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建水县高三上册语文第一次统练试卷

上传人:za****8 文档编号:18699961 上传时间:2021-01-03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591.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云南省建水县高三上册语文第一次统练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云南省建水县高三上册语文第一次统练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云南省建水县高三上册语文第一次统练试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资源描述:

《云南省建水县高三上册语文第一次统练试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云南省建水县高三上册语文第一次统练试卷(1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云南省建水县高三上册语文第一次统练试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选择题 (共2题;共4分)1. (2分) (2017高二下磁县期末) 下列各组词语中划横线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 . 堤堰/ 偃旗息鼓 抚摸/老骥 伏枥 菲薄/流言 蜚语B . 典押/ 鸦雀无声 荆棘/岌岌可危 忸怩/交通枢纽C . 匾额/一叶扁舟 火钵/生机勃勃 麦糟/人声嘈杂D . 漂泊/水泊梁山 叱骂/ 牝鸡司晨 凌侮/诲人不倦2. (2分) (2016九下杭州月考)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 学校抓不抓青少年理想教育的问题,是关系到祖国建设事业后继有人的大事,必须引起高度重视。B . 当上

2、海的城市地图不断修订甚至达到每周均出新版时,它所显示的意义也就不言自明:这座城市的变化太快太大。C . 为了弥补用水的不足,只好将废水回收,开展一水多用和用河水代替自来水使用。D . 随着雀巢公司被迫召回在香港销售一切牛奶,中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局长李长江引咎辞职,毒牛奶事件仍在继续扩大。二、 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28分)3. (4分) (2018绍兴模拟)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后小题。关于说谎,著名的莫过于“匹诺曹”和“狼来了”这两个故事。【甲】喊“狼来了”的小孩虽然一次次让人相信,最后自己却被狼吃了不断说谎最后吃亏的是自己,因为你可以欺瞒一时而不可能欺瞒一世,匹诺曹说一次谎鼻子就变

3、长一点说谎是无法掩盖的,你的表情时刻在揭露你的行为。不同文化背景下两个关于说谎的故事,似乎是东西方文化的隐喻。研究者认为人类为争夺资源与配偶,普遍拥有欺瞒彼此的能力,并且预测说谎行为源起于语言出现后不久。【乙】实际上,为了生存,连昆虫都会应运欺瞒策略,比如伪装、拟态。可见,欺瞒是生物为了更好地繁衍而进化出来的本领,是自然界最基本的现象之一。心理学有个新名词叫“匹诺曹效应”,【丙】2012年西班牙某大学的研究人员通过实验发现,人在说谎时,由于大脑中的岛叶皮质会被激活,用热成像仪记录下被测试者面部的影像发现,说谎者鼻子及周围肌肉的温度会有所上升。看来,皮诺曹说谎后鼻子变长长不是空穴来风。在新技术与

4、新手段面前,人们随时能发现匹诺曹的鼻子变长,但“狼来了”的谎言依然有人相信。(1) 文段中划线的词,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关于B . 预测C . 繁衍D . 空穴来风(2) 文段中画线的甲、乙、丙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 ) A . 甲B . 乙C . 丙4. (6分) (2017高三滕州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古代蒙学教材的因与革王海波古代蒙学教材的兴替过程,有两个显著特征。一是蒙学教材并不受古代政府管理,在自发的状态下产生了数量较多的教材,但真正广泛流行的经典教材并不多,周代以来主要有史籀仓颉急就篇千字文蒙求百家姓三字经笠翁对韵声律启蒙龙文鞭影增广贤文幼学琼林等,它

5、们构成了蒙学教材发展的主线。二是经典蒙学教材的生命较长,往往被使用数百年乃至上千年,堪称教育史上的奇迹,但它们也会被后起教材取代。如汉代急就篇逐渐取代史籀仓颉,使用至唐代而渐渐衰落,南北朝时千字文渐渐兴起,到宋末与百家姓三字经一起形成一个较为稳固的教材体系,这个体系完全取代了急就篇,一直沿用到清末;再如唐代的蒙求,至明清时被龙文鞭影取代。这样的兴替,均不是某种机构强力推行的结果,完全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面对新的教育环境而主动选择的结果,这表明新的教材具有更多适合新的教育环境的特性。在词汇学习阶段,初步建立起较为系统的知识框架,是蒙学教材一贯坚持的编写理念。古代教育崇尚博学,因此,蒙学教材十分重视

6、在初学阶段就为儿童奠定广博的知识基础。急就篇的姓氏、诸物、五官三个部分,涉及古代部族、自然事物、生活器物、职官、地理、律令等基本知识,是一个极为广博的知识体系。到千字文时,这一知识体系进一步丰富,历史内容逐渐增多,也为后来蒙求以历史人物为主体编写教材开创了新的道路。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沿用长久,其实就是对蒙学教材博物教育思想继承与发展的有力证明。小学绀珠幼学琼林等类书式蒙学教材,更是将这种教育理念发挥到极致,声律启蒙一类教材也蕴含有广博的自然、人文常识。蒙学教材一直重视道德人格教育,这是古代教育思想的可贵之处。如孝经及宋代形成的四书分别被视为立德之本、入德之门,相对而言比较适合儿童学习,在古代教

7、育实践中被广泛使用。急就篇“五官”部分的律令教育,就是法制教育,可以帮助儿童确立道德和行为规范,此外它还讲述了官员的道德修养要求。以律令和官员道德修养要求教育儿童,也符合读书人入仕的理想追求。以人物故事开展道德人格的教育,有十分古老的思想源头,易传中有君子蓄德之法,“君子多识前言往行,以畜其德”。此后,以德行教育为唯一宗旨的朱熹的小学,其嘉言、善行两章也采用这种教育方法,纯正蒙求龙文鞭影皆沿用此法,直至清末。诗文写作,是古代考查人才的主要方式。诗文技能教育的需求变化直接影响着蒙学教材的生命力,而蒙学教材对这种需求变化的应对也十分迅速。因此,诗文能力的教育需求是推动蒙学教材变革的最为直接的因素。

8、如汉代,“学童能讽书九千字以上,乃得为史”,“登高能赋可以为大夫”,大量识字及作赋成为读书人入仕的必备技能。汉赋主要艺术手法是铺陈相类事物,急就篇罗列相类事物词汇,类似于铺陈之法,这是急就篇得以流行的根本原因。唐代科举以进士科为重,其主要考试文体是律诗、律赋。无论律诗、律赋,都讲求平仄押韵,且以切韵为准,这就需要应试者掌握切韵。千字文尚可以提供对仗的学习,但急就篇已完全不能满足这样的需求了,因此,急就篇开始衰落。而新生的蒙求在编排历史故事的时候,采用了切韵,并且四对八句一韵,这样就便于儿童学习格律及切韵。因此,蒙求受到普遍欢迎。宋代科举考试文体也增加了论。因此,三字经中的句子不再有描写,文字没

9、有辞采,全文主要采用直白的叙述或议论,而它在议论方面表现更为突出,如“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就是一段完整的议论。(节选自光明日报,有删改)(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古代蒙学教材数量较多,但不同时代主流教材会有所不同,一般来说,更适合新的教育环境的教材地位更稳固。B . 古代蒙学教材的兴替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面对教育环境的变化选择的结果,比如蒙求唐代比较流行,明清时就被取代了。C . 汉代比较重视赋这种文体,影响到启蒙教材的变化,罗列相类事物词汇、运用铺陈之法的启蒙教材就比较流行。D . 古代蒙学教材都是在自发的状态下产

10、生的,不会受某种机构强力推行的影响,古代政府也难以对教材的兴替产生影响。(2)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 儿童还处于词汇学习阶段,古代蒙学教材主张通过对词汇的学习,初步建立起较为系统的知识框架。B . 在古代,以人物故事开展道德人格教育是蒙学教材的重要方法,易传是这一方面的典范。C . 蒙求四对八句一韵,便于儿童学习格律及切韵,符合唐代科举考试科目的文体要求,成为当时重要的蒙学教材。D . 急就篇能够长时间盛行,和它含有律令教育、官员道德修养教育,符合读书人入仕的理想追求有关。(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古代蒙学教材基本都比较重视知识基础

11、的广博,急就篇千字文幼学琼林等启蒙教材都含有广博的知识。B . 诗文写作,是古代考查人才的主要方式,如唐代科举重视律诗、律赋,宋代科举增加了论,因此蒙学教材很注重这一能力的培养。C . 古代蒙学教材也比较重视道德人格的教育,孝经四书急就篇龙文鞭影等启蒙教材都含有德行教育的内容。D . 诗文能力的教育需求直接推动蒙学教材变革,就诗文教育的效果看,急就篇不如蒙求,蒙求不如三字经。5. (18分) (2016高三上武功模拟)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塾师老汪老汪在开封上过七年学,也算有学问了。老汪瘦,留个分头,穿上长衫,像个读书人;但老汪嘴笨,又有些结巴,并不适合教书。也许他肚子里有东西,但像

12、茶壶里煮饺子,倒不出来。头几年教私塾,每到一家,教不到三个月,就被人辞退了。人问:“老汪,你有学问吗?”老汪红着脸:“拿纸笔来,我给你做一篇述论。”人:“有,咋说不出来呢?”老汪叹息:“我跟你说不清楚,噪人之辞多,吉人之辞寡。”但不管辞之多寡,学堂上,论语中“四海困穷,天禄永终”一句,哪有翻来覆去讲十天还讲不清楚的道理?自己讲不清楚,动不动还跟学生急:“啥叫朽木不可雕呢?圣人指的就是你们。”四处流落七八年,老汪终于在镇上落下了脚。老汪的私塾,设在东家老范的牛屋。老汪亲题了一块匾,“种桃书屋”,挂在牛屋的门楣上。老范自家设私整,允许别家孩子来随听,不用交束倚,自带干粮就行了。十里八乡,便有许多孩

13、子来随听。由于老汪讲文讲不清楚,徒儿们十有八个与他作对,何况十有八个本也没想听学,只是借此躲开家中活计,图个安逸罢了。但老汪是个认真的人,便平添了许多烦恼,往往讲着讲着就不讲了,说:“我讲你们也不懂。”如讲到“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徒儿们以为远道来了朋友,孔子高兴,而老 汪说高兴个啥呀,恰恰是圣人伤了心,如果身边有朋友,心里的话都说完了,远道来个人,不是添堵吗?恰恰是身边没朋友,才把这个远道来的人当朋友呢;这个远道来的人,是不是朋友,还两说着呢;只不过借着这话儿,拐着弯骂人罢了。徒儿们都说孔子不是 东西。老汪一个人伤心地流下了眼泪。老汪教学之余,有个癖好,每月两次,阴历十五和三十,中午时分

14、,爱一个人四处乱走。拽开大步,一路走去,见人也不打招呼。有时顺着大路,有时在野地里。夏天走出一头汗,冬天也走出一头汗。大家一开始觉得他是乱走,但月月如此,年年如此,也就不是乱走了。十五或三十,偶尔刮大风下大雨不能走了,老汪会被憋得满头青筋。一天中午,东家老范从各村起租子回来,老汪身披褂子正要出门。两人在门口碰上了。老范想起今天是阴历十五,便拦住老汪问:“老汪,这一年一年的,到底走个啥呢?”老汪:“东家,没法给你说,说也说不清。”这年端午节,老范招待老汪吃饭,吃着吃着,又说到走上。老汪喝多了,趴到桌角上哭着说:“总想一个人。半个月积得憋得慌,走走散散,也就好了。”这下老范明白了 :“怕不是你爹吧

15、,当年供你上学不容易。”老汪哭着摇头:“不会是他。”老范:“如果是活着的人,想谁,找谁一趟不就完了?”老汪摇头:“找不得,找不得,当年就是因为个找,我差点去了命。”老范心里一惊,不再问了,只是说:“大中午的,野地里不干净,别碰着无常。”老汪摇头:“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又说:“碰到无常也不怕,他要让我走,我就跟他走了。”老汪的老婆叫银瓶,银瓶不识字,但跟老汪一起张罗私塾,老汪嘴笨,银瓶嘴却能说,但她说的不是学堂的事,尽是些东邻西舍的闲话,嘴像刮风似的,想起什么说什么。人劝老汪:“老汪,你是有学问的人,你老婆那个嘴,你也劝劝。”老汪一声叹息:“一个人说正经话,说得不对可以劝他;一个人胡言乳语,何

16、劝之有?”银瓶除了嘴能说,还爱占人便宜,不占便宜就觉得吃亏。逛一趔集市,买人几棵葱。 非拿人两头蒜;买人二尺布,非搭两绺线,夏秋两季,爱到地里拾庄稼,碰到谁家还没收的庄稼,也顺手牵羊捋上两把,从学堂出南门离东家老范的地亩最近,所以捋拿老范的庄嫁最多。一次老范到后院牲口棚看牲口,管家老季跟了过来:“东家,把老汪辞了吧。”老范:“为啥? ”老季:“老汪教书,娃儿们都听不懂老范:“不懂才教,懂还教个啥?”老季:“不为老汪。”老范:“为啥?”老季:“为他老婆,爱偷庄稼,是个贼。”老范挥择手:“娘们儿家。”又说:“贼就贼吧,我五十顷地,还养不起一个贼?”这话被喂牲口的老宋听到了。老宋也有一个娃跟着老汪学

17、论语,老宋便把这话又学给了老汪。没想到老汪潸然泪下:“啥叫有朋自远方来?这就叫有朋自远方来。”(选自刘震云 一句顶一万句有删改)(1) 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A . 本文擅长以经典文句的使用来表现人物性格。如老汪翻来覆去讲不清楚“四海困穷,天禄永终”,就说明了作为乡村垫师的他迂腐无能。B . 文中老汪毎月两次的“乱走”令人备感困惑,直到端午节老汪酒后吐真言,暴露内心秘密。说出“总想一个人”时,才真相大白。C . 本文在人物关系的参照之中塑造老汪的形象,如他对学生、银瓶及老范等不同的人就有不同的言谈、态度,很好地表现了他的个性。D . 本文以白话口语为主,又掺入

18、了方言和文言,读来别有风味,同时,这样的语言既契合老汪的身份和生活环境,也暗合他的尴尬处境,E . 文虽只是选段,但故事情节相对完整,作者以简约沉稳的白描手法,生动地塑造了人物群像,展开了一幅北方村镇的风俗画卷。(2) 东家老范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3) 老汪对论语中“有朋自远方来”一句的独特理解,其实源于自身人际关系的体验,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4) 老汪这一形象与鲁迅笔下的孔乙己在性情气质上有不少相似之处,但二人精神困境的根源实则不同。请简要分析这种相似与不同。三、 语言表达 (共2题;共15分)6. (5分) (2020高三上武功模拟) 用一个单句概括下面达段文字的主要内

19、容。不超过25个字。 创造性思维对思维者的素质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创造性思维与思维者的天赋有一定的联系。在某种意义上,创造性思维的天赋就是一种高度的敏感性、感受力和洞察力,他就像卓越的探矿者,善于发现并开掘深深地掩埋在地下的矿藏。再者,思维者对他所思维的对象应有浓厚的兴趣,一个研究者对他研究的对象缺乏兴趣,它要进行创造性的思维是不可能的。当然不管一个人有多么高的天赋,也不管他对自己思维的对象怀有多么强烈的兴趣,要是他是浮躁的、缺乏意志力的,他就不能把自己的意志力长久地锲而不舍地集中在自己的思维对象上,要做出创造性思维也是很困难的。7. (10分) (2016高三上杭州开学考) 阅读下面一幅漫画,

20、根据要求完成题目。(1) 介绍漫画的内容(不超过90个字)(2) 指出漫画的寓意(不超过25个字)四、 文言文阅读 (共2题;共27分)8. (11分) (2019高三上清远期末)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黄琼传黄琼字世英,江夏安陆人,魏郡太守香之子也。琼初以父任为太子舍人,辞病不就。遭父忧 , 服阕,五府俱辟,连年不应。永建中,公卿多荐琼者,于是与会稽贺纯、广汉杨厚俱公车征。琼至纶氏,称疾不进。有司劾不敬,诏下县以礼慰遣,遂不得已。琼至,即拜议郎,稍迁尚书仆射。初,琼随父在台阁,习见故事。及后居职,达练官曹,争议朝堂,莫能抗夺。三年,大旱。琼上疏曰:“昔鲁僖遇旱以六事自让躬节俭闭女谒放

21、谗佞者十三人诛税民受货者九人退舍南郊天立大雨。今亦宜顾省政事,有所损阙,务存质俭,以易民听。尚方御府,息除烦费。明敕近臣,使遵法度,如有不移,示以好恶。”元嘉元年,迁司空。桓帝欲褒崇大将军梁冀,琼独建议曰:“冀前以亲迎之劳,增邑三千,又其子胤亦加封赏。昔周公辅相成王,制礼作乐,化致太平,是以大启土宇,开地七百。今诸侯以户邑为制,不以里数为限。萧何识高祖于泗水,霍光定倾危以兴国,皆益户增封,以显其功。冀可比邓禹,合食四县,赏赐之差,同于霍光,使天下知赏必当功,爵不越德。”朝廷从之。冀意以为恨。永兴元年,迁司徒,转太尉。梁冀前后所托辟召,一无所用。虽有善人而为冀所饰举者,亦不加命。延熹元年,以日食

22、免。复为大司农。明年,梁冀被诛,太尉胡广、司徒韩演、司空孙朗皆坐阿附免废,复拜琼为太尉。以师傅之恩,而不阿梁氏,乃封为邟乡侯,邑千户。琼辞疾让封六七上,言旨恳恻,乃许之。梁冀既诛,琼首居公位,七年,疾笃,其年卒,时年七十九。赠车骑将军,谥曰忠侯。(节选自后汉书黄琼传,有删改)(1) 下列对文中划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 昔鲁僖遇旱/以六事自让躬节俭/闭女谒/放谗佞者/十三人诛税民/受货者九人/退舍南郊/天立大雨。B . 昔鲁僖遇旱/以六事自/让躬节俭/闭女谒/放谗佞者十三人/诛税民/受货者九人退舍南郊/天立大雨。C . 昔鲁僖遇旱/以六事自/让躬节俭/闭女谒放谗佞者十三人诛税民

23、/受货者九人/退舍南郊/天立大雨。D . 昔鲁僖遇旱/以六事自让/躬节俭/闭女谒/放谗佞者十三人/诛税民受货者九人/退舍南郊/天立大雨。(2) 下列对文中划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父忧:为“丁父忧”的省写,是父亲生病的婉辞。父忧期间,父忧人不准为官。B . 仆射:诸官之长称仆射。汉代仆射是个广泛的官号,自侍中、尚书、博士等以至于军屯吏、驺等皆有仆射。C . 上疏:这是在朝官员专门上奏皇帝的一种文书形式。在文中指上奏章。D . 邑:文中指食邑,即古代君主赐予臣下作为世禄的封地。(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他自幼跟着父亲一起在

24、尚书台,了解朝廷的许多典章制度和文献资料,做官以后,办理公务就很熟练。B . 因为父亲的关系他被任命为太子舍人,但他称有病没有就任。皇帝授予他纶氏的官职,他又称有病不去。C . 他受征召入朝后,屡屡官居要职,从尚书仆射到司空、司徒、太尉,后官至三公首位。D . 黄琼认为对梁冀的赏赐应当与邓禹和霍光相比,认为赏赐与功劳相对应,爵位不能超越德行,向皇帝建议不要奖赏他,因此得罪了梁冀。(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明敕近臣,使遵法度,如有不移,示以好恶。琼辞疾让封六七上,言旨恳恻,乃许之。9. (16分) (2019舟山模拟) 阅读文言文,完成各题。 战国策目录序曾巩刘向所定战国策三十

25、三篇,崇文总目称第十一篇者阙。臣访之士大夫家,始尽得其书,正其误谬,而疑其不可考者 , 然后战国策三十三篇复完。叙曰:向叙此书,言“周之先,明教化,修法度,所以大治。及其后,谋诈用,而仁义之路塞,所以大乱。”其说既美矣。卒以谓“此书战国之谋士,度时君之所能行,不得不然。”则可谓惑于流俗,而不笃于自信者也。夫孔孟之时,去周之初已数百岁,其旧法已亡,旧俗已熄久矣。二子乃独明先王之道,以谓不可改者,岂将强天下之主以后世之所不可为哉?亦将因其所遇之时,所遭之变,而为当世之法,使不失乎先王之意而已。二帝三王之治,其变固殊,其法固异,而其为国家天下之意,本末先后,未尝不同也。二子之道,如是而已。盖法者,所

26、以适变也,不必尽同;道者,所以立本也,不可不一,此理之不易者也。故二子者守此,岂好为异论哉?能勿苟而已矣。可谓不惑乎流俗而笃于自信者也。战国之游士则不然,不知道之可信,而乐于说之易合,其设心注意,偷为一切之计而已。故论诈之便而讳其败言战之善而蔽其患其相率而为之者莫不有利焉而不胜其害也有得焉而不胜其失也。卒至苏秦、商鞅、孙膑、吴起、李斯之徒以亡其身;而诸侯及秦用之者亦灭其国,其为世之大祸明矣,而俗犹莫之寤也。惟先王之道,因时适变,为法不同,而考之无疵,用之无弊。故古之圣贤,未有以此而易彼也。或曰:“邪说之害正矣,宜放而绝之。此书之不泯其可乎?”对曰:“君子之禁邪说也,固将明其说于天下,使当世之人

27、皆知其说之不可从,然后以禁,则齐;使后世之人皆知其说之不可为,然后以戒,则明;岂必灭其籍哉?放而绝之,莫善于是。是以孟子之书,有为神农之言者,有为墨子之言者,皆著而非之。至于此书之作,则上继春秋,下至楚之起,二百四十五年之间,载其行事,固不可得而废也。”此书有高诱注者二十一篇,或曰三十二篇,崇文总目存者八篇,今存者十篇云。【注】崇文总目,书目总集。北宋景佑年间,由翰林院士王尧臣等人编纂而成。(1) 对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崇文总目称第十一篇者阙 同“缺”,空缺B . 其设心注意,偷为一切之计而已 暗中,悄悄地C . 固将明其说于天下 坚决D . 放而绝之,莫善

28、于是 舍弃,废弃(2) 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 . 而疑其不可考者 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B . 亦将因其所遇之时 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C . 盖法者,所以适变也 所以游目骋怀D . 此书之不泯其可乎 吾其还也(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战国策传至宋代,已有缺失。曾巩予以修补校订,用“正其谬误”“疑其不可考者”,概述了自己校勘所持的原则,语言十分简洁。B . 刘向认为:战国策士们是考虑在当时的形势下,国君所能够做的,不能不用谋诈。作者对此大不以为然,特在序文中予以驳斥。他指出刘向的错误是在于他“惑于流俗,而不笃于自信”

29、。C . 孔子孟子在“旧法已亡,旧俗已熄久”的背景下,能够阐明先王的治国之道,并且认为先王的治国之道不能改变。作者对此是赞赏的,但对孔孟二人强迫当时天下的国君去做后世所不能办到的事,又颇不以为然。D . 作者列举了苏秦、商鞅、孙膑、吴起、李斯这些人“亡其身”“灭其国”的历史事实,发出“其为世之大祸明矣”的感慨,使人看到谋诈的危害。(4) 用“/”给文中划线的部分断句。 故论诈之便而讳其败言战之善而蔽其患其相率而为之者莫不有利焉而不胜其害也有得焉而不胜其失也(5)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故二子者守此,岂好为异论哉?能勿苟而已矣。可谓不惑乎流俗而笃于自信者也。而诸侯及秦用之者亦灭其国,其

30、为世之大祸明矣,而俗犹莫之寤也。五、 诗歌鉴赏 (共1题;共8分)10. (8分) (2018高一上佛山期末)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思佳客吴文英迷蝶无踪晓梦沉,寒香深闭小庭心。欲知湖上春多少,但看楼前柳浅深。愁自遣,酒孤斟。一帘芳景燕同吟。杏花宜带斜阳看,几阵东风晚又阴。(1) 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 A . “迷蝶无踪晓梦沉”,写清晨梦醒之后,梦中的情景已消逝无踪。但词人却迷于梦中,难以自拔。B . 词人看到楼前柳色浓绿,推测出湖边春色一定很好,所以就想去湖边游览。为下片写游湖作铺垫。C . 下片先写词人借酒消愁,虽有春燕飞来,但心中孤独仍无法扫除。这里以乐景村

31、哀情,正面衬托。D . 末两句,词人欣赏杏花时。心情稍好,谁知东风又带来乌云,天空变得阴起来,心情又趋低落。E . 思佳客,意象鲜明,用典精当,用词精巧:情感深厚,跌宕起伏,婉转有味,是一篇怀人佳(2) 请你从景与情的角度,赏析本词的下片。 六、 情景默写 (共1题;共5分)11. (5分) (2019高一下黄冈期末)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 荀子劝学中强调了积累的重要。以积土成山、积水成渊可以兴风雨、生蛟龙设喻,引出“_,_,_。”的观点。 (2) 杜甫在登高中,道出郁积心中的自身之苦和国运之艰,无限悲凉难以排遣的句子是_,_。 七、 材料作文 (共1题;共5分)12. (5分

32、) (2017高一下佛山月考)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一个年轻人在远行途中遇到一条恶狗挡道,年轻人并不与它对峙,而是绕道而行。一路人见了,对年轻人说,一条狗都让你怕了,又怎么去远方呢?年轻人说,他不是怕狗,而是不想与狗纠缠。路人说,在通往远方的途中,会遇到许许多多像“恶狗挡道”一样的障碍,你不去一一战胜它们,那怎能到达远方呢?年轻人回答说,正因为这样,我才要有选择地去避开它,有时,避开障碍,绕道而行,不失为一条更有效的捷径。请根据上述材料,结合你的经历,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类文章。要求: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得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不得抄袭、套作。第 17 页 共 17 页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 (共2题;共4分)1-1、2-1、二、 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28分)3-1、3-2、4-1、4-2、4-3、5-1、5-2、5-3、5-4、三、 语言表达 (共2题;共15分)6-1、7-1、7-2、四、 文言文阅读 (共2题;共27分)8-1、8-2、8-3、8-4、9-1、9-2、9-3、9-4、9-5、五、 诗歌鉴赏 (共1题;共8分)10-1、10-2、六、 情景默写 (共1题;共5分)11-1、11-2、七、 材料作文 (共1题;共5分)12-1、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