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性燃料甲醇、甲醇基清洁燃料调合助剂及甲醇汽(柴)油扩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完整版)

上传人:蜕变 文档编号:187260692 上传时间:2023-02-12 格式:DOC 页数:97 大小:2.42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变性燃料甲醇、甲醇基清洁燃料调合助剂及甲醇汽(柴)油扩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完整版)_第1页
第1页 / 共97页
变性燃料甲醇、甲醇基清洁燃料调合助剂及甲醇汽(柴)油扩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完整版)_第2页
第2页 / 共97页
变性燃料甲醇、甲醇基清洁燃料调合助剂及甲醇汽(柴)油扩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完整版)_第3页
第3页 / 共97页
资源描述:

《变性燃料甲醇、甲醇基清洁燃料调合助剂及甲醇汽(柴)油扩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完整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变性燃料甲醇、甲醇基清洁燃料调合助剂及甲醇汽(柴)油扩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完整版)(9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年产 30 万吨变性燃料甲醇、8 万吨甲醇基清洁燃料调合助剂及 10 万吨甲醇汽柴油扩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目录1总论 11.1概述 11.2研究结论 72 市场预测分析 102.1产品市场分析 102.2价格预测 162.3竞争分析 172.4市场风险分析 183 生产规模和产品方案 203.1 产品方案 203.2 生产规模 203.3产品质量 204 工艺技术方案 234.1工艺技术方案的选择 234.2工艺流程和消耗定额 244.3主要设备选择 274.4自动控制 275 原材料、辅助材料、燃料和动力供应 285.1主要原材料、辅助材料、燃料的种类、规格、年需用量 285.2主要原辅材料

2、来源可靠性分析 285.3水、电及天然气供应 286 建厂条件和厂址选择 29 6.1 建厂条件 296.2厂址 327 总图运输、储运、土建 337.1总图运输 337.2土建 368 公用工程方案和辅助生产设施 40 8.1 公用工程方案 408.2辅助生产设施 459 节能 479.1 能耗分析 479.2 节能措施 4710 消防 4910.1 编制依据 4910.2 工程概述 4910.3 根据火灾类别所采用的防火措施及配置消防设施 4910.4 消防设施费用 5011 环境保护 5111.1 环境质量现状 5111.2执行的环境标准与规范 5111.3投资项目污染物排放及处理措施

3、5211.4 环境保护费用 5312 劳动保护与安全卫生 5412.1 采用的规范和标准 5412.2 职业危害因素分析 5412.3 职业安全卫生保护的措施 6212.4 专用投资估算 6413 土地利用 6513.1 拟建项目规划 6513.2 拟建项目用地总规模及用地类型 6513.3 补充耕地情况 6513.4 压覆矿产资源情况 6513.5 土地复垦情况 6514 组织机构与人力资源配置 6514.1 企业管理体制及组织机构设置 6514.2 工作制度与人力资源配置 6614.3 人员培训与安置 6715 项目实施计划 6815.1 项目组织与管理 6815.2 实施进度计划 681

4、5.3项目招标内容 6916 投资估算 7016.1 投资估算编制依据和说明 7016.2 建设投资估算 7016.3 建设期利息估算 7016.4 固定资产估算 7016.5 流动资金估算 7016.6 总投资估算 7117 资金筹措 7117.1 资金来源 7117.2 资金使用计划 7118 财务分析 7218.1 产品成本和费用估算 7218.2 销售收入和税金估算 7318.3 财务分析 7319 社会效益分析 7620 研究结果 7720.1综合评价 7720.2研究报告的结论 7820.3建议及实施条件 791总 论1.1概 述项目名称、委托单位名称项目名称:年产 30 万吨变性

5、燃料甲醇、8 万吨甲醇基清洁燃料调合助剂及 10 万吨甲醇汽柴油扩建项目委托单位名称:新能源技术开发 XX 公司单位性质:股份制企业法人代表:项目性质:扩建建设单位基本情况*新能源技术开发 XX 公司是针对市场需求研发新能源技术的专业公司.属于高新技术企业,主要从事高清洁醇基汽柴油代油燃料研制、开发及推广使用.甲醇基清洁燃料调合助剂是企业自主研发的技术,同时是该项目技术产品的核心,调合成变性燃料甲醇的各项指标,明显高于其他企业及地方标准,产品市场优势明显.该公司产品根据市场需求既可以单独使用作为燃料,也可以按比例添加在汽柴油中使用.以 30%以下比例调和,能够在不改变汽柴油发动机的条件下与成品

6、汽柴油互换使用,并已由省质量技术监督局于 2007 年11 月 20 日,批准备案了企业标准环保型汽车用醇基清洁燃料Q/GHK001-2007.以 85%比例调和的产品,完全符合国家标准车用甲醇汽油M85GB/T23799-2009.项目提出的背景、投资的目的、意义和必要性1背景及必要性能源危机是本世纪即将面临的巨大挑战.若按目前的水平开采世界已探明的能源,煤炭资源尚可开采 100 年,石油 3040 年,天然气5060 年.生态危机亦是当今社会已经面临的巨大难题,石化能源燃料燃烧时所产生的有害物质,严重污染了环境,导致温室效应、全球气候变暖、生物物种多样性降低、荒漠化等诸多生态问题,严重影响

7、着国家的资源安全和社会经济持续发展,威胁着人类的生存.中国是人口大国,同时也是石油资源匮乏大国.目前,常规的车用燃料主要来自石油,石油是非再生资源,储量有限,供应非常紧张,并且从全国的资源分布来看,是多煤富气少油的现状.据专家分析,2010 年我国石油需求量将突破3 亿吨,到2020 年将突破4 亿吨,甚至最高突破6 亿吨,中国石油的对外依存度由此不断扩大,2020 年将达到70%.与此同时,中国汽车的保有量也在节节攀升,2020 年将达到1.5 亿辆,2030 年将达到2.8 亿辆.为此汽车尾气的排放对环境污染严重,预计2010 年我国汽车尾气排放量将占大气污染源的 64%.因此,未来 20

8、 年中国将面临严峻的能源环境问题,不改变能源长期过度依赖石化燃料的局面,将严重削弱能源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寻找资源丰富、环境友好、经济可行的车用替代燃料显得极为迫切.发展替代能源是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减轻石油进口压力、缓解资源环境约束的一项重大战略举措.党中央、国务院对此高度重视,党和国家领导人曾多次做出重要批示发展替代能源.面对不可回避的现实问题,车用燃料甲醇与甲醇汽车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关注.甲醇是可以大规模工业合成的液体有机化合物,主要由煤、煤气、天然气、石油伴生气、植物秸秆及可燃垃圾等物质转化而来,其特性和汽油相似,可以方便地储存、运输和添加,在内燃机机动车的洁净替代燃料中,甲醇具有无可比拟的

9、优点:生产原料易得,工艺成熟,价格低廉.甲醇与汽油在助溶剂、乳化剂的作用下得到的调和燃料具有形态均一、燃烧性能良好、高效清洁等特点,甲醇等醇类是除石油燃料以外内燃机的最佳代用燃料,甲醇汽柴油的开发和应用可以优化能源结构,缓解石油供需矛盾,甲醇燃料的研究开发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是汽车代用燃料的发展方向.国家能源产业是国计民生的基础产业,随着石油资源的日趋减少,进口量的逐年激增,醇基燃料的开发与发展已经成为国家重点支持发展的紧迫课题.甲醇用于汽车替代燃料,主要是按照一定的比例,同汽油进行混合以达到改善尾气排放、节约能源的目的.目前,经实践广泛使用的按85甲醇和 15汽油进行混合的 M85 燃料,是

10、一种新型的替代能源,并经近 20 年的市场推广应用,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在技术瓶颈突破后,于 2009 年 11 月 1 日国家标准正式开始实施.本项目研制开发的甲醇基清洁燃料调合助剂配制技术,在汽柴油中按比例调和醇基燃料,可与成品油互换使用,且不需改变燃油发动机结构,以达到减少成品油消耗,降低有害气体排放的目的.本项目的建设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同时在汽柴油中调合醇基燃料可以降低燃油成本,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目前,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石油后备资源不足的问题已充分显现,石油产量远远不能满足国内需求,现在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石油消费国,今年石油进口量已超过2 亿吨,如果完全依靠进口石油来弥

11、补,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将进入石油制约风险期.而我国煤炭等资源比较丰富,使用天然气制甲醇等醇基燃料,逐步替代紧缺的石油燃料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特别是目前国内甲醇产量过剩、部分装置落后的前提下,充分利用这些甲醇资源,发展新型替代能源,是高效之策.因此,在我国推行醇基燃料替代汽柴油是节约石油资源的举措,势在必行.我省是资源大省,石油、天然气、煤炭较为丰富,同时又是资源输出省份,在我省建设推广醇基燃料,对于提高我省输出资源的附加值,建设节约型社会及节能减排等方面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另一方面,我国加入世贸后,汽车保有量从每 10 年翻一番,逐渐缩短期限,由此带来的不仅是燃料消耗剧增,而且随之汽车尾气排放

12、增加,是造成今天大中城市大气污染的主要原因,因此推广使用高清洁醇基汽柴油代油燃料,对环境保护、减排降污,具有特别深远的意义.2项目建设的意义本项目建设是国家重点扶持的高科技新能源产业,其意义是响应国家鼓励推广绿色、环保、清洁、替代石油能源的高科技产品,积极开发甲醇下游高附加值产品,提高国家能源资源的多元化.1急需解决的替代能源目前石油的短缺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全球化石油争夺大战时有发生,现代工业的发展对石油的需求是与日俱增,从而使石油的价格上涨,中国是一个多煤富气少油的国家,故此开发石油替代能源是迫在眉睫的问题.2日趋紧迫的环保压力汽车尾气的排放对环境污染非常严重, 2010年我国汽车尾气排

13、放量将占大气污染源的64%.未来20 年中国将面临严峻的能源环境问题,不改变目前的能源,长期过度依赖石油燃料的局面,将严重削弱能源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寻找资源丰富、环境友好、经济可行的车用替代燃料显得极为迫切.3拓展甲醇产业出路项目扩建成功投产后,能使该企业形成年产 30 万吨变性燃料甲醇等产品的生产能力,年度内可为市场提供优质醇基燃料 200 万吨,消化甲醇28 万吨,并可提供6 万多吨甲醇基清洁燃料调合助剂,为合作方可生产变性燃料甲醇 120150 万吨/年,同时还可自产车用甲醇汽柴油 10 万吨/年,为甲醇产业的发展拓展了出路.4经济增长目前,国际市场甲醇价格约 200 美元/吨,国内价格

14、约 2500 元/吨,不到目前汽柴油价格的一半,而且资源丰富.在成品油中加入组合甲醇成分,成本将会明显低于成品油,附加值较高,从而达到经济增长的目的.5扩大就业项目建设能提供直接就业 100 人,在一定程度上为该地区解决部分就业问题.如果按年产200 万吨车用甲醇燃料计算,间接就业3600 人一个加油工年销售 550 吨燃料,按可配制 1000 万吨车用甲醇燃料计算,间接就业达 18000 人.总之,在石油资源日趋短缺的今天,本项目的实施具有十分现实的社会意义和巨大的经济潜力.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的依据、指导思想和原则一编制依据1国家计委办公厅,计办投资200215 号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2

15、根据化工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办法中石化协产发200676 号;3项目投资估算,依据国家发改委和建设部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和省有关经济文件、定额、项目经济分析及现行政策和有关法规进行测算;4根据*新能源技术开发 XX 公司编制年产 30 万吨变性燃料甲醇、8 万吨甲醇基清洁燃料调合助剂及 10 万吨甲醇汽柴油扩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合同书;5委托单位提供的其它有关资料.二指导思想、编制原则1按照积极、稳妥、实事求是的原则,深入调查研究,进行多方案比较和科学论证.2根据国内外现有的生产工艺技术,以 XX、科学的态度进行细致的论证和比较,结合 XX 省工业实际,做到技术先进、可靠、经

16、济合理,为投资决策提供可靠的依据.3遵循国家有关产业政策,深入进行市场调查,分析研究产品市场走势,了解甲醇燃料产品的发展趋势,力求项目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发展前景.4严格执行中华人民 XX 国有关法规、标准和规范,遵守国家有关劳动保护、安全卫生的规定,保障劳动人员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与健康.认真执行环境保护的法律和规定,减少环境污染,提高综合利用水平.5装置布置力求紧凑合理,物流短捷,功能分区明确,道路顺畅,建筑美观.6总图布局在合理布置本项目工艺装置基础上,要兼顾企业今后总体规划,做到总体上要节约投资,减少生产费用,加快建设进度.7对项目建设的必要性、生产工艺技术、厂区条件以及投资估算等坚持实

17、事求是的原则,不夸大,不隐瞒,进行客观分析.研究范围本可行性报告研究的主要内容是:产品市场、生产规模、工艺技术方案、原料、辅助材料及燃料供应、建厂条件和厂址方案、公用工程及辅助设施、环境保护、安全和职业卫生、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财务经济评价等.1.2研究结论研究的简要综合结论1项目符合国家高新技术产业政策,具备了产业化发展条件,生产周期短,投资回收快,有较好的经济效益.2项目具有有力的科技保障,使丰富的资源转化为能源具备可行性.而且生产甲醇清洁燃料,为节约石油资源,改善大气环境提供了迫切需求的技术和产品.3项目填补了国内部分代油燃料的不足,产品与国家经济发展息息相关,环保效果突出,市场潜力巨大

18、,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均佳.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建议1由于助剂成本较高,如何能进一步降低产品成本有待进一步的研究;2如何将能源产品从*输送到内地,扩大产品的销路与应用,运输保证有待改善;3技术服务团队的组建和研发问题;4高清洁醇基汽柴油燃料是一种新能源产品,宣传推广工作十分重要,如何广泛宣传与推广使用.表 1-1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序号项目名称单位数量备注1产品名称万吨/年481.1甲醇基清洁燃料调合助剂万吨/年81.2车用燃料甲醇万吨/年301.3醇基燃料万吨/年102年操作时间小时80003主要原材料、燃料用量万吨/年38.53.1甲醇99.8%万吨/年30.03.2汽油90#万吨/年8.54 三

19、废排放量4.1废水吨/天04.2废气立方米/年04.3废渣吨/天05 公用工程5.1供电KWh/a1000005.2供水吨/年100006运输量万吨/年966.1运入量万吨/年486.2运出量万吨/年487定员人1007.1一线生产人员人607.2管理人员人207.3技术人员人208占地m22400009建筑面积m26788.810年综合能耗吨12.2911工程投资万元15000.8311.1投资总额万元15000.8311.2建设投资万元13195.1311.3流动资金万元1805.6912年销售收入万元344150.013总成本费用万元331050.4314年利润总额万元8789.3415

20、年销售税金万元4310.2216 财务评价指标16.1投资利润率%58.5916.2投资利税率%87.3316.3投资回收年限年3.30税后含建设期2.88税前含建设期16.4全投资财务内部收益率%35.30税后16.5全投资内部净现值万元20542.68税后16.6盈亏平衡点%61.212 市场预测分析2.1产品市场分析产品概述甲醇是一种易燃易挥发的无色透明液体,具有与现实使用的液体燃料极为相近的燃烧性能,辛烷值高,抗爆性能好,其生产原料非常广泛,可从天然气、煤制取,特别是可利用劣质高硫煤和焦炉气回收制取.也可自生物质提取.甲醇生产是我国化工行业中的成熟产业,生产工艺简单,投资和生产成本都较

21、低.变性甲醇燃料是针对甲醇燃料的一些缺点掺入甲醇基清洁燃料调合助剂而得到的,可保证车用甲醇燃料即有适当的蒸发性和热值,能完成不同比例燃料甲醇同汽柴油混合的问题,解决汽、柴油调合醇基燃料在发动机上应用的难题.使不同调合比例的醇基汽柴油能够替代成品油作为发动机及固定燃烧装置的清洁燃料.本项目高清洁醇基代油燃料是用专有核心技术产品甲醇基清洁燃料调合助剂,以及醇基调合制成的系列代油燃料,可根据市场需要调配成10、15、20、30、85 系列甲醇汽油和10、20、50、90 醇基柴油.国家已于 2009 年 11 月 1 日施行车用燃料甲醇GB/T23510-2009国家标准,2009 年 12 月 1

22、 日施行车用甲醇汽油M85GB/T23799-2009国家标准,统一规范了推广应用过程中的质量要求,经比对*新能源技术开发XX公司所研制生产的产品质量指标,已达到国家标准.10、15、20、30 甲醇汽油,在不改变发动机结构的前提下可替代成品汽油,用于汽油发动机,85 属甲醇发动机专用燃油,需对汽油发动机加装辅助设备.10、15 醇基柴油在不改变发动机结构的前提下可替代成品柴油,用于柴油发动机;50 醇基柴油,可替代柴油作为燃油锅炉、窑炉的环保燃料;90 醇基柴油,可替代柴油作为宾馆、饭店燃油炉灶的环保燃料.国外市场预测分析作为甲醇燃料的主要形式,甲醇汽油开发及应用在国外开始于二十世纪 7O

23、年代的第二次石油危机,从替代能源的角度考虑,德国、美国、日本等国先后投入了人力、物力进行甲醇燃料及甲醇汽车配套技术的研究开发.在 7080 年代期间,德国就推出了甲醇汽车,德国大众汽车公司还在中国推出 M100 甲醇汽车示范车.美国重点开发 M85、M100 专用甲醇燃料汽车.日本对甲醇燃料的研究始于二十世纪 80 年代后期,进入 90 年代初期已有 300 多辆甲醇燃料汽车投入运行,他们将高比例的甲醇燃料用于轻型货车.目前甲醇汽油即清洁汽油已在美国、德国、意大利、澳大利亚、巴西等许多国家实现商品化,其中曾在德国和北欧对 M15 甲醇汽油进行大规模研究、示范,并配套建设了跨国界的 M15 加油

24、站.国内市场预测分析.1 市场供应现状及预测国内 2008 年甲醇产能为 2300 万吨,占全球 35%;产量 1126 万吨,占全球 25%;2009 年预计产能 2800 万吨,占全球 38%;产量 1100 万吨,占全球 24%;表观消费量 1600 万吨,占全球 35%.作为醇基燃料的主要原料,甲醇资源供应充足.与巨大的甲醇产量相比,甲醇燃料尚处于起步阶段.我国对醇基燃料的应用研究从上世纪80年代起步,在六五、七五、八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中,均设立醇基汽油研究专项,由中科院牵头组织石化、煤炭、汽车、环保、卫生等部门和大专院校进行了醇基汽油的试验研究和应用开发,先后对3、5、10、15、5

25、0、90 等不同配比醇基汽油,进行台架和行车试验,对醇基汽油的动力性、经济性、环保性、安全性及健康性等各方面进行了近 30 年的研究.九五初期原国家经贸委在 XX 组织推广使用甲醇汽柴油的试点,XX 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作为 XX 省可持续发展战略,省长亲自抓,并成立醇汽领导小组,XX 省发展计划委员会、质量技术监督局、科技厅、财政厅、交通厅、公安厅、石油总公司等 16 个职能部门联合行文,推广使用甲醇燃料,目前 XX 全省都在使用甲醇燃料.继 XX 之后全国很多省市在推广使用甲醇燃料方面加快步伐,XX、XX、XX、XX、XX、XX、XX、XX 等省市相继推广试用甲醇汽油.2009 年 11

26、 月至 12 月国家相继实施了车用燃料甲醇、车用甲醇汽油85国家标准,在此利好因素刺激下,各省市甲醇汽油销售势头进一步活跃,燃料甲醇的需求量进入又一轮上升期.XX 石油工业经过 50 多年的开发建设,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石化工业体系.同时,大力发展石油、石化工业下游产品,建设大型甲醇生产基地已经具备 62 万吨/年的生产能力.从能源配置使用量来看,发展天然气、煤制甲醇替代汽油,具有大规模发展清洁替代能源,平衡全国能源供应的资源基础.随着车用甲醇燃料技术的逐步成熟和推广应用,自治区政府主管部门和有关领导积极关注行业发展动态,先后组织XX 地区企业XX 协力新能源科技 XX、康佳公司、新峰公司等进行车

27、用甲醇燃料技术的研究开发工作.结合 XX 资源、环境特点,借鉴 XX、XX 地区成熟的经验,引进技术不断消化吸收,开展车用甲醇燃料技术研究和示范推广工作.到 2009 年,在一此省市经长期试运行的基础上,完成了试点试用期,于 2009 年 11 月至 12 月国家相继实施了车用燃料甲醇、车用甲醇汽油85国家标准,标志着进入了全面应用阶段.XX、XX、XX、XX、等省市都有燃料甲醇项目上马.2 市场需求现状及预测2008 年,全国石油产品消耗结构见表 2-12008 年全国石油产品消耗结构表表 2-1品种数量万吨同比增长%自采原油量190002.3原油进口原油量179009.6原油加工量3420

28、03.7主要成品油汽油生产63485.8柴油生产133248.0成品油进口388515从表 2-1 中数据可以看出,进口原油量占原油总产量的 48.5%,尽管存在金融危机的严重影响,进口增长率仍达 9.6%,远高于自采原油的增长.占原油加工量的 52.34%,同时还进口成品油 3885 万吨.因此,所用成品油中,进口燃料已超过 50%.燃料短缺明显.到 2010 年,燃料的短缺更为严重,将严重影响到我国能源安全.在我国石油消费市场中,汽、柴油的消费超过总消费量的 50%,其中用于交通燃料的约占 70%以上,这也正是我国能源结构性矛盾的关键所在.据汽车行业部门的预测,未来 10 年,我国汽车保有

29、量将在 2008 年的基础上翻两番,仅汽、柴油的消耗就将超过 8108t.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导致能源需求的不断攀升,特别是油品消耗大户汽车及内燃机工业的迅速发展,更加重了我国的能源危机.我国是一个富煤而油气资源相对不足的国家,由此形成了以煤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因此应立足国内丰富的煤炭资源,积极寻找替代燃料以弥补石油供应的不足,这为天然气、煤制甲醇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甲醇燃料除了具有良好的燃烧性能和环保效果外,更重要的是产品价格以及储运等费用方也具有竞争优势,就目前的市场价格而言,1吨改性甲醇和汽油、柴油相比,成本降低 1500 元/吨左右,以 15掺烧又可替代1600 万吨成品油,其直接经济

30、效益为360 多亿元人民币,可替代原油 5400 万吨,大约节约外汇 200 多亿美元.立足于本国资源优势来发展补充替代燃料,这对国家能源安全、减少外汇支出都是很现实的.而对煤炭而言,也找到了一个新的出口和增长点.中国煤炭资源丰富,在我国的能源结构中,燃煤占到70左右,用煤转化甲醇可以做到几千万吨至上亿吨,这对补充燃料的缺乏十分可行.而且我国有700 多家化肥厂分布在全国各地,都可以生产甲醇,这就相当于 700 多个炼油厂.1997 年原国家科委和经贸委批准了 XX 省实施国家甲醇燃料示范工程,国家经贸委和科技部又将其列入了科技创新计划和火炬推广计划.目前,甲醇汽、柴油项目已列入国家十一五中长

31、期规划中.无论是理论上还是实践上,甲醇燃料的应用技术都基本成熟,腐蚀性、冷起动性能等技术障碍都已得到解决.对于甲醇燃料尾气排放中的甲醛等有害物质的治理,国内已经开发出复合型多效催化剂,可使尾气排放完全达到国家规定标准,产业化工作已完成.曾经在甲醇燃料方面有过成果后来放弃的一些公司,如今也发现了中国甲醇燃料的市场机会.大众、丰田、福特等公司,现都在积极与有关部门洽谈这方面的合作. 奇瑞已经开发出甲醇燃料发动机,XXXX、云岗、XX 等地已有纯甲醇发动机的中型和大型客车在使用.随着我国甲醇燃料示范规划的成熟及甲醇燃料国家标准的建立,甲醇燃料进入全面推广阶段,未来甲醇燃料的消费量将显著增加.2010

32、年我国汽油消费量以 8 亿吨计.如果全国范围内推广 M15 甲醇汽油,折计甲醇消费量将达到1.2 亿吨左右.另外,M85MIO0 甲醇汽油发动机及汽车的开发工作也在推进,如果能在部分地区进行示范应用成功,5 年后将推广达到 2左右的应用范围,其年消费量也将超过 4000 万吨.因此,从国家政策、价格优势与市场前景上看,甲醇燃料在中国今后 510 年内具备广阔的市场前景.2.2价格预测主要原辅材料、 燃料 、动力价格现状及预测全球甲醇市场供大于求,甲醇产能非理性增长,开工率不断降低.甲醇价格极度低迷,反弹乏力.由于成本差异,国内甲醇产业将一直面临低价进口甲醇冲击的威胁,截至目前,进口甲醇价格为

33、200 美元/吨,国产甲醇价格为 2500 元/吨.国内成品油销售价格,一直高位运行,截至 2009 年底,中油 XX 销售公司的最低的批发价 90#汽油为 7505 元/吨,0#为 6845 元/吨.利润空间明显,此项目不仅可盈利,更有助于建设减排、环保、节约型社会.产品价格现状及预测此项目在*建设主要考虑*地区,既是成品油生产、储运基地,又是甲醇生产企业集中地.甲醇资源丰富,运输、输转渠道多样,可降低部分生产成本.销售价格依据成本核算,拟定如下:甲醇基清洁燃料调合助剂售价 16500 元/吨;车用燃料甲醇售价 4700 元/吨;车用甲醇汽油售价 7115 元/吨.以上价格报请*市物价局核准

34、后执行,并将在投产后随国内成品油市场价格、原材料价格波动而变动.2.3 竞争分析该项目属节能环保型项目,科技含量高,填补了国内高清洁甲醇汽油的空白,处于国际领先水平.一项目应用的关键技术甲醇汽油是由多种化学原料组成,不含铅四乙基铅成份.本技术可生产 M90#、M93#、M97#、M98#甲醇汽油.产品具有可靠的抗爆性 ,良好的稳定性,适宜的蒸发性,较好的洁净性及无腐蚀等优点.经过大量各种型号的汽油车实际使用表明:使用汽油发动机容易启动,能发挥最大功率,油耗与传统汽油产品相当,长期使用不产生积碳和胶质,机械磨损小,尾气中的一氧化碳、碳氢化合物等有害气体的排放量均低于国家标准.二技术创新点1良好的

35、蒸发性.保证发动机在冬季易启动,夏季不易产生气阻,且能燃烧充分.2抗爆性好.辛烷值合乎规定,保证发动机运转正常,不发生爆震,充分发挥功率.3安定性好.诱导期长,实际胶质较小,长期储存不会生成胶状物质.4抗腐蚀性好.储存和使用过程中不会腐蚀储油容器和汽车机件.5可兼容性.甲醇汽油可以任意比例与传统成品汽油、乙醇汽油混合使用.三技术成熟性1通过对本项目产品技术检测、分析化验,产品已达到国家对相关产品的技术、技能要求指标;2经国家汽车重点实验室检测的产品排放性和动力性台架实验已通过鉴定;3通过对试验用户的调查结果表明,本产品有很好的稳定性,连续安全运行无任何故障.四成本优势本项目生产所需主要原料为甲

36、醇,现*达到要求的甲醇生产能力为 100 万吨,其中*炼油厂 40 万吨,中浩公司 60 万吨.盐湖工业集团在建20 万吨,预计2010 年竣工投产,届时仅*地区甲醇生产能力就达120万吨.本项目最近的甲醇企业中浩公司与厂区毗邻,可管输原料直接入库,运输损耗成本均较同行业其他企业低廉.2.4市场风险分析2.4.1 风险因素的识别该项目的风险因素主要来源于技术、产品市场及新进入者对该项目的威胁三个方面,技术原因可能引起产品质量、原料及动力消耗达不到先进水平,从而降低产品竞争能力;对市场估计不足或新产品、替代产品的开发均可能影响产品的销售,从而影响企业经济效益;未来新竞争对手的加入也是引起该项目建

37、设风险的主要因素之一.2.4.2 风险程度估计1技术风险分析本项目所选的工艺技术先进,产品方案合理.技术方面与国内同行业比较,该新建项目具有一定的优势,因而技术上风险不大.2市场风险分析从产品市场分析看,目前乃至今后世界及我国国内市场需求量较大,潜在前景广阔,因而扩该项目市场风险不大.3新竞争对手的加入风险分析从国内现有企业、工业园区的规划情况看,不少投资者有意建设该项目,新进入者会对该项目产生一定的影响,但考虑到XX省的地理位置及原料、能源优势,新介入者对该项目的威胁不大.2.4.3 风险对策与反馈1做好产品目标市场的跟踪调研:项目产品消耗在本地消耗较大,是本项目主要跟踪调研的目标市场.2该

38、项目的竞争力主要来源于原料的成本价格优势,建议相关部门能给予长期优惠政策,以应对外来竞争压力.3与国内其它生产厂全面合作,返销部分产品.3 生产规模和产品方案3.1 产品方案随着用户对醇基燃料的认可,市场对醇基燃料的需求逐年增大,同时醇基燃料的市场竞争也从争取客户转化为降低成本,规模化生产经营已成为降低成本、提高效益的当务之急.为此,*公司扩建醇基燃料生产能力,确定产品为:变性燃料甲醇 30 万吨/年;甲醇基清洁燃料调合助剂 8 万吨/年;醇基燃料 10 万吨/年.3.2 生产规模生产规模确定的主要原则l 装置必须达到经济规模;l 生产规模必须服从可供的原料量;l 产品市场容量前景好;l 产品

39、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生产规模确定产品规模:变性燃料甲醇 30 万吨/年;甲醇基清洁燃料调合助剂8 万吨/年;醇基燃料 10 万吨/年.操作时间:8000 小时3.3产品质量1车用燃料甲醇执行国家标准车用燃料甲醇GB/T质23510-2009表 3-1GB/T23510-2009 技术要求序号项 目指 标1外观无色透明液体,无可见杂质2密度20/g/cm 0.7910.79333沸程 0,101.3kPa, 在64.0 65.5 范围内 , 包括1.064.60.1/不大于4水,W /%0.155酸以 HCOOH 计,W /%不大于0.003或碱以 NH3 计,W /%不大于0.00086无机氯

40、含量/mg/L不大于17钠含量/mg/kg不大于28蒸发残渣,W /%不大于0.003注:当需要测定甲醇的质量分数时,其试验方法参见附录 A.2醇基燃料 M85 执行国家标准车用甲醇汽油M85GB/T23799-2009表 3-2 GB/T23799-2009 技术要求序号项目质 量 指 标1外观橘红色透明液体,不分层,不含悬浮和沉淀的机械杂质2甲醇多碳醇C2C8体积分数/%84863烃化合物脂肪族醚体积分数/%1416蒸气压/kPa411 月 1 日至 4 月 30 日不大于785 月 1 日至 10 月 31 日不大于685铅含量/mg/L不大于2.56硫含量/mg/kg不大于807多碳醇

41、C2C8体积分数/%不大于28酸度按乙酸计算/mg/kg不大于509实际胶质/mg/100ml不大于510未洗胶质/mg/100ml不大于2011有机氯含量/mg/kg不大于212无机氯含量以 Cl1 计/mg/kg不大于113钠含量/mg/kg不大于214水分质量分数/%不大于0.515锰含量/mg/L不大于2.93醇基燃料 M15、M30 执行企业标准环保型汽车用醇基清洁燃料Q/GHK001-2007表 3-3 Q/GHK001-2007 技术要求序号项 目质量标准90#93#95#97#抗爆性:1研究法辛烷值RON不小于90939597抗爆指数RON/MON/2不小于858890922铅

42、含量 g/L不大于0.005馏程:10%蒸发温度 不高于70350%蒸发温度 不高于12090%蒸发温度 不高于190终馏点不高于205残留量%不大于2蒸气压 KPa4从 9 月 16 日至 3 月 15 日不大于88从 3 月 16 日至 9 月 15 日不大于745实际胶质 mg/100ml不大于56诱导期 min不小于4807硫含量%m/m不大于0.05硫醇硫含量需满足以下要求之一:8博士试验通过硫醇硫含量 % m/m不大于0.0019铜片腐蚀5,3h,级别不大于110水溶性酸碱无11机械杂质无12水分%v/v不大于0.1513醇基燃料含量 变性醇含量 %104014苯含量%v/v不大于

43、2.515芳烃含量%v/v不大于4016烯烃含量%v/v不大于354 工艺技术方案4.1工艺技术方案的选择4.1.1工艺技术概况车用高清洁甲醇复合汽油下称甲醇汽油,实质上是一种人工合成汽油,是车用石化汽油的一种补充和替代品.人工合成汽油技术,原由德国伊.格.法本化学公司于上世纪二十年代中期发明,并在随后的二战中投入实际应用,支撑了纳粹德国的战时工业和军事需求.二战后 ,由于石油工业的发展而沉寂.七十年代,世界石油危机后又重新活跃起来.我国科研人员于八十年代中期开始研究这一技术,九十年代末投入实际应用,现已初具规模.中国的甲醇汽油,从严格意义上说,不是完全的人工合成汽油;中国的甲醇汽油,是人工合

44、成汽油技术和现行石化汽油技术相结合的产物.它是把人工合成汽油的主要成份甲醇,事先进行变性处理,从普 XX 工原料转化成辛烷值高、启动性好、气化膨胀系数和热利用率相似于现行石化汽油的新生物质后, 与现行石化汽油以不同比例混炼、均质,再在多种添加剂的交互作用下化合而成.高清洁醇基代油燃料是以甲醇基清洁燃料调合助剂为核心技术的高新技术产品.以高清洁、环保、低耗能、低排放为技术创新点.主要应用常温状态下各原料分子的螯合作用,调整原料的理化性质,以达到满足成品醇基燃料使用要求.4.1.2 工艺技术方案选择确定根据目前生产研究现状和工艺技术的进展情况,以及从生产成本、能耗、环保等方面考虑,本项目采用调和法

45、生产工艺,此方法是最有工业化前途的生产工艺,也是企业与北大未名集团、XX 省生物柴油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共同研制的自主研发技术.结合当地的原材料等优势,符合资源综合利用和地方工业发展规划.同时,*地区甲醇产量大,原料供应充足,因此采用这一研究深入、应用多年的技术,比较适合*地区建设投资的实际状况.4.2工艺流程和消耗定额工艺流程概述本项目生产过程主要为调和剂的合成、甲醇变性、甲醇汽油的生产.1甲醇基清洁燃料调和剂合成将 A、B、C 三原料按一定比例加入调和合罐中,经搅拌混合均匀后存放,一部分用于变性燃料合成,一部分外售.2甲醇变性首先将一定量的甲醇加入调合罐中,并开启搅拌,然后将已合成好的甲醇基清

46、洁燃料调和剂和原料 D 缓慢加入,经搅拌混合均匀后存放,一部分用于甲醇汽油的生产,一部分外售.3甲醇汽油的生产首先将一定量 90#汽油加入调合罐中,并开启搅拌,然后将已合成好的变性燃料甲醇缓慢加入,经搅拌混合均匀后存放,根据市场的需求,可调和为不同规格的产品,本项目暂按M15 进行物料平衡及经济分析.装置组成合成罐搅拌即可,无需压力容器、油泵、控制阀门和联接管道等.4.2.3 工艺流程及物料平衡图本项目工艺流程及物料平衡见图 4-1原料 A0.6707t甲醇基清洁燃料调和剂甲醇基清洁0.1437t0.9485t燃料调和剂3.0t原料 B0.1485t原料 C0.1341原料 D0.0015t3

47、.15t甲醇3.0t图 4-1工艺流程及物料平衡图0.15t0.8t变性燃料甲醇3.0t0.15t甲醇汽油1t变性燃料甲醇90#汽油0.85t4.2.4 工艺消耗定额表 4-1 工艺消耗定额表名称项目单位单耗量年耗量备注原材料消耗甲醇t3.030000090#汽油t0.8585000At0.670767070辅助材料Bt0.143714370消耗Ct0.134113410Dt0.0015150公用工程水t0.110000消耗电kwh11000004.3主要设备选择本项目生产设备主要为原料库、成品库、合成罐搅拌即可,无需压力容器、油泵、控制阀门和联接管道等.表 4.3-1主要设备一览表序号设备名

48、称计量单位数量1醇基汽油调合罐300m3/座42醇基柴油调合罐300 m3/座43助剂调合罐300 m3/座84成品储存罐3000 m3/座45管线及附属设施套16消防基础设施套2注:1 套备用7接卸设备套104.4自动控制为提高产品产量、质量,增强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减轻工人劳动强度,对甲醇蛋白生产工艺设备设置一个集中控制系统,即以甲醇蛋白工艺发酵装置为核心,公用辅助设施在内的生产控制.由计算机集散控制系统DCS对整套装置集中监控、自动控制,并配备手操器,以便在紧急事故状态下,改为操作人员进行人工调整,确保装置的安全可靠运行.以上为本工程自控技术方案的基本原则,在项目实施设计时,可根据生产工艺

49、进行具体化的自动控制设计.5 原材料、辅助材料、燃料和动力供应5.1主要原材料、辅助材料、燃料的种类、规格、年需用量表 5.1-1主要原料、辅助材料、燃料来源表项目名称数量t/y来源运输方式备注原料甲醇300000中浩管道或公路90#汽油85000外购铁路或公路A67070外购铁路辅助材料B14370外购铁路C13410外购铁路D150外购铁路5.2主要原辅材料来源可靠性分析醇基燃料生产主要原料是99.8%浓度甲醇,现*达到要求的甲醇生产能力为 100 万吨,其中*炼油厂 40 万吨,中浩公司 60 万吨.盐湖工业集团在建 20 万吨,预计 2010 年竣工投产,届时仅*地区甲醇生产能力就达

50、120 万吨.距*公司最近的甲醇企业中浩公司与扩建厂区毗邻,可管输原料直接入库,运输损耗成本均较同行业其他企业低廉.5.3水、电及天然气供应表 5.4-1公用工程消耗一览表公用工程名称单位消耗来源备注小时耗量年耗量水t1.2510000园区电kwh12.5100000园区天然气Nm328800园区取暧用6 建厂条件和厂址选择6.1建厂条件建厂地点的自然条件厂址位于XX西部的*市*昆仑经济开发区内,气候特征为气温较低、降水较少、日照长、辐射强.气象条件参数表指标名称指标参数指标名称指标参数年平均气温5.3日最大降雨量32.0mm绝对最高温度35.5年平均相对湿度32绝对最低温度-26.9年平均气

51、压724.7 毫巴年主导风向西风年日照时数3096.3h年平均风速2.8m/s年平均蒸发量2504.1mm最大风速77.0m/s最大积雪深度0.6cm年平均降雨量42.8mm最大冻土深度105cm年最大降雨量65mm沙尘暴天数12.7d*市区位于昆仑山前冲洪积倾斜平原上,*冲洪积倾斜平原可分三个地带,开发区属山前戈壁砾石带,该砾石带呈东西条带分布,海拔在 28003000 米之间.*市昆仑经济开发区位于砾石带的北部,与细土绿洲带接壤,地面除有部分小沙丘外,基本平坦,南高北低,自然坡度6左右,地表被 1 米厚的细沙覆盖,植被稀少.最大地震烈度为 7 度.建厂地点的社会经济条件*市是 XX 省工业城市,自然资源丰富、历史悠久,人口组成主要是外来工业人口,文化素质相对较高,本市大型企业均是省财政支柱企业,社会条件优越.昆仑开发区是 XX 省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