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信业务运营效率支撑分析系统建设方案

上传人:只**** 文档编号:187323173 上传时间:2023-02-13 格式:DOCX 页数:63 大小:10.10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电信业务运营效率支撑分析系统建设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63页
电信业务运营效率支撑分析系统建设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63页
电信业务运营效率支撑分析系统建设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63页
资源描述:

《电信业务运营效率支撑分析系统建设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信业务运营效率支撑分析系统建设方案(63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 欢迎阅读本文档,希望本文档能对您有所帮助!电信业务运营效率支撑分析系统建设方案1 概述51.1项目背景51.2建设目标51.3建设原则52总体方案72.1GIS应用发展综述72.2总体框架82.3关键技术路线92.3.1基于SOA设计平台框架92.3.2基于Web服务实现地理空间数据的共享应用模式92.3.3基于B/S和C/S的体系结构102.3.4GIS三维技术102.3.5 基于空间分析服务实现与行业应用模型的结合112.3.6 企业级GIS服务平台112.3.7基于ArcSDE空间数据库引擎技术统一管理数据122.4总体建设内容122.4.1 GIS数据资源中心122.4.2应用系统1

2、23 GIS数据资源中心建设143.1空间数据库建设143.1.1 数据整理与规范化143.1.2 空间数据库建设思路153.1.3 数据库设计153.1.4 元数据建设153.1.5 三维数据建设163.1.6 数据更新163.1.7数据安全163.2业务数据库建设173.2.1资源数据173.2.2流程数据173.2.3其他数据173.3地图文档库建设173.3.1二维地图文档173.3.2 三维地图文档183.3.3 专题地图文档184 应用系统建设194.1 应用系统构建模式194.1.1 C/S开发模式194.1.2 B/S开发模式194.1.2 智能手机端应用开发模式204.2 G

3、IS基础功能建设204.3可视化展示系统214.3.1 电信资源展示214.3.2各类数据的叠加展示264.3.3热点信息展示274.4精确查询系统284.4.1 方位查询284.4.2 周边查询294.4.3属性查询304.4智能分析系统304.4.1 异常数据自动提取和分发304.4.2业务数据综合统计分析314.4.3突发事件应急处理324.5优化评估系统334.5.1 预警数据趋势分析334.5.2 流程数据趋势跟踪334.5.3 指标数据智能优化334.5.4 各类数据短板体系334.5.5 业务数据智能优化344.5.6 资源数据效益评估345 GIS软件要求355.1 基本要求3

4、55.2 软件运行环境355.3 桌面软件要求365.43D分析功能要求375.5 空间数据库要求375.6企业级GIS服务器要求395.7GIS二次开发包要求426实施计划436.1时间表436.2项目分工与岗位职责437附件457.1ArcGIS产品说明457.1.1ArcGIS桌面产品简介457.1.2ArcGIS Server产品介绍467.1.3ArcGIS Engine产品介绍507.1.4移动GIS527.2ArcGIS的优势537.3Esri国内大项目情况587.4Esri市场占有率情况62 感谢阅读本文档,希望本文档能对您有所帮助!1 概述1.1项目背景电信行业在近二、三十年

5、间经历了一个高速发展时期,中国电信重组进入全业务经营时代后,三家电信运营商和广电运营商,必将利用网络和业务的急剧变化作为契机,加大投入,进入全方位竞争。移动、联通在稳固移动市场的基础上,重点加强了宽带和固话市场的扩张,中国电信面临着严峻的竞争形势。随着集团公司再造一个新电信目标的提出,及适应客户需求的新业务、新技术的不断推出,公司迫切需要梳理出业务运行效率分析体系,找出制约业务效率提升的关键点,通过新支撑技术的引进,深入、快捷的进行效率分析、流程优化和效率评估等工作,为公司业务持续、高速增长提供强有力的推动引擎。1.2建设目标实现影响业务运行效率的基础数据的提前整理;异常数据的可视化展示、智能

6、分发和提醒;短板能力的提前识别、建设及效益评估;业务效率运行全流程效率评估、短板展示;效率优化建议、改进趋势图。1.3建设原则1) 实用性原则以实际业务系统需求为基础,充分考虑为例发展的需要来确定系统规模;认真审核与确定系统运行的各项技术指标。2) 接口良好性原则系统能够提供比较良好的接口,便于系统的维护与修改,同时可以比较方便的进行业务流程的修改。3) 安全性原则本系统服务于电信信息化的需要,对安全级别要求很高。系统应能提供各个层次对安全的控制。4) 可靠性原则系统设计能有效的避免单点失败,在设备的选择和关键设备的互联时,应提供充分的冗余备份,一方面最大限度地减少故障的可能性,另一方面要保证

7、网络能在最短时间内修复。5) 成熟和先进性原则系统结构设计、系统配置、系统管理方式等方面采用国际上先进同时又是成熟、实用的技术。6) 规范性原则系统设计所采用的技术和设备应符合电信标准、国家标准和业界标准,为系统的扩展升级、与其他系统的互联提供良好的基础。7) 开放性和标准化原则在设计时,要求提供开放性好、标准化程度高的技术方案;设备的各种接口满足开放和标准化原则。8) 可扩充和扩展化原则所有系统设备不但满足当前需要,并在扩充模块后满足可预见将来需求,如增加新的数据处理及应用项目。保证建设完成后的系统在向新的技术升级时,能保护现有的投资。9) 可管理性原则整个系统的设备应易于管理,易于维护,操

8、作简单,易学,易用,便于进行系统配置,在设备、安全性、数据流量、性能等方面得到很好的监视和控制,并可以进行远程管理和故障诊断。2总体方案2.1GIS应用发展综述地理信息系统(GIS)的使用历史可以追溯到数十年前。GIS技术进入信息化产业多年以来,其发展已经历了单机桌面应用、集中式数据存储的部门级应用,以及分布式数据存储和服务的企业级应用三个阶段。我们可以使用一张图概括GIS应用模式的发展。如下图所示:图1 GIS数据共享和应用模式从上图我们可以看到,GIS最初所应用的领域都是个人单机版的使用,空间数据都在本机上或服务器的某个共享文件服务器。随着应用的发展,开始要求集中式的数据存储,例如通过数据

9、中心为部门提供数据集中访问的方法。随着IT技术的发展和需求的进一步提升。人们逐渐发现,各个部门、甚至同一部门各个项目都在重复的建设GIS系统,重复的购买GIS数据,造成大量的投资浪费。而且系统可用性不强,互相之间系统都比较独立。因此用户已经不满足将GIS作为一个独立的系统,需要与业务系统进行融合,使GIS成为业务工作系统的一部分,企业级应用由此而生。2.2总体框架本项目总体建设框架如下图所示。l 数据层:数据资源中心主要包括空间数据库和业务数据库两部分。两个部分的数据库通过大型关系型数据库进行统一的存储和管理。l 平台层:GIS软件支撑平台提供空间数据库管理平台,提供基于空间数据制作地图和三维

10、建模的可视化软件平台,提供基于常用编程语言的二次开发工具包,提供可以发布二、三维地图服务、几何服务、要素服务等GIS服务的服务发布和管理平台。l 应用层:基于GIS软件支撑平台,结合项目业务应用需求开发出的四个业务应用系统。包括:可视化展示系统、精确查询系统、智能分析系统和优化评估系统。2.3关键技术路线2.3.1基于SOA设计平台框架SOA是基于开放的Internet标准和协议、支持对应用程序或应用程序组件进行描述、发布、发现和使用的一种应用架构。SOA支持将可重用的数据应用作为应用服务或功能进行单独开发集成,并可以在需要时通过网络访问这些服务或功能。通过SOA,开发者可以对不同的服务或功能

11、进行组合以完成一系列的业务逻辑与展现,最终可让用户像使用本地桌面业务组件一样方便地调用服务或功能等各种资源。2.3.2基于Web服务实现地理空间数据的共享应用模式Web 服务是一种革命性的分布式计算技术。从表面上看,Web 服务就是一个应用程序,它向外部暴露了一个能够通过网络进行调用的API。它使用基于XML的消息处理作为基本的数据通讯方式,消除使用不同组件模型、操作系统和编程语言的系统之间存在的差异,使异构系统能够作为计算网络的一部分协同运行。开发人员可以使用像过去创建分布式应用程序时使用组件的方式,创建由各种来源的Web服务组合在一起的应用程序。由于Web服务是建立在一些通用协议的基础上,

12、如HTTP(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 WWW服务程序所用的协议)、XML(eXtensible Markup Language可扩展标记语言)、WSDL(Web services Description Language,Web服务描述语言)等,这些协议在涉及到操作系统、对象模型和编程语言的选择时,没有任何倾向,因此Web services将会有很强的生命力。通过Web 服务,客户端和服务器能够自由的用HTTP进行通信,不论两个程序的平台和编程语言是什么,都可以跨越不同区各部门网络防火墙限制。正是基于Web服务的这些技术特性,使用了HTTP和其他Web协议,、地

13、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采用基于开放标准与技术的Web服务方式共享数据,不需要了解各部门的应用系统现状,形成松散耦合的共享模式,便于平台服务根据发展需要进行伸缩。综合考虑,平台对外的数据共享模式将主要基于Web Service方式实现,达到跨平台异构多源数据的访问和互操作。2.3.3基于B/S和C/S的体系结构系统将结合不同的应用采用Browser/Server和Client/Server体系开发。随着浏览器技术的发展和成熟,Browser/Server构架已成为软件产品的主流。B/S用户可以通过浏览器以广域网而非局域网为基础来执行应用程序,整个系统由三部分组成:客户端浏览器、Web服务器和数据库服

14、务器。其中一部分简单的事务逻辑在客户端浏览器实现,但是主要的事务逻辑都在web服务器端实现。在这种结构下,不需要其他任何特殊软件,另外对网络也没有特殊要求,用户界面完全通过WWW浏览器实现,不仅直观和易于使用,更主要的是基于浏览器平台的任何应用软件其界面风格一致,从而使用户对操作培训的要求大为下降,软件可操作性大大增强。针对日常性业务功能如信息查询、数据浏览等,要求操作简单直观、易于维护,将采用Browser/Server构架进行开发,可以充分发挥B/S的安全性好、易于广域部署和维护、易于与其他系统集成、易于与电信内部网络整合和发布等优点。但另一方面,本系统中的空间地理数据涉及到GIS图形和属

15、性数据处理、更新工作,由于这部分业务涉及的用户较少,对图形和数据的操作又较为复杂;也需要对大量的历史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要求较强的数据访问交互能力,因此,为了保证运行速度和运行的效率,其设计将采用Client/Server结构用于数据管理及GIS图形应用的功能开发。2.3.4GIS三维技术GIS三维技术包括数据准备、三维地图资源制作、三维地图服务发布及客户端浏览等功能。使用通用的建模工具,在GIS空间基础信息之上进行三维建模,可以把各种精细的三维模型叠加到真实的地理位置之上。使用标准的GIS数据格式对三维模型存储,可以对基础地理数据和三维模型数据进行统一管理。使用GIS三维可视化软件,把三维数据

16、和模型制作成可供浏览和发布的三维地图文档。基于三维地图文档,使用GIS分析功能,则可以在三维场景中进行缓冲区分析、路径分析以及人流密度分析等GIS操作。GIS服务器则可以把以上的三维场景和分析功能带到网络段,供用户在客户端进行三位浏览查看和分析。2.3.5 基于空间分析服务实现与行业应用模型的结合为了满足深层次的行业应用的需要,南京电信运营管理GIS平台采用开放的空间分析服务实现与行业应用模型的结合。这类空间分析服务不是封闭的、某些特定的空间分析服务,而是提供完整的空间信息服务建设框架。服务的创建者可以在本地以灵活的方式自定义分析功能,并集成专业的行业分析模型,最终发布为可在Web上调用的空间

17、分析服务。2.3.6 企业级GIS服务平台企业级GIS服务平台是指基于数据资源中心建设成果,打破原有各种自建应用形成的信息孤岛,基于Web服务方式,实现南京电信内部信息资源共享。通过企业级GIS服务平台,可以把企业内部各种信息应用到GIS地图服务中,通过“一张图”的方式,满足南京电信运营管理各部门的需求。企业级GIS服务平台采用基于面向服务架构(Service-Oriented Architecture,SOA)的基本思想和方法。服务层由系列基于标准接口规范的地理信息在线服务组成利用标准化网络服务,可以面向不同的用户群体、根据不同的应用需求开发建立特定的应用系统。如下图所示。2.3.7基于Ar

18、cSDE空间数据库引擎技术统一管理数据系统采用Esri ArcSDE空间数据库引擎技术统一管理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确保空间和非空间数据的一体化存储,实现应急空间信息资源的各种海量数据的存储、索引、管理、查询、处理及数据的深层次挖掘问题,为前端GIS应用功能开发和空间信息发布提供强有力的支持。2.4总体建设内容南京电信GIS项目的总体建设内容是:建立GIS数据中心,在统一的GIS数据标准的基础之上进行三维建模、地图制作、服务发布、二次开发等,从而完成影响业务运行效率的基础数据的提前整理;异常数据的可视化展示、智能分发和提醒;短板能力的提前识别、建设及效益评估;业务效率运行全流程效率评估、短板展示

19、;效率优化建议、改进趋势图。2.4.1 GIS数据资源中心GIS数据资源中心包括空间数据库,地图文档库。(1)空间数据库:通过大型关系数据库对各种格式的GIS数据资源进行统一存储。使用专业的GIS数据库管理工具,进行GIS数据转换、数据导入、版本控制和维护更新等。(2)业务数据库:整理现有分散在各个系统中不同规格的资源数据、流程数据,包括异常数据、预警数据、监控数据、统计数据、文本数据以及标准地址数据等。(3)地图文档库:包括二维地图文档、三维地图文档和专题地图文档等。通过建立GIS地图文档库,对GIS地图的配色方案、图符配置以及比例尺分级显示等进行标准化管理。2.4.2应用系统应用系统建设在

20、GIS数据资源中心和服务平台之上。面对企业内部,按照不同的应用需求综合使用GIS资源和服务。(1)可视化展示系统可视化展示是地理信息系统最基础的功能,本系统中需要将现有分散在各个系统中不同规格的资源数据、流程数据的提取、分类及聚合,结合GIS地图数据,进行叠加展示;实现文本数据的3D展示、热点图展示等。(2)精确查询系统通过GIS地图与标准地址的融合技术,实现方位查询、周边查询、属性查询等查询功能,并确保各项查询功能的高效和精确。(3)智能分析系统制定和优化符合电信业务流程的智能分析算法,建立覆盖前端、维护、建设全流程的自动资源预警智能分析体系。(4)优化评估系统依托已经建立好的资源中心数据库

21、,建立覆盖前端、维护、建设全流程的自动资源预警分析及效益评估体系;梳理接入型、带宽型业务按类别、速率等维度分类的全流程运行效率图,并对每个流程节点制定评估机制,根据不同角色分发特定的统计数据和工作任务。3 GIS数据资源中心建设GIS数据资源中心的建设主要包括空间数据库建设和地图文档库建设。空间数据存储了空间实体的位置、形状、大小及其分布特征诸多方面的信息,地图文档则存储了空间数据在地图上的表达方式,包括数据的显示比例、图符配置和标注信息等等。通过数据资源中心对空间数据存储和表达进行统一管理,有利于实现空间数据在业务系统中的标准化使用。3.1空间数据库建设GIS的空间数据主要包括:矢量数据、栅

22、格数据、空间拓扑关系模型等。具体到项目应用中,空间数据库主要包括基础底图数据库(空间数据库)和业务基础数据库(业务数据库)。3.1.1 数据整理与规范化数据整理与规范化是数据库建库的准备工作。组织完善的地理信息、通信网络资源信息和其他相关统计信息是建立信息系统的前提和基础。(1)数据获取与分析南京电信GIS项目建设所涉及的信息内容庞杂,需要对这些数据进行仔细分析,确定最终需要转入的数据。同时,如果存在部分非电子化数据还需要进行数据电子化工作,保证所有数据的标准化与规范化。在数据获取工作中,数据内容并非越多越好。考虑到未来信息系统运行的效率,所有数据的选取在充分考虑到系统应用的需要同时,必须非常

23、的慎重。同时,在数据收集过程中必须有目的的收集整理同所收集数据有关的各方面信息,对于有条件整理的数据信息可以在本次数据整理过程中进行相应的数据收集整理工作,例如:公共服务设施等。通过这些外延性工作建立相关统计信息数据库。(2)统一的地理坐标系统统一的地理坐标系统,是各类地理信息资源采集、存储、应用和分析的基础。(3)统一的编码及数据标准地理空间数据和业务空间数据必须采用统一的编码标准和数据标准。标准的选取采用国家、行业、地方的次序来选择,如果不存在既有标准,则可以根据企业的具体情况独立设定标准。(4)数据的动态更新机制结合各类数据的不同来源和特点,分别需要采用不同的更新机制。数据更新包括地图数

24、据更新和各项统计数据及其指标的数据更新。3.1.2 空间数据库建设思路系统采用主流的关系型数据库,借助第三方GIS空间数据库引擎建立单独的表空间和空间数据模型,实现对空间数据的存储和管理。与空间数据相关的各类业务数据直接使用关系型数据库建库、进行管理。多种类型的数据通过内部关联码实现数据的关联,最终建立一个开发、灵活的信息系统数据库。3.1.3 数据库设计空间数据库在逻辑设计上必须做好空间数据与业务数据统一协调的组织和管理。(1)空间数据的组织使用第三方GIS空间数据库引擎实现空间数据的海量管理,多类型、多尺度、多时态数据的统一管理,实现空间数据的快速检索及查询等功能。(2)空间数据与业务数据

25、关联通过建立内部编码实现空间数据与其相关的业务数据关联。关联的方式有两种:第一,在制作地图文档的时候实现数据关联;第二,使用编程技术在系统使用过程中进行关联。3.1.4 元数据建设元数据是关于数据的结构化数据,在地理空间信息中用于描述地理数据集的内容、质量、表示方式、空间参考、管理方式以及数据集的其他特征,是数据集生产者在提供空间数据集时必须要提供的信息。地理信息元数据标准是实现地理空间信息共享的核心标准之一。目前,国际上对空间元数据标准内容进行研究的组织主要有三个,分别是欧洲标准化委员会(CEN/TC287)、美国联邦地理数据委员会(FGDC)和国际标准化组织地理信息/地球信息技术委员会(I

26、SO/TC211)。3.1.5 三维数据建设三维应用作为本项目建设重点,需要大量三维数据和模型的支持。项目中三维数据的建设与管理,将于空间数据的管理方式采取相同的手段。即把三维模型导入到GIS空间数据库中,通过关系型数据库对三位数据进行统一管理。(1)文本数据转换因为文本数据不能直接在平台中进行展示,因此需要进行数据转换。可通过ArcGIS桌面软件对文本数据进行转换。(2)文本数据3D展示转换后的数据符合平台数据要求,可直接在ArcGIS桌面和应用系统中进行加载展示。3.1.6 数据更新地理信息数据最重要的特性之一就是其时效性,如何保证空间基础地理数据及其他共享数据的现势性和准确性,是平台能否

27、获得长久有效应用的关键。空间基础信息是基础性、战略性的数据资源,因此,平台需要确实保障对空间基础信息的可持续更新。一方面需要研究实现可持续更新的保障机制;另一方面要提供先进科学的数据更新技术方法和手段等。3.1.7数据安全因为空间数据采用了主流的关系型数据库,故空间数据的安全防护方法可以使用已有的关系型数据库安全防护方法。(1)用户和角色管理通过用户和角色管理方法,赋予不同用户不同的数据使用权限。(2)把需要保护的数据与外部隔离把需要保护的仅限内部使用的数据与外部系统进行物理隔离。(3)操作系统安全和网络防火墙通过操作系统安全机制和网络防火墙技术,保护数据安全。3.2业务数据库建设整理现有分散

28、在各个系统中不同规格的资源数据、流程数据,包括异常数据、预警数据、监控数据、统计数据、文本数据以及标准地址数据等。3.2.1资源数据3.2.2流程数据3.2.3其他数据3.3地图文档库建设空间数据存储了空间实体的位置、形状、大小及其分布特征诸多方面的信息,地图文档则存储了空间数据在地图上的展现方式,包括数据的显示比例、图符配置和标注信息等等。本项目涉及到的地图文档主要包括:二维地图文档、三维地图文档和专题地图文档。3.3.1二维地图文档二维地图文档采用传统的地图表现模式,在二维平面上对GIS数据进行显示和表达。本项目二维地图主要包含基础城市地图和业务数据地图。(1)基础城市地图基础城市地图属于

29、通用的地图文档,数据提供商在提供空间数据的时候往往会提供已经配制好的地图文档。工作人员可以在这些地图文档的基础之上进行一定的调整来满足项目使用需求。(2)业务地图业务地图用来对电信基站的情况进行地理表述,需要满足基站电子地图标准。基站空间数据来源有两种方式:第一,转换基站地图CAD工程图档为GIS空间数据;第二,通过测量手段获取基站空间数据。(3)城市地图和基站地图的叠加显示业务系统应用过程中,往往需要把各种数据资源显示到同一张地图上。基站地图和城市地图的叠加显示是必不可少的工作。因为空间地理坐标标准化的原因,基站地图和城市地图已存在正确的空间关系,只需要把基站地图叠加到城市地图上,在通过修改

30、基站地图的显示比例和图层序列,即可完成叠加显示。3.3.2 三维地图文档三维地图文档主要用来展现文本数据和提前三维场景。通过三维GIS软件平台,把地理空间数据和三维模型数据加载到三维地图文档中来。(1)使用DEM和影像数据构建城市三维场景三维GIS软件可以通过在DEM数据上叠加影像的方式,来构建城市基础三维环境。(2)加载文本数据和其他三维模型把文本数据和其他三维模型,加载到城市三维场景中。通过调整显示比例和图层序列,使文本数据和其他三维模型在城市三维场景中得到良好的展现。3.3.3 专题地图文档应对电信运营管理的各种统计信息,可以使用专题地图的方式进行直观的展示。通过GIS桌面软件,事先定义

31、好专题数据的地图表达,可以在业务系统应用过程中直接调用展示。4 应用系统建设4.1 应用系统构建模式本项目应用系统构建模式,包括C/S模式、B/S模式和智能手机端应用开发模式。4.1.1 C/S开发模式采用专业的GIS桌面程序二次开发工具包和数据库连接技术,构建C/S模式的GIS应用系统。其开发方式如下图所示。4.1.2 B/S开发模式B/S开发模式,通过使用基于企业级GIS服务平台的开发API,实现基于浏览器的GIS应用系统。4.1.2 智能手机端应用开发模式采用基于智能手机终端的GIS开发API,构建基于智能手机终端的GIS应用。使用手机客户端,通过3G网络,享受南京电信对外GIS服务资源

32、。4.2 GIS基础功能建设GIS的基础功能主要包括:(1)地图浏览功能:地图放大、缩小、全图显示、地图画面移动、图例显示、鹰眼等。(2)三维浏览功能:全视角三维浏览、三维放大、缩小、飞行、平移、导航及导航模式切换、三维动画制作等。(3)查询功能:提供按照空间点、线、面进行查询,属性查询,以及空间和属性相结合的查询方式。(4)图层控制功能:GIS系统地图,通常由多个图层组成。用户可以使用图层控制功能来定制每个图层的显示情况。(5)地图测量功能:提供地图测量工具,用户可以使用此工具在地图上量测长度和面积。(6)地图标注和绘图:用户可以在地图上标注文字信息和绘制点线面图形。(7)空间分析:提供多种

33、空间分析功能,例如缓冲区分析、点密度分析等。(8)路径分析功能:提供二维和三维的路径分析功能。(9)地图打印和输出功能:可以按照全图和当前视图等不同的图形范围,对地图进行打印和输出。(10)要素编辑功能:可以对地理要素进行编辑,包括点、线、面的图形和属性编辑。(11)GIS视频叠加功能:可以把视频文件叠加到地图上进行展示。4.3可视化展示系统可视化的主要任务是将数据信息转化为一种视觉形式,充分利用人们对可视模式快速识别的自然能力。可视化界面使得我们能够更有效地观察、操纵、研究、浏览、探索、过滤与理解大规模数据并与之方便交互。可视化展示是地理信息系统最基础的功能,本系统中需要将现有分散在各个系统

34、中不同规格的资源数据、流程数据的提取、分类及聚合,结合GIS地图数据,进行叠加展示;实现文本数据的3D展示、热点图展示等。4.3.1 电信资源展示使用GIS二三维技术,综合展示现有的电信基础数据、资源数据、预警数据、异常数据等信息。在GIS分类数据展示的基础之上,进行各类数据的叠加展示、二三维集成联动展示等。4.3.1.1基础数据展示从电信基础设施“点”的角度出发,结合基站信息、宽带业务点和营业网点等基础数据,搭建电信二维和三维仿真平台,直观展示电信业务中的基础数据信息。如下图所示:单条数据展示多条数据综合展示4.3.1.2异常数据及预警数据展示从电信业务“线”的角度出发,实现影响业务运行效率

35、的基础数据的提前整理,搭建线电信异常状况展示平台,展示资源数据库和流程数据库中的异常数据和预警数据信息。如下图所示:4.3.1.3文本数据的3D展示将业务数据中的文本数据进行整理汇总,分析处理后进行3D可视化展示。如下图所示:4.3.1.4各类数据的统计信息展示4.3.2各类数据的叠加展示4.3.3热点信息展示通过GIS空间分析和地理统计分析的技术手段,对已经分类整理好的业务数据进行分类聚合、热点展示。4.3.3.1基站热点展示4.3.3.2宽带业务热点展示4.3.3.3 投诉工单热点展示4.4精确查询系统通过GIS地图与标准地址的融合技术,实现方位查询、周边查询、属性查询等查询功能,并确保各

36、项查询功能的高效和精确。4.4.1 方位查询通过鼠标交互的方式,由用户在屏幕上用鼠标绘制出点、线、多边形等,提交到服务器后查询出用户所需要的数据。如下图所示:4.4.2 周边查询4.4.3属性查询4.4智能分析系统制定和优化符合电信业务流程的智能分析算法,建立覆盖前端、维护、建设全流程的自动资源预警智能分析体系。4.4.1 异常数据自动提取和分发根据符合电信业务流程的智能分析算法,自动提取业务数据库中的异常数据,并能够按照权限通过邮件、短信等形式分发到相应的责任人员。如下图所示:4.4.2业务数据综合统计分析能够查询符合条件的业务数据,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快速生成各种分析图形,包括:、曲线图、

37、直方图和统计表和趋势图等:l 异常数据统计。l 预警数据统计。l 指标数据统计。4.4.3突发事件应急处理通过GIS辅助突发事件应急,可以在应急资源调配、突发事件影响以及电信设施快速修复等方面起到积极作用。(1)应急资源调配:在地图上显示出可用的应急电信资源,及时调配事发地点距离最近的应急设施和人员进行事件处理。(2)突发事件影响:根据突发事件影响程度,在地图上分析突发事件可能会影响到的地图范围,从而及时对事故范围内的电信设施进行修复。4.5优化评估系统依托已经建立好的资源中心数据库,建立覆盖前端、维护、建设全流程的自动资源预警分析及效益评估体系;梳理接入型、带宽型业务按类别、速率等维度分类的

38、全流程运行效率图,并对每个流程节点制定评估机制,根据不同角色分发特定的统计数据和工作任务。4.5.1 预警数据趋势分析整理覆盖前端、维护、建设全流程的资源数据,自动提取其中的异常数据和预警数据,根据符合电信业务流程的智能分析算法,进行预警数据的可视化展示和趋势分析。4.5.2 流程数据趋势跟踪将已经分类整理好的流程数据进行结构化,提取其中的共同特征,并自动入库。在此基础上,根据符合电信业务流程的算法和模型,通过时间维、态势标绘等技术,动态展示流程数据的趋势,使得整个集团的业务流程更加直观。4.5.3 指标数据智能优化在已有的预警数据和流程数据可视化展示及分析的基础上,根据符合电信业务流程的智能

39、分析算法,对某些关键的指标数据进行智能优化,以达到辅助决策支持的目的。4.5.4 各类数据短板体系通过统计图表、数据叠加、可视化展示等手段,直观的展示各类数据,以期找到各类数据的短板体系,并能进行提醒和跟踪。4.5.5 业务数据智能优化通过建立符合电信标准的智能分析流程和算法,以及各类数据的直观展示,对业务数据的短板指标进行智能优化,使各项业务指标更加合理。4.5.6 资源数据效益评估通过建立资源数据库,将资源数据分类整理并入库,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资源数据效益评估。5 GIS软件要求5.1 基本要求l 软件厂商应具有国际知名度,技术先进,具备引领GIS软件发展的能力。l 功能全面、性能稳定,在国

40、内外的各行各业中拥有大量成熟应用案例。l 支持大多数主流计算机平台上,支持Windows、主流UNIX、Linux等运行环境;支持GB18030中文编码字符集。l 具有良好的开放性,遵循国际主流IT标准:网格协议TCP/IP、HTTP,WEB、XML,遵循ISO、FGDC、OGC规范,支持UML统一建模语言。l 具有良好的可伸缩性、通用性和兼容性,支持从上到下多个产品层次,支持无缝地扩展和升级。l 具有本土化的原厂商授权认证的专门培训机构,拥有完善的培训师资设备,提供完整的中文培训教材和全套培训数据。5.2 软件运行环境l 桌面软件应支持Window2000,32位和64位WindowsXP/

41、2003/2008/Vista/Window7操作系统。l 空间数据管理软件,支持在各种主流的硬件平台和操作系统下运行,包括SUN-Solaris、HP-UX、SGI-IRIX、IBM-AIX、COMPAQ-Tru64、Windows 2000/XP/2008/Vista、Red HatLinux等;支持多种主流最新版本的DBMS,包括Oracle11G, Oracle11G with Spatial or Locator, Microsoft SQL Server2008, Informix, IBM DB2 9.5以及PostgreSQL。l 空间服务器软件应支持32位或64位Window

42、s2003/2008/vista、Redhat Linux、SunSolaris操作系统;支持多种Web/应用服务器,包括IIS、Apache、JBoss、Oracle Application Server 10g Release 3、Sun Java SystemApplication Server、Tomcat、Weblogic、Websphere。5.3 桌面软件要求1. 支持基本的地图浏览、图层管理、空间和属性查询、统计图表和报表生成、地图符号化以及制图打印;支持多种专题图制作,如唯一值、渐变色、多属性符号、饼图、柱状图、点密度图等。2. 支持数据视图和地图视图的动态切换,提供比例尺,

43、指北针,图例,对象,动态文本等地图整饰元素,支持地图输出为EPS、SVG等矢量图像格式,且支持具有地理坐标参考的PDF格式输出。3. 支持空间数据与属性数据的动态挂接和永久挂接,一对多和多对多进行关联。4. 支持高级标注放置和冲突检测。如标注与要素的自动避让,自动去除重复标注,多标注的自动换行等。5. 支持多种投影方式,允许自定义投影,支持动态投影,即不改变原始数据投影情况下,动态显示在其他投影坐标系下。6. 兼容GeoTIFF,ERDAS Image和JPEG2000等格式影像,可在软件中直接读取,即不需要任何转换即可添加到地图中;支持与矢量数据的叠加显示,提供卷帘、影像透明设置工具,增强数

44、据浏览效果。7. 提供便捷的类CAD编辑工具和编辑快捷键,支持编辑环境下的捕捉,支持多用户并发编辑和版本编辑。8. 提供丰富的空间分析工具集,支持空间叠加分析、临近分析、缓冲分析等、点密度分析等。9. 方便灵活的地图编辑工具,可以编辑基于文件和数据库的空间数据格式。提供便捷的类CAD编辑工具和编辑快捷键,支持编辑环境下的捕捉,支持以版本管理的方式对存储在空间数据库中的数据进行多用户并发编辑。10. 支持通过拓扑关系维护数据库中空间数据一致性和完整性,包括拓扑关系定义,校验,拓扑错误改正及编辑工具,可以自定义拓扑规则的应用范围,允许将拓扑错误设为例外。11. 空间处理可以直接支持标准的脚本语言,

45、如Python,Perl等,并可以脱离软件环境单独运行脚本。12. 支持对时态数据进行追踪和监控管理13. 多种方式进行时态数据的符号化显示14. 对时态数据进行回放管理15. 支持基于属性和空间位置进行显示行为的定义,如水位高于临界值用高亮进行显示16. 提供时间窗口的管理17. 时态数据可以转换为动画文件5.4 3D分析功能要求1. 支持通过多种数据源参与构建三维地表;2. 支持三维环境下,数据的编辑功能和捕捉功能,如几何要素的移动、旋转、缩放等;3. 支持基于三维的相交分析、联合分析、通视分析;4. 提供地表直线距离两侧、沿地形实际距离量测、高度量测功能;5. 支持将视频作为图层,匹配叠

46、加到三维地表中;6. 支持数据库存储的基于LOD(Level of Detail)技术的三维地表模型Terrain;7. 支持用mulitpatch方式构建三维数据模型;8. 支持通过3Dmax、Multigen、skechup等3D模型工具创作的3D模型的导入;9. 支持以小场景或大场景(基于地球)方式进行三维数据浏览显示,支持通过创建cache,分配内存或降低贴图纹理方法提高显示速度;5.5 空间数据库要求1.产品应支持跨平台,支持各种主流的硬件平台和操作系统,如Solaris、AIX、HP-UX、Windows等。2.支持在多种主流DBMS平台上提供高级的、高性能的GIS数据管理接口,如

47、Oracle、SQL Server、DB2、Informix等。3.为任意客户端应用提供一个在DBMS中存储、管理和使用各类空间数据的通道。4.支持TB级海量数据库管理和任意数量的用户。5.提供版本管理机制,允许版本和非版本编辑,支持数据维护的长事务管理。6.支持历史数据管理。7.支持基于增量的分布式异构空间数据库复制功能,支持多级树状结构的复制,支持checkin/checkout,one way ,two way 三种复制方式。8.支持数据跨平台及异构的数据库迁移。9.支持空间数据库导出为XML格式,用于数据交换和共享。10.支持对空间数据元数据的管理。11.支持对多源多类型空间数据的管理

48、,包括矢量、栅格、影像、栅格目录、三维地表、文本注记、网络等数据类型。12.支持影像数据金字塔以及金字塔的部分更新。13.保证在DBMS中存储矢量数据的空间几何完整性,支持属性域、子类,支持定义空间数据之间的规则,包括关系规则、连接规则、拓扑规则等。14.提供行业数据模型,支持标准UML建模语言,通过CASE工具创建自定义的数据模型,并导入到空间数据库中。15.提供对空间矢量数据的高效空间索引建立和更新机制,支持按照空间几何范围、属性条件SQL以及两者混合检索方式。16.提供对空间数据库的备份、恢复功能,并能够支持备份策略设置和备份/恢复操作日志管理。17.支持使用Oracle关系型数据库统一

49、管理各类空间数据。对于无法使用Oracle管理空间数据的产品,需要提供对外交换空间数据的解决方案。18.支持 Query Layers,支持通过SQL语句创建地理图层19.提供对DB2, Oracle, PostgreSQL和SQL Server的Native XML列的支持20.提供对sql server的Varbinary(max)和 datetime2数据类型的支持21.提供三种空间数据存储方式:File geodatabase, personal geodatabase和Sdegeodatabase。22. File geodatabase支持geometry_outofline,bl

50、ob_outofline和geometry_and_blog_outline的存储方式,可以将属性数据存储在单独的文件或虚拟表中。23.One way 复制采用归档技术24.空间数据库支持“Area must Contains One Point”、” Line Must Not Intersect With”、” Line Must Not Intersect or Touch Interior With”、” Line Must Be Inside”、” Point Must Be Coincident With”、” Point Must Be Disjoint”等33中拓扑规则。25.

51、SDEGeodatabase支持ST_Raster数据类型。26.提供通过ST_Geometry类型存储参数化的圆和椭圆。5.6企业级GIS服务器要求1.空间服务器软件应支持32位或64位Windows 7/2008/vista/2003/XP、Redhat Linux4/5、SUSE Linux10、SunSolaris10操作系统;支持多种Web/应用服务器,包括IIS、Apache、JBoss、Oracle Application Server 10g Release 3、Sun Java System Application Server、Tomcat、Weblogic、Websphe

52、re。2.支持构建面向服务体系架构(SOA)的企业级GIS应用,支持标准的Web Service、OGC规范的WMS、WFS、WFS-T、WCS和KML服务发布,具有与其他企业级系统(如ERP,CRM等)集成整合的能力。3.支持构建基于服务器的企业级GIS Web应用,具有可伸缩的体系结构,支持负载均衡,支持大用户量的Web并发访问。4.支持服务器端日志管理,支持宕机后快速恢复;支持服务连接有效性的定期检查,并支持自动修复。5.提供GIS服务创建和管理框架,支持便捷的创建和管理二维/三维地图显示服务,影像服务,要素服务,搜索服务,几何服务,远程空间数据库访问服务,网络分析服务,地理定位服务,和

53、自定义高级GIS分析服务、允许自定义样式的WMS服务、支持编辑更新的WFS-T服务等。6.支持具有时态信息的地图服务,提供基于时间维的查询,支持历史回溯的动画展示。7.提供要素服务,为基于REST服务的Javascript,Flex,Silverlight应用提供要素在线编辑的能力。8.提供影像服务,支持基于WCS/WMS访问其中的单幅影像,支持基于影像服务的在线处理,例如山影、地貌晕渲、坡度图、NDVI计算等在线处理,支持影像的查询、裁切和下载。9.支持Web客户端通过地图服务访问独立表,提供服务器端地图与独立表格关联的能力,实现业务信息的快速搜索、查询。10.发布高级的GIS Web空间分

54、析服务:开发者可以将GIS的空间分析功能以SOAP Web服务的形式在GIS应用服务器上发布,并且通过Internet的分布式计算框架来访问这些Web服务。能在一个集中管理的企业级服务器上执行高级的GIS分析和空间查询操作。11.提供基于SOAP和REST的服务访问方式。提供REST服务支持,并提供用于Web应用开发的REST API,支持用于具有强大用户体验的富客户端(RIA)应用。(1)支持可直接被Flash客户端读取的AMF格式,提升查询和地理处理性能。(2)支持REST地图服务定制扩展,增强地图服务能力。(3)支持基于REST API编程清除地图切片,可在服务更新时,快速刷新切片。12

55、.提供专业的性能优化技术(1)为了面对多用户并发访问以及服务器端空间计算的需要,GIS应用服务器应提供诸多服务器调优技术,至少应包括:服务器端地图切片技术、服务器端进程预运行、服务器端缓冲池等。(2)支持空间服务器对象池化(Pooling)机制,获得多用户并发访问性能,提升请求响应速度。(3)支持进程占用模式的按需设置,即设置实例和进程间的关系,例如独立实例进程,拥有独立的计算资源,实例间互不影响,便于应用效率的提升和服务故障的排查。13.提供服务器端切片机制和便捷的切片更新工具,支持按需切片和预切片,支持指定范围、指定比例尺的切片快速更新和创建,支持切片地图服务与非切片地图服务的叠加显示。(

56、1)支持紧凑的切片存储,减少切片文件的零散存储,提升切片复制迁移的效率。(2)支持混合模式切片技术,自动支持不同的图片格式进行切片。例如:可在地图范围中间使用JPEG格式切片减少图片的存储大小,在切片边缘使用PNG32来保持切片的透明效果。(3)提供切片协同创建工具,支持切片分布式创建,支持切片的导入和导出。(4)支持GIS桌面软件与服务器软件共用一套切片,提升桌面GIS应用效率。14.提供集中的、多用户的基于Web的空间数据编辑:需要提供大量用户同步地编辑和更新数据库中数据的能力。其中大部分用户将会通过他们的Web浏览器和特定的编辑应用程序来远程地更新中心数据库。GIS服务器需要提供一个框架

57、保证这些远程用户在维护数据的完整性的时候,可以直接对多用户的空间数据库进行更新。15.提供Web应用构建工具或向导,可以不通过编程快速调用GIS服务,构建Web应用。16.支持多种Web服务和应用的安全机制,支持基于用户和角色的安全授权,支持基于令牌的身份认证,支持SSL(Security Socket Layer)加密机制,支持反向代理服务器部署策略,增强安全性。17.支持标准的开发语言,包括.NET和Java,用于构建Web应用和Web服务,同时提供与流行开发语言IDE环境集成,例如Microsoft Visual Studio2008/2010和Eclipse的无缝集成插件。18.提供W

58、EB应用开发框架:支持.Net/Java 开发,提供与IDE集成的应用开发模板及可视化控件,支持Ajax技术;支持开发文档与IDE帮助文档的集成,文档集教程与开发帮助于一体,提供大量的示例代码,并提供在线资料库提供完整的文档和代码示例。19.提供EJB开发框架:在普通的JAVA开发框架外,应提供专门的EJB开发框架。20.支持富客户端RIA应用开发,提供基于REST服务的应用开发接口Javascript API、Flex API和Silverlight API。Flex API支持Adoble Flex 4 SDK,支持Flash builder 4集成开发环境;Silverlight API

59、,支持 Silverlight 4 SDK;支持Silverlight API模板与Visual Studio 2010, Visual Web Developer Express 2010和Expression Blend 4的集成。21.提供移动应用开发框架Mobile ADF,提供iPhone应用开发接口,支持移动应用开发。5.7 GIS二次开发包要求1.提供开发包、运行时2.提供多种应用程序开发接口,包括COM,C+,.NET,Java3.支持主流应用程序开发环境,如Visual Basic 6,Visual C+,.Net,通用c+平台以及JAVA开发者常用的eclipse和JBui

60、lder4.支持跨平台,可以运行在Windows、Unix和Linux操作系统5.提供可嵌入通用开发环境中的开发模板,并以控件、工具条和工具、组件库方式支持GIS核心功能开发,可视化控件能够以.NET控件,JavaBeans组件和ActiveX控件的形式提供6.可视化控件包括地图控件、制图控件、内容表控件、三维地图控件等7.在开发环境中直接提供工具条和GIS常用工具,包括漫游,缩放,查询,选择,编辑等8.在开发环境中以类库方式提供GIS数据源类库、空间数据库类库、几何图形类库、图形显示类库,图形输出以及制图类库等9.支持以扩展方式开发空间数据库更新、三维显示分析、栅格数据分析、网络分析等功能的

61、应用10.开发功能等同于桌面GIS所提供的功能6实施计划6.1时间表前期2月25日-3月1日制定项目需求计划书3月3日-3月9日厂家应答3月10日-3月14日厂家选型一期:资源数据及接入型业务流程:3月17日-3月28日需求分析4月1日-4月7日架构设计4月8日-4月17日详细设计4月18日-6月30日系统开发、测试、分布式上线二期:服务指标:6月16日-6月21日需求分析6月23日-6月28日详细设计7月1日-7月31日系统开发、测试、上线三期:带宽型业务流程:7月14日-7月25日需求分析7月27日-8月1日详细设计8月4日-9月4日系统开发、测试、上线9月8日-9月30 系统优化6.2项

62、目分工与岗位职责序号姓名性别年龄在本项目中任职1汪洋男31项目经理2郭浩男32总架构师3张占领男33需求分析师4李勇男31质量控制5叶青男28数据工程师6刘静女27UI设计师7李育良男35开发人员8杨永明男32开发人员9郭磊男25开发人员10严宏宇男25开发人员11聂文礼男28开发人员12姚辉男26开发人员13孙亚东男25开发人员14娄成跃男24开发人员15李士光男24开发人员16张娣女30培训人员17赵建军男28软件测试组长18张璐女24软件测试人员7附件7.1ArcGIS产品说明7.1.1ArcGIS桌面产品简介ArcGIS桌面系统是为GIS专业人士提供的信息制作和使用的工具。它可以作为三个独立的软件产品购买,每个产品提供不同层次的功能水平:l ArcReader用来浏览、查询PMF数据文件;l ArcView提供了全面的制图、数据使用、分析以及简单的数据编辑和空间处理工具;l ArcEd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