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具介绍及茶道流程

上传人:zh****u6 文档编号:187403010 上传时间:2023-02-13 格式:PPTX 页数:39 大小:1.34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茶具介绍及茶道流程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茶具介绍及茶道流程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茶具介绍及茶道流程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资源描述:

《茶具介绍及茶道流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茶具介绍及茶道流程(39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行政中心行政中心2015.01.192015.01.19 茶具指泡饮茶叶的专门器具,包括壶,碗,杯,盘,托等。茶具指泡饮茶叶的专门器具,包括壶,碗,杯,盘,托等。一套精致的茶具配合色,香,味三绝的名茶,可谓相得益彰。茶风兴盛,一套精致的茶具配合色,香,味三绝的名茶,可谓相得益彰。茶风兴盛,茶具品种越多,质地精美。茶具品种越多,质地精美。广东潮州和汕头盛行广东潮州和汕头盛行工夫茶,工夫茶最讲究茶工夫茶,工夫茶最讲究茶具。潮汕功夫茶所用的茶具。潮汕功夫茶所用的茶具最少需要十种。具最少需要十种。福建德化产福建德化产“祥龙黑金龙套装功夫茶具祥龙黑金龙套装功夫茶具”为例为例祥龙压板排水式祥龙压板排水式木

2、茶盘木茶盘撒尿娃娃撒尿娃娃变色玉佛变色玉佛冰裂主人杯冰裂主人杯井字杯垫井字杯垫茶巾茶巾麻竹笔麻竹笔茶夹,杯叉茶夹,杯叉茶漏(斗):放于壶口上导茶入壶,防止茶叶散落壶外。茶漏(斗):放于壶口上导茶入壶,防止茶叶散落壶外。茶则:由茶罐中取茶置入茶壶的用具。茶则:由茶罐中取茶置入茶壶的用具。茶夹:将茶渣从壶中、杯中夹出;洗杯时可夹杯防手被烫。茶夹:将茶渣从壶中、杯中夹出;洗杯时可夹杯防手被烫。茶匙:将茶叶由茶匙:将茶叶由“茶则茶则”拨入拨入“茶壶茶壶”的器具。用以置茶、挖茶渣。的器具。用以置茶、挖茶渣。茶针:用于通壶内网。茶针:用于通壶内网。茶壶,小吉壶茶壶,小吉壶茶滤、茶滤托茶滤、茶滤托茶海(公道

3、杯)茶海(公道杯)盖碗盖碗闻香杯闻香杯品茗杯品茗杯 茶壶:潮人土语叫做茶壶:潮人土语叫做“冲罐冲罐”,也有叫做,也有叫做“苏罐苏罐”的,因为它出自江苏的宜兴,是宜兴紫砂壶中最小的的,因为它出自江苏的宜兴,是宜兴紫砂壶中最小的一种。选择茶壶,好坏标准有四字诀,曰:一种。选择茶壶,好坏标准有四字诀,曰:“小,浅,小,浅,齐,老齐,老。”茶壶有茶壶有二人罐,三人罐,四人罐二人罐,三人罐,四人罐等分别,等分别,以孟臣,铁画轩,秋圃,萼圃,小山,袁熙生等制造以孟臣,铁画轩,秋圃,萼圃,小山,袁熙生等制造的最受珍视。壶的式样很多,的最受珍视。壶的式样很多,有小如桔子,大似蜜柑有小如桔子,大似蜜柑者,也有瓜

4、形,柿形,菱形,鼓形,梅花形者,也有瓜形,柿形,菱形,鼓形,梅花形等等。一等等。一般多有般多有鼓形的,取其端正浑厚故也鼓形的,取其端正浑厚故也。壶的色泽也有多。壶的色泽也有多种,朱砂,古铁栗色,紫泥,石黄,天青等等。但不种,朱砂,古铁栗色,紫泥,石黄,天青等等。但不管款式,色泽如何,最重要的是管款式,色泽如何,最重要的是“壶宜小不宜大,宜壶宜小不宜大,宜浅不宜深浅不宜深”。因为大就不。因为大就不“工夫工夫”了。了。功夫茶具虽多,但茶人们却认为功夫茶具虽多,但茶人们却认为“四宝四宝”是必具:是必具:1.1.孟臣冲罐(小紫砂陶壶)孟臣冲罐(小紫砂陶壶)2.2.若深瓯(小薄瓷杯)若深瓯(小薄瓷杯)端

5、溪砚端溪砚功夫茶具虽多,但茶人们却认为功夫茶具虽多,但茶人们却认为“四宝四宝”是必具:是必具:3.3.玉书畏(烧水陶壶)玉书畏(烧水陶壶)4.4.潮汕烘炉潮汕烘炉 茶洗:形如大碗,茶洗:形如大碗,深浅色样很多,烹功深浅色样很多,烹功夫茶必备三个,一正夫茶必备三个,一正二副,正洗用以浸茶二副,正洗用以浸茶杯,副洗用以浸冲罐,杯,副洗用以浸冲罐,一个用以盛洗杯的水一个用以盛洗杯的水和已泡过的茶叶。和已泡过的茶叶。茶道,就是品赏茶的美感之道。茶道,就是品赏茶的美感之道。茶道亦被视为一种烹茶饮茶的生活艺术,一种以茶为媒的生活礼仪,一茶道亦被视为一种烹茶饮茶的生活艺术,一种以茶为媒的生活礼仪,一种以茶修

6、身的生活方式。它通过种以茶修身的生活方式。它通过沏茶、赏茶、闻茶、饮茶沏茶、赏茶、闻茶、饮茶增进友谊,美心修增进友谊,美心修德,学习礼法,领略传统美德,是很有益的一种和美仪式。德,学习礼法,领略传统美德,是很有益的一种和美仪式。喝茶能静心、静神,有助于陶冶情操、去除杂念。喝茶能静心、静神,有助于陶冶情操、去除杂念。茶道精神是茶文化的核心。茶道精神是茶文化的核心。第一道净手和欣赏器具第一道净手和欣赏器具第二道烫杯温壶第二道烫杯温壶第三道马龙入宫第三道马龙入宫第四道洗茶第四道洗茶第五道冲泡第五道冲泡第六道春风拂面第六道春风拂面第七道封壶第七道封壶第八道分杯第八道分杯第九道玉液回壶第九道玉液回壶第十

7、道分壶第十道分壶第十一道奉茶第十一道奉茶第十二道闻香第十二道闻香第十三道品茗第十三道品茗第一道:净手和欣赏器具第一道:净手和欣赏器具 也就是洗手,喝茶卫生也就是洗手,喝茶卫生很重要,先引茶人荷,请来很重要,先引茶人荷,请来宾赏茶,然后是赏具:品茶宾赏茶,然后是赏具:品茶讲究用讲究用景瓷宜陶景瓷宜陶,景德镇的景德镇的瓷器或宜兴的紫砂壶瓷器或宜兴的紫砂壶为上,为上,这个都是为了喝茶前有个放这个都是为了喝茶前有个放松心情的准备。松心情的准备。第二道:烫杯温壶第二道:烫杯温壶 就是把茶具都用开水冲就是把茶具都用开水冲洗一次,目的也是为了卫生洗一次,目的也是为了卫生清洁,同时给茶具预热,这清洁,同时给茶

8、具预热,这样出来的茶的味道更香,将样出来的茶的味道更香,将沸水倾入紫砂壶、公道杯、沸水倾入紫砂壶、公道杯、闻香杯、品茗杯中,也有朋闻香杯、品茗杯中,也有朋友说这叫友说这叫洁具提温洁具提温。第二道:烫杯温壶第二道:烫杯温壶第三道:马龙入宫第三道:马龙入宫 把茶叶放到器具里,也把茶叶放到器具里,也就是将茶叶放到茶壶里,名就是将茶叶放到茶壶里,名字叫的好听,程序简单,表字叫的好听,程序简单,表演可以适当加入花式,更具演可以适当加入花式,更具有茶韵。有茶韵。第四道:洗茶第四道:洗茶 将沸水倒入壶中,让水将沸水倒入壶中,让水和茶叶适当接触,然后又迅和茶叶适当接触,然后又迅速倒出。目的是为了把茶叶速倒出。

9、目的是为了把茶叶表面的不清洁物质去掉,还表面的不清洁物质去掉,还有就是把没炒制好的茶叶过有就是把没炒制好的茶叶过滤掉。滤掉。第五道:冲泡第五道:冲泡 把沸水再次倒入壶中,把沸水再次倒入壶中,倒水过程中壶嘴倒水过程中壶嘴“点头点头”三次,别一次把壶倒满,三次,别一次把壶倒满,茶道的程序其实也只是好茶道的程序其实也只是好看而已。看而已。第六道:春风拂面第六道:春风拂面 完全是表现技巧美完全是表现技巧美观需求,水要高出壶口,观需求,水要高出壶口,用壶盖拂去茶末儿,把用壶盖拂去茶末儿,把浮在上面的茶叶去掉,浮在上面的茶叶去掉,为的是只喝茶水不要让为的是只喝茶水不要让上面浮的茶叶到口中。上面浮的茶叶到口

10、中。第七道:封壶第七道:封壶 盖上壶盖,保存茶壶里盖上壶盖,保存茶壶里茶叶冲泡出来的香气,用沸茶叶冲泡出来的香气,用沸水遍浇壶身也是这个目的。水遍浇壶身也是这个目的。第八道:分杯第八道:分杯 准备喝茶开始的步骤,准备喝茶开始的步骤,用茶夹将闻香杯、品茗杯分用茶夹将闻香杯、品茗杯分组,放在茶托上,方便加茶,组,放在茶托上,方便加茶,但现在饮茶过程中,很少使但现在饮茶过程中,很少使用到闻香杯,多是将茶水直用到闻香杯,多是将茶水直接倒在品茗杯中。接倒在品茗杯中。第九道:玉液回壶第九道:玉液回壶 将壶中茶水倒入公将壶中茶水倒入公道杯(公道杯上也可以道杯(公道杯上也可以放置过滤网,滤掉茶叶放置过滤网,滤

11、掉茶叶或碎末),使每个人都或碎末),使每个人都能品到色、香、味一致能品到色、香、味一致的茶。给人精神上的享的茶。给人精神上的享受和感官上的刺激。受和感官上的刺激。第九道:玉液回壶第九道:玉液回壶 将壶中茶水倒入公将壶中茶水倒入公道杯(公道杯上也可以道杯(公道杯上也可以放置过滤网,滤掉茶叶放置过滤网,滤掉茶叶或碎末),使每个人都或碎末),使每个人都能品到色、香、味一致能品到色、香、味一致的茶。给人精神上的享的茶。给人精神上的享受和感官上的刺激。受和感官上的刺激。第十道:分壶第十道:分壶 将公道杯中的将公道杯中的茶汤分别倒入每个茶汤分别倒入每个客人的闻香杯,茶客人的闻香杯,茶道的程序道的程序茶斟七

12、分茶斟七分满满,表示对客人的,表示对客人的尊敬。尊敬。第十道:分壶第十道:分壶茶斟七分满茶斟七分满第十一道:奉茶第十一道:奉茶 也可以把杯子双手送到也可以把杯子双手送到客人面前。或者将茶汤倒入客人面前。或者将茶汤倒入客人面前的茶杯内,用手示客人面前的茶杯内,用手示意意“请请”,这是倒茶礼仪,这是倒茶礼仪,以茶奉客的中国古代礼仪之以茶奉客的中国古代礼仪之本。本。第十一道:奉茶第十一道:奉茶 也可以把杯子双手送到也可以把杯子双手送到客人面前。或者将茶汤倒入客人面前。或者将茶汤倒入客人面前的茶杯内,用手示客人面前的茶杯内,用手示意意“请请”,这是倒茶礼仪,这是倒茶礼仪,以茶奉客的中国古代礼仪之以茶奉

13、客的中国古代礼仪之本。本。第十二道:闻香第十二道:闻香 这个是客人开始独自感悟的步骤,客人将这个是客人开始独自感悟的步骤,客人将闻香杯内茶汤倒入品茶杯,轻嗅闻香杯中的余闻香杯内茶汤倒入品茶杯,轻嗅闻香杯中的余香,最好能有陶醉状,表示对主人茶的欣赏和香,最好能有陶醉状,表示对主人茶的欣赏和赞叹。赞叹。将品茗杯倒扣在闻香杯上将品茗杯倒扣在闻香杯上第十二道:闻香第十二道:闻香 这个是客人开始独自感悟的步骤,客人将这个是客人开始独自感悟的步骤,客人将闻香杯内茶汤倒入品茶杯,轻嗅闻香杯中的余闻香杯内茶汤倒入品茶杯,轻嗅闻香杯中的余香,最好能有陶醉状,表示对主人茶的欣赏和香,最好能有陶醉状,表示对主人茶的

14、欣赏和赞叹。赞叹。用手将闻香杯、品茗用手将闻香杯、品茗杯托起,迅速将闻香杯倒杯托起,迅速将闻香杯倒转,使闻香杯倒扣在品茗转,使闻香杯倒扣在品茗杯上,此时茶汤以倒入品杯上,此时茶汤以倒入品茗杯中。茗杯中。第十二道:闻香第十二道:闻香 这个是客人开始独自感悟的步骤,客人将这个是客人开始独自感悟的步骤,客人将闻香杯内茶汤倒入品茶杯,轻嗅闻香杯中的余闻香杯内茶汤倒入品茶杯,轻嗅闻香杯中的余香,最好能有陶醉状,表示对主人茶的欣赏和香,最好能有陶醉状,表示对主人茶的欣赏和赞叹。赞叹。再将闻香杯竖直向上再将闻香杯竖直向上提起,使闻香杯杯口插上。提起,使闻香杯杯口插上。第十二道:闻香第十二道:闻香 这个是客人

15、开始独自感悟的步骤,客人将这个是客人开始独自感悟的步骤,客人将闻香杯内茶汤倒入品茶杯,轻嗅闻香杯中的余闻香杯内茶汤倒入品茶杯,轻嗅闻香杯中的余香,最好能有陶醉状,表示对主人茶的欣赏和香,最好能有陶醉状,表示对主人茶的欣赏和赞叹。赞叹。双手持闻香杯靠近鼻双手持闻香杯靠近鼻端闻香。也可以双手搓动端闻香。也可以双手搓动闻香杯闻香。闻香杯闻香。第十三道:品茗第十三道:品茗 现在终于可以喝茶了,现在终于可以喝茶了,客人用三指取品茗杯,分客人用三指取品茗杯,分三口轻啜慢饮,然后放下,三口轻啜慢饮,然后放下,可以在谈话交流期间继续可以在谈话交流期间继续如此,显示茶在交流中的如此,显示茶在交流中的地位和必不可

16、少身份。地位和必不可少身份。茶艺的二十道工序:茶艺的二十道工序:1.1.备置茶具:备置茶具:工夫茶具有工夫茶具有“四宝四宝”,即孟臣罐、若琛杯、玉书碨、潮汕炉,此外还有茶筒、茶船、茶匙、茶斗、赏茶,即孟臣罐、若琛杯、玉书碨、潮汕炉,此外还有茶筒、茶船、茶匙、茶斗、赏茶盘、茶巾、茶巾盘等。盘、茶巾、茶巾盘等。2.2.活煮山泉:活煮山泉:陆羽陆羽茶经茶经云:云:“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泡茶以泉水为上。泡茶以泉水为上。“活水还需活火烹活水还需活火烹”,活火指炭之,活火指炭之有焰。有焰。冲泡工夫茶水宜二沸,过嫩、过老都不利于茶的色、香、味的发挥。冲泡工夫茶水宜二沸,过嫩、过老都

17、不利于茶的色、香、味的发挥。3.3.佳叶酬宾:佳叶酬宾:宋代文豪苏轼曾作茶叶传记宋代文豪苏轼曾作茶叶传记叶嘉传叶嘉传,后来便以叶嘉代指茶叶。今天我们请客人品尝的是产于福建安,后来便以叶嘉代指茶叶。今天我们请客人品尝的是产于福建安溪的溪的“铁观音铁观音”,其外形条索卷曲壮结,呈青蒂绿腹蜻蜓头状,沉重似铁,美如观音,故称,其外形条索卷曲壮结,呈青蒂绿腹蜻蜓头状,沉重似铁,美如观音,故称“铁观音铁观音”。4.4.孟臣沐霖:孟臣沐霖:烫洗茶壶。孟臣为明代紫砂制作名家,擅制小茶壶,人称孟公壶或孟臣罐。烫洗茶壶。孟臣为明代紫砂制作名家,擅制小茶壶,人称孟公壶或孟臣罐。5.5.观音上轿:观音上轿:用茶匙将铁

18、观音茶从茶筒拨入茶荷(用茶荷从茶筒中量取茶叶)。用茶匙将铁观音茶从茶筒拨入茶荷(用茶荷从茶筒中量取茶叶)。6.6.乌龙入宫:乌龙入宫:用茶匙将茶荷中的铁观音茶拨入茶壶中,茶叶量约占壶的七、八成。用茶匙将茶荷中的铁观音茶拨入茶壶中,茶叶量约占壶的七、八成。7.7.砂壶初倾:砂壶初倾:洗茶。环壶口内侧注水入壶,旋即倾出,以去除茶叶中所含杂质。洗茶。环壶口内侧注水入壶,旋即倾出,以去除茶叶中所含杂质。8.8.高山流水:高山流水:悬壶高冲。提起水壶从较高处缘壶口内侧一边冲下,使水满至壶口。冲水时要沿着壶的一侧冲,不可相悬壶高冲。提起水壶从较高处缘壶口内侧一边冲下,使水满至壶口。冲水时要沿着壶的一侧冲,

19、不可相中心冲,以免冲破中心冲,以免冲破“茶胆茶胆”。9.9.春风拂面:春风拂面:用壶盖刮去浮在壶口的泡沫杂质,又称用壶盖刮去浮在壶口的泡沫杂质,又称“刮顶刮顶”目的使壶内的茶汤更加清澈洁净。目的使壶内的茶汤更加清澈洁净。10.10.重洗仙颜:重洗仙颜:用开水淋浇壶盖、壶身,又称用开水淋浇壶盖、壶身,又称“淋眉淋眉”,即洗净壶的外表,又可提高壶温,确保发挥青茶的品质。,即洗净壶的外表,又可提高壶温,确保发挥青茶的品质。11.11.若琛出沐:若琛出沐:烫洗茶杯。若琛是清初制瓷名家,擅制薄瓷小茶杯,故用若琛借指茶杯。烫洗茶杯。若琛是清初制瓷名家,擅制薄瓷小茶杯,故用若琛借指茶杯。12.12.游山玩水

20、:游山玩水:提壶使壶底沿茶船边绕转一圈,以刮去壶底的水滴。提壶使壶底沿茶船边绕转一圈,以刮去壶底的水滴。13.13.关公巡城、韩信点兵:关公巡城、韩信点兵:工夫茶斟茶要求低、快、匀、净。斟茶时壶嘴尽量接近茶杯,可避免茶汤易冷、冲出泡沫或溅出杯外不工夫茶斟茶要求低、快、匀、净。斟茶时壶嘴尽量接近茶杯,可避免茶汤易冷、冲出泡沫或溅出杯外不雅观。茶汤循环往复倒入茶杯,此称雅观。茶汤循环往复倒入茶杯,此称“关公巡城关公巡城”,再将壶中残余的茶汤循环均匀地滴到每只茶杯中,再将壶中残余的茶汤循环均匀地滴到每只茶杯中,此称此称“韩信点兵韩信点兵”,从而使每杯的茶汤量及浓度均匀敬奉香茗:将茶敬奉给客人。,从而

21、使每杯的茶汤量及浓度均匀敬奉香茗:将茶敬奉给客人。14.14.三龙护鼎:三龙护鼎:端杯以拇指、食指扶杯,中指托杯。端杯以拇指、食指扶杯,中指托杯。15.15.细闻幽香:细闻幽香:铁观音茶香气馥郁持久,有铁观音茶香气馥郁持久,有“七泡有余香七泡有余香”之誉。之誉。16.16.鉴赏汤色:鉴赏汤色:铁观音茶汤金黄,浓艳清澈,俗称茶油色。铁观音茶汤金黄,浓艳清澈,俗称茶油色。17.17.品啜甘露:品啜甘露:铁观音茶汤醇厚、味浓,回味甜爽。品字三个口,故分三口喝完茶汤。徐徐品味,慢慢下咽,并嗅闻杯铁观音茶汤醇厚、味浓,回味甜爽。品字三个口,故分三口喝完茶汤。徐徐品味,慢慢下咽,并嗅闻杯底余香。底余香。1

22、8.18.重酌灵芽:重酌灵芽:冲泡、分斟第二泡茶。冲泡、分斟第二泡茶。19.19.领悟神韵:领悟神韵:含英咀华,慢慢地咀嚼,细细地品味,领悟铁观音的神韵。翁辉东在含英咀华,慢慢地咀嚼,细细地品味,领悟铁观音的神韵。翁辉东在潮州茶经潮州茶经.工夫茶工夫茶中云:中云:“洒洒茶即毕,乘客人各一杯饮之。杯缘接唇,杯面迎鼻,香味齐到,一啜而尽,三嗅杯底。味云腴,食秀美,茶即毕,乘客人各一杯饮之。杯缘接唇,杯面迎鼻,香味齐到,一啜而尽,三嗅杯底。味云腴,食秀美,芳香溢齿颊,甘泽润喉吻。神明凌霄汉,思想驰古今。境界至此,已得工夫茶三味芳香溢齿颊,甘泽润喉吻。神明凌霄汉,思想驰古今。境界至此,已得工夫茶三味”。饮工夫茶不是为。饮工夫茶不是为了解渴的需要,而在于品味其茶趣与气质。细品茶味,慢嗅其香,尽怡情养性之趣。谁能品出观音韵,了解渴的需要,而在于品味其茶趣与气质。细品茶味,慢嗅其香,尽怡情养性之趣。谁能品出观音韵,不愧是个品茶人。不愧是个品茶人。20.20.尽杯谢茶:尽杯谢茶:喝尽杯中茶,感谢茶给我们带来的美好生活。喝尽杯中茶,感谢茶给我们带来的美好生活。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