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药物制度与合理用药讲义

上传人:d****1 文档编号:187170451 上传时间:2023-02-11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3.53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基本药物制度与合理用药讲义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基本药物制度与合理用药讲义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基本药物制度与合理用药讲义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资源描述:

《基本药物制度与合理用药讲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本药物制度与合理用药讲义(8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国家基本药物制度与合理用药讲义、国家基本药物制度1977年,世界卫生组织(WHO)首次提出了基本药物制度的理念,把基 本药物定义为最重要的、基本的、不可缺少的、满足人民所必需的药品。公平 可及、安全有效、合理使用是基本药物的三个基本目标。目前全球已有160多 个国家制定了本国的基本药物目录,其中105个国家制定和颁布了国家基本 药物制度政策。我国从1979年开始引入“基本药物”的概念。2009年新医改方案对基本药物含义进一步作了明确和界定,基本药物是指 适应基本医疗卫生需求、剂型适宜、价格合理、能够保障供应、公众可公平获 得的药品,基本特征是安全、必需、有效、廉价。国家基本药物的遴选原则为:

2、防治必需、安全有效、价格合理、使用方便、中西药并重、临床首选和基层能 够配备。包括预防、诊断、治疗各种疾病的药物。国家基本药物报销比例明显 高于非基本药物,降低个人自付比例,用经济手段引导广大群众首先使用基本 药物。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是对基本药物目录制定、生产供应、采购配送、合理使 用、价格管理、支付报销、质量监管、监测评价等多个环节实施有效管理的制 度。国家基本医药制度可以改善目前的药品供应保障体系,保障人民群众的安 全用药。政府举办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部配备和使用基本药物,其他各类医疗机构也都必须按规定使用基本药物。我们作为二级专科医院使用基本药物的比例 应为整个药品的40%以上。如何保证医

3、生开处方时优先选择使用基本药物 一是通过动态调整机制,逐步完善国家基本药物目录,不断优化品种和数 量,将目前治疗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的药品纳入日录中,扩大目录的 适用范围。二是规范医生开具处方行为,医生应按照国家基本药物临床应用指南 和国家基本药物处方集,优先选用基本药物,并将使用情况纳入医生 考核。三是加强对医生使用基本药物的培训,提高合理用药水平。四是改革“以药养医”机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本药物实行零差率销售,其他各类医疗机构也要逐步改革药品加成政策,从制度上切断趋利行 为。2011年医院考核关键词:药占比(二级妇幼保健院药品收入占业务收入比 例39%);基本药物比(二级妇幼保健院基本

4、药物使用比例N 40%);抗菌药物 比(抗菌药物占药品收入比例力争控制在30%以内)。目的之一是推进落实国家 基本药物制度,科学合理用药,避免过度治疗,解决看病贵问题。2011年6月30日以前,开封作为第三批,也是我省最后一批开展基本药物 制度工作的地市。2011年将初步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到2020年,全面实施 规范的、覆盖城乡的国家基本药物制度。二、合理用药(一)目前不合理用药主要表现1、病原学诊断少,经验用药多;2、用药指征不明确;联合用药比例高;3、选药针对性不强;4、剂量过大或过小;疗程过长或过短;5、换药过于频繁;6、无药物不良反应和疗效观察指标;7、同类化学结构的商品多,缺少综

5、合评估8、将抗菌药物当为普通“退热药”.“安慰剂.”(二)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现状1、我国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比例40%;2、有40%家庭在没有医生指导下应用抗菌药物;3、我国每年有20万人死于药品不良反应,其中40%死于抗菌药物滥用;4、每年有3万儿童因不恰当使用耳毒性药物所致耳聋,其中95%由于使用氨基 糖苷类药物所致。(三)抗菌药物滥用误区1、抗菌药=消炎退热药2、抗菌药预防所有感染3、新、贵品种的疗效优于老、廉品种4、一种抗菌药物即可达到药效的却用23种5、口服抗菌药物可达到效果的却用静脉注射(四)抗菌药物治疗性应用的基本原则一治疗原则:1、尽早查明病原学诊断在应用抗菌药物前留标本送培养和药

6、物敏感试验,尽早查明病因。2、根据药动学和药效学选择药物根据药物-抗菌谱不良反应半衰期组织浓度3、根据患者病情、病原学及抗菌药物特点制定个体用药方案选药一一药物敏感结果临床经验剂量 适宜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剂量偏大泌尿系统感染剂量偏小途径口服吸收完全的尽可能口服严重感染或不能口服者静脉给药除少数情况外一般不局部用药局部用药不选用全身常用药物4、给药次数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头孢曲松除外)、大环内酯类(阿奇霉素除外)、 林可酰胺类,为时间依赖性抗菌药物,应一日多次给药。5、疗程一般在体温正常、症状消失后,72-96停药;特殊感染疗程长(五)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的基本原则1、只用于预防一至二种特定病原菌

7、感染,2、不宜用多种抗菌药物预防多种感染;3、只用于短时间内可能会发生的感染;4、只对原发病可以治愈或缓解者预防用药才能有效;5、不作为病毒感染、休克、昏迷、长期应用激素等的常规预防用药。预防新生儿感染:其母患有淋病、梅毒、8组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及有胎膜早破的婴儿清洁一污染手术污染手术:预防性抗菌药物只给予有使用指征的患者,我院妇产科手术属于11类切口 (清洁-污染切口或污染切口),头孢菌素是比较理想的预防用药。作为II类切口 手术,革兰阴性杆菌感染机会加大或病情复杂、风险增高时,可选用第二代、 第三代头孢菌素。氨基糖苷类抗生素有耳、肾毒性,不是理想的预防用药。一 般不用喹诺酮类作为预防药物。一

8、妇外科手术,应用一代头孢菌素,如注射用头孢唑啉,一次2g,静脉 滴注;或三代头孢菌素,如注射用头孢曲松,一次2g,静脉滴注,应在手术开 始前0.5-2小时给予,手术时间超过3小时,应追加1个剂量。一般的择期手 术,手术结束后无须再用药或用药不应超过24小时。预防厌氧菌感染可用0.2% 甲硝唑注射液,一次250ml,静脉滴注或0.4%替硝唑注射液,一次250ml,静脉 滴注。有明显感染高危因素的患者例如高龄(65岁)、营养不良、糖尿病、肥胖、 免疫功能低下等,可适当延长用药时间到手术后48小时,至多到72小时。二产科的剖宫产手术,可给予一代注射用头孢唑啉,一次2g,静脉滴注(结扎脐带后给药)。如

9、有感染迹象,可适当延长用药时间到手术后48小时,至多 到72小时。(六)预防用药时机1、赶在污染发生之前,“严阵以待”2、过早给药无益,属无的放矢3、应在手术开始前0.5-2h开始给药(万古霉素、克林霉素为2h),保证在发生污染前血清及组织中药物已达到有效浓度( MIC 90)4、在手术室给药而不是在病房应用给药5、结百肠手术前用抗菌药物准备肠道,应在手术前1天给药,不宜连用3天(七)抗菌药物分级管理1、非限制性使用(一线药物):由执业医师,根据患者病情,按临床需要选用。 此类药物抗菌普相对较窄,疗效肯定,不良反应小,价格低廉。2、限制性使用(二线药物):由主治医师职称以上医师使用。此类药物抗

10、菌谱 较广价格较贵,临床耐药率较高或由于安全性等诸多因素,采取一定程度的限 制性措施,对此类药物采取谨慎态度,依据患者病情控制使用。3、特殊使用(三线药物):由副主任医师、主任医师、科主任签字方可使用。 此类药物疗效独特,价格昂贵,或耐药率较高,或由于安全性等诸多因素,应 依据患者病情控制使用。紧急情况下可越级使用,但限期为1天量 (八)糖皮质激素治疗性应用的基本原则1、糖皮质激素在临床广泛使用,主要用于抗炎、抗毒、抗休克和免疫抑制,其应用涉及临床多个专科。2、正确、合理应用糖皮质激素是提高其疗效、减少不良反应的关键。3、其正确、合理应用主要取决于以下两方面:一是治疗适应证掌握是否准确; 二是

11、品种及给药方案选用是否正确、合理。4、糖皮质激素是一类临床适应证尤其是相对适应证较广的药物,但是,临 床应用的随意性较大,未严格按照适应证给药的情况较为普遍,如单纯以退热 和止痛为目的使用糖皮质激素,特别是在感染性疾病中以退热和止痛为目的使 用。5、糖皮质激素有抑制自身免疫的药理作用,但并不适用于所有自身免疫病治 疗如慢性淋巴细胞浸润性甲状腺炎(桥本病)、1型糖尿病、寻常型银屑病等。6、糖皮质激素治疗方案应综合患者病情及药物特点制订,治疗方案包括选用 品种、剂量、疗程和给药途径等。7、严格限制没有明确适应证的糖皮质激素的使用,如不能单纯以退热和止痛 为目的使用糖皮质激素。8、冲击疗法需具有主治医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决定。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