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姓典故(八)

上传人:jin****ng 文档编号:187150343 上传时间:2023-02-11 格式:DOCX 页数:34 大小:29.93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百家姓典故(八)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百家姓典故(八)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百家姓典故(八)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资源描述:

《百家姓典故(八)》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百家姓典故(八)(3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百家姓典故(八)106 俞姓典故跗医传世1;龙眠复生2。【注释】1黄帝时名医俞跗,其事迹在说苑、史 记中均有记载。他的医术高明,曾注素问。2清代画 家俞宗礼,字人仪,号凡在,上海人,侨居吴郡。工山水 及写真,尤善白描道释人物。有“龙眠复生”之誉。朴学泰斗3;林屋山人4。【注释】3清末学者愈樾(1821-1907),字荫甫,号曲 园,浙江德清人。道光进士。历任翰林院编修、河南学 政。辞官后,一意治经,主讲杭州诂经精舍三十一年,为 当时朴学泰斗。所著春在堂全集,凡五百余卷。4宋末 元初著名思想家、文学家俞琰,字玉吾,自号林屋山人, 吴郡人。宋末即以词赋闻名。于易尤精,撰有周易集 说、易图纂要等。等

2、家数5;百韵羡长6;【注释】5宋代画家俞微,字子清,号且轩,吴兴人。 作竹石得文苏二公遗意,清润可爱;山水有“自是一等家数” 的评价。6明代诗人俞安期,字公临,后改字羡长,吴江 人。尝以长律一百五十韵投王士贞,士贞为之延誉,名由 是改。有诗隽类函等。慷慨直谏惟言语俊7;忠诚许国有大猷8。【注释】7唐江陵人俞文俊,武后时有山出于新丰,自 为庆山。文俊上书,言陛下以女主居阳位,反易刚柔,故 地气塞隔,山变为灾,臣以为非关也。武后大怒,流之岭 南。8明代总兵俞大猷,字志辅,号虚江,晋升江人。他 博读兵法,有将才,历官总兵。并曾屡率水军打败倭寇, 被称为“俞家军”。他用兵先计后战,不贪近功,将略武功居

3、 世宗朝众将之冠。医长割解良方,学注素问9;身登台阁大位,绩在先 朝10。【注释】9见注1。10明代太子少保俞纲,字宗立, 嘉善人。景帝时以兵总右侍郎入阁参预机务。后加太子少保。面化初致仕卒【注释】11唐代贞元进士俞简行不由径诗联句。107 施姓典故诏拜仇博士1;功封靖海侯2。【注释】1汉代学者施仇,字长卿,沛人。博学。甘露 中与诸杂论五经同异于石渠阁,诏拜仇博士。2清康熙水 师提督施琅,字尊侯,晋江人。因功封靖海侯。名著岂止水浒传3;雄才非惟揽云集4。【注释】3元末明初小说家施耐庵(约 1296-约 1370),原名耳。祖籍姑苏今江苏苏州),迁居兴化(今江 苏兴化)。元至顺进士。少精敏,擅文

4、章。曾出仕钱塘(今 浙江杭州),以不合当道权贵,弃官归里,闭门著述。有 水浒、三国演义、隋唐志传、三遂平妖传等传 世。4清代文学家施清,字伯仁,钱塘人。康熙间召试鸿博。笃学嗜古,诗文朴厚,时称雄才,著有揽云集、 十三经同解等。精通棋艺号国手5;善画生竹称巨笔6。【注释】5清代著名棋手施定庵,字襄夏,海宁人。先 学琴,后复嗜奕。师俞长侯,年十六成第一手。乾隆时为 围棋国手。著有奕理指归等。6五代.后周施璘,字仲 宝,蓝田人。善画生竹,为当时绝技,有十幅竹图传 于代。疏花瘦蜨,笔端生趣7;博学鸿词,宋琬齐石8。【注释】7清代画家施心松,字靖陶,元和人。善写 生,长于小品,作疏花瘦蠘,有笔外之趣。8

5、清代文学家 施闰章,字尚白,宣城人。顺治进士兵,授刑部主事。康 熙中召试鸿博,授侍讲。篡修明史。进侍读。文章醇雅, 尤工于诗。有学堂诗文集、蠖斋诗话集等。论异同于石渠,五经淹治9;求道学于东鲁,一贯精 通10。注释】9见注1。10周代孔子弟子施之常,字子恒。万马丛中闻姓字;千军队里夺头功11【注释】11施耐庵水浒传中联语。金阙晓钟开万户;玉阶仙仗拥千官12【注释】12注同11。名标青史千年在;功播清时万古传13【注释】13注同11。气挟风雷无匹敌;志垂日月有光芒14【注释】14注同11。道高龙虎伏;德重鬼神钦15。注释】15注同11。【注释】16注同11。108 姜姓典故望出广汉;源自姜滨。楚

6、珮分嬃女;班捍续大家1。【注释】1清代女书画家姜宜,字五峰,如皋人。善墨 兰及竹石,工诗。尝题其弟恭寿画兰云:“楚珮分嬃女,班 香续大家”。八旬丞相兴大业2;七岁翰林显奇才3。【注释】2周代姜姓部族首领姜尚,字子牙。曾在昆仑 学道,后奉师命辅佐周室。年八旬余,钓渭水边为周文王 访得,拜为丞相。后又助武王完成兴周大业。3明代书画 家姜立纲,字廷宪,永嘉人。七岁能书,命为翰林秀才。天顺中以法书行于天下,称姜字。日本国门高十三丈遣使求匾,立纲书之。日本使者曰:“此中国惠我至宝也。匾赠东瀛称国宝4;画成牡丹索酒资5。【注释】4见注3。5清代画家姜思周,字周臣,钱塘 人。擅画牡丹,钩勒、设色俱佳。嗜酒,

7、醉后逞笔,所作 不轻易与人。曾急作一、二幅,付装潢人郭华阳而索其酒 资。大孝神侔,幻奇灵于跃鲤6;孤忠天植,缵茂绩于伏 龙7。【注释】6东汉孝子姜诗(广汉人)的典故。7三国时 蜀将姜维,天水(属甘肃)人,本是魏将,后投奔诸葛 亮,受到重用,任征西将军。诸葛亮死后,魏军攻蜀,他 死守剑阁,蜀主刘禅降魏,他被迫假降,卧薪尝胆,一直 准备反魏复蜀,因事败被杀,功败垂成。雁序情孚,表敦伦于同被8;鹰扬望重,兆匡世于钓 璜9。【注释】8汉代名人姜伯淮的事典。9注见2。【注释】10剑阁姜维墓联。墓原在剑门关口。后因修 川陕公路迁于钵孟寺路湾。109 洪姓典故文章高天下;姓字列榜头1。【注释】1明代左都御史

8、洪英,永乐中会试第一。宗山拱秀隆基业;星斗长明映画堂2。【注释】2洪氏家庙联(庙在台湾南投县)。由嘉应, 徒杨梅,祖德宗功,经之营之,力图官禄之基础。藉花峰,贯花邑,光前裕后,耕也学也,恢宏敦煌之 遗风3。【注释】3洪氏祖公棚对。原载于洪氏宗谱。此联 记述了洪秀全的祖先由嘉应州徒居花县官禄布村艰苦的历事可对人语;心常如水平4。【注释】4南宋诗人洪咨夔自撰联。洪咨夔,字舜俞, 于潜人。嘉定进士,官至刑部尚书,翰林学士。三洪名满天下5;一军功安社稷6。【注释】5宋代名医洪适,字景伯,鄱阳人。幼敏悟, 与弟遵、迈,先后中词科,由是“三洪”名满天下。累拜同中 书门下平章事兼枢密使。6宋代卫州知府洪梦炎

9、,字季 思,淳安人。宝庆进士。端平间高沙兵变,命梦炎绥之。 他开以自新之路,使一军得以平安。官至卫州知府。天帝次子声威远7;共工水神源脉长8。【注释】7太平天国起义领袖洪秀全自称天帝次子。8 洪姓始祖共工有水德,被奉为神明。兄弟俱才,争比谢家之四9;父子皆宜,竟夸宁海之 三10。【注释】9见注5。10指宋代政和进士洪皓及其子洪 适高中词科的事典。 九重早见长杨赋;一世先传短李诗 11。【注释】11清代学者兼文学家洪亮吉(1746-1809)书 赠联。洪亮吉,字君直,一字稚存,号北江,又号更生居 士,江苏阳湖(今常州市)人。乾隆进士,任翰林院编 修。工篆书,有洪北江全集。12见注4。110 宣姓

10、典故宣王衍派;濮阳望族。诗坛留雅韵1;画苑耀长辉2。【注释】1明代惠州府同知宣昶,字汝昭,嘉定人。授 经里中,邑之治诗者多出其门。以乡贡谒选,得惠州府同 知,以廉惠称。2宋代画家宣亨,汴人。精花鸟。宣和 中,久在画院。入蜀时,徽宋留之。见图绘宝鉴。学士谥忠靖3;司徙称巨公4【注释】3宋代大学士宣缯,庆元府人。嘉定中,拜参 知政事,以观文殿大学士致仕卒。谥忠靖。4东汉大司徙 审理秉,云阳人。字巨公。少修高节。光武初征拜御史中 丞。性俭约,帝幸其舍,见而叹曰:“楚国二龚,不如云阳 宣巨公。”即赐以而帛帷帐什物。后拜大司徒。帝有仁后成元佑5;民无冤辞夥俊才6。【注释】5宋代英宗之后宣仁后,毫州人。哲

11、宗立,尊 为太皇太后。帝年幼,太皇太后摄政,成“元佑之治”,时称 为“女中尧舜”。6明代息县知宣仲庸,优于政事,民无冤 辞,尤留心学校,勉励生徒,成材颇多。政绩号廉惠7;武功封南安8。【注释】7见注1。8汉代将领宣虎,因功勋卓著,封 南安侯,卒谥严。预定策功,高爵追封上国9;会同独坐,芳名丕显京 师10。注释】9宋代文殿大学士宣缯的事典。见注3。10见注4。111 祝姓典故关西夫子惜天下1;江陵博士惠半州2。【注释】1明代进士祝万龄,陕西咸宁人。累官保定知 府。天启中,魏忠贤毁天下书院,万龄叹息。其党李鲁生 劾之。遂罢仕。崇祯初起知黄州,集诸生讲学,时号“关西 夫子”。2宋代五经博士祝象器,世

12、顺江陵,迁歙,登儒 科,为五经博士。以好善闻于州郡,生业几有郡之半,时 称“祝半州”。式昭纂庆;方融嗣徽3。【注释】3唐代诗人祝钦明仪坤庙乐章联句。钦 明,字文思,始平人。举明经,为太子率更令。中宗复 位,擢国子祭酒同中书门下三品,历刑部、礼部二尚书。 后为崇文馆学士卒。每离善事心先喜;得见奇书手自抄4【注释】4明代文学家、书画家祝允明(1461-1527) 自题联。允明,字希哲,长洲(今江苏苏州)人。因生枝 指,故自号枝山,又号枝指生。弘治举人,会试不第,授 广东兴宁知县,迁应天(今江苏南京)通判,未几病归。 他博览群籍,为文多奇,尤工书法。与唐寅、徐真卿、文 征明并称“吴中四才子”。有前闻

13、纪、九朝野记、苏材 小篡、兴宁县志、怀星堂集等。四面有山皆入画;一年无日不看花5。【注释】5明代文学家、书画家祝允明撰扬州凝翠轩 联。草色和云暖;梅花带月寒6。【注释】6明代文学家、书法家祝世禄(约 1602 年前 后在世)自题联。世禄,字延之,号无功,鄱阳人。万历 进士。考选为南科给事,历尚宝司卿。有祝子小言、 环碧斋诗集等。太原流传一脉7;科名中选六经8注释】7祝姓望族居太原。8唐代祝钦明,中六经科选。受业文公,捷才倚马9;书宗怀素,走笔游龙10。【注释】9宋代名儒祝穆受业朱文公(熹),以儒学昌 其家,有事文类聚前后续别四集等。10明代文学家、 书画家祝明,狂草学怀素、黄庭坚。为“吴中四才

14、子”之一。112 胥姓典故源自胥臣;望出吴兴。父子两进士1;祖孙俱公卿2。【注释】1宋代进士胥偃、其子胥元衡亦为进士。2春 秋时晋国人夫胥甲,其孙胥童为卿士。前贤爱夸真御史3;后代犹忆名国公4。【注释】3明代监察御史胥必彰,常德人。弹劾不避权 贵,人称“真御史”。4金朝同平章事胥鼎,繁峙人。屡典边 疆,朝野依重,金代以书生为封疆大员,政绩显著者,首举胥鼎一人教训有方,议论才高战国5;名节自励,散田义及全 宗6。【注释】5战国名士胥臣的事典。6宋代开封知府胥偃 的事典。113 柯姓典故行治为首1;清官第一2。【注释】1明代官吏柯昶,字季和,莆田人。万历进 士,历官河间知府,治行称三辅第一。累官山

15、西巡抚。2 清代知县柯抡,字健庵,湖北人。同治间由进士知建宁 县,尽心民事。尝捐廉创立四门义学,总督李鹤年以抡为 “闽省第一清官”入奏。书画博士传名远3;医药专家播惠长4。【注释】3元代书画家柯九思,字敬仲,号丹丘生,台 州人。善书画,博学能诗文,又善鉴识金石。文宗置奎章 阁,特授学士院鉴书博士,凡内府所藏法书名画,咸命鉴 定。4清代医学家柯琴,字韵伯,号似峰,浙江慈溪人。 有伤寒论注等著作,对注经分证有特殊见解。瑞阳宏文有百卷5;怀州异鹊筑二巢6。【注释】5宋代学者柯芝,瑞阳人。早通五经,善词 赋,著书百余卷。6宋代朝散大夫柯述,字仲常,嘉佑进 士,历知怀州,累官朝散大夫,赈饥有惠政,有异鹊

16、二巢 于栋,秩满,移居传舍,鹊亦随止。既归,飞翔数十里, 喧噪彷徨不忍去。苏轼有诗记其事。帘幕半开人未起;楼台风暖日犹低7。【注释】7元代书画家柯九思题画诗联句。春风娇软绿阴肥;上苑莺花紫翠微8。【注释】8近代史学家柯劭忞(音民)(1850-1933)撰 联语。柯劭忞,字凤孙,号蓼园,山东胶州人。光绪进 士,历任翰林院编修、京师大学堂监督等,有天文志、 春秋谷梁传注等。愿闻己过;求通民情9【注释】9清代建宁知县柯抡,每出以两牌前导,上书 “愿闻己过,求通民情”八字,被誉为第一清官。身占春鳌,文邀天眷10;庭栖异雀,诗赋名流11。【注释】10指明代状元柯潜。11见注6。114 连姓典故望出上党;

17、姓启连称。博学著经标玉髓1;才高作赋 重庭筠2。【注释】1唐代学者连肩吾,著有金英玉髓经。2 唐代进士连总,字会川,闽县人。善作赋,为温庭筠所 称。暗室中,须问心得过;平地处,亦失足堪虞3。注释】3清代名人连梅耦自题联【注释】4明代御史连均,字士平,建安人。永乐进 士。历江西布政使,所至有能声,历仕四十年,产业未曾 有所增益,人称其廉。5宋代名人连舜宾,字辅之,应山 人。教子有方。其子连庶、连庠皆举进士。居官敏于政 事,号为良吏。有“应山二连”之誉。115 翁姓典故源自夏代;望出钱塘。传谷梁春秋,开来继往1;建 武平学校,易俗移风2。【注释】1指汉代学者翁郡。2宋代知县翁仲通,字济 可,宗安人

18、。知平武时,自买民地,建学以教之。父子双进士3;明清两状元4。【注释】3清道光进士翁心存及其子同书,父子皆第进 士。4指明状元翁正春,清代状元翁同和吟诗宜赏雨5;持卷爱听莺6。【注释】5清代诗人翁春,字曙鸠,江苏华亭人。有 赏雨茆屋诗。6清代学者、书画家翁广平,有听莺居 文钞。骐骥思千旦;鹪鹌老一枝7。【注释】7清代咸丰状元、光绪帝师傅翁同和(1830- 1904)自题联。文章真处性情见;谈笑深时风雨来8。【注释】8见注7。烟笼古寺无人到;树倚深堂有月来9。【注释】9清代内阁学士、书法家、金石学家翁方纲(1733-1818)撰北京陶然亭联。城西风雨老树立;夜半星月玄谈生10。【注释】10清代进

19、士刘可毅赠翁佩孚联。万山尽孝留 贤德11;六桂联芳传盛名12。【注释】11清代进士翁运标,因父赴粤失踪,他走遍 万山中,得父骨归葬,以孝廉闻名,官知道州。12宋代名 人翁乾度,居泉州,生六子,均中进士,时有“六桂联芳”之 誉。翁姓以“六桂”为堂号亦本此。116 袁姓典故扬风惠政1;卧雪清操2。【注释】1东晋东阳太守袁宏,字彦伯,阳夏人。少有 逸才,文章艳美。后自吏部郎出为东阳太守,谢安取一扇 授之。曰“聊以赠行。”宏应答曰:“;辄当奉扬仁风,慰 庶。”时人叹其率而能要。著有后汉纪等。2东汉司徙 袁安,字邵公,汝阳人。微时客洛阳,值大雪,洛阳令按 行至安门,门无行迹,令以为贤,举为孝廉,累拜楚郡

20、太 守。叱逆怀忠,谁出其右3;负图卫主,重义予生4。【注释】3南朝宋太子左卫率袁淑,字阳源,博学多 通。邵将为逆,淑不从,被害。谥忠宪。有文集。4南朝 宋中书监袁粲,字景倩,好学有清才。齐高帝“为图革命粲 谋攻之于朝堂”褚渊泄其谋,粲死。时人哀歌曰:“可怜石头 城,宁为袁粲死,莫作褚渊生。”才捷当庭赋铜鼓5;节高卧雪对梅花6。【注释】5清代诗人袁枚(1716-1797)的事典。袁枚 字子才,号简斋,别叼随园老人。钱塘(今浙江杭州) 人。乾隆进士,入翰林。任县令时。推行法制,不避权 贵,有政声。后不复仕,于南京小仓山筑随园,创作诗 文。其文学观主要表现在随园诗话一书中。6见注2疏陈五弊7;曲列三

21、绝8。【注释】7明代进士恺,字伯顺,聊城人。崇祯时,由 推官入为给事中,上疏陈时弊五事,因语侵佥都御史宋之 普而遭贬。8西晋吴郡太守袁松,博学能文,曾著后汉 书百篇。他性情秀远,善长音乐,其歌行路难,听者 无不落泪,与羊昙之唱乐、桓伊之挽歌,并称“三绝”。心术不可得罪于天地;言行要留好样与子孙9。【注释】9明末大将著名军事家袁崇焕(1584-1630) 自题联,。袁崇焕,字元素,东莞(今广东东莞)人。万历 进士,授邵武知县。天启二年(1622),自请守辽,超擢兵 部佥事,监关外军,驻守关内。三年,修筑关外重镇宁远 城,继而又修锦州、松山、杏山等城。他曾屡次获得对后 金作战的胜利,宁远一役,使用

22、权努尔哈赤受伤而死。宁 锦大捷又逼皇太极大败而归,被崇祯任命为兵部尚书。政得民心,后刺史称前刺史10;春交郎手,小登科兆 大登科11。【注释】10前刺史指唐代节度使袁滋,他曾为华州刺 史,清简慈惠。11唐代名人袁筠的事典。抚射衔道义;接武在文章12。【注释】12康有为撰明代军事家袁崇焕祠联。祠在北 京市左安门内新西里三号到处自开诗世界;无人不拜老神仙13【注释】13黄之纪赠清代诗人袁枚联。袁枚创作讲求 性情个性。反对清初以来拟古和形式的风气,其诗风格清 新,与蒋士铨、赵翼并称“江吉三大家”。黄初词赋空千古;白下江山送六朝14。【注释】14孙子潇赠袁枚联。明德自有达人后;忠臣心求孝子门15。【注

23、释】15上海袁公祖德祠联。读书不忘救国;救国不忘读书16。【注释】16红三军团政治部主任袁国平(1904-1941 自题联。袁另平,湖南邵东人。117 涂姓典故椒衍瓜绵,开东南氏族1;才高学博,撰古今志书2。【注释】1春秋时,晋国新吴侯涂钦,渡江南,主豫 州,其后繁衍,涂钦成为东南涂氏之祖。2南唐名人涂广 的事典。无富色,无贵色,无文章色,方成士品;有书声,有 机声,有小儿声,才是人家3。【注释】3涂氏名人涂澂自题联。涂山启源;滁水流 芳。邦祥翰林三妙4;俊生文学独魁5。【注释】4明代成代进干涂瑞,字邦祥,广东番禺人, 授翰林编修,仪表堂堂,书法遒劲,且又以文学驰名,时 称“翰林三妙”。5明代

24、名人涂俊生,郭行义而耽文学,与当 时文学名人交往甚多,而以俊生文学称冠。118 奚姓典故源自夏代;望出谯国。文房居三宝1;西冷占一家2。【注释】1五代时制墨名家奚廷珪,奚鼐孙。他制的墨 如玉,文如犀,时称廷珪墨。与“澄心堂纸”、“龙尾砚”并称 文房三宝。2清代画家、篆刻家奚冈,字纯章,钱塘人。 篆刻风格清隽,为“西泠八家”之一。七榆屏山樵3;万骑大将军4。【注释】3清代诗画家奚疑,字虚白,亦字乐天,归安 人,号方平山樵,又号榆楼。其家在郡城之南,临溪有 楼,近对岘山,植榆七株,蔽其外,曰榆楼。4后魏万骑 大将军奚斤,累从征伐有功。后太武为皇太子,听政,以 斤为佐辅,聪辨强识。卒谥昭。文武兼备惟

25、户部5;诗书俱妙有铁生6。【注释】5明代南京户部主事奚世亮,字明仲,黄冈 人。嘉靖进士,历延平府同知。时倭寇,亲冒矢石拒之, 南城已陷,犹西向迎战,身被数剑死。6清代诗书画家奚 冈,号铁生,工诗及书,精篆刻,善山水,以潇洒自得为 宗。得南田翁遗意。兰竹亦极超脱。定鼎加封,元功居于七位7;临变不避,忠气塞乎两 间8。【注释】7明代延平府同知奚世亮的事典。8汉代名将 奚涓的事典。涓从高祖丐沛,入汉,以将军定诸侯,封鲁 侯。四璧书声小邹鲁;一庭秋色古黄虞9。【注释】9清代诗书画家奚冈自题联。119 莫姓典故名剑莫邪,威震天下1;爵侯关中,誉满神州2。【注释】1春秋时造剑名人莫邪,相传为吴王阖庐时 人

26、,干将之妻。吴王使干将铸剑,铁汁久久不下,干将知 欧冶子炼剑,曾遇民样困难。后以女人配炉神,炉乃出 铁。她受干将示意,乃断发剪爪,投入炉中,果得雌雄二 剑。一说莫邪即墨阳,越人,男性,仕吴为大夫,善造宝 剑,与干将齐名。2东汉左将军莫含,繁畴人。穆帝爱其 才,甚为帝所重,常参军国大谋,卒于左将军。封关中 侯。登科称五宝3;对策第一名4。【注释】3宋代官吏莫琮,字叔方,仁和人。历明、福 二州幕官,行已俱有可观。子五人:元忠、若晦、似之、 若拙、若沖俱登科。时比“燕山五宝。” 4唐代台州别驾莫 宣卿,字仲节,封川人。大中间对策第一,授台州别驾, 以母老乞归养,诏赐其乡名锦衣。三莫皆进士5;六艺俱行

27、家6。【注释】5宋代名士莫伯容,字器之,有高志,三子 济、汲、沖皆攉进士第。时号“三莫”。6清道光举人莫友 芝,字子偲,独山人。少喜聚忆,通苍雅故训六艺名物制 度,旁及金石目录家言。治诗尤精,又工真、行、隶、篆 书,与遵义郑珍齐名,时称“郑莫”。有黔诗纪略,遵义 府志、声韵考略、唐本说文木部笺异、过庭碎录、 郘亭诗钞竺。笑把湖山当孤注;饱餐风月不知愁7。注释】7节录莫愁湖胜棋联语若使琵琶能结果;满城箫管尽开花8。【注释】8明代书画家莫是龙,字云卿,华亭人。后以 字行,更字廷韩,号秋水,又号后明。十岁能文,善书 画,有石秀斋集及画说。有一回,他到袁福征家, 看桌上有张帖子,写着“琵琶四斤”四字,

28、两人一起大笑起 来。随即口占两句七言诗,诗曰:“若使琵琶能结果,满城 箫管尽开花。”人们到处夸他有才华。钩河適雒;奉魁承杓9。【注释】9清代书法家、道光举人莫友芝书联。莫友芝 (1811-1871)。了子偲,贵州独山人。目录学家兼书法 家。下里锦衣,寿母邀荣阙下;南山彩凤,神童发迹岭南 10。【注释】10指唐代岭南状元莫宣卿的事典。莫宣卿,字仲节,封川(今属广东)人。授台州别驾,以母乞归 养。诏赐其乡名“锦衣”。120 陈姓典故太丘德望1;颖水渊源2。【注释】1东汉太丘长陈实,他“修德清静,百姓以 安”,年八十四卒,海内赴者三万余人。谥号文范先生。2 指陈姓望出颖川。笔新墨奇避乱草3;光远正大

29、铺山中4。【注释】3明代国子监生、著名画家陈洪缓的事典。陈 洪缓,诸暨人,字章侯,号老莲。书法遒逸,善画老莲、 山水、尤工人物,与北平崔子忠齐名,有“南陈北崔”之誉。 4近代民主革命家陈少白(1869-1943)的事典。陈少白, 又名闻绍,字夔石,广东新会人。与孙中山同学,共创兴 中会香港总会。1921 年孙中山任非常大总统时,曾任总统 府顾问。有兴中会革命史要。张楚开纪元5;文佳第一人6【注释】5秦末阳城农民起义领袖陈胜(?-208),字 涉。秦二世元年(前210),他被征屯戌渔阳(今北京密云 西南),行至蕲县大泽乡(今安徽宿州东南),为大雨所 阻,依秦法,失期当斩。遂与吴广发动同行戌卒九百

30、余人 揭竿起义,为我国历史上首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起义军 连战连捷,至陈县(今河南淮阳),已有车六七百乘,绮千 余,卒数万人。攻下陈县后,他被推为王,国号张楚(张 大楚国之意)。6唐高宗时浙江农民起义女首领陈硕真(? -653),睦州(今浙江建德)人。永徽四年(653)与妹夫 章叔胤在睦州组织农民起义,参加者数以万计,她称文佳 皇帝,以叔胤为仆射。风雷驱大地;浩气贯长虹7。【注释】7集陈毅元帅句联。同安出英豪8;集美献爱心9。【注释】8清末抗英杰出将领陈化成(1776-1842),字 业章,号莲峰,福建同安人。曾任金门镇压总兵、福建水 师提督。1842 年6月10日,英国舰队进攻我国吴淞口,

31、他乃率参将周世荣扼守西炮台。13日,亲自挥旗督战,燃 炮杀敌,击伤英舰数艘,致辞敌不敢进。后身中弹七处, 仍英勇搏斗,直至英勇殉难。9近代爱国华侨领袖陈嘉庚 (1874-1961)福建同字集美村(今厦门境)人。早年在新 加坡经商,1907 年加入同盟会,曾以巨资资助辛亥革命。 嗣后长期从事华侨和家乡的文化教育公益事业心。历任中 华全国归国华侨联合会主席等职。鼎甲绵绵接武10;春魁世世光宗11。【注释】10宋代名人陈文忠、陈文肃兄弟二人,先后 皆中状元。11指明代状元陈安、陈循、陈谨等。高隐献诗,唐祖称善12;少年博学,张华惜才13。【注释】12五代南唐诗人陈贶,闽人,志操苦朴,不 苟仕进,居庐

32、山近四十年,苦思于诗,学者多师事之。因 献景阳宫怀古诗景帝称善。授官固辞。13指魏、晋间史学 家陈寿(233-297)的事典。天下太平无一事;山中高卧有千年14。【注释】14五代宋初道士陈搏(?-1089)华山庙 联。陈搏,字图南,毫州真源人。生于唐末,后唐举进士 不第,隐居华山四十年。宋太宗赐号希夷先生。好读易, 其龙图易,为宋代象数学之始。茶敬樽节退让;康乐和系平安15。【注释】15清代嘉庆举人鳣(1753-1817)撰书联。注述六家胸有甲;立功万里胆包身16。【注释】16前清举人韩国钧撰赠陈毅元帅联。虚其心,实其腹;骥之子,凤之雏17。【注释】17陈姓名人陈方伯赠侄联。水能性淡为吾友;竹解心虚是我师18。【注释】18清代文渊阁大学士兼礼部尚书陈元龙自题 联。亭台不落匡山后19;策杖曾经工部来20【注释】19此系唐代诗人陈子昂读书台联。匡山在四 川江油县西,李白曾在此读书。20策杖:拄杖。工部:指 唐代大诗人杜甫。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