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画山绣水》

上传人:pw****6 文档编号:187367443 上传时间:2023-02-13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四、《画山绣水》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四、《画山绣水》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四、《画山绣水》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资源描述:

《四、《画山绣水》》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画山绣水》(8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三、画山绣水教学目标 :1品味文章诗意美。 2领略和鉴赏桂林山水特有的清奇峭拔的神态。 3学习本文严密的结构和准确的用词。 4理解作者以写景散文来反映时代侧影的努力。 教学步骤: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导入新课:人们常说“桂林山水甲天下”,这是对桂林山水的赞美。有人说桂林山水的美是难以用语言来描绘的,但有一位作家却用优美的语言把桂林山水描绘得绘声绘色。同学们知道他是谁吗? (学生齐声回答:杨朔。 )2对学生的回答给予肯定:对,这位作家就是杨朔。哪位同学来给大家介绍一下作者的情况? 学生介绍:杨朔,原名杨毓晋,山东蓬莱人,现代散文家。代表作有中篇小说红石山三千里江山。3讲解:接下来就让我们来学习

2、杨朔的散文画山绣水。板书课题,并引起学生注意。4讲解:这篇课文的题目是“画山绣水”,同学们知道这四个字的意思吗?指出,题目揭示了桂林山水的特点。 在教师的引导下展开思考并大胆发言。让学生能回答:画出来的山和绣出来的水。教师指导,这是用了互文,“画”和“绣”都是形容山水的美丽。5字词教学:褒贬(baobian):评论好坏。 袅袅(niao):形容声音婉转悠扬。玲珑剔(ti)透 精髓(sui):比喻精华。恬(tian)静:安静,宁静。 怠(dai)慢:冷淡。嶙峋(linxun):借人消瘦露骨形容山石突兀、重叠。积攒(zan):一点一点地聚集。 瞭(liao)望:登高远望。 攒(cuan)聚:紧紧地

3、聚拢在一起。黑黝黝(you):没有光亮;黑暗。 黝(you)黑 二、诵读课文,整体感知。1提示:这是一篇优美的散文,我们何不一起来朗读,感受桂林山水的美色呢?指导学生带着感情自由朗读。 学生朗读课文,边读边体会文中所饱含的思想感情。有不懂的地方作上记号或提出疑问。 2巡视课堂,然后提问:大家读了这篇课文后有什么感想呢? 学生谈各自的体会。文中语言优美,把桂林山水描绘得绘声绘色;文中讲的故事很吸引人等等。3引导学生对课文内容实行思考。我们接下来看看作者的写作思路。课文开头引用了唐人赞美桂林的诗句,一下子就把我们带到文章中去了。作者带着我们一路欣赏桂林的山山水水,娓娓道来,文章过渡相当自然。 按照

4、作者的写作思路,课文能够分为三个局部。请大家仔细阅读课文,给文章划分层次。 提示:游记散文一般都是按照游人的行踪来写的,本文也不例外。 最后归纳出:第一局部(13),总写桂林山水的特点;第二局部(415),写桂林到阳朔江上的景色和山的来历的种种传说;第三局部(16一17),面对极美的江山,牢记过去,畅想未来。 4引导学生明确第二局部的两个层次。课文的第二局部是文章的主体局部,这局部是分两个层次来写的。 让学生思考后回答。 学生回答:第一层(第45段),写江山如诗如画的景色;第二层(第6 一15段),写关于山岩的名称和相关传说。5引导学生对课文语言的体会。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并结合课后第二个思考

5、题,体会课文语言特点。 三、朗读小结:1这篇课文语言十分优美,让我们来朗读课文,比比看谁读得好。点名让几位学生朗读,每位学生读l一2段。 2读完后作比较评价。然后小结:杨朔散文的语言使用很考究,对景物总是极力描绘,写得很细致。优美的语言让文章产生诗一般的意境。 3引导学生思考课后第一题。 第二课时一、诵读课文进入新课。1让学生齐声朗读课文,并要求读出感情。 2表扬学生:同学们读得非常好。这节课我们将继续对课文实行讨论。同学们在读课文的时候有没有发现问题呢? 学生大胆发言,把不懂的问题提出来。 3我们接下来就对其中的一些问题来讨论交流。学生边听边思考大家提出的问题。 二、组织学生讨论交流。1选几

6、个重点问题指导学生讨论。这篇课文除了语言很有特点,在选材上也是别具特色的。课文写桂林山水,选了哪些景点来写的? 学生迅速浏览课文,找出文中描写的景点。回答:主要写了从桂林到阳朔180里漓江水上所见到的景色和传说。 2对学生的回答给予鼓励。教师指出:在作者所见到的景色中,也有重点,如水色只写了不多的几句,山石重点写,但是也只挑选了几个有代表性的来写。 学生思考后回答。教师明确:从材料的选择上就能够看出,杨朔的散文工于构思。他在动笔写散文时,“总是要像写诗那样,再三剪裁材料,安排布局,推敲文字,然后写成文章”。请大家结合课文,谈谈你的理解。 3我们领会到了杨朔散文在构思上的特点。接下来请大家思考:

7、本文写了船家讲述的传说,这些传说大多都是讲述旧时代劳动人民的苦难生活的,作者为什么要在令人赏心悦目的风景中插入这样的故事呢? 学生的回答可能是:作者是不是要告诉我们不要忘记过去的苦难生活呢?本文的写作意图是什么呢?难道不但仅是赞美漓江优美的山水?4对学生的发言给予鼓励。引导学生思考两者是怎样结合起来的。提示:这些故事和传说,是借船家指点江山表达出来的,边欣赏边听故事,景与故事两相比附。 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明白:在旧时代里人们过着“艰难苦恨的生活”,于是就把这种生活状况投影到自然山水上去,构成了很多传说和故事。我们在欣赏山水的时候,自不过然就会联想起这些故事来。5指出本文的写作意图:作者这样

8、写就是要人们在观赏美丽的自然风景时不要忘记阶级压迫,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学生听教师讲解。通过教师提示明确本文作者的写作意图,加深对课文主题的理解。 三、总结全文。1小结:杨朔真是一位很有特点的作家。他写的文章,语言优美,构思精巧,而且还很有深意。同学们通过本文的学习,一定收获很多吧。让学生交流学习感想,学生交流学习中的感想。 四、本课总结 。本文是一篇描写桂林山水的优美散文。通过本文的学习,学生领略到了桂林山水独特的美。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学到了_般写景散文的写作思路和构思方式。通过反复的诵读练习,学生进一步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并有所感悟。 板书设计 :画山绣水 第一局部(第13段):总写清奇峭拔

9、 第二局部(第415段):沿途景色和传说诗情画意 第三局部(第16一17段):牢记过去,畅想未来人生理想 画山绣水作业课前预习一基础知识及使用。给下面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注音写出汉字。精髓 凝结 lio望di慢 下面的句子中每句都有两个错别字,把它们找出来填入表中,然后改正。本来天下山水各有个的特殊丰致,桂林山水那种清奇俏拔的神态,自然是人间少有的。峰峰都是瘦骨鳞峋的,却又那样玲珑剃透,千奇百怪,有的像大象在江边饮水错别字改 正3选择恰当的关联词在横线上,以下准确的一项为哪一项()那船家是位手脚健壮的壮族妇女,是位两鬓苍白的老人。是谁,心胸里贮藏着无数迷人的故事,好似地下的一股暗水,戳个小洞,要喷

10、溅出来。A也许也许 无论都 只有才B或者或者无论都只要才C或许或许不管都 只要就D有的有的不管都 只有就4“两岸都是悬崖峭壁,累累垂垂的石乳一直浸到江水里去,像莲花,像海棠叶儿,像一挂一挂的葡萄,也像仙人骑鹤,乐手吹箫说不定你忘记自己是在漓江上了呢!觉得自己好像走进一座极珍贵的美术馆,到处陈列着精美无比的石头雕刻。”文段中假如要继续比喻下去,你认为会是什么比喻呢?把它写在下面横线上,并说说这段话的感染力在哪里?答: 杨朔散文具有浓郁的诗意,语言清新、绚丽、凝练,试选出自己喜欢的段落或者语句大声朗读,并说说为什么喜欢?答: 课后练习二阅读理解、分析。凭着我一支钝笔,更无法替山水传神,原谅我不在这

11、方面多费笔墨。有点东西却特别触动我的心灵。我也算游历过很多名山大川,却从来没见过一座山,这样凝结着劳动人民的生活感情;没见过一条水,这样泛滥着劳动人民的智慧的想像。只有桂林山水。假如你不嫌烦,且请闭上眼,随我从桂林到阳朔去神游一番,看个究竟。最好是坐一只竹篷小船,正是顺水,船稳,舱里又明亮,一路山光水色,紧围着你。假使你的眼福好,赶上天气晴朗,水面平得像玻璃,满江就会画着一片一片淡墨色的山影,晕糊糊的,使人恍惚沉进最恬静的梦境里去。这种梦境往往要被顽皮的鱼鹰搅破的。江面上持续漂着灵巧的小竹筏子,老渔翁戴着尖顶竹笠,安闲地倚着鱼篓抽烟。竹筏子的梢上停着几只鱼鹰,神气有点迟钝,突然间会变得异常机灵

12、,抖着翅膀扑进水里去,山影一时被搅碎了。一转眼,鱼鹰又浮出水面,长嘴里咬着条银色细鳞的鲢子鱼,咕嘟地吞下去。这时渔翁站起身伸出竹篙,挑上鱼鹰,一捏它的长脖子,那鱼便吐进竹篓里去。你也许会想:鱼鹰真乖,竟不把鱼吞进肚子里去。不是不吞,是它脖子上套了个环儿,吞不下去。文中说“有点东西却特别触动我的心灵。”根据文章的内容,你觉得是什么东西呢?答: 体会以下加点词在具体语境中的准确含义。没见过一条水,这样泛滥着劳动人民的智慧的想像。这种梦境往往要被顽皮的鱼鹰搅破的。答: 一幅漓江水色图,一幅鱼鹰捕鱼图,尽现桂林山水如诗如画的景色,你也能说说作者用“画山绣水”为题妙在何处?答: 桂林山水让人陶醉,让人吟

13、咏,你也能否写出两句相关自然山水的美丽诗句?答: 三课文探究、写作。10作者在描写美丽的山水的同时叙说了哪些旧时代“劳动人民艰难苦恨的生活的传说?请你谈谈作者这样写的看法?答: 11过哪些风景名胜区,你的家乡应该也有很多美丽的传说,能不能给我们讲一讲与景点相关的优美的传说或诗句呢?答: 画山绣水作业答案略略C这段话使用了鲜活的比喻,生动地写出了阳朔境内的钟乳石的无比精美和丰富。略凝聚着劳动人民的感情和想像的桂林山水泛滥”一词它的意思是多得向四处漫流,这与写水非常贴切,突出劳动人民的充满智慧的想象就像这漓江的水,是无穷无尽的。拟人化的手法把鱼鹰的活泼与调皮活灵活现地体现在读者的面前。用的是互文手法,意思是画出来和绣出来的山和水.画用来形容诗文或景物,在中国传统文艺中是指其中蕴涵的诗意,绣活是工细纤巧的,用绣来形容诗文或景物,一般指其工巧,有华采.题目揭示了桂林山水的特色.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10“父子岩”“寡妇桥”“望夫石”“媳妇娘岩”等四个传说。在旧时代里人们过着“艰难苦恨的生活”,于是就把这种生活状况投影到自然山水上去,构成了很多传说和故事。作者要人们在观赏美丽的自然风景时,不要忘记阶级压迫,珍惜现代的美好生活。11略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