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环流、气候类型、冷暖锋、洋流、气旋反气旋

上传人:daj****de 文档编号:187182750 上传时间:2023-02-11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355.44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大气环流、气候类型、冷暖锋、洋流、气旋反气旋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大气环流、气候类型、冷暖锋、洋流、气旋反气旋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大气环流、气候类型、冷暖锋、洋流、气旋反气旋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资源描述:

《大气环流、气候类型、冷暖锋、洋流、气旋反气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气环流、气候类型、冷暖锋、洋流、气旋反气旋(9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地理基础知识补充讲解文件极锋东北信风赤道低压 东南信风 副热局压 中纬西北风 副极地低压大气环流与气候类型o极地东南风0=极地高压.909秘地高压 极地东北凤 副极地低压 中纬西南风 副热带高压全球性大气环流具有全球性的有规律的大气运动,称为大气环流。 低纬环流:赤道上升气流一高空高压一向北流受地转偏向力影响一30 N上 空成西风一积聚下沉一近地面高压(副高)一水平流向赤道(东北信风)一在赤 道与南半球水平气流辐合上升。 中纬环流与高纬环流:30 N上空下沉一近地面副高一向北流偏转成西风一 60 N与极地东风相遇上升一高空高压一向南偏转成西风一30 N上空下沉一中 纬环流极地上空下沉一极地冷高

2、压一水平偏转成极地东风一 60 N与中纬西风相遇上升一高空高压一水平向北运动偏转成西风一极地上空下沉一高纬环流全球形成七个气压带、六个风带:气压带和风带风带风向气压带属性(影响气候)北半球南半球成因特征气流极地高气压带(2个)热力原因冷高压下沉冷干极地东风带(2个)东北风东南风冷干副极地低气压带(2个)动力原因冷低压上升温湿中纬西风带(2个)西南风西北风温湿副热带高气压带(2个)动力原因热高压下沉干热低纬信风带(2个)东北风东南风干热赤道低气压带(1个)热力原因热低压上升湿热地球的公转运动导致太阳直射点的季节位移,进而造成气压带、风带位置的季节 移动。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的规律是:全球气压带风

3、带纬度位置7月偏北,1 月偏南。气压带、风带在一年内有规律地随直射点南北移动,常使同一地区在不同季节出现不同的气候状况。季风环流:大范围地区的盛行风随季节而有显著改变的现象,称为季风。季风环 流也是大气环流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分布在东亚和南亚。东亚由于冬季南北温 差大,而夏季南北普遍高温,所以冬季风势力强于夏季风;而南亚由于冬季受喜 马拉雅山脉的阻挡,因此夏季风强于冬季风。我国由于面向世界最大的海洋一一 太平洋,背靠世界最大的陆地一一亚欧大陆,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大,成为世界季 风最显著的地区。极锋副热带反气旋直接热力环源用 (哈德莱环流圈)直接热力环流圈 西南、(西)间接热力环流圈西南 东北项目

4、成因冬季风夏季风源地风向性质源地风向性质东亚季海陆热力性质差西伯利西北寒冷副热带太东南温暖湿风异亚、蒙古风干燥平洋风润南亚季 风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海陆热 力性质差异西伯利 亚、蒙古东北 风低温干燥赤道附近 印度洋西南 风温暖湿 润图&拎锋冷锋当冷气团主动移向暖气团时,较重的冷气团前缘插入暖气团下方,使暖气团被迫抬升。暖气 团在抬升过程中冷却,其中水汽容易凝结成云、雨。如果暖空气中含有大量水汽,那么可能 带来雨雪天气。冷锋移动速度较快,常常带来较强的风。所以冷锋过境时容易出现阴天、下 雨、刮风、降温等天气现象。冷锋过境后,冷气团替代了原来暖气团的位置,所以气温湿度 骤降,气压升高,天气转晴。

5、冷锋在我国一年四季都有,尤其在冬半年更常见。暖锋暖气团沿冷气团徐徐爬升,其中水汽冷却凝结产生云、雨。因为暖锋移动的速度比冷锋慢, 所以可能形成连续性降水或雾。暖锋降水多发生在锋前,多为连续性降水。暖锋过境后,暖 气团占据了原来冷气团的位置,所以气温上升,气压下降,天气转晴。暖锋在我国东北地区 和长江中下游地区活动较为频繁。准静止锋准静止锋指冷、暖气团势均力敌,互相争执不下,保持一种相对静止的状态。这也会给锋面 所在地带来较长时间的,连续性的阴雨天气。北半球气旋、反气旋的形成与天气气旋东部吹偏南风反气旋东部吹偏北风西部吹偏北风西部吹偏南风气旋北(南)半球,大气中水平气流呈逆(顺)时针旋转的大型涡

6、旋,由四周向中心辐 射,北半球逆时针,南半球顺时针。在同高度上,气旋中心的气压比四周低,又 称低压。气旋近似于圆形或椭圆形,大小悬殊。小气旋的水平尺度为几百千米, 大的可达三、四千千米。气旋的垂直气流是上升的,多阴雨天气。夏秋季影响我 国东南沿海地区的台风就是气旋的一种。气旋中,天气常发生剧烈的变化,是人们最关心和最早研究的天气系统。通常按气旋形成和活动的主要地区或热力结构 进行分类。按地区可分为温带气旋、热带气旋和极地气旋性涡旋等;按热力结构 可分为冷性气旋和热低压等。当某地被低气压控制时,常常出现阴雨天气;当某 地被高气压控制时,常常出现晴朗天气。反气旋反气旋是占有三维空间的大尺度的空气涡

7、旋。在北半球,反气旋区气流自中心向 外作顺时针方向旋转,南半球作逆时针方向旋转。在天气图中,反气旋是等压线 呈闭合、气压值自中心向外递减的高压区,故又称高压。反气旋的范围在地面天 气图中,以最外一条闭合等压线代表。它的水平范围比气旋大得多,发展强盛时, 常常可与整个大陆或海洋相比拟,小的反气旋只有数百公里。反气旋的强度用中 心气压值来表示。中心气压值愈高,则反气旋的势力愈强。地面反气旋中心气压 值,一般为10201030百帕,最强的反气旋中心气压值可达1080百帕。反气旋 的强度随时间不断地变化。当反气旋中心气压值随时间逐渐升高时,称反气旋“加 强”;当反气旋中心气压值随时间降低时,称反气旋“

8、减弱”。反气旋按热力状 况分为冷性反气旋和暖性反气旋;按其地理位置分为温带反气旋和副热带反气 旋。反气旋的近地面气流在水平方向由中心向四周辐射,垂直方向的空气自下而上补 充。空气在下沉过程中温度升高,水汽不易凝结,所以反气旋控制的地区,多为 晴朗天气。我国北方广大地区,在秋季经常出现的“秋高气爽”天气,就是在反 气旋系统控制下形成的。天气特征气旋过境,低压控制,天气阴雨,台风灾害;狂风暴雨,热带气旋。反气旋过 境,高压控制,天气晴朗,秋高气爽,冬季寒潮 夏季伏旱。全球扳块分布图严5 V 印度伊板块 /广极-一洲60E如呼:世界洋流分布简图I2ODK 15UW ISO0 3 50W9UaW 60

9、W 3伊W 0北太平群聘浦 ;fdi 福 bR I!JK9北.赤施圈流 步源逍逆祓北赤Jfiilfi漠向赤迫眼波:8(F西凡漂流I30nS气候成因与特征气候因子影响气候的因素影响降水的因素及表现影响气温的因素及表现太阳辐射纬度太阳辐射 空间分布:因纬度而 不同,形成不同的温 度带;时间分布:因 时间而变化产生季节 更替。太阳辐射(纬度位置): 一般低纬气温高,高纬气温低; 夏季气温高,冬季气温低。大气环流大气环流包括气压带风带 和季风环流大气环流:气压带和风带: 西风带湿润、东风带干;低 压带湿润高压带干季风环流海风湿润,陆风干大气环流风带:低纬吹向高纬增温高纬吹向低纬降温季风:夏季风暖 冬季

10、风冷下垫面性质下垫面性质 包括地形、地势、海 陆位置、洋流性质等下垫面性质地形:降水气温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迎风坡从山麓到山顶少多 少海陆位置:气温年日 临海降水多,内陆降水少; 洋流性质:暖流增温增湿,寒流减湿下垫面性质地形:阳坡气温高,阴坡气温低 地势:海拔高气温低,海拔低气温高 洋流:暖流增温,寒流降温海陆位置:同纬度地区,沿海气温日(年) 较差小,内陆气温日(年)较 差大人类活动人类活动 改变大气成分,改变 下垫面性质,进而影 响气候人类活动全球气温变暖,中纬度降水 减少,高纬度地区降水增加人类活动人类活动导致大气中CO2增加,森林面积减少,全球气温变暖气候 带气候类型分布规律典

11、型地区气候成因气候特点热带热带雨林气 候南北纬10之 间刚果河流域、亚 马孙河流域、印 度尼西亚赤道低压带控 制,盛行上升气 流全年高温多 雨热带草原气 候南北纬10到 回归线之间非洲中部、南美 巴西、澳大利亚 大陆北部、南部 和东部赤道低压带和信 风带交替控制终年高温,干 湿季明显交 替热带季风气 候10 N北回归 线之间大陆东 部亚洲中南半岛、 印度半岛冬夏季风交替控 制全年高温、分 旱雨两季热带沙漠气 候南北回归线南 北纬30之间 大陆内部或西 岸撒哈拉沙漠、阿 拉伯半岛、澳大 利亚中西部副热带高压带、信风交替控制全年高温少 雨亚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季风性湿润气候)南北纬2535之间的大

12、 陆东岸我国秦岭一淮 河以南地区冬夏季风交替控 制冬季温和少 雨、夏季高温 多雨地中海气候南北纬30 40之间的大 陆西岸(除南极 洲外各州具有 分布)地中海沿岸副热带高压带和 西风带交替控制冬季温和多 雨,夏季炎热 干燥温带温带季风气 候北纬 35 55 之间的大陆东 岸我国华北和东 北地区,日本和 朝鲜半岛北部冬夏季风交替控 制冬季寒冷干 燥,夏季高温 多雨温带大陆性 气候南北纬4060之间的大 陆内部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的内陆地区终年受大陆气团 控制冬季严寒,夏季高温,常年干旱少雨温带海洋性 气候南北纬4060之间的大 陆西部欧洲西部全年受西风带控 制冬季温和,夏季凉爽,全年降水均匀亚寒

13、带亚寒带针叶 林气候北纬50北极 圈之间的大陆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的北部纬度高,且深居 内陆,全年受极 地气团控制冬长严寒,夏 短凉爽高原和高山气候高大的山地、高 原青藏高原、南美 安第斯山脉地势高、地形起 伏大气候垂直变 化明显,气温 随高度增加 而降低寒带苔原气候北半球极地附 近的沿海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的北冰洋沿岸纬度高,太阳辐 射弱,受极地气 团控制全年严寒,降 水少冰原气候南北半球极地 附近内陆南极大陆、格陵 兰岛纬度最高,太阳 辐射弱,地势高全年酷寒降 水少气S/oc阵水量()I 4 ? 1H) 14 T IOCH) I 47 Itffll I 4 T IO(M I 4 T 10(B)

14、气温/c阵水量()气候类型从上到下依次(1,热带雨林2,热带草原3,热带季风4,热带沙漠 5,亚热带季风6,地中海气候7,温带海洋气候8,温带季风9,温带大陆性气候 10,冰原气候)根据气温和降水资料判断降水类型(以温定带,以水定型)步骤依据因素变化结论a判断 南北半 球最高(或最 低)气温月份6、7、8三个月气温 最高北半球12、1、2三个月气温 最高南半球b判断 所属温 度带最冷月均温最冷月均温15C热带气候最冷月气温在015C之间亚热带、温带海洋 性气候最冷月气温在 -150C之间温带气候最热月2000 哑温带温带海洋性气候7001000 哑夏雨型热带热带草原气候7501000 哑热带季风气候15002000 哑亚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 1000 mm温带温带大陆性气候 300 m 温带季风气候 500600 哑冬雨型亚热带地中海气候3001000 哑少雨型热带热带沙漠气候200毫米寒带苔原气候、冰原气 候250 m技巧:依据已知地点的地理位置,推断其气候类型先从纬度位置,确定已知地点位于南半球还是北半球,哪个温度带;然后从海 陆位置看位于大陆西岸还是大陆东岸;最后将已知地点落实到全球气候类型和气 候分布模式图上,确定其气候类型。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