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沧海教学设计(附加知识导图)(完整资料).doc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187143010 上传时间:2023-02-11 格式:PDF 页数:11 大小:781.29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观沧海教学设计(附加知识导图)(完整资料).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观沧海教学设计(附加知识导图)(完整资料).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观沧海教学设计(附加知识导图)(完整资料).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资源描述:

《观沧海教学设计(附加知识导图)(完整资料).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观沧海教学设计(附加知识导图)(完整资料).doc(11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最新整理,下载后即可编辑】教学设计作品模板教学设计表学科语文授课年级七年级学校 XXXXXX教师姓名XXX章节名称观沧海计划学时1 课时观沧海出自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二课诗歌二首。这首诗描绘了祖国河山的雄伟壮丽,表达了豪迈乐观的进取精神。全诗语言质朴,想象丰富,气势磅礴。能使教材分析学生触摸到作为诗人、政治家、军事家的曹操,感受到曹操奋发进取、立志统一国家的伟大抱负和壮阔胸襟,能陶冶学生情操,激励学生志存高远。学习内容分析(可附加知识导图)学习者分析一学生对曹操知之不多,存在误解般特【最新整理,下载后即可编辑】征学习 欣赏诗歌欠缺方法、能力有待提高,人生目标不明确或缺特 少远大志向。征课程标

2、准:观沧海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的一篇诗歌赏读课文。知识与技能:了解相关的文学常识;有感情诵读诗歌;理解诗的内容;欣赏诗的意境。教学目标过程与方法:创设情境,知人论世,有感情诵读,想象画面,感受意境,拓展延伸,比较阅读,有效利用网络教学。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体会诗人昂扬奋发的精神,以此激励学生;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古代文化的思想感情。重点是:有感情朗读,感受意境,体会作者抒发的感情。解决措施:1、情景教学法。利用 flash 课件展示出和诗歌内容相吻合的想象画面,给学生创设一个轻松、愉悦的学教学重点习氛围,以便培养对诗歌的联想、想象能力。及解决措2、朗读教学法。

3、“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一施篇好文章是读出来的,因此,将各种方式的读贯穿于整个课堂,让学生在读中学,学中悟。3、探究讨论教学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在讨论中分析、感受作者的写作成功之法。教学难点:体会诗人广阔的胸襟、宏伟的心愿。教学难点解决措施:在自主评价学生自己朗读的过程中,学会如何及解决措朗读诗歌,体会诗歌的优美意境;在分小组合作探究理解施课文内容的过程中,获得研读、精读、品读的学习方法,品味经典的诗句。【最新整理,下载后即可编辑】教学设计思路(理念与方法)依据的教育教学理论1、引言:(幻灯片一)猜一猜他是谁?(请注意听题,待老师允许后再举手回答)他是卓越的军事家,同时又是出色

4、的诗人他生活在中国历史上最动乱的时代.他是中的重要人物.三分天下有其一,他被人称为治世之能臣,乱 世之奸臣.那你们还知道关于曹操的哪些故事呢?。看来大家对曹操或多或少都有一定的了解,这里就让我们从文学的角度来认识曹操,先看曹操的个人简介。2、曹操个人简介曹操(155220)字孟德,沛国谯县人。东汉末年政治家、军事家、诗人。遗著有魏武帝集,其诗往往借乐府旧题抒发自己的政治抱负,气魄雄伟,慷慨悲凉。这个简介告诉我们曹操字什么,哪儿人,获得了哪些称号,有什么著作,其诗有什么特点。今天就让我们先来学习曹操的观沧海。返回返回作为魏国的主帅曹操为什么要写大海呢?他又是在什么情况下写这首诗的呢?让我们先来了

5、解一下这首诗的写作背景。3、写作背景简介建安五年,袁绍率十万大军南下,进攻曹操,兵至官渡,只有三四万兵的曹操,接受袁绍手下谋士许攸的策略,火烧袁军粮草重地乌巢,致使袁军大乱,曹操乘胜追击,在武阳等地大歼袁军,袁绍只带八百多骑兵狼狈逃回河北,从此一蹶不振。公元207年,曹操亲率大军北上 征讨乌桓,追歼袁绍残部,五月誓师北伐,七月出卢龙寨,临碣石山。他跃马扬鞭,登山观海,面对洪波涌起的大海,触景生情,写下了这首壮丽的诗歌名篇观沧海。【最新整理,下载后即可编辑】噢,原来曹操是在大败袁军,征讨乌桓,追歼袁绍残部,基本统一北方的情况下写的,同学们可以想像一下,当时诗人会是什么心情,用哪些词语可以形容。(

6、高兴、亢奋),可以说这时的诗人心情一定像沧海一样难以平静,他将自己这种昂扬奋发的精神融会到诗里,写下了这首壮丽的诗歌名篇观沧海。4、(让我们先听课文范读,在听朗读的时候,要注意朗读的节奏和韵律)课文范读,整体感知课文内容。5、(下面时间大家自己朗读诗歌,找出你不认识的字?XXX,你不认识的字有哪些,在哪一行的第几个字?在XX行的第XX个字有谁知道读音?在本首诗歌中有如下汉字读音大家要注意)(1)给划线字注音碣石(ji)澹澹(dn)竦峙(sng zh)萧瑟(s)(认识了几个新字词之后,1、谁能起来把诗歌给大家朗读一遍?2、有没有哪位同学读的更好,请举手?3、还有哪位同学愿意起来为大家朗读诗歌?)

7、(大家读的都很好,那对于下面字词在文中是什么含义呢?)(2)给加点字释义临:到,登上以:连词,来。澹澹:水波荡漾的样子竦峙:高高的挺立。若:好像其:代词,指大海。至:极点。星汉:银河返回(看来大家预习的很仔细,下面时间,同桌之间,一个人读一句诗,另一个人说出这句诗的含义,互相讨论,待会,我们看谁能把诗歌的大致意思说清楚?)(下面谁能起来用自己的话,把诗歌的大致意思说一说?)【最新整理,下载后即可编辑】6、口述诗文大意(他说的真好,让我们大家为他精采的发言鼓掌。根据刚才的发言,我们再归纳一下,诗歌的大意是:)(曹操)向东行走,登上碣石山,来观赏大海。海水多么宽阔浩荡,山岛高高耸立在海边山岛上树木

8、丛生,各种草长得很繁茂。在萧瑟的秋风中,海上涌起巨大的波涛。日月运行不息,好像是从这浩淼的海洋中出发的。银河星光灿烂,好像是从这浩淼的海洋中产生出来的。真是幸运极了,且让我放声歌唱,倾吐宏伟的心愿。7、(1、对于诗歌的大意是人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解诗歌的大意之后,让我们大家齐声的再把课文朗读 一遍2、好,大家读的很好,下面,大家推荐一个朗读水平最好的同学来读课文3、XXX在读课文的时候,大家边听边思考下列问题)(1)诗人观察景物的立足点在哪里?准备做什么?(碣石山、观海)那就是说诗歌的前两句叙述观海地点叙述观海地点(2)这首诗哪几句是写诗人登临碣石山看到的景物?看到了什么?(水、山岛、树木、

9、百草、风、波)也就是说诗歌的38句描写所见之景描写所见之景(3)哪几句是写诗人的感想?想到了什么?(日月、星汉)原来诗人不仅仅是登上碣石山观看了大海的美景,而且还心有所思,那就是说诗歌的912句抒发所想之抒发所想之感感)(4)(那)最后两句有什么用?与全文有没有直接的联系?(最后两句,每章都有,合乐时的套语,与本诗正文的内容没有直接的关系)返回返回那诗人是怎样把叙述、描写、抒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的呢?让我们默读朗读,在默读中边体会边思考下列问题:【最新整理,下载后即可编辑】8、(1)全诗以文中哪个字展开的?(观,统领全篇,是诗的线索,以下由观字展开写所见所思)(2)哪些诗句是写现实的,哪些诗句是

10、写想象的?(3)哪几句诗写出了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气慨,体现了诗人博大的胸怀?(4)一、三两排再转过身去,讨论一下:为什么说“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表现出诗人广阔的胸襟和宏伟的心愿的?提示:要理解这个问题,大家应结合三个方面:一、诗人是在什么心情下观看大海的?二、诗人借“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展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三、展现的画面与诗人的什么心理产生共鸣?诗人正处在自己事业的最高峰,他已削平了北方群雄,现在又打垮了乌桓和袁绍残部,消除了后患,如果再以优势兵力消灭南方的割据势力,他就可以荡平宇内,一统天下。身为主帅的曹操,登上秦皇汉开也曾登过的碣石山,抚今追惜,他

11、的心情和沧海一样难以平静,此时看到天连水,水连天,浩浩荡荡、无边无际的大海,触景生情,自然想到日月星辰是不是也归属于大海。换句话说,北方割据势力已被我征服,已属于我的治理之下,那南方割据势力也会被征服,天下终将归于一统。(单击幻灯片)诗人以丰富的想象,把我们带进了一个更加宏伟的境界,可以说虽然仅仅只有十六字,但却写出了沧海之大,写出了一幅吞吐日月、含蕴群星的气派。有句话是这样说的:世界上最宽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宽阔的是人的胸怀。诗人写沧海之大,写大海吞吐宇宙的气势,实际上写出了自己招贤纳士、志在天下的广阔胸襟和宏伟心愿。让我们再一次领略大海的美,去感受诗人博大的胸怀。(单击绿灯片,配音欣赏)返

12、回返回9、(单击幻灯片)小结:本诗叙述与描写相结合,借景抒情、虚实结合、托物【最新整理,下载后即可编辑】言志,以洗练的笔法,神奇的想象,描绘了大海吞吐日月,包蕴万千的壮丽景象,表现了诗人开广阔的胸襟、宏伟的心愿。如此美景、如此胸怀,如此好诗,值得我们每一位同学去欣赏和学习,让我们大家在朗读和背诵中去感受吧!下面时间,大家自由朗读、背诵、默写。我们在背诵的时候可以结合我们刚才的讨论,先是登碣石山观海,然后是背诵所见之景,所想之感,最后是和歌时的套语。返回返回(单击幻灯片)课后作业:课后作业:1、观沧海选自乐府诗集是乐府诗步出夏门行的第一章。作者是 曹操,字孟德,东汉末年的政治家、军事家、诗人。他

13、的诗以慷慨悲壮见称。2、最能体现作者博大的胸怀的是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3、通过这节课对观沧海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返回返回资源与媒体应用分析媒体内容知识点与形式曹操个人多媒体幻灯简介及写片作背景展示字词多媒体幻灯片展示使用方式与时机引入后自然过渡在曹操个人简介及写作背景及范读全文后出现使用目的了解曹操,及写作背景资源与媒体来源互联网复习与检查互联网在讲解前课文范读使用音频,体会诗人广声音、动画、理解全文在讲解过程中阔的胸襟、视频配合动画及视宏伟的心愿频【最新整理,下载后即可编辑】互联网教学过程(可续页)教学内教学环节容曹操个人简介及写作背景检查字词理解全文掌握结构体会诗人广

14、阔的胸襟、宏伟的心愿所用时间5 分钟3 分钟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教学策略、方法利用活动创设情境,介绍图片初识全文了解学生课下预习情况导入创设情境猜谜语复习提问积极回答问题新授15引导学习小组合作教知识,传技能拓展5播放动画,各抒己见,升华主题各抒情怀深化感情【最新整理,下载后即可编辑】课堂教学流程图(表)学习目标练习与检测1、掌握作者相关常识、作 1、背诵全诗品内容。、2、观沧海选自是乐府诗步掌握作者相 出夏门行的第一章。关常识、作品 作者是,字,东汉末年学习内容。的、评价表 2、有感情的。他的诗以著称。朗读及背诵 3、最 能 体 现 作 者 博 大 的 胸 怀 的 句 子诗文。、有 是。感情的朗读 4、通过这节课对观沧海的学习,你学到了及背诵诗文。什么?3、深刻理解诗歌内容与【最新整理,下载后即可编辑】情感。、深刻理解诗歌内 容 与 情感。评价量规课堂要素教学目标教材应用活动创意学法指导环节过渡特色显现实施效果教学反思优点:学生重新认识了曹操,受到曹操豪迈情怀、雄心壮志的感染,群情激昂,立志要做一个志向高远之人。学生领略到了诗歌的艺术魅力,兴趣盎然,一堂课书声琅琅,跃跃欲试,畅所欲言。缺点:学生朗读,小组活动时间略有不足。【最新整理,下载后即可编辑】【最新整理,下载后即可编辑】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