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高三化学 第5单元21讲 化学能与电能的转化复习课件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186961259 上传时间:2023-02-10 格式:PPT 页数:54 大小:707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浙江省高三化学 第5单元21讲 化学能与电能的转化复习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54页
浙江省高三化学 第5单元21讲 化学能与电能的转化复习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54页
浙江省高三化学 第5单元21讲 化学能与电能的转化复习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54页
资源描述:

《浙江省高三化学 第5单元21讲 化学能与电能的转化复习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省高三化学 第5单元21讲 化学能与电能的转化复习课件(5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 一、原电池原理 1概念:_把转变成_的装置叫做原电池。2原电池的电极和电极反应:正极:符号“”,_电子,发生_。负极:符号“”,_电子,发生_。3原电池形成的一般条件:(1)两个_的电极(在一定条件下较活泼的电极作为负极)。(2)_ 溶液:电极必须与电解质溶液接触。电能得到还原反应失去氧化反应活泼性不同电解质化学能 (3)形成_回路(外电路由导线构成通道;内电路由电解质构成通道)。(4)自发的_反应。4工作特点:(1)原电池在放电时,负极上_较强的物质(负极本身或与负极紧密接触的物质)的_经过导线流向正极,而正极上_较强的物质(正极本身或与正极紧密接触的物质)_电子,两极之间再通过盐桥及池内

2、溶液中的_定向运动形成的内电路构成有稳定电流的闭合回路。负极_电子(发生_反应),正极_电子(发生_反应)。还原氧化流入流出阴、阳离子得到氧化性电子氧化还原闭合还原性 (2)原电池工作的本质是_。理论上,任何一个自发的氧化还原反应均可设计成原电池。铜锌原电池(电解液H2SO4溶液)的工作原理和电子流向可用下列图示表示:Zn2e Zn2阴离子向负极移动;阳离子向正极移动2H2e H2氧化还原反应 5化学电源 (1)酸性锌锰干电池构造:正极:石墨碳棒;负极:锌皮;电解质溶液:糊状氯化铵。电极反应:负极:Zn Zn22e正极:MnO2NHe MnO(OH)NH3电池反应:Zn2NH4Cl2MnO2

3、ZnCl22MnO(OH)2NH3 (2)碱性锌锰干电池 碱性锌锰干电池与酸性锌锰干电池的区别在于:以氢氧化钾代替氯化铵做电解质。其电极反应如下:负极:Zn2OH Zn(OH)22e正极:2MnO2H2O2e Mn2O32OH电池反应:Zn2MnO2H2O Zn(OH)2Mn2O3 (3)铅蓄电池构造:负极:铅;正极:二氧化铅;电解质溶液:硫酸溶液。电极反应:负极:PbSO PbSO42e正极:PbO22e4H PbSO42H2O电池反应:PbO2Pb2H2SO4 2PbSO42H2O优点:铅蓄电池是二次电池,可多次充电,反复利用。PbO2Pb2H2SO4 2PbSO42H2O充电放电24SO

4、 (4)氢氧燃料电池构造:负极:氢气;正极:氧气;电解质溶液:氢氧化钾溶液。电极反应:负极:2H24OH 4H2O4e正极:O24e2H2O 4OH电池反应:2H2O2 2H2O优点:能量利用率高。二、电解的原理 1概念:使电流通过电解质溶液(或熔化的电解质)而在阴、阳两极引起氧化还原反应的过程。几个层面理解:是电解质(熔融或溶液)的导电过程;是一个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过程;是一个阴阳离子定向移动的过程;是一个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过程。2电解池构成的条件 (1)与电源相连的两个电极。(2)电解质溶液(或熔化的电解质)。(3)形成闭合回路。3电解原理:电解的电路工作原理:导线上(外电路)电子从电源的

5、负极流出经导线流向电解池的阴极,电解池的阳极上产生电子经导线流入电源的正极。溶液中(内电路)阴离子移向_,失去电子,阳离子移向 _,得到电子。4电解反应中反应物的判断放电顺序 (1)阴极阴极材料(金属或石墨)总是受到保护。(2)阳离子得电子顺序:KCa2NaMg2Al3Zn2Fe2Sn2Pb2(H)Cu2Hg2IBrClOHNO等含氧酸根离子F。(4)阳极是活泼电极时:电极本身被氧化,溶液中的离子不放电 5电解反应方程式的书写步骤:分析电解质溶液中存在的离子;分析离子的放电顺序;确定电极、写出电极反应式;写出电解方程式。如:(1)电解NaCl溶液:2NaCl2H2O H2Cl22NaOH,溶质

6、、溶剂均发生电解反应,pH增大。(2)电解CuSO4溶液:2CuSO42H2O 2CuO22H2SO4,溶质、溶剂均发生电解反应,pH减小。(3)电解CuCl2溶液:CuCl2 CuCl2电解盐酸:2HCl H2Cl2,溶剂不变,实际上是电解溶质,pH增大。电解电解电解电解 (4)电解稀H2SO4、NaOH溶液、Na2SO4溶液:2H2O 2H2O2,溶质不变,实际上是电解水,pH分别减小、增大、不变。酸、碱、盐的加入增加了溶液导电性,从而加快电解速率(不是起催化作用)。(5)用铜电极电解Na2SO4溶液:Cu2H2O Cu(OH)2H2(注意:不是电解水)电解电解 6电解原理的应用 (1)电

7、解食盐水氯碱工业装置:立体隔膜电解槽电解前食盐水的精制粗盐中含有Ca2、Mg2、Fe2、Fe3、Ca2、Mg2,在电解过程中生成Fe(OH)3、Ca(OH)2、Mg(OH)2,而堵塞石棉隔膜空隙,SO影响产品的纯度,所以这些杂质离子必须除去。除去杂质离子的操作及加入试剂的顺序是:BaCl2NaOHNa2CO3过滤HCl或NaOHBaCl2Na2CO3过滤HCl。24SO电极反应阴极:2H2e H2(或2H2O2e H22OH)阳极:2Cl Cl22e(或2Cl2e Cl2)电解方程式:2NaCl2H2O 2NaOHH2Cl2 (2)电解法精炼铜粗铜的成分:铜(锌、铁、镍、银、金、铂等)。电极的

8、连接:粗铜做阳极,和外加电源的正极相连;纯铜做阴极,和外加电源的负极相连。电解液:硫酸铜或硝酸铜溶液。电极反应阳极:Cu Cu22e,Zn Zn22e,Ni Ni22e;阴极:Cu22e Cu。Ag、Au、Pt不发生反应,沉积到阳极底部,叫做阳极泥。(3)电镀 利用电解原理,在金属表面上镀上一层其他金属或合金的过程叫电镀。电极的连接:镀层金属或惰性电极作阳极,和外加电源的正极相连;镀件金属作阴极,和外加电源的负极相连。如铁上镀铜,铜(或石墨)作阳极,铁作阴极。电镀液的选择:选择含有镀层金属离子的溶液作电镀液,如铁上镀铜,选择硫酸铜溶液作电镀液。电极反应:阳极:Cu Cu22e,阴极:Cu22e

9、 Cu。电镀的特点:若镀层金属作阳极,电镀过程中溶液中阳离子浓度不变;若用惰性电极作阳极,电镀过程中溶液中阳离子浓度减小。原电池基本原理【例1】(2010广东)铜锌原电池工作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正极反应为Zn2e Zn2B电池反应为ZnCu2 Zn2CuC在外电路中,电子从负极流向正极D盐桥中的K移向ZnSO4溶液BC【解释】Zn是负极,故A错。电池总反应和没有形成原电池时的氧化还原反应相同,故B正确。根据闭合回路的电流方向,在外电路中,电子由负极流向正极,故C正确。在溶液中,阳离子往正极移动,故D错误。【迁移训练1】市场上经常见到的标记为Liion的电池称为“锂离子电池”。它的负极材料

10、是金属锂和碳的复合材料(碳作为金属锂的载体),电解质为一种能传导Li的高分子材料。这种锂离子电池的电池反应式为:Li2Li0.35NiO2放电充电2Li0.85NiO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放电时,负极的电极反应式:Lie LiB充电时,Li0.85NiO2既发生氧化反应又发生还原反应C可加入硫酸以提高电解质的导电性D充电过程中,电池负极材料的质量增加C【解释】A项,Li从零价升至正价,失去电子,作为负极,正确;B项,反应逆向进行时,反应物只有一种,故化合价既有升,又有降,所以既发生氧化反应又发生还原反应,正确;C项,由于Li可以与硫酸反应,故错;D项,充电时阴极上生成Li,正确。新型化学电

11、源【例2】(学军中学)长安汽车宣布,首款纯电动汽车试生产正式下线。电动汽车电池有LiFePO4电池和高铁电池,已知LiFePO4电池反应为:FePO4Li放电充电LiFePO4,电池的正极材料是LiFePO4,负极材料是石墨,导电固体为电解质。高铁酸钾锌电池反应:3Zn2K2FeO48H2O 3Zn(OH)22Fe(OH)34KOH充电放电 下列有关电动汽车电池说法正确的是()A高铁电池放电时每转移3 mol电子,正极有1 mol K2FeO4被氧化 B高铁电池放电时电池内部FeO向正极移动 CLiFePO4电池充电过程中,电池正极材料的质量保持不变 DLiFePO4电池放电时电池正极反应为F

12、ePO4Lie LiFePO4D【解释】高铁电池放电时,K2FeO4为氧化剂,被还原,A错;高铁电池放电时,电池内部FeO需要得到电子,使铁元素化合价降低,因此向负极移动,B错;LiFePO4电池充电过程中,电池正极材料LiFePO4转化为FePO4和Li,质量减小,C错;LiFePO4电池放电时电池正极反应为:FePO4Lie LiFePO4,D正确。【迁移训练2】(2010江苏)下图是一种航天器能量储存系统原理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系统中只存在3种形式的能量转化B装置Y中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O22H2O4e 4OHC装置X能实现燃料电池的燃料和氧化剂再生D装置X、Y形成的子系统能

13、实现物质的零排放,并能实现化学能与电能间的完全转化C【解释】本题主要考查的是电化学知识。A项,在该装置系统中,有四种能量转化的关系,即太阳能、电能、化学能和机械能之间的相互转化;B项,装置Y为氢氧燃料电池,负极电极反应为H22e2OH 2H2O;C项,相当于用光能分解水,产生H2和O2,实现燃料(H2)和氧化剂(O2)的再生;D项,在反应过程中,有能量的损耗和热效应的产生,不可能实现化学能和电能的完全转化。综上分析可知,本题选C项。电解原理【例3】(成都石室中学)如图所示,a、b、c均为石墨电极,d为碳钢电极,通电进行电解。假设在电解过程中产生的气体全部逸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乙两烧杯

14、中溶液的pH均升高B当b极增重5.4 g时,d极产生的气体为2.24 L(标准状况)C当电解一段时间后,将甲、乙两溶液混合,一定会生成沉淀D乙烧杯中c的电极反应式为2Cl2e Cl2B【解释】接通电源以后,a、b、c、d得到的产物依次为O2、Ag、Cl2、H2。甲烧杯中氢离子浓度增加,pH降低,乙烧杯中pH升高,A错;b极增重5.4 g,d极放出气体0.56 L,B错;电解一段时间后,当Ag全部转化为Ag时,将两溶液混合看不到沉淀,C错;乙烧杯中c的电极反应式为2Cl2e Cl2,D正确。【迁移训练3】某溶液中含有两种溶质NaCl和H2SO4,它们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 1,用石墨电极电解该混合液

15、。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阴极自始至终均析出H2B阳极先析出Cl2,后析出O2C电解最后阶段为电解水D溶液pH不断增大,最后为7D【解释】电解质溶液中n(Na)n(Cl)n(H)n(SO)3 3 2 1,电解过程明显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相当于电解盐酸:2HCl H2Cl2;第二阶段相当于电解氯化钠溶液:2NaCl2H2O 2NaOHH2Cl2;第三阶段相当于电解水:2H2O 2H2O2。可见只有D不正确。通电通电通电 与电解相关的基本计算【例4】图中电极a、b分别为Ag电极和Pt电极,电极c、d都是石墨电极。通电一段时间后,在c、d两极上共收集到336 mL(标准状态)气体。回答:(1)直流

16、电源中,M为_极。(2)Pt电极上生成的物质是_,其质量为_g。(4)AgNO3溶液的浓度(填“增大”、“减小”或“不变”,下同)_,AgNO3溶液的pH_,H2SO4溶液的浓度_,H2SO4溶液的pH_。(5)若H2SO4溶液的质量分数由5.00%变为5.02%,则原有5.00%的H2SO4溶液为_g。【解释】电解5.00%的稀硫酸,实际上是电解其中的水。阴极产生H2,阳极产生O2,且V(H2)V(O2)2 1,据此可确定d极是阴极,则电源的N极为负极,V(H2)336 mL 2/3224 mL,即为0.01 mol,V(O2)336 mL 1/3112 mL,即为0.005 mol,说明电

17、路上有0.02 mol电子转移,因此在b极(Pt、阴极)产生的Ag:0.021082.16 g,即0.02 mol Ag,则n(e)n(Ag)n(O2)n(H2)0.02 0.02 0.005 0.012 2 1/2 1,由Ag电极(阳极)、Pt电极(阴极)和AgNO3溶液组成是电镀池,因此电镀液AgNO3溶液的浓度不变,pH也不变 电解5.00%的稀硫酸,由于是电解其中的水,因此硫酸溶液的浓度增大,pH减小。设原5.00%的稀硫酸的质量为x g,电解消耗水的质量为0.01180.18 g,则5.00%x5.02%(x0.18),解得:x45.18 g。【答案】(1)正(2)Ag2.16(3)

18、20.51(4)不变不变增大减小(5)45.18【迁移训练4】(温州二模)在100 mL H2SO4与CuSO4的混合液中,用石墨作电极电解一段时间,两极上均收集到2.24 L气体(标准状况),则原溶液中Cu2物质的量浓度为()A1 molL1 B2 molL1 C3 molL1 D4 molL1A【解释】阳极电极反应式为:4OH4e 2H2OO2;阴极电极反应式为:(开始)Cu22e Cu,(最后)2H2e H2。根据电子得失守恒:c(Cu2)1 molL1。所以选项为A。21122.4L22.4L42c(Cu)0.1 L222.4L mol22.4L mol 电解原理的应用【例5】氯碱厂电

19、解饱和食盐水制取NaOH的工艺流程示意图如下:完成下列填空:(1)在电解过程中,与电源正极相连的电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_。与电源负极相连的电极附近溶液pH_(填“不变”、“升高”或“下降”)。(2)工业食盐含Ca2、Mg2等杂质。精制过程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3)如果粗盐中SO含量较高,必须添加钡试剂除去SO,该钡试剂可以是_(选填“A”、“B”或“C”)。ABa(OH)2 BBa(NO3)2 CBaCl2 (4)为有效除去Ca2、Mg2、SO,加入试剂的合理顺序为_(选填“A”、“B”或“C”)。A先加NaOH,后加Na2CO3,再加钡试剂B先加NaOH,后加钡试剂,再加Na2CO3C先

20、加钡试剂,后加NaOH,再加Na2CO3 (5)脱盐工序中利用NaOH和NaCl在溶解度上的差异,通过_、冷却、_(填写操作名称)除去NaCl。(6)在隔膜法电解食盐水时,电解槽分隔为阳极区和阴极区,防止Cl2与NaOH反应;采用无隔膜电解冷的食盐水时,Cl2与NaOH充分接触,产物仅是NaClO和H2,无 隔 膜 电 解 食 盐 水 的 总 的 化 学 方 程 式 为_【解释】第(1)问要熟练运用电解原理,与电源正极相连的电极是电解池的阳极,应是溶液中的Cl发生氧化反应,而电解池的阴极反应为2H2e=H2,阴极附近c(H)减小,导致水的电离平衡破坏,使周围c(OH)增大。第(2)问中如何除C

21、a2、Mg2,由题中信息,这步加入了NaOH、Na2CO3溶液,根据Ca2、Mg2的特性,加NaOH是与Mg2生成Mg(OH)2沉淀,加Na2CO3是与Ca2生成CaCO3沉淀。第(3)问要遵循除杂质不能带进新的杂质的原则,因此Ba(NO3)2不能加入,而题中BaCl2、Ba(OH)2两种试剂皆可。第(4)问考虑问题的出发点是为使杂质离子“除净”,所加试剂均应“稍过量”,为使后加试剂有利于除去先加试剂的过量离子,应把加入Na2CO3放在加入钡试剂之后,而钡试剂与NaOH加入的先后顺序可以颠倒。第(5)问的实验操作是什么,分析题中信息,脱盐前为10%NaOH、16%NaCl溶液,脱盐后为50%N

22、aOH溶液和NaCl晶体,显然需要蒸发、过滤。第(6)问,因电解得到的Cl2与NaOH反应,可将NaCl电解方程式与Cl2和NaOH反应的方程式合并。【答案】(1)2Cl2e Cl2升高(2)Ca2CO CaCO3、Mg22OH Mg(OH)2(3)AC(4)BC(5)蒸发过滤(6)NaClH2O NaClOH2【迁移训练5】(2009山东)金属铝的生产是以Al2O3为原料,在熔融状态下进行电解:2Al2O3 4Al3O2请回答下列问题:(1)冰晶石(Na3AlF6)的作用是_。(2)电解生成的金属铝是在熔融液的_(填“上层”或“下层”)。(3)阴极和阳极均由_材料做成;电解时不断消耗的电极是

23、_(填“阳极”或“阴极”)。750 970 通电Na3AlF6 (4)铝是高耗能产品,废旧铝材的回收利用十分重要。在工业上,最能体现节能减排思想的是将回收铝做成_(填代号)。a冰晶石 b氧化铝 c铝锭 d硫酸铝C【解释】(1)Al2O3的熔点很高,熔化得需要较多能量,加入助熔剂就可节约能量,降低熔化温度。(2)由于冰晶石(Na3AlF6)与氧化铝熔融物密度比铝的小,所以铝在熔融液的下层。(3)电解时阳极的碳棒被生成的氧气氧化。(4)电解产生的铝要尽量以单质形式存在,所以将回收铝做成铝锭最好。1.(2010全国)下图是一种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示意图。电池的一个电极由有机光敏染料(S)涂覆在TiO

24、2纳米晶体表面制成,另一电极由导电玻璃镀铂构成,电池中发生的反应为:TiO2/S TiO2/S*(激发态)TiO2/S*TiO2/SeI2e 3I2TiO2/S3I 2TiO2/SIhv 1.下列关于该电池叙述错误的是()A电池工作时,是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 B电池工作时,I在镀铂导电玻璃电极上放电 C电池中镀铂导电玻璃为正极 D电池的电解质溶液中I和I的浓度不会减少【解释】B选项错误,从示意图可看出在外电路中电子由负极流向正极,即镀铂电极作正极,发生还原反应:2e 3I。B23I2.用惰性电极电解某溶液时,发现两极只有H2和O2生成。则电解一段时间后,下列有关该溶液(与电解前同温度)的说法中,

25、正确的有()(1)该溶液的pH可能增大;(2)该溶液的pH可能减小;(3)该溶液的pH可能不变;(4)该溶液的浓度可能增大;(5)该溶液的浓度可能不变;(6)该溶液的浓度可能减小。A三种 B四种 C五种 D六种 C 3.若电解的是不饱和的强碱(如NaOH)溶液,则电解后溶液的pH增大,浓度增大;若电解的是不饱和的非还原性的含氧酸(如H2SO4),则对应溶液的pH将降低,浓度增大;若电解的是活泼金属的含氧酸盐(如Na2SO4)的饱和溶液,则溶液pH保持不变,浓度不变。3.某同学按图所示的装置进行电解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电解过程中,铜电极上有H2产生 B电解初期,主反应方程式为:CuH2S

26、O4 CuSO4H2 C电解一定时间后,石墨电极上有铜析出 D整个电解过程中,H的浓度不断增大【解释】阳极为铜电极,始终为Cu失电子变为Cu2,故A错;阴极为石墨,先是H得电子放出H2,后是Cu2得电子析出Cu,故B、C对,在电解过程中消耗H,因此浓度变小,故D错。BC 4.甲、乙两个容器中,分别加入0.1 mol/L NaCl溶液与0.1 mol/L AgNO3溶液后,以Pt为电极进行电解时,在A、B、C、D 各 电 极 上 生 成 物 的 物 质 的 量 之 比 为 _。2 2 4 1【解释】此装置相当于两个电解槽串联到一起,在整个电路中电子转移总数相等。首先判断各极是阳极还是阴极,即电极名称,再分析各极发生的反应。A极(阴极)反应:2H2e H2,B极(阳极)反应:2Cl2e Cl2;C极(阴极)反应:Age Ag;D极(阳极)反应:4OH4e 2H2OO2,根据电子守恒法可知,若整个电路中有4 mol电子转移,生成H2、Cl2、Ag、O2的物质的量分别为:2 mol、2 mol、4 mol、1 mol因此各电极上生成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 2 4 1。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