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OIEC170252005内审员培训实验室认可准则ppt课件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187220788 上传时间:2023-02-12 格式:PPT 页数:69 大小:889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ISOIEC170252005内审员培训实验室认可准则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69页
ISOIEC170252005内审员培训实验室认可准则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69页
ISOIEC170252005内审员培训实验室认可准则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69页
资源描述:

《ISOIEC170252005内审员培训实验室认可准则ppt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ISOIEC170252005内审员培训实验室认可准则ppt课件(69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ISO/IEC17025:2005标准培训班12本章学习目的:正确理解准则要求,准确把握评审尺度。教学方式:讲要点、介绍容易产生偏差的内容;双向提问,及时答疑;课堂讨论、练习,加深印象。3CNAL/AC01:2005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认可准则等同 ISO/IEC17025:2005General requirements for the competence of testing and calibration laboratories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的通用要求 4前言 世界范围的标准化体系:ISO国际标准化组织 IEC国际电工委员会 国际标准依据ISO/IEC指令第2部分的规定起草 I

2、SO/IEC17025:2005 由 ISO合格评定委员会CASCO制定 本标准取代ISO/IEC17025:19995引言2-1 第1版标准是在ISO/IEC指南25和EN45001得到广泛应用的基础上产生,并取代上述两个标准的。包含内容:证明实验室按质量体系运行、具有技术能力并能提供正确的技术结果必须满足的所有要求 17025第1版参考了ISO 9001:1994和ISO 9002:1994这些标准已被ISO 9001:2000取代,因此有必要修订 17025。在第2版17025中,依据ISO 9001:2000,对必要的条款进行了修订或增补 认可机构应将本国际标准作为对测试和校准实验室能

3、力进行认可的基础。条款4质量管理要求、条款5技术能力要求ISO9000:2000标准已经替代了ISO9000:1994标准,1994版标准中的ISO9001、ISO9002、ISO9003在新标准中已经合并为ISO9001:2000,ISO9001:2000标准采用“过程方法”原理替代了94版的“要素”方式描述要求。过程方法:系统地识别和管理组织所应用的过程,特别是这些过程之间的相互作用。6引言2-2 符合本国际标准的测试和校准实验室其运作也与ISO9001标准一致。获得ISO9001认证本身并不能证明实验室具有提供正确的技术数据和结果的能力。本标准的作用:如果实验室符合本国际标准,并且得到认

4、可机构的认可,而该机构又加入了与使用本国际标准的其它国家同类机构的多边承认协议,将会促进国家之间的测试和校准结果的相互认可。促进实验室与其他机构间的合作:交流经验,统一标准和方法71 范围-1 标准规定了进行测试和/或校准的实验室能力的通用要求:包括使用标准方法、非标准方法和实验室制定方法进行的检测/校准实验室 标准对组织性质的适用:第1、2、3方实验室,及测试和/或校准作为检验和产品认证工作一部分的实验室 标准对实验室人数、能力范围的适用:无论人员数量多少或检测/校准范围大小 标准允许删减(申明不适用):不从事某项或多项活动(如:抽样、新方法设计/开发)可以不采用相关条款的要求81 范围-2

5、标准中的“注释”:对正文的说明、举例和指导,不构成本标准主体部分标准可用于:l 实验室建立质量、管理和技术运作的管理体系l 实验室能力认可依据(客户、管理机构、认可机构)本标准不意图用于实验室认证的基础术语“管理体系”在本标准中是指控制实验室运作的质量、管理和技术体系。管理体系的认证,有时也称为注册第2版新增加的内容91 范围-2 对法规和安全要求的申明:实验室要符合有关要求 本标准不包含这方面的内容 与ISO9001:2000标准的关系:l符合本标准要求的实验室,其质量体系也符合相应的ISO 9001:2000的原则。附录提供了ISO/IEC17025:2005和ISO9001:2000标准

6、的对照表l本标准包括了ISO9001中未包含的技术能力要求。l为了确保这些要求应用的一致性,或许有必要对本标准的某些要求进行说明或解释l附录B给出了制定特定领域应用要求的指南,尤其适用于认可机构(见ISO/IEC17011)如果实验室希望对其部分或全部检测和校准活动进行认可,应当选择一个依据ISO/IEC17011:2004运作的认可机构针对检测和校准所运作的第一版中是“要求”102 引用标准 ISO/IEC 17000,合格评定术语和基本原则 VIM,国际通用计量学基本术语由国际标准计量局 (BIPM)国际电工委员会 (IEC)国际临床化学和实验医学联合会(IFCC)国际标准化组织 (ISO

7、)国际理论化学和应用化学联合会(IUPAC)国际理论物理和应用物理联合会(IUPAP)国际法制计量组织 (OIML)联合发布第一版是“ISO9001:1994 ISO9002:1994 ISO/IEC指南2”113 术语和定义 本准则优先使用ISO/IEC 17000(合格评定术语和基本原则)和VIM中的有关术语及定义。第一版是:“ISO/IEC指南2”124 管理要求(2-1)4.1 组织 4.2 管理体系 4.3 文件控制 4.4 要求、投标书和合同的评审 4.5 检测和校准的分包 4.6 服务和供应品的采购 4.7 服务客户134 管理要求(2-2)4.8 投诉 4.9 不符合检测和/或

8、校准工作的控制 4.10 改进 4.11 纠正措施 4.12 预防措施 4.13 记录的控制 4.14 内部审核 4.15 管理评审144.1 组织(2-1)实验室或其所在组织应是能承担法律责任的实体 实验室的工作应符合本准则、客户、法定管理机构或对其提供承认的组织的要求*实验室的管理体系应覆盖固定设施、临时设施和移动设施中的工作 鉴别潜在利益冲突,明确关键人员职责(大组织的一部分;第三方实验室)管理和技术人员及其权力和资源 确保管理层和员工不受不正当压力的影响*154.1 组织(2-1)实验室或其所在组织应是能承担法律责任的实体*实验室的工作应符合本准则、客户、法定管理机构和对其提供承认的组

9、织的要求*实验室的管理体系应覆盖固定设施、临时设施和移动设施中的工作 鉴别潜在利益冲突,明确关键人员职责(大组织的一部分;第三方实验室)有管理和技术人员及其权力和资源来履行职责 确保管理层和员工不受不正当压力的影响*包括实施、保持和改进管理体系的职责(第二版新增加的内容)164.1 组织(2-2)保护客户机密信息和所有权 避免卷入可能降低对其能力、公正性、判断或运作诚实性的可信度的活动 确定组织和管理结构 规定人员的职责、权力和相互关系 实施充分的监督组织:职责、权限和相互关系得到安排的一组人员及设施。组织结构:人员的职责、权限和相互关系的安排。组织结构的范围可包括有关与外部组织的接口。174

10、.1 组织(2-2)指定技术管理者和质量主管 指定关键人员的代理人 确保实验室人员理解他们活动的相互关系和重要性,以及如何为管理体系质量目标的实现做出贡献 最高管理层应确保在实验室内部建立适宜的沟通机制,并就与管理体系有效性的事宜进行沟通全面负责技术运作和资源供应有职、权,保证质量管理体系贯彻执行,有直接渠道接触最高管理层第二版新增加条款4.1.5.k第二版新增加条款4.1.64.1.5.i用 Management system related quality替代第一版:quality system184.2 管理体系 Management system 建立、实施并保持质量体系*规定质量方针

11、和质量目标 质量方针声明至少应包括五方面的内容 质量手册应包括或引用支持性程序,并概述文件结构*质量手册中应规定技术管理者和质量主管的责任l质量控制:质量管理的一部分,致力于满足质量要求第一版:质量体系Quality system4.2.2e)以customer取代第一版client194.2 管理体系 建立、实施并保持质量体系*规定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 质量方针声明至少应包括五方面的内容 质量手册应包括或引用支持性程序,并概述文件结构*质量手册中应规定技术管理者和质量主管的责任204.2 管理体系 建立、实施并保持质量体系*规定质量方针和目标*质量方针声明至少应包括五方面的内容*质量手册应包括

12、或引用支持性程序,并概述文件结构*质量手册中应规定技术管理者和质量主管的责任最高管理者 top management在最高层指挥和控制组织的一个人或一组人(ISO9000 3.2.7)1.良好职业行为和服务质量的承诺;2.服务标准的声明;3.质量体系的目的;(第一版:目标)4.所有人员熟悉并执行有关政策和程序;5.遵守本标准及持续改进管理体系有效性的承诺。214.2 管理体系 质量方针声明至少应包括五方面的内容*最高管理者应提供建立和实施管理体系以及持续改进其有效性承诺的证据 最高管理者应将满足客户要求和法定要求的重要性传达到组织 质量手册应包括或引用支持性程序,并概述文件结构*质量手册中应规

13、定技术管理者和质量主管的责任 当策划和实施管理体系的变更时,最高管理者应确保维持管理体系的完整性。第二版:4.2.2实验室管理体系中与质量相关的政策,包括质量方针声明,应在质量手册(不论其如何称谓)中阐明。应制定总体目标并在管理评审时加以评审。质量方针声明应在最高管理者的授权下发布,至少包括以下内容:第一版:4.2.2实验室质量体系的方针和目标须在质量手册(无论如何称谓)中予以规定;总体目标须在质量方针声明中予以文件化,质量方针声明须由首席执行者批准发布,并须至少包括以下内容:第二版新增加条款4.2.3第二版新增加条款4.2.4第二版新增加条款4.2.7224.2 管理体系评审要点 文件化的质

14、量体系是否符合准则要求,是否完整、协调、切合实际,方针目标是否适宜?全员是否理解、自觉执行?是否有质量活动记录?维持和改进?234.3 文件控制(2-1)*建立并保持文件控制程序 文件发布前经过授权人员审批 建立文件控制清单 文件控制程序应确保:工作场所可得到文件的批准版本 定期审核和必要修改 及时撤回无效或作废文件,或用其他方法确保不被误用 保留的作废文件做适当标记“原审批人”指职能部门应能追溯到修改前的内容应规定更改的权限、时间规定计算机文件修改控制应规定对文件定期审核、修订,一般通过管理评审决定244.3 文件控制(2-2)文件应有唯一性标识*发布日期 修订标识 页号、总页数或文件结尾标

15、记 发布机构 文件变更符合要求 变更的审批 变更的标注 手写修改*计算机系统内的文件更改程序*1.确定手写修改的程序和权限;2.修改之处应有清晰的标注、签名、日期;3.修订的文件应尽快正式发布。评审要点:政策与程序是否符合标准要求?受控范围是否清楚?是否按程序规定执行?文件控制是否有效?254.4 要求、标书和合同评审(2-1)建立并保持有关评审程序,以确保:明确要求(包括使用方法)具有能力和资源 选择适当的方法并满足客户要求 开始工作前,解决要求、投标书与合同之间的差异264.4 要求、标书和合同评审(2-2)保留合同评审记录(包括变化记录)对分包工作也需要进行评审 偏离合同必须通知客户 修

16、改合同必须重新评审并通知有关人员*评审要点:政策和程序应满足要求对过程方式的评价:-常规简单合同-重复性的常规工作(客户要求不变、进行初期调查)-新的、复杂的、高要求的工作(全面评审)合同变更的控制委托母体中其他部门受理客户要求的控制是否符合评审记录274.5 检测和校准的分包*分包给有能力的分包方 通知客户 得到客户准许 除非客户或管理机构指定分包方,否则实验室要为分包方的工作向客户负责 分包结果应在证书/报告上注明 保存分包方登记表及其能力证明记录*评审要点:分包政策、程序是否符合标准要求分包方条件及评审过程、方法是否明确分包通知、确认要求规定是否适宜是否保留分包方报告实验室报告/证书是否

17、清晰标明284.6 服务和供应品的采购*建立对影响检测或校准质量的服务/供给的选择和采购政策、程序 建立对所需供应品、试剂和易耗品的采购、接收和储存程序 使用前进行符合性检查或以其他方式证明符合要求 服务和采购文件须包含有关描述性资料,其技术内容发布前经过审批*保存关键供应商评价记录和一览表*评审要点应有政策和程序应确定对质量有影响的服务和供给(查清单)服务和采购文件应包括描述性资料(如先确定供应商,则每次采购可不提出有关要求)应有服务和采购物资验收规定(检验、查证、试用等)服务和采购物资符合性检查记录合格服务和供应商记录(名单、评价记录、资信材料、认可采购商品、定期质量评价等)294.7 服

18、务客户*与客户协作并明确客户要求 允许客户监督实验室的有关操作观察检测/校准准备、包装和发送验证所需样品沟通、建议、指导以及对结果的意见和解释保持过程中的联系,通知延误和偏离客户调查,改进体系、工作和服务条件:以不泄露其他客户机密为前提第二版新增加条款号4.7.1304.7 服务客户*实验室应向客户征求反馈意见,无论是正面的或负面的。应使用和分析这些意见并应用于改进管理体系、检测和校准活动以及对客户的服务。注:反馈意见的类型例如:客户满意度调查、与客户一起评价检测或校准报告评审要点:是否有为客户服务的意识、措施,执行情况,效果和持续改进情况客户进入受控区域是否有规定是否为客户提供相关服务当服务

19、发生延误或偏离时,是否通知客户重大业务项目过程中是否保持与客户沟通对客户满意度的监视和测量,并纳入管理评审第二版新增加条款号4.7.2是第一版:4.7注3的内容第二版新增加条款号4.7.2注是第一版:4.7注3括号中的内容扩充314.8 投诉*有解决投诉的政策和程序 保存投诉和实验室调查并采取纠正措施的记录 *申诉:对实验室受法定机构指定从事某项工作,做出的决定有异议时,提出的意见。投诉:以任何方式接收到的来自客户或其他有关方面的所有不满意反馈。324.9 不符合检测和/或校准 工作的控制*建立有关政策及程序,以确保:确定责任和权限,规定不符合工作出现时采取的行动(必要时暂停工作、扣发证书)进

20、行不符合工作的严重性评价 立即进行纠正,同时决定可接受性 必要时通知客户并取消工作 规定批准恢复工作的责任 经评价认为必要时,运行纠正措施程序1.不合格工作可能再度发生;2.对实验室的运作与其政策和程序的符合性产生怀疑。评审要点:1.政策和程序(职责、过程方法)2.是否执行程序3.现场评审通过对其他方面的检查来验证对不合格工作的控制第一版4.9.1.c):立即采取纠正措施334.10 改进实验室应通过实施质量方针和目标、应用审核结果、数据分析、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以及管理评审来持续改进管理体系的有效性。第二版新增加条款 4.10第二版新增加条款4.10的要求内容344.11 纠正措施 *制定政策

21、、程序并明确相应的权限,以便实施纠正措施*进行原因分析(调查确定根本原因)选择并实施最有可能消除问题并防止再次发生的纠正措施 纠正措施应与问题的严重程度和危害大小相适应,要求的变更应制定文件并实施 监控纠正措施的结果,确保有效性 发现严重问题或业务风险时进行附加审核1.对实验室符合其政策和程序产生怀疑;2.对实验室符合本准则产生怀疑。4.11.5 以 nonconformities 取代第一版nonconformances,conformity取代conformance,354.12 预防措施*确定潜在的不符合原因和所需的改进机会 制定、实施并监控预防措施计划 制定预防措施程序 预防措施的启动

22、 预防措施的控制 确保其有效性364.13 记录的控制(2-1)*建立质量记录和技术记录控制程序 记录须字迹清楚并便于检索,在适当条件下储存,规定期限 保证记录的安全和保密 有电子方式储存记录的保护和备份程序质量记录:内审记录、管理评审记录、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记录、人员培训教育记录、客户反馈、供应商评价记录等技术记录:合同、客户记录、工作任务单、工作手册、控制图、核查表、取样记录、测试记录、导出数据、环境记录、设备及校准记录、测试报告或副本、采购记录、分包记录等374.13 记录的控制(2-2)技术记录的控制 包含足够的信息*包括有关人员的标识 可识别为属于某项具体任务 记录更改应划掉错误、在

23、旁边标上正确值,并由更改人签名或缩写 电子储存记录也须采取相应措施*不强调表格唯一格式但要求表格设计要合理,记录不能漏项记录不可以存于硬拷贝或电子媒体等形式的媒体上(X、V)4.12.1.2评审要点:要求和程序抽查记录(完整、清晰、正确、标识、更改)记录保存(方便查阅、保密、保存时间、保存环境)抽样人员检测/校准人员结果校核人员384.14 内部审核(2-1)*按照预定的时间表和程序定期组织内部审核,以证实实验室运行持续符合质量体系和本准则的要求 内部审核计划须涉及所有要素和活动)*质量主管负责安排和组织 由经过培训并具备资格的人员进行审核。只要资源允许,审核人员应独立于被审核活动394.14

24、 内部审核(2-2)内部审核的周期通常为一年*根据审核结果采取纠正措施,书面通知客户 记录审核的范围、审核发现和采取的纠正措施 进行跟踪审核,验证、记录纠正措施的实施情况及其有效性*1.导致对运作的有效性产生怀疑;2.导致对实验室结果的正确性或有效性产生怀疑。调查表明实验室的结果可能已受影响评审要点检查以上各条内审真实性、有效性(发现的NCR.纠正措施与跟踪验证)内审记录(年度计划、每次计划、核查表、NCR.内审结论、跟踪验证报告)内审报告的审批与发放内审信息是否输入管理评审404.15 管理评审 执行管理层按照预定的时间表和程序定期进行管理评审,以确保质量体系的持续适用性和有效性,并进行必要

25、的改进 管理评审的输入 管理评审的典型周期为12个月一次 记录管理评审的结果和由此产生的措施,管理层应确保措施在规定期间得到实施1.政策和程序的适用性;2.管理和监督人员的报告;3.近期内部审核的结果;4.纠正和预防措施;5.外部机构的评审;6.实验室间比对或能力验证的结果;7.工作量和工作类型的变化;8.客户的反馈;9.投诉;10.改进的建议;(新增条款)11.其他因素,如质量控制活动、资源以及人员培训、日常管理会议有关议题。评审要点:管理评审是否按规定程序进行;评审输入信息是否全面;评审结论是否明确评价了质量方针、质量目标及质量管理体系的持续适宜,评价了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是否提出改进措

26、施,并实施;记录是否完整、真实。41内部审核与管理评审(2-2)目的责任人参与形式输入输出内审管理评审活动与手册符合性手册持续适宜改进质量负责人实验室管理层内审员各部门管理层各部门负责人现场信息活动记录会议现场检查4.15.111方面运行符合性NCR.结论方针目标适宜性有效性改进措施(最高管理者)425 技术要求 5.1 总则 5.2 人员 5.3 设施和环境条件 5.4 检测和校准方法及方法确认 5.5 设备 5.6 测量溯源性 5.7 抽样 5.8 检测和校准物品(样品)的处置 5.9 检测和校准结果的质量保证 5.10 结果报告人机料法环435.1 总则 决定实验室所进行的检测或校准的正

27、确性和可靠性的因素 人员 设施和环境条件 方法及其确认 设备 测量溯源性 抽样 样品 这些因素对不同检测/校准的测量总不确定度的影响程度有很大差异不同情况下,各种因素的影响作用大小不同445.2 人员 保留与检测/校准有关人员当前工作的描述 确保所有人员的能力,适当的监督在培人员(负责意见和解释的人员的特殊要求)强调对培训的员工检测/校准工作职责对计划、结果评价职责提交意见/解释的职责方法改进、制定、确认职责所需的专业知识和经验资格和培训计划管理职责455.2 人员 保留与检测/校准有关人员当前工作的描述 确保所有人员的能力,适当的监督在培人员(负责意见和解释的人员的特殊要求)管理层应制定人员

28、培训的目标、政策和程序 培训计划应与当前、预期的任务相适应 应评价这些培训活动的有效性 确保使用的支持人员按QS要求、胜任工作、受监督1.相应的资格、培训、经验和所进行检测的令人满意的知识;2.所检测样品等的生产技术的有关知识;3.所检测样品等的使用或预期使用方法的有关知识;4.所检测样品等在使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缺陷或降级的有关知识;5.法规和标准中通用要求方面的知识;6.对有关样品等在正常使用时出现的偏离的严重性的判断力。第二版在5.2.2中新增加的内容签约、培训、监督465.2 人员 保持管理、技术和关键支持人员的现行职责说明 特定人员的授权 特定类型的抽样、检测或校准 签发报告和证书 提

29、出意见和解释 操作特定类型的设备 保持有关记录,相关信息应易于获取评审要点:l三类人员工作描述清楚,确保所有人员的能力l(岗位要求明确、人员能力经认可)l对各类人员的工作进行了适当监督l培训有程序并执行l(目标、计划、实施、考核、总结、记录)l四类人员经授权l人员记录完整(技术档案、培训记录等)475.3 设施和环境条件*有利于检测或校准的正确进行 对可能影响结果的设施和环境条件的技术要求应加以文件化 必要时,监控并记录环境条件 有效隔离互不相容的工作区域 控制进入/使用影响质量的区域 良好的内务管理,必要时制定特殊程序评审要点影响结果的设施环境条件是否有文件规定,现场条件能否保证临时场所的环

30、境是否有保证需要监控的环境是否有监控设施,设施校准证明必要的隔离是否满足是否对进入实验室进行了控制内务管理情况对其他法律法规要求符合情况48 采用适当的方法和程序进行检测或校准 包括测量不确定度的评价和数据分析的统计技术 必要时,制订设备使用及操作、样品处置及制备的指导书 与检测或校准方法的偏离须文件化、验证、批准并被客户认可5.4 检测和校准方法及 方法确认(8-1)*如果缺少指导书可能影响结果时就必须制定495.4 检测和校准方法及方法确认(8-2)选择满足客户要求并且适合的方法 国际、区域性或国家标准方法 知名技术组织或科学文献和期刊公布的方法 设备生产厂家指定的方法 实验室制定的经过确

31、认的方法 实验室选定的经过确认的方法*实验室制定方法的过程须有计划 使用非标准方法须经客户同意并进行确认 *标准方法:正式公布的方法,如在国际、区域、国家标准中,或由知名的技术组织或几个实验室联合发布/或发表在相关的科学文章或期刊中的方法非标准方法:由其它方式制定的方法,包括实验室本身或客户制定的方法505.4 检测和校准方法及方法确认(8-3)验证验证 verification:verification:通过提供客观证据对规定要求已得到满足的认定(ISO 9000 3.8.4)注1:“已验证”一词用于表示相应的状态。注2:认定可包括下述活动,如:变换方法进行计算;将新设计规范与已证实的类似设

32、计规范进行比较;进行试验和演示;文件发布前的评审。确认确认 validationvalidation:通过提供客观证据对特定的预期用途或要求已得到满足的认定(ISO 9000 3.8.5)注1:“以确认”一词用于表示相应的状态。注2:确认所使用的条件可以是实际的或是模拟的。515.4 检测和校准方法及方法确认(8-4)需要时应进行方法确认,以证实该方法适用于预期的用途。确认应尽可能全面,以满足预定用途或应用领域的需要。应记录所获得的结果、使用的确认程序以及该方法是否适合预期用途的声明。1.使用参考标准或标准物质进行校准;2.与其他方法所得结果进行比较;3.实验室间比对;4.对影响结果的因素作系

33、统性评审;5.根据方法的理论原理和实践经验,对所得结果的不确定度进行评定。525.4 检测和校准方法及方法确认(8-5)按预定用途进行评价所确认的方法得到的值的范围和准确度,应适应客户的需求。包括:结果的不确定度、检出限、方法的选择、线性、重复性限/复现性限、抵御外来影响的稳健度/抵御来自样品(或检测物)母体干扰的交互敏感度。方法确认的内容:对要求的详细说明方法特性量的测定利用该方法能满足要求的核实声明确认的有效性535.4 检测和校准方法及方法确认(8-6)需要时应进行方法确认,包括详细说明有关要求、确定方法特性、检查核实其满足有关要求、声明有效性 建立并实施测量不确定度评估程序 校准:对所

34、有校准均应具有并应用评定程序 检测:尝试确定所有分量并做出合理评估 计算和数据的传输应经过系统性检查 建立并实施数据保护程序,确保使用计算机和自动化设备时的数据控制那些情况下测试报告中要包括评估测量不确定度的声明?1.如果不确定度与测试结果的有效性或应用有关;2.客户有要求;3.不确定度影响与规范限量的符合性时测量不确定度评定程序严密程度取决于:1.检测方法的要求;2.客户的要求;3.符合性判定依据限量的窄限。545.4 检测和校准方法及方法确认(8-7)需要时应进行方法确认,包括详细说明有关要求、确定方法特性、检查核实其满足有关要求、声明有效性 建立并实施测量不确定度评估程序 校准:对所有校

35、准均应具有并应用评定程序 检测:尝试确定所有分量并做出合理评估555.4 检测和校准方法及方法确认(8-8)计算和数据的传输应经过系统性检查 建立并实施数据保护程序,确保使用计算机和自动化设备时的数据控制评审要点有适用的检测/校准方法程序,技术文件清单有必要的作业指导书技术文件现行有效,易获得有控制偏离的规定方法选用是否符合要求(选用顺序、非标选用)实验室制定方法符合要求有测量不确定度评估程序并应用有数据控制程序是否对数据传输进行了系统性检查对计算机和自动化设备的使用和控制1.软件文件化,确认满足使用2.建立数据保护程序:输入或采集、数据存储、数据传输、数据处理的完整性3.维护设备,提供保护数

36、据完整所需环境和操作条件565.5 设备(3-1)配备所需种类/范围设备 设备技术性能符合相应检测/校准规范要求 设备数量应满足检测/校准工作量需要 制定校准计划,设备使用前的校准或核查 设备由指定人员操作 对结果有重要影响的设备及其软件进行唯一性标识 保存对检测或校准有重要意义的设备及其软件的记录575.5 设备(3-2)有测量设备的安全处置、运输、储存、使用和计划维护程序 设备出现过载或处置不当、给出可疑结果、显示出缺陷或超出规定极限时,应停止使用、隔离或标识该设备已经停用,并检查对以前结果的影响、实施“不合格工作控制”程序 须有设备的校准状态标识*585.5 设备(3-3)脱离实验室直接

37、控制的设备恢复使用前进行检查 当需要利用期间核查以维持对设备校准状态的信心时,应按规定程序进行*有程序确保校准产生的校正因子的正确使用和备份得到及时更新*保护设备的硬件和软件,避免使结果失效的调整*评审要点l设备控制要求及程序是否符合l设备清单、校准计划、设备适用性确认l现场设备标识l设备档案l设备期间核查l校正因子使用595.6 测量溯源性(3-1)制定设备校准计划和程序 校准实验室 须确保其校准和测量可溯源到国际单位制(SI)或通过证实对适当的测量标准的溯源性来提供测量可信度使用有证标准物质使用有关各方接受的规定方法和/或协议标准参加适当的实验室间比对计划605.6 测量溯源性(3-1)校

38、准校准不具法制性,自愿行为确定示值误差依据校准规范通常不判定合格与否发校准证书/检测报告 检定检定有法制性,计量执法行为对计量特性、技术要求的符合性全面评定依据检定规程必须判定合格与否发合格证书/不合格通知书615.6 测量溯源性(3-2)检测实验室 使用其测量功能的设备,应满足与校准实验室同样的要求 对SI单位的溯源性不可行和/或不相关时,则要求溯源至有证标准物质、各方接受的方法和/或协议标准 *625.6 测量溯源性(3-3)参考标准和标准物质 参考标准校准计划和程序 标准物质应尽可能溯源至SI测量单位或有证标准物质 尽可能对内部标准物质进行核查 按照规定程序和日程进行校准状态的期间核查,

39、以保持对校准状态的信心 有安全处置、运输、储存和使用程序 *评审要点校准计划和程序有影响的设备是否确保溯源自校准的控制参考标准、标准物质的控制校准状态标识635.7 抽样 须有抽样计划和抽样程序*详细记录客户对抽样程序的偏离、增补或删改要求并通知有关人员 有抽样记录程序 抽样程序 抽样人的识别 环境条件(若有关)标明抽样地点的图表等(必要时)抽样程序所依据的统计方法(适用时)抽样时间(例如:生化检验抽血样)抽样的偏离1.抽样是按规定方法,取出物质、材料或产品的一部分作为其整体的代表性样品,提供检测或校准的过程。抽样可能是对测量总不确定度的一个重要贡献量。2.某些情况下(如司法鉴定),样品可能不

40、具备代表性,而是由其可获性所决定。描述物质、材料或产品的样品选择、抽样计划、样品提取和制备,以提供所需的信息。应由相应的技术人员完成645.8 检测和校准物品(样品)的处置 有样品运输、接收、处置、保护、储存、保管和/或弃置程序*有样品标识系统(适用时还包括各类样品的分组及样品的传递)有样品接收记录 有样品储存设施及有关安全措施样品状态是否正常有疑问时,应在工作之前询问客户655.9 检测和校准结果的质量保证 有监控检测和校准有效性的质量控制 程序 须记录结果数据,记录方式须便于发现发展趋势 适用时,须使用统计技术进行结果评审 监控须有计划并须对监控结果进行评审 应分析质量控制的数据,在发现质

41、量控制数据超出预先预定的判据时,应采取经有计划的措施来纠正出现的问题,并防止报告错误的结果。评审要点监控检测/校准结果有效性的控制程序符合要求监控有计划并经评审监控方法适宜保留记录第二版新增加条款号5.9.1第二版新增加的内容和条款号5.9.2665.10 结果报告(2-1)准确、清晰、明确和客观报告每一项结果 须符合所用方法规定的要求 内容须包括全部信息 须准确、清晰、明确、客观 检测报告/校准证书的内容符合要求 适用和需要时,做出意见和解释有文件化的评价和说明依据不与产品认证混淆宜用直接对话交流,要记录并非必须,是一种附加服务必须建立在实验室所做检测基础上做出意见和解释的依据予以文件化只有

42、具备相应专业人员的实验室可以进行此项工作客户要求的;说明测试/校准结果所必需的;说明所用方法要求的。675.10 结果报告(2-2)检测报告中的意见和解释包括,但不限于:对声明结果符合/不符合要求的评价 满足合同要求 对结果如何使用的推荐性意见 用于改进的指导 清晰地标明从分包方获得的结果 电子或电磁方式传输结果须满足本准则要求 对已发布报告和证书的修改只能另发文件或数据修改单评审要点对证书报告的控制要求、程序对证书报告的质量监控实施情况抽查证书报告的质量:-内容与ISO/IEC17025符合性 -完整性、正确性 -审核、签发分包方检测报告:可以用书面或电子方式报告结果。分包方校准证书:可以用电子方式报告结果,但必须出具校准证书。68 69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