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李时珍夜宿古寺

上传人:pw****6 文档编号:187063325 上传时间:2023-02-10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9.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17李时珍夜宿古寺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17李时珍夜宿古寺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17李时珍夜宿古寺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资源描述:

《17李时珍夜宿古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7李时珍夜宿古寺(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课 题17.李时珍夜宿古寺教学目标 2.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3.结合语境,理解重点词语,从而深入体悟文本内容,切身感受李时珍为修本草而吃的“苦”。4.根据课文中一些精彩词句展开想象,创造性复述课文教学重点结合语境,理解重点词语,从而深入体悟文本内容,切身感受李时珍为修本草而吃的“苦”。教学难点根据课文中一些精彩词句展开想象,创造性复述课文。教学准备课件教时安排两课时预习设计1.借助生字表,能准确、流利地朗读课文。2.用田字格内的生字组词。3.搜集相关李时珍和本草纲目的资料并阅读。第 一 教 时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准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理

2、清课文脉络,根据时间脉络再现情景式复述课文。教学重点 能准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教学难点 根据时间脉络再现情景式概述课文。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复备一、激情导入,明确目标1.今天,我们学习17课,又将理解一个人,他是板书:李时珍。课前预习,对他有什么理解呢?用简洁的语言来介绍。 从同学们的介绍中,我们知道了李时珍同样是一个对社会做出巨大贡献的人,编写了板书:本草纲目。这是一部怎样的医学巨著?在李时珍与一文中,我看到了这样一组数据:出示:本草纲目全书共计190万字,分为五十二卷,共收录了1892种药物,收集医方11096个,书中还绘制了l111幅精美的插图,是我国医药宝库中的一份珍贵遗产。让学生谈谈

3、感受。是的,这要付出多少汗水,这又要耗去李时珍多少心血。今天我们学习的“李时珍夜宿古寺”就是其中的一个镜头。补充板书:夜宿古寺。我们来读读吧 2.出示学习要求:把课文读2遍,遇到不理解的字对照生字表注音读准,遇到读不顺的句子想想意思练习读顺,遇到不明白的地方画上问号,看看文章读完后这样的问题能否明白,假如还不明白就问同学问老师。二、自主学习、尝试练习 学生按要求自学课文。三、合作分享、反馈点拨 1把课后生字表中的生字送到课文中组词。2.出示:饥餐渴饮 晓行夜宿 断垣残壁 枯枝杂草 长年累月 解暑消热 上面的四字词语读课文时注意了吗?读一读。在课文中将这六个词语圈出来,读一读句子,试着想一想词语

4、的意思。 3.指名学生分自然段朗读课文,根据学生表现用适当的话语去激发、引导。4.初步复述课文 听同学朗读,真是一种享受。下面再请同学读课文,不过这个次提升要求:默读课文,画出反映时间变化的句子。四、即时训练、当堂达标 1.交流,板书:太阳逐步下山了夜幕降临了月亮升起来了月亮移到了中天 2.下面请同学闭上眼睛,跟着老师的提示,在脑中放电影:太阳逐步下山了,李时珍和他的徒弟庞宪正在夜幕降临了,师徒俩皎洁的月亮升起来了,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不觉月亮已移到了当空,李时珍 3.怎么样,头脑中有画面吗?是的,一定有的。看着黑板上的时间提示,把脑中的情景用自己的话清楚说出来。同桌合作练说。 4.推荐三名同

5、学分别复述:“傍晚寻宿”“生火谈话”“月下记录”。师生评点补充。 5.和学生一起总结复述的方法:读课文,理出时间线,根据时间抓关键词,脑中“放电影”,用自己的语言描绘脑中的画面。五、总结提升、适当拓展作业设计1选字填空:详 祥 端( ) 吉( ) 慈( ) 安( ) ( )细 2写一段话,描写月色,用上下面的词语: 飞鸟归林 夜幕降临 隐隐约约 皎洁 轮廓 3把“李时珍夜宿古寺”的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要求按时间顺序讲清过程。板书设计 17李时珍夜宿古寺太阳逐步下山了傍晚寻宿夜幕降临了生火谈话月亮升起来了月下记录月亮移到了中天第 二 教 时教学目标1.结合语境,理解重点词语,从而深入体悟文本内容

6、,切身感受李时珍为修本草而吃的“苦”。2.根据课文中一些精彩词句展开想象,创造性复述课文。教学重点以“苦”为抓手,深入学习文本。教学难点根据课文中一些精彩词句展开想象,创造性复述课文。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复备一、复习导入,明确目标1.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齐读课题出示:察访饥餐渴饮晓行夜宿 焦急 破败 断垣残壁 降临 啃干粮 长年累月 皎洁 寻访 笔墨纸砚 端详 嚼嚼 若有所悟你能选用同行中的词语说一句或几句与课文内容相关的话吗?(交流)抓住关键词能够协助我们更清楚地复述内容。2.刚刚是分行来看,假如把这些词语做为一个整体,你能用一个字来概括李时珍的这番经历吗?板书“苦”。3.出示学习目标:这是一

7、种怎样的苦?轻轻打开书,认真默读课文,画出表现“苦”的词句,仔细读读体会体会,适当写感受。二、自主学习,尝试练习学生按要求自读课文。三、合作分享,反馈点拨交流一:课文1 出示:李时珍领着弟子庞宪,饥餐渴饮,晓行夜宿,在安徽、河南、湖北等地察访药材,已经走了好几个月了。 饥餐渴饮?晓行夜宿?(珍贵的药材常常生长在人迹罕至的山林之中),走的都是荆棘遍布的小路,走的都是无人问津的荒野,虎狼出没的山林。注意看了,安徽、河南、湖北等地,这几千里路,全靠他的两条腿走,而且已经走了好几个月了,累吗?苦吗?把你的感受送进文字,读!交流二:课文24 1他们住的是一座破败的古寺。从哪儿看出来? 2能结合具体的词语

8、来谈谈你的感受吗? 谁来读一读?听了你的朗读,我的眼前仿佛浮现出一座破败不堪的古寺,读得好!就像他这样一起读一读!3李时珍为什么要住进这个破败的古寺呢? 4“一心赶路”是为了什么?你从“一心”这个词体会到了什么? 5所以,面对如此破败的古寺,李时珍对弟子庞宪说:“我们就在这儿住一夜吧。”6同学们,一个“就”字,你读出了什么? 7同样的文字,你们读出了不同的感受,很会读书! 交流三:课文513 1他还吃了那些苦呢? 2学生继续交流。(吃得苦,行得苦)出示:夜幕逐步降临了,师徒俩找来些枯枝杂草,生起火来。庞宪用陶碗舀来泉水,煮沸后,两人便坐在火边,一边喝水一边啃干粮。指名读泉水不干净,深山里喝不到

9、泉水。干粮:预先做好的食物,如:炒米、炒面、馒头、烙饼等。装在袋子里,时间长了,又干、又硬,所以得用劲啃!路上,李时珍渴了就喝一点山泉水,饿了就啃一点干粮,有时候,为了赶路,就边走边吃,甚至两顿并作一顿!8:趁着月色记录当天的寻访所得。9:用砖头垒成桌子,工作条件极其艰苦!13:“寺外,山风呼啸,猫头鹰在尖叫着。圆盘似的月亮,慢慢移到了当空。” 山风呼啸,寒气逼人,断垣残壁能遮挡得住吗?圆盘似的月亮,慢慢移到了当空。说明夜已深了,可李时珍仍在月光下写着、写着交流四:课文121同学们,你们知道吗?其实,要想编好本草,除了要承受着各种生活之苦,还要承担更为繁重复杂甚至危及生命的编写工作。你又从哪儿

10、能够看出来?2学生交流。亲自品尝药草。他是怎样尝药草的?相机出示:“李时珍端详了一阵,各扯下一点放在嘴里嚼嚼,若有所悟。” 在修订本草的过程中,凡是李时珍认为不能一下子识别药性时,都会将自己做试验品。有一次,李时珍为了试一试曼佗罗的药性,他喝下了浸泡曼佗罗花的毒酒,因为麻醉性太强,他几天昏迷不醒,家人焦急万分。他以前这样对儿子说:“不通过亲自尝试,怎么能验证药性?你爹冒了一回险,就能够免去很多病人再冒一回险。”同学们,从这个小故事中,你又理解了一个怎样的李时珍?(不但肯吃苦,而且具有严谨认真的态度)文中像这样表达了他严谨认真态度的句子还有吗? 李时珍观察很细致,详细记下了金银花的颜色特点,观察

11、是一天、两天吗? 关于胭脂草和刀豆子,不但记下了它们的作用,还清楚明白地记录了它们的使用方法,使人一目了然。 鸡肠草、鹅肠草。相机出示:“李时珍端详了一阵,各扯下一点放在嘴里嚼嚼,若有所悟。”“嚼嚼”这仅仅是一个普通的动作吗?(不,这可能会给李时珍带来危险。)是呀,同学们,是药三分毒,有的药草甚至还能危及人的生命。同学们,看上去简简单单的几个动作,让我们体会到了李时珍为了修好本草,不惜冒着生命危险;更让我们深深地体会到了李时珍那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这个切的研究与揣摩,这个切的危险与担忧,写在纸上,变为极为简练的14个字,读出示:鸡肠草生嚼涎滑;鹅肠草生嚼无涎字数不多,但字字可靠,字字准确,字字

12、严谨!再读鸡肠草生嚼涎滑;鹅肠草生嚼无涎像这样的文字,在李时珍的笔记本上随处可见。四、即时训练,当堂达标1.同学们,李时珍夜宿古寺,这个夜仅仅是他27年中的一个瞬间,多少个夜晚,他都是这样度过的!在这长年累月地奔波中,他还会受到怎样的苦?请选择下面的一个情境,发挥你的想象,写一写吧! 出示: 同学们,请选择下面的一个情境,发挥你的想象,写写李时珍在这长年累月地奔波中还会受到怎样的苦。A岁月不饶人,50岁了,天天就喝泉水、啃干粮,李时珍的胃病又犯了,生生地疼B已经在外好几个月了,中秋月明,李时珍不禁思念起母亲、妻子和儿女C他发现悬崖绝壁上有一棵珍贵的药草 2同学们的描绘,让我们每一个人都仿佛亲自

13、感受到了那种种艰难困苦。不过李时珍在谈到这段寻访之苦时,却淡淡地说嗯,长年累月地奔波,在破庙里过夜,比住在家里苦多了。但我们修订好本草,万民得福,吃点苦也是值得的。 3是呀,中国医药学的史册上将永远记着这个名字(李时珍);世界医药学的史册上也将永远记着这个名字(李时珍),是他创造出了举世闻名的医药著作本草纲目。五、总结提升,适当拓展1.出示13自然段,请同学们小声朗读第十三自然段,读出点什么呢? 课文结尾为什么没有写李时珍而写寺外的环境呢?是呀,这个段没有写李时珍,但我们却从字里行间看到了孜孜不倦,不怕吃苦的李时珍。这就是用环境衬托人物的写作手法。同学们一定要学习这种写作方法,他会让你的习作“锦上添花”的。2.有感情的朗读本段。作业设计1讲述李时珍夜宿古寺这个故事。2搜集李时珍的故事。3理解一些中药,理解它们的药效。板书设计苦 ? 17 李时珍夜宿古寺 值 !教学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