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求不足是我国经济增长的瓶颈课件

上传人:沈*** 文档编号:187129100 上传时间:2023-02-11 格式:PPT 页数:37 大小:196.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需求不足是我国经济增长的瓶颈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需求不足是我国经济增长的瓶颈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需求不足是我国经济增长的瓶颈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资源描述:

《需求不足是我国经济增长的瓶颈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需求不足是我国经济增长的瓶颈课件(3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需求不足是我国经济增长的“瓶颈”第三章第三章 消费需要与消费需求消费需要与消费需求 一、我国的消费率长期偏低导致国民经济增长乏力一、我国的消费率长期偏低导致国民经济增长乏力 消费率即最终消费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其中最终消费消费率即最终消费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其中最终消费包括政府消费和居民消费。居民消费是指常住居民对货物和服务包括政府消费和居民消费。居民消费是指常住居民对货物和服务的全部最终消费支出,包括以货币形式购买货物和服务的消费支的全部最终消费支出,包括以货币形式购买货物和服务的消费支出和以其他方式获得的货物和服务的消费支出。政府消费指政府出和以其他方式获得的货物和服务的消费支出。

2、政府消费指政府部门为全社会提供的公共服务的消费支出,以及免费或以较低的部门为全社会提供的公共服务的消费支出,以及免费或以较低的价格向居民住户提供的货物和服务的净支出。最终消费率,即最价格向居民住户提供的货物和服务的净支出。最终消费率,即最终消费在终消费在“支出法国内生产总值支出法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一般用现行价格计中的比重,一般用现行价格计算,用公式表示为:最终消费率算,用公式表示为:最终消费率=(最终消费(最终消费/支出法支出法GDP)100%。合理的最终消费率是指有利于居民消费的提高,有利。合理的最终消费率是指有利于居民消费的提高,有利于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有利于国民经济的合理运行的最

3、终消费于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有利于国民经济的合理运行的最终消费率。率。需求不足是我国经济增长的“瓶颈”改革开放以来,居民消费率在改革开放以来,居民消费率在20多年来总体趋势是先高后低多年来总体趋势是先高后低,20世纪世纪90年年代后期虽略有回升,但始终未能超过改革开放初期水平代后期虽略有回升,但始终未能超过改革开放初期水平我国的消费率一直偏低,且呈下降趋势。我国的消费率一直偏低,且呈下降趋势。我国消费率:我国消费率:19522001年的年的50年中,平均为年中,平均为65%;最近最近10年,平均为年,平均为59.5%;1998年采取增加居民收入措施以前为年采取增加居民收入措施以前为58.1%;

4、2001年也只达到年也只达到60.6%。第三章第三章 消费需要与消费需求消费需要与消费需求 一、我国的消费率长期偏低导致国民经济增长乏力一、我国的消费率长期偏低导致国民经济增长乏力需求不足是我国经济增长的“瓶颈”.长时期看我国居民消费率呈下降趋势长时期看我国居民消费率呈下降趋势n。n六五时期,最终消费率平均为六五时期,最终消费率平均为66.1%,居民消费率平均为,居民消费率平均为52.2%;n七五时期,最终消费率平均为七五时期,最终消费率平均为63.4%,居民消费率平均为,居民消费率平均为51.0%;n八五时期,最终消费率平均为八五时期,最终消费率平均为58.7%,居民消费率平均为,居民消费率

5、平均为46.1%;n九五时期,最终消费率平均为九五时期,最终消费率平均为59.4%,居民消费率平均为,居民消费率平均为47.1%。n十五时期,最终消费率平均为十五时期,最终消费率平均为56.1%,居民消费率平均为,居民消费率平均为44.0%。需求不足是我国经济增长的“瓶颈”.长时期看我国居民消费率呈下降趋势长时期看我国居民消费率呈下降趋势n1978-2005整整28年中,居民的平均消费率为48.3%。20世纪90年代以后居民每年的消费率皆低于平均水平。需求不足是我国经济增长的“瓶颈”.长时期看我国居民消费率呈下降趋势长时期看我国居民消费率呈下降趋势n2004年,我国最终消费率仅为53.0%,居

6、民消费率仅为41.5%,双双创下25年来的新低。(如表1)消费率最低的年份2004年和消费率最高的年份1982年相比,消费率下降了12.6个百分点。从消费率的图形变化来看,以1994年分界,1978-1993年和1994年-2004年居民消费率的变化曲线正好都是倒U型。需求不足是我国经济增长的“瓶颈”n过去三十年,居高不下的储蓄率支撑了我国工业化、城市化、基础设施建设的大规模投资。而最终消费占GDP的比例则一跌再跌,尤以过去七年为甚,从2000年的62%下降到2007年49%,其中居民消费从占GDP的46%跌到35%。这使经济增长逐渐失去了两大内需因素之一的支持。需求不足是我国经济增长的“瓶颈

7、”2.与与GDP增速比较居民消费增速偏低增速比较居民消费增速偏低 n近20年来我国消费率与居民消费年均增速低于GDP年均增速,与同时期世界消费同步或略高于世界GDP增长的基本趋势相悖。n据计算,1986-2004年,我国名义GDP年均增长15.74%,而最终消费和居民消费年均名义增长仅为14.55%和14.48%,最终消费率和居民消费率分别低于GDP年均增长1.19和1.26个百分点。考虑价格因素,1979-2004年最终消费实际增幅更低于GDP增幅2.4个百分点;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消费增长低于GDP增长的幅度进一步扩大。需求不足是我国经济增长的“瓶颈”3.与其他国家比较我国居民消费率偏

8、低与其他国家比较我国居民消费率偏低 从横向国际比较看,我国居民的消费率低于其他从横向国际比较看,我国居民的消费率低于其他国家,而且大大低于国际平均水平国家,而且大大低于国际平均水平30-35个百分个百分点左右。点左右。如表如表2,从居民消费率的绝对水平来看,从居民消费率的绝对水平来看,1990年年以来,除东亚国家之外,世界各国居民消费率基以来,除东亚国家之外,世界各国居民消费率基本上在本上在60%以上,而自以上,而自1990年以来中国居民消费年以来中国居民消费率一直都低于率一直都低于50%,比低收入水平国家低,比低收入水平国家低10-23个百分点,比中等收入国家低个百分点,比中等收入国家低12

9、-17个百分点左个百分点左右,比高收入国家低右,比高收入国家低11-16个百分点比南亚国家低个百分点比南亚国家低20多个百分点。多个百分点。需求不足是我国经济增长的“瓶颈”3.与其他国家比较我国居民消费率偏低与其他国家比较我国居民消费率偏低表表3 根据美国经济学家钱纳里等在根据美国经济学家钱纳里等在发展的模式发展的模式1950-1970年年中采用中采用多国模型所给出的标准结构,在人均收入多国模型所给出的标准结构,在人均收入1000美元左右时,世界各美元左右时,世界各国居民消费率一般为国居民消费率一般为61%(2003年中国人均年中国人均GDP为为951美元美元(以以1995年美元计年美元计),

10、接近,接近1000美元美元,但居民消费率仅为但居民消费率仅为43.35%,远远低于这,远远低于这一阶段居民消费率的国际平均水平。一阶段居民消费率的国际平均水平。表表4 印度尼西亚、泰国、玻利维亚、菲律宾、哥伦比亚和韩国六国在人印度尼西亚、泰国、玻利维亚、菲律宾、哥伦比亚和韩国六国在人均均1000美元左右时居民消费率均在美元左右时居民消费率均在60%以上,而中国以上,而中国2003年的居民年的居民消费率比六国的平均水平大约低了消费率比六国的平均水平大约低了25个百分点。个百分点。可见,与国际上其他国家相比,我国的消费率严重偏低。可见,与国际上其他国家相比,我国的消费率严重偏低。需求不足是我国经济

11、增长的“瓶颈”就政府消费和居民消费的比例来说,我国从就政府消费和居民消费的比例来说,我国从20世纪世纪80年代变化不大。年代变化不大。政府消费在最终消费中的比重:政府消费在最终消费中的比重:第三章第三章 消费需要与消费需求消费需要与消费需求 一、我国的消费率长期偏低导致国民经济增长乏力一、我国的消费率长期偏低导致国民经济增长乏力需求不足是我国经济增长的“瓶颈”第一,收入水平低和收入分配不公是最重要的原因。第一,收入水平低和收入分配不公是最重要的原因。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居民收入虽然不断提高,但远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居民收入虽然不断提高,但远远低于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资料显示:按不变价远

12、低于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资料显示:按不变价格计算,格计算,19962003年年GDP年均增长年均增长8.1%,而城镇居,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只有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只有7.9%,农村居民人均,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只年增长纯收入只年增长4%,职工工资增长低于企业利润的增,职工工资增长低于企业利润的增长,长,1999、2002、2003年工业企业利润分别增长年工业企业利润分别增长92%、18.7%和和45%,而职工工资总额只分别增长,而职工工资总额只分别增长7.9%、11.2%和和12%。第三章第三章 消费需要与消费需求消费需要与消费需求 二、消费需求不足的主要原因二、消费需求不

13、足的主要原因需求不足是我国经济增长的“瓶颈”工资增长慢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6年8月14日报道说,中国工资增速远落后于GDP增速.日本在经济快速增长时期,其工资的成长速度比美国快70%,到1980年就已经与美国持平,这一段路程大概用了30年时间;而从1978年到2004年,中国经济也高速增长了近30年,工资却只有美国的1/20、日本的1/24。在制造业,中国的劳动力价格甚至比20世纪90年代才开始快速增长的印度还要低10%。需求不足是我国经济增长的“瓶颈”农民收入增长缓慢n n上世纪上世纪90年代末以来农民收入增长进入低谷期,年代末以来农民收入增长进入低谷期,据统计,据统计,1997至至200

14、3年年7年间,全国农民人均年间,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只增加纯收入只增加6959元,不到城镇居民收入元,不到城镇居民收入增量的增量的15。需求不足是我国经济增长的“瓶颈”GDPGDP增长率与居民收入增长率比较增长率与居民收入增长率比较年份年份1978-19901990-200019971998199920002001200220032004均均值值GDP增长增长(%)9.110.48.87.87.187.389.19.58.8.5151城镇居民城镇居民人均收入人均收入年增长率年增长率(%)8.46.93.45.89.36.48.513.497.77.7.8888农村居民农村居民人均收入人均收入年增

15、长率年增长率(%)6.14.54.64.33.82.14.24.84.36.84.4.5555资料来源:中国资料来源:中国国家统计局国家统计局需求不足是我国经济增长的“瓶颈”收入差距加大收入差距加大n 1984年,我国基尼系数是年,我国基尼系数是 0.26,1994年达到年达到0.434,超过,超过0.4的临界点,且近年仍在缓慢攀升,的临界点,且近年仍在缓慢攀升,2000年达到年达到0.458。2004年为年为0.465,2005年迅年迅速上升并达到速上升并达到0.47.按国际通常标准,基尼系数按国际通常标准,基尼系数一旦达到一旦达到0.6,社会动乱可能随时发生。,社会动乱可能随时发生。需求不

16、足是我国经济增长的“瓶颈”关于吉尼系数关于吉尼系数n根据国际通用标准:根据国际通用标准:n吉尼系数小于吉尼系数小于0.2,0.2,收入绝对平均收入绝对平均n吉尼系数吉尼系数0.2-0.3,0.2-0.3,收入比较平均收入比较平均n吉尼系数吉尼系数0.3-0.4,0.3-0.4,收入基本合理收入基本合理n吉尼系数吉尼系数0.4-0.5,0.4-0.5,收入差距较大收入差距较大(国际警戒线国际警戒线0.4,0.4,社会不稳定线社会不稳定线0.43)0.43)n吉尼系数吉尼系数0.50.5以上以上,收入差距悬殊收入差距悬殊需求不足是我国经济增长的“瓶颈”收入差距加大收入差距加大n“最贫困的10%的人

17、口,所得的收入占国民收入总额的1.8%,而最富有的10%的人口,所得的收入占国民收入总额的将近30%。”日前,中国扶贫基金会会长段应碧在出席首届中国企业社会责任国际论坛时表示,当前,收入差距过大的问题,不仅影响大众有效需求的生成,制约经济发展,还正在加剧社会的不和谐。需求不足是我国经济增长的“瓶颈”年份年份 最低收最低收入阶层入阶层(10%)(10%)低收入低收入阶层阶层(1010)中偏下中偏下收入阶收入阶层(层(2020)中等收中等收入阶层入阶层(2020)中偏上中偏上收入阶收入阶层(层(2020)高收入高收入阶层阶层(1010)最高收最高收入阶层入阶层(1010)最高收最高收入阶层入阶层与

18、最低与最低收入阶收入阶层人均层人均可支配可支配收入之收入之比(倍)比(倍)收入比收入比重()重()收入比收入比重()重()收入比收入比重()重()收入比收入比重()重()收入比收入比重()重()收入比收入比重()重()收入比收入比重()重()199119916.7 6.7 7.9 7.9 17.5 17.5 19.4 19.4 22.0 22.0 12.1 12.1 14.4 14.4 3.013.01199219926.2 6.2 7.6 7.6 17.1 17.1 19.4 19.4 22.0 22.0 12.6 12.6 15.1 15.1 3.413.41199319935.8 5.8

19、 7.2 7.2 16.5 16.5 19.0 19.0 22.1 22.1 13.0 13.0 16.4 16.4 3.813.81199419945.4 5.4 6.9 6.9 16.0 16.0 18.9 18.9 22.5 22.5 13.2 13.2 16.9 16.9 4.114.11199519955.6 5.6 7.0 7.0 16.3 16.3 19.0 19.0 22.4 22.4 13.1 13.1 16.7 16.7 3.923.92199619965.5 5.5 6.9 6.9 16.1 16.1 19.7 19.7 22.5 22.5 13.1 13.1 16.9

20、16.9 3.913.91199719975.3 5.3 6.7 6.7 16.1 16.1 19.0 19.0 22.5 22.5 13.3 13.3 16.9 16.9 4.224.22199819985.1 5.1 6.6 6.6 15.8 15.8 19.1 19.1 22.4 22.4 13.3 13.3 17.6 17.6 4.434.43199919995.0 5.0 6.4 6.4 15.6 15.6 19.0 19.0 22.7 22.7 13.5 13.5 17.6 17.6 4.624.62200020004.8 4.8 6.3 6.3 16.0 16.0 18.8 18

21、.8 22.5 22.5 13.8 13.8 18.0 18.0 5.025.02200120014.6 4.6 6.1 6.1 15.6 15.6 18.6 18.6 22.8 22.8 13.8 13.8 18.8 18.8 5.395.39200220023.5 3.5 5.2 5.2 14.4 14.4 17.3 17.3 22.0 22.0 14.0 14.0 21.7 21.7 7.897.89200320033.4 3.4 5.2 5.2 13.9 13.9 17.4 17.4 22.0 22.0 14.1 14.1 22.3 22.3 8.438.43200420043.4 3

22、.4 5.1 5.1 13.4 13.4 17.4 17.4 22.4 22.4 14.5 14.5 23.6 23.6 8.878.87表一表一 19912004年城镇各收入阶层人均可支配收入及其占全部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年城镇各收入阶层人均可支配收入及其占全部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 总额的比重的变化情况总额的比重的变化情况需求不足是我国经济增长的“瓶颈”说明:“收入比重”是指各收入阶层的可支配收入总额占全部城镇居民可知配收入总额的比重,系作者根据原始资料计算而得。计算公式为:某一收入阶层的收入比重(该收入阶层的人均可支配收入该收入阶层的调查户数该收入阶层平均每户家庭人口)/(全国城镇人均可支配收

23、入总调查户数全国城镇平均每户家庭人口)。其中,19911996使用的是城镇居民“平均每人生活费收入”指标,19972004年使用的是城镇居民“平均每人可支配收入指标。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19922005年),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19922005年。需求不足是我国经济增长的“瓶颈”年份年份最低收最低收入阶层入阶层低收入低收入阶层阶层中偏下中偏下收入阶收入阶层层中等收中等收入阶层入阶层中偏上中偏上收入阶收入阶层层高收入高收入阶层阶层最高收最高收入阶层入阶层199119911.06 1.06 1.01 1.01 0.98 0.98 0.95 0.95 0.92 0.92 0.91

24、0.91 0.85 0.85 199219921.08 1.08 1.00 1.00 0.96 0.96 0.94 0.94 0.90 0.90 0.86 0.86 0.81 0.81 199319931.07 1.07 1.00 1.00 0.96 0.96 0.93 0.93 0.89 0.89 0.85 0.85 0.78 0.78 199419941.08 1.08 1.00 1.00 0.96 0.96 0.93 0.93 0.88 0.88 0.85 0.85 0.77 0.77 199519951.07 1.07 1.00 1.00 0.96 0.96 0.93 0.93 0.9

25、0 0.90 0.85 0.85 0.80 0.80 199619961.08 1.08 0.99 0.99 0.96 0.96 0.92 0.92 0.88 0.88 0.84 0.84 0.77 0.77 199719970.96 0.96 0.90 0.90 0.86 0.86 0.83 0.83 0.80 0.80 0.77 0.77 0.71 0.71 199819980.97 0.97 0.90 0.90 0.85 0.85 0.82 0.82 0.78 0.78 0.76 0.76 0.69 0.69 199919990.96 0.96 0.90 0.90 0.85 0.85 0

26、.80 0.80 0.77 0.77 0.75 0.75 0.68 0.68 200020000.96 0.96 0.90 0.90 0.85 0.85 0.81 0.81 0.79 0.79 0.75 0.75 0.69 0.69 200120010.96 0.96 0.90 0.90 0.85 0.85 0.81 0.81 0.76 0.76 0.72 0.72 0.65 0.65 200220020.99 0.99 0.89 0.89 0.85 0.85 0.82 0.82 0.78 0.78 0.76 0.76 0.69 0.69 200320030.99 0.99 0.89 0.89

27、 0.85 0.85 0.80 0.80 0.77 0.77 0.73 0.73 0.66 0.66 200420041.00 1.00 0.89 0.89 0.85 0.85 0.80 0.80 0.76 0.76 0.72 0.72 0.66 0.66 表表2 19912004年按收入等级划分的中国城镇居民的消费倾年按收入等级划分的中国城镇居民的消费倾向的变化趋势向的变化趋势需求不足是我国经济增长的“瓶颈”时间19911992199319941995199619971998199920002001200220032004消费倾向0.8550.8250.820.8160.8260.810.8

28、110.7980.7890.7960.7960.7830.7690.762需求不足是我国经济增长的“瓶颈”当前我国城镇居民的收入分配差距主要体现在:n(1)不同行业间、企业间差距的迅速扩大,根据统计资料:2003年,收入最高的行业是城镇非公有制单位的计算机服务业的职工,年均工资收入是55,406元,最低行业是城镇集体单位就业的人民政协和民主党派工作人员,工资收入是年均5,000元,两者差距为11.08:1。需求不足是我国经济增长的“瓶颈”行政垄断积重难返,在造成巨大收入差距n国际上公认行业间收入差距的合理水平在3倍左右,但据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统计,目前,电力、电信、金融、保险、烟草等行业

29、职工的平均工资是其他行业职工平均工资的2至3倍,如果加上工资外收入和职工福利待遇上的差异,实际收入差距可能在5至10倍之间。(2009年5月18日瞭望新闻周刊)需求不足是我国经济增长的“瓶颈”行政垄断积重难返,造成巨大收入差距n实际上这是2005年的数据。国家统计局统计显示,2008年内地最高与最低行业平均工资之比为11:1。如果算上灰色收入和明补暗补,实际差距更大。在计算行业差距的时候,还没有包括平均收入不到城镇居民平均收入三分之一的农民(含农民工),否则收入差距就应该是30倍以上了。需求不足是我国经济增长的“瓶颈”行政垄断积重难返,在造成巨大收入差距n当前,行政垄断已控制了我国经济的大部分

30、命脉,而且控制力还在迅速增强。n资料显示,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职工从1997年底的7800万人减少到2004年底的4500万人,减员幅度42。但垄断企业占国民经济的比重却在10年里迅速扩大。在最困难的1998年,2/3以上国有企业亏损,全国国有企业加起来的利润才213.7亿元;2007年,全国国有企业上缴税金1.77万亿元,占全国财政收入的34.5%。与2002年相比,全国国有企业户数虽然减少了4.36万户,但营业收入、实现利润、上缴税金分别年均增长18.7%、36%和20.4%。需求不足是我国经济增长的“瓶颈”行政垄断积重难返,在造成巨大收入差距n以2005年为例,电力、电信、石油、金融、

31、保险、水电气供应、烟草等垄断行业共有职工833万人,不到全国职工人数的8%,但工资和工资外收入总额估算相当于当年全国职工工资总额的55%。需求不足是我国经济增长的“瓶颈”行政垄断积重难返,在造成巨大收入差距n就在金融危机席卷全球,美国500强企业2008年利润总和仅为989亿美元、创55年以来最糟糕记录的同时,中国内地行政垄断企业却一枝独秀:2008年,仅140多家中央企业实现利润6652.9亿元,接近美国500强全年利润总和。其中70%以上利润是由10家左右的垄断企业创造的,更有中石油、中移动、中国工商银行三大企业利润各超千亿元,成为行业的全球最赚钱公司。n但这些利润只是在最近几年才开始上交

32、国库进行二次分配,但平均不到10%,还每每以亏损为由要求国家巨额补贴,其余部分的绝大多数是在垄断企业内部分配需求不足是我国经济增长的“瓶颈”行政垄断积重难返,在造成巨大收入差距n数据显示,去年全国城镇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最高的三个行业中,证券业172123元,是全国平均水平的5.9倍;其他金融业87670元,是全国平均水平的3.0倍;航空运输业75769元,是全国平均水平的2.6倍。需求不足是我国经济增长的“瓶颈”当前我国城镇居民的收入分配差距主要体现在:n(2)随着城镇镇内部不同收入群体差距在扩大,相对贫困人口逐年增加。据2004年国家统计局城调队统计,城镇居民家庭收入最高10%家庭人均可支

33、配收入为25,377元,是收入最低的8.9倍。需求不足是我国经济增长的“瓶颈”当前我国城镇居民的收入分配差距主要体现在:n(3)不同地区城镇居民收入差距扩大。2000年,上海、湖南和贵州可支配收入分别为11,718元、6,218元、4,916元。中部及部分西部地区的城镇居民和职工收入水平及其增长速度在全国排名长期“双低”的现象,造成地区间收入差距不断拉大。需求不足是我国经济增长的“瓶颈”当前我国城镇居民的收入分配差距主要体现在:n(4)管理层与被管理层收入差距扩大,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2004年4月发布中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调查报告显示:总经理与员工平均收入相差3到15倍的企业有1061家,占被调

34、查企业总数的61.2%;收入差距在50倍以上的企业有111家,占总数的6.4%。当前国有企业厂长、经理及车间主任等管理层收入过高,有的仅一年的效益奖就达二、三十万,而即使是经济效益好的国有企业职工的效益奖最高的也不过每月几百元。需求不足是我国经济增长的“瓶颈”n证券等行业的工资畸高肯定与其巨额的利润有关,很多企业的薪酬甚至是直接与业绩挂钩的中国平安董事长马明哲2007年的6600万元年薪中就有约4000万是绩效工资,但与薪酬挂钩的是企业的毛利润,而不是指自留的那部分利润不管国家收缴的比例是多少,这些利润都是企业挣来的,也都是职工的业绩。需求不足是我国经济增长的“瓶颈”第二,供给结构不合理制约消

35、费需求扩大。进入第二,供给结构不合理制约消费需求扩大。进入2020世纪世纪9090年代以年代以来,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居民的消费结构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来,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居民的消费结构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但市场供给却没有完全适应这一变化,使我国现阶段的买方市场带有但市场供给却没有完全适应这一变化,使我国现阶段的买方市场带有明显的结构性特征,主要表现为商品的供给未能适应具有不同收入水明显的结构性特征,主要表现为商品的供给未能适应具有不同收入水平和富裕程度以及特殊需求的消费者的需要。由于经济转型时期,各平和富裕程度以及特殊需求的消费者的需要。由于经济转型时期,各地争项目、争投资,导致重复

36、建设,各地的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有雷地争项目、争投资,导致重复建设,各地的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有雷同化的特点,形成大量的无效供给,加剧了市场供给的矛盾。一些企同化的特点,形成大量的无效供给,加剧了市场供给的矛盾。一些企业不重视市场调查和科技开发,产品不对路,人民群众生活需要的却业不重视市场调查和科技开发,产品不对路,人民群众生活需要的却未能提供现实供给。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农村市场拥有未能提供现实供给。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农村市场拥有9 9亿消费者,这亿消费者,这是一个巨大的市场。大相对于城镇而言,农村家电产品的普及率仍较是一个巨大的市场。大相对于城镇而言,农村家电产品的普及率仍较低。而现在的产品许多

37、功能不适应农村消费者的需要,因此,农村的低。而现在的产品许多功能不适应农村消费者的需要,因此,农村的消费需求能力还远未开发出来。消费需求能力还远未开发出来。第三章第三章 消费需要与消费需求消费需要与消费需求 二、消费需求不足的主要原因二、消费需求不足的主要原因需求不足是我国经济增长的“瓶颈”第三,公共消费品供给不足也制约了消费需求的扩展。公第三,公共消费品供给不足也制约了消费需求的扩展。公共消费品是满足人们的公共需要的具有消费上的非竞争性或排他共消费品是满足人们的公共需要的具有消费上的非竞争性或排他性的消费品,通常表现为一些公共设施及其提供的消费服务。公性的消费品,通常表现为一些公共设施及其提

38、供的消费服务。公共消费品和私人消费品存在着消费上的互补关系,私人消费品要共消费品和私人消费品存在着消费上的互补关系,私人消费品要有总量适度、结构合理的公共消费品相配套才能发挥最大的效用。有总量适度、结构合理的公共消费品相配套才能发挥最大的效用。我国农村耐用消费品的需求已受到与之配套的公共消费品不足的我国农村耐用消费品的需求已受到与之配套的公共消费品不足的严重制约。城市的公共绿地、公共交通、公共图书馆、博物馆、严重制约。城市的公共绿地、公共交通、公共图书馆、博物馆、科技馆投入不足,服务质量低,也是制约城市居民扩大住房、汽科技馆投入不足,服务质量低,也是制约城市居民扩大住房、汽车、精神文化消费的因

39、素之一。车、精神文化消费的因素之一。第三章第三章 消费需要与消费需求消费需要与消费需求 二、消费需求不足的主要原因二、消费需求不足的主要原因需求不足是我国经济增长的“瓶颈”2001年,财政的教育支出占年,财政的教育支出占GDP的比重,高收入国家的比重,高收入国家平均为平均为6.8%,中等收入国家平均为中等收入国家平均为4%,低收入国家平均为低收入国家平均为3.7%,而我国,而我国2008年为年为2.97%;2001年,财政的卫生支出占年,财政的卫生支出占GDP的比重,高收入国家的比重,高收入国家平均为平均为7.9%,中等收入国家平均为中等收入国家平均为1.9%,低收入国家平均为低收入国家平均为

40、1.2%,而我国,而我国2008年为年为0.91%;2001年年,财政的社会保障支出占财政的社会保障支出占GDP的比重,高收入的比重,高收入国家平均为国家平均为13.4%,中等收入国家平均为中等收入国家平均为7.9%,低收入国家平低收入国家平均为均为1.8%,而我国,而我国2008年为年为2.25%;需求不足是我国经济增长的“瓶颈”目前,中国政府储蓄规模仍然较大,政府投资比重偏高,不目前,中国政府储蓄规模仍然较大,政府投资比重偏高,不利于提高投资效率和质量。中国政府储蓄占利于提高投资效率和质量。中国政府储蓄占GDP的比重大约的比重大约在在6左右,法国左右,法国0.3%,印度,印度1.5%,美国

41、,美国-0.9%,以及日本以及日本-2.2%将一部分原来用于投资的财政资金转向于有利于消费的公共将一部分原来用于投资的财政资金转向于有利于消费的公共产品建设,为消费创造必要的基础条件。产品建设,为消费创造必要的基础条件。需求不足是我国经济增长的“瓶颈”第四,经济结构转型与经济体制改革的影响。经济结构转第四,经济结构转型与经济体制改革的影响。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带来的型升级带来的“摩擦性失业摩擦性失业”、企业体制改革中效率追求引起的、企业体制改革中效率追求引起的减员的增效、农村科技进步所释放出的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减员的增效、农村科技进步所释放出的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的就业压力等使城乡居民就业

42、稳定性减弱,再就业的困难加大,移的就业压力等使城乡居民就业稳定性减弱,再就业的困难加大,与就业直接相关的收入预期不乐观,消费心理趋势向谨慎。而且与就业直接相关的收入预期不乐观,消费心理趋势向谨慎。而且我国社会保障体制如养老、医疗等的保障政策还不完善,使人们我国社会保障体制如养老、医疗等的保障政策还不完善,使人们有后顾之忧。我国消费体制与收入分配体制改革也不同步,一方有后顾之忧。我国消费体制与收入分配体制改革也不同步,一方面,住房商品化、教育产业化等市场化消费领域迅速拓展;另一面,住房商品化、教育产业化等市场化消费领域迅速拓展;另一方面,人们的工资结构调整滞后,这些消费支出内容还没有在货方面,人们的工资结构调整滞后,这些消费支出内容还没有在货币工资中相应增加。币工资中相应增加。第三章第三章 消费需要与消费需求消费需要与消费需求 二、消费需求不足的主要原因二、消费需求不足的主要原因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