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金矿业公司二采区地质说明书

上传人:m**** 文档编号:187136491 上传时间:2023-02-11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3.32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照金矿业公司二采区地质说明书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照金矿业公司二采区地质说明书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照金矿业公司二采区地质说明书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资源描述:

《照金矿业公司二采区地质说明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照金矿业公司二采区地质说明书(8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铜川市耀州区照金矿业XXX二采区地质说明书审批审核编制:二O一三年十月二十日二采区地质说明书、概况位 置 及 氾 围水平11701090翼西翼羽翼采区二系(组)延安组煤4-2层东至井田东部一采区边界线南至煤层零点边界线西至煤层零点边界线北至煤层零点边界线丿丨采上限标冋1170开采下限标1090地面标1802m-高高1550m采 区 情 况地质及水文地质简述:1、_采区地质构造简单,为一宽缓向斜构造,倾向北东的单斜构造,走向近东西的 宽缓褶曲,轴向近东西,采区南部从东至西煤层底板呈现南高北低,倾角为5 12,一 2 0 ,北部从东至西煤层底板呈现东低西高状态,倾角为1 32 一 0。41。2、地

2、下水赋存特征为两大类:(1)松散层空隙裂隙潜水地下水;(2 )碎屑岩裂隙地 下水,地质勘探类型为二类一型。(3)地质构造为简单类,未见断层及岩浆岩3、201采面地质构造简单,位于向斜构造的西中部,煤层底板呈现南高北低,从南 部煤层零点边界线至201运输顺槽,坡度平缓约为2。从201运输顺槽入口至北部煤 层零点边界线,煤层底板呈现近水平状态,坡度约为0 28 ; 201运输和回风顺槽从 入口至西部煤层零点边界线,煤层底板呈现东低西高状态,坡度平缓约为0 41;采掘情况:二米区轨道大巷、运输大巷、回风大巷、回风斜井已经形成。区段轨道巷、运输巷、 回风巷部分形成。采区开拓工作正在进行。201综采工作

3、面已经形成,201运输顺槽、回风顺槽长度均为1536m,至回采工作 面切眼处,切眼长度为124.5m。自然灾害及其他:无。地 面 情 况 及 受 生 产 影 响 程 度本采区内无大的建筑物及构筑物,旬耀公路穿过本采区,低压线及通讯线较多。地形(地貌、植被地层出露情况):本区大部位于黄土塬区及低山丘陵区,植被茂盛,灌木从生水系及地面积水范围:本采区内无河流,地层表面泉水出露点较多采动影响及破坏程度:开采后不会造成山体表面明显塌陷,对当地生态环境不会造成大的影响。区 内 地 质 勘 探 情 况孔号煤层见煤底板标高煤厚终孔层位封孔质量备注ZK84-21094.42m14.20 m4-2煤底板合格位于

4、二采区运输大 巷约1660m北侧15m处X234-21123.79m11.20 m4-2煤底板合格位于201运输顺槽 约340m处二、地层及标志层地层侏罗系中统延安组主要标志层2层(K1/K2 )富县组花斑泥岩、小街砂岩三、煤层赋存情况Q12 2 0 7,本米区4 煤赋仔稳疋,采区南部从东至西煤层倾角为5北部从东至西煤层倾角为1 32 0 41。无大的地质构造,煤层平均厚度6.28m。煤层厚 度倾角 结构间 距煤层名称煤厚(m )倾角()结构稳定性42按储量 图块段煤厚计算(6.85+7.6 7+6.75 + 6.7 5 + 3.4)/5=6.285 120 28 煤层中夹有0 - 300mm

5、 不规则泥岩层较稳定物理特征煤层颜色光泽硬度容重煤岩类型4-2煤黑色沥青光泽1.81.38半亮煤为主,暗煤 次之属半亮型煤。工 业煤层Mad(%)Ad(%)Vdaf(%)Cl(%)St,d(%)Pd(%)Qn et (MJ / Kg)Y(mm)工业牌号指标4-2煤8.0616.6436.750.0141.130.03324.250长焰煤四、煤层顶底板煤层类别岩石名称厚度(m)主要岩性特征4-2煤顶板老顶粉砂岩17.58灰绿色、浅黄色,呈块状,不显层理,不稳 定易冒落直接顶泥岩、粉砂LJ-I 岩2.78灰色、易破碎,呈块状,不显层理,具滑面底板直接底碳质泥岩1.75黑色、易破碎、团块状、含植物化

6、石及碎片老底粉砂岩8.65浅灰色,呈块状,不显层理,较硬。五、地质构造主要 特征及影响范围二米区内有地面钻孔2个,依据地面地质勘探资料,煤厚由014.20米,本米区 煤层主要为井田西部占用储量/依据相关剖面图显示/煤层底板标高由东冋西增大厚 度逐步变薄,米区内无断层及岩浆岩入侵活动,煤的赋存状态对生产作业不会造成大的 影响。根据201巷道掘进揭露的煤层,观测煤层有以下5个特征:1、煤层中夹泥岩层呈现垂直或接近垂直状态与水平面夹角在70 90之间。2、越往西部井田煤层O点边界靠近,煤层逐渐变薄,煤层中夹杂的泥岩层出现的 次数增多。3、夹杂的泥岩层厚度在1-30cm之间,泥岩质软,遇水变泥,与煤层

7、分离。4、局部区域出现煤和泥的结合层,容易破碎。5、巷道在掘进过程中,形成了一定的空间,巷道在上覆岩层的巨大压力下,松软煤层、煤与泥岩互相分离的顶板会产生漏顶。六、水文地质情况及防治水措施、充水因素:本采区煤层埋深约为500670m,上部受多层隔水层的阻隔,地表水、新生界砂层孔 隙水补给条件差。主要充水途径为:直接充水层和间接含水层延安组、直罗组砂岩裂隙水 及采掘活动造成的采空区上方冒落裂隙带、底板岩层破坏产生的裂隙带。1充水水源:影响本采区4-2煤采掘生产的主要充水水源有:4-2煤顶、底板砂岩裂隙水、顶板裂 隙水及地表水渗入及采空区积水、渗水。、4-2煤顶、底板砂岩裂隙水:充 水 因 素 及

8、 防 治 水 措 施根据钻孔资料,4-2煤层顶板以上12.10m为粉砂岩,灰色、易破碎,呈块状,不显 层理,具滑面。二采区中部煤层厚度最大层理及裂隙较发育。4-2煤底板以下0.6 - 2.9m 为碳质泥岩平均1.75m,底板粉砂岩厚度为8.65m。据矿井地质报告,煤层直接含水层为 延安组砂岩裂隙地下水与直罗组砂岩裂隙地下水、正常涌水最及最大涌水量:,正常涌水最为10 m3/h。最大涌水量为60m3/h (井下7.19突水情况出现时)二、防治水措施:1坚持“预测预报、有疑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的防治水16字方针,认真 执行探放水作业措施,并按照最大涌水量建立相应的疏排水系统,确保正常运转。2、

9、工作面回采前,对顶、底板砂岩裂隙及直罗组砂岩裂隙层进行水文地质物探工作 针对探明的富水区域实施钻探,进行有目的的疏放,确保回采4-2煤顶、底板砂岩裂隙水 彻底疏放。3、加强对地质构造(断层)的分析、预报及探查工作,根据井巷揭露的实际资料,及时对地面勘探资料进行修改;并确保防水煤柱的完整性。4、采掘期间加强水情观测,及时分析、预报,发现异常及时汇报有关单位和领导,以 便及时采取有效的防治水措施。5、利用井下钻探验证ZK8 X23孔的封孔质量或地面进行检查发现封孔质量不合格,必须进行重封。充 水 因 素 及 防 治 水 措 施6、认真做好巷道掘进和工作面回米时的排放水工作,完善排放水系统,水泵、管

10、道、 畜水池、电源等施工安装应满足排放最大涌水量的需要。7、针对二米区进行水文地质补充勘探,根据井下物探及探放水成果,合理布置工作 量,进一步完善二米区水文资料,为二米区水文地质类型划分、评价含水层富水性、确定 地表水、构造裂隙水、第四系孔隙水、基岩裂隙水、构造裂隙水之间的水力了解,为矿井 生产提供详实的水文地质资料,以指导矿井安全生产。七、影响生产的其它地质因素瓦斯相对涌水量218 m3/ t,绝对涌出937 m3/ min煤尘具有爆炸性,爆炸指数为55%自燃属一类容易自燃煤层,煤层发火期为3 6个月地温15.68C - 20.95C,地温梯度:1.23C/100m,无地温异常区。地压无冲击

11、地压资料。八、储量计算范东至一米区分界线,南、西、北分别至煤层零点分界线,米区拐点范围煤层底板标高围为11700m - 1090m,面积6.9平方公里。计算参米用地质块段法计算,煤层倾角用相应块段等高距法求得,倾角大于15。时面积数及方采用斜面积,煤厚分块段进行统计,取块段内及附近钻孔揭露的煤厚的平均值,容重取法1.38t/m3。计算公式:Q二SMD/cosa采区储量表煤层工业储量(万吨)备注4-2煤5979.82841可米储量1705万吨。(米掘工程平面图上标明的数据)问题及建议1、米区内4 2煤煤厚资料较少,巷道掘进时做好探煤厚工作,探明煤层厚度及结构情况。2、煤层埋藏较深,瓦斯等有害气体资料较少,米掘期间要加强通风瓦斯管理。3、4 2煤顶、底板多为泥岩、粉砂岩,易冒落,米掘过程中,要加强顶、底板的支护管 理,确保安全生产。4、米区南部从东至西煤层倾角为5 122 。0北部从东至西煤层倾角为132 0 41,应米取合理的回米工艺,提高回收率。5、随米掘工程的延深,矿压增大,要米取合理有效的支护方式,减少巷道维修量。6、地面沉降的观测工作要及时进行。附图 附表1. 二米区煤层底板等高线及储量估算图(1 : 5000 )2. 米区煤岩层综合地质柱状图(1:200)文档可能无法思考全面,请浏览后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 !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