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竞赛(题库)

上传人:h****5 文档编号:187540342 上传时间:2023-02-15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5.87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2023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竞赛(题库)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23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竞赛(题库)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23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竞赛(题库)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资源描述:

《2023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竞赛(题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竞赛(题库)(8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2023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竞赛(题库)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竞赛 (满分100分) 班级:_ 姓名: _ 得分:_ 一、个人必答题:(20*2=40) ( ) 14、黄山市位于安徽_,毗邻浙江,江西两省。 A.最北部 B.最南部 C.最东部 D.最西部 ( ) 9、徽砚,_的别称。因砚石产于徽州府而得名。 A.婺源砚 B.青古砚 C.歙 砚 D.环翠砚 ( ) 10、“新安大好山水”景观位于黄山市屯溪区尤溪九龙山,以徽文化为主题,在巨型摩崖上分别雕刻新安理学大儒_手书体“新安大好山水”和“新安画派名家题壁”集锦,两侧瀑布更添磅礴气势,与流淌千年的新安江交相辉映。 A.朱 熹 B.黄 树 C

2、.颜真卿 D.陈恺良 ( ) 8、清代中叶,徽州腔风靡全国已经完善成一个唱、念、做、打并重的完美剧种徽剧,当时歙县演徽剧的班子也相应地叫作“_”。 A.春台班 B.庆升班 C.京剧班 D.徽 班 二、小组必答题。(4*7=28) 1、在黄山风景区的无数胜景中,所谓的“五绝”是指哪些奇景? 答:怪石、奇松、云海,号称“三奇”,加上温泉,冬雪,则成“五绝”。 2、黄山市包括三区四县,是哪些区县? 答:由屯溪区,徽州区(岩寺),黄山区(太平)三个区,歙县,黟县,休宁县,祁门县四个县和黄山风景区(汤口)共同组成。 3、2023年4月,本着生态性、文化性、地方特色与时代性相结合的原则统筹考虑,最终选出“

3、屯溪八景”,是哪八景? 答:分别是:谜窟探奇、新安怀古、华山思贤、老街问市、三江烟霞、稽灵松涛、龙山禅月、鬲山荷韵。 4、“登黄山天下无山,观止矣!”是_徐霞客_在游历黄山后写下的。 5、请说出描述齐云山名字由来的句子。 答:“一石插天,直入云霄,与碧云齐。” 6、齐云山与湖北武当山、四川青城山、江西龙虎山并称中国四大道教名山。 7、牯牛降坐落在祁门县与石台县交界处,是黄山山脉向西延伸的主体,被称为“绿色的自然博物馆”。 8、新安江正源源自休宁县六股尖,名率水,经流口、溪口、五城、商山而至屯溪黎阳,在此与发源于黟县五溪山并且流经碧山、碧阳、渔亭、齐云山、海阳、万安、新潭的横江汇合。 9、从地图

4、上看,新安江的支流很密集,长度也短,这与新安江地处山区,雨量又很充沛有关。 10、黄山市是一座生态城市,2023年,全年城市环境空气质量达到国家二级标准,达优率为52.9%。黄山风景区环境空气质量达到国家一级标准,达优率为100%。 11、黄山建市以来,城乡面貌焕然一新,曾入选“中国最具魅力城市”和“中国最幸福城市”。 12、请简要说明为什么黄山松和一般山上的松树不一样呢? 答:黄山松的根比树干长几倍甚至几十倍,以便从石缝中吸取养分和水。黄山山崖陡峭,黄山松无法垂直生长,只能弯弯曲曲地甚至朝下生长。 13、黄山松树干低矮,干、枝坚韧有弹性,针叶短粗,起什么作用? 答:是为了抗御暴风和冰霜。 1

5、4、黄山杜鹃是黄山市的市花,也是安徽省的省花。 15、请你列举出黄山市的各大名茶,至少四种。 答:太平猴魁,黄山毛峰,祁红,屯绿,休宁松萝茶,歙县老竹大方茶 16、“沾来轻,嗅来馨,磨来清”说到是徽墨,不是歙砚。 17、黄山市的历史源远流长,文明的源头可以追溯到5000多年前的石器时代,这里的先民们创造了原始的土著文化。 18、陶器和瓷器在胎质上有什么区别? 答:陶器多用一般的黏土,而瓷器必须用瓷土,即高岭土。 19、西递村素有“桃花源里人家”之称,始建于北宋,发展于明朝,鼎盛于清朝初期,至今已有近千年历史,是国家5A级旅游景区。 20、棠樾牌坊群共有7座,3座建于明代,4座建于清代,受旌表者

6、都是棠樾村在忠、孝、节、义四方面事迹卓越者。 21、请你列举黄山市境内散布着的几处有名的古村落,至少3处。 答:桃花源里人家西递,中国画里乡村宏村,慈孝天下无双里棠樾,休宁万安、唐模,歙县许村、北岸,黟县南屏、关麓等等。 22、_太平桥_被称为“华东最长古石桥”,位于歙县城西太白楼前,横跨练江,16孔,为我国华东地区现存最长的古代石拱桥。 23、渔梁古渡位于歙县城南1000米处,是徽州古代重要的商业码头。自从渔梁坝修成后,货运畅通,这里便逐渐繁荣起来。 24、鸦片战争以后,由于徽州各县的茶叶逐渐集中到屯溪加工后再外运,屯溪的商业贸易迅速发展起来,慢慢地,屯溪码头便取代渔梁成为黄山最重要的商业码

7、头。 25、“生活教育理论”、“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是徽州哪位著名的教育家提出的?毛泽东赞誉他为“伟大的人民教育家”。 答:陶行知。 26、明末清初,一批徽州画家善于运用笔墨,采用描摹家乡风貌的手法,抒发强烈的思想感情。他们的地域特点、人生信念与绘画风格都一致,在当时的中国画坛上独放异彩,被称为“新安画派”。 27、徽州还有一派具有地方特色的医学派别“新安医学”,兴起于北宋,歙县人张扩是当时的代表。明朝祁门县人汪机不仅医术高明,医德也很高尚,是当时全国五大名医之一,被收录进明史。 28、徽剧被列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其源头可以追溯到500多年前的“徽州腔”,这种腔调无论是唱

8、词还是道白,都比较自由,用笛子伴奏,演唱有“一波三折”的效果,有利于演员表达喜怒哀乐的情感。 29、请简要解释著名的“四大徽班进京”。 答:1790年,乾隆皇帝80大寿,扬州的徽剧班子“三庆”奉命进京为皇帝祝寿,随后,“四喜”、“春台”、“和春”班子也到北京演出,这就是著名的“四大徽班进京”。 30、程大位是休宁县率口人,明朝著名数学家,在我国数学史上为筹算转成珠算作出了巨大贡献,被誉为“珠算一代宗师”。程大位发明的“丈量步车”是世界上第一把卷尺。 31、与著名文人纪晓岚成为莫逆之交的徽州著名学者是戴震,他主张“体民之情,遂民之欲”。 32、“前世不修,生在徽州,十三四岁,往外一丢。”这是明清

9、时期流行于徽州地区的一句俗语。请简单解释“丢”的意思。 答:由于徽州旧时山地众多,田地极少,所以徽州人家无法养活自己的子孙,男孩子到了 13、4岁就会外出学徒,学不成不能归家的。这也是古代闻名的“徽商”的起源。 33、徽商的代表、著名的“红顶商人”胡雪岩曾耗资30万两银子在杭州西湖边开设了“胡庆余堂国药号”,和北京同仁堂并成为中国著名的南北两家国药老字号。 34、大约从宋朝开始,徽州一直是我国古代教育最为发达的地区之一,文人辈出,被誉为“东南邹鲁”。 35、撰文反对封建主义,宣传个性自由,提倡民主科学,积极参加新文化运动的代表是谁? 爱国主义学者胡适。 36、大鲵(娃娃鱼)是黄山境内现存的国家

10、二级野生保护动物。 三、抢答题:(请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7*2=14) 1、在距今 三、四千年的殷商时期,黄山就居住着一支叫山越的先民。( ) 2、黄山市地处北亚热带,属于湿润性季风气候,具有温和多雨,四季分明的特征,不适宜多种林木、茶叶、果树及农作物生长。 ( ) 3、仗鼓舞是流行于休宁五城、榆村和屯溪黎阳一带的一种民间舞蹈,传说是为了纪念唐代大将张巡、许远抗击安禄山叛军得胜,而击鼓欢庆。 ( ) 4、农历正月初九日为唐朝忠烈张巡和许远殉难日,徽州区岩寺镇每年于此日举行庙会纪念,俗称“上九会”。 现“上九会”已失去原来纪念张巡、许远的意义,取消了游神活动,成为一年一度的物资交流会。 ( ) 5、黄山迎客松等奇松属于黄山松品种,适于凉润的中海拔以上山地生长,但并未被列为安徽省树。 ( ) 6、“前世不修,生在徽州,十三四岁,往外一丢。”这是明清时期流行于徽州地区的一句俗语。“十三四岁,往外一丢”是指徽州男子到了十三四岁就要被丢弃。 ( )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竞赛(题库) 中华传统文化知识竞赛策划 中华传统文化知识竞赛策划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竞赛试题(答案)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 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竞赛复赛题库 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竞赛题库 传统文化知识竞赛题库_4998(推荐) 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竞赛题库 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竞赛题库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