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国文化概论》课程心得

上传人:h****4 文档编号:187360867 上传时间:2023-02-13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3.66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2023年《中国文化概论》课程心得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23年《中国文化概论》课程心得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23年《中国文化概论》课程心得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资源描述:

《2023年《中国文化概论》课程心得》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中国文化概论》课程心得(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2023年中国文化概论课程心得 中国文化概论课程心得 不得不感慨,时间过得如此之快,如今,我的大一生活就要结束了。也不得不承认,在这个时候,我们都是爱回忆的,于是,我便想起了自己最初看到有这门课时的种种不满,总之就是认为:抽象的课程、讨厌的说教、无聊的课堂。 但是,上了第一节课之后,发现:这个课堂一点都不无聊,没有讨厌的说教,老师很能讲,我们也很能讲,不过,这种课程的确有些无聊,但是,聊天式的上课法却让很多人喜欢上了这节课,当然,老师总归不会让我们讲一些无用的东西,课堂上讲的大多还是涉及到这门课的东西。聊西游、聊红楼,让我记忆犹新,那一段段的视频,当时是真的感觉没看够,让我有了强烈地再看一次西

2、游记、红楼梦的想法,也深切的体会到了:经典的总是值得回味的,每一次的阅读都会带来不同的感受,这也便是文化吧!我很喜欢老师上课的方式,不同于一些老师那种一味地传授知识,枯燥无味,而没有机会让同学们积极思考问题。而我们的中国文化概论的课堂总是那么活跃,不仅让同学与同学之间,师生之间增进认识,互相有深入的了解。而且也从聊天式的课堂中学习到很多。毕竟,文化的学习、吸收,是靠我们自己去主动接受熏陶的,而不是被动的。另外,老师不仅给我们传授知识,而且经常会让我们看视频,包括一些图片,有时,也会听一些音乐,也有教我们如何积极乐观的看待生活以及如何把握自己人生的一些生活哲理。让我们在知识和精神上都有很大的收获

3、。我作为一名小学教育专业的学生,我觉得老师也传授给了我一些很不错的经验,比如:上课理论与实际想结合,将课本中枯燥难懂的理论知识与自身经验、比较贴近社会生活的真实案例结合起来。这样,便能让学生轻松自如地接受,记忆深刻的记住。只不过这个课程本身嘛其实,想想也是,我们常常会提到“文化“一词,但是如果让我们对文化下一个准确的定义,我们好像又说不出来文化到底是什么。文化这个概念实在是太广阔了,不知从何说起,不知归于何点。可以说只要我们能够说出来的东西,绝大部分都是人类文化的一部分。 我们所用的中国文化概论这本书是由张岱年老师所编写的,他用“文化“作为线索贯穿整本书,从经济、政治,地理、宗教等多角度剖析了

4、中国文化,并对中国的古代文学、艺术、教育、语言文字、科技、建筑有非常详尽的介绍。从该书中,我了解到:中国传统文化不止表现在精神方面,还包括了诸如科技、文化典籍、宗教、教育、艺术、文学等等众多的东西,让我切实感受到了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 在该书的绪论中有提到:“文化内涵、外延差异甚大,故其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上的文化简单一点来说凡是打上人的烙印的都是文化,而狭义的文化则专注与精神创造活动及其结果,所以又被称作“小文化”。但不管怎样,狭义文化在逻辑上从属于广义文化,与其存在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可是我觉得如果去细细的理解这其中的含义,我还是说不出个所以然来, 难怪第一节课上老师说:如

5、果真的要她细细的讲解文化的含义,她恐怕也没办法说的有多么全面。所以,从这方面看,学习中国文化概论也就显得尤其重要了,作为一个受高等教育的人,我觉得我们更应当具有一定的文化素养,更应该对祖国文化的过去和今天有一定的了解。如果说“当你去到别的国家,人家问你中国的文化是什么,你都回答不出来,真的感觉好悲哀”。而这不仅仅是你自己的悲哀,更是中国的悲哀。通过一个学期的学习,让我知道了学习、研究中国文化,具有更重要的现实意义:学习中国文化,有助于更加准确而深刻地认识我们民族自身。我们之所以能够芸芸众生中辨别各个民族的特征,不仅是因为我们在性格、肤色、头发等方面的差别,同时也深藏着表现于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

6、素质,这便是所谓民族精神。学习中国文化也有助于我们更加深刻的认识我们当前的国情和以理性态度与务实精神去继承传统,创造中华民族更美好的未来。另外,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我们要想更好地学习、研究它,就要学会历史梳理与逻辑分析结合、典籍研习与社会考察结合、批判继承与开拓创新结合。 在写这篇心得之前,我阅读了一些关于这方面的文章,其中一篇文章中这样写道:“书中介绍了许多我国古代文学、科技、艺术等方面的造诣,这些成就真的非常辉煌。但是关于这些成就的继承和传承问题,我觉得是我们这一代迫在眉睫的事情。例如说建筑方面,现在我们的建筑大多在模仿西方,而我们历史上优秀的建筑方法与理念却得不到发扬。难道大家不

7、觉得诸如苏州园林那样的建筑更有自然情趣吗?最后,我认为关于中华文化的内容需要普及,虽然许多人在中学是有学习过,但是只是为了应试而已,考完试这些内容也随之而去了,到现在很多人基本的中国文化知识都不了解,我觉得这是一种悲哀。”是的,作为学生中的一员,我切身体会到了这种现象的普遍,像是我,常常就会很矛盾,很想多了解一些中国文化,可是又不愿找时间去读书,只是为了考试而死记硬背一些东西。现在,通过学习这门课程,通过写这篇心得,我很庆幸自己意识到了这些,在以后的学习中、生活中,我一定会主动的去学习中国文化,真正深入了解更多的中国文化,因为,我也相信,这必定是有益无害的。 以上就是我这个学期学习中国文化概论的感受,严老师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引领作用,给了我们一个良好的开端,相信在以后的学习中,只要我端正态度,用心学习,一定会有很大进步的。 中国文化概论课程心得 中国文化概论课程学习心得 中国文化概论 中国文化概论 中国文化概论 中国文化概论 中国文化概论 中国文化概论 中国文化概论 中国文化概论课程论文(版)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