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培养基的基本要求

上传人:悦** 文档编号:187306414 上传时间:2023-02-13 格式:DOCX 页数:36 大小:36.91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细胞培养基的基本要求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细胞培养基的基本要求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细胞培养基的基本要求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资源描述:

《细胞培养基的基本要求》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细胞培养基的基本要求(3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细胞培 养基 的基本要求体外培养的细胞直接生活在培养基中,因此培养基应能满足细胞对营养成分、促生 长 因子、激素、渗透压、 pH 等诸多方面的要求。营养成分:1. 氨基酸:所有细胞都需要 12 种必须氨基酸:缬、亮、异亮、苏、赖、色、苯 丙、 蛋、组、酪、精、胱氨酸。2. 单糖:六碳糖是主要能源,也是合成某些氨基酸、脂肪、核酸的原料。细胞对 葡萄 糖的吸收能力最高,半乳糖最低。 体外培养动物细胞时,几乎所有的培 养基或培 养液中都以葡萄糖作为必含的能源物质。3. 维生素:生物素、叶酸、烟酰胺、泛酸、吡哆醇、核黄素、硫胺素、维生素 B12 都是培养基常有的成分。4. 无机离子与微量元素:细胞生长

2、除需要钠、钾、钙、镁、氮和磷等基本元素, 还需 要微量元素,如铁、锌、硒、铜、锰、钼、钒等。5. 促生长因子及激素: o 各种激素、生长因子对于维持细胞的功能、保持细胞的 状态 (分化或未分化)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有些激素对许多细胞生长有促生 长作用, 如胰岛素, 它能促进细胞利用葡萄糖和氨基酸。 有些激素对某一类 细胞有明显促进 作用, 如氢化可的松可促进表皮细胞的生长, 泌乳素有促进 乳腺上皮细胞生长作用 等。6. 渗透压 :细胞必须生活在等渗环境中,大多数培养细胞对渗透压有一定耐受 性。 人血浆渗透压 290mOsm/kg, 可视为培养人体细胞的理想渗透压。鼠细胞 渗透压在320m0sm

3、/kg左右。对于大多数哺乳动物细胞,渗透压在260 320mOsm/kg 的范围 都适宜。7. pH、气体:是细胞生存的必需条件之一,所需气体主要是氧和二氧化碳。氧参与三 羧酸循环, 产生能量供给细胞生长、 增殖和合成各种成分。 一些细胞在缺氧情 况下, 借糖酵解也可获取能量,但多数细胞缺氧不能生存。在开放培养时,一般 置细胞于 95空气加 5二氧化碳的混合气体环境中培养。二氧化碳既是细胞代 谢产物,也 是细胞所需成分,它主要与维持培养基的 pH 有直接关系。动物细胞 大多数需要轻 微的碱性条件,pH值约在7.27.4,在细胞生长过程中,随细 胞数量的增多和代 谢活动的加强,二氧化碳不断被释放

4、,培养液变酸, pH 值发 生变化。由于 NaHC3O 容易分解为二氧化碳,很不稳定,致使缓冲系统难以精确地3控制。故这一缓冲系统 适合密闭培养。 HEPES 结合碳酸氢钠使用,可提供更有效 的缓冲体系,主要是防止 pH 值迅速变动,但最大缺点是在开放培养或观察时难以 维持正常的pH值。造成pH波动主要是代谢产生的CO,在封闭式培养过程中2CO2 与水结合产生碳酸,培养基 pH 很快下降。为解决这一问题, 合成培养基中使2用了 NaHCO-CO缓冲系统,并采用 开放培养,使细胞代谢产生的CO及时溢出培 322养瓶,再通过稳定调节温箱中CO浓 度(5%),与培养基 中的NaHC O处于平23衡状

5、态。8. 无毒、无污染:体外生长的细胞对微生物及一些有害有毒物质没有抵抗能力,因此 培养基应达到无化学物质污染、 无微生物污染 (如细菌、真菌、支原体、病毒 等) 、 无其他对细胞产生损伤作用的生物活性物质污染(如抗体、补体)。对于 天然培养 基,污染主要来源于取材过程及生物材料本身,应当严格选材,严格操 作。对于合 成培养基,污染主要来源于配制过程,配制所用的水,器皿应十分洁 净,配制后应 严格过滤除菌。细胞培养基培养基既是培养细胞中供给细胞营养和促使细胞生长增殖的基础物质,也是培养 细胞生长和繁殖的生存环境。培养基的种类很多,按其物质状态分为半固体培养基和 液体培养基两类;按其来源分为合成

6、培养基和天然培养基。1. 天然培养基:使用最普遍的天然培养基是血清,基本以小牛血清最普遍。血清 由于含有多种细胞生长因子、促贴附因子及其多活性物质。与合成培养基合用,能使 细胞顺利增殖生长。2. 合成培养基:合成培养基是根据细胞所需物质的种类和数量严格配制而成的。 内含碳水化合物、氨基酸、脂类、无机盐、维生素、微量无素和细胞生长因 子等。单 独使用细胞虽有生存但不能很好的生长增殖。天然细胞培养天然培养基是指来自动物体液或利用组织分离提取的一类培养基,如血浆、血清、 淋 巴液、鸡胚浸出液等。组织培养技术建立早期,体外培养细胞都是利用天然培养 基。但是 由于天然培养基制作过程复杂、批间差异大,因此

7、逐渐为合成培养基所替 代。目前广泛使 用的天然培养基是血清,另外各种组织提取液、促进细胞贴壁的胶原 类物质在培养某些特 殊细胞也是必不可少。血清种类目前用于组织培养的血清主要是牛血清,培养某些特殊细胞也用人血清、马血清 等。 选择用牛血清培养细胞的原因:来源充足、制备技术成熟、经过长时间的应用考 验人们对 其有比较深入的理解。牛血清对绝大多数哺乳动物细胞都是适合的,但并不 排除在培养某 种细胞时使用其他动物血清更合适。牛血清是细胞培养中用量最大的天然培养基,含有丰富的细胞生长必须的营养成 份, 具有极为重要的功能。牛血清分为小牛血清、新牛血清、胎牛血清。胎牛血清应 取自剖腹 产的胎牛;新牛血清

8、取自出生 24 小时之内的新生牛; 小牛血清取自出生 1030 天的小牛 显然,胎牛血清是品质最高的,因为胎牛还未接触外界,血清中所含 的抗体、补体等对细 胞有害的成分最少。血清的主要成分血清是由血浆去除纤维蛋白而形成的一种很复杂的混合物, 其组成成份虽大部分 已知, 但还有一部分尚不清楚,且血清组成及含量常随供血动物的性别、年龄、生理 条件和营养 条件不同而异。血清中含有各种血浆蛋白、多肽、脂肪、碳水化合物、生 长因子、激素、 无机物等,这些物质对促进细胞生长或抑制生长活性是达到生理平衡 的。血清主要作用1. 提供基本营养物质:氨基酸、维生素、无机物、脂类物质、核酸衍生物等,是 细胞 生长必

9、须的物质。2. 提供激素和各种生长因子:胰岛素、肾上腺皮质激素(氢化可的松、地塞米 松)、 类固醇激素(雌二醇、睾酮、孕酮)等。生长因子如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表 皮生长因子、 血小板生长因子等。3. 提供结合蛋白:结合蛋白作用是携带重要的低分子量物质,如白蛋白携带维生 素、 脂肪、以及激素等,转铁蛋白携带铁。结合蛋白在细胞代谢过程中起重要作用。4. 提供促接触和伸展因子使细胞贴壁免受机械损伤。5. 对培养中的细胞起到某些保护作用:有一些细胞,如内皮细胞、骨髓样细胞可 以释 放蛋白酶,血清中含有抗蛋白酶成分,起到中和作用。这种作用是偶然发现的, 现在则有 目的的使用血清来终止胰蛋白酶的消化作用。

10、因为胰蛋白酶已经被广泛用于 贴壁细胞的消 化传代。血清蛋白形成了血清的粘度,可以保护细胞免受机械损伤,特 别是在悬浮培养搅 拌时,粘度起到重要作用。血清还含有一些微量元素和离子,他们 在代谢解毒中起重要作用,如SeO3,硒等。血清培养基主要问题1. 血清的成份可能有几百种之多, 目前对其准确的成份、 含量及其作用机制仍 不清楚, 尤其是对其中一些多肽类生长因子、激素和脂类等尚未充分认识,这给研究 工作带来许多 困难。2. 血清都是批量生产,各批量之间差异很大,而且血清保存期至多一年,因此, 要保 证每批血清的相似性极为困难,从而使实验的标准化和连续性受到限制。3. 对大多数细胞,在体内状态,血

11、清不是它们接触的生理学液体,只是在损伤愈 合以 及血液凝固过程中才接触血清,因此使用血清有可能改变某种细胞在体内的正常 状态,血 清可能促进某些细胞的生长(成纤维细胞)同时抑制另一类细胞生长(表皮 细胞)。4. 血清含一些对细胞产生毒性的物质, 如多胺氧化酶, 能与来自高度繁殖细胞 的多胺 反应(如精胺、亚精胺)形成有细胞毒性作用的聚精胺。补体、抗体、细菌毒 素等都会影 响细胞生长,甚至造成细胞死亡。5. 动物个体不同,血清产地、批号不同,每批质量差异甚大,其成分不能保持一 致。6. 取材中可能带入支原体、病毒,对细胞产生潜在影响,可能导致实验失败或实 验结 果不可靠性。7. 大规模生产中,血

12、清来源越来越困难,价格昂贵,是构成动物细胞培养对生产 成本 的主要部分之一。血清的质量标准血清质量高低取决于两方面因素:一是取材对象,二是取材过程。用于取材的动物 应 健康无病并且在指定的出生天数之内,取材过程应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执行,制备出 的血清 要经过严格的质量鉴定。 WHO 公布的用动物细胞体外培养生产生物制品规 程中的要求:1. 牛血清必须来自有文件证明无牛海绵状脑病的牛群或国家。 并应具备适当的监 测系 统。2. 有些国家还要求牛血清来自未用过反刍动物蛋白饲料的牛群。3. 证明所用牛血清中不含对所生产疫苗病毒的抑制物。4. 血清要通过滤膜过滤除菌,保证无菌。5. 无细菌、霉菌、支原体

13、和病毒的污染,有些国家要求无细菌噬菌体污染。6. 对细胞有良好的支持繁殖作用。我国在对牛血清的质量 2000 年版中国生物制品主要原辅料质控标准 中提出 比较严 格的标准要求。包括蛋白质含量,细菌、真菌、支原体、牛病毒、大肠杆菌噬菌体、细菌 内毒素等。血清质量的鉴定1. 理化性质:如渗透压、 pH 值、蛋白电泳图谱、蛋白含量、激素水平、内毒素 等。 蛋白含量包括血清总蛋白含量(不低于 35-45g/L )、球蛋白含量(应小于 20g/L) 、血红 蛋白含量等。其中球蛋白含量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指标,血清中球蛋白主要是抗体,球蛋白含量越 低 血清质量越高。血红蛋白也是越低越好。2. 微生物检测:包括

14、细菌、真菌、支原体、病毒等。特别是对支原体、病毒的检 测, 支原体是一种很小的微生物,可通过孔径 22u 的滤膜。支原体、病毒污染在光 学显微镜下 难于察觉,细胞也能生长繁殖,但会影响实验结果。检测支原体的方法很 多,如培养法、 PCR 法、荧光染色法、电镜观察法等。3. 促生长效果:这是血清重要的特性之一,应当以培养的细胞来检测。有以下方 法: 克隆形成率、贴瓶率测定法和连续传代培养法。(1)克隆形成率测定 : 一般以悬浮生长的细胞为培养对象, 按有限稀释法做克 隆化培 养,将不同批号的血清配制成不同浓度的培养基,细胞也稀释成不同浓度,接 种到 96 孔 板,每孔 200ul ,培养一定时间

15、,统计有克隆生长的孔,计算出百分 比,再与对照的标准 血清相比较,就可看出不同批号血清间的区别。比较低的浓度, 更能观察出血清质量间的 细微差别。(2)贴瓶率测定 : 是以贴壁细胞为培养对象,将细胞稀释至低密度,接种至平 皿,每 皿 200 或 100 个细胞,以不同浓度的血清培养基培养,培养一定时间后弃培 养基,染色后 统计集落数,计算出集落数占接种细胞数的百分比,同样再与标准血清 比较,判断血清质 量高低。(3)连续传代培养法 : 是将细胞培养于 3 个一定体积的培养瓶中, 待测血清配 制为 5 浓度,一般于第七天收集细胞,计数,取平均值,中间可以更换一次培养 基。连续测试三 个周期以上,

16、观察细胞生长状况,并将每次的计数结果与标准血清的4. 对于使用者,判断血清质量先从外观入手。好的血清应该是透明清亮,土黄色或 棕 黄色,无沉淀或极少沉淀,比较粘稠。如发现血清浑浊、不透明、含许多沉淀物, 说明血 清污染或血清中的蛋白质变性;若血清呈棕红色,说明血清中的血红蛋白含量 太高,取材 时有溶血现象;如果摇晃时感觉液体稀薄,说明血清中掺入的生理盐水太 多。如果要进一 步了解血清的质量,则应连续培养某些细胞,观察细胞生长状况。血清的使用与储存:正确的使用及保存血清,才能使血清发挥应有的作用。1. 使用前处理:大部分血清在使用前必须灭活处理,即56C30分钟。灭活的目的 是 去除血清中的补体

17、成分,避免补体对细胞产生毒性作用。血清经过灭活也会损失一 些对细 胞有利的成分,如生长因子,因此也有人提出血清不经灭活直接用于培养,这 样做的前提 是确认血清中不含补体成分。对于一些品质高的胎牛血清和新牛血清可以 考虑不经灭活直 接用于细胞培养。2. 储存条件:血清一般储存于一20C,同时应避免反复冻融。购买大包装的血清 后,首先要灭活处理,然后分装成小包装,储存于一20C,使用前融化。融化时最好 置于4C。融化后的血清在4C不宜长时间存放,应尽快使用。3. 使用浓度: 自从有了合成培养基, 血清就是作为一种添加成分与合成培养基混 合使 用,使用浓度一般为 520,最常用是 10。过多血清容易

18、使培养中的细胞发 生变化, 特别是一些二倍体的无限细胞系,迅速生长之后容易发生恶性转化。采购血清时,最好先从供应商处索取样品进行试验,选定一批后就要保留足够使用6 个月至 1 年的量,直至用另一批经过预先试验的样品代替。合成细胞培养基合成培养基是根据天然培养基的成分,用化学物质模拟合成、人工设计、配制的培 养 基。它有一定的配方,是一种理想的培养基。目前合成培养基多达 10 多余种,有 的培养 基仍在不断进行改良。早期组织培养是利用天然培养基,目前合成培养基已经 成为一种标 准化的商品,从最初的基本培养基发展到无血清培养基、无蛋白培养基,并且还在不断发展。合成培养基的出现极大的促进了组织培养技

19、术的普及发展。基本组分1. 无机盐:CaCl2 KCl MgS04 NaCl NaHC03 NaH2P0。4对调节细胞渗透压、某些酶 的活性及溶液的酸碱度都是必须的。2. 氨基酸:缬氨酸、亮、异亮、苏、赖、色、苯丙、蛋、组、酪、精氨酸、胱氨酸 (L 型) 。 它们都是细胞用以合成蛋白质的必需原料,不能由其他氨基酸或糖类转 化合成。除此之外,还需要谷氨酰胺(glu tamine)。谷氨酰胺具有特殊的作用, 对细胞的培养特别重要,能促进各种氨基酸进入细胞膜;它所含的氮是核酸中嘌呤和 嘧啶的来源,还是合成磷酸腺苷、二磷酸腺甘和三磷酸腺苷的原料。细胞需要谷氨 酰胺合成核酸和蛋白质,谷氨酰胺缺乏可导致细

20、胞生长不良甚至死亡。在配制各种培 养液中都应补加一定量的谷氨酰胺。值得注意的是:谷氨酰胺在溶液中很不稳定,故 4C下放置1周可分解50%,使用中最好单独配制,置-20t冰箱中保存,用前加入 培养液中。3. 维生素:是维持细胞生长的一种生物活性物质,在细胞中大多形成酶的辅基或辅 酶,对细胞代谢有重大影响。脂溶性维生素(A、D、E、K)常从血清中得到补充。 水溶性维生素包括生物素、叶酸、烟酰胺、泛酸、吡哆醇、核黄素、硫胺素和B12。维 生素C也是不可缺少的,对具有合成胶原能力的细胞更为重要。4. 碳水化合物:是细胞生命的能量来源,有的是合成蛋白质和核酸的成分。主要有葡 萄 糖、核糖、脱氧核糖和丙酮

21、酸钠等。体外培养动物细胞时,几乎所有培养基或培养 液中都以葡萄糖作为必含的能源物质。5. 葡萄糖和谷胺酰胺的合理使用:乳酸是葡萄糖不完全氧化的产物。体外培养条件 下95%的葡萄糖转变为乳酸,这降低了营养物质的代谢效率,降低培养基pH值,增 加渗透压。在氧气供给不足的情况下,NADH转运系统苹果酸一天冬氨酸穿梭系统活性 低而不能将糖酵解产生的NADH氧化磷酸化为NAD+,细胞只得以降低能量需求的方式 如激活乳酸脱氢酶将糖酵解产生的丙酮酸与NADH反应生产乳酸和NAD+,从而保证了糖酵解的顺利进行。另一个可能的解释是连接糖酵解与TCA循环的特异性酶如丙酮酸 脱氢酶复合物、磷酸丙酮酸羧化酶激酶和丙酮

22、酸羧化酶活性低下,直接导致糖酵解与 TCA循环的失衡。因此体外培养条件下,葡萄糖主要经糖酵解降解,产生过量的乳酸。 减少乳酸生产最常用的方法是限制培养基中葡萄糖的含量,但葡萄糖含量过低可造成 细胞营养供应不足,细胞生长抑制。该方法需要对葡萄糖的消耗与需求、乳酸的生产 速率以及目的蛋白的表达量等参数进行综合考虑方可应用。在目前常用的培养基中,葡萄糖和谷胺酰胺是体外培养动物细胞的主要能源,其能 量 代谢通路与体内完全不同,表现为葡萄糖主要经糖酵解途径为细胞提供能量,谷胺 酰胺大部分通过不完全氧化途径,另一小部分通过完全氧化为细胞供能。因此,适当 的调整细胞内的代谢途径,使之能促进细胞的快速生长和产

23、物合成,同时减少代谢抑 制物的生成是行之有效的一种策略。许多动物细胞如CHO、BHK和杂交瘤细胞对营养物质葡萄糖和谷氨酰胺的消耗利用 很 快。然而对于细胞生长而言,二者的快速利用并非细胞必需;相反相当一部分转化 为代谢废物乳酸和氨,以及一些非必需氨基酸如丙氨酸,脯氨酸。其中,乳酸和氨是 两种主要代谢废物,其积累可影响细胞生长以及产品质量。减少这两种代谢产物的积 累,是大规模细胞培养技术研究的重要方向。氨是由谷氨酰胺和天冬酰胺产生的。限制培养基中谷氨酰胺的含量亦是减少氨生成 的 常用方法。6. 除了以上与细胞生长有关的物质以外,培养基中一般还要加入酚红(当溶液酸 性时pH小于6.8呈黄色;当溶液

24、碱性时pH大于& 4呈红色),一种pH指示剂。7. 在较为复杂的培养液中还包括核酸降解物( 如嘌呤和嘧啶两类) 以及氧化 还原剂(如谷胱甘肽)等。有的培养液还直接采用了三磷酸腺苷和辅酶A。无血清培养基无血清培养基(serum free medium,SFM):是不需要添加血清就可以维持细胞在体外 较长时间生长繁殖的合成培养基。但是它们可能包含个别蛋白或大量蛋白组 分。虽然基础 培养基加少量血清所配制的完全培养基可以满足大部分细胞培养的要 求,但对有些实验却不适合,如观察一种生长因子对某种细胞的作用, 这时需要排除其他生长因子的干扰 作用。 而血清中可能含有各种生长因子;又如需要测定某种细胞在培

25、养过程中分泌某 种物质(抗 体、生长因子)的能力;或者要大规模的培养某种细胞,以获得它们的分 泌产物。无血清培养基的基本配方 : 基本成分为基础培养基及添加组分两大部分。 用于生 物制 药和疫苗生产的细胞在体外培养时,多数呈贴壁生长或兼性贴壁生长;而当其在 无血清、 无蛋白培养基中生长时, 由于缺乏血清中的各种粘附贴壁因子如纤粘连蛋 白、 层粘连蛋白、 胶原、玻表粘连蛋白,细胞往往以悬浮形式生长。添加组分1. 促贴壁物质:许多细胞必须贴壁才能生长,这种情况下无血清培养基中一定要添 加促贴壁和扩展因子,一般为细胞外基质,如纤连蛋白、层粘连蛋白等。它们还是重要 的 分裂素以及维持正常细胞功能的分化

26、因子,对许多细胞的繁殖和分化,起着重要作 用。纤 连蛋白主要促进来自中胚层细胞的贴壁与分化,这些细胞包括成纤维细胞、肉 瘤细胞、粒 细胞、肾上皮细胞、肾上腺皮质细胞、 CHO 细胞、成肌细胞等2. 促生长因子及激素:针对不同细胞添加不同的生长因子。激素也是刺激细胞生 长、 维持细胞功能的重要物质,有些激素是许多细胞必不可少的,如胰岛素。3. 酶抑制剂:培养贴壁生长的细胞,需要用胰酶消化传代,在无血清培养基中必不 可少须含酶抑制剂,以终止酶的消化作用,达到保护细胞的目的。最常用的是大豆胰酶 抑 制剂。4. 结合蛋白和转运蛋白:常见如转铁蛋白和牛血清白蛋白。牛血清白蛋白的添加比 较大,可增加培养基

27、的粘度,保护细胞免受机械损伤。许多旋转式培养的无血清培养基 都 含有牛血清白蛋白。5. 微量元素:硒是最常见的。使用方法目前,血清仍是动物细胞培养中最基本的的添加物,尤其是在原代培养或者细胞 生长 状况不良时,常常会先使用有血清的培养液进行培养,待细胞生长旺盛以后,再 换成无血 清培养液。细胞转入无血清培养基培养要有一个适应过程,一般要逐步降低 血清浓度,从 10%减少到 5%,3%,1%,直至无血清培养。在降低过程中要注意观察细 胞形态是否发生变 化,是否有部分细胞死亡,存活细胞是否还保持原有的功能和生物 学特性等。细胞转入无 血清培养之前,要留有种子细胞,种子细胞按常规培养于含血 清的培养

28、基中,以保证细胞 的特性不发生变化。为了使细胞适应无血清培养,关键的是使所培养细胞:1. 处于对数生长中期2. 90% 活细胞率3. 适应时以较高的起始细胞接种细胞适应无血清培养基的方法1. 直接适应:细胞从添加血清的培养基转换到无血清培养基(SFM)中。一些类型细胞可直接从包含血清的培养基适应无血清培养基。对于直接适应, 接种细胞密度应该:2.5 X1053.5 X105细胞/ml。细胞密度达到1X1063X106细胞/ml时,传代培养细胞。细胞密度在培养4到7天后达到2X 106 4X 106细胞/ml时,细 胞完全适应了无血清培养基。细胞密度达到1X1063X106细胞/ml,细胞活率在

29、90%时,贮备的适应了 无血 清培 养基 的细胞培养物应该再次传代培养。2. 连续适应:分好几步把细胞从添加血清的培养基转换到无血清培养基( SFM)中,与直接适应相比较,连续适应趋向对于细胞更加温和一些。(1)以 2 倍正常接种密度接种生长活跃的细胞培养物到 75%有血清培养基:25 SFM 混合培 养基 中,传代培养。(2) 当细胞密度5X105细胞/ml时,以2X105到 3X105细胞/ml细胞密 度,在有血清培养基:SFM为50 : 50的混合培养基中传代培养。(3) 以2X105到3X105细胞/ml细胞密度,25%有血清培养基和75% SFM 中传 代培养。(4) 当细胞密度达到

30、1X106到3X106细胞/ml (接种后4到6天),在 100% SFM 培养基中传代培养。(5) 每隔3到5天,当细胞密度达到1X106到 3X106细胞/ml,细胞活率 在 90% 时,贮备的适应了无血清培养基的细胞培养物应该再次传代培养。建议备份前一次混合培养的培养物,直到每一次细胞适应了新的混合培养基。 每一次减少血清前,需要在SFM/有血清混合培养基中进行几次传代。在适应过程中,最好不要让细胞生长过度。这将增加选择亚群的可能性。需要 注 意,与有血清培养基相比,大部分 SFM 包含非常少的蛋白质,因而更易于受外 界因素 的影响。细胞培养适应替代血清:许多细胞利用连续适应方法能很好的

31、适应,用包含 FBS 的培养基和包含有替 代血清的培养基1:1 (v:v)的混合培养基培养细胞。通过下列的混合培养基 的方式,连 续几代减少当前培养基的量: 1:2,1:4,1: 16 和 100%替代培养基。每次适应改 变血清比例时,传代细胞 2 到 3 次。培养可以直接从 FBS 转换到替代血清。一开始就使用相同于 FBS 的浓度的替代物 或 血清,生长的延迟可能会发生, 进行 2 到 3 次的传代,使生长率恢复到以前的水 平。特别需要强调的是:配制无血清培养液必须使用高质量的水,如石英玻璃蒸馏 器 经三次蒸馏或超纯水净化装置制备的水。因为无血清培养基缺乏了血清中天然成分中和毒素、保护细胞

32、的大分子,既便水中的有毒物质含量甚微,也可能对细 胞产生致死性损害。这是无血清培养能否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无血清培养基的优点1. 可避免血清批次间的质量变动,提高细胞培养和实验结果的重复性。2. 避免血清对细胞的毒性作用和血清源性污染。3. 避免血清组分对实验研究的影响。4. 有利于体外培养细胞的分化。5. 可提高产品的表达水平并使细胞产品易于纯化。缺点:1. 细胞在无血清培养基中易受某些机械因素和化学因素的影响,培养基的保 存 和应用不如传统的合成培养基方便。2. 成本较高。3. 针对性很强,一种无血清培养基仅适合某一类细胞的培养。无蛋白培养基与限定化学成分培养基无蛋白培养基( protei

33、n free midium,PFM ): 即不含有动物蛋白的培养基。无 血清培养基仍含有较多的动物蛋白,如胰岛素,转铁蛋白、牛血清白蛋白等。从生物 技术发展的趋势来看,不含动物蛋白的培养基有广泛的应用前景,许多利用基因工程 技术重组的蛋白质最终要应用于人体,如果再生长过程中使用了含有动物蛋白质的培 养基,纯化过程就比较复杂,最终要达到一定的质量标准也有一定的难度。无蛋白培 养基就是为了适应这发展趋势而出现的,许多无蛋白培养基添加了植物水解物以替代 动物激素、生长因子的作用。市场上已有适合多种细胞生长的无蛋白培养基。限定化学成分培养基(chemical defined medium,CDM:)是

34、指培养基中的素有成分都是 明确的,它同样不含有动物蛋白,同样也不是添加了植物水解物,而是使用构与功能的小分子化合物,如短肽、植物激素等。这种培养基更有利于分析细胞的分泌 产 物。目前已经有适合于 293 细胞、 CHO 细胞、杂交瘤细胞生长的 CDM 问世。常用细胞培养基1. MEM 细胞培养基系列2. DMEM 细胞培养基系列3. RPMI-1640 细胞培养基系列4. 199 细胞培养基系列5. 水解乳蛋白细胞培 养基6. 欧氏平衡盐7. F-10,F-12 细胞培养基系列8. 其它类型细胞培养基干粉培 养基 的配制注意事项1. 认真阅读说明书。说明书都注明干粉不包含的成分,常见的有NaH

35、CO、3谷氨酰胺、丙酮酸钠、HEPES等。这些成分有些是必须添加的,如NaHCO、3谷氨酰胺,有些根据 实验需 要决定。2. 配制是要保证充分溶解, NaHCO、3 谷氨酰胺等物质都要等培养基完全溶解之后才 能添 加。3. 配制所用的水应是三蒸水,离子浓度很低。4. 所用器皿应严格消毒。5. 配制好的培养基应马上过滤,无菌保存于 4 度。6. 液体培养基主要是为了科研工作的方便而设计的培养基,它是一种灭菌后保证无菌的 溶液,必要时可制成无内毒素等的溶液,可节省科研人员的工作量配制方法1. 在一个尽可能接近总体积的容器中加入比预期培养基总体积少 5的双蒸水。2. 在室温(20C到30C)的水中加

36、入干粉培养基,轻轻搅拌,不要加热。3. 水洗包装袋的内部,转移全部的痕量干粉到容器内。4. 力口 NaHC03到培养基中。5. 用双蒸水稀释到想要的体积,搅拌溶解。注意不要过分搅拌。6. 通过缓慢搅拌加入IN NaOH或IN HCL调节pH值,由于pH值在过滤时会上升0.1 到0.3,因而调节pH值使它比最终想要的pH值低0.2到0.3。培养基在过滤前要保 持密封。细胞培 养基的保存1. 干粉,买了后一定要保存在4 度。有人保存在20度,没有必要。但4 度是非 常必要的。保证期是有提示的。2. 配好的无血清培养基一定保存在4 度,保存不要超过3 个月。用时根据提示要加 入谷胺酰胺。3. 加入血

37、清的培养基,最好保存在4 度不要超过1 个月,时间太长,活性下降。当 然稍微长点也不一定出问题。但是根据细胞而定;如果原代培养,最好新鲜,如果 是肿瘤细胞,或仅维持传代就不太要紧。但是原则是越新越好。细胞培 养基的选择1. 建立某种细胞株所用的培养基应该是培养这种细胞首选的培养基。可以查阅参 考 文献,或在购买细胞株时咨询。2. 其它实验室惯用的培养基不妨一试,许多培养基可以适合多种细胞。3. 根据细胞株的特点、实验的需要来选择培养基。如小鼠细胞株多选RPMI16404. 用多种培养基培养目的细胞,观察其生长状态,可以用生长曲线、集落形成率等 指标判断,根据实验结果选择最佳培养基,这是最客观的

38、方法,但比较繁琐表: 不同细胞系适用的培养基% N) E7 w( N! Y6 p9 r细胞系细胞类型种组织培养基293成纤维细胞人胚胎肾MEM, 10%热灭活马血清IMR-90成纤维细胞人肺MEM, 10%胎牛血清和NEAAWl-38成纤维细胞人胚胎肺,3月妊娠MEM, 10%胎牛血清A549上皮细胞人肺癌F-12K, 10%胎牛血清A431上皮型人表皮细胞癌DMEM, 10%胎牛血清BHL-100上皮细胞人乳房McCoy5A, 10%胎牛血清BeWo上皮滋养层人绒毛癌F-12K, 15%胎牛血清Caco-2上皮细胞人结肠腺癌MEM, 10%胎牛血清和NEAAChang上皮细胞人肝脏BME,

39、10%小牛血清HCT-15上皮细胞人结肠直肠腺癌RPMI-1640, 10% 胎牛血清HeLa上皮细胞人子宫颈癌MEM, 10%胎牛血清和NEAA(in suspension, S-MEM)HEp-G2上皮细胞人肝细胞癌MEM, 10%胎牛血清和NEAAHEp-2上皮细胞人喉癌MEM, 10%胎 牛血清;或RPMI-1640, 10%胎牛血清HT-1080上皮细胞人纤维肉瘤MEM, 10% HI胎牛血清和NEAAHT-29上皮细胞人结肠腺癌McCoy5A, 10%胎牛血清JEG-2上皮细胞人绒毛膜癌MEM, 10%胎牛血清MCF7上皮细胞人乳腺癌MEM, 10%胎牛血清NEAA,10ug/ml

40、胰岛素KB上皮细胞人口腔癌MEM, 10%胎牛血清和NEAASaos-2上皮细胞人骨肉瘤McCoy5A, 15%胎牛血清WI-38上皮细胞人胚胎肺BME, 10%胎牛血清WISH上皮细胞人羊膜BME, 10%胎牛血清WS1人胚胎皮肤MEM, 10%胎牛血清和NEAAHUVEC内皮细胞人脐带F-12K, 10%胎牛血清和肝素盐100 ug/mlEB-3淋巴样人Burki tt淋巴瘤RPMI-1640, 10% 胎牛血清Raji淋巴样人Burkitt淋巴瘤RPMI-1640, 10% 胎牛血清IM-9成淋巴细胞人骨髓瘤病人骨髓RPMI-1640, 10% 胎牛血清Daudi成淋巴细胞人淋巴瘤病人血

41、液RPMI-1640, 10% 胎牛血清H9成淋巴细胞人T细胞淋巴瘤RPMI-1640, 20% 胎牛血清HL-60成淋巴细胞人早幼粒细胞白血病RPMI-1640, 20% 胎牛血清Jurkat成淋巴细胞人T细胞白血病RPMI-1640, 10% 胎牛血清K-562成淋巴细胞人骨髓性的白血病RPMI-1640, 10% 胎牛血清U937淋巴样人组织细胞淋巴瘤RPMI-1640, 10% 胎牛血清KG-1骨髓白细胞人红白血病病人骨髓IMDM, 20%胎牛血清McCoy成纤维细胞小鼠未知MEM, 10%胎牛血清BALB/3T3成纤维细胞小鼠胚胎DMEM, 10%胎牛血清3T6成纤维细胞小鼠胚胎DM

42、EM, 10%胎牛血清A9成纤维细胞小鼠结缔组织DMEM+10%胎 牛血清+6-硫鸟嘌吟(30 卩 g/ml ) +2,6- 二 氨基AtT-20CloneM-3ITOY-1WEHI-3bES-D3F9BHK-21HaKCHO-K1AR42JBRL3AClone 9GH1GH3IEC-6上皮细胞小鼠垂体肿瘤上皮细胞小鼠黑素瘤上皮细胞小鼠睾丸癌上皮细胞小鼠肾上腺瘤类巨噬细胞小鼠骨髓单核细胞白血病胚胎型小鼠多能胚胎干细胞胚胎型至内胚层小鼠睾丸畸胎癌成纤维细胞仓鼠肾上皮细胞仓鼠肾上皮细胞仓鼠卵巢大鼠胰腺肿瘤大鼠肝上皮细胞大鼠肝脏上皮细胞大鼠垂体肿瘤上皮细胞大鼠垂体肿瘤上皮样大鼠正常小肠嘌吟F-10,

43、清F-10,清F-10,清F-10, 清DMEM,(30ug/ml )15%马血清和2.5%胎牛血15%15%15%马血清和马血清和马血清和10%胎牛血清2.5%2.5%2.5%DMEM+1 5%胎牛血清 +100umol/L2-巯基丙醇DMEM, 15%胎牛血清胎牛血胎牛血胎牛血GMEM, 10%胎 牛血清 或MEM, 10%胎牛血清和NEAABME, 10%小牛血清F-12, 10%胎牛血清HamsF-12K, 20% 胎牛血清CoonsF-12K, 5% 胎牛血清F-12K, 10%胎牛血清F-10, 15%马血清和2.5%胎牛血 清F-10, 15%马血清和2.5%胎牛血 清DMEM,

44、 5%胎牛血清,胰岛 素0.1 U g/mlL2上皮细胞大鼠肺F-12K, 10%胎牛血清XC上皮细胞大鼠肉瘤MEM, 10%胎牛血清和NEAAJensen成纤维细胞大鼠肉瘤McCoys 5A, 5%胎牛血清NGF诱导的PC12神经表型细大鼠肾上腺嗜铬细胞RPMI-1640, 10% 胎牛血清胞L6大鼠大鼠骨骼肌成肌细胞DMEM, 10%胎牛血清D-17上皮细胞狗骨肉瘤MEM, 10%胎牛血清和NEAABT成纤维细胞牛鼻甲骨细胞MEM, 10%胎牛血清和NEAAMARCT45猴猴肾MEM或DMEM, 10%小牛血清CV-1成纤维细胞猴非洲绿猴肾MEM, 10%胎牛血清COS-1成纤维细胞猴肾MEM, 10%胎牛血清COS-3成纤维细胞猴肾MEM, 10%胎牛血清COS-7成纤维细胞猴非洲绿猴肾MEM, 10%胎牛血清Vero成纤维细胞猴非洲绿猴肾199培养基,5%胎牛血清EB病毒感染的白血病B95-8成淋样绒猴RPMI-1640, 10% 胎牛血清细胞CRFK上皮细胞猫肾MEM, 10%胎牛血清和NEAA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