髌骨骨折的分型及治疗方法的选择

上传人:m**** 文档编号:187512040 上传时间:2023-02-15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3.09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髌骨骨折的分型及治疗方法的选择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髌骨骨折的分型及治疗方法的选择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髌骨骨折的分型及治疗方法的选择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资源描述:

《髌骨骨折的分型及治疗方法的选择》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髌骨骨折的分型及治疗方法的选择(13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髌骨骨折的治疗方法的选择髌骨骨折是临床常见的关节内骨折,占全部骨折损伤的 10%1。髌骨是全 身最大 的籽骨,位于股四头肌腱内。髌骨为膝关节伸膝装置的中间结构,有着重要的生 物力学性能。髌骨位置表浅,只有皮肤、薄层皮下组织及髌前滑囊在髌骨之上, 故髌骨易因直接暴力及间接暴力而损伤。髌骨骨折的治疗方法繁多,主要有非手 术治疗和手术治疗两种,治疗的目的是保留髌骨、骨折解剖复位,重建其伸膝装 置、术后早期活动及尽早恢复膝关节功能。Heppens tall2 提出的髌骨骨折的治 疗原则是:骨折的复位尽量达到解剖复位;骨折应用可靠的内固定,直至骨 折端愈合;应重视重建膝关节的连续性;尽量完全恢复膝关节的

2、生理运动功 能。治疗方法是否合理将直接影响膝关节的功能锻炼,本文通过探讨各种髌骨骨 折的治疗方法的优缺点,以供临床参考。1、髌骨骨折的解剖及生物力学特点 髌骨是人体内最大的籽骨,略呈三角形,尖端向下,位于股四头肌腱内,是伸膝 装置中的一个重要组件。髌骨上连股四头肌,下通过髌腱连接于胫骨结节,一部 分股四头肌腱膜纤维延续过髌骨表面并与髌腱融合。髌骨上只有皮肤、很薄的皮 下组织和髌前滑囊覆盖,这种解剖特点使髌骨在受到直接暴力打击和摔倒时容易 损伤。髌骨后方是软骨面,与股骨两髁之间软骨面成关节,其中央有一纵嵴与股 骨髁滑车的凹陷相适应,并将髌骨后软骨面分为内外两部分,内侧者较厚,外侧 部较宽。其内侧

3、的纵嵴又将内侧部分分为内侧面及内侧偏面。髌骨的力学作用是机械性地使股四头肌通过髌韧带对胫骨施加作用力,以改变其作用方向3。Kaufer4明确指出其生物学机制主要表现在两方面:首先它作为伸膝装置的中间结构,将股四头肌产生的拉力传向髌腱;其次它有效的增加了 伸膝装置对于膝关节屈伸轴点的杠杆力臂,从而增大了股四头肌的力矩,加强其 机械效益。髌骨为膝关节提供了伸膝装置的弯矩作用力臂,增大了股四头肌的作用 力矩,在膝关节屈曲早期,伸直时髌骨可增加股四头肌力臂30%,到弯曲30时增加 15%5。髌骨随其运动受力亦不相同,当膝关节伸直时,髌骨受到来自股四头肌的 轴向拉力和髌腱的反向作用力,受力为张应力,而当

4、膝关节处于屈曲位时,髌骨关 节面与股骨关节接触,髌骨受多个方向力的作用 ,除了前方的轴向拉力外,还有来 自后方与股骨髁相抵的压力,此时受力为压应力,髌骨关节呈三点受力。三点受力导致髌骨前方产生为张力,同时被股四头肌的收缩而加强o Carpen ter等6研究证 实,正是屈膝时作用在髌骨上的三向受力进而导致了许多骨折的发生。2、髌骨骨折的分型AO根据髌骨骨折的部位和是否损伤伸膝装置,将髌骨骨折分为关节外骨折、波及部分关节面骨折,以及波及关节面和伸膝装置骨折 3 型7。王鹏建等8根据骨折块 大小、数量进行量化性分型:1型:骨折无移位或移位距离5mm,髌骨关节面移位 2mm,或虽有移位,但骨折位于髌

5、骨下极且未涉及关节面。il型:骨折为2块,呈横 形、斜形或纵形,位于髌骨体中部,移位距离#5mm,髌骨关节面移位2 2mmoIII型: 粉碎性骨折,移位距离#5mm,髌骨关节面移位22mm。其中,111型又分为IIIA、IIIB、 IIIC3个亚型。IIIA型:骨折为3块,骨折块210mm2IIlB型:骨折为4块以上,大部分 骨折块210mm2IIIC型:骨折块数目多,大部分骨折块10mm2。此种分型在临床实际 操作中难度较大,准确率不高。而杨占辉等9针对髌骨和髌骨骨折的特点,提出 有移位髌骨骨折的术中分型及分型标准,将有移位髌骨骨折分为 5 型,不包括无移位髌骨骨折且在术中进行骨折分型,此种

6、分型对于需要手术的病人在术前即不能 确定合适的治疗方案和充分的术前准备。刘宝平等 10认为儿童的套袖型骨折及 髌骨骨软骨骨折也应纳入髌骨骨折。3、髌骨骨折的治疗方法非手术疗法对于无移位的髌骨骨折,骨折移位少,关节面不平整较轻(分离3 4mm,关节面 不平2mm )以及伸肌支持带损失者,可采取非手术治疗,用长腿石膏托固定于膝 伸直位4 6周后行患膝康复功能锻炼。ShabatSll等通过对68例髌骨骨折患者 的治疗后研究认为髌骨骨折虽然属于关节内的骨折,但是经过及时的外科治疗, 可以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BraunW12等通过对40例保守治疗的伤后平均月的随 访发现80%的患者无膝关节疼痛;90%的

7、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良好。徐飞等13 将手术组和保守组各 13 例分为横断粉碎型和星状崩裂型两大类,分别采用切开复 位张力带内固定加CPM机膝关节功能锻炼,和手法复位自制髌圈加石膏托外固定加 中药熏洗,对两大类型髌骨骨折的治疗总治愈率进行比较 ,手术治疗%显着优于保 守治疗%。保守治疗髌骨骨折有一定临床疗效,但其适应证狭窄,治疗疗程长、并 发症多,所以除非患者有严重的骨质疏松,全身情况较差不能耐受手术或手术治 疗效果不佳、术后功能要求较低,一般不选择保守治疗。手术治疗髌骨全切除术主要适用于严重的髌骨粉碎性骨折,软骨广泛破坏,难于将其保留的 患者。髌骨在增强股四头肌肌力方面有着重要作用,髌股关节软

8、骨的适应性使其 摩擦系数明显小于股四头肌腱或其他替代物,切除髌骨后必然会减少伸膝力矩,股 四头肌肌力需增加30%方能代偿14。髌骨切除后一般将股四头肌肌腱下拉固定于胫骨粗隆或与髌韧带缝合,石膏固定6周。NordinM15等认为原则上应尽量避免 髌骨的切除,保存膝关节的完整性。MullerEJ16等指出如果髌骨切除术已是必 然的话,那么髌骨的切除术应该在早期完成。他对21 个行髌骨切除术的患者进行 随访发现,早期进行的髌骨切除术的患者膝关节评分为71分,而拖迟进行手术的 患者膝关节评分只为分,二者有显着性差异。肖展豪等 17认为髌骨具有传导并 增强股四头肌肌力、伸直膝关节最后1015。的滑车作用

9、及维护膝关节的稳定、 保护股骨髁使其免于直接遭受外伤性打击的作用,应努力修复或重建,不能轻易 切除。而且髌骨全切除者术后易引起股四头肌力弱,活动受限,肌腱直接在股骨滑 车软骨上滑动,易造成股骨髁软骨的磨损及股四头肌腱滑脱,甚至发生断裂。髌骨 部分切除后,髌股关节接触而完全错格,使该关节的载荷传导紊乱,易发生晚期的 创伤性关节炎。上述资料表明,对粉碎性髌骨骨折行髌骨切除术应取谨慎态度,尽 量保证髌骨的完整性,充分恢复髌骨的功能。髌骨骨折发生率高,占全身骨折损失的 10,如何恰当、灵活、有效地选择内固 定的方法及材料治疗髌骨骨折,迅速促进伤膝功能的恢复,是摆在临床骨科医生面 前的一个棘手问题。内固

10、定方法的选择是否合适,将直接影响髌骨骨折的愈合时间 及膝关节的功能恢复。髌骨骨折的内固定方法繁多,本文对目前常用的几种内固 定术式进行综述如下: 环形缝扎是多年来固定髌骨骨折的传统方法,常用材料为粗丝线及钢丝,丝线环 扎与钢丝环扎力学原理一样,可使骨折块向髌骨中心聚集,对抗髌骨周围的张力, 达到复位、固定之目的。此方法适用于髌骨粉碎骨折或有分离移位的髌骨中段横 行骨折,骨折复位后关节面尚光滑完整者。此方法的缺点是钢丝穿过髌骨周围的软 组织,不能取得坚强的固定,故术后必须石膏外固定 46 周后才能进行膝关节活动。丝线环扎优点是手术简单易行、创伤小、且避免二次手术痛苦,特别适应于严 重髌骨粉碎性骨

11、折。周伟等18采用钢丝环扎18例(A组)、A0张力带固定68例(B组)、改良张力带固定24例(C组)治疗髌骨骨折,术后随访412个月,三 种方式的术后并发症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A组并发症发生率。B组术后并发症 发生率。C组未出现并发症。术后恢复评定依照张春才膝关节疗效评定标准,A 组优良率%;B组优良率%;C组优良率达100%。叶添文等19采用医用钛缆环扎固定 髌骨粉碎性骨折,平均随访个月,术后开始伸屈膝关节锻炼时间最早,平均约d,但 医疗费用较贵,应用改良的 Bostman 髌骨骨折临床疗效评分标准评估远期疗效,钛 缆环扎固定组优良率为%,明显高于对照组,认为钛缆系统对髌骨粉碎性骨折固定

12、牢靠,具有膝关节锻炼时间早,并发症少等优点。但此钛缆系统因价格昂贵,在基 层推广及普及尚还有一定困难。张力带是工程学上的原则,指材料弯曲时产生结构内应力的减小,这一原则应用于骨折内固定称张力带固定。张力带技术最早是由WeberBG推荐应用到骨科领域。 利用钢丝张力带固定时将钢丝置于髌骨张力侧,使之在承受功能状负荷时,由于肌 肉等收缩因素,使张力转变为动力,产生断端间轴向加压,不产旋转力,有利于内固 定的稳定,允许早期活动。Pauels首先把张力带钢丝作为一种骨折内固定方法应 用于临床。A0学派20对张力带技术进行了改进,被广泛应用到临床,国内胥少汀 等又将AO张力带进行了改良,改良A0张力带钢

13、丝固定治疗髌骨骨折术中,有两根 克氏针穿过髌骨骨折块,并各有一根钢丝固定,其固定作用强,不会因固定针在髌 骨内的位置不对称而失去稳定性。临床上张力带技术因其固定可靠,经济低廉成 为治疗横断型骨折和骨折块较大的粉碎性骨折的首选内固定方式,但此种内固定 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在膝关节主动伸直时股四头肌几乎和髌韧带平行,此时作用于髌骨的主要是股四头肌的牵张力,Wu等21认为张力带对此种牵张力无效。临 床上在股四头肌收缩时常会造成骨片的移位。方小飞等22通过对 402 例髌骨骨 折治疗认为,张力带无论如何改良均难以克服如克氏针松动、针尾反复刺激皮肤引 起疼痛、取内固定较麻烦等不足,且对髌骨粉碎性骨折不易固

14、定。随着临床上各种 技术的进展,越来越多的学者在改良AO张力带的基础又进行了各种各样的改进, 拓宽了张力带技术的应用前景。如:魏杰等23将克氏针一端做一个环,环绕的钢 丝经过环,收紧结扎后使钢丝和克氏针构成一个锁定结构 ,可避免克氏针退出、钢 丝松脱的现象。任永康等24采用多向张力带治疗髌骨粉碎性骨折,根据骨折类 型、骨块多少及大小采用横形或斜形穿针法, ,将多块连成大块,纵形粉碎连成横 形,较大骨块穿针小骨块嵌压复位,每根针一根钢丝固定。可靠的固定为膝关节活 动创造了条件,关节早期活动为粉碎性骨折在磨造中愈合奠定了基础,髌股关节的 早期磨造也降低了创伤性关节炎的发生 .伍正根等25推荐带孔克

15、氏针张力带技 术,钢丝从克氏针孔穿过 ,贴近髌骨缘,使克氏针不能滑动,钢丝也不会脱套。此 外克氏针由于未弯曲,术后也不会因为出现克氏针旋转而导致的相关并发症。王 忠发等26采用丝线环扎加张力带固定,此法是在髌骨内、外或上、下两侧垂直 水平或呈梯形钻孔,丝线穿过骨隧道后在髌前腱膜下穿过,其中两根分别打结, 另外两根呈“8”字形交叉打结固定。该术式属于弹性固定,避免了“应力遮挡, 骨质疏松”等现象,不干扰影像学检查,不需外固定和二次手术。但少数重度粉 碎性骨折仍需行一段时间的外固定,影响膝关节的早期功能锻炼。可吸收张力带 及空心钉张力带固定技术见下文叙述。Berg27指出,空心钉加8号钢丝环扎,同

16、张力带克氏针钢丝的生物力学坚强 程度是一样的,对于骨质疏松的老年人也适用。Carpenter28等比较了几种常见髌骨骨折内固定方法,经生物力学测试证实 AO 张力带钢丝、单纯拉力螺钉、空心 钉结合张力带的固定强度为395、554、732N,得出结论为空心拉力螺钉张力带内固 定方法的固定力量最强。此外,此方法还具有不压迫股四头肌肌腱及髌腱、不影 响股四头肌肌腱、髌腱血运;无钢丝滑脱、内固定失效和骨折再移位的危险等优 点。修玉才29等以20具膝关节标本,随机分为 4组,制成骨折模型,用4种方法 固定,以WD210E电子力学实验机测定4种内固定的抗张强度,骨折端分离1mm为固 定失败,结果显示4种固

17、定方法均能满足420N股四头肌收缩力,但与其他3种内固 定方法相比,空心拉力螺钉抗张强度最大,A0张力带和胥氏张力带抗张强度最小, 松质骨加压螺钉固定欠可靠。林源等30认为拉力空心钉及张力带钢丝内固定技 术其实是 Lotke 和 Ecker 纯张力带钢丝内固定技术与拉力螺钉内固定技术的良好 组合。在临床上,通过空心钉固定牢靠,且具有骨折端初始加压作用,有利于骨 折愈合及早期功能锻炼。此法较克氏针张力带相比有着不可忽视的优势:克氏针 必须穿出髌骨及髌韧带,膝关节活动时可造成克氏针弯曲,而且克氏针没有螺纹 有时会出现滑移并刺激周围软组织,从而限制了膝关节的活动,甚至不得不取出 克氏针。张力带钢丝由

18、于股四头肌、髌韧带等软组织衬垫,钢丝不能完全贴附于 髌骨骨质,在反复受力作用下,易造成钢丝松动而失去固定效果。空心加压螺钉 对骨折块间有加压作用,不会像克氏针那样出现滑移现象。而且还可以精确测量 选择适当长度的空心钉,使空心钉尖端完全埋在髌骨骨质内,避免了如克氏针张力 带固定时克氏针尾部经常刺激皮肤、影响膝关节活动的缺陷。多数学者认为髌骨 横行骨折以及二分髌骨采用空心拉力螺钉张力带钢丝内固定为最佳适应证。但因 空心钉体积较大,对骨质破坏较多,在较严重粉碎性骨折的治疗中存在一定缺陷。镍钛形状记忆金属始于上世纪50年代由Bueher31首先发现,在医学方面的应用始于上世纪 70 年代末,90 年代

19、得以迅速发展32,并在动物实验和临床应用上都 得到充分的证实33.于 1990 年经美国 FDA 批准为医疗设备并可以进入临床。近 年来使用 NiTi 聚髌器治疗髌骨骨折得到迅速推广使用,其主要在于其具备以下突 出优点:(1)具有良好的组织相容性,Ryhanen34-36等人对NiTi合金的生物相 容性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细胞试验表明 NiTi 对成骨细胞和纤维细胞具有良好 的相容性,但 NiTi 在细胞培养介质中最初的 Ni 离子释放速度比较高;体内软组织 生物相容性试验表明 NiTi 对肌肉组织没有明显的毒性,其肌肉内、神经内生物相 容性良好;体内截肢手术愈合、骨矿化和再成型响应试验结果

20、表明其骨组织相容性 良好,可以在临床外科推广应用。Wever37等人及Hanawa38等人发现,NiTi 合金在人体模拟液中浸泡或在体内植入后表面存在钙磷层 ,即在氧化物钝化膜上 生成了钙磷层,而钙磷是骨组织基本成分,NiTi合金表面生成钙磷层可以有效提高 合金基体与骨组织的相容性和成骨诱导性,是非常理想的人体生物功能材料。(2) 具有良好的生物力学特性,许硕贵等39采用环氧树脂模拟实用状态的髌骨模型, 经光弹性三维生物力学试验证实,NT-PC对髌骨三维光弹模型所产生的应力以纵向 主应力为主、横向主应力为辅、剪应力相对较小,并且应力分布比较全面,表明 了其对粉碎性髌骨骨折的良好治疗作用;髌面部

21、应力的存在对维持髌面解剖对位 较为有利;髌骨下极的应力场证明了 NT-PC 对髌尖骨折的独特治疗作用。另外, NT-PC 所产生的主、剪应力值的合理分布有利于维持骨折复位固定并促进骨折愈 合。李贺君40等采用镍钛形状记忆合金制作蟹爪式聚髌器,并进行了生物力学研 究,结果表明对髌骨横型骨折,蟹爪式聚髌器的固定作用明显优于改良张力带钢丝 内固定,而且证实其具有加压内固定作用,加压能明显促进内固定的坚固性,通过 骨折的解剖复位和加压内固定,可增强骨折之间的接触摩擦力,加强接骨的稳定性,从而保护重建血液循环,容易使新骨跨越骨折间隙,促进骨折愈合,不必作外固定, 有利于早期进行功能锻炼,减少肢体组织的废

22、用性萎缩、关节僵硬等并发症。 (3) 操作简便,不需要螺母、螺钉、钢丝等辅助内固定器材,放置和取出无需特殊器械, 缩短了手术时间,钻孔、楔入等医源性损伤可以降至最低,持续的抱聚力同时可 大大缩短骨折的愈合周期。使用NiTi聚髌器治疗髌骨骨折时应该注意以下事项: 选择合适的髌骨爪 ,过大易造成环抱不紧,导致聚髌器松动,过小易造成爪枝不 能完全复形,导致脱落。溶液温度要适宜,复温时应控制在4045C,温度过高易 造成组织损伤;术中髌骨爪应紧贴髌骨上下缘,避免术后功能活动中因髌韧带及 股四头肌键牵张致爪枝脱出。应在髌韧带及股四头肌腱在髌骨的附着部用尖刀切 开至骨质,使爪枝紧抓髌骨骨质。DaiKR41

23、等通过大量的临床应用证实了 NT-PC 在髌骨骨折的治疗上,尤其是粉碎性骨折的治疗上效果突出。到目前为止,可认 为是一种这是一种较为理想的髌骨骨折内固定方法。篮网钢板最早于 1988 年由 Smiljani 设计用以 治疗髌骨下极粉碎性骨折42。篮板主要构造(见右图)43:正下方两个钉孔, 前表面上方 3 爪,尖端向上可覆盖骨折线,下方 7 爪,中间 3 爪尖端弯曲向后上 方,两侧各 2 爪,尖端弯曲向后,两侧各有 1 个侧钉孔。整体造型就像一个篮网 一样,可兜住并固定粉碎性骨折块。Matejcic等44回顾性分析120例有移位的 髌骨下极骨折,其中应用篮网钢板的有 71 例,髌骨下极切除的有

24、 19 例,篮网钢板组病人可 术后早期即可功能锻炼,而且不需任何外固定措施。根据改良Cincinnati膝关节 分级系统从临床表现、影像学及患者的主观感受对两组进行综合评分,结果显示 篮板组患者疼痛少、恢复好,主动活动度大,髌骨高度恢复接近正常值,优良率,而髌骨下极切除组优良率仅。认为篮网钢板在治疗髌骨下极骨折中有着明显的 优势,但据krkovic43报道,其生物力学研究证实篮网钢板会造成髌韧带短缩及 损伤。Cable-Pin 系统治疗髌骨骨折Cable-Pin 系统是基于钢缆与螺钉相结合的内固定原理而设计出的新型内固定物。一套完整的Cable-Pin系统包括:2根直径mm长448mm钢缆(C

25、able),其一端连 接于1枚mm半螺纹松质骨加压螺钉(Pin,长度35mm60mm)尾端,另端连于一光滑 细圆引针,2枚固定钢索用束缚器,压折器,扭力加压手柄,T形手柄,钢索剪, 动力系统等。Cable-Pin的设计结合了 AO张力带技术原则与骨科材料的生物力学 特点。一旦螺钉被植入骨中,骨折断端即获得纵向静力加压,钢缆较钢丝具有更 优秀的静力加压固定作用和更强的金属抗疲劳性 ,与传统的钢丝进行的实验比较 显示,同等直径下钢缆抗牵拉强度是钢丝的 36倍,抗疲劳能力是钢丝的948倍 45。另一方面,钢索被“8”字环扎于髌骨前面张力侧,在骨折断端间起动力加 压作用。钢索收紧后,其张力可以防止螺钉

26、的脱出,同时由于钢索被固定于螺钉 尾端,可有效阻止钢索的滑移。用Cable-Pin系统内固定髌骨骨折,钢缆一束缚器 连接部抗牵拉强度超过3200N,术中无需联合其他内固定,足以耐受膝关节早期断 裂需要46。实验也证实Cable-pin系统具有优秀的生物相容性,植入人体无毒性 反应,长期存留体内无害,同时合理的设计使其较钢丝更为柔滑坚韧,便于植入和 取出,对软组织的刺激更小47Cable-Pin系统固定髌骨骨折具有以下明显的优 点:(1)符合张力带原则,2 枚直径 4mm 半螺钉拧入骨质后在骨折端产生加压作用, 钢缆包绕在骨面形成张力带 ;(2)钢缆的使用方法灵活,尤其在粉碎骨折时可增加 一股环

27、形结扎;(3)钉和缆的连接既防止了钉的退出 ,也防止了钢缆的滑脱和在髌骨表面的移位,有利于骨折愈合及早期功能锻炼;(4)钉头部不需露出髌骨皮质,对 股四头肌肌腱及髌腱不造成压迫 ,最大限度的减少了对周围软组织的刺激 ;(5)钢 缆是通过扭力加压手柄拉紧 ,束缚器锁定可靠,两股钢缆不会松驰 ,使钢缆产生足 够的张力 ,达到坚强的内固定 ,更好地体现了张力带原理。陈晓斌等 48应用 Cable-pin 系统治疗髌骨骨折 18 例,骨折均获得愈合,无一例出现骨折块移位,内 固定松动或断裂等并发症,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均良好。但Cable - pin系统的 最佳适应证为髌骨横形骨折和整块的纵形骨折 ,伴

28、有上部或下部简单纵形骨折的 患者也可应用,而对于严重粉碎性髌骨骨折以及冠状面骨折的固定则不适合应用。1984年,RoKKanen教授首先将可吸收材料应用于临床,可吸收材料的应用避免 了患者再次手术而显示其优越性。临床应用的可吸收材料分两种,一种是可吸收 缝线环扎加“8”字张力带固定。宋烜等49等采用可吸收张力带加环扎治疗 40 例髌骨骨折,优良率达92.5%,钢丝张力带加环扎对照组达95%,经卡方检验两组 疗效无显着性差异。此方法克服了克氏针张力带的并发症和避免了二次手术,手 术简单、患者痛苦少,适用于各种类型的髌骨骨折。另外一种是可吸收钉联合可 吸收缝线行张力带固定。可吸收材料的选择比较重要

29、,临床上常选择超高分子量 PDLLA(聚-DL-乳酸)材料的可吸收钉,PDLLA材料与PLLA(聚-L-乳酸)相比强度相 当,但PLLA吸收的过程中可能产生不易被人体完全吸收的降解颗粒,容易对组织 产生刺激50,而PDLLA生物吸收性较好,能100%吸收。髌骨骨折是关节内骨折, 复位固定质量要求高,愈合时间68周。PDLLA可吸收螺钉其拉伸强度48MPa, 弯曲强度130MPa,在体内初始强度维持时间达3个月,其维持机械强度的时间可 以满足髌骨骨折临床愈合所需要的时间 51,同时可吸收钉的生物强度也能达到 松质骨强度的20倍,能满足髌骨骨折固定的强度要求52。可吸收骨折内固定物 是一种新型材料

30、,其存在一些其他内固定不具备的优点,可吸收材料在植入人体2 小时后开始发生径向膨胀,纵向收缩,产生自动加压作用,可以使固定更加牢固, 可吸收材料的弹性模量与松质骨相当,允许骨折端产生微动,有利于骨折愈合。 随着其逐渐降解,应力逐渐转移到愈合的骨折面上,利于骨密度的增加,减少骨 质疏松的发生。但它也其局限性,它的固定强度仍不能与金属材料相媲美,尤其 是抗扭转强度较弱,不能满足早期功能断裂的目的,需要辅助外固定。其价格也 相对较贵,在临床普及也尚有一定难度。其远期治疗效果有内固定物局部软组织 肿胀或积液的报道,术后感染率可达%53,生物植入材料的迟发性无菌性炎性反 应的发生率约为 8%54。髌骨骨

31、折外固定器最早是Malgaigne于1843年设计的爪型外固定器,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曾被广泛用于火器伤骨折,在当时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由于其机 械结构有缺陷,固定骨折缺乏稳定性及针道感染等问题,致使其在战后未能成为 骨折治疗的重要手段。髌骨骨折采用外固定器治疗的临床报道不多,常用的外固 定器主要有抓髌器、髌骨抱聚器以及一些自制的微型外固定器等。髌骨抱聚器是 由孙永强教授根据传统抱膝圈理论研制出的髌骨外固定器 ,其充分利用髌骨附着 部稳定的特点,按非关节面形状而设计的下针板 ,直接作用于撕脱骨折块上,在复 位和固定过程中,有一持续使下骨折块向上、折块缘向后的提拉作用 ,防止了骨折 块的旋转和向

32、下移位55。穆晓红等55采用抱聚器治疗髌骨骨折,优良率达%, 固定效果好,其应用缺陷在于它携带不方便,也不能用于纵行骨折等。王洁伟56 等采用抓髌器共治疗各种类型髌骨骨折 220 例,6周后全部愈合, 201 例获得随访, 优秀达155例。lbrahimYanmis等57提出可在关节镜监测下应用环形外固定器(Circularexternalfixator,CEF)治疗髌骨粉碎性骨折。此方法适用于有移位的或无移位的大骨块骨折、无移位的粉碎性骨折及可闭合复位的粉碎性骨折。临 床上尚有将已行内固定术的患者加用外固定,王全兴58对98 例髌骨骨折内固定 手术病人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后认为,髌骨骨折

33、行内固定术后加用外固定, 不影响骨折的愈合,但影响膝关节功能的恢复。髌骨骨折外固定器固定尚不能克 服如针道感染、复位、穿针困难,治疗效果不佳等问题,故在临床上一直没有被 广泛接受。4、展望综上所述,髌骨骨折不管是保守治疗还是手术治疗,目的是为了尽早恢复伸膝装置 的连续性和整齐的髌骨关节面,坚强的内固定,早期进行功能锻炼,减少各种并发 症,最大限度恢复膝关节功能。每种治疗髌骨骨折的方法均有一定优越性,但也不 是尽善尽美。各种内固定的力学性能尤为重要,然而不同类型骨折选取内固定方式 也不尽一样 ,因此,骨折类型决定内固定方法比固定强度更为重要 ,我们必须遵循 骨折的生物学固定原则 ,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 ,同时在临床实践中不断改进和创 新。随着计算机模拟技术的广泛应用,材料科学的发展,新的优质医学材料的不 断出现,我们相信设计一种临床疗效较好,价格低廉的生物材料固定器的研究是 可以期待的。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