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释世界火山和地震的分布规律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187143018 上传时间:2023-02-11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225.04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解释世界火山和地震的分布规律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解释世界火山和地震的分布规律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解释世界火山和地震的分布规律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资源描述:

《解释世界火山和地震的分布规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解释世界火山和地震的分布规律(3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板块构造理论解释世界火山和的证的分布规律一:板块构造理论一:板块构造理论1.大陆漂移学说2.海地扩张运动3.板块构造学说1.大陆漂移学说历史背景:大陆漂移说是魏格纳在 1912 年提出来的,并且在 1915 年出版的一部专着中加以发展和完善;人们立刻就意识到了这个假说潜在的革命性质,因为它要求对地理学的全部基础进行重新修订;在一片反对声中,直到 50 年代中期,不断发现的新证据才越来越对大陆可能运动的假说有利;但直到 20 世纪 60 年代,一场地球科学革命才真正发生;内容:大陆漂移说认为地球上所有大陆在中生代以前曾经是统一的巨大陆块称之为泛大陆或联合古陆中生代开始泛大陆分裂并漂移逐渐达到现在

2、的位置;大陆漂移的动力机制与地球自转的两种分力有关向西漂移的潮汐力和指向赤道的离极力;较轻硅铝质的大陆块漂浮在较重的黏性的硅镁层之上由于潮汐力和离极力的作用使泛大陆破裂并与硅镁层分离而向西向赤道作大规模水平漂移;2.海地扩张理论内容:该学说认为地幔内存在着热对流,变化了的地幔顶部的玄武岩熔岩物质,形成高温上升流,在大洋中脊隆起,侵入并上升涌出,遇水作用成蛇纹石化,从而形成新的大洋地壳,将原先存在的大洋地壳不断向外推移,使整个海底不断自大洋中脊向两侧扩张;至海沟一岛弧一线受阻于大陆而俯冲下沉,又融熔于地幔中,达到新生和消亡的消长平衡,使洋底地壳在于-3 亿年间更新一次;主要证据:印度洋洋中脊区的

3、磁异常呈条带状,正负相间、平行于中脊的延伸方向,并以中脊为轴呈两侧对称,其顺序与年代一致,证明洋底是从大洋中脊向外扩展大洋中脊的扩展而成;转换断层概念的提出,使岩石圈水平位移成为可能,也说明大洋中脊的扩张新生洋壳和海沟带的洋壳俯冲消减的消长平衡关系;3.板块构造学说内容:大陆漂移学说和海地扩张学说的基础上提出的;根据这一新学说,地球表面覆盖着不变形且坚固的板块地壳,这些板块确实在以每年 1 厘米到 10 厘米的速度在移动;1.板块分类:由于地球表面积是有限的,地球板块分类为三种状态:其一为彼此接近的汇聚型板块边界;其二为彼此远离的分离型板块边界;其三为彼此交错的转换型板块边界;板块本身是不会变

4、形的,地球表面活动便都在这三种状态下集中发生.2.主要证据:1965 年,科学家运用计算机使地球各个大陆以现有的形状恰好拼合在一起;再者,海地地形、地震位 置、火山等活跃部位都连接成为带状,于是“板块构造学说”这一革命性的见解应运而生;勒皮顺在 1968 年将全球地壳划分为六大板块;太平洋板块、亚欧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包括澳洲和南极板块;3.动力因素:板块学说认为,板块运动的驱动来自于地幔,是由地幔对流驱动的;由于地幔受热不均,在受热强烈、温度比较高的地方,二二.世界火山和地震带的分布世界火山和地震带的分布板块边界为不稳定地带地震几乎全部分布在板块的边界上,火山也特别多在边界附

5、近,其它如张裂、岩浆上升热流增高、大规模的水平错动等,也多发生在边界线上,地壳俯冲更是碰撞边界划分的重要标志之一;可见板块边界是地壳的极不稳定地带.世界火山的分布:1环太平洋火山带;有400余座活火山,其中厄瓜多尔的科托帕克希火山 5890 米是世界最世界最高的活火山高的活火山,阿根廷安第斯山脉的阿空加瓜火山 6940 米是世界最高的死火山世界最高的死火山;2 地中海火山带;西起伊比利亚半岛,向东经喜马拉雅山与环太平洋火山带相接;3 大西洋海岭火山带;北起格陵兰岛,经冰岛、亚速尔群岛至圣赫勒拿岛,约有近 60 座活火山4 东非火山带;沿东非大断裂带分布,如着名的乞力马扎罗火山 5895 米;板

6、块理论解释火山分布如果把世界火山分布同全球板块边界作一对比,可以发现二者有基本一致的规律,火山主要分布在下述三个地带:一是沿着大洋中脊分布,如冰岛火山等;随着洋壳不断产生和扩散外移,活火山逐渐变为死火山,并密集成群对称排列于洋脊两侧;二是沿着大陆裂谷分布,如东非大裂谷北段曾有多期岩浆喷发活动,形成埃塞俄比亚熔岩高原;乞力马扎罗火山 5895m、肯尼亚火山 5199m 等都是世界着名的火山;三是沿着板块俯冲带分布,如环太平洋火山带及古地中海火山带,它们构成世界最主要的火山带;前已述及,在环太平洋板块俯冲带,一侧是海沟,一侧是岛弧火山带,其分界线称为安山岩线,它的内侧为大洋型地壳,以少含 K2O

7、的拉斑玄武岩为主;它的外侧即靠近大陆一侧,则过渡为大陆型地壳,以喷发大量安山岩或侵入花岗闪长岩、火山碎屑岩为主,或喷出含 K2O 较多的碱性玄武岩,构成有名的环太平洋火山圈;日本的富士山,菲律宾的皮纳图博火山,印度尼西亚的喀拉喀托火山和意大利的维苏威火山等都是这一带的知名火山;世界地震分布地理分布地震带地震大多分布在地壳不稳定的部位,特别是板块之间的消亡边界,形成地震活动活跃的地震带;全世界主要有三个地震带:1 是环太平洋地震带,包括南、北美洲太平洋沿岸,阿留申群岛、堪察加半岛,千岛群岛、日本列岛,经台湾再到菲律宾转向东南直至新西兰,是地球上地震最活跃的地区,集中了全世界 80%以上的地震;本

8、带是在太平洋板块和美洲板块、亚欧板块、印度洋板块的消亡边界,南极洲板块和美洲板块的消亡边界上;2 是欧亚地震带,大致从印度尼西亚西部,缅甸经中国横断山脉,喜马拉雅山脉,越过帕米尔高原,经中亚细亚到达地中海及其沿岸;本带是在亚欧板块和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的消亡边界上;3 是中洋脊地震带包含延绵世界三大洋即太平洋、大西洋和印度洋和北极海的中洋脊;中洋脊地震带仅含全球约 5的地震,此地震带的地震几乎都是浅层地震;板块理论解释地震分布地震的分布规律和成因机制,大体可概括为以下几点:1 沿着大洋中脊、转换断层、俯冲带贝尼奥夫带、大陆裂谷、地缝合线分布;2 世界上的中、深源地震,特别是深源地震,主要分布于俯冲带倾向大陆的一侧;3 发生于大洋中脊、大陆裂谷的地震主要由拉张所产生;发生于转换断层带的地震主要由扭错所产生;发生于俯冲带、地缝合线的地震主要由挤压、逆掩所产生,但发生于海沟附近的地震有许多是因张裂形成;4 板块内部地震较少;总结总结无论是地震还是火山,都集中分布在板块的边缘,因为板块的边缘是构造活动最强烈的地方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