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三上教学设计(精选多篇)

上传人:h****4 文档编号:187529234 上传时间:2023-02-15 格式:DOCX 页数:331 大小:200.68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2023年三上教学设计(精选多篇)_第1页
第1页 / 共331页
2023年三上教学设计(精选多篇)_第2页
第2页 / 共331页
2023年三上教学设计(精选多篇)_第3页
第3页 / 共331页
资源描述:

《2023年三上教学设计(精选多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三上教学设计(精选多篇)(331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2023年三上教学设计(精选多篇) 推荐第1篇:三上植树教学设计+反思 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四课时植树教学设计 陕西省汉中市汉台区宗营镇中心小学 韩杰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教材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3637页“植树” 教材分析: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有表内乘、除法学习的基础,以及本单元前几课的学习基础上,从“植树”这一学生熟知的生活情境引入新知学习,通过“平均分树苗”这一活动,引入“两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两位数的除法口算”学习,结合分树苗的操作过程以及直观模型(点子图),借助数形结合的思想理解分步口算的方法和过程,是后续学生进一步学习三年级下册的“两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两位数的除法笔算”(竖式)计

2、算方法的基础。 学情分析: 1、三年级的学生已经熟练掌握了表内乘、除法的计算,加上本单元第一课时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的乘法口算、第二课时两位数乘一位数积是两位数的乘法口算、第三课时整十整百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口算的学习,因此,本节课学生学习新知识的生长点是比较高的,学习经验是丰富多样的,学习困难相对较低。 2、三年级的学生思维活跃,能积极参与讨论,动手操作能力也较强,孩子们仍然是以形象思维为主的,对于抽象的计算学习仍需要借助一些具体形象事物的支撑,如本单元所呈现的小棒、点子图等直观模型。进入三年级后,学生正逐步经历性格和习惯的转变,很容易养成不良的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因此需要教师在课堂上做好引导和

3、调控。 学习目标: 知识和技能: 结合“植树”的问题情境,探索两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两位数的除法口算,经历交流算法多样化过程,。 过程和方法:会进行两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两位数的除法口算,结合分物的过程,借助直观模型的操作和数形结合的思想,引导学生掌握分步口算的算法、算理,并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自主探究体验和交流,相互启发、相互影响,引导学生掌握数学的知识、思想与方法,充分感受数学的魅力与乐趣。 学习重难点:理解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分步口算的算理,掌握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分步口算方法。 教法建议:教学时,要让每个学生都经历动手分的过程,借助小棒模型、点子图,分一分、算一算,

4、并尝试用横式记录每一次分的过程,再结合算式的记录过程,对应每一步分的过程,从而引导学生理解“两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两位数的除法口算”分步口算中每一步的意思和口算中的算理,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探索出“两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两位数的除法口算”的方法。独立分物之后,借助展示交流,经历交流算法的过程,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说一说分步口算的方法和过程。在教学中,要重视口算技能的发展,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口算的方法,体现算法多样化,为学生口算技能的形成打好基础。同时,充分利用好教材中的素材,或选择学生身边的实例,给学生创设运用口算解决问题的机会,让学生充分经历口算的过程,形成相应的技能同时培养学生解决生活实

5、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学法建议:数学学习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活动。课堂上要给足学生动手做的时间,在做的过程中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亲自参与学习活动、主动探索,经历实践与创新的过程,找到不同的口算方法,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口算的过程和方法。在“做”和交流的过程中获得数学知识,累积基本的数学活动经验,为学生今后的数学学习打下基础。 教学准备:教师:ppt 学生:小棒、点子图 教学过程预设: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师:植树节到了,三年级领到了一些小树苗,请看图片,从图上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 生:一共有36棵树苗,要平均分给3个班。 使:你能提一个数学问题让大家来解决吗? 生:平均每班能分到多少棵树

6、苗? 设计意图:在具体的情境中经历获取信息、发现并提出问题的过程,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操作感知,交流并总结算法 师:平均每班能分到多少棵树苗呢?你能列个算式解决这个问题吗?说说你的想法 生:363=( ) 1、活动一:独立探究(分一分、算一算) 师:同学们看,这道题目是一个几位数除以几位数的除法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口算。 师:每班平均能分到多少棵树苗呢?你能动手帮他们分一分吗?我们用小棒代替36棵树苗,用3个圆片来代替三个班级,请大家快速地动手分一分吧! 出示活动要求: 1、借助小棒,自己摆一摆、分一分,并用算式记录自己每一次分的过程。 2

7、、分完并记录算式后,和你的同桌说说分的方法和过程,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借助小棒模型经历分物的过程并用算式记录下来,在动手操作和与同桌初步交流的过程中,初步理解两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两位数的除法分步口算的算理。 2、活动二:分享展示(说一说、想一想) 师:谁愿意上来把你刚才分的过程跟大家分享一下? 生上台展示分的过程: 生:先分整捆的,第一次拿30棵,平均每个班分到10棵;第二单棵的,再把剩下的给每个班再分2棵,两次共分到12棵树苗。 师:他分得怎么样?谁和他分的是一样的哦?他分的过程可以用哪个算式记录? 生:第一次30棵分给3个班级,每班分到10棵,记录为303=10;第二次把剩下的给每个班再分

8、2棵,记录为63=2;两次一共得到12棵,记录为10+2=12.师:你们同意他们的想法吗?303= 10、63= 2、10+2=12这三个算式表示的什么意思呢?对应的是我们分物过程中的哪一步呢? 生:303=10表示我们第一次给每班分到了10棵树苗,63=2表示我们第二次又给每班分到了2棵树苗,10+2=12表示两次两个班共分到了12棵树苗。 师:他说的大家听明白了吗?谁还有不同的分法想跟大家分享一下?请把你记录的口算算式展示出来,让大家猜猜你是怎么分小树苗的。 生1:(展示分步口算的过程)大家能看懂我的分法吗? 生2:你是先分单棵的,每人先分到2棵,用算式记录为63=2;再分整捆的,平均每个

9、班又分到1捆也就是10棵,用算式记录为303=10,两次每班共分到12棵小树苗,记录为2+10=12。是这样吗? 师:解释的分法你们同意吗?和这位同学分的一样的请举手。好的,通过同学们不同的分法,最后我们都知道了平均每个班可以分到12棵小树苗。我们一起来回答下这个问题。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交流不同的分法,并用算式记录分的过程,体验到分法的多样化和算法的多样化。但对于分法不做统一规定,可以先分整捆再分单个,也可以先分单个再分整捆,都能得到平均分的结果。在交流的过程中,将分的过程与算式结合起来,理解分步口算中每一步的意思和算理,为进一步掌握算法做好铺垫。 3、活动三:独立探究,圈一圈、算一算 师:

10、从刚才几位同学的分物过程和他们记录口算的过程中,我们知道了,可以用简单的除法算式记录我们每一次分的过程,那么,再看看这个问题:三一班有48人参加植树,如果每4个人一组的话,可以分为几组呢?谁能列个算式解决这个问题? 生:484=( ) 师:你们能试着自己解决这个问题吗?可以用小棒摆,也可以在你们的点子图上画一画、圈一圈。同时试着用简单的除法算式记录你们分的过程,可以吗?开始吧! (1) 独立操作,教师巡视、发现学生不同的做法。 (2) 分享展示,探索算法。 师:刚才老师发现了同学们是这样解决问题的,(投影学生作品:点子图)你能看出他是怎么想的吗? 生:他是用48个圆圈表示48个同学,每4个圈一

11、圈,表示每4人一组,刚好圈了12个圈,就表示可以分为12组。 师:(问展示作品的学生)他解释的是你心里想的吗?你还有什么要补充的吗?谁有不同的圈法?请你补充 生: 师:除了可以用小棒分一分,我们还以在点子图上画一画、圈一圈,用画图的方法也能解决这个平均分的问题是吧?那么,这几位同学圈、画的过程可以用简单的除法算式表示出来吗? 生:404=10,84=2,10+2=12。 师:现在请同学们想一想,结合刚才分、圈的过程,你能说说口算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算式的方法吗? 设计意图:这里从前一次直观分物的过程,过渡到用几何直观图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引导学生养成用画图来解决问题的策略,培养学生解决问题

12、的策略意识和多样化的解题方式,发展学生的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活动四:初步练习,总结算法。 师小结:看来,分物的过程我们都可以用简单的除法算式来进行记录,那么,现在不分小棒,不画点子图,你能口算除法算式的得数吗?请自己独立完成36页下面的算一算,算完后仔细观察,看你能从中发现什么?老师可以提示同学们,注意观察被除数、除数、商这三个数。 303 333 363 393 (1) 生独立完成练习并观察算式中的规律。 (2) 分享交流:除数不变,被除数每增加3,商就增加1.(3) 你还能写出这样的算式吗?请你动手写一写。 (4) 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除数是几,就表示每几个可以分一份,或者平均分了几

13、份,所以被除数每增加几,就可以再分一份,所以商就多一。) (5) 那照着这样的规律,你能试着口算524吗?请你先独立思考,再跟同桌说说你的想法。 (6) 分享自己写的算式。 (7) 师小结:看来同学们都已经能够进行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了,你们又快又准的口算出了结果,能把你成功的秘诀跟大家分享一下吗? 设计意图:通过初步的练习,引导学生发现算式中隐藏的规律,为三年级下册学习两位数除 以一位数被除数首位不是除数整数倍的除法竖式做好铺垫。在教学中,由于学生的知识背景及个性差异,面对同一个数学问题,同一道口算题时,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思维方法必然会不一样,他们往往会从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思考角度出发,产

14、生不同的计算法,对于这种情况,学生的口算只要合理即可,教师不宜做统一要求 三、巩固练习,内化新知。 师:刚才老师发现同学们都特别聪明,那学了今天的知识,我们可以用来解决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你们有信心试一试吗? 1、教材37页练一练第一题。这道题目对应着前面的问题串一,练习时可以鼓励学生独立解答,如果有困难的,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借助小棒分一分或在点子图上圈一圈,独立完成后再全班集体展示、交流。 2、练一练第2题。这道题目可以引导学生利用画图的方法直观体会谁是谁的几“倍”,通过画图来解决实际问题;而对于“鞋比手套贵多少元”这个问题,是一年级学过的知识,学生不会有困难。这两道题目都可以让学生独立完成

15、后再展示交流,发表自己的想法。 3、口算练习。练一练第3题。可以让学生以开火车大有趣形式完成此题,既激发学生兴趣,也锻炼学生的口算能力和速度。 4、练一练第4题。此题对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都有锻炼,同时,此题开放性很强,学生在解决时可以列混合运算算式也可以列分步口算的算式,不做统一要求。而对于第三个小问题,开放性更强,买相同的物品,剩下12元钱,他可能买了什么?这道题目对于个别学生可能比较困难,教学中不应做同意要求,让学有余力的学生尝试解决即可。 5、练一练第5题。这道题目是延续前面的问题串3,教学中可以让学生自己写一写,然后说说自己的想法即可。 设计意图:通过不同层次的练习,进

16、一步使学生巩固和掌握两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两位数的除法口算的方法,使学生感受到成功的乐趣,同时培养学生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课堂总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在帮助三年级同学分树苗的过程和分小组的过程中,学习了两位数除以一位数额除法口算,你有什么收获?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通过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对本节课的学习进行自我反思和总结,深化学生的认识。 板书设计: 植树 平均每班分到多少棵树苗? 48人参加植树,每4人一组,可以分几组? 363=12 (棵) 484=12 (组) 303=10 404=10 63=2 84=2 10+2=12 10+2=12 答:平均每班可以分到12棵小树苗。 答:每

17、4人一组,可以分12组。 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关键在于通过动手分的过程结合分步口算的算式理解“两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两位数”的除法口算的算理。课堂上,通过引导学生动手分和在点子图上圈、画的学习过程,学生理解了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分步口算的算理,也掌握了算法。在动手做的过程中,学生经历了知识的形成过程,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动脑能力都得到了培养。通过新授后的练习,学生进一步掌握了本节课所学的知识。因此,这样的“做数学”的学习方式,更能激起学生 的学习兴趣和欲望。 当然,在课堂上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学生在练习的过程中,没有及时的反映出学生的错例,因此,课下将针对学生出现的错误进行作品采集,在下节课上反馈出来,

18、让学生一起纠正,反思在学习中出现的问题,是学生避免再犯类似的错误。 推荐第2篇:三上科学 水 教学设计 水教案 昆山高新区西塘实验小学 杨丽玲 教材简介 水是三年级上学期的内容,学生对感知事物还比较笼统。他们刚开始接触科学课,对科学探究的学习方式还不熟悉,需要在老师的引导下进行探究,培养他们科学的思维方法。 在以前的科学课学习中,学生仅仅是用某一个感官观察事物的某一方面的特征,没有明确运用感官观察事物的正确方法。本课以水为载体,重点对“水是什么样的”进行探索研究。让学生用感官(眼、鼻、舌)运用看、闻、尝的方法把水与其它液体进行比较,感知水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是透明的。重点对学生进行感

19、知训练,初步掌握一些观察的技能,如怎样闻气味、尝味道等。 目标预设 科学概念:物体可分为固体、液体、气体三类,他们之间的区别在于,固体有固定的形状,液体和气体都没有固定的形状。 过程与方法:用网状图展现对事物的认识;熟练运用各种感官对物质进行观察对比,对观察结果进行分析,根据物质的相同点确立分类标准进行分类。 情感、态度、价值观:积极参与有关水的已有认识的研讨,发表有根据的见解;意识到水是地球上的重要资源;在识别水的活动中,学会小组合作。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熟练运用各种感官对物质进行观察对比,对观察结果进行分析,根据物质的相同点确立分类标准并进行分类。 教学难点:通过网状图来对水的概念进行

20、梳理。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师:老师给大家猜一个脑筋急转弯,请听好:用手拿不起,用刀砍不断,做饭和洗衣,都要请它来。生:水。 师:真聪明,你是怎么猜到的?(学生回答) 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第四单元的第一课水(板书课题) 二、新授 (一)我们知道的水 1、师:同学们,在科学学习中,学会提出问题非常重要,对于水,你们会提哪些问题呢? 生:水是什么样的、水的用途、水从哪里来(雨水,河流,海水,地下水,水蒸气水在大自然中是循环的)、水分子、海水为什么是咸的(可以归类为水的味道?海水咸是因为海中有大量的可溶性盐类,这些是因为水循环中大底冲刷泥土中的物质汇聚到海中形成的)、井水为什么冬暖夏凉(泥

21、土的保温作用)、海水为什么是蓝色(日光由七中色光组成,红橙等波长长的光穿透力强,能被海水和其他东西吸收,蓝紫色波长短被海水反射所以看到是蓝色。)冰山瀑布为什么是白色(表面有很多小水滴能够折射光线所以看上去是白色。) 师:同学们都很会提问,让大家的思维一下子都打开了,原来我们对水有这么多问题, 这里有些是我们能够解决的,有些需要查阅资料才能解决。课前老师让大家填写了关于水的网状图,让我们一起看看,大家对水有什么样的认识。(展示网状图) 师: 水是什么样的?有的同学说水是透明的、会流动.清澈和干净同样是说明他是透明的。你还能补充吗?水有什么味道?什么颜色?(教师追问其他同学) 师:现在你能根据我们

22、填写的网状图,说说你知道的水吗? 生:水是无色无味透明的,存在在江河湖海中,他有很多用途,世界上的动植物和人类都离不开他 师:你总结的太好了。(还有谁能说的更完善?) (二)水在哪个袋中 1、师:没想到大家对水已经有了这么多的认识!这张网状图还可以无限的扩展,真是说也说不完!接下来我要用一个活动来检验大家的知识,看你们能否从装有不同物质的袋子中找到水在哪个袋中。 2、师: 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活动的要求: 每个小组桌上有一个不透明的黑袋子,里面可能装了石头、树叶、牛奶、木块、水、空气和醋中的一种。 不打开袋子的情况下,你能辨别出每种物质分别在哪个袋中吗? 注意:1.观察时的动作要轻,边观察边填写实

23、验记录单; 2.对你们的观察结果保密,不要被其他小组听到; 3.观察完后将袋口封好,贴在记录板上对应的位置; 生:学生观察 师:我发现好多小组分辨的很快,但似乎遇到一些难题,哪个小组来说说? 生:我们组最后发现水和醋还有牛奶没办法分辨,他们都是流动的。 师:有没有谁能够解决? 生:可以闻味道,但不是很清楚。 师:既然如此,如果我把条件放松一点,准许你打开最后不能分辨的这三个袋子,你能完成实验吗? 生:学生继续实验。完成的小组上交记录板。 3、师:让我们来看一下,大家都找到了水在5号袋中,快说说你们用到哪些方法,是怎么判断的? 生:可以摸,闻,听,看,尝。 师:看到、闻到、尝到什么说明是水?注意

24、,在确保观察物质安全无毒的情况下可以用尝的办法。 生:无色无味透明的是水。摸起来流动的,凉凉的。另外一个袋子看上去像水,但是有酸味,所以是醋。白色的是牛奶,很香。 师:那其他袋子里的物质你是怎么判断的? 生:树叶摸起来比较薄很脆;石头凉凉的很硬很重;木头是方的,也比较硬,比石头轻 ;空气是鼓鼓的,非常轻,看不见也摸不着。(师追问) 师:让我们打开一组看看,确实是这样。我们的同学们都是小侦探,全部都找对了水在5号袋中!通过这个实验,你能再说说水有什么特点吗? 生:水是无色无味透明的液体,会流动,摸起来凉凉的。 师:非常棒! (三)给袋中的物体分类 1、师:现在我们已经把袋子里的物质一一区分出来了

25、,如果请你给他们分分类,你会怎么分?老师教大家一个方法,我们可以先想想这几种物体各有什么特点,比如水,它是无色无味透明的。我们可以根据这些物质的特点,选择一个分类标准,对物质进行分类。现在请各小组讨论下,我们可以按什么标准分,分成哪几类?合作完成分类的思维导图。 生:讨论分类并完成思维导图。 学生展示,教师追问,修改分类的思维导图。 师:这组同学把袋中的物质分为固体液体和气体,这是按照什么标准来分的?分类标准可以写在哪里?哪些属于固体?哪些属于液体?哪些属于气体? 生:固体有石头、木块、树叶,液体有水、醋、牛奶,气体有空气。 师:没错,像石头这样有固定形状和体积的我们叫做固体,像水这样没有固定

26、形状,有固定体积的我们叫做液体,像空气这样既没有固定形状也没有固定体积的我们叫做气体。大家还有别的分法吗? 生:能吃的和不能吃的,有味道和没味道的,可以用作建筑材料的和不能的 师:你们说的这些都是非常好的分类方法,看来大家的创造潜力无限,肯定大有作为喔。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认识了生活中最常见的水,现在,你能总结一下你知道的水吗? 生:水是一种无色无味透明的液体,在大自然中有很多的存在形式,有很多的用途,动物和植物都离不开它 师:你总结的真棒,一开始同学们还对水提了很多问题,有些解决了,有些还没有解决,你能回去查阅资料,补充这张网状图吗?下节课我们一起来交流。 板书设计: 1、水 固体 有固定

27、形状和体积 液体 没有固定形状,有固定体积 气体 既没有固定形状也没有固定体积 推荐第3篇:苏教版三上荷花教学设计 荷花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会认3个生宇,会写出12个生宇。能正确读写“荷花、挨挨挤挤、莲蓬、饱胀、仿佛、衣裳、翩翩起舞、舞蹈、蜻蜓、随风飘动”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优美语言。 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荷花的美丽,培养爱美的情趣和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4体会作者丰富的想象,学习边阅读,边想象画面的读书方法。 教学内容及重难点的分析 感受荷花美丽的姿态,体会作者丰富的想象,培养对大自然美的体验是教学的重点。理解“把眼前的一池荷花看作一大幅活的画”等语句是教学的难点。 教学过程

28、设计与分析 一、谜语导入,激发兴趣 今天老师这儿有个谜语,看看谁最聪明能猜出来。(多媒体出示谜语一个小姑娘,坐在水中央。身穿白衣裳,坐在绿船上。打一植物)(通过谜语设境激趣,触发学生兴趣。) 齐读课题:荷花 二、认识荷花,欣赏荷花,描写荷花 1.出示资料袋,了解荷花及各部件的名称、作用。资料袋:荷花又称“莲花”“水芙蓉”。根茎肥壮,又称作“藕”。荷花有红色,粉红色,白色等,有清香。花柱呈杯状,里面有蜂窝式的圆孔,每个孔内有一粒坚果叫莲子。藕可以作蔬菜,莲子是营养丰富的食品。叶、花梗、莲心、莲须可以入药。 师: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吧!(课件播放荷花的精美图片及视频) 2.边欣赏边学习课文中新词,比如

29、联系图片理解“挨挨挤挤”、“花瓣”、“饱胀”“花骨朵儿”,多种形式练习,读准儿化音“花骨朵儿”,读准后鼻音“莲蓬”。 3.师:从同学们看荷花的那种惊喜的表情,老师知道你们肯定有很多的发现和感受,来,谁来说说荷花留给你的是怎样的印象? 让学生大胆回答。 固定句式:我站在荷花池边看。看到( )荷叶( );又看到( )荷花( );还看到( )花骨朵( )。 4.出示优秀片段,朗读并积累优美语句。(1) 我站在荷花池边看,看到碧绿的荷叶,又看到雪白的荷花,还看到含苞待放的花骨朵。 (2) 早晨,我站在荷花池边,看到碧绿的荷叶上滚动着晶莹的露珠,看到雪白的荷花在微风中摇摆,又看到含苞待放的花骨朵小巧玲珑

30、,还看到嫩黄的小莲蓬躲在荷花中间张开笑脸。 (3) 早晨,我站在荷花池边,看到碧绿的荷叶上露珠滚来滚去,看到雪白的荷花在微风中舞蹈,又看到含苞欲放的花骨朵胀得饱饱的,还看到嫩黄的小莲蓬在花心中藏着。 (通过赏-说-读,让学生意识到同一事物的表达可能有所不同;描写重在自我的内心感受;运用修辞手法,语句会生动形象。为下面的学习课文做了内容与学法上的铺垫。) 三 介绍作者,走进课文。 1.了解作者叶圣陶。 2.检查生字词语掌握情况。 3.抓住主要事物,概括课文主要内容中理清文章思路。 四、小组合作,共同探究 1.学习课文第 2、3自然段: 师:说的真棒!课文中哪些地方写出了荷花的美呢?下面请你们用自

31、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小组合作学习,把你们觉得荷花美的句子画下来。再读一读,读出荷花的美。(学生组内自读课文,勾画出荷花美的句子,练习朗读) 师:现在我们一起来交流。(根据学生回答出示第二段课文课件) A重点理解“挨挨挤挤”。 “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 师:你能从挨挨挤挤这个词中体会到荷叶长得多,长得茂盛,真了不起!同学们,你们在生活中见到过挨挨挤挤的现象吗? 学生积极回答。 师:同学们挨挨挤挤这个词在这里是形容荷叶长得生机勃勃!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课件播放荷叶视图) B重点理解“冒”。 “白荷花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 师:正是因为荷叶挨挨挤挤的,所以白荷花就在荷叶之间冒

32、出来了!能换成“长”出来吗?(课件演示从挨挨挤挤的荷叶之间冒出来的白荷花图片) C重点理解“展开、露出、饱涨”。 “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有的花瓣全都展开了,露出嫩黄色的小莲蓬。有的还是花骨朵儿,看起来饱涨得马上要破裂似的。”(课件演示荷花的三种姿态) 师:“饱涨得马上要破裂似的”是形容花骨朵儿快要 生:快要绽放了。 师:(课件再次出示第二段)同学们用心去品味了,才能有这么多感受。听了你们的介绍,你们感受到了吗?谁来通过你的读来展示出这种美?(只名读,齐读) 师:这么多的白荷花,一朵有一朵的姿势。同学们,荷花都有哪些姿势啊?(谁来说说,也可以用动作来表示)。 师:哇!这么多的姿势,真是千姿百态

33、呀!怪不得作者说 生:看看这一朵,很美,看看那一朵,也很美。如果把眼前的这一池荷花看作是一大幅活的画,那画家的本领可真了不起!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位画家是谁吗? (大自然)正是神奇的大自然为我们造就这么美丽的画卷!多么了不起的大自然啊 ! 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出不同的感受和情味,通过充分的诵读,激活学生的语感。 教师小结:作者通过认真细致的观察,以丰富的想象力,描写了荷花的清新美丽,展现了一幅各具姿态、色彩明丽、活生生的水中荷花的画面,足见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情感之深。 五、指导写字: 1.借助多媒体演示冒字理。 2、学生认真书写。 3、展示学生的优秀作品。 六、作业 : 1、熟读课文,默

34、写本课生字词语。 2、小练笔:写一写自己熟悉的一种花卉。板书设计 推荐第4篇:认识时间教学设计三上 基于目标教学过程控制研究课题赛教活动 认识时间教学设计 执教者:柳江县拉堡小学 覃 云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进一步认识钟面的结构。 2.能用5分5分的方法读取分针的时间。3.知道认几时几分的方法并能正确书写。 【能力目标】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和认真观察事物、善于思考问题的好习惯。 【情感目标】让学生经历探索知识的过程,体验成功的快乐,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的意识。 教学重点:能用5分5分的方法读取分针的时间,知道认几时几分的方法并能正确书写几时几分。 教学难点:知道1小时=

35、60分,读写接近整时的时刻。 教学过程: 课前交流:和学生玩5个5个的数数游戏。比一比哪个组反应快,声音齐。(意图:回顾5个5个的数数方法,为认识钟面结构巧妙设伏。) 一、生活情境,激趣导入。 1.复习整时和半时。播放三段音乐,让学生欣赏。在回顾快乐时刻的同时,说出分别是几时或几时半?怎么知道的?明确可以用中文表示法和电子表示法来记时。(意图:让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回顾整时和半时的钟面计时方法及两种表示法。) 2.揭示课题。出示钟面让学生尝试说出是几时几分?自己是怎么想的?引入课题:认识时间。(意图:尊重学生,调用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明确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及目标) 二、自主探索,获取新知。

36、(一)认识钟面结构。 1.仔细观察:钟面上除了时针、分针、数字外还有什么? 2.大胆交流:从哪到哪是一大格?钟面一共有几个大格?每个大格里有几个小格呢? 3.动态演示:结合课件帮助学生建构大格、小格等概念。知道一大格里有五个小格。 (二)学习分的知识。 1.谈话激趣:钟面的大格和小格,是时针和分针每天都要走过的地方,现在分针遇到了一些困难?请听,课件播放。 2.动态演示:学习分针的知识。 (1)课件演示播放分针的话。大家好,我是分针妹妹,我是用来表示分的,我走一小格是1分,那我走一大格是几分呢? (2)学生说理。说说为什么是5分?明白分针走一小格是1分,走一大格是5分。 (3)学会看分。我们已

37、经发现分针指向1是5分,分针指向2是几分呢?为什么?分针指向1是5分,指向2是10分,指向3呢?,按照这样的规律一直数下去,你会数吗? 5、 10、 15、20、25。分针从12又走到12走了一圈,用了多少分? (4)对口令游戏,巩固认知。分针指向2是几分,你怎么知道的?分针指向4,分针指向5,分针指向7,适时优化策略。找到好的方法,就能更快地记住其他数是几分了。 (三)动手拨一拨,学习时与分的关系。 1拨一拨。每个同学用钟面拨动分针从12开始顺时针走一圈,观察时针有什么变化? 2.说一说。谁来说一说,分针走了一圈,时针有什么变化? 3.看一看。结合课件动态演示,让学生明白:分针走一圈用了60

38、分,时针走一大格用是1小时,1时等于60分。 (四)学习读写钟面的时刻。 1、出示钟面,让学生再次观察,现在钟面是几时?(9时)时间继续走着,现在是几时几分呢?(9时5分)和你的同桌说一说。 2.认、读、写几时几分。9:05分读成9时5分就可以了。现在的9时5分过9时了吗?过9时就是9时多了,多了多少分呢?你是怎么知道的?要想知道几时过了几分,就得去看分针。9时5分是用中文表示法,电子表示法时,先写下9时在写5分,但分不满10分时,要在前填一个0,再写5,读做9时5分。谁能快速说出这个钟面是几时几分吗? 3.自主认读6时25分。这又是几时几分呢?四人小组互相说一说你是怎么看的?哪个小组说说你们

39、是怎么看这个时刻的?(时针指在6和7的中间,分针指向5是6时25分)。师导问:谁来说说我们先看什么针,再看什么针?看时间时要看清时针指在几和几之间就是几时多了,多了多少,就去看分针。 4.重点认读4时55分。大家会看时间了,这个钟面是几时几分呢?请用你喜欢的计时法在练习本上写下这个时间。 (1)学生独立完成。 (2)收集、展示学生的几种信息及时反馈,进行辩论。 (预设学生会出现如下答案:5时55分, 4时55分,11时25分)让学生板演后追问:谁的才是正确呢?咱们来场争辩赛怎么样?首先请11时25分的同学说你的理由?谁要反驳?这个时间是错的。5时55分的同学说理由?谁来反驳?还可以用什么理由反

40、驳他?(还差一个大格才到5时),用电脑演示,现在时间从4时开始,到5时了吗?快到5时了,还差多少分才到5时了?5时55分也是错的,只剩下4时55分了,你说为什么时4时55分。) 三、弹珠跳跳,巩固新知 这节课大家表现得真棒,覃老师要奖励大家,咱们来玩玩“弹珠跳一跳”的游戏好不好。这里有2颗弹珠,你喜欢那颗弹珠咱们就让它跳一跳,跳完了还有秘密在里面哦! 1、课本83页连线题。(变换点形式让学生回答,男同学,女同学,全班) 2、课本83页第一题。你喜欢那幅图,说一说小红什么时间做什么? 3、拨一拨。 四、小结收获、回馈目标。 同学们,一节课的时间一分钟一分钟的过去了,这一节课我们大约用了40分钟,

41、在这节课里你们学到了什么?今天你们珍惜了课堂上每一分钟的学习时间,学到了认时间的本领,在今后的生活学习中,我也希望大家都能像今天一样做个珍惜时间的好孩子。让我们一起把这句话齐读一遍,牢记心里。 推荐第5篇:三上认识分数教学设计 认 识 分 数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三年级(上册)教材98页-100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结合具体情境初步认识分数,知道把一个物体或一个图形平均分成若干份,其中的一份可以用分数来表示;能读、写简单的分数,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能借助直观比较两个几分之一分数的大小。 2、使学生在认识分数的活动中,培养观察、操作、简单的推理和表达交流的能力,进一步发

42、展数学思考。 3、使学生体会分数来自生活实际的需要,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进一步产生对数学的兴趣和亲切感。 教学重点: 1、初步认识认识几分之一。 2、能借助直观比较两个几分之一分数的大小。教学难点:初步理解几分之一的含义。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长方形纸、圆纸片、水彩笔。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故事导入:小朋友们,你们喜欢到郊外去游玩吗?今天我们就跟着两个小朋友一起去游玩吧。(课件演示)看,他们都带来了哪些食品?让我们帮助他们分一分这些食品吧!4个苹果分给2个人,怎样分比较公平?每人分得同样多了吗?数学上,我们把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做?(板书:平均分)你们也会用这种平均分的方法

43、来分一分矿泉水和蛋糕吗? “把2瓶矿泉水平均分给2个人,每人分得几瓶?”(课件演示分的结果);可是,蛋糕只有1个,还能平均分给2个小朋友吗?还能得到1个吗?那么“把1个蛋糕平均分给2个人,每人分得几个?”老师来分一分,(演示)你认为老师这样分公平吗?为什么?这样分是平均分吗?这样每人分到了半个蛋糕。 “半个”是我们生活中经常说到的,“半个”在数学上我们用什么数表示呢? A、学生中如果有用1/2表示,谈话: 1/2是什么数? B、如果学生中没有用1/2表示的,谈话:半个就是1/2个,1/2是一个分数。 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数家族的新朋友分数。(板书课题:认识分数) 二、认识分数,操作

44、深化 (一)认识二分之一。 1、仔细观察,刚才我们把一个蛋糕平均分成了几份?观察这“半个”,是平均分成2份中的几份,仔细看,平均分2份中的1份,这1份就是这个蛋糕的1/2。 谈话:这一份是这个蛋糕的1/2,那么,另一份可以用什么数来表示?(1/2)为什么也用1/2来表示?(学生表述)大家想的和他一样吗?(课件演示) 小结:那么,我们就可以这样说,把一个蛋糕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它的二分之一。(板书) 集体说说怎样得到一个蛋糕的二分之一。 同桌说。 指名说。 2、谈话:这个分数你会读吗?“分数该怎样写呢?” “写这个数的时候,先画一条横线表示平均分。”“这个蛋糕平均分成了几份?”(两份)“2就写在

45、横线的下面,这半个蛋糕是其中的1份,就把1写在横线的上面,这就是分数1/2的写法。”“你们想试一试吗?”跟着老师一起来写一写吧。 3、谈话:分数各部分都有自己的名称,想知道吗? 4、谈话:我们已经会读、会写1/2了,想不想动手来创造一个1/2呀? (老师这里有一张长方形的纸,你能通过折一折的方法,折出它的1/2吗?请你们也拿出一张长方形纸,动手试试吧!同桌之间可以相互比较一下,能想出不同的折法吗?(想一想,还有不同的折法吗?) 现在,请你们拿起彩色笔,把这张长方形纸的一半,也就是它的1/2用画斜线的方法涂上颜色。) 活动要求:拿出老师发的一张长方形纸,先折一折,再把它的1/2涂上颜色。 全班交

46、流:你是怎样表示这张纸的1/2的?(把一张纸平均分成2份,涂上其中的一份,就是1/2)把学生的作品贴在1/2下面。 “还有谁与他的折法不一样的?” 提问:他是这样把这张纸平均分成2份的,涂上其中的一份表示1/2,可以吗?还有不一样的吗?(选择不同表示形式的作品也贴在1/2下面) 提问:折法不同,为什么涂色的部分都是长方形的1/2呢? (他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呢?) (都是一半 ;都是把长方形平均分成2份,涂色的是其中的一份。 ) 小结:折法不同没关系,只要是把一张长方形纸平均分成2份,每一份都是它的1/2。 5、判断:下面哪些图形里的涂色部分是1/2,在()里画“”。 小结:看来,平均分在分数中

47、很重要,只有把一个图形平均分成二份,每一份才是它的1/2。 (二)认识其他的几分之一。 1、刚才我们认识了1/2这个分数,小朋友们,你们还想认识几分之一呀?老师选几个写出来(1/ 4、1/ 8、1/ 3、1/6) 刚才呀我们是用折一折,涂一涂的办法认识了二分之一。你们也会用这样的方法来创造其他的几分之一吗。小朋友们,拿出一个圆,动手表示出你想要认识的几分之一吧。 折好的小朋友想一想,你把这一个圆平均分成了几份,每份是它的几分之一? 谁愿意来和大家交流?还有谁想说? 小结:看来,我们只要把一个图形平均分成几份,每份就是它的几分之一。 2、练习(1)老师这里还有一些图形,你能快速的用分数来表示涂色

48、部分吗?(课件出示第1题)这是课本上想想做做的第一题,快速用分数来表示出来。 集体交流:第1幅图。“这个圆平均分成了几份?每份是它的几分之一?” (三)比较分数的大小 1、小朋友们,刚才我们已经认识了很多的分数,其实分数也有大小。刚才我们用同样大小的一个圆,(叠在一起比一比)有的同学表示出了这个圆的1/2,有的同学表示出了这个圆的1/4。请小朋友观察涂色部分,比一比,1/ 2、1/4谁大?为什么呀? 还有的同学表示出了这个圆的1/8,要比1/ 2、1/4都? 出示验证。 2、用同样大小的圆表示出的不同分数我们能比较出大小,要是两个同样大小的长方形或者其他图形表示出的不同分数你会比大小吗? 我们

49、来比一比,先按照分数图上颜色,再比较分数的大小。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反馈。 3、你们真是太厉害了,下面要考考小朋友的眼力,敢接受挑战吗? (课件出示第3题)先看图估一估,再填上合适的分数。 学生估计。我们再来完整的看看,你能比一比这些分数的大小吗?还能继续往下分吗?还可能表示出几分之一?随着平均分的份数越来越多,表示其中每一份的分数将变得越来越。 四、课堂小结:今天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呀?是的,我们在平均分东西的过程中产生了分数,把一个物体或一个图形平均分成几份,每份就是它的几分之一。现在,我们一起去生活中找找分数吧! 五、联系生活、消化提升 1、出示:黑板报。提问:科学天地、艺术园地大约占黑板

50、报版面的几分之一。 (艺术园地占黑板报版面的1/4 ) 艺术园地和世博之窗这两部分大约占整个版面的几分之一? 2、下面的画面让你联想到了几分之一? 图:法国国旗(1/3)五角星(1/5)巧克力(1/ 8、1/ 4、1/2)如果每人分得这块巧克力的1/8,这块巧克力可以分给几人?请你换个角度思考,还可以联想到几分之一?先说1/4吧,你们准备把这块巧克力平均分成几份?如果每人分得这块巧克力的1/4,这块巧克力可以分给几人? 小朋友们,其实呀生活中的分数还很多很多,只要你善于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你一定会有更多的收获,下面让我们一起去了解分数是怎样产生的吧。 六、介绍分数的产生 如果小朋友们感兴趣的话

51、,课后还可以自己去查资料。 推荐第6篇:2728页教学设计(三上) 第3课时 周长是多少? 教学内容:教材第4445页的例题 教学目标: 1.通过实践加深对周长含义的认识,增强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等平面图形周长的能力。 2.在实践活动中坦步提高动手操作水平,发展数学思考,培养创新意识和学习数学的积极情感。 教学重点:通过实践加深对周长含义的认识,增强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等平面图形周长的能力。 教学难点:在实践活动中坦步提高动手操作水平,发展数学思考,培养创新意识和学习数学的积极情感。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这节课,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份礼物,你们想知道是什么吗? 只要

52、今天能获得三颗星的小朋友就可以看到老师奖励的礼物了。 你们每个人面前都有一个信封。请你打开,看一看,里面有哪些学具?你能告诉老师吗?今天,老师和大家一起用这些学具来研究一些平面图形的周长。 板书课题:周长是多少 二、操作实践,解决问题。 (一)围一围。(多媒体出示课本上的插图) 1.师:看,图中的小朋友们正在围着自己喜欢的图形呢!(钥匙、松树、五角星、三角形) 2.师:你能用一根丝线围出你喜欢的图形吗?请大家拿出信封里的线围一围,要求(1)要把老师给你的线都用完。 (2)把你围好的图形形状填在作业纸第一张表格里。 (3)学生操作,教师指导。 3.师:说一说,你围的是什么图形。展示学生的作品。

53、4.师:用手指一指你围成的图形的周长好吗? 想一想,围成的图形周长是多少?怎样量最方便?(把线拉直,用尺量一量) 学生围图形、量周长、填表格,在小组内交流。 5.评价:完成老师要求的小朋友可以在评价表里贴好第一颗星。 二、摆一摆。(多媒体出示课本上的插图) 1.师:图上的小朋友在干什么? 2.师:请你拿出信封里的小棒。量一量:4根短的长度是多少厘米?4根长的长度是多少厘米? 3.师:你打算用几根小棒,怎样摆成正方形或长方形呢?先想一想,想好了再摆一摆。把你围好的结果填在作业纸第二张表格里。 交流:我摆的是长方形,它的长是( )厘米,宽是( )厘米,周长是( )厘米。我摆的正方形,它的边长是(

54、)厘米,周长是( )厘米。 4.互相评价:同桌两人交流、评价。为成功的小朋友在评价表里画上第二颗星。【设计说明给学生足够的时间操作学具,独立地摆出自己想象的长方形和正方形,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口头表达能力。】 三、剪一剪。 27 师:如果老师让你在这张长方形纸上剪下一个最大的正方形,你知道这个正方形的边长是多少?(边长是6厘米。边长就是原来长方形的宽。) 师:对,在长方形里剪一个最大的正方形,长方形的宽其实就是这个最大正方形的边长。(板书:宽是正方形的边长) 师:下面请大家动手折一折,把这个正方形剪下来,注意不要剪歪了。 学生动手剪正方形。 师:你会计算这个正方形的周长吗?(64=24厘米)

55、师:你能再把这个正方形剪成两个完全相同的长方形吗? 学生动手剪。 师:现在,每个小长方形的周长是多少呢?你是怎么算出来的? 方法一:46=24(厘米) 242=12(厘米) 126=18(厘米) 方法二:62=3(厘米) 36=9(厘米) 92=18(厘米) 方法三:移一移,63=18(厘米) 小结:大家刚才想出了几种方法,这说明解决问题的途径很多,只要我们换一个角度去思考,就会有新的发现。 四、拼一拼。(多媒体出示课本上的插图) 1.看一看,你们的桌子上还有什么学具我们没用呢? 师:读要求:用12个边长是1厘米的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 拿出12个边长是1厘米的小正方形。 先想一想,商量一下怎

56、样拼,小组合作,小组长记录填表格。 2.小组交流。(课件出示) 一排摆几个?摆几排?长是多少?宽是多少?周长是多少? 3.师:请你观察一下这些数据,说说你有什么发现? 4.师:都是由十二个小正方形组成的,周长怎么会不一样呢? 5.师:在我们拼出的3种长方形里,它们的周长哪个最长,哪个最短? 提问: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排出的图形越长,它的周长越长,排出的图形越方,它的周长越短。) 设计说明:小组合作拼一拼,培养学生协作解题的能力。让学生在拼图形和计算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周长的含义,在观察、比较、找规律的过程中,发展数学思考能力。 五、估一估。 同学们的表现真不错,我们一起用纸头来玩游戏吧。 老师

57、帮我们每人准备了一张小纸片(长:10厘米,宽:6厘米),你能从这张纸上看出有哪些数学问题,并提问出来让其他同学来回答吗? 生:这是什么图形的纸?回答:长方形的。 生:长方形有什么特点?回答:有4条边、对边相等;有4个角,都是直角。 (生评价同学回答的问题) 生:它的周长是多少?回答:长大约厘米,宽大约厘米,周长大约是30厘米。师:要确切知道这张纸的周长,怎么办?(量一量) 请大家测量一下这个长方形,并汇报你是怎么量的,看看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是多少?(学生动手测量长方形的周长)学生汇报结果及方法。 28 推荐第7篇:探索自然教学设计三上 大象版科学三年级上册教学设计 华中师范大学附属郑州高新区万科

58、小学 六年级下册教案 小学科学 大象版 姓名: 单位: 班级: 1 / 89 大象版科学三年级上册教学设计 华中师范大学附属郑州高新区万科小学 第一单元 1、探索自然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探索自然是十万个为什么单元的起始课,也是探究过程能力训练单元的入门课。主要包括四个观察活动: 引入活动:游戏盲人火车 孩子们通过在校园环境中进行有趣的感知活动,体验听觉、嗅觉、味觉、触觉的奇妙作用,学会使用各种感觉器官获取各种信息,激发对自然的热爱之情。 一片草地 通过直接观察,体验到认真细致的观察带来的乐趣。同时,使学生了解土地上动植物的共存现象,唤起保护土地、爱护大自然的责任心,激发好奇心。 观云 学生通过对云彩的观察,捕捉大自然的奇妙变化,激发创造性想象和探索大自然奥秘欲望。 选择性活动:我发现了鸟 2 / 89 大象版科学三年级上册教学设计 华中师范大学附属郑州高新区万科小学 通过对城市(或乡村)鸟类耐心细致的观察,在孩子们面前打开一片对大自然认识的新视野。 学情分析 三年级是科学教学的起始年级,所以学生学习积极性很高。但学科认识尚没有形成,更无从谈起科学兴趣和科学的思维方式、方法,故此对学生的知识教育应居其次,更重要的是对学生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