。”其为父子兄弟足法,而后民法之也。 此谓治国在齐其家。所谓平天下在治其国者,上老老而民兴孝,上长长而民兴弟,上恤孤而民不倍, 是以君子有 榘之道也。 所恶于上,毋以使下;所恶与下,毋以

12、事上;所恶于前, 毋以先后;所恶于后,毋以从前;所恶于右,毋以交于左;所恶于左,毋以交 于右,此之谓 榘之道。 诗云:“乐只君子,民之父母。”民之所好好之, 民之所恶恶之,此之谓民之父母。诗云:“节彼南山,维石岩岩。赫赫师尹, 民具尔瞻。”有国者不可以不慎,辟则为天下戮 矣。诗云:“殷之未丧师, 克配上帝。仪监于殷,峻命不易。”道得众则得国,失众则失国。 是故君子先 慎乎德,有德此有人,有人此有土,有土此有财,有财此有用。德者本也,财者 末也。 外本内末,争民施夺。是故财聚,则民散。财散,则民聚。是故言悖而 出者亦悖而入;货悖而入者亦悖而出。康诰曰:“惟命不于常。”道善则得 之,不善则失之矣。

13、楚书曰:“楚国无以为宝;惟善以为宝。“舅犯曰:“亡 人,无以为宝;仁亲以为宝。”秦誓曰:“若有一介臣,断断兮,无他技, 其心休休焉,其如有容焉,人之有技,若己有之,人之彦圣,其心好之,不啻若 自其口出, 实能容之:以能保我子孙黎民,尚亦有利哉。人之有技, 疾以恶之, 人之彦圣而违之,俾不通, 不能容:以不能保我子孙黎民,亦曰殆哉!”唯仁 人放流之,迸诸四夷,不与同中国。此谓唯仁人,为能爱人,能恶人。 见贤而 不能举,举而不能先,命也。见不善而不能退,退而不能远,过也。好人之所恶, 恶人之所好,是谓拂人之性。 必逮夫身。是故君子,有大道必忠信以得之;骄 泰以失之。生财有大道,生之者众,食之者寡。

14、为之者疾,用之者舒。则财恒足 矣。 仁者,以财发身。不仁者,以身发财。未有上好仁,而下不好义者也。未 有好义,其事不终者也。未有府库财非其财者也。 孟献子曰:“畜马乘,不察 於鸡豚。伐冰之家不畜牛羊。百乘之家不畜聚敛之臣,与其有聚敛之臣。宁有盗 臣。”此谓国不以利为利,以义为利也。长国家而务财用者,必自小人矣,彼为 善之。小人之使为国家,害并至,虽有善者,亦无如之何矣。此谓国不以利为利, 以义为利也。(二)古代西方的高等教育恩格斯曾说过:“ 没有希腊文化和和罗马帝国奠定的基础,也就没有现代的 欧洲。”古代东方是世界文明的发源地,而古代希腊和罗马则是西方文明的发源 地,它们多欧洲文化的形成产生了

15、直接而深刻的影响。在高等教育方面,古代希腊人和罗马人更是为现代高等教育绘制了美好的蓝 图。“现代大学的前身中世纪大学的许多方面都曾受到古代希腊和罗马的影 响。中世纪大学的教学内容七艺曾源于古希腊,中世纪大学民法教学的基础 是罗马各类法律文件,中世纪最有影响的大学之一巴黎大学甚至自认为是古 希腊学园的直接继承者。”柏拉图创办的学园、亚里士多德开办的吕克昂,以及古代罗马独具特色的专门 学校都为后来的大学的开办提供了良好的教育范例和管理模板。在这些学校中产 生和发展起来的许多教育内容,教学方法和教育理念及研究成果都对后世大学教 育产生了深远影响。(三)中世纪大学1. universitas 的由来“

16、大学是拉丁文“universitas 词的译名。universitas 词的原意 就是行会,后来专指12 世纪末在西欧出现的一种高等教育机构,这种机构形成 了自己独特的特点,如组成了系和学院,开设规定的课程,实施正式的考试,雇 佣了稳定的教学人员,颁发被认可毕业文凭或学位,等等。2. 中世纪大学的产生中世纪大学的产生反映了时代的要求。中世纪是一个特殊的时代,它到处充斥 着神学的力量。在现代大学出现之前,西方的高等教育仅残存于教会机构,如修 道院和大教堂之中。在中世纪,教堂特别是大教堂所辖的学校增加了,具有进行 高等教育资质的机构开始增加。随着十字军东征,西欧与穆斯林和拜占庭帝国发生联系,随着“

17、亚里士多德 和其他古代著作被重新“发现、翻译与吸收,伴随罗马文化的研究与复兴,真 正的知识激增产生了,这大大促进了西欧文化和智力水平的提高。随着时间的推 移,教育通过牧师的传播深入复兴的城市生活之中。单个的教师和讲师开始在这 些城市的学校中出现,社会形成了广泛的尊重知识的风气,在巴黎、博洛尼亚和 牛津等地,学生数以百计。另外,伴随西欧的经济发展,城市又焕发了勃勃生机。随着城市和贸易的发展, 行会和联合组织发展成为主要的社会组织形式。如前所述,这种联合组织为大学 提供了可靠的组织形式和制度保证。为了保障权利、利益和提供法律保护,师生 们逐步仿照手艺人行会的方式,组成教师或学生行会。此外,社会的繁

18、荣需要大 批受过专业训练的人才,这也对大学提出了人才培养要求并为学生就业提供出 路。3. 中世纪大学的意义及影响中世纪大学在西方文化史和教育史上的地位是举足轻重的,它与大教堂、议会 一道被称为中世纪留给现代社会最有价值和最丰富的遗产。中世纪大学主张学术 自由和大学自治,“这两个概念源于古代高等教育传统,是中世纪大学的遗产, 也是现代大学孜孜不倦所追求的目标。”同时,中世纪大学还具有宗教性和国际 性、职业性和实用性、民主性和平等性等特征,并形成了完整的教学组织、课程、 考试、学位等制度,当代大学的这些制度都是直接从中世纪继承而来的。中世纪 大学在发展科学知识、推动人类文明进步、活跃思想、促进城市

19、发展等方面发挥 了积极作用。但受历史的局限,大学也极易成为保守主义的堡垒。在中世纪后期,大学由于 过分坚持知识的传统形式,排斥一切新知识,从而被教会和国家用作维持现状的 工具,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社会的进步和科学的发展。二.近现代大学及其发展 与古代高等教育的缓慢发展不同,这一时期的西方高等教育处于急速借鉴、变革 和发展之中。(一)西方近现代大学的发展与大学职能的演变大学强调的就是一个“学”字,因此,教学成为大学与生俱来的第一职能,大 学的根本任务就是为社会培养人才。“教学”这一职能从大学存在之日起,持续 数千年,但大学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大学职能的演变是一个缓慢发展并不断完善 的过程。1810

20、年,德国柏林大学成立标志着西方大学向近现代大学转型。早在 18 世纪, 哈勒大学和哥廷根大学率先提出了重视大学的科研职能。到 19 世纪初,柏林大 学创办时这一职能得到明确,从此确立了在大学中“教学与科研相统一”的原则。 “科研”这一职能有德国开始迅速传播到世界其他地方。美国著名的研究型大学 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就是受德国大学的影响而产生的。大学研究职能的确立也成为大学服务职能出现和确立的导火索。“ 19 世纪下 半叶大量研究所和习明纳在德国大学的建立,绝不单纯是为了发展科学的需要, 许多研究所和习明纳直接服务于国家和社会发展的需要。阿尔特霍夫(Friedrich Althoff)任普鲁士文化部高

21、等教育处负责人期间(1882-1907),帮助9所大学 开办了176个研究所和习明纳,其中有部分研究所和习明纳是针对本时期德国都 市化迅速发展所带来的问题而建立的。”经过一系列改革,西方大学逐渐走出“象 牙塔”,走向社会中心,建立起较为完善的现代大学制度。美国大学在服务社会方面的表现独树一帜。不论是威斯康星理念还是州立大学 的兴起、增地学院的创立,乃至初级学院的普及都为进一步加强大学与社会,特 别是与工业企业的联系发挥了重要作用。大学通过直接或间接与企业合作,拓展 科研活动的深度和广度,使大学的基础研究优势能够有效地转化为应用成果,促 进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如今,“国际化”已成为大学又一新的职

22、能,大学在其存在之初即拥有浓厚宗 教色彩,而宗教性使西欧大学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语言等方面保持相对 的一致性,学生可以自由转学及游学,不受地域和国家的限制。因此,可以说大 学与生俱来便具有国际化的特性。随着各国国际交流的加强,社会对大学的国际 化职能要求越来越高。1999 年,29 个欧洲国家在意大利博洛尼亚提出了欧洲高 等教育改革计划,计划以整合欧盟的高等教育资源为目标,希望打通教育体制, 实现欧洲高等教育和科技一体化。(二)中国近现代大学的发展甲午战争以前,中国近代高等教育处于酝酿时期。受西方殖民主义侵略的影响, 从 19 世纪 60 年代开始,中国出现了一批培养外语人才和军事技术人

23、才的专门学 校,如京师同文馆、福建船政学堂。它们不同于传统封建教育机构,效法“泰西” 之学,以培养通晓各国语言和技术的“艺才”为目标,而不再专注培养封建官吏 的“治才”。20 世纪初,清政府颁发了第一步包括高等教育在内的具有近现代 意义的全国性学制癸卯学制,其中有关高等教育的条文以日本学制为蓝 本。清王朝推翻后,教育部公布了大学令大学规程专门学校令公立、 私立专门学校规程和高等师范学校规程等一系列有关高等教育的法规法令。 大学令中许多内容效仿德国制,提出大学设评议会、教授会等条文。20 世 纪 20 年代后期,中国的高等教育又开始受美国高等教育,大学开始实行选科制、 学分制等先进教育管理方法,

24、强调大学毕业考试制度等。1949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高等教育进入以苏联模式为榜样的发 展时期。1978 年召开的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了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社 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重大决策。中国教育走向“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 现代化”的发展方向,开始探索一条适合中国国情而又广泛吸收各国之长的高等 教育的发展道路。进入 20 世纪90 年代,我国陆续制定并颁发了中华人民共和 国高等教育法面向21 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 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等一系列法规,借鉴世界各国高等教育发展的经 验,加快中国高等教育改革的步伐。世纪之交,中国高等教育又提出建设“9

25、85” 和“211”工程计划,旨在建立世界一流大学,发挥高等学校在国家科学技术工 作中的重要作用。三大学的内涵及其功能大学相对于小学、中学来讲,指的是一种学历阶段。在日常生活中,人们所说 的大学,泛指实施高等教育的学校,是提供教学、研究条件和授权颁发学位的高 等教育机关,包括综合性大学、学院、高职高专院校等,如清华大学、北京大学、 浙江大学、山西财政税务专科学校、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河南职业技术学院 等。大学是培养人才的基地,具备培养人才、发展科学、服务社会、引领文化等 职能。知识链接对大学的各种解释我国著名教育家蔡元培指出:“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者也。”“大学者,囊 括大典,网罗众家之学府

26、也。”梅贻琦1931 年 12 月出任清华大学校长,其就职演说中有一段话,近年广为传 诵:“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北京大学著名教育家王一道教授认为:大学,大学,大家来学。“学”不只是 学习,还有研究、探讨、切磋的意思;“大家来”就是许多人走到一起来,组成 集体来相互学习、共同研究、协调工作。四.高等教育的类型高等教育可分为四大类,即普通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和网络教育。网络教育其 实是成人高等教育中的一种学习方式,但在管理上,通常与成人高等教育分开。 从学历层次上高等教育分专科、本科、硕士、博士四个层次,另外还有第二学士 学位、研究生班(研究生班近几年已停招)等。其中,普通

27、高等教育是高等教育 的主要组成部分,也是高等教育质量最有保证的一部分,它涉及专科、本科、硕 士、博士所有学历层次,而另外三类只涉及本科和专科学历层次,而且是以专科 为主。从 20 世纪 70 年代后期至今,中国高等职业教育经历了曲曲折折、起起伏伏的 不平凡的发展历程。高等职业教育从高等教育的辅助和配角地位,逐渐成为高等 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实现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生力军,成为培养中国经 济发展、产业升级换代迫切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主力军,成为中国高等教 育发展不可替代的半壁江山,在中国高等教育和经济社会发展中扮演着越来越重 要的角色,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知识链接高职高专院校的特色高

28、职高专院校的特色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办学理念体现职业特色普通高等教育以学科为本位,主要培养学术型或工程型、发现和研究客观规律 的人才,注重学科理论知识的系统性、完整性以及相当的深度;而高职高专教育 则是以能力为本位,主要培养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和应用客观规律为社会谋取直 接利益的人才,更注重职业技能和职业素质的培养。高职高专教育积极与国际知 名企业和以流的教育机构进行合作交流,不断借鉴发达国家先进的职业教育经验 和管理软件,了解企业的发展和需求,并不断更新教育培训设施、改进培训方法, 是高等职业教育保持其“高”的特质。2. 专业设置体现个性特色高等职业教育的特色集中体现在专业建设上,并在该

29、领域形成自己独有的优 势,以此来确立学校的地位和影响,推动学校走上可持续发展道路。高职高专院 校应聘请企业或行业部门的高级管理人员、高级工程技术人员和教育专家担任专 业建设委员会成员,参与学校的专业设置与培训计划的制定和实施,使学校了解 并不断跟踪产生和服务第一线技术岗位的实际需要,根据需求来设置专业,确定 课程结构和课程内容,安排教学进程。通过加强同社会、企业的合作与联系,形 成“产、学、研”相结合的教育机制。3. 教学内容体现高新技术“高新技术”是高等职业教育的特质,强调要以“以明天的科技,培养今天的 学员,来为未来服务”。如果仍然沿用陈旧的教材和落后的教学设备,而仅仅追 求学历的“高层次”,即使是本科乃至研究生学历,仍不能称之为“高等职业” 教育。因为职业教育是应用型教育,是实践性、技艺性很强的教育。其教学内容 必须与实际应用技术的发展水平相适应,要能”学以致用“,这样的职业教育才 有价值。4. 师资队伍要求“双师型”高等职业教育要得到持续稳定的发展,必须提高办学效能和教学质量。要形成 鲜明的办学特色,形成特色的关键在于师资队伍建设,而高职高专师资队伍建设 的核心是“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设。只在建设一支“高素质、高水平、高技能” 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才能完成其教育教学任务。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