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莲藕遗传多样性及种质分子标

上传人:hjk****65 文档编号:187557762 上传时间:2023-02-15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154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2005-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莲藕遗传多样性及种质分子标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2005-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莲藕遗传多样性及种质分子标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2005-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莲藕遗传多样性及种质分子标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资源描述:

《2005-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莲藕遗传多样性及种质分子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05-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莲藕遗传多样性及种质分子标(1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附件8: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计划重大项目申 请 书项目名称:莲藕遗传多样性及种质分子标记分析与鉴定申请者: 丁 毅所在单位:武汉大学邮政编码:430072通讯地址:武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单位电话:68772100手机: 13627238387传真: 68754319电子信箱:yiding.申请日期:2005年10月29日湖北省科学技术厅制2005年9月一、基本信息表研究项目名称莲藕遗传多样性及种质分子标记分析与鉴定摘要针对莲藕遗传多样性及种质分子标记分析与鉴定等基础研究薄弱的现状,采用DNA分子标记(AFLP、SSR、ISSR)和蛋白质组分析技术,探讨莲藕基因组与莲藕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亲缘

2、关系分析与品种鉴定,构建莲藕蛋白质组图谱、核心莲藕种质DNA分子标记指纹图谱,并对莲藕种质重要基因的染色体进行定位作图。帮助确立莲藕核心资源,为经济有效地保存和利用种质资源提供分子遗传学依据。充分发掘和利用国家种质武汉水生蔬菜资源圃中莲的种质资源,这对莲的理论研究、种质保存、生产利用与产业化开发具有长远的重要意义。申请金额40万元起止年月2006年1 月至 2008 年 1 月项目申请人姓名丁毅性别男民族汉证件号码420106560504481电子信箱yiding办公电话68754319学位博士 硕士 其他学位授予国别(或地区)中国职称教 授签字手机13627238387家庭电话6876698

3、8所在单位信息名称武汉大学通讯地址武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邮政编码430072性质高等学校科研机构电话68772100(武大科技部)/87217698(生科院)信箱wdjcb主要参加人员姓名身份证号码职 称现有工作单位签字柯卫东420106630607525研究员国家种质武汉水生蔬菜资源圃(武汉市蔬菜科学研究所)李立家420106670919561副教授武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黄新芳420111681026311高级农艺师国家种质武汉水生蔬菜资源圃(武汉市蔬菜科学研究所)刘树楠412925197205030024副教授博士生华中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武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汪爱华37250279011464

4、2博士研究生武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朱小燕422422811218006博士研究生武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马璐420104198101131217博士研究生武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潘磊420123801201173硕博生武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二、立项依据研究意义、创新点和特色(2000字以内)研究意义:莲藕为莲科(Nelumbonaceae)莲属(Nelumbo Adas.)多年生水生草本。莲属有莲(N.nucifera Gaertn)和美洲黄莲(N.lutea Pers)2个种,主要分布在亚洲和大洋洲。中国是莲的世界分布中心;美洲黄莲主要分布在北美洲和南美洲北部。在园艺学分类上一般将莲分为子莲、花莲和藕莲

5、三个类型。也有人认为应将美洲黄莲作为莲的一个亚种。野生莲藕是莲的共同祖先。莲的一身都是宝,除藕及莲籽外,花、花粉、荷叶、藕节、莲芯以及它们的各种加工制品,都可以作菜肴或饮料及保健食品;莲壳和莲蓬可以提炼染料;莲叶可以作为轻工业原料,作为饲料等。莲作为一种重要的水生蔬菜,具有食用价值和经济价值,同时具有观赏、园艺美化和水体净化等环境生态价值。当今荷藕已成为湖北等地农民致富、加工出口的一种特色产业,湖北武汉等地作为优势产业来发展。藕莲主要分布在湖北、江苏、浙江、安徽、江西等长江中下游地区,据统计,2003年全国总面积为27.03 万hm2,总产量为734.23万t,其中以湖北省的面积最大,为6.8

6、万hm2,197.0万t。对其种质资源的保存、收集、应用与鉴定是莲藕产业化持续发展的基础性工作。为此,国家建立了国家种质武汉水生蔬菜资源圃,设在武汉市蔬菜科学研究所内。于20世纪80年代初,大规模收集莲种质资源,至今,从全国近20个省及日本、泰国等地征集莲种质资源近500份,其中藕莲200多份,子莲20多份,花莲200多份,保存在圃内,拥有我国乃至世界上最多的莲种质资源。但是这些种宝贵种质资源的研究发掘还很不够,利用潜力还未充分发挥。在莲种质资源的收集、保存和形态学等鉴定评价的基础上,国内各相关单位广泛开展育种及推广工作。武汉市蔬菜科学研究所已选育藕莲品种鄂莲15号,近年又新育成新1号、000

7、1、0312等新品种,成为国内藕莲的主栽品种,近年又开展花莲的杂交育种。中科院武汉植物园所选育出藕莲品种武植二号等。中国荷花研究中心重点开展花莲的育种和推广,选育出一大批花莲新品种。湖南省蔬菜科学研究所选育出湘莲1号、湘杂莲2号等子莲品种。江西省广昌白莲科学研究所开展子莲航空育种,选育出太空1号、太空2号、太空3号等子莲品种。湖北省水产科学研究所选育子莲品种鄂子1号、鄂子2号等。这些在生产上广泛推广种植的品种,也是一种重要的遗传种质资源。如何更有效地发掘利用这些莲种质资源,搞清楚它们的遗传多样性和基因组结构特点,以明晰资源特点和优势,变资源优势为产业优势,为发展湖北乃至全国农业经济服务是摆在我

8、们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过去,在莲藕资源保存、育种及新品种推广和加工等方面开展了一些研究,在莲藕遗传多样性及种质分子标记分析与鉴定等基础性研究方面显得相对薄弱,即使在我国近年有所报道也是零散而不系统,因为他们缺少莲的种质资源。而且,在对莲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中,多采用RAPD分子标记,其最大的缺陷是不稳定,重复性差,所以可信度也差。因此需要运用稳定重复性好的AFLP、SSR、ISSR等分子标记进行分析;并且需要开展莲的重要基因染色体定位和莲的蛋白质组图谱分析等,这些在国内外权威刊物上都尚未见报道。本项目的研究意义在于: 1研究莲的遗传多样性,建立基于DNA标记的分子图谱以及叶片功能基因组(蛋白质)

9、图谱,开展重要基因的染色体定位,将从理论上弄清莲的基因组结构特点,揭示其地理分布与多样性分布的特点,遗传变异与进化的关系,明晰种质的亲缘关系。2从生产利用上,明晰莲种质的遗传关系,为园艺学分类提供依据,可以指导运用经济有效的育种技术方法,指导育种中合理选择选配亲本,从而减少育种的盲目性,加快遗传改良进程。同时可以鉴定品种、单株、突变体等的真实性,为品种知识产权保护、品种分子鉴定和选育提供技术。帮助确立莲藕核心资源,为经济有效地保存和利用种质资源提供分子遗传学依据。3. 构建起以蛋白质组和基因组DNA分析为基础的技术平台及其长效运行机制,对莲的理论研究、种质保存、生产利用与产业化开发具有长远的重

10、要意义。 创新点和特色:1研究材料方法创新。在技术路线上,从形态学、分子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等方面研究莲藕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建立近500份莲种质资源的标准DNA分子标记图谱以及主栽品种和核心种质材料的蛋白质组图谱等,明晰种质的亲缘关系,为莲育种中选择选配亲本、品种和单株及突变体等遗传甄别提供准确可靠的信息。并为确立莲藕核心种质提供依据,从而指导资源的保存利用;而且率先开展莲的基因染色体定位研究;2研究的系统性和针对性强。本项目紧密结合湖北省水生蔬菜产业化发展的实际,针对莲藕遗传多样性及种质分子标记分析与鉴定等基础性研究薄弱的环节,比较系统地从基因组DNA分子标记分子生物学等角度探讨莲藕种质资源

11、的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提升对莲的种质资源的认识水平;3 研究实施学研强强结合。项目承担单位武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具有较强的分子生物学等基础研究实力,武汉市蔬菜研究所具有莲藕的种质资源优势和前期资源形态学研究及新品种选育与开发经验,实现联合研究,将提升对莲资源的发掘水平,有利于进一步开展遗传改良和推动湖北省荷藕产业化发展。三、研究目标及研究内容研究目标1建立起1个适合于莲藕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分析和品种甄别的技术平台;2构建起500份左右莲藕资源的基因组DNA库;运用DNA分子标记技术对该库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明晰种质的遗传亲缘关系,并建立1个DNA分子标记图谱数据库;建立湖北省主栽莲藕品种和国家

12、水生蔬菜资源圃核心莲藕种质DNA分子标记指纹图谱; 3建立湖北省主栽莲藕品种和国家水生蔬菜资源圃核心莲藕种质的蛋白质组图谱; 4开展莲藕种质重要基因的染色体定位作图;5在国内外有影响的专业学术刊物上发表研究论文5篇以上。研究内容1莲藕种质资源分析技术平台的构建:包括DNA分子标记技术(AFLP标记技术的条件优化、SSR标记的引物设计、ISSR标记引物的筛选)和叶片全蛋白双向电泳技术以及基因的染色体定位分析技术;2在形态学研究的基础上从国家水生蔬菜资源圃中选取500份左右的莲藕种质(包括湖北省主栽品种及国内藕莲、子莲、花莲、野莲等各类资源、及美国、日本、泰国、印度等国外资源),从叶片中提取基因组

13、DNA,分别运用AFLP、SSR和ISSR分子标记技术进行DNA指纹图谱的比较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合已有研究成果,从中筛选出核心莲藕种质材料;3,对筛选出的核心莲藕种质材料(包括湖北省主栽品种)进行叶片蛋白质组图谱分析;4在核心莲藕种质材料的基础上,选择510份代表性材料进行5SrDNA和45SrDNA、端粒、着丝粒等的定位作图分析,并将一些重要功能基因如发育调控基因dad1、细胞周期基因cdc等定位在特定的染色体上。四、研究方案、技术路线及可行性分析研究方案与技术路线:1 在采用DNA分子标记对莲藕资源遗传多样性分析中,首先对所选种质材料的核基因组DNA进行提取。总DNA的提取采用CTAB法

14、。2 核基因组DNA分子标记研究,采用AFLP标记、SSR标记和ISSR标记这3种稳定性和重复性好的分子遗传标记。AFLP(amplified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标记是利用特定的限制性内切酶酶切基因组DNA后, 以特定的限制性引物接头连接在酶切后的DNA片段, 再利用特定的引物把片段DNA选择扩增, 最后用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析结果。按照AFLP标记分析要求进行如下步骤的操作,包括:限制性内切酶对基因组DNA的消化、连接接头、预扩增、引物标记、选择扩增反应、凝胶电泳、银染染色、染色结果拍照、计算机保存结果等。其中对预扩增和选择扩增

15、反应的PCR反应条件要进行优化。SSR(Simple Sequence Repeat,简单序列重复)标记是带有26个碱基对重复长度的DNA序列,其重复的数目变化可根据SSR两侧的保守性序列设计引物,通过PCR来检测。在莲的核基因组中还没有公开发表的SSR引物,在本项目研究中需要进行引物的设计与选择。ISSR (Inter-simple sequence repeats,)标记,可以研究简单序列重复区间扩增多态性。利用基因组中常出现的SSR本身设计引物,无需预先克隆和测序。已知有很多ISSR引物组合,本项目中要对ISSR引物对进行筛选。通过以上3种不同的DNA分子标记分析可以得到莲的不同种质资源

16、材料特定的指纹图谱,从中可以较为清楚地知道莲的基因组遗传多样性程度,及其遗传变异与进化的关系。同时,可以初步筛选出核心莲藕种质材料。3.计算机扫描和数据处理、聚类分析将电泳结果经扫描仪扫描或数码照像转化成图象文件贮存于计算机中,以用之于数据处理、保存和刻光盘。在遗传多样性研究中,采用目前国际上通用的遗传多样性研究指标和计算方法。遗传多样性指数(Genetic diversity index)按Weir (1990)的公式计算;同一性概率(probabiltes of identity)按Paetkau et al. (1995)的公式计算;多态信息含量(polymorphic informat

17、ion coutent, PIC)按weber (1990)的公式计算,等等。在遗传与进化关系研究中,数据处理采用二元数据,有带记为1,无带为0,根据Nei和Li(1979)的方法计算供试材料间的遗传相似系数(Genetic similarities)S和遗传距离D,采用PHYLIP3.5c软件包中的UPGMA法进行聚类和系统发生树的构建。2 蛋白质组研究分析:核心莲藕种质材料(包括湖北省主栽品种)不同发育阶段的叶片全蛋白的提取第一向等电聚焦第二向SDSPAGE银染银染蛋白质图谱拍照图象存入计算机比较分析。以上在对莲藕遗传多样性及种质分子标记分析与鉴定研究中,核基因组DNA标记分析和叶片蛋白质

18、组的分析技术路线可归纳如下图:总DNA提取总蛋白质提取AFLP标记分析SSR标记ISSR标记得 到 各 自 的 指 纹 图 谱计 算 机 贮 存 及 数 据 处 理、聚 类 分 析 等双向电泳双向电泳图谱莲种质资源材料的遗传多样性程度、遗传关系与进化树核心莲藕种质材料的选取 3 基因的染色体定位作图: 对所选择的代表性材料采用莲藕的根尖细胞进行染色体制片。定位作图分析采用荧光原位杂交技术。选取相关基因探针探针的转化、扩增及酶切分析探针荧光标记、纯化及标记效果的检测与载片染色体进行杂交杂交信号的检测在荧光显微镜下进行杂交信号观察及统计拍照记录。可行性分析:1 国家种质武汉水生蔬菜资源圃(武汉市蔬

19、菜科学研究所)有多年的莲藕研究历史,收集保存了大量的莲的种质资源材料,是国内外目前保存莲资源数量及类型最多的资源圃。本实验所需的种质材料和主栽品种材料来源、遗传背景清楚,实验所需材料取材有保障。2 实验所采用的DNA分子标记分析方法和技术,我们有很好的工作基础。我们在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对中国大麦的遗传多样性分析中都已建立,已经完成了大麦基因组SSR分析、RAPD和ISSR分析,并且已整理成有关科研论文投稿国外权威期刊,正在审稿之中。AFLP分析也取得了很好的结果。郭宏波、柯卫东等也曾开展过“不同类型莲资源的聚类分析”(植物遗传资源学报,2004,5(4):328332 ),因此有较好的研

20、究基础。3 蛋白质组分析技术也很成熟,我们已在“遗传学报”、“作物学报”、“遗传”和“Wuhan University Journal of Natural Sciences”等杂志上发表多篇科研论文。4 我们实验室的植物染色体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在全国是领先的,在植物染色体中定位了许多抗病基因和标记,通过杂交确定了供试标记和基因分布的染色体具体区域,阐明了它们在基因组中的分布特点和抗病基因及同源顺序间在位置上的相互关系等。我们的工作成果已在国内外有关学术刊物上有多篇论文发表。5 项目组的主要成员都是中青年科研骨干,有很好的科研素质,并且在各自的研究领域都作出了出色的工作。6 项目申请人所在的实验

21、室为“武汉大学植物发育生物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要合作者柯卫东研究员所在的“国家种质武汉水生蔬菜资源圃(武汉市蔬菜科学研究所)”也是国家级资源圃,属于强强联合,为实验的顺利实施提供了很好的实验支持平台。五、研究工作进度和预期成果研究工作进度:第一年:2006年500份左右莲种质资源材料的总DNA提取;200份材料进行AFLP分子标记分析、ISSR引物的筛选与分子标记分析;SSR引物的设计与确证;莲种质资源材料分子标记图谱数据库的建立;第一批核心莲藕种质材料的选取;所选取的部分核心莲藕种质材料叶片全蛋白电泳及电泳图谱的分析;部分核心莲藕种质材料的基因染色体定位作图;年度实验工作总结;科研论文的

22、撰写第二年:2007年300份材料进行AFLP分子标记分析、ISSR分子标记分析;500份材料的SSR标记分析 。分子标记图谱的数据库保存与分析;第二批核心莲藕种质材料的选取;所选取核心莲藕种质材料叶片全蛋白电泳及电泳图谱的分析;继续核心莲藕种质材料的基因染色体定位作图;部分结果的重复实验;科研论文的撰写与结题报告总结。预期成果:1建立起1个适合于莲藕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分析和品种甄别的DNA分子标记分析和蛋白质组分析的技术平台,为莲育种中选择选配亲本、品种和单株及突变体等遗传甄别提供准确可靠的信息;1本项目的对莲的种质资源材料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的完成,可以明确这些种质的遗传亲缘关系,建立1个D

23、NA分子标记图谱数据库;建立湖北省主栽莲藕品种和国家水生蔬菜资源圃核心莲藕种质DNA分子标记指纹图谱; 2建立起湖北省主栽莲藕品种和国家水生蔬菜资源圃核心莲藕种质的蛋白质组图谱;4通过进行莲藕种质重要基因的染色体定位作图,可以初步了解莲的染色体的结构特点5发表有关研究论文5篇以上。 通过本项目的完成可以大大增加我们对莲的基因组结构特点的认识,加快对莲的种质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提升我省在莲的基础理论和应用研究中的地位。六、现有工作基础和条件该项目的前期工作基础,及现有的科研环境、仪器设备等项目主持人所在的科研组有开展本项目研究工作的超低温冰箱、电泳仪、超速离心机、PCR仪、高级分光光度计、Olym

24、pus BX600显微镜、计算机等主要仪器设备及常用药品。所在武汉大学植物发育生物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有开展分子生物学、细胞学和分子遗传学等有关研究的实验条件和技术。特别是武汉大学“211工程”重点建设项目植物发育生物学一期工程的建设完成后,第二期“211工程”重点建设项目发育生物学和“985”高校国家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又正在开始实施,这使我们所在的武汉大学植物发育生物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将会有诸多更先进的仪器设备,均可提供本研究使用。国家在湖北武汉建立了国家种质武汉水生蔬菜资源圃,该圃有90多亩水田水池用于水生蔬菜资源的收集和保存。柯卫东研究员是创建国家种质武汉水生蔬菜资源圃的主要参与者之一。至

25、今,该资源圃从全国近20个省及日本、泰国等地征集莲种质资源近500份,保存在圃内,拥有我国乃至世界上最多的莲种质资源。柯卫东研究员现主持国家种质武汉水生蔬菜资源圃的科研工作,一直从事水生蔬菜种质资源的征集、保存、评估及利用研究。并且,已选育藕莲品种鄂莲15号,成为国内藕莲的主栽品种。主持国家自然科技平台项目“主要水生蔬菜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攻克了莲试管藕诱导科学技术等难题,获得过国家及其武汉市的有关科学奖励。这表明在莲的种质资源研究方面该圃有很好的前期工作基础。 总之,本项目的实施有非常好的前期工作基础和良好的科研环境条件、优良的仪器设备作为保障。七、研究队伍的素质和创新潜力主要骨干

26、的代表性创新工作简介(必要时可列出代表性论文、获奖证书等相关材料,每位不超过六件)(1500字以内)1. 丁毅,男,48岁,博士学位, 教 授,博士生导师, 湖北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中国遗传学会第七届科普与教育委员会委员,湖北省遗传学会副秘书长,湖北省植物学会理事。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教委博士点基金项目、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多项。2002年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项目一项(证书号F020120205);1997年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证书号96-126)。获国家发明专利3项:(1)水稻无花粉细胞质雄性不育系的选育方法(专利号 ZL99120003.9)(2)具有

27、叶片标记性状的三系杂交水稻不育系的选育方法(专利号ZL97109237.0)(3)杂交水稻三系超级稻恢复系的选育方法(专利号:ZL00131189.1)。发表有关科研论文40多篇,主要代表性科研论文:(1)Hu Yao-jun, Wei Lei, Liu Shu-nan, YuJin-hong, Ding Yi*:Male Sterility-related Proteins Analysis in Young Panicle of Hybrid Rice.Wuhan University Journal of Natural Sciences, 2005, 10(3):597-601(2)Q

28、iongshui Wu, Yaojun Hu, Hengyu Ke, Libo Zeng, Yi Ding *:Study pollen grains in rice by using multispectral imaging techniques. 2004,Proceedings of SPIE Volume: 5694: 100109. Spectral Imaging: Instrumentation, Applications, and Analysis III.(3)Yin Yunqiang,Ma Dequan,Ding Yi*:Analysis of genetic diver

29、sity of hordein in wild close relative of barley from Tibet.Theor Appl Genet,2003,107:837-842(4)S. B. Ning, Y. C. Song, L. Wang, Y. Ding et al: Maize nacl and cld genes map to chromosome arms 10L and 2S, and to 4L and 5L, respectively.Chromosome Research 2000, 8:273(5)Yi Ding ,Xinping. Chen and Ling

30、 Yan : Botanical status of wild relatives to barley from Qing-Zang plateau of China. Hereditase,1999 ,130:111-116.2. 柯卫东,男,42岁,研究员,硕士研究生导师。1984年华农大植物保护系毕业,农学学士,现任武汉市蔬菜科学研究所副所长兼水生蔬菜研究室主任,水生蔬菜学科带头人。1984年至今,主要从事水生蔬菜种质资源的征集、保存、评估及利用研究。主要参与创建国家种质武汉水生蔬菜资源圃;系统研究水生蔬菜种质资源,在茭白、莲藕、蒲菜等作物种质资源研究上有创造性贡献;主持国家自然科技平台

31、项目“主要水生蔬菜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构建莲、芋、慈姑、荸荠等水生蔬菜组织培养体系,攻克莲试管藕诱导科学技术难题;主持选育茭白新品种鄂茭1号、鄂茭2号,主要参与选育莲藕新品种鄂莲15号等水生蔬菜新品种,新品种累计推广面积达500万亩以上,遍及20多个省市区,取得社会经济效益15亿元以上;主持或参与科研课题30多项,发表学术论文50多篇。主编或参编中国水生蔬菜品种资源等专著10余部。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次、湖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次、二等奖1次及其它奖项多次,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及武汉市政府特殊津贴,入选湖北省111人才工程、武汉市213人才工程。3. 李立家,男,38岁,博士学位,武汉

32、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湖北省首届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989年华中农业大学微生物专业毕业,1992年华农获硕士学位。1995武汉大学生科院攻读遗传学博士学位,1999年获武汉大学理学博士学位。1998-2001年在美国内布拉斯加大学做博士后。回国以来,先后主持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在国家基金和湖北省杰出青年基金资助下,率先开展了植物流式分拣、单条染色体专性文库构建和专性克隆的分析、DNA纤维原位杂交定位以及流式细胞技术和FISH技术结合研究植物染色体等工作。代表性论文:1.Lijia Li, Jingling Yang,Qiong Tong, Lijuan Zhao, Yun

33、chun Song. A novel method for preparation of DNA fibers from plants. Cytometry,2005,63(2):114-117. 2.Lijia Li, Arumuganathan K, Gill KS and Song YC. Flow sorting and microcloning of maize chromosome 1. Hereditas, 2004, 141: 55-66. 3.Lijia Li, K. Arumuganathan. Microcloning of maize chromosome 9 by a

34、 flow-sorting technique. Plant Molecular Biology Reporter, 2003,21(4):359-364. 4.Lijia Li, K. Arumuganathan, H. W. Rines, R. Phillips, O. Riera-Lizarazu, D. Sandhu,Y. Zhou and K.S. Gill. Flow cytometric sorting of maize chromosome9 from an oat-maize chromosome addition line. Theor Appl Genet,2001,10

35、2(5),658-663.5.Lijia Li and K.Arumuganathan. Physical mapping of 5S rDNA and 45S rDNA on the sorted and metaphase chromosomes of maize.Hereditas, 2001, 134:141-145.6.Lijia Li and K.Arumuganathan. High recovery of large molecular weight DNA from sorted maize chromosomes. Plant Molecular Biology Repor

36、ter 2000,18:41-454.黄新芳,男,37岁,高级农艺师。 1993年华中农业大学园艺系毕业,学士学位,获“华中农业大学优秀毕业生”称号。一直从事水生蔬菜种质资源保护、评价、新品种选育和推广及生理生态、组织培养、农作物标准的制定等研究工作,主持或参与国家、省、市科研课题20余项,参与选育新品种选育和推广,选育新品种(系)8个,新品种推广至全国20余个省市,取得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经济效益。发表论文40余篇,参与编写农业部、科技部、武汉市各类农作物标准18部,参与撰写科学著作6部。获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武汉市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省市重大科技成果10余项,曾获2004年度武汉市“武

37、汉青年五四奖章”及2000年度“武汉市新长征突击手”光荣称号,多次受到市、院各级表彰。八、申请者承担项目的情况已完成项目项目编号项 目 名 称负责人起止年限项目经费39670051西藏大麦属植物的系统与进化带型RAPD和原位杂交分析丁毅1997-19999万2000J111新型紫稻细胞质雄性不育系的研究丁毅2000200210万03109紫稻细胞质无花粉雄性不育系的遗传机理与应用丁毅2003200412万30340079新型紫稻细胞质雄性不育系的遗传机理与应用基础研究丁毅2003200410万在研项目项目编号项 目 名 称负责人起止年限项目经费30270709中国近缘野生大麦基因组的遗传多样性

38、研究丁毅2003200518万2004DKA30390-12水生蔬菜资源标准化整理、整合及共享试点柯卫东2004-200517万正在申请的项目项目编号项 目 名 称负责人起止年限项目经费30571143云南紫稻细胞质雄性不育系胞质的遗传基础与利用丁毅2006200828万我保证以上所填内容完全属实,若有虚假,本人将负全部责任。项目申请人签字:丁毅 .九、经费预算经费投入(万元)经费支出预算(万元)科目预算科目预算支出理由及计算依据专项资金拨款40一、人员费8科研人员部分工资与研究生补贴,临时工的工资等单位自筹10二、管理费3按有关规定提取其他拨款三、公杂费3其他1.邮电、通讯费1每年0.5万2

39、.差旅费1每年0.5万3.其他公杂费1每年0.5万四、业务费311.会议费2每年1万(两单位各0.5万)2.测试、化验费20购置DNA分子标记药品、试剂,试剂盒;合成引物;双向电泳试剂等3.野外考察及观测费6每年3万(两单位各1.5万)4.出版物/文献/信息传播费3版面费文献资料费等每年1.5万五、材料(标本)购置费3每年1.5万六、其它费用2投入合计50支出合计50十、申请单位审查意见已按填报说明对申请人进行了资格审查,对申请书内容进行了审核。丁毅教授长期从事植物基因组的分子遗传学研究,并取得了有价值的科研成果,在国内外有影响的刊物上发表过研究论文多篇,所在的武汉大学植物发育生物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有良好的实验条件和实验仪器优势;国家种质武汉水生蔬菜资源圃(武汉市蔬菜科学研究所)柯卫东研究员在莲的种质资源的收集保存和应用方面也作出过突出的成果,他们联合申报该项目,一定会取得预期的结果。同意申报。并保证在项目获得资助后做到:保证对研究计划实施所需的人力、物力和工作时间等条件给予支持。严格遵守湖北省科学基金委员会有关资助项目管理、财务等各项规定。督促项目负责人和本单位项目管理部门按科湖北省科学基金委员会的规定及时报送有关报表和材料。. 单位盖章 负责人签字 2005 年10 月 8 日 15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